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航空发动机结构与强度课程设计思考论文
一、航空发动机构造与强度课程设计的作用
对于飞行器动力工程的学生,航空发动机构造与强度的课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航空发动机构造和强度课程的特点。实践性是航空发动机构造与强度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本课程研究的是实际发动机的结构及其强度,从表面上看,内容简单、易懂,理论性、系统性不强。但是要学生自己分析,则往往无从下手,特别是碰到实际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更是束手无策。因此,通过课程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完成航空发动机某一结构的设计,起到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作用。航空发动机构造与强度课程的第二个重要特点是多学科综合的特点。实际的航空发动机结构是一个容纳多学科的、相互渗透的、具体的统一体,一个发动机具体结构的诞生是多学科综合的结果。即使一个简单的叶片结构设计都涉及到气体动力学、传热学、弹性力学、疲劳与断裂力学、有限元分析方法等等。因此本课程的教材涉及的内容多,知识面广,几乎包括了所学过的所有课程。总体上看显得内容繁杂,没有系统性和规律性。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而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航空发动机构造》、《航空发动机强度计算》等专业课程以及《弹性力学》、《有限元分析方法》、《机械制图》等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需要查阅国家标准、材料手册等相关资料。因此,航空发动机构造与强度课程设计作为航空发动机构造与强度课程的后续教学环节,起到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相关专业课程的能力、加深对航空发动机构造的与强度认识和理解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可知,课程设计作为大学实践教学环节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而航空发动机构造与强度课程设计,由于航空发动机构造与强度课程的实践性和多学科性的特点,其课程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学科的能力以及加深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尤为重要。
二、工科相关课程设计的研究进展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高等工科教育要“回归工程实践”的教育理念。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清华大学老教授容文盛指出课程设计作为大学某一课程的综合性教学实践环节,它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而是全面培养学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展课程设计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成为各大高校教师积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西南交通大学的鲁汉清教授提出要发挥课程设计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课程设计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人文素质和工程素质的关系。工程素质是工科学生课程设计培养的主要目标,鲁教授提出工程素质是与人文素质不可分割的,借助课程设计,树立起学生老实做人、严谨治学的思想,为工程素质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2)知识、能力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鲁教授提出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第一,设计题目的设置向产品设计的方向靠拢,让学生接受真实产品设计的完整过程的训练和熏陶。第二,计算机模拟和实物讲解相结合,计算机模拟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进行设计结果的快速仿真分析,实物讲解可以直观地提供设计结果。课程设计可以充分利用这两种方法的优点,从中培养学生动手(计算机操作与实物组装)能力。东南大学开设的“数字系统课程设计”作为东南大学开放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成功范例其教学方式非常值得借鉴。首先通过具体案例讲授相关知识、设计方法和项目实施管理的要求。随后选题,要求学生自主构思设计项目,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教师通过2周的时间与学生交流确定课题项目。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答疑。在项目完成后,学生撰写项目设计总结包,针对课程设计项目实践过程中如选题背景意义、项目设计规划、核心问题分析、解决思路、理论计算仿真、得失分析展望等主要问题对课题进行总结。最终进行验收答辩。整个过程,授课、研究、讨论、设计和实践紧密结合。除此以外,课程设计的综合化和规范化也值得指导老师的注意。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知识从理论向实际应用进行训练,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初步训练,因此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同时为了保证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应当明确课程设计具体任务,制定明确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计题目及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难易度要适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三、航空发动机构造与强度课程设计教改思考
首先,教改重点之一改革设计内容,注重学生素质培养。现有的两种课程设计内容各有弊端,以部件为对象开展课程设计不足之一在于:工作量较大,学生难以保质保量完成,导致最终敷衍了事;以零件为对象开展课程设计不足之一在于:课程任务量较小,任务相似,而且不利于学生加深对航空发动机构造的整体认识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这两种设计内容共同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发挥创造性的空间较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拟采用分组的形式按部件给定课程设计任务。以航空发动机的转子部件设计为目标,高、低压气机及高、低压涡轮组件进行分组设计,按照小组的形式进行课程设计。对于给定的部件,要求分工明确,即任务分析、资料查阅、设计、分析、绘图、答辩、设计资料整理等工作由项目小组长指定或抽签确定,保证每个同学在项目的工作过程中从事不同的工作。其次,改革设计手段,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CAD/CAM/CAE等工程设计软件以及ANSYS、ABAQUS等有限元分析软件已经成为航空发动机设计人员不可或缺的设计工具,Excel、MATLAB和origin等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软件也成为工程时必须掌握的工具软件。在课程设计中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程软件,使设计过程从二维的纸面跃入三维的空间,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设计的内涵,增强学生的设计想象力,有利于克服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和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不足,对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加深学生对实体结构的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在课程设计中提供计算机应用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个研究的重点在于编写课程设计指导书。对于大多数的本科学生而言,初次面对工程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设计的题目,往往无从下手,因此制定课程设计指导书对于学生尽快进入设计状态,提高课程设计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在指导书中明确课程设计的总结报告格式与要求、课程设计评定方式,同学们可以根据课程设计指导书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以提高课程设计的规范性。
第二篇:船舶结构强度分析
船舶结构强度分析
近几年来,国内船舶修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修理任务急剧扩张,修理的船型也是多种多样,涵盖整个船舶市场。而对船体结构的修理也是首当其冲,由于船厂的技术水平和工人技能等多方面原因,对于结构修理过程中拆换结构也会出现不同的修理方案,导致船舶结构在修理后出现异常情况。因此对于船舶结构强度分析的提出是相当重要的。其主导思想是在船舶修理的船体拆换强度分析的应用中,运用的基本计算原理和方法,是以船舶原理和船舶结构力学为理论基础。在以往的工程实际中,修船工程技术人员往往忽略或者不重视将这些理论的知识与船舶修理工程充分地结合起来。为了很好地说明这些基础理论在修船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本文将以船舶原理和船舶结构力学的基本理论,来阐述在船舶修理工程中的基本强度理论和基本计算原理及方法。
一、船舶结构力学
在船舶工程传统意义上,船舶结构力学研究和解决船体结构在静力响应,即在给定的外力作用下如何确定船体结构(局部和整体)中的应力、变形情况。在船舶修理工程中,因船舶在设计建造时已经对船舶的强度进行了计算和设计,所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强度计算,概括来讲,就是在船体结构尺寸已知的条件下,在给定的外载荷或工况下,计算出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并与许用值比较,从而判断船体结构的强度是否足够。船体结构强度的计算是依据船舶原理的基本设计理念,运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力学基本理论来对船舶的结构强度进行计算和校核的。
二、力学模型和船体模型
在船舶修理工程中的结构强度计算中,为了便于计算,须对实际的结构进行简化,在简化模型的基础上,施加外载荷,再运用船舶结构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计算船体结构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为了满足计算的需要,可以将在船舶修理工程实际情况下的船体结构的简化模型分成两个类型,一是基于传统船舶结构力学基础上的“力学模型”,二是在便于现代计算机计算和有限元理论分析的“船体模块”,这两个类型有渐进的关系。
“力学模型”的建立是根据实际结构的受力特征、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对计算精度的要求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确定的。
在船舶修理工程中,船体“力学模型”的简化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船体中的受压或者拉压的板,可以把四周由纵横骨架支持的这种受压或者拉压的板看作具有矩形周界的平板模型。在甲板纵骨被局部割断后,在未断纵骨和框架之间的主甲板就可以简化成这样的模型,在舱口围横梁被拆断后,舱口围板就成为受压板结构了,同样可以简化成这一类的力学模型结构。
二是船体结构中解除部分约束条件的骨架可以看作力学中的“杆系系统”。连续梁、刚架和板架结构是“杆系系统”中典型的结构。因舷侧板需换新,在拆除后,相应位置的肋骨因支撑板约束的解除而成为受压杆件。至于船体的双层底结构,在实际的计算处理中一般可以简化为刚架和板架结构。
而“船体模块”是为了便于计算机的计算方便,将船体的结构进行离散处理,化成小的能够表达结构的所有特征的子结构。“船体模块”的确定既要考虑到该结构的几何形状,又要考虑其结构载荷的特点,同时又必须采取适合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特点来进行。
三、强度分析与计算
与船舶设计建造中的结构强度计算一样,船舶修理实际的工程中,对船体结构的改变(拆装或新加),同样是应用力法、位移法、能量法和矩阵法等方法。但与船舶设计不同的是,船舶修理是在原有结构被拿掉后,产生新的外载荷和新的边界条件,这时要对新情况下的强度进行计算和校核,确定在新的外载荷和边界条件下的结构应力和变形。下面以某船的局部构件换新为例,来探讨力法、位移法、能量法和矩阵法在船舶修理工程中的应用。
以下为某散货船上边舱横剖面结构图,图示阴影部分因板腐蚀变薄须进行换新处理。
散货船上边舱局部挖换 TST Frame Partly Renewal
先将该拆换结构进行简化和模型化处理,如上图所示,可以简化成两端为固定端,甲板纵骨为支点的简支梁结构,考虑到甲板板的垂直压力,简支梁可以看成受垂直方向的均布载荷q的作用。下面就以这个模型为基础来介绍在船舶强度分析中常用的几种分析计算方法。
1、力法求解
这是结构力学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将静不定结构的多余约束去掉,代以约束反力,使其成为一静定结构;去掉约束出现约束反力的地方列变形连续方程式以保证基本结构的变形与原结构相同。方程式的数目与未知数数目相同。对于结构有n个未知力,则有n个变形连续方程式,可以列出“力法正则方程式”如下:
(1-1)
式中,δij为结构中力Xj在力Xi位置处的引起的应变,∆i为外力在力Xi位置处引起的位移;解变形连续方程式求出未知力,进一步可以求出结构的弯曲要素。对图中力学模型,根据式(1-1),且δij=δji,列出变形连续性方程组
:
(1-2)
式中,M0、M1、M2分别为节点0、1、2处的弯矩;l为单跨粱的长度:Q为单跨粱上的载荷。求解可得:
该结构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如下:
剪力和弯矩示意图
Bending Moment and Shear force Arrangement2、位移法求解
以节点转角为未知数(角位移),再根据节点断面弯矩平衡条件建立方程式。位移法的一般原理和解法步骤为:
分析结构的节点,找出可以转动的节点数;然后设想在可能发生转角的节点上加上抗转约束;再假想将加固的各节点强迫转动,使之发生转角,按照公式列出杆端弯矩;最后对发生转动的各节点建立节点弯矩平衡方程式;解弯矩平衡方程式,可求得各杆端弯矩和弯曲要素。
根据节点弯矩平衡方程式组:
(2-1)
Iij为杆ij的惯性矩 lij为杆ij的长度 θi为节点I处的转角
对图2-1列弯矩平衡方程式,有
(2-2)
可以求得:
3、能量法求解
能量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弹性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将发生变形,载荷在相应的位移上做功,同时,弹性体因变形而产生应变能,列相应的能量方程式,从而求解变形方程式,进一步可以得出应力情况。弹性体的应变能为
根据位能最小原理:在满足几何关系和给定的位移边界条件的所有可能位移中,真实的位移使得系统的总位能取驻值,有:
取满足位移边界条件的挠曲函数,计算应变能、力函数以及总位能:
4、矩阵法求解
类似于有限元方法。为本文解决在船舶修理工程中的强度计算的重点应用方法。这里仅简述如何求解图示的问题。
总刚度矩阵为
端点力计算如下:
可以直接求解得到未知节点位移,进一步可求得内力分布
本文在充分吸收和运用现有的船舶原理和船舶结构力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船舶修理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船舶修理工程中出现的需要解决的强度校核问题进行定性的分析,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船舶修理工程中的船体结构改变所引起的结构强度变化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将其方便和快捷地转化为实际的工程技术人员比较容易接受和使用的技术工艺方法。通过一定的实例来剖析船舶结构强度的理论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和理论相互阐释的方式,分析船舶强度校核理论在船舶修理实际中的应用,进而达到本文的研究目标。再现代修船业务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是可行而且必要的,同时也是未来发展船舶修理工工程所必须面对的。
第三篇: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某工业厂房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 2.设计目的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课程设计是“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在理论上有所提高;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用图纸和设计说明书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进一步掌握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提高读图识图的能力,掌握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绘制梁、板施工图。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设计资料
(1)该结构为现浇框架结构,该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每名学生的纵横向跨度均不同,由教师指定。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qk=6kN/m2(或8kN/m2、10kN/m2,由教师指定)。(3)楼面面层采用20mm水泥砂浆抹面,板底及梁侧采用15mm厚的混凝土砂浆抹底。
(4)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钢筋除梁中受力主筋采用HRB335外,其余均为HPB300筋。4.(1)①
② 单向板和次梁的设计:要求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设计,主要应包括截面尺寸的选定,确定计算跨度、计算荷载、计算内力及确定各主要截面的③ 主梁的设计:按弹性方法设计,具体内容同上,并要求计算控制截面内
④ 设计说明书中应包含有关示意图,如跨长示意图、计算简图、配筋示意图等。(2)
① A4图: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及板的配筋图(1∶100)。各种细部尺寸应标注齐全,应标明各种钢筋的直径② A4图:绘制次梁、主梁的平法施工图。
施工图采用CAD绘制,应布图合理,图面整洁,线型等均应符合制图标准要
施工图中的设计说明应指出材料等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有关的注意事项 5.本设计共用一周的时间,其中设计计算部分3天和绘制施工图2天。
第四篇:结构课程设计总结
结构课程设计心得
回顾这此次结构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开始着手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一周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比如对单向板肋形楼盖进行整体设计计算,包括单向板的设计计算、次梁的设计计算、主梁的设计计算、绘制楼盖的结构布置图、次梁与主梁的模板配筋图等等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朱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第五篇: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砌体设计
楼梯间采用现浇混凝土楼盖,纵横向承重墙厚度均为190mm,采用单排孔混凝土小型砌块、双面粉刷,一层采用MU20砌块和Mb15砂浆,二至三层采用MU15砌块和Mb砂浆,层高3.3m一层墙从楼板顶面到基础顶面的距离为4.1m,窗洞均为1800mm×1500mm,门洞宽均为1000mm,在在纵横相交处和屋面或楼面大梁支撑处,均设有截面为190mm×250mm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沿墙长方向的宽度为250mm),图中虚线梁L1截面为250mm×600mm,两端伸入墙内190mm,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纵墙计算单元横墙计算单元
三毡四油铺小石子10.809009.90+油膏嵌实15mm厚水泥砂浆40mm厚水泥石灰焦渣砂浆3‰找坡 +100mm厚沥青膨胀珍珠岩120mm厚现浇混凝土板33006.60+3.3010mm厚水磨石地面面层 20mm厚水泥打底 120mm钢筋混凝土板33003300
1、荷载计算:
(1)屋面荷载:
防水层:三毡四油铺小石子 0.4kN/㎡ 找平层:15mm水泥砂浆 0.3kN/㎡
800++-0.00
找坡层:40mm厚水泥焦渣砂浆3‰找坡 0.56kN/㎡ 保温层:100mm厚沥青膨胀珍珠岩 0.8kN/㎡ 结构层:120mm厚现浇混凝土板 3.0kN/㎡ 抹灰层:10mm厚混合砂浆 0.17kN/㎡ 钢筋混凝土进深梁250mm×600mm 1.18 kN/㎡ 屋盖永久荷载标准值: ∑6.41kN/㎡ 屋盖可变荷载标准值 0.5kN/㎡ 由屋盖大梁给计算墙垛计算:
标准值:N1k =Gk+Qk=(6.41 kN/㎡+0.5 kN/㎡)×1/2×6.3m×3.6m=78.36 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N1=1.2Gk+1.4Qk=(1.2×6.41 kN/㎡+1.4×0.5 kN/㎡)×1/2×6.3m×3.6m=95.17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N1=1.35Gk+1.0Qk=(1.35×6.41 kN/㎡+1.0×0.5 kN/㎡)×1/2×6.3m×3.6m=103.80 kN(2)楼面荷载:
10mm厚水磨石地面面层 0.25 kN/㎡ 20mm厚水泥打底 0.40 kN/㎡ 结构层120mm钢筋混凝土板 3.0 kN/㎡ 抹灰层10mm厚 0.17 kN/㎡ 钢筋混凝土进深梁250mm×600mm 1.18 kN/㎡ 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5.0kN/㎡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1.95kN/㎡ 由楼面大梁传给计算墙垛的荷载:
标准值:N2k =Gk+Qk=(5.0 kN/㎡+1.95 kN/㎡)×1/2×6.3m×3.6m=78.81 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N2=1.2Gk+1.4Qk=(1.2×5.0kN/㎡+1.4×1.95 kN/㎡)×1/2×6.3m×3.6m=99.0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N2=1.35Gk+1.0Qk=(1.35×5.0 kN/㎡+1.0×1.95 kN/㎡)×1/2×6.3m×3.6m=98.66 kN(3)墙体自重:
女儿墙重(厚190mm,高900mm)计入两面抹灰40mm其标准值为:N3k =2.96 kN/㎡×3.6m×0.9m=9.59 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N3=9.59 kN×1.2=11.51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N3=9.59 kN×1.35=12.95 kN 女儿墙根部至计算截面高度范围内墙体厚190mm其自重标准为:2.96 kN/㎡×3.6m×0.6m=6.39 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N3=6.39 kN×1.2=7.67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N3=6.39 kN×1.35=8.63 kN 计算每层墙体自重,应扣除窗面积,对于2、3层墙体厚190mm,高3.3m自重为:(3.3m×3.6m-1.8m×1.5m)×2.96 kN/㎡+
1.8m×1.5×0.25 kN/㎡=27.85 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27.85 kN×1.2=33.42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27.85 kN×1.35=37.60 kN 对于1层墙体厚190mm计算高度4.1m其自重为:(3.5m×3.6m-1.8m×1.5m)×2.96 kN/㎡+1.8m×1.5×0.25 kN/㎡=29.98 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29.98 kN×1.2=35.97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29.98 kN×1.35=40.47 kN
2、内力计算:
楼盖、屋盖大梁截面b×h=250mm×600mm,梁端在外墙的支撑长度为190mm,下设由bb×ab×ta=190mm×500mm×180mm的刚
a01hf性垫块,则梁端上表面有效支撑长度采用墙偏心距e=h/2-0.4a0。h为支撑墙厚。,对于外由可变荷载控制下的梁端有效支撑长度计算表:
楼层 h/mm f /N/㎡
N /kN 600 4.02 11.51 600 4.02 140.1 0.41 600 5.68 272.52 0.80 0/N/mm2 0.034
1
0/mm
5.41 66.10
5.55 67.80
5.63 57.90 由永久荷载控制下的梁端有效支撑长度计算表:
楼层 h/mm f /N/㎡
N /kN 600 4.02 12.95 600 4.02 154.35 0.45 5.57 68.05 600 5.68 290.61 0.85 5.62 57.76 0/N/mm2 0.038
1
0/mm
5.41 66.10 外重墙的计算面积为窗间墙垛的面积A=1800mm×190mm墙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模型与计算简图如下
纵向墙体的计算简图
各层I-I、IV-IV截面内力按可变荷载控制和永久变荷载控制组
合分别列于下表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纵向墙体内力计算表
截面上层传荷
楼层
Nu 3 2 1 /kN 11.51(7.67)147.77 280.19
本层楼盖荷载 Nl
/kN 95.17 99.0 99.0
截面I-I
IV-IV NⅥ
/kN 147.77 280.19 412.61
e2
/mm 0 0 0
e1
M NⅠ
/mm /(kN/m)/kN 68.56 6.52 114.35 67.88 6.72 246.77 71.84 7.11 379.19 表
NⅠ= Nu+ Nl M= Nu·e2+ Nl·e1 NⅥ=NⅠ+NW(墙重)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纵向墙体内力计算表
中
截面上层传荷
楼层
Nu 3 2 1 /kN 12.95(8.63)162.98 299.24
本层楼盖荷载 Nl
/kN 103.80 98.66 98.66
截面I-I
IV-IV NⅥ
/kN 162.98 299.24 435.5
e2
/mm 0 0 0
e1
M NⅠ
/mm /(kN/m)/kN 68.56 7.12 125.38 67.78 6.30 261.64 71.94 7.10 397.9
3、墙体承载力计算:
本建筑墙体的最大高厚
H04100mm21.58c20.81.0692624.46h190mm满足要求
承载力计算一般对I-I截面进行,但多层砖房的底部可能IV-IV截面更不利计算结果如下表
纵向墙体由可变荷载控制时的承载力计算表
计算项目
M/(kN·m)N/kN e/mm h/mm e/h
第2层
截面第3层
截面I-I 6.52 114.35 57.02 190 0.3 17.37 0.26 342000 15 10 4.02 357.46 >1
6.72 246.77 27.23 190 0.14 17.37 0.44 342000 15 10 4.02 604.93 >1
IV-IV
第1层
截面
截面I-I 7.11 379.19 18.75 190 0.099 18.42 0.45 342000 20 15 5.68 875.15 >1
IV-IV
0 280.19 0 190 0 17.37 0.69 342000 15 10 4.02 948.64 >1
0 412.61 0 190 0 18.42 0.63 342000 20 15 5.68 1223.81 >1 H0h
A/m㎡ 砌块MU 砂浆M f/(N/mm2)
Af/kN Af/N
纵向墙体由永久荷载控制时的承载力计算表 计算项目
M/(kN·m)N/kN e/mm h/mm e/h
第2层
截面第3层
截面I-I 7.12 125.38 56.78 190 0.30 17.37 0.26 342000 15 10 4.02 357.46 >1
6.30 255.98 24.61 190 0.14 17.37 0.44 342000 15 10 4.02 604.93 >1
第1层
截面
截面I-I 7.10 397.9 17.84 190 0.099 18.42 0.45 342000 20 15 5.68 875.15 >1
IV-IV IV-IV
0 435.5 0 190 0 18.42
0 293.58 0 190 0 17.37 0.69 342000 15 10 4.02 948.64 >1 H0h
A/m㎡ 砌块MU 砂浆M
0.63 342000 20 15 5.68 1223.81 >1 f/(N/mm2)
Af/kN Af/N
由上表可知砌体墙均能满足要求。
4、气体局部受压计算:
以上述窗间墙第一层为例,墙垛截面为190mm×1800mm,混凝土梁截面为250mm×600mm,支承长度a=190mm,根据规范要求在梁下设190mm×600mm×180mm(宽×长×厚)的混凝土垫块。根据内里计算,当由可变荷载控制时,本层梁的支座反力为Nl=99.0kN墙体的上部荷载Nu=280.19KN,当由永久荷载控制时,本层梁的支座反力为Nl=98.66kN,墙体的上部荷载Nu=299.24KN。墙体采用MU20空心砌体砖,M10混合砂浆砌筑。由a0=57.76mm A0=(b+2h)h=(600mm+2×190mm)×190mm=186200
190mm=324000mm2mm2<1800mm×
故取
A0=186200mm2
2垫块面积:Ab=bb×ab=190mm×600mm=114000mm
计算垫块上纵向的偏心距,取Nl作用点位于墙距内表面0.4 a0处,由可变荷载荷载控制组合下:
280190N11400093.40kN1800mm190mm 190mm99.0kN(0.457.76mm)2e37.0mm99.0kN93.40kN NU0Abe37.0mm0.195h190mm查表得=0.69 A0186200mm2r10.35110.3511.292rl0.8r0.81.291.032 Ab114000mm垫块下局压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N0NL99.0kN93.40kN192.4kN
rlAbf0.691.032114000mm25.68kN/mm2461.09kN
N0NLrlAbf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下
299240N11400099.75kN1800mm190mm 190mm98.66kN(0.457.76mm)2e35.75mm98.66kN99.75kN NU0Abe35.75mm0.188h190mm查表得=0.704 垫块下局压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N0NL98.66kN99.75kN192.4kN
rlAbf0.7041.032114000mm25.68kN/mm2470.44kN
N0NLrlAbf
由此可见,在永久荷载控制下,局压承载能力能满足要求。
5、横墙荷载
(1)屋面荷载:
防水层:三毡四油铺小石子 0.4kN/㎡ 找平层:15mm水泥砂浆 0.3kN/㎡ 找坡层:40mm厚水泥焦渣砂浆3‰找坡 0.56kN/㎡ 保温层:100mm厚沥青膨胀珍珠岩 0.8kN/㎡ 结构层:120mm厚现浇混凝土板 3.0kN/㎡ 抹灰层:10mm厚混合砂浆 0.17kN/㎡ 屋盖永久荷载标准值: ∑5.23kN/㎡ 屋盖可变荷载标准值 0.5kN/㎡
标准值:N1k =Gk+Qk=(5.23 kN/㎡+0.5 kN/㎡)×1/2×1.0m×3.6m=10.31 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N1=1.2Gk+1.4Qk=(1.2×5.23 kN/㎡+1.4×0.5 kN/㎡)×1/2×1.0m×3.6m=12.56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N1=1.35Gk+1.0Qk=(1.35×5.23 kN/㎡+1.0×0.5 kN/㎡)×1/2×1.0m×3.6m=13.61 kN(2)楼面荷载:
10mm厚水磨石地面面层 0.25 kN/㎡ 20mm厚水泥打底 0.40 kN/㎡ 结构层120mm钢筋混凝土板 3.0 kN/㎡ 抹灰层10mm厚 0.17 kN/㎡ 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3.82kN/㎡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1.95kN/㎡ 由楼面大梁传给计算墙垛的荷载:
标准值:N2k =Gk+Qk=(3.82 kN/㎡+1.95 kN/㎡)×1/2×1.0m×3.6m=10.39 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N2=1.2Gk+1.4Qk=(1.2×5.0kN/㎡+1.4×1.95 kN/㎡)×1/2×1.0m×3.6m=13.17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N2=1.35Gk+1.0Qk=(1.35×5.0 kN/㎡+1.0×1.95 kN/㎡)×1/2×1.0m×3.6m=12.79 kN
横向墙体计算简图
(2)横墙自重承载力计算
对于2、3层墙体厚190mm,高3.3m自重为2.96 kN/㎡×3.3m×1.0m=9.768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9.768 kN×1.2=11.72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9.768 kN×1.35=13.19kN 对于1层墙体厚190mm计算高度4.1m其自重为: 2.96 kN/㎡×3.3m×1.0m=12.14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12.14kN×1.2=14.57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12.14 kN×1.35=16.39 kN 本建筑墙体高厚比
H04100mm21.5826h190mm满足要求。
横向墙体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表 计算项目 第3层
N/kN h/mm H0/m
24.28 190 3.3 17.37 0.69 190000 15 10 4.02 527.02 >1
第2层 49.17 190 3.3 17.37 0.69 190000 15 10 4.02 527.02 >1
第1层 76.91 190 4.1 21.58 0.59 190000 20 15 5.68 636.73 >1 H0h
A/m㎡ 砖MU 砂浆M f/(N/mm2)
Af/kN Af/N
横向墙体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表 计算项目 第3层
N/kN h/mm H0/m
26.8 190 3.3 17.37 0.69 190000 15 10 4.02 527.02 >1
第2层 52.78 190 3.3 17.37 0.69 190000 15 10 4.02 527.02 >1
第1层 81.96 190 4.1 21.58 0.59 190000 20 15 5.68 636.73 >1 H0h
A/m㎡ 砖MU 砂浆M f/(N/mm2)
Af/kN Af/N
由上表可知砌体墙均能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