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下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三、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一个玩具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1、出示一个六个面颜色都不同的正方形,让学生在某一位置观察这个正方形,问学生最都能看到几个面的颜色,要看到其他几个面的颜色,怎么办?
2、讲述“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为什么每个人得到的结果不同呢?”
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师:那么为什么会不一样呢?你同意谁的结论?
生:他们四人都不对,因为只摸到了一部分,不全面。
师:对呀!这四个人得到的结论都不是全面的。为什么呀?
生:他们四个人都是从各自的角度上摸的?
师:要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的特征,必须要全面的去观察这个物体,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综合无分析把握这个物体的形状和特点。我们本节课就来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
探索新知:
1、观察物体
(1)出示闹钟,(放在学生中间)分组进行。让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位置同时观察。
(2)学生活动,观察物体
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看到的物体形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1:因为我在闹钟的前面。
生2:因为我在闹钟的后面。
生3:因为我在闹钟的左边。
生4:因为我在闹钟的右边。
师:我们每一个人只看到一种结果,你相信别人的结果吗?真是这样吗?
学生交换位置观察,再交流一下(注意自己的观察位置)
(3)师:通过刚才的不同观察,你有什么想法?
生:没一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
生:不同的地方看到的都不一样。
生:没一个物体都不一样,有好多形状。
师:是这个物体不一样吗?
生:不对,是我们人看的饿位置不一样。
师生小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结果是不同。
(4)教学例1(多媒体出示)
师:谁能说一说图中恐龙的三个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学生分组讨论,并说明理由。
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应用拓展:
1、多媒体课件出示图:桌上放着一个茶壶,四位同学从各自的角度观察。
(出示茶壶四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请指出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
2、小组活动进行观察
67页“做一做”中的活动。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数学课本直接进行操作,每个小组成员先从某一角度看这摞书,然后交换位置看一看。最后,在教科书上进行连线。
巩固新知:
1、每个学生从各自的方向观察自己的玩具,说一说看到的玩具有什么不同。请几个学生说给全班同学听。注意:“我在它的(位置),我看到了(形状)”
2、小组活动巩固知识:任选小组成员中的一个玩具,放在桌子中间,说一说从自己的位置看到的玩具的样子。
A: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位置观察
B: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位置观察
应用总结:
师:那么“盲人摸象”故事中的四个人的说法对吗?他们四个人怎样说,才是正确的?
生1:应该说:“大象的腿像一根柱子。”
生2:应该说:“大象的耳朵像一把扇子。‘
生3:应该说:“大象的尾巴像一条蛇。”„„。
师:你们还可以怎样说呢?
生:大象的鼻子像水管。
生:大象的身子像小山。
师:他们如果这样说,你还笑他们吗?
生:不笑了,他们只是从一个角度来说的。
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同学们好吗?
2、如果让你去观察一个物体你用怎样的方法观察呢/
通过小结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对的,对一个物体应全面的观察。
反思:
第二篇: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 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②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过程,体验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物体的样子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与学具: 《盲人摸象》磁带、图片二张、玩具动物若干个。教学时数: 1课时 学情分析:
从不同的方位辨认物体对于二年级的儿童来说,积累的经验是零散的,思想是原始的,思维是不够系统的。不此,教学时我增加儿童对观察物体的活动体验,实际操作等活动,为儿童拓宽了体验的渠道,让他们能自由充分地活动,形成强烈、正确的知识表象,促进他们数学观念的养成。同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不断激励他们勇于探究,给予孩子成功的体验,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帮助儿童在各个方面都得到持续的发展。教学方法:
1、情趣教学法。以《育人摸象》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欲望,从而自然引入课题。
2、实践操作法。通过小组内的自主观察,定位观察、思考与交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得出本节课的重点:观察同一物体,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然后再换位观察、小组交流、班内交流中进一步验证,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从实物观察到图片判断,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育人摸象》的故事。
2、引发问题:这四个人摸到的大象的样子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3、学生独立思考后,班内组织汇报交流。
4、引入新课。由于每个人摸的位置不同,对大象的感受也不同,那么如果我们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问题是探究的出发点”,通过创设儿童喜欢的故事情境,旨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诱发儿童产生问题意识,激发儿童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孩子们在解释“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的同时,主动探究的欲望油然而生,都能积极调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从而帮助孩子积累了初步的活动经验,激活了思维,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场”,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教学起点。)
二、自主观察探究,促进主动建构,体验知识形成过程。
(一)自主观察,合作交流。(定位观察)
1、独立观察:请同学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桌面上的小动物,然后说一说你看到是小动物的什么部位?
2、合作交流: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述说自己看到的小动物的样子(部位)。组织全班学生互相交流。
3、小结:虽然观察的是同一个物体,由于每个人坐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结果也不相同。
(二)主动探究,促进建构。(换位观察)
1、提出要求:请组长把玩具动物放在桌子中间,把头对着1号同学,按1、2、3、4号顺序依次换位观察,直到坐回原位为止。
2、组织学生分组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看到的玩具动物是什么样子的?把你看到的样子画下来,画完后在组内说一说。
3、组织汇报交流:出示小朋友画的图片,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下面这些图形各是哪号座位上的同学看到的。
4、小结:从不同的位置对玩具动物进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通过换位观察,加深学生自身的感受,使他们亲身体验到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样子是不同的,这样教学从实物到图片,遵循了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体现了由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让学生亲自观察、比较、讨论、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活动中建构知识。他们用眼睛去看,用口描述,用脑思考,用心感受,使儿童在多种感官参与体验的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注重问题解决,迁移拓展应用。
1、直接判断:请小朋友们看恐龙图,思考这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组内交流,然后回答。
想:如果你坐在小朋友的对面,你会看到什么形状的恐龙呢?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上述的教学过程设计是个挑战性的问题,使其在现实的情景中激活经验储备,促进儿童调用已有的生活原型联系实际,充分想象推理,多元体验,享受智慧的挑战,学会数学的思考。)
2、教材67页“做一做”。
你知道小朋友看到的哪个面吗? 连一连。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教材70练习十五的第一题。要求: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完成。
4、实践应用:在小象的生日会上,四只小动物都为小象拍摄了照片,可惜的是洗出来之后,他们分不清自己拍的是哪一张,你能帮帮他们吗?
5、迁移拓展:如果有多个物体组合起来,你还会观察吗?请课后实践。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把你的新发现与同伴交流。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空间,设计实践应用活动,旨在使儿童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到数学是饱满的、丰富的、充实的更是精彩的,使儿童的数学学习充盈着智慧的挑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享受探索的愉快,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而真切的应用价值,赋予儿童数学的眼睛,学会数学的思考,帮助儿童在数学课堂上享受着生活,体验到数学课堂独有的文化价值。)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把你的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五、板书: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样子也不同。
第三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龙泉中心校 郭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辨认、想象、推理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丰富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三、【教学准备】 课件,每组一个茶杯。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游戏激趣
(1)课件出示存钱罐的图片。
(2)引发问题:前两次同学们为什么没有猜出来呢?(3)学生交流:前两次我们只看到了存钱罐的一部分,所以没能猜出来。
2.揭示课题 所以说,孩子们,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观察物体,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实践,自主建构
将准备好的杯子放在桌子中间,学生四人一组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围坐在四周。
1.定位观察,建立表象
(1)首次观察:每个学生均正对杯子观察。
(2)组内交流:你看到的杯子是什么样子的?你是从哪个位置观察的?
(3)全班汇报:指定一组中的四位学生依次说说自己看到的杯子是什么样的,教师适时点拨。
(4)设疑探究:你们看的是同一个杯子,为什么看到的情况却不一样?
2.全面观察,丰富表象
是这样的吗?接下来我们换个位置观察一下好吗?
(1)再次观察:每组同学按顺时针依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
(2)交流反思:你现在看到杯子的哪一面?为什么和刚才的不一样呢?
3.重点观察,深化表象(1)对比观察:刚才有两个位置看到的杯子的样子好像差不多,请再到这两个位置进行观察。
(2)质疑辨析:你看到的杯子左右个侧面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3)明确认识:引导学生根据杯子上的把儿所指方向进行区分,说明杯子把儿伸向左边还是右边即可。
(4)质疑:想要全面的观察物体,是不是必须变换我们所站的位置呢?赶紧试试吧?
(组织课堂:左右手游戏)
(三)运用表象,发展观念
刚才我们在不同位置从不同的方向对杯子进行了观察,大家的表现都非常棒,接下来老师期待你们更出色的表现。
出示例1情境图: 1.情境模拟
(1)看一看:对照情境图,想象自己站在小明的位置上,想想小明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如果在小红、小芳、小亮所站的位置呢?
(2)想一想:请同学们静静地想一想上图中的四位同学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2.运用表象
说一说:学生说一说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学生回答,同时课件显示答案。
3.自主迁移 找一找:除了从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观察,你还可以从什么位置去观察?又会看到什么?(例如,从上面观察,看到熊猫玩偶的头顶。等等)
4.反思提升
(1)启迪反思: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归纳提升: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板书: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也不同。
(四)联系生活,应用拓展(闯关练习)
第一关 连一连
(1)课件出示下图:(教材第68页“做一做”)
(2)观察推理:图中的四位同学看到大卡车的哪一面?分别是右边的哪幅图?
(3)独立解答:学生各自在书上连一连,然后汇报,同时课件显示答案。
第二关 拍一拍
(1)课件出示下图:(教材练习十六第题)
(2)想象推理:有三名学生分别站在3个序号所在的位置,为天安门城楼拍照,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哪个位置拍的,请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3)交流汇报:学生回答后显示照片的序号。第三关 填一填
4可爱的小动物们也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了,大家再来分辨一下它们又都看到了什么呢?
(五)全课总结,迁移延伸 1.小结延伸
孩子们,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处处留心观察,做一个会观察、爱观察、勤思考的好孩子。
2.布置作业
1)练习十六的1—3题
2)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观察一个物体,并说出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哪个面。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也不同
观察物体时要全面、有序。
第四篇: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15年扶余市小学数学2坊
顾旭东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的探究的能力。
重点:能结合具体的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具:玩具熊猫、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做个猜图游戏好吗? 出示情境图:请猜一猜这张图片是什么?
出示第二幅:看看它的另背面
(那个小兔子背了个大蘑菇)出示第三幅图:再看它的上面呢?(存钱罐)
观察物体时一定要全面观察。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指导观察
出示并介绍玩具熊猫(主要复习熊猫的前、后、左、右)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熊猫(师转动),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熊猫是什么样子(藏起熊猫)请同学们在你们的小组内互相的介绍一下熊猫。(初步的感知观察方法,并学会与人交流)
示范: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熊猫,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做示范从前面平视熊猫)请同学猜一猜老师看到了什么(生交流“眼睛、鼻子、嘴巴„..”只要抓住了某一特征就可以)同学们也很想看一看我们可爱的熊猫的前面(这时把熊猫转过来请同学们观察并全班交流)那么你们想想,这里有四幅照片哪一张是你们现在看到的呢?(生答)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左边,也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右边(两位同学很快站好了),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这两位同学观察的熊猫是一样的吗?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大部分同学认为是一样的,这时只要给他们时间,很快他们就能找出不同(朝向不同)这时让学生快速的找出左、右两幅图片。
师:把熊猫的后面朝向学生,请学生说说从后面我们可以看到熊猫的什么(生交流),并找出对应的图片。
2、运用观察方法观察物体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玩具放在小组中间,并说说你们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组交流)现在请同学们转动你的玩具,请再说一说你们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组交流)
师:哪一组愿意上来介绍你们的玩具吗?(此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全面观察物体,介绍物体)
3、观察数学书。
(1)请组上同学把数学书立着拼在一起,按老师指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央。(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3)在屏幕上打出四位同学分别从前、后、左、右观察书的场景,并出示四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在书上连一连。
(4)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
4、观察数学书和笔盒。
(1)请组长再拿出一个笔盒,放在书旁边。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从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壶的哪一边。
(4)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讨论:4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第一个人摸到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 其实把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
2、出示一张教学楼的照片。
引导学生想象:从大楼的前、后、左、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
3、出示天安门三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4、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玩具(每组一个)放在桌上,坐在现在的位置上观察玩具的形状并把它画出来。(全班交流,介绍画出来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五篇: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学会要认识物体的全貌应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策略。
过程与方法法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通过多种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 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正确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件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到我们教师听课,检查同学们本节课表现怎样,学得怎样?
出示课件:
师:认真观察,看看他是什么?
生:(1、是圆球,2、小白兔背蘑菇,3、原来是积钱罐)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的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究新知,感知体验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例一,下面这些图是谁看到的? 为什么他们看到的会不一样呢?学生讨论,交流。(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大熊猫的,观察到的 熊猫形状是不同的)
2、如果要让每个人都全面地观察大熊猫,该怎么办?同桌互 相讨论,最后看谁想的办法好。(第一种把大熊猫转动一圈观察。第二种我们绕大熊猫转动一圈观察。)
想一想:我们怎样观察一个物体?谁来总结一下?(观察物体只有全面、有序。才能把物体看得真,看得准。)
三、知识运用,课堂练习。
出示课件:
1、连一连,下面右边的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2、下面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
3、填一填
小狗看到的是图(); 小猴看到的是图(); 小猫看到的是图(); 小鸟看到的是图()
2、试试看,说一说:
(1)下面图形是谁看到的?
(2)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哪幅图是笑笑看到的?
3、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四、课堂作业
1、慧眼识图,请同学们把书翻到70页练习十六第一题,看谁找的准。
2、练习册第一课时。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