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作文
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作文1尽管到了冬天,可我还是不怎么觉得冷。阳光一如既往地从云层中倾泻下来,雪白的大地顿时金光弥漫。耳麦里是苏打绿的《无与伦比的美丽》,那清秀的嗓音还是与往常一样让我喜爱。翻开《流年》,正想欣赏着这如流年一般的文字。突然,眸子底下闪过一丝绿。
我欣喜万分,好像是寻到宝藏一般跑了过去。那是一个杂草丛生的角落,周围全是雪,可也正是因为这儿的一片白,更加突出了它的绿。它是那么小,那么可爱,细小玲珑,清新淡雅绿得发亮。有谁会想到,会在这白雪皑皑的冬季见到这样一丝光景。雪白之中透出的几点绿,甚是美丽。我蹲在边上,撑着下巴独自一人欣赏着这突如其来的惊喜。我很是好奇,这是个什么东西?抚去它身上的积雪,这才看清它的真面目,原来是母亲心爱的吊兰。
我不知道,一向不喜欢麻烦的母亲,怎么会喜欢养吊兰的。起初被母亲从花卉市场买来时,它只有一丁点儿大,叶片黄黄的,看上去像蔫了的青菜。可母亲却笑着说:“你不懂吊兰,别看它现在的样子长得挺伤感,可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你也许会不由地爱上它。”我撇了撇嘴,似乎对母亲的话不以为然。今天一见,我终于理解母亲的话了,它确实让我的.内心泛起阵阵涟漪。太阳似乎也喜欢上了它,想更近一点来瞧瞧它。渐渐地,那一片片的雪花,化成了一颗颗晶莹饱满的水珠,将吊兰的绿色放大了几倍。吊兰显得更翠绿了。
我向来对养花养草没什么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可我倒是觉得很奇怪,这吊兰为何会在冬天如此绽放绿意呢?站在另一个角度,我猛然找到了答案,原来这就是吊兰的独特之处,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在人们的赞叹声中,它选择了沉默,选择养精蓄锐,默默地工作,为我们制造氧气。可到了百花凋零的冬天,它才完成了自己美丽的蜕变。
耳麦里依然唱响着《无与伦比的美丽》。我猛然明白,它赞美的或许正是眼前这样的美景。我没有想到,在这个午后,那宛如香茗的吊兰,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美好。
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作文2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
尽管到了冬天,可我还是不怎么觉得冷。阳光一如既往地从云层中倾泻下来,雪白的大地顿时金光弥漫。耳麦里是苏打绿的《无与伦比的美丽》,那清秀的嗓音还是与往常一样让我喜爱。翻开《流年》,正想欣赏着这如流年一般的文字。突然,眸子底下闪过一丝绿。
我欣喜万分,好像是寻到宝藏一般跑了过去。那是一个杂草遍生的角落,周围全是雪,可也正是因为这儿的一片白,更加突出了它的绿。它是那么小,那么可爱,细小玲珑,清新淡雅。有谁会想到,在这白雪皑皑的冬季能见到这样一丝光景。我蹲在边上,撑着下巴独自一人欣赏着这突如其来的惊喜。我很是好奇,这是个什么东西?抚去它身上的积雪,这才看清它的真面目,原来是母亲心爱的吊兰。
我不知道,一向不喜欢麻烦的母亲,怎么会喜欢养吊兰的。起初被母亲从花卉市场买来时,它只有一丁点大,叶片黄黄的,看上去像萎水的青菜。可母亲却笑着说:“你不懂吊兰,可别看它现在的样子长得挺伤感,可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你也许会爱上它。”我瘪了瘪嘴,似乎对母亲的话不以为然。今天一见,我终于理解母亲的话了,它确实让我的内心泛起阵阵涟漪。太阳似乎也喜欢上了它,想更近一点来瞧瞧它。渐渐地,那一片片的雪花,化成了一颗颗晶莹饱满的水珠,将吊兰的绿色放大了几倍。吊兰显得更翠绿了。
我向来对养花养草没什么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可我倒是觉得很奇怪,这吊兰为何会在冬天开呢?站在另一种角度,我猛然找到了答案,原来这就是吊兰的独特之处,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在人们的赞叹声中,它选择了沉默,选择养精蓄锐,默默地为我们制造氧源。可到了百花凋零的冬天,它才完成了自己美丽的褪变。
耳麦里依然唱响着《无与伦比的美丽》。我猛然明白,它赞美的或许正是眼前的美景。我没有想到,在这个午后,那宛如香茗的吊兰,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美好。
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作文3在人生的道路中,难免有些挫折会令你疑惑、迷茫,从而导致你在一条最为熟悉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别担心,困住一个人的,无非是身体的不完整和病魔的缠绕,只要你有决心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全世界都会为你让道。
著名演讲家胡哲,在出生时就已经没有了四肢,他痛恨这个世界如此不公,为此,他绝望、堕落、消极。就像您独自行走在一片漆黑中,无论怎么走,都看不到希望。但只要你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无际漆黑都会为你让道;胡哲就是如此,无际漆黑之外的,是一缕阳光,它温暖着朝哲,让他前行。
我们要像胡哲一样,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甚至就在万丈深洲的边缘,都要以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
就像那棵没有翅膀,没有脚,却一心想环游世界的蒲公英,它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让种子散落在世界各地……
日本“歌手”克朗,一生都在为成为一名真正的歌手而奔波。他在朋友的不屑、家人的反对下,依然坚持这自己的那份信念,他在街头表演,却每次只有一个女孩在聆听。他的不懈努力,最后换来的却只是一次次的失败。
现实终究是残酷的,后来日本某地发生火灾,克朗舍生忘死,在火场中救出了一个男孩,但他自己却没有从里面逃出来。
女孩的孤僻,是克朗的歌给她点燃了希望的烛灯,给她带来了光明与希望;女孩的歌唱天赋使她成为了一名著名歌手,在她的每一场演唱会上,都能听到克朗的歌。
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克朗其实换了一角度,抱有不同追求,从另一个方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只要你有决心,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全世界都会为你让道。
第二篇:从另一个角度去感悟
从另一个角度去感悟
那年我十三岁,怀着满腔的思念去探望父亲。一下火车,我就拼命搜索父亲的身影,那个让我日思夜念的身影。我知道,站台里最高大的身影一定是我父亲的。可当空旷的车站只剩下我孤独的身影时,我流下了失望的泪水。
原来,他那天走错了地方,而下火车的人又太多,他在车站等了许久,又担心我到家进不了门,于是自己回来了。我全然不顾他的解释,朝他大吼大叫。半个月里,我不与他说一句话。他有时候怯怯地走近我,嗫嚅着期待与我说些什么,但看到我那恨恨的眼神,又落寂地走开了。此时,我的恨意又增加了一分。
我为父亲筑起了高高的站台,父亲在那头,我在这头。半个月里,父亲不停向我示好,竭力用自己的行动来为那天的过失赎罪,给我买好吃的,给我买我喜欢穿的,给我买许多他根本舍不得买的东西。我也在夜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悔过,可一想到那天他的不小心、他对我的“放心”,我的心又硬起来了,不再期待化解那块冰。
暑假结束了,我要回到我的学校,父亲提前几天就开始忙碌,为我的行程做准备。送我去火车站那天,父亲的胸前挂着我的零食,背上背着我的行李,就连肩膀上也扛着他为我买的东西,艰难地挪动着脚步走在前面,我则空着双手逍遥地跟在后面。他说什么也不肯让我分担一些,看到父亲的样子,我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父亲帮我将行李扛上火车,全然不顾别人的大喊大叫。刹那间,我忽然想到了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我的父亲与朱自清父亲的背影何其相似啊!站在另一个角度,我顿时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父亲站在站台上,笑眯眯地看着我,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对着窗外喊:“爸爸,我爱你!”车窗隔着,父亲是听不见的。不,父亲听见了。他也大声对我喊。我知道,那是“女儿,路上小心”。
火车启动了,我拼命朝父亲挥手。父亲的背影越来越小。我相信,我下次一定会在这里看到父亲高大的背影。父亲,感谢您,让我看到了您的另一片风景。
满分解密
文章以情感驾驭材料,以观点统一内容,情节平中见奇。前半部分,重点渲染埋怨之情;后半部分,侧重引出感动之情。作者借鉴课本文章《背影》的技巧,在一个令人感动的画面中化解了内心的怨气。
纵观全文,逼真的细节可谓比比皆是,比如开篇等待父亲之时,“搜索父亲”的情景与“失落流泪”的画面同时呈现,对比鲜明,下笔含情;又如父亲向我解释之时,父亲“怯怯”“嗫嚅”之态与我“恨恨的眼神”,不由在读者心中进一步掀起波澜。全文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尤其是严谨的结尾,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第三篇:从另一个角度去感悟
从另一个角度去感悟
升格展示
姨父一手漂亮的字,已让我羡慕多年。我很早就产生了让他教我书法的念头,直到上周星期天,才真正开始拜师学艺。(下笔切题,虽然寻常,但由于题材独特,也便有了新意。)
那天我特地起了个大早,到文具店买好笔墨来到了姨父家。一进门,只见姨父背着背包,带上水和干粮,像是外出旅游。姨父一见我,高兴地说:“今天我们去爬山。”我疑惑不解,心想:“不是说好教我书法吗?”姨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神秘地笑道:“书法的第一堂课,不必使用工具,也不必在家里。”
我们乘车来到了岳麓山下。姨父边走边说:“中国的书法博大精深,承载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学习书法就像爬山一样,目的不同,收获也不同。专业的登山运动员是为了学习登山技巧,而我们这些人,有的是为了锻炼身体,有的纯粹为了浏览自然风光。有的到了半山腰而返,有的不到山顶誓不罢休。想法不同,收获也不同。”
我听得似懂非懂,我们慢慢前行。姨父接着说:“好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用词精美,令人惊叹。)书法,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正如你读颜真卿的字,会感受到他人格的饱满;读柳公权的字,会感受到他真正的风骨;读欧阳询的字,会感受到他生命的飘逸。‘书品如人品’,这是古训啊!”(用排比句引出对不同字体的解读,不仅挖掘出了书法的文化底蕴,也让语言平添了亮色。)
我似乎有点懂了,这时我们来到了半山腰。我们的视野也变得开阔了,坐下来吃了点干粮,喝了点水,小憩了一会,继续前行。姨父说:“书法就是写字,入门容易,精妙很难。想登堂入室,需专心致志。就像爬山的人一样,唯有不达顶峰誓不罢休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赢家。”看着走在前面的姨父,我猛然发现,他的背影越来越高大。(由学书法到赞美人物,升华文章的主旨。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却让文章大为增色。)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山顶,视野变得越发开阔了,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不由怦然心动,多么美好的景色啊!(引用古典诗词,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这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书法课!站在峰顶上,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另一种风景。
【终极提示】考场作文的较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语言的较量。对比升格前后的两篇文章,内容几乎没有变化,但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这便是语言的魅力。
美化词句,凸显才情。从小的方面讲,你可以让词语变得更典雅一些,更丰富一些。如使用成语、运用叠音词等等。升格文对书法的介绍,“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之类的四字短语,音韵和谐,字字珠玑,极为精当。又如介绍书法的历史时,“读颜真卿的字,会感受到他人格的饱满;读柳公权的字,会感受到他真正的风骨„„”这样的排比,不仅令语言大放光彩,也让内容得到了极大的充实。
挖掘哲理,彰显底蕴。在考场作文中,引入诗词或哲理名言,往往能够收到以一当
十、画龙点睛的效果。如讲书法的魅力时,引入“书品如人品”的古训,登上山顶时引用古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读来不禁令人心动。
第四篇:分层教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分层教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来划分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期望值,针对性更强,教学目标也更明确。因此我赞同此种做法。这与长弓老师所说的语文教学应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的观点并不相违背。后者是从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的总的目标而言的,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分层教育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二者目标是一致的。分层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情况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全面发展,并非要让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其结果只能是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的人。显然,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有害于人才的培养。而新课改理念下实行分层教学则能真正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均衡和谐发展,激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超前发展。同时创造条件,鼓励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相应发展,实现“人人成功,个个成才”的目标。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前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知道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而不是将学生大体的这么一分组就行了。根据班级学生的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结合教材可将学生按:优等、中等、差生对学生进行分层。各层次内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小组,这样在操作中碰到问题时,便于请教,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正确分析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类型进行分层编班,不同的智能类型长短不一,扬其长则人人皆能。不能只以分数高低论英雄,否则会扼杀许多可塑之才。弱智周舟尚能指挥乐队,何况正常人?
不同班型设定不同教学内容制定不同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法实施不同教学手段。在同一班级进行教育教学中要 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可结合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上都要分为三个层次。
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学生的分层授课。这个就有点考教师了。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强化目标意识,另一方面课堂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环节,主攻基本目标,又有兼顾优、后进生的环节,分解层次目标。即使是在共性指导阶段也要把握课堂提问的层次,让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
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设置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知识实际水平。优秀的学生一般学习热情高可以在一般的认为里边再设置些挑战任务,让他们挑战成功的愉悦感。循序渐进的训练他们,使他们不断的得到提高。而对于一般的学生,我觉得也可以鼓动他们去尝试做挑战任务,这时候发动小组的优势,让小组里的优等生给他进行辅导,每做出一些步骤教师要适当的给予鼓励,争取让一般的学生,转入优等的行列。而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只要求他们做出一般任务就可以。
关于分层教学的方法,平时在教学中也运用过。但是没有这么全面。这次网络研修,我重新在网上找了相关文章,好好的学习了一下,才发现原来分层教学还分那么多的方面。才发现教授知识不但要讲究“因材施教”,而且也要讲究“量体裁衣”。“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这就是我们教学的最高境界。
分层教学,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手段。目前,我们针对学生英语整体素质低,英语学习基础弱,学习习惯差,学习英语兴趣不浓,甚至产生惧怕学习英语的心理。鉴于如此,在我校的英语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法的探索,主要作法如下:
一、根据不同层次,科学分组,调动情感,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我校学生在英语学科上的差异是明显的,若在同一课堂学习相同的内容,学会了的会觉得索然无味,没学会的又难以跟上。分层教学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秀生,约占全班人数的25%,B层为中等生,约占全班人数的50%,C层为学习困难的学生,约占全班人数的25%。这种层次划分是呈动态变化的,每期或每半期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变动层次组,该升则升,该降则降。以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分层次的做法包括明分、暗分、学生自定层次三种。我们常用以下两种方法分层:第一种是用一份标准的试题(含有听、说、读、写题型,基础题、中档题、难题比例适中)进行摸底测试,根据成绩划分层次。(一般把全班人数的四分之一划分为A层,四分之二划分为B层,剩下的为C层。)第二种方法是学生自愿报类别。这种方法可能会出现B、C层人数多,A层人数少这一现象。因此,划分的各层次学生并非终身制,而是能升能降的动态平衡。每次单元测验后都要进行依次再划分,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80分以上的为A层,60-79分的为B层,其余的为C层,各层次没有人数限定。这样有利于鼓励学生努力上进,争取A层。由于期中、期末考试试题的综合性、能力性较强,难度相对较大,不及格人数较多,如以分数来划分层次,不利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为此,把这两次大考都以学生的比例来划分,参照前面的层次划分方法。
每次层次划定后,各层次的学生考试成绩表在每次期考前收起来,把每个学生获得A、B、C的次数和全班获得A、B、C的总人次累计起来,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一方面作下阶段的教学参考;另一方面向学生公布,表扬有进步的学生,并将平时成绩按一定的比例计入期中(或期末)考试成绩里。
通过以上科学分组,采用分层指导,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机会,调动了学生们的情感,增强了自信心,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二.根据不同层次,确定目标,调动情感,加强合作,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英语成绩,我再分别确立了A、B、C层次的目标:
A层:严格按照《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完成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B层:基本或略低于《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完成教学内容,抓实英语基础教学。在此基础上,培养自修能力,逐步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C层: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抓好英语基础学习,鼓励C、B层中部分学生向B、A层流动。
由于A、B、C层学生存在差异,A层学生基础好能力强,教师让他们多学、快学、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而B、C层学生基础弱一些,学习习惯也差一些。教者就采取“先降低难度,后逐步提高”的方法,即根据B、C层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讲授所学内容。让他们听懂,理解所学知识,然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并逐步提高。由于A、B、C层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避免传统的“一刀切”现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
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个性自主发展是与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相符合的。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尤其在学生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若喜欢某位老师,就爱听这位老师的课,这门功课的成绩自然学得好,进步快。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我发现C层 和部分B层学生由于基础差而缺乏自信心,有的甚至自卑感很强,心理压力过重,因而没有起色。于是,我对每一位学生都寄予期待和信心,特别对学困生寄予厚望,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点滴进步,我都及时给予肯定或表扬,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体验到成就感。对上课表现差、作业不认真的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用真切的言语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喜欢我,爱听我的课,从而提高听课效果,激发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给予他们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改变以往的学习态度,加强合作,如每堂课开始,我都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展示他们的风采,如进行“Daily Report/News Report/Small Talk”等等,我当堂点评或学生进行自评,并及时给予鼓励。循序渐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有体会:分层次教学立足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因而必须使教学要求适合每一个层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获得成功与自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符合学生发展客观存在的实际,特别是目前职校学生的英语分化较严重的情况下,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别”,做到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
分层教学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以下几点成绩:①不同层面的学生成绩都有所提高,虽然学生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但是学生成绩都有所提高。其中C层学生的提高幅度最大,B层次之;②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有所改善,他们对于达到分层后的目标感到高兴,增强了学习自信心,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逐渐形成;③课堂氛围更为积极,各层面学生(尤其B、C层)学习参与程度明显提高,受到师生鼓励的机会增加,表现出争取向更高层递进的精神风貌。
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法确实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但教学分层较难掌握,考试分层命题及评价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将在今后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第五篇:三下乡,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社会心情随笔
这次的三下乡地点本来是定在廉江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地点改在了徐闻迈陈白坡小学。作为徐闻人,由于调研需要语言沟通,因此我也作为调研组的一员出行。在调研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们不太愿意配合调研工作,有的说没什么文化,不识字;有的人也许有个人隐私或其他方面的担忧顾虑,对于这个问题,我能做的就是尽量的让他们减少顾虑,耐心的给他们解释调研问题,从而让我们的调研工作顺利进行,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数据。
调研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与人沟通的技巧。与村民沟通的过程中,最好不要直入主题,最好先跟他们聊一下家常,然后慢慢的将调研问题渗入谈话中,这样他们会更愿意配合你的工作。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调研组不懂方言的同学与村民的沟通问题。由于村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大多数村民不太会讲普通话,因此,我们让不会讲方言的同学先找会讲普通话的村民作为调研对象,然后我们找不会讲普通话的被事,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尽量多的收集数据。七月八号是三下乡的第一天,小朋友们很听话地准时在操场上集合,小朋友们对我们这些来支教支教的新面孔都感到很新奇,在我们发言的时候,他们都很有礼貌,尊重我们,安静地听我们发言。
他们还是小朋友,相对于我们来说都比较爱玩,他们8号才考完试,本来可以一考完试就开开心心地去玩,到他们还能配合我们的社会实践留在学校上课,是很难得的。启动仪式结束之后,负责各班支教的队员到对应的班级进行自我介绍,让同学们熟悉熟悉自己。我看着讲台下面坐着的小朋友们,小朋友们对新事物都会感到新奇的,看着讲台上进行自我介绍的一张张新面孔,他们会带着好奇和探究的意味看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支教的对象是学前班到六年级的学生,有的班级的小朋友比较安静,有的班级的小朋友比较活泼,这对于我们进行支教的时候要因材施教,有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作为师范生的我,以后决定要当一名数学老师,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学习如何与学生相处,面对不同的学生。
三下乡的这几天,我收获了友谊,生活经验等等,总之,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