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宁寿宫园林设计论文
一、宁寿宫园林设计艺术
1、造园思想
宁寿宫花园是在乾隆皇帝掌握政治大权后建立的,他对皇祖康熙十分敬仰,即位之初就曾下在65岁之后禅位给皇子的誓言,后来还下旨在紫禁城东北部修建宁寿宫,作为退位后的修养之地。可见,修建宁寿宫是乾隆皇帝归政后的愿望,继承了禅让制度,关于禅让制度还有一段传说,即传说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出现了三个著名的领袖,分别是尧、舜、禹。其中尧是黄帝的五世孙,当上部落首领之后依旧和大家一样吃糙米饭,住茅草屋,夏天麻衣,冬天鹿皮御寒,衣服鞋子不到破烂不堪的地步绝不更换,老百姓十分拥戴他。尧的年龄越来越大,到了退位的时候,但他的儿子粗野喜闹事,有人推荐他儿子继位,遭到了尧的拒绝,后来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都一致推举德才兼备的虞舜,尧也正有此意,考验了三年后是才将帝位传给舜。乾隆也希望继承中国封建历史上最高品德的禅位制度,他希望“其诚符我望,惟静候天恩”,以此实现自己“归政理德,以待天殊”的初心,不再关心政治,而是在老年之后专心修身养性,岁寒三友,碧螺品茗,流连于山水间,怡然自得。因此,宁寿宫设计思想彰显乾隆皇帝退政归隐的想法,表现出修身养性,远离尘嚣的心境。表面上看乾隆皇帝效仿舜的禅让制度,实际上他想通过此方式把自己标榜为舜一样受后人赞扬的皇帝,因为他认为只有他自己真正承袭了舜禹皇位禅让。
2、园林设计
不管是历史记录上还是当前都将宁寿宫花园称为乾隆花园,从园林设计的角度分析,首先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若运用这一造园理论来欣赏宁寿宫花园的话,则可看到宁寿宫各个院落景观一区左右、前后、高低错落有致,相得益彰,交相辉映。例如,在颐和轩的前庭西望能将萃赏楼及前后假山上的耸秀亭与碧螺亭之秀美尽收眼底,使观赏者陷入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界。若从平面布局上看,东、中、西各庭院横向是无法切割且交错合而的整体,因此不管从设计角度还是园林观赏角度分析,宁寿宫中路和东路划分出来西路,较为复杂,难以理解其中的设计意图和造园情趣。宁寿宫之所以成为皇家园林建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实践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它的设计理论。事实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已经有了非常完备的理论基础[4]104。如李渔的《闲情偶寄》和明末计成的《园治》在一定程度上都极大影响和推动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实践和发展。仅从建筑结构和建筑造型来看,宁寿宫花园的艺术价值最高,而它们的建筑设计恰恰来源于计成的《园治》。《园治》是我国17世纪杰出的造园家计成所著,对我国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造园规则进行了总结,从紫禁城内园林的现状看,皇家园林中早已渗透了江南园林的造园思想。梅花亭地图式:梅花基作为石砌,立柱于瓣……”十字亭地图式“:十二柱四分而立,顶结方尖……”宁寿宫设计原则遵循了以下方面:
(1)相地。园林选择合适的用地并结合外部环境、园林地貌条件及应用者的兴趣爱好,虽说皇家园林等级较高,但其设计原则依旧遵循园林建筑用地的条件为主,设计与园林景观相符的平面,尽量就地取材,因地成形,减少环境破坏。宁寿宫花园一区宫殿建筑在一区建筑西侧,平面布置为程式化的院落格局,采取横向分隔的方法设计前后四进院落间,恰当地弥补了面积狭长的缺陷。在空间的处理上,宁寿宫花园巧妙地化解了地势上的不足,运用建筑物空间的大小、方向、明暗的对比和收、放相间、循序渐进的手法改变了人类传统意识中固有空间认知。还利用横向分隔巧妙地将一个狭长的空间分隔为四进互相渗透的院落,以此拓宽人的视觉。全院最主要的建筑为进院,院落之间互相穿插、彼此联系,形成整体空间序列,也创造出曲径通幽的意境和无限的艺术效果。
(2)立基。厅堂位置是园林中建立基地的重要区域,关系到游览路线的设计和园林的总体规划布局。由于宁寿宫主打是江南风光中的田园之乐,充分借用园林陶冶性情,为此,设计师则利用地形优势创造了多元化的单体建筑和群体建筑[5]。布局依照造景需要,虽然有所变化,但还是建立在北方的四合院院落布局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皇家宫殿建筑的对称式布局,建筑与建筑之间有游廊,山石叠砌的山路,相互各有特色,形成移步换景的纵深观赏路线。
二、宁寿宫园林继承和发展
乾隆皇帝执政六十年中,其执政方法、统治思想、文化观点以及审美情趣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尤其在建筑艺术风格中融入了雅致、精细和萧疏的文人意境。从宁寿宫的修建的历程中,乾隆皇帝对园林的看法在时间流逝中也有所改变,其中和他六次南巡及对文人艺术的喜爱息息相关,以至于在后续园林设计中融入了很多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理念。中国古代园林十分看重设计者的胸襟,认为园林的风格是和设计者自身的思想和气度有关,对构造山水画境一般和意境高远的设计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式园林建筑的自然化就像历史弥新水墨山水,越品越觉得有品位,因为其中渗透着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和道家的思想。紫禁城内的建筑园林中最为出彩的一座园林就是宁寿宫花园,虽然吸取了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但整体效果还注重富丽堂皇和独一无二。可以看出,不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其造园思想都和古典造园思想相结合,体现建筑、山水及意境完美合一的特质。总之,宁寿宫花园的设计乾隆皇帝从造园思想和园林审美上与前期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继承的过程中应遵循固有的建筑特点,不断丰富其构园法则,开辟一种全新的宫廷花园模式。
三、结语
总之,清朝乾隆时期宁寿宫的园林设计艺术融合了乾隆皇帝的才华,他将自己的文人品味融入花园设计中,在不断的实践中丰富了构园法则,逐渐完善宫苑体系。其设计思想主要来源于《园治》中的结论,继承了传统宫廷花园形式,但宁寿宫的建筑设计风格整体偏江南体系,表现出清新素雅的诗情画意,彰显深厚皇朝建筑底蕴。
第二篇:园林设计鉴赏论文
班级:自动化071姓名:黄钢学号:07132109
园林设计鉴赏论文
景观,犹如散落在茫茫大千世界的璀璨星辰,装点着人类的环境。它们有的是鬼斧神工的天然生成,有的是精雕细琢的人为创造,焕发出不同的奇光异彩,成为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
园林,顾名思义,首先要有“林”,不仅有林,而且要有花圃、花坛、草坪、草地等。总之包括树木花草在内的绿地布局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园林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物质环境,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它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是融汇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1.意 境
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园林是自然的一个空间境域,与文学、绘画有相异之处。园林意境寄情于自然物及其综合关系之中,情生于境而又超出由之所激发的境域事物之外,给感受者以余味或遐想余地。当客观的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意相统一、相激发时,才产生园林意境。
2.相 地
计成在《相地》章的起首一节,归纳了相地的五个方面:1,园基选择不拘朝向,其重点应着眼于造景的有利条件。2,必须在勘察过程中同时展开造景构图的设想。3,必须重视水文和水源的疏理问题,尤其是园林建筑布局必须联系园林理水,建筑才能获得有水面配合的优越性。4,选地也必须考虑建园的目的性。5要十分重视原有大树等的保存和利用。
3.布 局
园林设计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根据计划确定所建园林的性质、主题、内容,结合选定园址的具体情况,进行总体的立意构思,对构成园林的各种重要因素进行综合的全面安排,确定它们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园林布局要因地制宜,布局前对建园单位或园主的要求先行了解,对建园基地的情况作详细调查,不仅了解基地自身情况,还要了解四周外围的环境。布局要顺应自然,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加以适当的改造,才能构图得体合宜。园林布局要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要不断推陈出新。
4.造 景
通过人工手段,利用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种要素造作所需要的景观。“景”即境域的风光,也称风景。是由物质的形象、体量、姿态、声音、光线、色彩以至香味等组成的。景是园林的主体,欣赏的对象。自然造化的天然景(野景)是没有经过人力加工的。大地上的江河、湖沼、海
洋、瀑布林泉、高山悬崖、洞壑深渊、古木奇树、斜阳残月、花鸟虫鱼、雾雪霜露等,都是天然景,园林造景时要充分加以利用。
5.借 景
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借景是中国园林
艺术的传统手法。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
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我国风景园林设计所创造的园林艺术,以独特、优秀的民族风格自立于世界
民族园林之林。我国拥有丰富无比的古典园林传统,它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技巧,反映了中国人对自我及自然的认识与思考。它用独特的视角去审视不断变化、无比丰富的大千世界,并以独特的方式再现出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别具一格的审美特征。
这种独特性使中国园林能代表东方园林系统长久地屹立于世界园林舞台中,也使它在今天全球化的世界中仍然独树一帜,成为全世界人类共享的文化和现代
景观规划设计发展的源泉。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
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
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
皇家园林以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为代表,而江南私家园林中的精
品是苏州的拙政园、狮子林,扬州瘦西湖等。
皇家园林一般规模浩大、面积广阔、建设恢宏、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派。
皇家园林为了体现皇家的气派所以比私家园林更肃穆,宏大,而私家园林如江南的一些园林则由于受到了文人造园的深刻影响故多了一分清雅,自然,随意。
承德避暑山庄是典型的皇家园林,占地564万平方米,是现存最大的皇家园
林。它依据自然山水而建,在雄浑的山川之中点缀宫殿、轩、榭、寺庙,别具风
格。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范囿和皇家寺庙群。避暑山
庄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总体规划布局和园林建筑设计上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
然山水的景观特点和有利条件,吸取唐、宋、明历代造园的优秀传统和江南园林的创作经验,加以综合、提高,把园林艺术与技术水准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成为
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宫殿区建于南端,是
皇帝行使极力、居住、读书和娱乐的场所,至今珍藏着两万余件皇帝的陈设品和
生活用品。避暑山庄这座清帝的夏宫,以多种传统手法,营造了120多组建筑,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宫殿
区坐落在避暑山庄南部,东北接平原区和湖区,西北连山区。主体建筑居中,附
属建筑置于两侧,基本均衡对称,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而又加以改造,使自然景观
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使避暑山庄宫殿建筑园林化,又显示出皇家园林的气派。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
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
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
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
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
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份。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主要景点有:兰雪堂、缀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等。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三分之一,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
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主要景点有: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见山楼、小飞虹、枇杷园等。西部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
东西方古典园林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而西方国家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
目前,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环境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景观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生态设计是直接关系到景观设计成败以及环境质量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创造更好的环境、更高质量和更安全的景观的有效途径。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园林中的文化、游乐、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更可以丰富知识和充实精神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了解中国园林,去开发完善中国园林。
参考文献:
《中外园林景观赏析》——王玉晶
《园冶》——计成《中国园林艺术》——安怀起
以及一些网上资料
2008年12月
第三篇:演讲稿五一 宫家宁
《英雄精神激励我成长》演讲稿
五年级一班王阳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英雄精神激励我成长。
1952年10月12日中午,突然飞来四架敌机,在埋伏区投下几颗燃烧弹,有一颗正落在邱少云身边。四散飞迸的燃烧液溅到了邱少云的腿上,他顿时成了一个火球,其实,邱少云身后就有一条水沟,他只要后退几步,在泥水中打个滚儿,身上的烈火就可熄灭,可是他没有。因为邱少云叔叔知道自己能够得救,但是,身旁更多的战友和整过部队将被暴露,将导致无数的战友在敌人炮火下牺牲。看到这里,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是感到崇敬呢?还是感到惋惜呢?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使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是多么想喊:“快!快从火里跳出来!”然而他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也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是什么精神使他没有从火里跳出来?难道他是钢铁铸成的吗?不,是一种精神和意志!与邱少云叔叔相比,我感到惭愧不已。想到那几次上课与同桌讲小话而不注意听课,糊糊涂涂的家庭作业„„我真愧对于烈士的鲜血。他的这种精神是不是也可以被我们利用到学习、生活中去呢?在课堂上,认认真真听讲,不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一节课只有40分钟,邱少云被火烧都能忍受,难道我们就不能认真学完这40分钟吗?
还有一个就是讲抗日战争中儿童团团长王珠的。1943年夏天的一个上午,王珠在发现敌人来扫荡后迅速传递给乡亲们消息,在面对敌人的强逼,他没有被吓退,反而用自己的智慧歼灭了2个敌人。我对这个聪明英勇的小男孩格外地钦佩。我们现在,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有新鲜的蔬果,干净的衣服,毛茸茸的玩具,搞笑的漫画书,父母的呵护,老师的教诲,可我们的素质和能量并没有随着增加,而是动不动就因为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同学争执,因为被老师或者父母批评了几句就不服气甚至离家出走,害得父母和老师着急得不得了。我们应该以王珠为榜样,少点依赖、多点独立,少点任性、多点体谅,少点奢侈、多点节约,少点游戏、多点书本,少点懒惰、多点勤奋,为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打好基础。
时间如信风拂过耳际,生命的旋律在眼前闪烁。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们该有多少感想“朝霞艳,国旗升,凝目立,添豪情”,让我们用勤奋和汗水,为祖国强大,民族复兴.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更大的本领。
第四篇:园林设计论文
姓名:李巧丽
班级:07园林1班
学号:B0728016
论我国生田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变得拥挤不堪,呼吸新鲜空气、回归田园成为都市城乡游的新趋势。乡村田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是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本文系统分析了乡村景观内容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多种原理原则和方法,介绍了田园景观设计的人文特色,指出我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及发展前景和现状。田园景观规划是人与自然的互动,田园景观规划必须保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citybecomemore crowded, breathing the fresh air, regression pastoral become city urban and rural Tours new trend.Rural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s landscape science and landscape planning a front researching fields.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rural landscape content and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variou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astoral landscape design features humanism, pointed out that our country countrysid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foreground and status quo.Pastoral landscape planning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pastoral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must guarante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Keywords: rurallandscape planning;landscape planning;Ecological;Prospects content;Content meanin;Design method;Principle principle;Humanistic features;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关键词: 田园(乡村)景观规划 生态 前景 内容意义 设计方法 原则原理 人文特点 可持续发展
正文: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给城镇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光辉灿烂的前景。但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城市化中“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树成行”[1]的标准化建设,把一个个风景如画的乡村小镇变的如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千篇一律。曾经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乡土文化,也随着环境的无机化、单一化而走向消亡。
田园景观设计作为一种具有地域性、场所性的景观设计手法,正是为了解决乡村城市化中日益人工环境化、非人性化等问题被提出来。它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以适当的规模和简单的材料构造,营造一份迥别于城市的静谧感、厚重感、安逸感,龙坞镇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前景及现状:在50-60年代,田园景观相关理论和发放体系逐渐形成,推动了世界的农业与乡村景观的规划,我国对景观生态和景观规划广泛重视是在80年代中期。在对城市发展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和徒弟利用问题已有一些不同侧面的研究,在景观水生态方面的应用研究也有了一些基础性的积累。
80年代后期,小城镇不断涌现,经济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环境破坏越演越烈。然而,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这一领域的系统研究相对薄弱,因此,选择我国一些超速发展的地区进行田园生态景观规划研究成为必然。
内容和意义:田园景观规划指合理安排乡村土地和空间,为人们创造搞笑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环境的科学和艺术,我饿诶社会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生态系统。其核心是生态规划与设计。
田园景观规划的意义在于,合理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传统景观,是城市化与环境之间进行协调,以改善人类聚居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它既突出景观的视觉美化又强调环境的创造行保护,同时维持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原理和原则:1共生原理,指人类与自然的共生,该理论可以使人类通过共生控制人类环境系统,实现与自然的合作,与自然协同进化,一个系统内多样性越高,其共生的可能性也越大;2景观结构与功能原理,景观的基本功能包括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及文化支持,景观规划设计就是要保证这三大功能的实现。而景观协调有序的空间结构才可以保证正常的功能实现;3系统整体性,田园景观规划中各结构功能各不相同,但必须遵从同意规划设计,尽可能实现使用美观一体化。田园景观规划应遵从的主要原则有整体综合性原则;景观多样性原则;场所最吻合原则(容量兼容);生态美学原则。
设计方法:1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敏感区的方法
通过对乡村中重要特殊的环境敏感区的保护,来把握乡村景观的基本脉络。规划区域中,环境敏感区往往是表现区域景观突出特征的最关键的地区,但又脆弱且
经不起破坏,并且破坏后难以弥补,因此相应的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就是强化对这一地区的保护。通过调查分析和评估,确定区域的环境敏感区的范围,以及环境容受力,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不当的开发和过度的徒弟利用。2 完善景观结构的方法
通过划分调整,来完善乡村景观基本结构元素,串联起景观系统的各个环节,使其成为一个稳定将强的系统。景观结构是景观机能即各种物质循环,能量波动,信息交汇的存在基础,只有保证景观结构的完善,才能实现景观机能的高效发挥。但乡村景观结构,往往由于人工的影响而显得十分不稳定。因此,相应的景观规划方法,就是补充景观结构的薄弱环节,使其更加周全的获得我饿恩顶。通常是通过建立充分的斑块和廊道,把乡村中每一处林地,绿地,河流,山地都纳入景观结构之中,同时根据乡村状况,确定斑块的最佳位臵和最恰当边界。最终简历一个丰富高效,可以自我供给自我支持的动态景观结构体系。生态工程方法
传统的景观创造,强调人工对环境的改造,虽然能短期实现目标,获得崭新的景观,但往往要长久的话费大量的人力和能源才能维持。生态工程方法,则通过维持环境的某种程度的生态多样性,来发挥环境的能动性,西线景观的自我增益。生态多样性能形成一种综合的栖息环境。这种栖息环境具有丰富的层次组织结构,能自行生长,成熟,演化,并地狱一定程度的外来影响力,即使遭到破坏也有能力自我更新复生。建立在栖息环境上的景观,就是自我设计的景观。它意味着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资源。相应的景观规划方法就是建立栖息环境,以获得景观的自我设计能力。具体说,就是那种追求整齐划一,精心修饰的以视觉观赏为主的精致的景观设计方法,换成以多样性多元化追求整体生产力的有机景观设计方法。创造和谐人工景观---景观风貌的设计方法
从功能上划分,建筑景观属于文化支持类的景观,是春人工建造的。要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保持亲切的家园感,就要考虑乡村外貌与建筑景观的总体布局,创造优美的景观风貌。相应的景观规划方法,就是根据乡村的地理位臵,性质规模,现状条件,美学要求,提出对建设艺术布局的总体构思,确定建设艺术的骨架。设计特别要体现自然没与人工没得同意和谐,建筑既要保持本地区特色,还
要体现一种群体之间的统一美。
田园景观设计的人文特色:
1.亲和性
a 人性的尺度
田园中,基本上在人力所及的范围内形成耕地的规模和石墙的高度。如龙坞镇顺因山势而形成的茶园,大多是沿着等高线而建;一般情况下,垒砌的石墙不会超过人身体的高度;田地面积也以农民一天可以耕作的面积为划分单位。可以说人性化的空间尺度是营造亲和性景观重要的一方面。
因此,要亟须转变“一概而论”的惯性思路,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尽量把对人的干涉控制在最小程度。如镇上许多老建筑的外墙上,底下承重部分使用石头或砖,到了上面就使用土、瓦片或者木材。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一些供水渠道的处理上,排水口下面的土地容易被冲坏,就在下面放一些散石或铁丝网,其它地方还是保留自然的基面。这些生动巧妙的处理手很值得我们思考借鉴。b模糊的功能
田园景观中追求功能的多样性。如婚丧嫁娶时被用作臵办酒宴的场地,平时不用的时候就被用来堆放农务器具。收获季节时,农田不仅是晒草料,晒稻谷的好场所,还是孩子们最好的游戏场地。在用地日益紧张的现代都市里,这种具有多功能性的景观设计更值得提倡和推广。
2.生态性
a多变的地形
土与人具有多重的关系,作为生物生息环境的泥土在田园随处可见,而在城市里,却被盖在厚厚的石材和水泥下面。重视土的设计应用,在城市环境中营造生态优美的景观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首先,土的大面积引用是重建城市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没有土地以及微地形的变化,地表的水分就容易流失,很难形成丰富的植被。其次,土的堆积容易形成丰富的地形,使单一平坦的城市地貌更加生动富有活力。因此在功能复杂的城市中,利用土来塑造多变的地形,形成具有田园趣味的景观是一种效果明显的方法。施瓦茨在明尼阿波利斯联邦法院前的景观就应用堆土来塑造大大小小的土包,因为泥土的可塑性较好,土包的形状变得有机并且富有变化,与周边冷漠硬朗的建筑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
b渗透的基面
田园中基本上以由多孔质的材料构成。如:道路、河床、耕地的表面都存在着很多孔洞,材料之间的交接也有很多缝隙,因此可以让雨水自然渗透,植物自由生长,使人造的景观融入自然环境之中。3.精神性
a静谧——心灵的皈依
构成田园景观的静谧美需要几个条件。首先,要有丰富的生物群落。在乡村,不时出现的野鸟、鱼虾给人们提供了与多种生物接触的机会,它们从本能上激起了人们内心的温惜和爱怜。这与我们看宫崎骏的《再见萤火虫》时产生的感情一样,片中萤火虫对营造那种温馨凄美的视觉感受功不可没;其次,田园中柔和的、较小起伏的曲线形式景观,有助于安定情绪,使人沉静;此外,随处可见的果树、农产品,强烈刺激着人们的味觉感受,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类对食物最基本的依赖感。b安逸——意象的可读
凯文.林奇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物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接着又说:“一处好的环境意象能够使拥有者在感情上产生十分重要的安全感……,它是一种与迷失方向之后的恐惧相反的感觉。田园景观事实上就是由许多可读的意象组成。如河流和道路的走向形成了鲜明的方向性,使地域变得容易理解;村落的入口处往往有枝繁叶茂的大树最为标志物。
c厚重——时间的累积
人的一生可谓白驹过隙,朝发夕至。而自然的博大深远,使自然中的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累积,形成一种具有古老感的优美。哪怕它们逐渐朽化泯灭,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人们面对自然的这种深沉的、耐人寻味的沧桑美时,都会忍不住沉静下来。这就是田园景观表现出来的厚重美。
这种美,可能是路边一块布满苔藓的石头,田间一段风化了的:栅栏,也可能是屋外一面斑驳的石灰墙,林边一处荒芜了的瓜棚。作为产生这种厚重美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石材、砖瓦、木材等有机材料的使用,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断的变化。因此在城市景观中应该添加一些具有历史沉淀感的小景来唤起场所的历史感,它可以是一块老石,一棵枯树,或许是一些关于城市的老照片。
结语: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里生理及基本精神生活。田园景观的出现为人类环境需求创造了条件。本文根据现实中景观设计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追求,参照了乡村景观的一些特征,从城市化进程中过于激进粗放的现实出发,并结合了 景观形态学,初步探讨了田园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并为城市的景观设计提供一些设计上的策略和思路。田园景观生态规划旨在创建‘水溪—树林—院落—人家‘的景观结构模式,通过点、线、面田园景观的营造,融合乡村田园风貌,呈现山水田园的美景。在提高完善人类生活环境的同时,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交流与共生,保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中国园林】【中国乡村景观规划】【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史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景观规划】
第五篇:园林设计基础论文要求
《园林设计基础》课程论文要求
一、论文选题(任选1题, 题目自拟):
1、请说说你对中国古典园林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理解。
2、选取某一视角(如造园者思想、造园风格,色彩、园林建筑、植物配置、文化渊源等),说明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差异性。
3、请你从地理及文化的视角说明中西园林差异性。
4、举例说明景观设计造型组合法则在园林中的应用。
5、以福州具体的公园为例分析其应用的园林造景手法。
6、选取合适园林绿地案例(可以是国内或福州市区某一处或几处园林景观),对山水植物建筑小品等园林要素(选择一种或几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或应用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7、对师大大学城校区园林绿化情况进行调查,指出园林设计与施工、管理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对大学城校区园林绿化建设提出建议或意见。
二、论文书写要求
1、图文并茂,字数3000字以上,按标准的论文格式书写,包括标题、正文、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等。
2、论文使用word录入排版,用A4纸打印。
3、论文题目采用三号、黑体、居中;作者姓名列于题目下方,小四号楷体居中;摘要采用五号宋体,列于正文前;每篇论文选关键词3~5个,列于摘要下方,以分号分格;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其中一级标题字体加粗。参考文献列在文末,五号宋体,按在文中出现顺序,以阿拉伯数字编号(在文中相应处用上标形式标出)。页边距设置左边2.5cm,上下右均为2cm。段落行距设为固定值20。
4、表格尽可能使用三线表,表名列于表格上方,五号黑体居中。图名列于图片下方,五号黑体居中。
三、论文提交时间
请于6月20日提交A4纸质论文。并提前(6月19日中午前)提交论文电子档(一个班一个文件夹)。统一刻录光盘。
注:学习态度不端正,文不对题,或直接全文或绝大部分复制别人论述,评定为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