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莱辛笔下的女性心理成长历程论文
论文摘要:《野草在歌唱》、《金色笔记》和《简·萨默斯的日记》分别创作于莱辛的早年、中年和晚年。这三部作品的主人公玛丽、安娜和简体现了莱辛在不同阶段对女性的生活及精神世界的探索,很好地体现了女性从屈从于命运,到追求自由,再到重新认识人生的心理成长历程。
论文关键词:莱辛女性心理成长
多利丝·莱辛被誉为女性主义的先锋,她的早期成名作品《野草在歌唱》、为她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金色笔记》和后期代表作《简·萨默斯的日记》,这三部作品的女主人公共同构成了莱辛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发展轨迹。玛丽、安娜和简体现了莱辛在不同阶段对女性的生活及精神世界的探索。生活于殖民地,被禁锢于种植园的玛丽惨死于黑人家奴的镰刀之下;安娜和简与玛丽不同,她们都是“独立自由”的女性,都在故事的结尾看到了希望;简又与安娜不同,安娜在故事的结尾终于克服了写作障碍,是在事业上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简则是在个人的感情世界里看到了希望。这三个命运各异的女性很好地体现了女性从屈从于命运,到追求自由,再到对生活有了新认识的过程。
一、玛丽之死
在许多评论者看来,玛丽的死根源于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和白人至上的思想,这使她在与自己的黑人家奴摩西发生了暖昧的关系后,又对其百般侮辱,致使摩西对她举起了复仇的镰刀。在惨剧发生前,玛丽已有预感,但她还是选择了迎接死亡,而不是逃离。死亡对她而言或许正是一种解脱,解脱窒息的种植园生活,解脱毫无爱意的夫妻生活,解脱软弱无力的自我。玛丽自始至终都生活在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里,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直到死神降临。小时候受惯了父亲带给她和母亲的不幸,长大后由于童年的阴影无法正常地恋爱、结婚,嫁给迪克也不过是在他人的闲言闲语打击下的冲动之举,对于迪克她既不理解,也无爱意。初到种植园虽然一切都不如意,但玛丽还是在最初的一段日子里竭尽所能地充实自己的新生活。但种种努力都在各种天灾人祸面前归于失败,想象中的新生活非但没有开始,反而使她陷入更大的困境。
玛丽的生活在各个方面都是残缺的、不幸的。她本人也缺乏改变自身处境的外在条件和内在的动力。婚前她安于自己的单身生活,对于未来没有任何打算。如果不是因为偶然听到别人谈论自己不恋爱、不结婚的闲言闲语,她或许会继续单身生活。在城镇生活的小圈子里,她永远是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组织者或发起者。在她单调沉闷的生活巾,偶尔也会有一点点激情。在与迪克邂逅之后,她曾有一段时间期盼迪克的再度出现。像这样对生活有所期待在她婚后来到迪克的农场后也有过。
刚到农场,她不惜耗尽所有的积蓄美化自己的新家;她还饲养鸡,多少可以补贴家用;她也曾建议和极力劝服迪克种植烟草等。这些曾经偶然进发出的热情的火花,很快又熄灭。在她的思想里,迪克依然是家庭的支柱,而她不过是家庭里的主妇,只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出面。面对艰难的生活,她最终的选择是放弃。首先,在迪克的威胁下,她放弃了赶走摩西的想法。又在摩西强有力的男性吸引力面前放弃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主仆及自人和黑人的界限。托尼的出现又使她放弃了与摩西建立起来的模糊不清的关系。她的意志始终屈从于外在的他者,而她自己内心的声音她几乎听不到,或者早已被残酷的现实淹没。她的灵魂早已死去,死在摩西镰刀下的不过是一个躯壳。
二、“自由女性”安娜
安娜自称“自由女性”,她对这个词的使用与男性分不开。所谓“自由”,一个方面就是脱离了男性,不依附于男性。在故事的开篇,摩莉指出,在他人眼中安娜和自己之所以被认为是同一种人,原因可能就在于他们过着同样的生活,都不结婚。事实上,摩莉始终是想要再结婚的,而且最终也结婚了。安娜没有再婚,但是她的生活从来没有完全脱离男性,无论是在安娜自己的生活里,还是在她创作的小说里,都不停地有男性介入。其实安娜生活的部分不幸就来自于不幸的婚姻,她自始至终都在追求一种在精神上也可以与自己协调的爱情生活,这促使她不断地与各种类型的男性相处。这种追求在故事的最后有了一个结果,虽然索尔不可能成为她婚姻生活的伴侣,却给了她精神上的支持,使她克服了写作障碍。虽不能以结婚这样的大团圆结局,但是安娜已经得到了她需要的东西。安娜的生活始终不曾脱离自己的事业。无论从事多年的革命工作,还是写作都在她的生活中贯彻始终虽然她对自己的革命工作颇多微词,但还是坚持了下来。也许从事革命工作的意义已经不在于它有多么的伟大,对人类有多么的重要,而在于这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摩莉的儿子在丧失了信念后开枪自杀,玛丽恩则是从接触这种革命工作开始自己的新生的。因此,事业的意义有时是超出了获取金钱的。对安娜而言,事业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写作。写作不但是她谋生的手段,也是她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由于写作障碍她不得不求助心理医生,她的梦境都是关于写作障碍的隐喻。当她在索尔的帮助下终于克服了写作障碍时,她的生活也出现了转机。因此,安娜的“自由”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
三、重新认识生活的简
简与安娜一样都是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女性,但是简更胜安娜一筹,她衣着华丽,衣食无忧,是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她的前半生都在忙忙碌碌的事业中度过,忽视了家庭,到了年过半百还是一个人生活。简从未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产生过疑问,从来没有留意到自己除了事业之外还拥有什么,直到某天回顾自己以往的生活时才发现自己的人生中缺少了什么东西,才下定决心去学习。她与莫迪的母女情,与理查德的爱情都使她既从自身的角度,也从他人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生活。
简对自己、对人生的认识是通过重新确立与他人的关系完成的。简认识莫迪之前,她对自己的母亲、自己的丈夫这样的家人都缺乏深入的了解,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里只有像她自己一样光彩夺目的人和事。这些光彩夺目的人和事之外的现实,诸如生老病死,贫困破败,都被过滤出了她的生活。无意中走进莫迪的生活,使她看到了自己一直视而不见的、努力逃避的人生的必然过程。在莫迪身上,她看到了一个倔强的、不断与命运抗争的女性;在照顾莫迪的过程中,她似乎看到了自己母亲的身影,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也看到了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与莫迪的交往是她第一次与他人有了深层次的精神共鸣,也为她之后与理查德的爱情做了准备。
在与理查德的爱情中,简已经不再是个为事业放弃一切的工作狂。她渴望与爱人共度美好的时光,尽情享受不需要工作的日子,甚至产生了退休的念头。当事业不再是她生活的全部时,生活中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都开始显现,树木、花草、街头的陌生人……在与理查德的爱情里,简是一个全心全意付出爱情的恋人,完全不同于她在自己的婚姻中扮演的那个自私的孩子一样的妻子。
简对人生、对自我的再认识是建立在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的基础上的,她寻找到的生活方向也将和她与他人的关系不可分离。这种依赖于人的人生要超出依赖于事物的人生。简获得的对人生的理解会比安娜的事业更长久地支持她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从玛丽到安娜,再到简,莱辛笔下的女性经历了漫长的成长过程。她们身处不同的人生境遇,都或多或少遭遇了人生的不如意,甚至是不幸。时代的变迁使有的人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有的人却只能向命运缴械投降。从这三个不同的女性身上,人们看到的既是时代的变迁,也是女性的进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进步。
第二篇:心理成长历程
心理成长历程
每一颗星星都闪烁着属于自己的光辉,每一缕阳光都珍藏着属于自己的温暖。匆匆的岁月一去不复返,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回忆和许许多多的遗憾。
成长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些挫折、失败,让我们学着长大,学着承担,学着明白,于是我们开始懂得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一直成功,而应该是从困境中破茧成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放弃眼泪,放弃从前那个胆小懦弱的自己,因为时间的历练,让我明白,要在社会的浪潮里把握住自己的方向.思及以往,就会勾起许多难忘的辛酸往事,那些我成长道路上的一个个波折,虽然时间已经淡化了它们的伤痛,但是回忆起来,还是会让人有些感慨。
清楚记得,随着初中生涯的逐渐落幕,挫折和失败也接踵而来。临近中考的日子,我开始全心全意准备中考,准备和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但命运仿佛跟我开了个无情的玩笑,厄运降临到我的头上,当中考成绩在我的满心期待中揭晓的时候,刺眼的分数犹如一个晴天霹雳狠狠地砸向了我。403.5分 不难想象的到这个分数想进普高还是很困难的。我的成绩居然连高中学校的标准录取分数线都没到,在那一刻,就真的仿佛天堂和地狱的差别。我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泪水划过我的脸庞,滴在桌上,“叭、叭”的声响显得凄清而又简单。伤心的内外夹攻让我低着头,一声不响,一味地逃避,逃避思绪的纷乱,逃避现实的残酷。我觉得自己的大脑在膨胀,身体在巨大的压力下缩小,心中的悲伤无处倾诉,化成刀子,戳痛我的心„„
我怀着一颗受了伤的心默默承受着“暴风雨”过后的沉寂。静压抑了一切:我的呼吸声、哽咽声,甚至是心跳。思想在这里停顿是迫于这冷肃的气氛。父母的失望、不知所措的分数让我对未来迷茫了,中考前进普高使我的目标,为此我也狠狠努力过,分数出来后,目标就此脱轨了,我该和去和从„„填报志愿时,父母为我出谋划策,事先没有准备的我不知道该报什么专业了。她们问我想要读什么专业时 我答不上来,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有兴趣了。就这样,父母为我做下了决定——护士专业。对于这个专业,说实话,一开始我真的不喜欢 甚至有点排斥它。虽然说在医院看到护理人员身着白衣大褂,为患者打针配药治疗感觉他们好厉害,也好神圣。但是那只是我的一种敬佩,当自己真的要去从事这份职业时我会感到害怕,打针配药关乎于生命的事,一切都不是看到的那么容易。护士这个职业是一个有一定技术性的工作。我和他们说我不喜欢,他们也知道我的想法。但是他们向我解说说你的几个堂姐都是从事这个工作,有个还当上了护士长。护士这个工作比较稳定 收入也不错 而且现在的社会趋势,护士工作很好找,很多医院扩建需要招大量的护士。一开始有想过说学会计吧,但父母说工作难找,而且没有在这方面的关系。而我是一个很依赖于人的,害怕到后来自己没有那个能力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便放弃了。听从父母的话,报了护士专业。依稀记得,那次的我很不开心 很失落,连志愿填报内容都是爸爸为我一个个写的,就连他快下笔写时我都还在犹豫不觉。但一切不过是徒劳„„因为这个专业,很多次一个人哭泣。父母也多次安慰我!
九月份,我进了卫校的生活!高中的生活总是忙碌的 日程也都是被课表排得满满的,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虽然枯燥但很充实。高中,学习才是一切,学习成为了所有的王道。学生的价值,似乎总是需要通过一次次的考试来反复证明,日子在那个时候变得很简单,心仿佛也随之沉淀下来.。很多时候,我一直认为自己很坚强,跌倒了,我不哭,我可以舔舔伤口坚强地爬起来。可是,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当毅力没有那么强时,我的心便会深深地失落。所以,有时,我也想放弃。一眨眼高三要实习了,实习的日子酸甜苦辣皆有,但很充实,也让我学会了很多。由于我是三加二的学生,当普高学生还在为高考努力拼搏时,我已经通过遴选考进了浙医高专这所学校。随着时间的流逝 我也开始对报这个专业释怀了。或许当时父母的决定是对的 这一切都是为我好
中考失误的沉重打击,给了我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也改变了我之后的经历,以至于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不免要唏嘘一番。
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了,已经习惯了这个校园的节奏,生活开始变得程式化。大学的生活其实是一种过渡,让我们从学校开始走向社会,学会自立,学会承担,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步伐,然后勇敢地大步向前。
走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走过了如诗如画的花季和潇洒的雨季,现在的我好像变得懂事、成熟、稳重了许多。
有人说,成长是一部满载心酸的血泪史,但是我觉得,成长更像是一曲跌宕起伏的交响乐,有平缓的开篇,有激情澎湃的高潮,还有让人意犹未尽的尾声。而我更相信,那颗已经深深植根于我心灵深处的种子,会不断地汲取养分,茁壮成长,然后开出明艳的花朵,将所有满载的挫折都开成最惊艳的未来。
第三篇:浅谈张爱玲笔下女性的心理畸变
浅谈张爱玲笔下女性的心理畸变
张爱玲于40年代开始小说创作,在当时的沦陷区上海,愁云惨淡的市民生活中,她的名字却风靡大街小巷。张爱玲是带有浓厚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在我国现代女性文学中,她占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张爱玲系出封建贵族世家,祖父张佩伦乃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之女婿,由于父母早期离异,张爱玲在家里并没有得到多少的亲情。在这种家庭背景下,不幸的早年生活,使她过早成熟,使她对男权统治下的大家庭女性的不幸命运有着透彻的了解,使她能够用一种超然、冷漠的态度展示着封建大家庭内部摆不脱男性的奴役支配女性的血泪史。她以犀利的笔锋毫不留情地捅开沪港两地半新半旧的家庭的天窗,让人们看清生活在这里的男女组成的两性世界的虚伪真相。张爱玲在作品中突出描写了一批民国时期残存着的女奴形象,她笔下的女性骨子里都惊人一致地拥有一具扭曲的灵魂。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心理畸变的原因和过程。
一、时代更迭、观念混杂,造成女性畸变心理
张爱玲创作的小说时代背景大多是二十世纪初的上海,正是社会大动荡、大分化、大变革和新旧交替的时代。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新的社会制度还没有正式形成,封建专制制度、封建家长制度、封建婚姻制度等在人们生活的环境里还占有重要地位,而这些制度所附丽的封建思想早在人们的头脑里根深柢固,所以,它深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乃至各个角落,封建性的因素对人的价值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上海又是一个开放型的大都市,外来文化首先从这里侵入,资产主义金钱至上的观念也是从这里涌入,直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两种意识形态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产生的内在矛盾力就推动着人们滑入更深的生活漩涡,走向腐化和堕落。这样的时代,女性深陷在封建礼教和人性压迫的窘境中,女人的爱是浅面的,谋生才是“爱”的本质,正是由于封建意识的侵蚀、性的压迫和金钱的异化作用,使得女性远离“人道”而趋近“兽道”。
小说《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最具代表性的,刻画一个戴着金钱枷锁舞蹈的女人,一个戴着封建镣铐挣扎的女人;像一个充满病态的灵魂、一株渗透毒汁的罂粟花,她以其凄艳和狰狞风姿给人一个措手不及,是让人怜悯还是让人憎恶?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级阶层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为了攀附权贵,把她嫁入了没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个自小就卧床不起的骨痨病患者。七巧虽出身平民,却有着勇敢刚强直爽的一面,突然进入了死气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而且嫁于一个废人,这就注定了是一个悲剧故事。在姜家她处处遭到排斥和冷眼,就连下人也瞧不起她;无助、无依,让她苦楚不已,疼痛不已,孤独不已,内心承受着怨恨与愤怒。后来丈夫和婆婆相继死后,姜家瓜分家产,七巧终于得以脱离封建大家族的桎梏——一把金锁。在七巧的下半生,虽然没有经济压力,可是她过得并不如意。旧时曾托以幻想的意中人三爷季泽来找她,她毫不犹豫揭穿了他骗财的把戏,把自己生命中唯一一点的爱情葬送了;儿女长大要成婚出嫁了,可是七巧偏要和儿媳过不去,终于气死了儿媳;女儿三十岁了仍未婚嫁,好不容易找了对象,七巧偏从中破坏。最后,这么一个不幸的女人终于在郁郁中死去,结束了她不幸的一生。曹七巧,作为一个正常女人,本有可能拥有真正的爱情,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在那个半殖民半封建的年代,女性没有经济能力,没有社会地位,她不得不听从命运的安排。低微的出生,在封建大家庭里谈何立足?生活在尔虞我诈的大家庭中,没有任何人真正关心她、疼爱她、同情她,丈夫又是一个“废人”,她没有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依靠,就像一叶飘浮在大海里的扁舟,没有方向,只得用争钱夺
利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她作为妻子,没有得到爱情;作为儿媳,没有得到婆家人尊重;作为母亲,她对孩子们所谓的“爱”是想在他们身上得到心理的满足。对曹七巧来说,生活在这个无爱的大家庭里,她感觉到生命在沉沦与消逝;感觉到亲情、爱情离自己是多么地遥远;并且让这种感觉一直延续到自己的小家。生活的无奈迫使她渐渐发生了蜕变,一步一步走向了变态,使她不能正确理解幸福与爱情,所以自然而然就成为幸福和爱情的扑杀者。女儿长安的婚姻被她设计破坏,儿子长白的婚姻也屡遭她的离间;她成为孤家寡人,她需要儿女的陪伴,她的儿女也一同成为孤家寡人,离开了常人的生活。曹七巧的一生是女性生涯中最苍凉的一生,她几乎扮演了双重角色,是被害的女奴又是迫害女奴的奴隶主。这种非人非鬼的女奴生涯已经演进了几千年;却并没有谢幕,于是张爱玲在小说的结尾处写出了给人以无限启示的句子:“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巳沉下去了,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有完——完不了。” [1]
《十八春》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处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大上海,少女曼桢和同事沈世均相爱了,姐姐曼璐因父早逝而做了舞女养活一家人,在风尘中拣上了投机金融的祝鸿才而企图托以终身。嫁给祝鸿才,她不求锦衣玉食,但求一个归宿,一个安稳,可是命运却再一次捉弄了她。早就对曼桢有非分之想的祝鸿才发财后更加放肆地玩女人,而色衰爱弛的曼璐求生的本能促使她不择手段地牺牲曼桢,希望借此栓住鸿才的心。曼桢被关后,曼璐对找上门来的世均说,曼桢嫁给了曾是自己未婚夫的张豫瑾,以此断绝了世均的念头。曼璐在父亲——家庭的顶梁柱倒塌后,出去当舞女承担起一家老小六口人的生活重担,本应赢得大家的同情,可后来却成为妹妹幸福的“拦路虎”,成为一个“恶人”!是什么原因导致曼璐对亲情的冷漠做出为人所不齿的事呢?我们从小说中看到,当弟妹逐渐长大了,妹妹曼桢也找到了工作,曼璐也想过正常人的生活——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所谓的“家”倒是有了,并且竟然发了财,可丈夫不是一个规矩的人,她害怕失去他,失去这个好不容易才拥有的所谓的“家” ;此时她觉得命运对她太不公平了,想当初为了这个家,在当时的大上海,靠一个弱女子找份正当的工作养一大家子谈何容易,不得已当了舞女,而后当了暗娼;自己为此失去了爱情,身心也受到了摧残。现拥有一个安稳的小家也是一种奢望,于是她的心理慢慢开始失衡。尤其是看到妹妹曼桢在自己的扶持下,现在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人真正关心、爱护她,而且自己当年的未婚夫也喜欢她,现在的丈夫心仪她;此时曼璐对社会的无奈和憎恨全部转变成对妹妹的嫉妒和愤恨。姐姐曼璐为了稳住丈夫的心,为了能保住这个家,竟然听从母亲那一套“妈妈经”——借腹生子,设计用妹妹的姿色与贞操作为代价的帮凶。她为了自己的利益,良知也丧失了;其结果她不但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相反,自己却一步一步地走进了绝境。“阳光正照在曼璐的遗像上,镜框上的玻璃反射出一片白光,底下的照片一点也看不见,只看见那玻璃上的一层浮尘。” [2] 镜框里的照片连面目看不清,固然是因为玻璃的反光;但张爱玲这样的描写,也是颇有用意,引领读者去思考曼璐的这一生,虽然曾活过,可是在没有灵魂的状态下苟活,活得轻飘飘的,死得也是如此,只落得个“一层浮尘”。曼璐由一个受害者逐渐演变成一个扼杀别人幸福的“凶手”,是无爱的社会导致的。在那个“拜金主义”的年代,女人没有经济基础,没有社会地位,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是一个玩偶,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使得女人不择手段保护自己所谓的“利益”。
《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上海姑娘葛薇龙,本是破落家庭的小姐,因为想读书,被迫投靠一个给阔人做姨太太、以勾引男人为能事的姑妈,薇龙明明知道环境不好,但她想:“只要我行得正立得正,不怕她不以礼相待,外头人说闲话,尽他们说去,我念我的书。”可是三个月工夫,“她对于这里的生活已经上了瘾了。”她变了,对于好吃好穿好玩这些普通女孩子
所憧憬着的一切的迷恋,是止不住的物质欲望使她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逐渐成为姑妈勾引男人的诱饵。她有过追求新生活的念头,但就像她姑妈说的,“要想回到原来的环境里,只怕是回不去了。”她先是斩钉截铁地宣称要回去,买了船票,收拾了东西,可是临到走时生了一场病,她又怀疑生这场病“也许一半是自愿的;也许她下意识地不肯回去,有心挨延着„„”薇龙抵抗不了物欲的诱惑,还是留下来了,留在那个她明知可怕的“鬼气森森的世界”里。她所有的挣扎,最后剩下的是对姑妈说的一句话--“你让我慢慢学呀!”葛薇龙由一个单纯、自信、希望保持自己人格完整的少女到幻想的贬值、自信的破灭终至人格的丧失,这一过程是对她先前所抱有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幻想的有力嘲讽。对于葛薇龙来说,投奔到香港姑妈家,姑妈的家就是一个“鬼气森森的世界”,要想在姑妈家里能生活下去,她不得不听从姑妈的安排,导致她变成了一个用情、用色、用机巧的成熟“女人”。正因
为这无爱的家、这畸变的家产生了畸变的“人”,同时畸变的“人”又延续了畸变的家。
作者通过这些作品揭开了病态社会的一角,展示温情下的“作秀”,亲情下的酷虐,爱情名义下的交易。她笔下的“家”是畸形的、破碎的,不论是《金锁记》中的封建大家庭,还是《十八春》中平凡的人家,小说里的人物都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生命散发着古朽根基上汲取的都市社会浓重的铜臭气息,都生活在一个没有“温情”的环境中,人与人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以金钱为纽带的关系,家此时成为了自私所在。“人人都关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她撞破了头也撞不出来。”这就是张爱玲小说中诸多女性的共同命运,她们不是毁于家,就
是被家所遗弃而毁于家外,家与她们密不可分,可家从不是提供生命活力的一方圣土。[3]
二、金钱欲膨胀导致人的畸变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一个被金钱欲与情欲异化的女性。由于性爱和情感的空缺,人性中的负面因素潜滋暗长,发展为对金钱的变态追逐。这是一个在特殊的文化环境中滋生的女人,也是一个把自己锁在黄金枷锁中的女人,是一个由金钱的牺牲品沦为金钱的奴隶、一步步丧失了人性的女人。曹七巧与姜二爷的婚姻并非良缘,而是以曹七巧的青春、健康去换取姜家的地位和金钱。贪婪的兄嫂把她当作摇钱树卖给了高门大户的姜家,在姜家受尽奚落。因自己的丈夫是一个“废人”,没有能力支撑起这个家,更没有能耐出去做官赚点钱使手头活便些,她不得不为自己以后的生活着想。于是,当丈夫和婆婆相继死后,曹七巧只有靠争夺夫家财产为将来打算。曹七巧的人格变异是有其社会文化根源和心理根源的,她的变态行为的形成更主要的是来自于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因为她首先是一个被买卖婚姻制度迫害的妇女,但明明知道婚姻是陷阱,是带着黄金枷锁的监牢,她也愿意往里跳,因为她喜欢金钱,所不同的是她一边陷落反抗,一边挣扎报复,对金钱疯狂的追求使得她成了既残缺又畸形变态的女性形象。曹七巧一生戴着封建的镣铐,披着沉重的黄金枷,压抑着情欲,一步一步走进没有光的所在。从此后,她失魂落魄,变得乖戾,残忍,开始以一种变态的方式报复周围的人,甚至包括自己的儿女。正因为曹七巧的生活中有了强烈的金钱意识,而又无法摆脱封建婚姻制度,才使她把封建吃人者的本性和现代物质生活欲望扭结在一起,迸
发出比封建时代更强大更可怕的能量,疯狂地毁掉了自己,毁掉了别人。但是,她最后无法平衡那种病态残缺的心理,戴着黄金枷锁老此一生。在曹七巧的身上汇集了所有女人的缺陷与不幸,这是一段令人痛心的血泪史,也是一段令人作呕的丑史。由于长期封建文化的浸淫,像七巧这类女性意识早已僵硬变形,最终没能救出自己。
作者在《怨女》中同样也塑造了一个被金钱欲异化的悲剧女性——“麻油西施”银娣。
她和曹七巧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只是她更侧重“怨”,没有七巧的泼辣劲。《怨女》的女主人公银娣也像芸芸众生一样,逃不脱人生困境。她自幼父母双亡,在兄嫂家长大。她本是“麻油西施”,年轻美貌,却因兄嫂贪钱而耽误了婚事。银娣自觉地拒绝了外婆介绍的药店的小刘,而选择了有钱的姚瞎子。按理说,如果银娣一再坚持,兄嫂也不会强迫她与姚瞎子成婚,因为以前银娣曾成功地抵制过兄嫂包办的婚姻。在姚家与刘家两桩婚事中,她也进行了深思,但最后,因为“没有钱的苦处她受够了”,她自觉自愿地选择了有钱的姚瞎子。而因为出身低微,银娣的喜事办得冷冷清清,回门也一拖再拖;老太太对她冷嘲热讽,妯娌们也对她横眉冷眼;就连佣人们对她也是挖苦、顶撞;三奶奶丢了首饰,明明是三爷偷的,人们却首先怀疑银娣„„ 小说中的银娣为了怕过穷日子而选择了瞎丈夫,而嫁了后却因自家地位低微而备受奚落和欺负,可见金钱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占非常重要地位,人人都成了金钱的俘虏。银娣在这样的境况下便自然而然地逐渐变成了小奸小坏的、“人不人、鬼不鬼”的庸常之辈。《怨女》充分地体现了女性在经济压抑下的恐怖与无奈。
三、情欲被压抑导致女性心理畸变
历史的重负,现实的挤压,使女性的心灵扭曲变形。无爱婚姻如一把锁,锁住了女性活生生的欲望,当这种欲望不能通过正常方式来满足时它便转了方向。《金锁记》把女性的情欲异化、生命的隐秘揭示得淋漓尽致,触目惊心。性意识是一种自我意识,是人格发展的必经阶段上的表现。性意识一定程度上的满足,是人格发展的一个必要前提。然而,曹七巧生活在“灭人欲”的文化背景下,生活在一个对性讳莫如深的年代,封建婚姻、伦理道德、金钱枷锁剥夺了她作为一个正常女性满足“性”和“欲”的权利。曹七巧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性欲不可遏制地发泄出来,变相地“为非作歹”。情欲欲速则不达的压抑并没有使曹七巧的自然欲望销声匿迹,反而更加刺了她的性心理。她以一种更加疯狂的施虐行为扼杀了儿女的情爱,在他们重复自己的悲剧中获得快感。曹七巧由一个被侮辱者变成了一个乱伦的荡妇,妒忌的母亲,虐待狂婆婆,这是一个被毁灭的女人的故事。她让新婚的儿子通宵达旦陪她烧烟泡,打听儿子媳妇的床地之事;又在牌桌上公布媳妇的隐私,羞得亲家母涨红了脸,媳妇几乎发疯,她却得到了发泄式的满足。这是她长期的性压抑造成的心理畸变,即潜意识中的乱伦意志。“这些年来,她的生命中只有这一个男人”,“可是,因为他是她的儿子,他这一个还抵不了半个„„现在,就连这半个人她也保留不住——他娶了亲。”这样想着,就“把一只脚搁在他肩膀上,不住地轻轻踢他的脖子”,[4]潜意识里把儿子当作自己渴求的男人来看待。然而她必竟是一位母亲,只能通过打听“隐私”折磨儿媳来满足邪念。因为情感缺失,曹七巧也不让别人得到幸福。干涉儿子的私生活,给儿子娶姨太太,两个年轻女性被她折磨而死。对女儿长安更是绝情,她也用这样施虐扼杀了女儿的爱情,断送了女儿的婚事。当曹七巧在心理上扮演一个“施虐”的性角色时,在她的肉体上正经受一个正常女性最痛苦的“受虐”,这种蹂躏的快乐已完全接近了病态的自虐。她虽也曾挣扎,但更多的是认同生命的荒芜。她把自己幽闭于家中,在家中建立起一个疯狂的世界。就像儿媳芝寿所说:“丈夫不像丈夫,婆婆不像婆婆,不是他们疯了,就是她疯了”。[5] 晚年的曹七巧就是这样不断地和自己儿女斗争,其实正是她一生情欲被压抑的反映。她故意气死儿媳,因为在他们身上找到她自己青春的影子,她妒忌他们的性生活,因此近似变态地加以报复,这正是因为她没有得过幸福的性生活;她拆散女儿的婚事,因为她对男人已经是一律敌视的态度,因为她就是被自己所爱的男人欺骗,这是心理变态。性的压迫是违反人的生理的自然规律,也会造成人的抑郁、绝欲,使禁欲者的性格扭曲,变得暴戾、孤独、残忍、多疑、行为乖张等。曹七巧把自己套在婚姻、金钱、情欲这三重枷锁之下,疯狂地变态和扭曲,变成恶人。
《怨女》也是一部渗透着情欲方面等原因被压抑揭示女性所受外部压力导致心理畸变的小说。低微的经济地位使银娣矮人三分;情欲又把银娣折磨得死去活来。情欲本是人类最基本的要求,而不是奢求,但银娣的这点基本要求也不能满足。被金钱绑在一起的银娣与二爷没有感情,于是移情于三爷。在给老太爷做阴寿与三爷相遇时,她豁出性命来寻求爱情的满足,但三爷却在关键时刻权衡利害,使银娣的愿望落了空,并受到更深的伤害——银娣因怕别人抓住把柄,联想到平日婆家人的尖刻、歧视,她充满了恐惧,巨大的压力迫使她选择自杀。这不是壮烈的殉情,而是强大外部压力下的无奈,它显现了生命的悲凉。虽然自杀未遂,但这情欲引发的折磨又影响到下一代身上。后来,三爷因爱情恩怨而报复银娣,他得不到她,就去挖她的心头肉———儿子玉熹。三爷教玉熹抽大烟、逛妓院,伤透一个母亲的心。小说中描写当银娣和三爷单独相处后,回到自己的房间,看到一身死气的二爷,她感到无比的压抑和失落,怨气冲天,他把二爷的念珠一只只夹破,足见其怨愤之深。当银娣到庙中为老太爷祝阴寿,她盼望见到三爷而没有见到时,她把怨气撒在手中的孩子身上,“她把孩子抱紧点,恨不得她是个猫或是个枕头,可以让她狠狠地挤一下”。后来,她又虐待儿媳,为亲戚倒霉而幸灾乐祸„„这些深积的怨变成了恨,银娣用畸形的方式反抗,但这反抗是这样的软弱无力;更可悲的是,在如此软弱的反抗后面,银娣又回到了屈服:她发泄的只是怨气,无损于任何人的一根毫毛,而到头来,她还是一无所有,满目荒凉。银娣的变态心理,被张爱玲描绘得入木三分,苍凉无比,同时也道出人类自身的弱点是构成人生困境的重要原
因。《怨女》通过女性外部压抑、自我压抑和怨而无奈,突出了人物命运的悲凉,道出了张爱玲“最想说的话”,即对人生的看法。对人生,张爱玲不重飞扬、热闹的一面,而重“人生困境”、“人生苍凉”的一面;对人,张爱玲更关注被忽略的普遍的人性——物欲与情欲;对女人,张爱玲更重视揭示女性自身软弱、不愿自拔的一面;为的是引导人们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人生的困境,进而奋进、抗争。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好像爬满了虱子”。张爱玲对爬满虱子的女性的揭示达到了当时其它女作家难以企及的高度。由于她自身的身世及当时的环境影响,她对人性人类文明怀着深深的失望。通过对饮食男女的描写,展现了现代人尤其是女性心灵的千疮百孔,从她的作品中透着一股深入骨髓的荒凉与绝望。特别是透过《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我们可以洞悉那一代人精神素质的复杂性和由这些复杂可怕的人际关系编织成的社会网络深刻认识那个封建社会的丑恶本质和百态人生。
总之,张爱玲小说是一种悲观的感叹,一种女性化的敏锐细腻的感叹!时代、国家、革命等一切的大题目都被浓缩在家庭生活的一幕或一角,社会的波澜是遥远而短暂,长久的是那些平凡的悲欢,其间的曲折、跌宕才是生命的底蕴。正如作者所说,她作品里的人物“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却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尤其是《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张爱玲倾注心血最多的一个女人,她给予她的更多是生活的无奈,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生存的艰难境界。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打破了传统爱情悲剧的深层结构,以“爱情”的世俗性消解爱情的神圣性、纯洁性,以女性视角观照女性。她站在女性的立场审视女性自身意识,将其笔触伸进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结构的最深处,揭示了中国广大妇女依附男权的“原罪”意识。
第四篇:鲁迅笔下的女性
鲁迅笔下的女性
鲁迅笔下的女性 【内容摘要】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众多,其中不乏很多女性,本篇论
文主要围绕《祝福》中的祥林嫂,《伤势》中的子君,以及《离婚》
中的爱姑这三位典型的女主人公展开论述。通过三位女主人公不同的
思想却有着相似的命运,深刻地揭示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及腐朽,展现
出妇女在封建制度下的被绞杀的过程,表达出作者的激愤,不平,以
及无奈。
关键词:鲁迅,祥林嫂,子君,爱姑,封建社会,地位,无爱的社会,冷漠,束缚
一. 祥林嫂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一生命运多舛,逃婚去鲁镇打工,好不容易赚
了钱,却被婆婆抓了回去卖到了山坳里,改嫁给贺老六,逼婚时想自
尽却没有成功,之后生了个儿子总算是过上了好日子,结果死了丈夫,孩子也被狼叼走吃了,无奈之下又再次回到鲁镇的四叔家里打工,但
是因为身上晦气,所以受到排挤和歧视,最后死在新年的“祝福”中。
可以说,祥林嫂的一生是悲惨的,她没有获得过春天的温暖。那么是
什么原因使得祥林嫂有这样的结局呢?下面我们从她逃婚--再嫁—
丧夫丧子--死去等几个发生在春天里的情节来剖析。
1.逃婚
“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在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非常低,更何况 “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并且她没有子嗣,所以也就无法走“夫
死从子“这条路了,那么如此晦气的一个人,她的婆婆是不会把她留
在家中的,因此她只有“改嫁”这条受人唾弃的路。由于“生为夫家
人,死为夫家鬼”这种束缚,因此她只能听从婆婆的摆布。为了自己
不受到唾弃,她选择了逃婚这条路,“逃婚”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妇女
思想超前的一种表现,但是祥林嫂却不是因为有着超前的思想,而是
她本身受到“禁锢”的影响。由于程朱理学极力主张“存天理,灭人
欲”,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蔑视妇女的权益,甚至提出“饿死事小,失节是大”。在《大明律》中,也曾提过“居丧嫁娶”为“杖八十”,并明确规定了:“若命妇夫亡,再嫁者,罪亦如之,追夺并离异。因
此,祥林嫂选择了逃婚这条路。
2.再嫁
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选择了名誉,维护了她“烈女不嫁二夫” 的名誉,于是她逃到鲁镇去打工,她在四叔家很勤快,有一天在河边
洗米的时候,被婆家用极为粗鲁的手段给抢了回去,从卫婆子的口中
得知“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老六”,回家之后,不几天就给装到了花轿里抬去了,不难看出,她是春天时被迫逼婚嫁
给贺老六的,尽管她“喉咙哭哑了”,尽管她“头
上碰了个大窟窿”,“拜不成天地”,可是结果还是被他们“七手八脚的将他和男人反关
在新房里”,也就是说,在祥林死后的第一个春天,祥林嫂被迫改嫁
了。那么祥林嫂为什么有这么多极端的做法呢?为什么她宁死都不愿
意再嫁呢?这还是跟当时社会对女子的束缚和禁锢有关,中国传统礼
教中,对于女性的要求比较苛刻,其中所谓的“三从四德”就是女性
立身的根本,那么什么是“三从”,“四德”呢?所谓“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所谓“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语言,最后是治家之道。那么祥林嫂没有子嗣,因此她无法做到“夫
死从子”,而她又必须尊守妇道,所以只有选择“宁死不从”这条极
端的路,来维护自己的贞洁。但是很可惜,即使她寻死,也无人同情,最后还是被逼迫和贺老六结婚,这也体现出,当时妇女在社会的地位
是非常低下的,甚至不拿妇女当人来看待。
3.丧夫丧子
祥林嫂被迫改嫁了之后,很幸运的当了母亲,并且生了一个儿子,取
得了做人的基本权利,可惜,天有不测风云,贺老六不久“断送在伤
寒上”,第二次的丧夫给她的精神带来的严重的打击,“幸亏有个儿子”
这唯一的亲骨肉,是她生命里唯一的春光,但是,祸不单行,春天快
要过完的一天,孩子被狼叼了去,这最后一缕希望也被命运之神夺走
了,又赶上“大伯来收屋”,她走投无路只好回到老主顾家里,这个
悲惨的情节又是发生在春天里,随着春天的结束,她的生命也快要走
到尽头。文中曾多次写到祥林嫂提及儿子阿毛的事情,可是却从未写
祥林嫂提及自己的第一个丈夫祥林,以及再嫁的贺老六,这也说明了,祥林嫂生命中的三个男人中,她最在乎的最爱的还是儿子阿毛。由于
阿毛的死给了她致命的一击,导致她整个人从以前的“安分耐劳”到 现在的“精神也更不济”,“而且很胆怯”以及“记性尤坏”。这都说
明了祥林嫂整个人的精神已经到达了崩溃的边缘。导致她最后悄无声
息的死去。4.死去
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打工,四叔,四婶和柳妈对待她的态度和先前截
然不同,而当祥林嫂沦为乞丐时更是凄惨,常常连饭都要不到,最后
在对生活的绝望,对死亡的恐惧以及鲁镇的“祝福”声中凄然死去。
那么导致祥林嫂死去的原因有哪些呢?首先,她有着悲惨的命运,她
先后死了两个丈夫,之后她唯一的精神寄托“阿毛”也死于非命,所
以她的精神可以说是到了崩溃的地
步。其次,回到鲁镇去打工,老主
顾家里的人对她的态度和以前完全不同,他们对她有着嫌弃,鄙视等
态度,这在祥林嫂心里就又加重了打击,不仅如此,四叔家的人对她 的行为和遭遇不给予宽容和谅解,这就使得祥林嫂在精神上得到了最
后的毁灭性的打击,如文中柳妈和祥林嫂说“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
门槛,当做你的替身,给千人踢,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
死了去受苦“。这个柳妈给了祥林嫂泡沫似的希望,祥林嫂果然去捐
了门槛,她本以为她赎了罪,又有了重生的希望,可惜这希望在四婶
慌忙的那句“你放着罢,祥林嫂”而破灭。这最后的希望导致祥林嫂
在精神上彻底的崩溃。从此她变成了“木偶人“,以至于被四叔家赶
了出去。最后,祥林嫂变成了乞丐,只能讨饭,但是又讨不到,终于
在肉体和精神双重崩溃的情况下,死去了。
其实与其说祥林嫂死于无爱的人间,倒不如说她死于封建礼教下,死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毒害下。鲁迅先生对这一类人的评价是“哀其
不幸,怒其不争”。那么下面的一个女主人公子君,又是怎样的遭遇
和结局呢? 二.子君
子君是鲁迅先生作品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思想先进的女性形象,她
和涓生崇尚自由,追求自由恋爱,子君是勇敢的,她说:“我是我自
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话是子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的。表达她对涓生深沉的,真挚的爱以及
对封建思想的大胆反抗。
而涓生也是勇敢的,对爱情也是真挚的,也是令人感动的。他说:
“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他们都是觉醒的知识分子,他
们彼此鼓励着,彼此依偎,准备逃脱这个沉滞的社会,追求自己的爱
情,他们抛弃了世俗的眼光。可是文章却以他们爱情的破裂为结局,应该说是一个悲剧,但是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封建礼教下的一个吃人的社会,爱
情当然也不例外。子君和涓生只是希望获得婚姻的自主权,享受到婚
姻和恋爱的自由,可以说这算是一个很微小的愿望,但是那些“仁义
道德”却容不下他们的叛逆!他们需要的是奴隶,是一个身体和灵魂 的绝对服从者!在那些“德高望重”的封建维护者和“铁屋子”里的
“沉睡者”们不允许他们那里出现背叛者!在那间“铁屋子”里,人
们永远维护者他们认为是无法代替,无法逾越的礼教精神。封建伦理
道德,纲常名教,如上面提到的三从四德等。在他们眼里,青年男女 之间是没有爱情自由可言的,有的应该是“父母之
命,媒妁之言”。
一旦脱离了他们的准线,那他们就是“叛逆者”,因此,他们是不会
让“叛逆者”好过的。于是子君和他的爱人便生活在众人的白眼中。
虽然同居成功了,也找到属于了他们的爱情,他们觉得是幸福的,可是在那些封建维护者的眼中,他们是破坏纲常的“叛逆者”,他们
是不应该存在的。如“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
蔑的眼光”,那么为什么人们要用这种目光去看他们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破坏了人们一直以来的准则和“道德”规范。封建伦理
道德沉重的压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他们一旦脱离这些准则,就会被抛
弃,被驱逐,甚至被扼杀。总的来说,封建社会就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它吃掉你的思想,你的灵魂,让你成为封建统治的牺牲品和奴隶!
其次,子君的软弱,妥协和思想的停滞不前。这也决定了他们爱情 的悲剧。当他们建立起小家庭后又沉浸在凝固的安宁与幸福里,忘记
了人生的全盘要义,把精力倾注到家务里以及恭顺的侍奉丈夫,表现
出旧式妇女贤妻良母式的,失去了奋斗的能力和勇气的女人,她变得
平庸而短浅,由一个勇敢无畏的新时代女性变成庸庸碌碌的家庭奴
隶。再加上她性格的软弱,最后不得不回到旧式的家庭里,走进了连
墓碑都没有的坟墓。虽然子君是在五四新思想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具
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她有个性解放,男
女平等和自由的想法,可惜,由于封建思想数千年来,都在沉重的压
制着人们的思想和个性的发展,它传承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是不会
轻易妥协给新思想的,加上子君本身的软弱性,所以她最终回到了“铁
屋子”。在这点上是十分可悲的。
比如:她和涓生同居之后,她不工作,反而在家当起了家庭主
妇,养了四小油鸡,以及一只叫“阿随”的狗。她不再以前一样和涓生“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泰戈尔,谈雪莱„„”,相反的,她在意起了阿随瘦的可怜,以及房东太太如何的嗤笑自己。
她宁可不吃饭,也要喂油鸡和阿随,从这点上可以说明,在子君的思
想里已经逐渐流失了当初的新思想,新觉悟,相反地她过上了安逸的
生活之后,变得和现实社会里的受封建思想禁锢和摧残的女性一样,变得安于现状。甚至如涓生所说的“子君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
贴了”,她会为了几只油鸡和隔壁家的妇女争吵,这和先前的那个有
着先进思想的,有着理想和抱负的五四女青年截然不同。由于如此大 的转变,加上涓生被社会打压的没
有收入,感情和生活也都受困的情
况下,最终选择“伤害”子君并且和她说:“我老实说罢:因为,因
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
事„„”。也就是因为涓生的这句话,直接的导致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文中的子君知道“她以后所有的只是她父亲—儿女的债主—的烈日
一般的威严和旁人赛过冰霜的冷眼。此外便是空虚。负着空虚的重担,在威严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怎么可怕的事呵?而况这路 的尽头,又不过是—连墓碑都没有的坟墓”这是多么的可悲和凄惨 啊?即使你有更坚强的意志与斗志,到头来都被这无爱的社会摧毁
了,想要得到真正的自由,就要推翻这个无爱的,吃人的社会,推翻
一切腐朽和黑暗的制度,可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子君是坚强的也是软弱的,是先进的也是守旧的,她反抗过,挣
扎过,最后不得不屈服,她为了爱情,打破了“道德”,当离开涓生
时,没有留下字条,却默默地把仅有的生活用品留给了涓生,这里有关心,有惋惜,有对爱情的留恋,也有无力反抗社会的无奈。总之,子君死去了,留下的只有遗憾以及涓生无尽的悔恨和内疚。
不得不说,子君是鲁迅先生作品中一个很勇敢的女性形象,她敢
于反抗,并且是真的崇尚自由的反抗,是新思想的代表,如“我是我
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在当时的女性心理可以造
成不小的冲击,是新思想对旧思想的冲撞。只不过新思想力量太弱,以至于子君最终妥协了。
本次论文的最后一个女主人公爱姑,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也是一
个颇具反抗的女性,只不过她和子君的思想是不一样的。那么爱姑在
《离婚》中有着怎样的命运和结局呢?
三,爱姑
《离婚》中的爱姑,是鲁迅妇女题材小说中最具反抗性的农村妇
女形象。爱姑十五岁嫁入施家,婚后其夫另有新欢,要撇掉她。为了
不被丈夫离弃,她大闹的,不是离婚,而是不离婚。她在众人面前怒
骂其夫为“小畜生”,其公公为“老畜生”,这种大胆、泼辣、不屈不
挠的性格,使用权这场斗争显得激烈和火药味十足。“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最后,在七大人的“调停”下,爱姑的
不愿离婚最终还是离了。
在庞大而坚固的封建势力面前,爱姑这条不安分的鱼,只能在水
池中掀起几点水花,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吃的命运。她想凭自己个人 的力量,去冲破用几千年时间织成的强大的封建罗网,那只能是妄想。
当她意识到这点时,却又可悲地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身
上,认为他会为她主持公道。而封建秩序和封建利益的维护都是由七大人之流操纵 的。爱姑这种天真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最终只能自吞失败的苦果。在
潜意识里,爱姑认为被丈夫休掉是“失节”的大事。在封建社会性,只有休妻,没有离婚,而休妻是当时社会被人们尤其是妇女认为最耻
辱的事情,被休之人,其地位是连寡妇也不如的。为此,爱姑才反抗,想讨回一个“说法”。爱姑表现出来的行为,说明她灵魂深处还是被
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从一而终”的观念牢牢地统治着。从这一角度看,尽管她的反抗激烈,但其意义是有限的。
爱姑是有点“身份”的人,但没有过高的身份。说她有点“身份”,是因为她有“体面”的娘家和“高门大户都走得进的、脚步开阔”的父
亲。但爱姑又没有过高的身份,她父亲庄木三到底还不能与慰老爷平
起平坐,更不能跟七大人平起平坐。庄木三父女到慰老爷家去,只能
先进门房喝年糕汤,走进客厅里去也只能站着。爱姑看见七大人的头
顶是秃的,可是那脸和脑壳都红润,便以为那一定是擦着猪油。对于
“屁塞”以及那上面的“水银浸”,对于鼻烟,爱姑都一无所知。这些细 节描写都说明不能把爱姑的身份估计得过高。所以应该说爱姑是中农
以上,地主以下的身份。
爱姑的被迫离婚,说明当时在农村处在中产阶层的妇女,处境仍
然是悲惨的。夫权、族权有绝对的权威,丈夫姘上小寡妇,不管原配
夫人是三茶六礼写来的、花轿抬来的,也不会受法律保护。只要公婆
不喜欢,不管你是否低头进、低头出,是否一礼不缺,也只得走。政
权是夫权、族权的基础,夫权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闹了几处的离婚事件,只经豪绅七大爷(在地主慰老爷家)两句话就解决了。一句是:
“公婆说‘走!’就得走。”七大爷还振振有辞,吓唬爱姑说:“莫说府里,就是上海北京,就是外洋,都这样。”公婆为什么不喜欢爱姑呢?那
是因为“老畜生只知道帮儿子”,这说明,在当时衙门八字开,维护的
只是夫权、族权的利益;另一句是:“来——兮!”七大爷这一高大摇
曳的声音,连爱姑也感觉到“大势已去”,晴天霹雳。爱姑刚才的放肆,刚才的“闹事”、想讨回“公道”,已荡然无存。可见,由于七大爷的“威
严”,爱姑只好妥协。接着,便是两家互换了“红绿帖”(订婚时交换 的帖子),取消了婚约。可见,“来——兮!”这两个字就是离婚的判
决书。这就告诉爱姑,即使拼出命来,施家也不会家破人亡,封建政
权是绝对维护夫权、族权和地主阶
级利益的。
爱姑具有“母夜叉”的性格,撒野、泼辣。丈夫“小畜生”姘上“小寡
妇”,“老畜生”又袒护儿子,爱姑要回娘家搬兵讨伐,要出这口“恶气”,要把施家搞得家破人亡。因为爱姑是地方上很有点权势,“沿海居民
都有几分惧怕”的土乡绅庄木三的宠女,有一个土乡绅父亲作为靠山,所以她受不得别人的钳制,更不知天高地厚。爱姑能说会道,撒野、泼辣,从她闹离婚“一闹就是三年”即可见一斑。爱姑只知道压在自己
头上的正是她所信奉的封建主义制度,所以她一开始在七大人面前力
数“小畜生”的不是,在七大人面前据理力争,满以为七大人“知书识
礼,顶明白的”,最后还是七大人的一席话使爱姑如梦初醒,“觉得自
己是完全孤立了”,也使她明白了封建主义的真实面目,可惜为时已
晚。爱姑外强中干,对弱者逞强,对强者软弱,从敢于闹事到妥协,这就是爱姑的经历。她为了与施家“赌气”,又是吵,又是骂,又是砸,非把施家搞个“家破人人亡”而后快。但当她在地位比她更高贵的七大
人面前,心“突突地乱跳,仿佛失足掉在水里一般”,显得那么软弱、无能。当七大人说出最后一句话:“来——兮!”后,她不由自主地说:
“我本来是专听七大人的吩咐„„。”爱姑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
转弯,从敢于闹到彻彻底底的妥协,最终变得恭恭敬敬,唯唯诺诺。
爱姑的悲剧,充分说明了处在中产阶层的妇女,同样逃脱不了遭
人践踏的悲惨命运。这种现象在旧中国是普遍存在的,是“熟悉的”;
爱姑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因而又是“陌生的”,是与众不同的。
像爱姑这样的封建社会中的妇女,在数千年漫长而黑暗的艰难历
程中,所受的封建思想毒害是最深的,灵魂深处被奴化被扭曲也是最
为严重的。鲁迅对笔下的爱姑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怀与同情,同时也表
现出了无限的忧愤和悲哀。
三位女主人公,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想,但是却有着相似的命运,无论是祥林嫂的愚昧麻木,子君的顽强抵抗还是爱姑的泼辣争取,最
终都逃不过悲惨的命运安排,在封建礼教的统治下,她们都以失败而
收场,鲁迅先生通过对女性的描写,深刻的展现出当时无爱的社会和
人们的冷漠,以及传统的封建礼教对人灵魂和思想的侵蚀。
纵观当时的社会,女性的地位是非常非常低的,她们甚至不如牲
畜的地位高,在社会上来说,当时的女性是悲哀的,她们受着非人的
生活,无论是在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被打压着,摧残着。据历史记
载,在中国社会中
,除了现在的和谐社会外,只有母系社会和唐朝时候的女性的地位很高,其他时期的女性地位都比较低,比如,杜甫的
《兵车行》中说到: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就体现出
当时宁愿生女孩也不愿意生男孩。而唐朝由于杨贵妃的缘故,那时候 的女子地位非常高。由此可以看出,祥林嫂,爱姑以及子君生活的封
建社会对她们的摧残,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祥林嫂和爱姑的思想麻木,迂腐以及子君为何无法反抗了。
因此鲁迅先生用犀利的笔锋痛斥着当时吃人的无爱的社会,用深
刻的语言鞭笞着“沉睡”中的人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先
生用他独特的情怀表达出对当时妇女在封建制度下被绞杀的同情和
激愤以及无奈。
第五篇:我的心理成长历程
我的心理成长历程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我来自于农村,但我并不感觉因为我来自于农村而感到自卑,反而我要感谢我生于农村,因为在农村我学到了勤劳和简朴,学到了坚持与拼搏,让我知道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去努力创造。
我是一个开朗与乐观的人,我很喜欢与别人交朋友,因此自从小学开始我的朋友圈子就越来越广。我交朋友的第一准则就是我们要有共同的话题与兴趣,但又不是说没有共同的话题与兴趣就不能交朋友;第二准则是我们有互助友爱,尊重对方;第三准则是对方一定要是一个遵法守纪的人。
自小开始,我的性格就注定是开放型的了,可能与家人的遗传有点相关吧,因为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性格开朗的人。可是性格太开放也不是一件好事,就是因为太开放太想玩,所以在小的时候总是做了很多傻事和有趣的事。
在童年的那段时光,我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的家庭和睦,自己的爸爸当时也算小有成就,那一段时光我拥有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爸爸妈妈对我精心教导,在生活上给与我引导我向正确的方向走。我的爸爸打我上学以来,就经常和我讲读书上学的意义,在我的父母的眼里,读书是我们这一代唯一的出路。所以从小学开始以来,我一直都不断地进取。
可是,一切都在我来初中之前变了。从小学来到初中,真正领会到什么叫一山还有一山高,在众多高手的面前,我只是一个无名的小子。初中不同与小学,在小学没有什么竞争,但来到了初中竞争异常激烈,一直排在班后排的我,有时为了保持继续留在重点班学习而“拼得头破血流”,可想当时的心理压力有多大!而且,在我上初中不久后,我的爸爸由于生意场上经营不当,不仅店铺倒闭,而且还欠下了很多钱。家里的经济来源没有了,爸爸又碍于面子不想出去打工,所以那几年家里都把所以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至今还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考中考三模的时候,由于考失手了,没有达到市重点学校的分数线,知道分数的那刻,我就哇哇哭出来了,我的心理承受已经破了底线......时光飞逝,不知不觉来到了大学学府,回想起自己的初中三年,很难想象自己这三年是这么过来的。不过说回来,我还真的感谢这三年给与我的磨练,让我在今后的道路上越走越强,我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坚毅。
经过了初中三年的磨练,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市的重点高中。在高中的三年感觉就比初中的轻松了很多,在高一的时候对自己都很放松,可能因为自己在思想上觉得要释放自己了吧。但是太放松自己也并不是一件好事,高一没学好,到高三就要拼命学。说心理的一句在高三的时候,自己的心理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总是个担心考不上考挂了。在高考复习的那段期间,我尽可能去忘了这以前浮云的成绩,每天按照正常的生活作息,并保持一定量的运动。所以,在高考的时候我是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去应试的,或许是上天眷顾我吧,又一次让我考上了。回想高考,在我们班,有不少平常成绩很稳定的同学,在高考考咋了,我想这可能与他们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吧。
最后,从我所经历的轨迹,我总结出一句话:有行动、有毅力、有努力不一定会成功,因为我们还需要有一个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