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教学主线的初中地理课堂探讨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课堂应该是一个公开的课堂。教师应多举措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从而完成既定教学目标。要想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必须有效地构建课堂教学主线。教学的主线就是一个明确的教学线索,教师用它来完成全班教学目标。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教学主线,教师围绕主线进行课堂教学,以帮助学生形成规范的认知风格,环环相扣,重点突出,条理分明,使整个课堂给人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感觉。要想获得一堂高效的地理课,最好先设计好教学主线。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主线课堂探讨
一、课堂教学主线构建的误区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同的教师教授同一科目,但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有的课堂教学观念杂乱无章,课堂结构分散,学生思维混乱;
有的课堂教学顺畅,相互联系,学生思维层层深入,不断呈现的内容让人觉得到深刻而一致的呈现。就理性而言,它很棒。为什么两位教练都有如此大的差异?除了教师语言技能的差异外,主要原因是在课堂上构建教学主线存在着误区。
1.使用教材序列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教材是“圣旨”,全部依靠教材进行教学,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教材上顺序是什么,就按什么顺序进行教学,教师对教材内容之间关系和逻辑顺序无法很好的控制。例如,“我们刚刚了解了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接下来,我们再了解中国的国土资源政策”,它将土地资源特征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内在联系机械地划分开来,放弃了知识的教育价值,仅仅作为知识来传授。
2.以简单的学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目前,有许多学校主张使用学案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指南,当然,教案中不泛有许多是优秀的,但也有许多简单的案例,在撰写学案时不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例如,一些学案重视和关注学生知识接受和技能掌握。学案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完成答案;
有些学案则是练习的积累,完成练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
少量的学案则能兼顾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即使这样,也忽略了构建教学主线。
3.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规模课堂教学内容,各个学校都在结合校情、学情创新教学模式。一些教师过分强调教学模式的作用,机械地以教学步骤为主线,忽略了教学内容的特点。例如,有些课堂过分鼓励学生提问,整个课堂则变成了学生提问题,教师回答问题的过程,导致内容价值表现不够。即使在一些课堂中,由于缺乏对学生的有效指导,也存在着基本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的现象。
二、课堂教学主线构建的原则
结合教学实践,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主线时必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即循序渐进、整体统一、情境真实、学科价值。这样设计出教学主线才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课堂。
1.要做到循序渐进。为了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学科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教学主线构建必须是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切忌跳跃,要考虑到学生为新知识接受做好准备。
2.要做到整体统一。教学主线应该能够贯穿到课堂的每一步,使其自然过渡,并使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课堂活动时的认知过程有所支持。
3.要做到情境真实。教学主线的问题情境必须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学生容易接受,并可以激发他们对熟悉事物的兴趣,避免因教学主线构建需要,创设学生不熟悉、虚假的情境。
4.要体现学科价值。教学主线的构建应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功能,切忌似是而非,为构建而构建,脱离地理教学的本质。
三、课堂教学主线构建的方法
1.以情况为主线。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现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适当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和学习得以实现。在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情况是“旅游”,这与地理学的特征是分不开的。除了旅游作为一种情境外,你还可以设计许多新的学习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八下内容“青藏地区”,可以用韩红唱的“天路”的歌曲来导入,暑假期间,有几个同学想去青藏高原进行研学,如何安排衣服、食物、住所和交通。为什么?学生们可以很容易地从青藏高原气候、农业、民俗和交通等自然环境考虑问题,既让他们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习兴趣。这样的构建巧妙而有吸引力。
2.以空间为主线。以空间为主线的教学需要了解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要了解初中的区域地理内容,有必要了解这个区域的特点。在了解区域特征的基础上,了解该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差异,进而了解区域与区域的相互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例如,在学习“黄河治理与开发”一课中,以空间为主线,介绍划分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的情况以及上、中、下游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之间都有什么样联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加强环境治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3.以时间为主线。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一个时间过程,发展过程是连续的和传承的。这就要求在分析地理事物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地理事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区域差异,又要研究地理事物在垂直发展中的及时继承,用时间序列来理解和认识地理事物,会更全面地了解变革过程和发展趋势。以时间发展为主线的教学,即过去——现在——将来。例如,在“北京”一节教学中,时间则是教学的主线。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它有什么职能?它曾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它现在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将来以“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为目标。本节课以时间为主线,教学效果非常好。
4.以逻辑为主线。综合性是地理学的一个显着特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地理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构建教学主线,并将看似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点到点、点到线、线到面知识网络。例如,在“西双版纳”教学中,我创造了一种学习情境。通过西双版纳旅游视频播放和照片的展示,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西双版纳的魅力,然后让学生分析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资源情况以及产生丰富资源的原因,旅游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目前存在着什么样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5.将设置问题作为主线。七年级教材中大部分内容都是普及基础地理知识,如“地球和地球仪”“大洲和大洋”“气候”等。这些内容不好设置情境,但可以以问题设置主线。例如,在“海洋的变迁”一课中,我以“幽灵岛的诞生和灭绝”进行导入,询问为什么幽灵岛若隐若现?这个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进行了讨论。此时,教师没有给予对与错的评价,而是与同学们一起研究和学习海洋变化。学完本课后,学生自然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以问题为教学主线,这样不仅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将以生为本的学习理念落到实处。
6.将活动操作作为主线。实践操作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教材中有许多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做一做”,不仅可以消化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例如,使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使用橡皮泥制作地形图案,进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活动操作为主线的教学流程是“准备——指导——制作——评价。例如,“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课前,教师和学生准备制作用品,课上教师制定要求和方法,然后学生进行分组制作,最后是展示、评价和总结。学生在制作活动中,要掌握好经纬度线以及地球结构的分布。
7.以学习方法为主线。(1)综合分析的主线。地理学的总体原则表明,当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的关键要素一定时,其他要素与之相适应。因此,只要抓住主导要素的特征并全面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能全面了解它。例如,“干旱西北地区”的主要因素是深居内陆位置,区域特征是干旱,其他因素如植被和河流以干旱为主。(2)比较的主线。比较不同地区的地理要素和特征,了解地区差异和规律。例如,“南北两极地区”,突出了不同地区之间对比方法的应用;
“经度和纬度”就长度、度数和指示方向上进行比较学习。(3)读图用图的主线。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阅读地图和使用地图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基本技能。例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主要通过阅读气候资料统计图来学习整个气候类型,并通过读图来归纳进行教学活动。
8.以人与地之间的关系为主线。人与地的关系是整个教材的主线。传统地理教材是按要素和部门列出。他们孤立地描述了位置、地形、气候和经济等地理要素,忽视了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忽图地理原理和规律。这种教学束缚了学生智力发展。新教材更加关注人与地球的关系。研究自然地理同时渗透人文地理内容,突出人类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利用,突出了如何利用地理优势,克服资源稀缺的困难,使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
以人与地之间关系为主线,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即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协调。特别适合于区域地理内容。以日本为例,日本的频发火山地震,使得人们更加重视住房建设,特别是防震设计。多山的地形的农业适合使用小型机械耕种。日本在经济发展中,扬长避缺,克服地域小、资源匮乏的困难,利用岛国、多港湾的优势,大力发展海运和加工出口型贸易。
教师只有站在地理学科整体高度上,通过仔细分析文本,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才构建最优化的教学主线,使地理课堂的更加生动、有序、高效。构建独具匠心教学主线是地理教师专业水平的体现,也是“教学就是研究”概念的实践证明。
第二篇:地理课堂结构主线架构方略
地理课堂结构主线架构方略
地理组 李海讯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最大程度挖掘、综合各种载体的地理信息,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每个教师在备课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构建贯穿地理课堂的知识结构主线是关键,这条主线既是教学主线,又是学生思维脉络。只有确定了这条主线,才能依据知识间的联系,将与之相关的知识依附在这条主线上,形成完整的知识谱系,使课堂结构更加丰满、科学、合理。
一、以空间为主线 凸显知识体系的整体性
这样的课堂结构主要体现在跨区域或以空间知识展示为主要知识结构的内容上,这样的结构主要以纵向线形为主,是本课的课堂知识结构主线,这条主线上是由几个呈并列关系的知识点组成,然后以这几个知识点为基点,给予推理分析论述,又形成了几条横向知识链,每条知识链上又有数量不等的知识结构,这些知识结构分属不同层次不同属性(或角度),但都是对基点的论述,也就是说在每条知识链上又分布着数量不等的不同属性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内涵上互为因果,大多以逻辑关系为序。整体结构的各个部分联系密切,或并列或因果,但都属于同一属性下的不同知识内涵,体现出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呈“丰”字型结构。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要研读教材,理清课时知识的性质,是属于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知识,内容上都有一些什么类型的知识,然后理清知识脉络,以及知识点的性质(概念、论述、数据、图表、活动等)、分布、联系等等。通过对教材的研读,按着空间顺序重新梳理知识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谱系,确定谱系的知识主线(横线)、纵线。利用幻灯片、视频、动画、电影片段等载体手段,将整合过的知识信息、内涵、结构展示出来。
如,初一地理上册《地球公转》为例。通过对教材中地球公转的图片(或视频)观察,学生首先看到的是地球表面的空间结构主要是由几条特殊纬线构成的4个温度带,那么我们就以这4个温度带为本课的第一层知识结构关系,依次分别是第二层4个温度带的界线(突出地球表面几条主要纬线的作用、地理意义),第三层是形成温度带的原因(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及原因),第四层为太阳直射情况、二分二至及地理意义,第五层是温度带的气候特征或现象。可以看到每一层之间基本上都是互为因果。通过对知识的分析与整合,就可以进行这样的编排设计:本课的知识结构框架是由一条竖线(由4个温度带构成,是主线,呈纵向线型分布)和4条横向线组成,其中4个温度带构成本课主线上的4个知识点。而又以这4个知识点为基点,按着因果关系为顺序由五个知识层次构成横向知识链,每条知识链上的五个知识层构成了基点所包含的学习目标要求掌握的基本地理意义。通过这样的编排设计,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知识谱系关系密切,纵向有对比,横向又注重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极容易理解且有益于掌握。
二、以时间为主线 突出课堂教学的情节化。
教师根据教材中阐述的知识内容,把知识给予重新编排组合,建立新的知识框架结构,然后赋予教学课堂结构情节化。将抽象的知识、枯燥的课堂教学赋予形象化、故事化、趣味化和生动化。课堂教学的情节化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改写。也就是依据教材的内容重新创作一篇有完整情节的故事或者独幕剧,使整个课堂呈现完整的情节化结构,以时间为主线(这条主线可以是教者根据需要人为架设的),将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包含丰富地理知识的故事情节串(并)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的知识结构。如。初二下册《台湾》一课,笔者就设计了这样情节化强的独幕剧:笔者扮演的是一家投资公司的经理,打算到台湾考察投资项目,顺便游览台湾的风景名胜。课代表充当的是导游的角色。首先是准备阶段,到台湾需要哪些衣食住行方面的用品,“导游”边介绍用品边从台湾的位置、气候、地形地势、风土人情等方面说明预备这些用品的原因。然后,“导游”利用幻灯片、视频等方式带“我”走进台湾,首先游览的是台湾的风景名胜,然后“考察”的是台湾的农业,包括林业、种植业、水果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种类、分布及原因,最后“考察”的是工业,包括工业特点、分布以及工业的发展状况等。在考察的过程中,我紧扣教材及学习目标不时抛出各种问题,要求“导游”回答或让观众(全体学生)讨论,学生热情很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整个过程轻松愉快气氛非常热烈,学生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融入了学习过程中,收获了知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整节课就是一幕情节化很强的独幕剧。
另一种是指知识点的情节化,也就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片段把这个知识点表现出来,一节课往往由几个带有情节化的片段组成,这几个片段由时间为主线串联起来;如,初二地理下册《珠江三角洲》为例,在讲授时,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起点,通过《林则徐》电影片段以及从网上下载的历史事件视频资料的展示,学生通过对丧权辱国的历史事件的了解,自然就会想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西方殖民者首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珠江三角洲地区,并分别侵占了香港和澳门?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去寻找答案,通过教师的及时引导,就能清晰地认识到珠江三角洲在位置、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然后,再通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深圳等地的崛起,认识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什么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以及改革开放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最后,又通过新闻视频资料向学生们展示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从而引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特点及形成原因,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前店后厂”。
本课以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为引导,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及学习目标,来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所要求学生掌握的所有地理知识,课堂情节化强,寓抽象的地理知识于形象的、生动的故事情节中,课堂环节清晰,以时间为主线,突出了课堂教学的情节化,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而且还提高了学习兴趣,非常易于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以逻辑为主线 体现知识结构的层次性。
现实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之间大多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教材里面的各个章节内所阐述的地理知识之间,同样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里面所包含的各个知识点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大多以因果关系排列,也就是说无论是整个知识结构不同部分,还是各个部分的内部结构,都有着各种不同的逻辑关系。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展示时,事先要对教材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知识链接进行详细解读,分析知识点的构成,找出各个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尤其要抓住整个知识主干因素间的逻辑关系,构建课堂知识主线,而不同主干因素的内部结构,也同样体现出知识信息的密切联系,据此画出“知识树”,建立起新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然后根据教学需要,制作成幻灯片、动画等教学媒体,供课堂教学使用。
如,初二地理下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通过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的景观图片的展示导入新课,学生不但了解了新疆的地形特点,还知道新疆的一个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马上一个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干旱?通过对原因的探究,自然就总结出新疆的气候特征,接下来的话题自然而然地就会过渡到“水源”上,通过对水源分布的分析,来了解新疆河流对人口分布、畜牧业等方面的影响,并引出“坎井”,以及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和特色农业)的特点及分布。最后通过对沙漠的治理的了解,再一次回到新疆的景观展示上。
通过本课结构的展示,我们发现本课从新疆景观图片入手,从一个知识点推导出另一个知识点,各个环节之间以因果关系为序,逻辑性强,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体现了知识的层次性,知识体系完整。
当然,在地理教学实践的探索中,课堂结构主线架构的方式不止以上三种,教师只要以学生为本,立足课堂,自始自终贯穿发散性思维,不拘泥于常规的、传统的静态知识,打破思维常规,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探究寻找更有效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开放性、发展性和综合性,就一定能寻找到多种合理而灵活的课堂结构方式,为创建和谐地理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心得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心得
【内容提要】:
本文从当前在地理教学的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地理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出发,就多年来的地理教学和近几年来实施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实践的体会中,提出了一些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心得。
【关键词】教学,心得,有效,课堂,地理,初中, 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往往与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初中地理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
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要发扬“民主”。
二、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在讲我国的河流——“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着问
题的提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八年级(1)班上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有一男生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学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任课教师的意料。但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的学生的设想的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对师生有很大受益。
三、在新课程地理教学中要注重“情境”引入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我引入故事趣闻法说:毛泽东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时,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付东方人的脸。主席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这故事说明了什么?等等,使学生联想到这是讲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地理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在地理教学评价中应重视能力化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教学学习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 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例如,在一些地方的初中地理教学学习评价的改革是由原来的闭卷改为全部开卷;开卷的范围从地图、课本改为只“开”地图不“开”书;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重在读图用图的分析能力。近年来,百色市中考的政治学科也采取这种改革举措,受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在我校非毕业班的段、期考的政治学科都这样进行,受到了师生的欢迎。我多年的地理学科教学,平时不作为主科重视,期末参加市级统考,作为“教”与“学”的评价。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就初中地理学科而言,何而不为呢?而地理学科在广西部分地区实行中考统考,学生很重视,教师教学积极性也很高。所以,我认为地理学科也要像其它地区和百色市中考“政治”那样,“全开卷”不但可以减少学生“作弊”现象的滋生,而且提供了客观公平的环境,操作上也比“闭卷”方便的多。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考出学生的真实地理水平,可以引起教师注意地图教学,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平时要注重提高读图能力,这确实可以起到地理教学“减负增效”的作用。学生感到,这样的考试不需要“死记硬背”,可以独立地发挥自己的地理学习水平。地理学习评价试题的特点应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如我国的地理位置、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之最”等;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包括为数不少的地名填图);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桂林等地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题。这样的学习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与教
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了。当然以初中地理学习评价的改革为“牛鼻子”也有利于促进地理教与学的双方“互动”面,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大面积的提高。
初中地理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量很大,在地理教师中的绝大部分不可能成为所谓“学者型”教师,大部分人也不可能深入地进行主要由地理教学理论工作者承担的地理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的探究工作。但地理教师是承担提高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攻坚战的主力军。因为地理教师是真正面对着学生,一方面要十分善于实行“拿来主义”,运用新的地理教学理论、模式和手段教学,另一方面更要注意运用适合学生的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注意根据教师本人特点、新的学生特点、新的课程特点、新的教学环境和新的地理科学进展来改革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地理教学方法常教常新,使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如果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师都能脚踏实地的自觉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初中地理课程可以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和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教师,也使地理教学水平得到整体的提高。
以上是我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探讨与做法,还有很多不成熟地方。现代教学提倡特色教学法,教无定法,但无论是怎样的方法和模式,终归一条,学生获得了最大利益,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就是好的方法和模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出适合学生成长、学生感兴趣的更加有效的课堂模式、方法、途径。
第四篇: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心得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心得
良田十一中 陈新胜
【关键词】教学,心得,有效,课堂,地理,初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往往与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初中地理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发挥文理综合优势,引入历史典故、传说、名人轶事、时事政治、数理知识等;发挥图文结合优势,展示地形图、政区图、绘制各种示意图、趣味读图等;发挥学用结合优势,制作地球仪、制作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天气现象等。
一、加强教研教改是提高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
教学科研是教研组的生命线,只有加强教研教改,才能提高整个教研组的教学水平,按照教研组计划,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一般定在每周三的下午三、四两节,我们地理组主要是通过专题讨论、说课评课、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围绕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和下一阶段课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家各抒己见。这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切合了教学的实际和需要,给予组内老师莫大的帮助。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个人都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并通过两周一节的公开课现场示范,供全组交流研讨。每次公开课地理教师都全员参与,在听课过程中我们要求教老师写好听课记录,内容包括教学实录、随机点评、教学发现和教学建议四大方面。实践表明,这种全员“参与式”活动,在地理组内掀起了一场场学习讨论的热潮,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大幅度增高,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增强,并在反思、学习中书写了大量的案例。真正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同时积累和挖掘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开展研究性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最佳途径
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一个现实而又具体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关键是教师要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而不是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的课堂氛围,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二)要注意因材施教,及时的给予鼓励,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三)要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三、图文结合,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时提高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最好方法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地图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地图蕴涵的信息量比文字要多得多,因此,会用和善用地图是学好地理所必须的。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只有图文结合,才能使地理变得易懂,文字变得有所依托。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能力。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设计好当堂反馈练习是提高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不可缺少环节
针对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课堂反馈练习。练习,是对所学知识内容的运用。通过面对具体多变的实际问题情景,学生会充分运用所学及感知,在运用过程中知道哪些自己学会了,哪些还没有学会,找到自身的薄弱之处,以便及时真正弄明白自己的一知半解和疑点。为了达到这个效果,老师特别要研究一下学生所做题目本身的练习价值和意义。应注意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完成作业所应达到的标准时间、本教学内容所应达成的效果、怎样评价学生练习结果等重要因素,要确保练习有突破、练习出成效。就学生学习水平来考虑,既要考虑能适应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让他们通过练习在基本方面有所提高,又要考虑学习水平较优学生能通过练习得到实际性的认识提高。就完成时间来说,要使他们既能愉快接受完成,又要达到一定的训练效果。像地理这门学科,一些纯属巩固性的,基础性的内容,能在课堂上当堂处理的应让他们有时间在课堂上处理。就教学内容方面的考虑,要保证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保底要求,这是基本标准,是每一位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应达到的最低限度。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特点,精心为他们选择或制作些拓展度较高的问题,让他们是既达到双基标准,又开发了潜能。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练习纸在课堂上让学生做,然后让学生说出答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拾漏补缺,使学生当堂学习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以上是我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探讨与做法,还有很多不成熟地方。现代教学提倡特色教学法,教无定法,但无论是怎样的方法和模式,终归一条,学生获得了最大利益,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就是好的方法和模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出适合学生成长、学生感兴趣的更加有效的课堂模式、方法、途径。
第五篇: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心得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心得
【内容提要】:
本文从当前在地理教学的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地理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出发,就多年来的地理教学和近几年来实施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实践的体会中,提出了一些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心得。
【关键词】教学,心得,有效,课堂,地理,初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往往与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初中地理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
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
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
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
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
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
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
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
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要发扬“民主”。
二、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
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
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
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
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
则。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
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
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在初中地理课堂
教学中,如在讲我国的河流——“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
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着问
题的提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八年级(1)班上课时,提出这
样的问题时,有一男生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
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
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这
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学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学生的想法很
幼稚,而出乎任课教师的意料。但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的学生的设想的同时,教师话
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
活跃、又深入,对师生有很大受益。
三、在新课程地理教学中要注重“情境”引入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
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
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
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
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
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
进步的一面。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
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我引入故事趣闻法说:
毛泽东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时,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
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付东方人的脸。主席听后直言,我是代表
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
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
这故事说明了什么?等等,使学生联想到这是讲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
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
具无法取代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
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
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
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
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
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
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
较薄弱,关键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地理知识的一
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
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在地理教学评价中应重视能力化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教学学习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
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例如,在一些地方的初中地理教学学习评价的改革是由原来的闭卷改为全部开卷;开卷的范围从地图、课本改为只“开”地图不“开”书;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重在读图用图的分析能力。近年来,百色市中考的政治学科也采取这种改革举措,受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在我校非毕业班的段、期考的政治学科都这样进行,受到了师生的欢迎。我多年的地理学科教学,平时不作为主科重视,期末参加市级统考,作为“教”与“学”的评价。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就初中地理学科而言,何而不为呢?而地理学科在广西部分地区实行中考统考,学生很重视,教师教学积极性也很高。所以,我认为地理学科也要像其它地区和百色市中考“政治”那样,“全开卷”不但可以减少学生“作弊”现象的滋生,而且提供了客观公平的环境,操作上也比“闭卷”方便的多。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考出学生的真实地理水平,可以引起教师注意地图教学,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平时要注重提高读图能力,这确实可以起到地理教学“减负增效”的作用。学生感到,这样的考试不需要“死记硬背”,可以独立地发挥自己的地理学习水平。地理学习评价试题的特点应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如我国的地理位置、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之最”等;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包括为数不少的地名填图);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桂林等地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题。这样的学习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与教
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了。当然以初中地理学习评价的改革为“牛鼻子”也有利于促进地理教与学的双方“互动”面,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大面积的提高。
初中地理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量很大,在地理教师中的绝大部分不可能成为所谓“学者型”教师,大部分人也不可能深入地进行主要由地理教学理论工作者承担的地理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的探究工作。但地理教师是承担提高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攻坚战的主力军。因为地理教师是真正面对着学生,一方面要十分善于实行“拿来主义”,运用新的地理教学理论、模式和手段教学,另一方面更要注意运用适合学生的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注意根据教师本人特点、新的学生特点、新的课程特点、新的教学环境和新的地理科学进展来改革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地理教学方法常教常新,使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如果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师都能脚踏实地的自觉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初中地理课程可以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和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教师,也使地理教学水平得到整体的提高。
以上是我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探讨与做法,还有很多不成熟地方。现代教学提倡特色教学法,教无定法,但无论是怎样的方法和模式,终归一条,学生获得了最大利益,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就是好的方法和模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出适合学生成长、学生感兴趣的更加有效的课堂模式、方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