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评教工作分析论文[范文大全]

时间:2019-11-28 07:22: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学生评教工作分析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学生评教工作分析论文》。

第一篇:高校学生评教工作分析论文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高等院校学生评教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学生评教现在存在具有局限性、对教师有负面影响以及设计的问卷缺乏科学性、针对性、灵活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需要提高学生评教的认识、设计科学合理的评教指标以及把学生评教的结果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等对策,并努力在实践中完善它。

关键词 高校生评教 利和弊 问题研究 对策

自从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教育越发成为国家关心的头等大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约束机制,如何构建一个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已成为高校管理最为关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学生评教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评教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自主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自己、他人和学校的责任感。同时,架起了教师和学生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桥梁。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反思学习,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教学相长。

二、学生评教有利于教学质量监控的进一步加强

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学生评教,能够较全面、准确地掌握学校教学工作的现状和教学效果情况,分析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为学校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但是,在推行学生评教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高校评价的功利性目的越来越占上风的现象,评者、被评者应付和防卫心理严重,评价的手段被异化为目的。从高校学生评教的设计、实施、反馈环节看,学生评教多被视为形式化的行为,并未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研的目的。

(一)学生评教具有局限性。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部分大学生表示在评教时很随意,不负责,不认真对待此事,且从未放在心上。评教时,随意填涂表格,真实性、可信度非常低。部分大学生则反映填写选择项目内容太多,自愿放弃或随意涂卡,很多学生的态度就是应付。我亲眼看到学生填写评教表格的情形,根本连填写的项目都不看,直接填写,从而反映出学生权利意识淡薄,不愿参与评教活动。整个评教过程中,学生仅把它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为应付而评教,未能反映真实情况。甚至学生连自己如何评教都不清楚。学生以对教师的好恶、亲疏关系作为评教的标准。有的大学生不是客观、理性地评价一个教师,而是从个人喜欢与否以及与教师关系的亲疏等方面去评价,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我看到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老师或者是平时要求不严格的老师全都勾上A,而对那些不喜欢的老师或是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老师,条目看都不看的就都打了C。这样看来生部分评教的结果的信度是值得怀疑的。

(二)学生评教对教师有负面影响。首先,学生评教扭曲了师生关系,违背了教育的宗旨。学校实行学生评教后,学生也开始对教师有了控制权,甚至有些时候学生比教师的地位还要高。在这种错误思想指导下,有些学生听不进教师的批评和规劝,对教师的惩戒怀恨在心,所以,往往是教师越是对学生负责越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就越是得不到高分。这就促使一些教师放弃了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按照学生的要求讲课和管理课堂,以追求学生的最高满意度。这种行动撼动了教师的尊严以及开展教育活动所必需的权威。

其次,削弱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损害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在当今这个社会竞争尤为激烈的社会,部分教师为了求生存,为了得高分,在评教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一旦要将评教的结果用于教师考核,就会出现教师为了满意度而一味的迎合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的不良行为,甚至采用各种方法讨好学生的现象,使学生评教“变味”。

(三)设计的问卷缺乏科学性、针对性、灵活性。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我们学校的生评教工作都是通过网络平台经行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表(学生用)的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要求学生从A、B、C、D、E五个选项中选择最吻合的一项。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评教工作,促进这项工作的实施能够达到它本来希望达到的目标呢?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学生评教的认识。要从管理者、老师和学生三个层次提高学生评教的认识。要做好评教前的宣传、动员工作,让学生了解评教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有助于学生有意识主动地克服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学生懂得对教师课程教学客观、有效的评价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学生的权利也是学生的义务。同时形成教师主动接受学生评教的心理机制,加强师生对教学工作的交流,使教师主动参与评教工作。营造良好和谐的评教氛围,提高广大师生对评教工作的认识。

(二)设计科学合理的评教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制订是评教工作的关键。只有制订科学的指标,才能正确诊断和评价课程教学质量。设计评教指标可听取学生的建议,设计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感知的指标,在能力范围内能做出客观评价的指标,要尽量通俗、具体,不能抽象、太过理论性。例如教师的教学是否体现学科前沿性的知识,恐怕学生无从回答。设计指标可听取老师的建议,这样能让被评价者心中有数,主动配合评教,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

(三)把学生评教的结果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学生评教的统计结果通常是横向分析的,能清楚地看出一个教师在所带不同班级的排名,差距一目了然。但横向分析的背后掩盖了教师自我成长的速度和成长轨迹,看不到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式改进、与学生互动等方面的变化。为此,应将不同学年、不同学期、不同年级学生对同一教师的评价结果再作纵向分析,揭示教师的努力程度、改进措施的成功与否,有利于缩短年轻教师成长的步伐,减少盲目性;有助于中年教师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又有主观方面的影响;既是高校组织特殊矛盾的,又是人为观念导致的结果。学生评教是对教学的督促也是学生运用自己权利的很好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它,使它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篇:高校学生评教名存实亡

高校学生评教名存实亡

CFP供图

□“我不是售货员,不需要服务态度好、多卖点货,我只是把应该教的知识教给学生”

□“我‘大开杀戒’抓学生,学生也会‘大开杀戒’反击”

□“我们年轻时血气方刚地走上讲台,谁不是想把真才实学教给下一代呢?”

打开教务系统的教师入口,汪静昕(化名)移动鼠标滑过页面上的“教学质量评价”按钮,只点开旁边的栏目看了看新的教务通知。除非填表需要,这位山东财经大学的副教授很少主动点开看学生对自己的评分。

如果汪静昕愿意,她能看到的内容有:评教平均分,给她打“优、良、中、差”的学生分别有多少,偶尔还能看到不具名的简短评语。评分和评语都是匿名的。

点开教学评价系统,贵州民族大学的大三学生何宇(化名)也没细看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等打分项目,就全部勾选优、优、优。着急看成绩的同学还让他顺便帮忙评教——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先对这学期的课程全部进行网上评教,才能看见考试成绩。

为了让学生参与评教,校方的手段五花八门:有的学校规定要先评教才能看到期末成绩,有的学校要先评教才能选课,还有的学校规定不评教会影响期末成绩。

把学生和老师绑在“评价”与“被评价”两端的评教系统,已经陆续覆盖了国内高校。这个1920年代起源于美国高校、针对教师教学效果而建立的评价模式,在中国高校却面临着名存而实亡的尴尬。

老师的纠结

汪静昕到山东财经大学教书有12年了,当老师以来,她经历了不同形式的评教,但汪静昕很少关注自己的评教成绩,直到前几年评职称时她才意识到这个分数的存在。

评职称要填表,包括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等,在表格上,来自学生的评教分数被当作老师教学质量的反映。不少学校规定,如果教师的评教分数排名太靠后,可能会被领导“约谈”、职称申请延后一年至数年,乃至可能失去讲课资格。

也正因此,“评教是逼教师取悦学生”“学生评教等于误人子弟”“学生评课加剧了教师的‘丑角化’”等说法在“青椒”们经常出没的论坛上层出不穷,还有的老师干脆指出:让学生评教有弊无利,早该废除。

“老师取悦学生”,在汪静昕身边也确有实例:有的老师给没吃早饭的学生煮鸡蛋、煮面送到学生宿舍,等等。这种做法在汪静昕看来有些不可思议:“我不是售货员,不需要服务态度好、多卖点货,我只是把应该教的知识教给学生。”

这位副教授说自己“没有野心”,并没有考虑评教授职称。她担心,如果自己一心想评教授,可能就会受评教分数的牵绊而“不敢管学生”。

汪静昕自认为对学生“该尽的心都尽了”,而学生大都是有判断力的成年人,自会判断哪些老师教学负责、哪些老师讲课纯属应付差事,所以她觉得自己也没必要去关注学生怎么打分。

但汪静昕并不是不想知道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只是“不想以分数的形式”。她觉得:“人在任何阶段,应该都不想被分数定义吧。”

汪静昕的同事伍媛媛(化名)也有类似的纠结。

伍媛媛发现,打开评教系统页面,自己几乎得不到有价值的信息:写评语的学生寥寥无几,偶尔有评语,也只是“很好”之类的泛泛之谈。有些高校的评教系统上,则根本没有写评语这一项,只允许学生打分。

伍媛媛选择采用其他评教方式获得学生的反馈。刚当老师时,伍媛媛还有些惶恐,担心自己讲不好课,就让学生们在纸条上写下对教学的建议。另外,学院每学期都举办学生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上的意见也会反馈给任课教师。

评“教”,还是评“关系”?

大二学生范慷(化名)从刚入学起就延续了初中的习惯——给所有任课老师都评“优”。

“反正就是走个形式,大家开心就好。”范慷还记得,初中时同学们填完的教学评估表,先是被搁置在老师办公室里,然后就被当废纸卖了。

上大学后,范慷发现评教手段更先进了:在电子教务系统上点击选项即可。而评教的强制色彩也更突出了:辅导员曾明确告诉大家,如果不参加评教,期末成绩会受影响。

一次偶然的机会,范慷发现任课老师有可能看到哪个学生打了多少分,从那以后,他就更坚定了给所有老师都评优的做法:“说不定这个老师下个学期还给我们上课呢。”范慷不愿意得罪掌握分数“生杀大权”的老师。

“反正老师不为难我,我也不为难老师。”范慷说的“不为难”,指的是任课老师在期末划考试重点、考题不偏、上课时还算宽容,等等。

和范慷一样,范慷的室友们也是通通点击“非常满意”应付了事。

“除非是和老师的矛盾特别尖锐,学生才会打差评。”范慷说。

这种尖锐的师生矛盾,在范慷班上发生过真实的案例。大一时,有个任课老师骚扰班上女生,被骚扰的十几个女生在期末评教时集体给这个老师打了“不及格”。发现自己被打差评后,这个老师非常生气,后来这十几个女生这门课全都“挂了”。老师还警告她们:补考也过不了。

除了这种极端案例,师生的“尖锐矛盾”,更多是体现在教学上。

在2015秋季学期的期中测评中,莫青(化名)得到了她17年任教生涯以来的最低分数。对此,她丝毫不感到意外。

上个学期期末考试,莫青所教的专业课挂了20多个学生,占到该班人数的一半。部分挂科的学生在新学期补考时又涉嫌作弊,最后仅有两人通过。

莫青所教的课程要上一年,自上学期末开始,莫青就做好了新学期被学生给“差评”的心理准备。

“我‘大开杀戒’抓学生,学生也会‘大开杀戒’反击。”莫青说。

说起挂科的学生,莫青感到无奈:50多个学生中,有30多个卷面不及格,加上平时成绩后,不及格人数还是多达二十几个。而就在期末考试前十多天,莫青给学生们做了一次课堂测验。期末考试监考时,莫青发现有一道20分的大题与测验中的题目一模一样。她当时感到很高兴,但她的高兴在阅卷时便被泼了一盆冷水:这道题仅有两个学生得到满分,大多数学生只得了六七分。

莫青所教的课程是该校的品牌课程,又是考研和进企业工作的必需内容,莫青认为自己有责任教好这门课。看到这种考试成绩,莫青想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新学期开学第一节课,莫青问学生们对课堂教学有什么意见,出乎她意料的是,成绩好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非常好”,成绩差的学生则给出分布于两个极端的评价——有人认为向外拓展太多,有人则认为过于照本宣科。

莫青感到哭笑不得:“这两种相反的评价怎么可能集中在同一个老师身上?!”

莫青已经有教授职称,这次的低分不会影响到她的职称,但可能导致她在新学期重新“被听课”——按照该校的规定,新教师和评教分数过低的老师都会被督导听课一学期。

“虽然没啥实质影响,但心里还是觉得很委屈。”莫青说。

学生评教,一把“悬在老师头上的剑”

通过过去几年的评教经历,莫青发现,学生学得越好,给老师的评教分数就越高。“越是用心去学,才越能感受到老师教得好坏”。

近年来,莫青所在的学校规定,教师若要参评教学一等奖,学生评教等级必须达到“优秀”。自从有了这个规定以后,莫青从未主动申报过,尽管在这之前她也拿过几次教学一等奖。

“我为了拿这个奖,是不是就不敢把吃早餐的学生拦在教室外了?”莫青曾不止一次这样做过,“当我有所求、有欲望了,就可能会向学生邀宠”。

莫青认为,高校里教风、学风逐渐恶化,部分就与学生评教有关。

“教风严,学风才能好。”但当老师面临学生评教的压力,还敢不敢管学生?莫青这样担心。“学生评教,就是一把悬在老师头上的剑”。

贺利坚曾是烟台大学教学督导与评价中心评价科的第一任科长,出任之初,贺利坚遇到过不少麻烦,有老师直接踹门进来找他理论:“学生不能给老师评教!”

贺利坚和同事们的任务是:在每个学期末收集数据,人工浏览六七万条学生评语,并删掉纯属泄愤谩骂的评语,然后反馈给学院主管领导及任课老师。

贺利坚原本觉得,评教可以给师生提供一个好的沟通渠道、给各种观点以表达平台,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

但他发现,评教在实践中慢慢变味:一开始,评教是自愿行为。但学生们的参评率上不去,学院就有压力,有的班主任和班长急了,就收集了全班的账号去评教。时间久了,评教工作按部就班地做,有的老师也就不大重视评教结果了:随便吧。

贺利坚认为,评教最大的价值首先就在于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在起草《教学评价工作条例》时,贺利坚明确表示评教分数应只供教师改进教学用,暂时不要作为考评、晋升的依据,至少给出一段时间,培育出师生能够无功利评价的氛围。但是,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却希望立刻就将评教分数与津贴、职称等挂钩——这是一种省事的处理方法。贺利坚理解,却也感到无奈。

贺利坚关注过老师的行为和评教分数之间的关系。他听说过:有的老师为得到高分而去讨好学生、也有的吓唬学生,但这样的老师,得分并不会很高;而真正严格、对工作负责的老师,也不是传闻中的低分,只不过可能不是最高而已。

让莫青愿意忽略评教分数、继续坚持严格要求的,是毕业生或准毕业生的反馈。

去年12月底,莫青路过教学楼,遇到一群刚结束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学生们高兴地冲她打招呼,感谢她过去上课时的严格要求。看到学生的笑脸,莫青感觉自己的坚持有了意义。

“我们年轻时血气方刚地走上讲台,谁不是想把真才实学教给下一代呢?”莫青说。

师生交流,可另辟蹊径;教学监督,尚待更好制度

有国内研究者认为,评教的目的主要有“奖惩”和“促进发展”两种。“以奖惩为目的”指将评教结果作为老师晋级与否、加薪与否的依据,“以促进发展为目的”指为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技能提供建议。

但在实际操作中,“奖惩”往往压倒了“发展”,评教更像是行政控制的方便手段,希望得到学生反馈、改进教学的老师只能另辟蹊径。

近年来,同济大学航空与力学学院教授沈海军已经养成一个习惯:每学期末都会把学生的评教结果一字不落地贴到自己的博客上。

沈海军喜欢写博客,他的博客也成了与学生交流的“据点”。

有一次,沈海军在科学网博客上谈论《飞机结构疲劳与断裂》,有个学生匿名留言说:课堂上“应力比对材料S-N曲线的影响”讲反了。沈海军努力回想:难道是自己口误讲错了?他对此完全没有印象,但既然学生指出来,很可能确有其事。于是沈海军回复了这条评论,他重新解释了这个知识点,并向学生道了歉。

这件11年前的旧事让沈海军至今印象深刻,他说,自己从那以后就慢慢养成了“上课严谨、心怀敬畏”的习惯。

莫青也发现,不少国外高校虽然也做学生评教,但只把它作为教学改进的建议,而不是教师考核的依据。

“(老师)课上得好不好,同行最权威。”莫青认为,同行和教学督导的听课评价,是评估教学质量更客观的依据。

沈海军建议,可以邀请往届毕业生来评价自己当年的老师——当师生之间已经没有利害关系,社会阅历也使得学生们的思想更加成熟,这样的评价会更加客观、公正和理性。

第三篇:浅析“高校学生评教”

浅析“高校学生评教”

学生评教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措施。学生评教作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环节,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校应该增利去弊,扬长避短,切实发挥学生评教的积极作用,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学生评教则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高校学生评教的历史渊源

(一)学生评教的含义和内容。学生评教指的是学生利用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质量和效果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艺术、教学效果、教书育人等。学生评教和专家评教、同行评教、自我评价共同组成了高等院校的教学评价体系。学生评教是多渠道收集评价信息、提高教师教学评价信度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个结果往往会被作为评估与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教师的评优、评职、晋级都有着直接关系。

(二)高校学生评教的历史沿革

国外第一份学生评估问卷始于1915年,由于种种原因此后进展缓慢。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高校开始尝试用学生评教的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20世纪60年代,美国有了专门研究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机构,伊利诺伊大学已经将学生评教结果广泛用于促进教师教学、教师激励和终身职称评定。[1]20世纪70年代,学生评教在世界发达国家受到重视,与其相关的研究也有了较好的发展,学生问卷体系的基本构架在美国一些高校已经基本定型。20世纪80、90年代,学生评教在西方国家已经成为大学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欧洲29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将“学生参与和同行小组评价”列入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系统的内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则认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第一位的。[2]2003年,挪威等国将“经常性的学生对教学评教”纳入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系统标准中。近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学评估的一种主要方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美国,学生评教几乎覆盖了所有高等院校,全美高校

中50%的评议会都有学生代表,近20所大学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几乎完全依靠学生评教方式,学生评教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全面(所有学生参与、所有课程参评)、细致(组织管理、实施过程和评价问题)、重学(一切围绕学、支持学、促进学,学重于教)等突出特点。对美、英、德、日、韩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依次是学生、系主任和同事等,学生已经成为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国家中对学生评教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也有不同看法,但从总体上看,师生代表参与教学管理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高校运行机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评教也已经成为一种国际上公认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在国内,20世纪70年代以前,受“师为尊师为上,生为卑生为下”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公开评论被认为是不尊不敬的行为。长期以来,基本上都是教师对学生讲、对学生考、对学生评,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被动地考、被动地被评,师生之间既无平等也乏交流,更没有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活动的权力和机会。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内一些高校开始将学生评教作为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教育思想的引进、教学管理理念的更新、以学生为本观念的增强,学生评教开始受到重视,学生评教工作在高校中陆续开展。20世纪90年代,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评价学校工作得到了国家的首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对学校工作的评价”。联合国(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纪宣言》亦指出“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当将学生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和负责的参与者”,从而使学生评教具有了合法性。近几年来,学生评教的理论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无论从参研人数和研究范围,还是从研究深度和研究结果看,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二、关于高校学生评教的现状分析

学生评教使得教师的考核和评价更具有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学生评教这种新的教学评价方式,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犹如在一潭死水里注入了新鲜活泼的流水,自然有许多值得提倡之处。但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院校的学生评教机制也开始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学生评教的积极影响

学生评教是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学生评教不仅有利于学校及时获得最真实的反馈信息,调整各方面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辨别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因此合理的开展学生评教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开展学生评教有助于强化教师的教学服务意识。一方面,学生评教对教师教学具有激励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自觉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它对教师教学具有鞭策和监督作用,有效防止教师教学中出现的“偷工减料”“应付差事”等消极情况。

2、学生评教有助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直接受到教师教学效能因素的影响,他们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师生关系是否良好都有深刻的了解,开展学生评教是保障“消费者”权益,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最佳方式。

3、学生评教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评教工作搭建了学生和教师交流的平台,使教师主动去关心学生、关注学生,自觉和学生进行交流探讨,有利于营造一种良性的教学氛围。

4、学生评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学生评教可以提供相关教师的教学信息,如教学态度、教学风格,教学方式,教学水平,为人师表等,一方面可以为其他学生自由选课提供最直接的参考依据.同时还为学校对教师的认定、选调提供必要的依据。

总而言之,学生评教是教师评价体系中最直接,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评价,公平、客观、科学的学生评教结果将会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学生评教的局限性

在实际的评教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感知和评判,受到自身及外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评教结果偏离实际,可信度降低。所以学生评教结果只能做决策的参考。而不能是唯一的依据。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很多,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1)学生对评教意义认识的不足。学生评教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合理的评教可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但由于宣传引导不够,部分学生对评教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够,敷衍了事,使得评教流于形式,不能反映教师真正的教学水平。

(2)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个人情感和学习基础会影响教师的评价等级。不同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值不同,例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科目的教师评价较好,对不感兴趣科目教师评价较低;对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对严师的评价较高,学习动机不良的学生则更喜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活泼轻松、幽默风趣的教师。

(3)学生评教受知识水平的限制。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认识不够充分,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评教的准确性。此外,大学生的理智虽然比较成熟,但仍不够稳定,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比较评价能力与评教需要具备的能力有差距,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2、课程性质的影响

学生对不同性质课程的评价也缺乏可比性。抽象性很强的理论学科通常比应用性较强的经验学科教学难度更大,但收效往往不够明显。比如同一位学生,对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美术鉴赏课程教师的评价等级将依次提高。

3、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

据调查,教师的年龄、性别、职称,性格特点和交际能力等非教学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评价。职称高的教师,容易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推崇,评价较好,而对职称低但教学能力强的教师评价较低;沟通能力强、亲和能力强、注重娱乐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在调查中还发现,学生评教过程中“以貌取人”现象仍很普遍,年轻漂亮、性格活泼的教师相对一般教师所获得评价较高。

4、学生评教体系的不完善

评价指标的设计应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某些学校的评教指标“千人一面”,“数年不变”,无视学科差异、年级差异和生源差异,用同一个标准去评测所有专业、所有年级的教师,违背了科学评教的原则,导致了评教的偏差。此外,对学生评教数据结果分析不当也会影响平角结果的可靠性。例如,有些学校使用最简单的取平均分法,显然评教结果有失公允;有些学校虽然采取了网络评教系统,但坚持自觉自愿评教的原则,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评教,例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对,同一位教师A,如果随机采用120名学生给他的评教信息,他的评价成绩 4

是82分,随机采用6O名学生给他的评教信息,他的评教成绩是77分,随机采用30名学生给他的评教信息,他的评教成绩是91分,显然参与评教的学生人数会对评教结果产生之际的影响。

三、关于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的思考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了解到学生评教中的缺陷之处与优点所在。在此简要提出几点对学生评教的改进措施:

(一)要确立进行学生评教的正确目的

学生评教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在开展学生评教过程中应首先明确其出发点和主要目的,让学生真正认识学生评教、了解学生评教。学生评教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让教师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我们学生在评教的过程中不应单单只根据教师的人为和表面现象来进行评价,不能出现只对人不对是的现象,而应主要从教师的教学水平出发,来进行学生评教活动。加强师生沟通,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并引导教师正确对待学生的评价和意见。

(二)加强对评教学生的指导与培训

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认真评价是评教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首先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树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认识不同班级或学科的特点,认识教师年龄、性别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认识教师教育教学风格的多样化,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学生因个人主观的好恶来评价教师,减少评教的随意性和误差。

(三)建立科学、合理和规范的学生评教体系

在建构评价体系时,要科学地设计调查问卷,充分听取教师乃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还应该注意针对不同学科或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客观、科学、系统的看法,形成一套有效的评教体系。

(四)要科学地分析评教结果

一方面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并分析评教结果,注意具体而明确地分析结果。如,对同一教师任教的不同班级,在分析评教结果时要避免混杂在一起分析;对同一班级,也要注意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基础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要及时向有关教师反馈信息、提出建议,并督促教师接受学生的合理化建议。

(五)正确对待评价结果

就教学管理部门而言,不能以一次评价结果作为惟一依据来判断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应仔细分析评价结果,既要充分肯定被评教师的成绩,又要正视被评教师的不足,帮助分析不足之处,找出改进的办法。对于被评教师提出的争议、疑虑,要共同探讨解决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评价的目的。

(六)建立健全学生评教的制度规范

学生评教作为一项具有价值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活动,不能没有规范的管理和制度的保障。明确学生评教活动的组织管理机制,确保评教活动定期、正常开展。

学生评教如果能合理地运用,势必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学生评教方式运用得当,可以有效地促使教师和教学管理单位积极改进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创新与进步。而高校管理部门在学生评教结果的认识和应用上的误区,如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必将危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评教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帮助老师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工作所需,而不是简单的得出谁好谁劣的结果。高校管理部门应该明确评教的目的,应该尊重每位老师的隐私,让老师带着自信走进自己的岗位,带着对自己的要求走上自己的岗位,让老师坦然、安然、欣然地工作。只有这样,才会让教师们越走越有劲,越走越自信的,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

[参考资料]:

[1] 刘洁,李蔚,段远源.美国大学学生评教工作及其启示.中国大学教学,2007,(8):87-89.

[2]冷革华.对学生评教若干问题的思考.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 张超.挪威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变革现状及经验.教育发展研究,2005,(10):97—101.

[4]刘杭玲.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及保障措施研究.江苏高教.2002.(6).[5]李建芬,饶国军.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及改进措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0).[6]陈国良,张萍.高校学生评教的可行性、局限性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6

第四篇:高校学生评教座谈会总结

学生座谈会总结

任课教师:***** 时间:

2014.11.1日 地点:计算机中心实验室

学生代表:2012级资源、工管等专业学生。

方式:选派学生代表座谈,并让学生填写《学生评教表》 主要内容:

为听取和了解学生对本人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执行我校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在实验课休息期间,我将事先设计好《学生评教表》,交由四个班级的学委,随机发给他们所在班级的同学进行填写。现把学生反应的几个主要方面总结如下:

1.教学方法、手段方面

大多数同学认为我在教学中是认真负责的,对我的教学态度持肯定态度。但是部分学生反应,我的语速有点快,学生没有反应的时间;还有部分学生建议应多举实例,来加深理解。

2.教学环境方面

大多学生认为大班上课,人多,上课效果较差。至于实验环境,部分学生认为,电脑容易出现死机,可能是由于电脑老化的原因。

3.学习方法与如何自学方面

大部分学生认为《VFP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且需要多上机练习,不容易入门。因此好多学生建议,多增加实践,有的甚至提出全部在实验室进行教学。虽然多数同学认为该门课程较难,但学习兴趣较浓,表现出后课后认真学习的态度。

4.其他方面

大部分学生在其他方面没有提出很好的建议或意见。只有个别同学认为一天上四节VFP课程,有点无法消化吸收。

学生在教学方法、手段还有教学态度方面给我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和意见,特别是一些同学提出:上课语速有点快,特别是程序设计那部分内容,重点不够突出,例题讲解不够广泛,我会认真的进行总结并改进,以此更好的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总结人:***

2014.11.5 附:《学生评教表》12份。

第五篇: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论文

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政治辅导员的主要任务,如何有效地开展这一工作,将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与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相统一,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新的时期,加强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性,并在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是我们做好上述工作的重要途径代写论文。

规范管理是管理科学的名词,指在生产活动中,用相对系统、科学、稳定的方式进行管理,最终实现预期目的的管理过程。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由政治辅导员来承担,它的规范管理是指政治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树立民主法制观念,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公开、公正、科学的原则下,按照程序实施有序管理,最终实现科学育人的目的。

在高校中规范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消除管理中的漏洞,不仅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办学水平、满足高层次人才成长要求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建设高度民主的法制社会是我们国家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靠全社会成员的努力,而大学生今天是社会的一分子,将成为社会建设的核心。他们今天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和培养的习惯对今后为人处事的方式及未来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在大学教育里讲授现代的文明和历史,传授现代的理论和观念,对他们的行为却实施落后的管理,不顾他们的感受和思想,就无法实现师生深层次的交流沟通,不利于培养他们正确坚定的政治信念,更高的教育目标就不能实现。另一方面,社会进步带来学生的思想的变化,学生维权意识增加,高校也是社会的一角,评奖评优、出国、入党等敏感问题学生高度关注,随意性强、落后、不规范的管理将刺激歪风邪气的产生,带来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容易引起学校的不稳定,发展下去会影响学校正常的秩序。因此,高等学校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辅导员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管理。加强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是实现高校和谐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大学里管理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是政治辅导员,辅导员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辅导员工作应规范化,是实现大学生日常生活规范管理的中心内容。辅导员要做到规范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法制和育人为本的观念

高校的学生管理具有两重性,既是对学生进行相对的约束和限制,提出一定的要求,通过适当的管理维持特定的秩序;也要通过管理,培养学生的某些良好习惯,树立一定的法制、道德、纪律观念,进而最终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规范管理的目的更在于后者。现在我们国家都在倡导依法行政,对学生的管理活动更应该在法制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大学生首先是国家公民,《宪法》、《民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都应该得到保障。高校的辅导员也是大学教师的一部分,担负着传承先进文化、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辅导员要首先具备法制观念,带头遵法守法,在进行管理的同时体现出法律的精神,在工作过程中依法行使工作职权不感情用事,滥用职权,做出超出法定权限甚至违法的行为,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依照程序实施管理

规范管理的主旨是依法依规管理,杜绝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是辅导员管理的规矩,有这个规矩才能有良好环境的方圆。现行的《高校大学生行为准则》、《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有很多过时的内容,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又日新月异,学生的思想千变万化,及时的修改、更新管理规范的内容,使之符合时代发展的精神,符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是高校规范管理的关键。学生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不仅要符合国家法律的精神,遵循学校管理者的意志,而且要充分征求听取被管理者的意见,在实现科学有序管理的同时,使大学生在被管理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参与到管理活动之中。当然,规章制度的制定还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平公正的规章制度可以保证学生竞争的平等,保证管理过程的良性发展。失去了公平公正,就是保护投机取巧,保护不正当竞争,是以牺牲大多数人竞争的积极性而维护少数人利益的做法,是对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的致命损害。此外,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把日常琐碎工作系统化归类,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提炼提升,作为规章制度之外适当的补充加入到学生管理之中,贴近学生生活,工作针对性更强,管理效果更加突出。

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依照程序进行是非常重要的。许多管理上的违规行为,学生因为利益争端产生的矛盾,都是没有按照程序管理的结果。规范管理要求管理过程中的每个基本环节都有章可循,尽可能少的掺入人为的不确定因素。比如大学生的奖学金评定,都是按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排名来确定的。而综合素质测评里对成绩、思想政治表现、活动情况的所占比例有严格的规定,每项活动的分数累计也清楚划分,每个学生的加分情况都要在班级公示。在评奖过程中如果不按程序进行,随意加分,或者私自提高分值,都要引起学生的不满,带来管理上的极大混乱,起不到奖学金的奖优示范作用。可见,认真按照管理程序组织实施是大学校园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保障。

(三)提高个人修养、丰富工作经验

高校学生规范管理的最终实施者是辅导员,他的素质、修养、工作经验决定其工作水平,工作效果。大学生是非常活跃的群体,由于特殊的年龄和相对简单的人生阅历,他们的思想、情绪非常不稳定,经常做出一些意外的行动,给规范管理带来困难。大学生的出格行为有时并非出于本意,情绪冲动、侥幸心理、追赶时髦等都有可能使他们违反纪律,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如果不仔细分析、区别对待,管理虽然能够实现,但真正育人的目的却不能达到。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个人修养,培养广博的胸怀,注意虚心学习总结工作经验,能够正确对待学生所犯错误,并对他们进行恰当的引导,这些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监考过程中,有同学想作弊,如果辅导员听之任之,同学实施作弊过程,最后就面临留校察看的严厉处罚,性质恶劣的还要勒令退学。虽然处理了这个同学对其他同学起到警示作用,也严肃了纪律,规范了管理,但犯错误的同学再要挽回就非常困难,他也失去了人生进步的好多机会。而一个有经验的辅导员则会在他作弊的初期就采取果断的措施,对他实施警告、监督,事后再对他的行为进行严厉批评,使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后果,从而起到治病救人的目的。管理的过程似乎相同,但结果却完全不一样,可见工作经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此外,执行管理活动的是人,是人就有犯错误的可能。因此建立系统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规范管理的实施者和管理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适时的监督检查,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就能保证管理活动的规范性、合理性,实现管理育人的效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既要明确管理规范化的指导思想,积极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公平有序又要在管理工作中崇尚人文精神,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到被尊重、被关爱,培养学生广博的人文情怀,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实现规范管理功效的高度释放。因此,必须在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这一核心理念应放在规范化管理的首位。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以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思维、会思考的发展变化中的人为对象,以不断变化相互碰撞和互相激荡的思想观念为内容的纷繁复杂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涉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意识,而且涉及人的生理、情感、爱好、家庭、环境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政治辅导员应当贴近大学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以剖析他们的思想变化,疏导他们的思想问题,实现人的观念转变,塑造他们的精神世界为目的;以关心人、激励人、提升人、尊重人的价值,激发人的主体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宗旨,尤其应当以关注人的发展与自我完善来彰显其特有的人文关怀价值。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尊重大学生理解大学生,关心大学生,激励大学生,发展大学生完善大学生,是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必然需求。大学生的个体特征主要表现为:伴随年龄增长,知识面的拓宽和理论知识的增多,社会认知水平明显提高,判定事物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有所发展,意志品质中的自我意识和目的性增强。同时,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他们普遍追求自主性和充分的学习自由。主体自身的不完全成熟与强烈追求自主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外界给予人文关怀,以帮助他们正确地选择和确定自己的追求目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是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个体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碰到的问题和随之产生的困惑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政治辅导员的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面对众多的思想包袱和困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融入人文关怀,给大学生以更多的指导、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疏导,才能帮助他们又好又快地成长与发展。政治辅导员需要以大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下载高校学生评教工作分析论文[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学生评教工作分析论文[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系统的设计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力已成为每一所高校的重要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首要处理的问题即对教学质量以及水平进行改进和提高,因此对高校进行......

    合水县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高校学生评教教学质量论文选题题目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合水县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高校|学生评教|教学质量论文选题......

    高校学生管理SNS应用实验分析论文

    【摘要】新一代网络时代在人们不经意间就已经到来了,网络用户也开始转变过去的应用体验,想要去追求那些更加真实又更加实用的应用体验,可以实现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进行有机......

    多元·科学·规范美国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管窥

    多元·科学·规范美国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管窥 摘要: 美国高校学生评教已有90余年历史,评教目的由单一走向多元,评教工具形式多样、内容渐成共识,评价体系实施有序,评教数据处理规范......

    学生评教工作

    关于开展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学生评教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江南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江大校办〔2011〕28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本学期学生评教工作将于2011年12......

    家长学生评教分析

    安站中学“家长、学生评教”调查分析报告 家长、学生评教是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师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人是学生。学生评教的目的在于改变单向的教师评价学生的现状。评......

    构建高校学生工作科学管理体系探讨论文

    摘要:高校的学生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使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面临着更多新的难题和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论文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高校学生管理应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相应的转型与变革。高校应当在自主权范围内,主动探索适合本校环境、符合法治精神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