第一篇:联盟课堂研讨会侧记
联盟课堂研讨会侧记
时间:2015-12-25 10:24:30 | 作者:张建峰月 16 日,有幸作为一名大王庄中学的教师,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联盟研讨活动。一趟下来,总是带给我很多的感受。
我们的车辆在 8 点钟的时候准时到达,进门之后,一位副校长热情接待了我们。并简单介绍了一下学校的情况。我早就知道,口镇中学近几年发展的很好。关于他们的事迹,经常性的见诸各大媒体的头条,很多省市外的单位同行前来学习、借鉴。也算是我区教育的一面旗帜了。而我,则是带着问题来的,就是很想看看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如何进行的。
上午的第一、二节听了两节课,这两位教师都对本课做了认真的准备,显示出了较扎实的基本功。他们的共同点是小组合作学习运用的很是好课堂效果很好。值得我们来学习、借鉴。第三节课是课程展示时间,他们的课程又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分为了精品课程和班本课程。一路下来,看到他们的确是下了很大的力气。光投资就不少,比如乐器、绘画、体育器材方面等。看来他们的确是想干出一番事情来的。第四节的评课时间,我们则就主要关心的小组合作问题进行了研讨。询问了一下口镇中学是如何进行小组合作的,他们将自己很好的经验传授给了我们。对我们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很有帮助。小组合作: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展示问题-检查问题,在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师运用好小组的作用。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值得的学习。
看了人家的,回顾自己的,总是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原先对课堂教学我就有过思考:小组合作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总苦于找不到办法。另外,对于墙壁的装饰也有自己的思考,应该把自己班级的墙壁装点的美观些,把孩子们的作品贴在教室内外的墙壁上,时间就在下一周吧!
第二篇:诗意情怀,快乐课堂-2013年江苏省高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的侧记
诗意情怀,快乐课堂
——2013年江苏省高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的侧记
南通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教研室 汪建华
2013年秋末冬初,寒风瑟瑟,挡不住慕名前往学习的老师的步伐。首先感谢教务处张主任和我们学科主任朱晓鸣争取了这么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感慨多多,收益多多。领略到了14位优秀教师的风采、精湛的教学技艺、深厚的教学功底。课堂精彩纷呈,亮点可圈可点,值得学习、反思、借鉴。聆听了专家的独到点评以及犀利的现场提问,以及恩师南师大外国语学院张伊娜教授的富有前瞻性的专题讲座。
感受之一:观摩人数巨多、学习氛围超浓、学习态度认真。
感受之二:情境化词汇教学。Reading第二课时词汇教学。讲究策略,匠心独具。选取5-6个关键短语,围绕一个主线,巧妙预设情境,故事串联,语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融趣味性与知识性一体,由易到难,由抽象到具体,语言架构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既有游戏学习,又有互动活动,还有辩论竞赛,快乐学习英语,聚焦核心词汇,学以致用。整个过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感受之三:阅读课读写教学。主要是要如何有效处理好文字、文本、文化的关系。读懂文本、提炼文本、促进写作,读为写服务。语言知识到语言技能、文本信息浅层含义到深层含义,语言输入与产出,写作的形式包含缩写、改写、续写等多种形式。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外国语学校杨梦老师,激情飞扬。她的读写课,多样活动、彰显个性、多元评价,运用支架理论,植入诗歌写作,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激发共鸣。深切的人文关怀、生命的探索、充满诗情画意、让人由衷的享受课堂,体现了南外精神,是生态课堂,是快乐课堂。
感受之四:团队合作,凝聚力量。教师呈现课件与初稿有较大改动,教无止境,精益求精。优课即团队合作,精心研磨,集体智慧。比如:无锡市顾梅燕老师的优课设计采用了无锡市的阅读词汇处理的情境化教学模式,课件设计是特级教师丁克威,虽年过五旬,绝对是课件高手,已经成功塑造了几个大市省优课。其课件可谓情、色、香俱全,场景设置,唤起共鸣,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课堂总结,电影呈现,伴着轻音乐,一幕幕滑过,给人美的享受,激发无限的遐想。
思考之一:Reading课词汇教学,语言点的选择。依据多维标准、综合考虑:课标要求的、学生不会的、必须要会的。让学生划出难点,调动主观能动性。坚持语境化意识,剥离课文知识点,不利于学习,增加了学习负担,另设语境、新文本,不能保证原汁原味。比如Stand up for your health是双关语,没有一个选手挖掘到这是一个双关语。回归文本,体味蕴涵,往往发人深省的是简单的语言,值得令人回味咀嚼,简单的语言能够写出深度文本。保证paraphrase 的准确性,不地道的不准确的解释会误导学生、摧毁原文的韵味。策略:整体阅读、反复研读、关注主旨、浅层表达、深层涵义、老师引导、学生互助。
思考之二:阅读读写课,多角度、多方式。读写本身就是多元的,阅读怡情、丰富思维,选材多样,包含实用的、科技、抒情的„„;读写结合的目的也是多元的,以读助写,以写促读;活动类型多样化、写作形式、成果类型多样化,时间灵活、边读边摘抄,改写、缩写、仿写、续写、感想、心得等等。读写课设计原则:目的明确;材料与内容的关联;启发思维,形式成果灵活。我以为:此次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确定阅读读写课课型的依据是《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英语》,书面表达示例增加读写任务作文。这一作文类型在2013年的考试说明上是没有的,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通过阅读所给材料的有关信息,进而对信息进行加工,并结合平时积累的相关信息知识,按照任务要求谋篇布局,完成指定的写作任务。这是个难度颇大的题目,需要老师早作准备,科学谋划。
思考之三:不是把学生糗死,而是把学生教活。片面追求显性效益,忽视教育隐性效益,不能保证自然人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让教育的万里晴空罩上无限的“雾霾”。教育是慢的艺术,英语课堂切不可急功近利地挖掘考点,灌输填鸭。引导学生会学习、会思考、能运用、有创新,收获的是别样的精彩。
总之,启发思考、享受阅读、蕴含美育、关怀人文、彰显个性;效率高、效果好;快乐学生、幸福教师;这是我们追求的。
第三篇:高效课堂研讨会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讨会心得体会
红土镇中心小学
杨巧玲
今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陕西省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优质课专家讲座和课堂教学、同课异构。专家们的讲座精彩生动,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体现了小学数学最前沿的教学理念,诠释了他们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和魅力。这次的培训学习,使我的教育观念又一次得到洗礼,也让我更进一步掌握了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发展方向和目标,下面谈一下通过这次学习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几位名师的课堂教学,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调控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数学素养,创新思想,无不冲击着我的思想和心灵,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了我心灵深深的震撼。也让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方面的思考。
一、以生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们的课都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法,设计新颖,教学内容更贴进学生的实际生活。
二、以问促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三、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去。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活动,特别是思维活动,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就是说整个教学的课堂应成为学生活动的场所,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去动脑、动手,去创新。只有这样做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好。
四、找准难点,有效突破
一节成功的课,教学重点要突出,难点要得到突破,所以教学中,课前应深钻教材,找准本课时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选择恰当方法。
几位教师课堂展示的共同点:
(1)在教学中,几位教师都巧妙创设了生活情境进行教学,他们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灵动的、和谐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的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一定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争取早日打造出生态课堂,构建和谐教育。
(2)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认真的听课,如何回答一个完整的问题,如何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一直困扰着我们。通过这次的听课对这些问题有了心得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读书写字的姿势,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要及时的引导学生如何回答完整的问题,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习惯就能逐步的培养起来。
(3)教师们在教学中都很熟练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任重而道远,在备课、上课、课上辅导中如何合理地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资源,以便于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要利用网络资源去教学。计算机教学它不仅节约了很多时间,还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很多丰富的资源。同时,对学生来说也更直观的去了解一些抽象的问题,观看一些图片动画,开阔学生视野,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不断使我们的思维方式与思想方法得到提升和转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立足于课堂,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争取让课堂教学更加轻松和谐,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四篇:高效课堂研讨会
高效课堂研讨会
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填鸭式”。这种方法,使老师们处于主动地位,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被动的,学习兴趣被淡化。能力的培养被削弱,课堂气氛单调乏味,教学效率也不高,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想,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是唯一的出路。下面,结合我乡的教学实践做一个简单分析:
一、转变观念是创设有效课堂的前提。新课程的改革如浪潮一样涌来,于是有人困惑,有人迷茫,有人幸喜。其实,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教师的观念转变问题。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没有教师的参与,科课程改革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然而,当前最要紧的就是部分教师用老方法教新课程,方法还是那样的方法,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肢解文本,嚼碎后喂给学生,学生得到的是无味的知识残渣。一些老师从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胸无丘壑,目中无人。学生被动的接受,于是语文课堂,变成了对课文的讲解,没有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体验。学生成为老师和课本的奴隶,成为课堂的配角。像这样的课堂,今天还在继续上演着这样的悲剧。倘若这样实在是新课改的悲哀。
新课程标准最核心的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每一个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把握课程的基本实质。
二、抓好预习环节。真正的预习目的,是要找出知识困惑,以便将来课堂学习时有的放矢。因此,也就无需彻底搞懂,更重要的是要把问题找出来,写在笔记本或者书上,等到上课时,与老师所讲内容进行对照,从而提高印象水平和学习效率。预习的时间不要过长15—20分钟为宜。
三、上课过程中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人会说:“新课改的确好,但我们的课那么多,我们没有时间搞。”其实,我们不是要课课精彩,但必须课课精心。要始终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充分的感悟文本,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课堂上,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学生能问的,让学生问,学生能写的,让学生写。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深刻得体悟课文。让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的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我想如果这样,新课改就有希望了。我们学生的素养就提高了
四、小组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出来。
五、赏识教育必不可少。
六、细节不可忽视。(朗读习惯、坐姿、写姿、回答习惯等)
第五篇:政务应用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研讨会侧记
西部电子政务应用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研讨会侧记
陕西省政府和陕西省信息产业厅联合举办的西部电子政务应用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研讨会4月7日在西安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这个会议为我们了解信息化社会推开了一扇窗。
与会信息产业厅的官员、信息化专家和企业家向人们介绍了国内网络建设的现状。我国正在开展的电子政务总体建设是一项规模浩大的计划,仅一期建设工程就将耗资2000亿元,据说仅仅由此带动的GDP就将达到10000亿元。这项计划将会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方式并将带来我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因为,到那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是这张网上的一个终端,届时,通过公共投入方式建立起来的电子政务体系将充分解决全社会信息集成的难题,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要避免你那里成为信息孤岛,那么,从现在起就要开始学习掌握信息技术。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劳动工具对生产力的解放作为里程碑的,信息化社会将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信息化管理将大大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监督管理效率和决策管理效率,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决策管理中去,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六十年代,穿LEVI牌牛仔裤曾是一种时髦,LEVI的销售额一度达到每年2亿美元,然而,后崛起的LEE牌牛仔裤运用信息化决策管理,仅仅采取了将成品库存时间由1个月调整到3天这样一项改变,就实现了减少资金占用、降低销售成本的目的,最后战胜了LEVI,成就了LEE统领牛仔裤市场时尚潮流的霸业。
会上的专家学者也不约而同地指出建立在信息化平台上的市场竞争已使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了。在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了。根据美国SME协会提交给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报告显示,在全球市场经济、全球制造环境下,新一代制造企业的特点就是人、知识、设备和技术的高度集成。企业需要高度的柔性和敏捷性,能够快速形成市场需要的多企业联盟。
专家从信息化的角度开列了一份目前企业会面临的竞争清单包括市场竞争、客户竞争、技术竞争、变革竞争、产品竞争、协同竞争、人才竞争和资源竞争,对此,他们忠告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不可避免的,否则市场经济就会向你露出森林法则的獠牙。
从西部电子政务应用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研讨传达出一个强烈的信息,就是,信息化是普通人绕也绕不开的现实,我们必须逾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