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探讨的论文(大全5篇)

时间:2019-11-09 13:0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探讨的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探讨的论文》。

第一篇: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探讨的论文

摘要:城市河流意为法院或者流经城市的河流或者区段,除此之外历史上经人工开挖随着时间演化而遗留下的运河等也含括在内。本文简单分析我国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的现状,找寻问题所在,探讨我国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进而从原则出发,给出实际可行的景观设计的方向和方法,从而让城市河流景观设计更具科学性、可行性与艺术性,让河流景观与城市融为一体并且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

1城市河流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不论国内外,城市河流相比其它河流都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比如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以及休憩玩耍等价值,相对于其他城市景观其更具吸引力。然而近些年,我国的城市河流景观设计才得以受到重视,属于起步阶段,规划制度和设计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城市河流景观设计的发展。城市是推动社会经济科学的主战场,因此,城市河流重则遭到环境破坏,轻则仅用于防汛泄洪并无景观设计,致使环境治理和景观设计止步不前,工作还停留在表面。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没有充分利用河流自然走向,将弯曲的河道改直,千篇一律的直线使河流景观丧失活力;河流附近生态环境和结构以及景观建设过于人为化和简单化,可能导致河流生态环境出现紊乱或者失去平衡;城市河流很难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植物疯长,降低水本身的净化水平以及霸占水里其他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最终使水质变坏而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2城市河流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整体性原则

城市河流是城市独特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整个设计都应该与城市融合统一,最重要的生态设计亦是这样。完整完善的河流景观含有多项因素,例如水体景观、两岸景观、连接景观(桥梁等)以及人为景观(人群、车辆、船只等)等。在整套景观建设中必须考虑组成景观的每一个细小因素,随着时间季节的转变能呈现出不同特色但不突兀的河流景观是景观设计人员最重要的工作。

2.2自然性原则

河流走向有弯有直,但是弯曲的河道具有更多优点,它更利于生态稳定以及更加具有观赏价值,在设计工作中不能仅仅从水利和工作量的角度考虑将河道改直而忽略了自然弯曲河道本身所带来的优势;除此以外,河道的建设应该尽可能采用现场可利用的、自然馈赠的材料,建设步骤和过程应遵循自然过程和规律,从而建设出来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河流景观。

2.3生态性原则

生态学是景观建设中经常涉足的学科,因为它是研究有机体和它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问,运用在河流中的环境即指物理和生物环境的结合体。河流景观设计应该依据生态学原理,采用天然的材料、运用自然的手段创造出自然的环境,使其符合生态平衡和稳定,促进景观与自然的融合与发展。

2.4传承历史与文化的原则

河流形成的时间有长有短,除了正常的河道还有历史遗留下的运河等,这些不同的河流处在不同的地区、城市,处在不同的人文背景、环境下,所以不同的河流景观建设也应根据当地的特点而有所转变。河道见证和陪伴着一个城市的兴起发展,它充满弥漫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一个好的充满特色的河流景观建设是引领外人认知整个城市的一个特殊存在。

2.5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河流景观设计依然如此,它的设计不应该只满足当前的要求,应该尽可能满足更多要求和具有更大的意义,使其在将来的环境中仍然可以适用并发挥作用。这就要求设计前做好充足的调研和方案探讨,设计从当地历史进程出发并且取材于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3遵循自然的城市河流景观设计方法

3.1仿照自然的设计

形式各异的自然形式呼应形式各异的自然过程,景观设计中要善于变通,根据不同的自然形式以及对应的机理创造出顺应自然规律的景观。这不仅需要极强的专业性还需要一颗敏感且善于观察感受的心,所以,设计师应该对自然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理解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景观作品。

3.1.1保留恢复自然形态。河流景观应该依据河流所处城市的本身样貌进行改造设计,不过多地干预从而尽量保持其原有的蜿蜒曲折的河道走向。若已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则可尽量恢复河道本身的自然形态,除此之外,不破坏河道两旁的河滩沙地等。河滩沙地不仅具有水利价值和观赏价值外,还具有提供人们休憩、玩耍的功能,除了尽量保持河滩沙地原貌之外,可以利用有限空间搭设球场等运动场地,也可在河边建设台阶等供游客近距离接触水流。

3.1.2水声的利用。城市河流景观除了可以用眼睛观赏外还能带来听觉的享受,城市的人们通常为生活而忙碌无法经常亲近自然,而城市河流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水流的声音丰富多样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和回忆,因此设计者可以在景观设计中灵活运用水声,丰富环境的层次感,增加空间的意境色彩,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不仅能看到美景还能听到美景。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貌、河流的大小等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仿自然景观。

3.1.3生物环境多样性。自然的河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依据河床的高低、区域温度的高低等会形成深浅不同的水域以及温度不同的水域,它们可能单一出现也可能交替出现,不同的水域适合生长的动植物也会有所区别,这就是河流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多样性产生的原因。除此之外,沿河道的建筑物道路等不应阻断河流,应该保证河流的延续性,是其形成一套完整自然的生态系统。

3.2环境友好型的设计

对于处于繁华城市或者繁荣地区的一些河流,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可能很难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河流的自然形态以及将原本的河滩沙地改为商业或者政府用地,这种情况下,设计者只能尽量保留现有河流河滩的自然形态,采取环境友好型的方式降低对现有环境破坏的可能性。

3.2.1采用自然材料。临近河流的景观很多情况下都是广场、花园等,里面除了一些娱乐健身器材需要额外采购外,在条件资金允许时,其它景观应该就近采用天然的物品来取代,例如河滩沙地上的岩石和石头等,可以保持其原来的面貌和位置,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持河流生态的自然性,也能够更逼真地建设一个繁荣城市里的自然一角。采用天然材料更能保持周边环境的和谐性,人们也更容易接受,而采用其它设施、材料会显得比较突兀,造价相对也高,施工也相对麻烦。

3.2.2铺设下凹式绿地。在河流两岸的空地上除了可以铺设同水平的草地,还可以铺设下凹式绿地,这种绿地的标高低于周围地面,这样主要是为了可以聚集地面上的水分。绿地上可以种花种草或者其它自然景观,这种绿地除了可以采用天然的土壤外,还可以采用人工的渗透系数大的透水材料,在低洼处合理建设渗透设施和管道等,尽量能汇集雨水并均匀的分流向其他部位,这样既操作简单又降低成本,还能利用自然地势收集雨水。

3.2.3铺设透水地面。在河流两岸人流量小的地方可铺设透水垫层,同样是为了收集雨水并排出,在城市遭遇大降雨或者洪水时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对于某些不能采用透水垫层的部位,可科学合理地抬高地面,使其产生一定坡度将水引向最近的绿地或者透水地面。

4结语

人们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会对精神生活、娱乐生活产生更高的要求,城市河流景观即是人们茶余饭后享受休闲时光的不二去处。城市河流景观设计需要遵循诸多原则,最重要的就是源自自然、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除此之外还需要设计者有一颗感受自然、理解自然的心,再结合当地的人文背景,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建设出融于城市的独一无二的景观。

作者:陈溯宁 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

2陈波,包志毅.整体论的景观生态学院在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规划师,2003(3)

3岳隽,王仰麟,彭建.城市河流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念框架[J].生态学报,2005(7)

第二篇:城市生态学期末论文

城市生态学期末论文

论在城市灾害中的人为原因及相应的防护

措施

班级:15城市管理 姓名:刁建良 学号:1517431020

论在城市灾害中的人为原因及相应的防护

措施

摘要:众所周知,城市灾害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城市灾害是指发生在城市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各种灾害,如果说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阻挡的是不可抗因素,那么城市灾害中的人为原因就值得我们加以重视了。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安全可以说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城市灾害的防治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灾害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城市灾害与安全管理这门学科对人类越来越重要,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本文将结合典型灾害案例全面分析城市灾害,从而得出城市灾害与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城市安全形成与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城市灾害 人为原因 防治措施 必要性

1.引言

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大城市遭受灾害的损失越来越严重,因此,研究城市灾害的人为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成为众多国家抵御城市灾害的重中之重。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化使人口和财富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灾害频繁发生,造成的损失将越来越严重。将预防观念通过各种方式告知大众,通过社区构建城市灾害基层网络,提高国家、政府、非政府组织与公民对各类灾害的应付能力,是减少各类灾害对城市可能造成损失的最好保证。

2.国内外典型灾害案例及分析

2.1美国“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上午,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两座建筑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世界贸易中心其余5座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9时许,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机撞向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局部结构损坏并坍塌。

事件发生后,全美各地的军队均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虽然塔利班发表声明称恐怖事件与本·拉登无关,但美国政府仍然认定本·拉登是恐怖袭击事件头号嫌犯。作为对这次袭击的回应,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入侵阿富汗以消灭藏匿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塔利班,并通过了美国爱国者法案。2001年10月7日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宣布开始对阿富汗发动军事进攻[6]。

“911”事件是发生在美国本土的最为严重的恐怖攻击行动,遇难者总数高达2996人。对于此次事件的财产损失各方统计不一,联合国发表报告称此次恐怖袭击对美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生产总值的2%。此次事件对全球经济所造成的损害甚至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

此次事件对美国民众造成的心理影响极为深远,美国民众对经济及政治上的安全感均被严重削弱。2.2马航MH370 3·8马来西亚航班失踪事件是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与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该飞机应于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6:30抵达北京。马航启动救援和联络机制寻找该飞机。2.3核泄漏事件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物爆炸后,日本政府13日承认,在大地震中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可能正在发生“事故”,2号机组的高温核燃料正在发生“泄漏事故”。该核电站的3号机组反应堆面临遭遇外部氢气爆炸风险。2011年3月13日,共有21万人正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2.4地震灾害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震。然而地震造成的城市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就近几年的日本熊本地震、08年汶川大地震、再往前的唐山大地震都对城市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3.城市灾害的人为原因

就上述所列举的几个城市灾害的案例来说,不乏人为所致和单纯的自然灾害。

3.1地面变形灾害

地面变形灾害主要表现为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裂缝,这主要是由于人为的盲目开采地下矿产资源而引起塌陷。

3.2水土流失灾害 水土流失灾害是土壤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剥蚀搬运和沉积。由于它作用发生缓解,平时察觉不到,故又称之为“爬行性的灾难”。气候、地形、土壤种类和植被覆盖等会影响水土流失的发生,但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壤,破坏植被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3.3风沙尘暴灾害

风沙尘暴都是威胁城市安全的灾害性自然现象,但却是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在受风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城市和地区,加强植被的恢复工作,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是减少灾害的最佳途径。

3.4海平面上升灾害

全球气候变暖,地球表面降雨历时加长、强度增大,加速海洋中冰雪的融化,海平面上升,过去的10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15-0.45℃,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0cm 3.5传染病灾害

导致传染病的作用因素(1)城市环境变化(2)人类活动(3)现代医药的并发症(4)微生物的适应性和变化(5)公共卫生措施的变化

3.6城市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灾害包括车祸和航空灾难

4.城市灾害的防护措施 组建国家级城市灾害管理委员会,研究制定综合性灾害管理战略和专项灾害管理的战术性预案。各省、市也应设立相应机构,形成一个联系紧密、反应迅捷、高度协调的全天候联动整体。

(1)加快统一的紧急状态法立法进度。在宪法修正案中明确建立统一的紧急状态法的基础上,构筑完整和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城市灾害管理以及全国灾害危机管理提供法律保证。

(2)明确政府部门对灾害管理应负的法律责任。研究制定或修改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政府灾害管理工作问责制。

(3)加快建立城市灾害管理能力评价体系,把对政府灾害管理能力的评价列为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由“灾害行为反应状况评价”、“灾害紧急救援能力评价”等指标,构成科学评价城市灾害管理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和操作系统,为城市灾害管理提供科学基础。(4)加强城市灾害管理的专业和普及教育。设立城市灾害管理专门教育机构,提供专业训练,培养专业人才。

(5)构造“预防为主”的城市灾害管理上游机制。将预防工作纳入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渗透在教育、科研、监测、预警、媒体、社区等领域,实现灾害管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6)构造“政府为首”的城市灾害管理协调机制。确定全社会统一、家喻户晓的灾害报警、接警处置唯一电话号码,构筑多层次的城市灾害应急联动体系等。

(7)构造“动员为先”的城市灾害管理的社会动员机制。科学定位不同政府部门灾害响应和实施管理分工与合作职责、任务,确保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形成全体动员。

(8)构造“志愿为伍”的城市灾害管理基层人力资源聚合机制。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地建立广泛的灾害响应志愿者队伍,形成抵御并缓解灾害损失的一支重要力量。

(9)构造“社区为根”的城市灾害管理基层网络:构建家庭防灾减灾单元、完善邻里救援的社区支持框架、发展非政府的民间社会组织自助系统、形成社区安全自救和互救的实战演习。

参考文献:引言中的案例来自百度

第三篇:城市生态学期末论文

城市生态学期末论文

题目:城市植被研究

学 院: 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年 级: 12级 姓 名: 杨顺 学 号: 1208100304 指导教师: 吴声凤老师

2014 年 12 月 24 日

城市植被研究

摘要:虽然城市植被这个概念提出大约才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学者展开对城市植被的研究。从目前看主要从城市植被的特色、类型、功能和覆盖率等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植被

类型

功能

覆盖率

城市植被是指覆盖在城市地表上的所有的植物种类,包括自然种类和人工栽培种类。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的初级生产者,具有重要的自净、美化城市景观、丰富城市建筑轮廓线、提供休闲娱乐和防灾避难场所等作用。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因此对城市植被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学者主要城市植被对以下方面进行研究。

一、城市植被的特色

城市植被不仅是植被的生境特化了,植被的组成、结构、动态等也发生了改变,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征。

(一)城市植被的生境的特化

城市是人为活动影响最强烈的区域,其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都不同于其它地区。相对于自然条件,城市的辐射量减少2-10%,年均温增加1-2℃,风速减少10-20%。降水量虽然增加5-30%,但由于强烈的蒸发作用,相对湿度减少2-10%。同时,城市的地形更加平坦,地下水位相对较低。由于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影响,部分地区土壤更加肥沃。这样就改变了光、湿、温和风等气候条件。城市植被处于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化生境中。

(二)城市植被格局的园林化

城市植被在人类的规划、设计、布局和管理下,大多数都是园林化。乔木、灌木、草、藤等各种植物进行相互搭配,例如城市草地、森林、花坛都是按照人们通过自己的意愿或者与周围环境进行相互联系进行搭配和布局的,都是人们通过精心镶嵌融合而成的城市植被园林化格局。

(三)城市植被结构单一化和演替偏途化

由于人工制造的原因城市植被的结构分化显著,并且倾向于单一化。其是通过除去了自然植被的残存和受保护的森林,城市森林一般都缺乏灌木层和草木层,藤木就更少了。城市植被的动态,无论是是形成、更新或者演替都是人为的干预的情况进行的,都是按照人的意愿进行演替的。

二、城市植被的类型

城市植被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因此合理地对城市植被进行分类有利于城市建设和规划。关于分类而言不同的学者应用不同的分类系统是方法不尽的都相同。目前综合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道路植被 简单的说就是道路两边的植被,一般根据地域的各种因数差异而配置不同。

(二)公园、花园植被

(三)庭院绿地植被

(四)城市其他植被类型,其主要又分为如下:

1、自然植被:(1)森林 ;(2)灌木;(3)草地。

2、半自然植被 :(1)森林;(2)灌木;(3)草地。

3、特殊的人工植被 :(1)农田作物;(2)人工林;(3)人工灌木;(4)人工草地;(5)植物园植被。

三、城市植被的功能

从目前研究来看城市植被主要有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保护环境、净化环境、调节小环境气候条件的生态效益,保护多样性及创造经济价值的绿化产业。

(一)城市植被绿化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

城市植被绿化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其内涵极为丰富。在宏观方面,城市绿化实体能够把城市的地方特色与风格体现出来。依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自然植被等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和民族风情等社会条件创造出一个美好的城市。微观方面,城市绿化实体实际上还能够把城市的一些建筑物和单一建筑物提体的功能极限体现出来,或者说在某一建筑区里根据其生活特点开展相应绿化建设。总而言之,城市绿化对于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的功能非常明显。同时如果城市植被与城市其他植被搭配的好,可以添加景色、美化街道和市貌,给城市带来活泼生机。

(二)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

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是明显的,也是城市植被的主要的功能之一。包括降温增湿、调节环境条件、吸收有毒气体、滞留烟尘净化空气、降低环境噪声和杀菌效益等。

1、城市植被实体对小气候的作用,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城市植被的光能效应显著,尤以热带和亚热带最为突出。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植被能使局部地区降温 1~3℃,最高可达10℃,同时增加相对湿度3 ~33%,并且可遮荫、阻挡太阳辐射到地面达6O,最高可达9O%以上,只有 6 ~12 的太阳辐射通过植被叶子到达其下边,有效地减少 30 以上的太阳辐射。植被的蒸腾耗热占辐射平衡的60 以上,气温明显低于投有植被的街区。但是,不同种类植物吸收光能调节小气候的能力亦有不同,如小叶榕与草地配合要比单一的草地植被降温效果明显。

2、城市植被对二氧化碳平衡调节作用,在碳氧平衡效应方面,由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大于郊县。从工业革命时期到今天,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始终在急剧增长,这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形成城市 “热岛”,严重影响了地球气候和生态平衡,给人类生活、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而城市植被对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减低城市“热岛”效应起了一定的平衡作用,原因是植被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当然,不同植物的吸碳放氧能力不同,如乔木的吸碳放氧能力要大于灌木。

3、城市植被对大气的净化作用,在净化环境方面,城市植被可以有效的吸收二氧化碳,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城市植被还具有杀菌效应,一方面植被能吸滞粉尘而减少细菌载体,使大气中细菌含量减少;另一方面植被本身具有杀菌作用,因为许多植物能分泌出杀菌素而杀死细菌、真菌及原生动物。城市植被还对灰尘有吸附滞留、过滤的功能,其吸尘能力随植被种类、地区、面积大小、风速、季节等因素而异。除此之外,城市植被还有降低噪声的功能,在居民区与公路之间建立防护林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4、城市植被对噪声减弱作用,城市植被可以减弱噪声,主要是植物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作用,单株或稀疏的植物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很小,但当形成郁闭的树林或绿篱时,则犹如一道隔声板,可以有效地反射声波。

总之,城市植被的生态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它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加强对城市植被生态功能的研究,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以促进城市的生态建设。

四、城市植被覆盖率造成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植被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城市当中, 通常用城市植被覆盖率来表明城市绿化规划目标或所取得的绿化成果指标。城市绿化规划目标是指在城市范围内, 单位土地面积上规划城市植被所覆盖的面积。绿化取得的成果是指城市范围内, 单位土地面积上实际城市植被所覆盖的面积。20 世纪以来, 城市发展越来越快, 人口数量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大多数的城市发展过程中, 原有的城市植被(原生植被、农田植被)所在地绝大多数被占用, 自然植被、农田作物覆盖的面积则大量减少造成环境质量差,因此, 在有限的土地上, 紧跟城市化的进程, 提高城市植被覆盖率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总之, 城市植被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环境建设不仅要体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而且要体现城市环境建设由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提升的要求, 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环境建设应从区域环境的自然本底出发, 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植被, 科学规划人工植被, 建设城乡绿地相连的森林体系, 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网络系统, 实现大地园林化, 大小公园设置合理, 设施齐全, 绿地的数量和质量满足需求, 城乡空间结构生态化和田园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 田希武.城市植被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效应.陕西水力发电,2001,(17): 60-62.[3] 杨小波 吴庆书.城市生态学(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4]宋永昌.由文辉,王祥荣等.城市生态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宋永昌.植被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OO1.[6]蒋高明.城市植被特点、类型与功能.植物学通报,1993,i0(3):21~ 27. [7]中国国家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02.

第四篇:城市河流污水处理方案

南昌市抚河水质恢复方案及其讨论

一、方案背景

抚河位于南昌市市中心,南接象湖,往北至滕王阁西侧的新洲闸,河道全长约4.9 公里,是南昌市内重要的景观水体,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目前抚河水体生态功能受损、水污染严重,水体黑臭、蓝藻现象明显,水质总体为劣V 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等。严重影响了城市水环境质量,以及周围居民的生活,引起一系列社会与环境问题。

当赣江水位较低时,抚河水由新洲闸自排赣江,当赣江水位较高时,由新洲电排站电排入赣江。新洲闸区域属滕王阁景区,需具备健康的水体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水域生态景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在该背景下,建议通过水域生态修复工程来改善水质与水域生态环境,营造安全、健康城市生态环境。

二、方案意义

新洲闸区域属滕王阁景区,需具备健康的水体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水域生态景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营造抚河水体景观生态,改善水质,净化水质,保障水质,对于南昌城市水体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城市生态安全,促进城市生态性和经济性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南昌市正着力”申报国家级水生态环境试点城市”,建立象湖与抚河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取得国家级水生态环境试点城市的重要内容。

三、方案思路

1.生态修复思路

一是恢复和再建河滩湿地和旅游休闲景观水面,二是利用河滩湿地和景观水面,采用立体分层布局的方式,形成沿河沿堤绿色长廊,三是采用生态护岸的方式对已有的传统护岸改造、重建,使得河流更生态。

为了净化乌沙河水质,通过景观水系生态净化工艺,采用流经各个功能侧重点不同的湿地系统“进入两岸河滩湿地生态净化区,强调景观湿地土壤和生物的综合净化效果,然后进入植物综合净化区,在这里具有完整水生群落结构的多种植物会全方位地对水系进行系统净化,大大净化了水质;经过一般河道时则以土壤孔隙和土壤微生物为主,辅以植物再次对水系进行过滤净化;水系再依次经过不同净化区,每个区都针对不同的净化、景观目的配置了相应功能性水生植物,起到最终湿地沉降与过滤作用,同时强调其生态景观性,使湿地的功能搭配与净化效果完美融合。

生态护岸不仅使得河道治理更生态,环保,同时结合了水生态修复技术,使得护岸工程还具有治理污水的功能将护坡、护岸与具备净化水体的植物很好的结合起来。

四、方案具体内容

1.驳岸工程措施

采用“防护型、生态型、亲水型、景观型”等多种护坡,同时结合对植物水生态修复,景观水位以下,设计具有修复功能的沉水植物”将生态护坡与水生态 修复紧密的结合起来,乌沙河枯水季节,水质较差,因此在景观水位多采用护坡工程+水生植物组成生态护坡类型。2.清淤

淤泥是河道重要的内污染源,是造成河道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河底存在大量淤泥,即使将外部入河污染物全部控制,河内底泥释放和动力作用下的营养盐再悬浮溶出,同样可能引起水华现象发生,因此在河道进行全线截污后,还需对整条河道进行淤泥疏浚处理,清淤厚lm左右。设计清挖淤泥运至郊区淤泥干化场干化处理,后运至垃圾填埋场填埋。3.水生植被重建与恢复规划

水生植物选样是依据对水生植物生物学特性、耐污性、对N和P去除能力及光补偿点的基础上。结合恢复区的生境条件和功能要求,筛选出几种生态耐受性强,能适应乌沙河河流水质现状的物种作为恢复的物种。

通过筛选出的适合南昌本土和适合南昌生长的水生植物,结合已经有生态修复成功案例和试验的水生植物,可供抚河种植的水生植物有:水花生、水浮莲、满江红、紫萍、浮萍、伊乐藻、范草、菱、风眼莲在对浮游藻类的竞争抑制、对湖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净化和促进沉降方面效果明显。金鱼藻、狐尾藻、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去除水体中氮、磷具有显著的效果,还可以提高水体透明。美人蕉、水竹,可以将水面观感性改善,异味得到控制,透明度改善,氨氮和总磷下降,COD、DO显著改善。4.水生植物的配置方法

在植物的配置方面,多种类植物的搭配,不仅在视觉效果上相互衬托,形成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效果,对水体污染物处理的功能也能够互相补充,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完全或半完全(配以必要的人工管理)的自我循环。

从功能上考虑,可采用发达茎叶类植物以有利于阻挡水流,沉降泥沙,发达根系类植物以利于吸收等的搭配。这样,既能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带来良好的生态效果;而在进行精心的配置后,或摇曳生姿,或婀娜多态的多层次水生植物还能给整个湿地的景观创造一种自然的美。6.景观水位以下的植物

在满足景观水位以上的植物特性时,应满足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植物发达根系的吸收和协同作用减轻有机污染,净化水质“通过逐步构建水生仿生生物群落,改变河流生态链结构的单一性为多样性从而提高水环境承载力,并美化水域环境”恢复生植被,对重建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沿岸陆生植物

植物配置本着“物种多样性原则、自然配置原则、保护利用原则、文化美学原则”,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配置。8.鱼类群落重建与生物多样性恢复规划

在有机污染河段投放适当的水生动物,可有效去除有机物,并控制藻类生长。如底栖动物螺狮主要摄食固着藻类,同时分泌促絮凝物质,使湖水中悬浮物质絮凝,促使水变清;滤食性鱼类如螂、缩鱼等可有效去除水体中藻类,使水体透明度增加,并摄食蚊、蝇及其他昆虫的幼虫,通过水生动物的生命活动逐步改善河流水质状况。

五、评价与讨论

1.其他河流水污染控制方案

通过查阅文献,我还了解了一些其他河流污水处理方案: 1.1 河水化学处理

河水化学处理技术包括化学絮凝、化学除藻和重金属的化学固定等,化学处理法的突出特点在于其见效快、方法简单,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对受污染严重的城市河流运用化学处理法,能够起到控制和缓解污染的作用。1.2 曝气复氧技术

污染严重的河道水体由于耗氧童大于水体的自然复氧量,溶解氧很低,甚至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的河道进行人工充氧(此过程称为河道曝气复氧)以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改善或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1.3 综合调水

综合调水是河流污染治理的重要辅助措施,通过调水对河网水流进行科学调度,尽量提高水体流动能力,是改善水的一项有效工程措施。水资源调度不同于河网水流调度,前者主要解决水资源再分配问题,后者主要解决平原河网地区的水质污染和汛期排涝问题,调水的目的是通过水利设施伽闸门、泵站)的调控引入污染河道上游或附近的清洁水源改善下游污染河道水质。调水增大了污染河道的水量,加速河水流动,促进污水的稀释。使河水在河道中的停留时间缩短,污染河水不易在河道中滞留而导致黑臭。同时,调水时河道水动力条件的改善使水体复氧量增加,有利于河道自净能力的提高。2.对生态修复的评价

我觉得处理城市里被污染的河流最好的方法还是生态修复法。因为城市聚集着大量人口,河流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感官等各个方面,若用其他方法可行性不强,而生态修复效果更持久,也具有美化作用。并且生态恢复计划是有利于全局性生态功能的改善,如恢复动物栖息地的连续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其他技术相比,生态技术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生态技术遵循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来治理污染河流,在增强河道自身的净化能力,治理河流污染的同时有助于河流生态的修复。但是,生态技术的处理效果直接受季节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对于适用于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的生态技术的设计、长期运行效果和管理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3.建议

我觉得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改变观念,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此,我们必须:

(1)加大对民众的教育,提高民众环保意识;(2)对排入河道的污染物要全面实施总量控制;(3)大力做好节约用水和污水资源化工作;

(4)尽快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的转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5)加大水污染治理投资;

(6)依法治水,完善河道控制的法律、规章和制度, 并严格实施。

10022118

薛山

第五篇: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

崔鑫

1104014018 1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

引言:建筑师齐康认为居住区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功能:生活的组织功能、交往及信息和情感交流的功能、休憩和工作平衡的功能以及教育和科技发展的功能。在这四方面功能中,前三项都与住宅区户外环境和户外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住宅区户外环境建设的所有参与者中,园林景观设计师担任着相对中立的角色,专业背景和职业精神,要求我们需要研究、分析当代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在“现代化潮流”的发展前景里进行展望。在此,身为城规学生,未来的城市设计师的我,浅显论述一下对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种种理解。

摘要: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无疑是体现城市活力、展示城市魅力的最基本、与人最贴近的场所,住宅区可能是人们最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的场所,住宅区景观环境承担了居民大部分的户外活动,它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品质,并对城市整体景观形成巨大影响,也是目前房地产经济巨大的推动力。随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加。虽然当前住宅区园林景观营造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并且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住区的环境要求,但在诸多方面仍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诸如对居民的活动或行为关注不够,没有很好地协调城市整体景观,设计脱离地域自然条件与历史文化而缺乏特色与个性,甚至造成建设和管理方面许多隐患。住宅区景观设计的核心在于以不同的形式去反映和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个优秀的住宅小区环境设计,必须突出一个人性化的设计思想。本文对目前国内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不考虑中国国情、风格简单模仿、忽视项目建设前期的重要性、细节上的疏忽、设计不负责任、园林建设缺乏个性、城市园林意识普遍不高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并建立“顺应自然、赏心悦目、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本

文的基本结构分为五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确立原则;对住宅区景观设计的前景展望。

一、我国小区景观设计的现存问题

(一)景观设计环节中存在诸多缺陷

在许多住宅小区内,景观从设计到实践都存在较多的不足与弊端。这主要表现在: 1.功能性差:目前,许多小区的园林景观从设计到营造都未充分考虑“功能第一”的原则,而是侧 重于外表的美观表现(多是从促销的目的出发),使“景观”成为“仅观”,参观的作用代表了园林的参与性、共融性的功能和作用。

2.经济性差:一些小区的园林景观为追求表面的美观和气势以达到促销的目的,不惜重金追新求异,结果是加大了投资成本,增大了购房者的房款支出,同时也增大了后期的物业管理费用。

3.生态性差:许多小区往往将小区绿地用中央公园的形式来体现,形成“绿地公园化”,忽略了居者享受绿色的自然化追求。

4.协调性差:目前,“景观”在业内很受欢迎,园林景观风格迥异,多姿多彩,成了营造楼盘特色的重要手段。但有的楼盘因景观设计欠妥,定位不准,处理不当,使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难成一体,这种“分离”使得小区景观的整体效果较差。

(二)景观设计模仿之风盛行,缺乏个性

走近一些新开发的地产项目,总会感觉到这个小区与那个小区有似曾相识之感,原因之一便是小区园林景观缺乏个性,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克隆”和“模仿”的痕迹,你建个亭子,我盖个廊柱;你有小桥流水,我有叠水喷泉。

景观设计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专业,它最终将以空间景观的视觉形式展现给人们,使人可以享受其中的艺术产品。同所有门类的艺术一样,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简单模仿抄袭则是一种短期行为。

(三)设计与施工相脱节

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以树种的配置为例,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现场施工,设计时均需亲临指导。至于山水园 的放样、施工,没有景观设计师的现场把关,更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出现问题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置身于现场,景观设计师更容易把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可以说,善于处理现场是一个优秀景观设计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可是,不少景观设计师并不乐意于下工地,至少是缺乏主动性,而越是施工水平差的队伍越是缺少与设计人员的沟通,最终结果往往留下诸多遗憾。对于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和配套设施建设,今后将以园林化、生态化为发展方向。注意社区健康园林的营造,同时,加强环境景观与小区业主的互动交流,以便切实提高业主的生活质量。

(四)行业缺乏规范

景观产品具有其特殊性,与建筑相比,少了很多安全(如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并有较大的可改造性,不良后果的责任也较小,这些特点导致了各方面的干预增多。当前,应通过彻底实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促使景观设计专业走向更明朗更完善。

二、我国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前景展望

伴随着住宅建设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国内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水平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今后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会越来越体现自己的个性。概括地讲,总体上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生态化

新阶段的园林景观——生态园林景观将逐步取代主题景观进入住宅小区。首先,21世纪的住宅向着更加人性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生态园林景观首先是在设计观念上强调“以人为本”,追求“生态平衡”、“建筑、人、环境”相结合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其次,充分考虑功能第一的原则。景观是为人民服务的、供认使用享用的,而不是让人参观、为人展示的。因此,生态园林景观中草坪可以让人休息,林中可散步,水溪可亲近,它并不单纯追求大片中央绿地,而更强调推窗见绿、出门观景、进园闻香、冬暖夏凉的自然生态环境,真正营造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自然境界。

如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小区。绿化率真正达到了54%。植物的茂盛生长促进生态功能的完善。

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小区,俯视望去,入眼满是绿色。

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小区,大片的绿地树池,植物茂盛。

最后,生态园林景观充分体现了外部景观与内部景观的有机融合、大环境与小区环境的有机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的“三融”标准,形成一种人景相融的生态环境。

(二)个性化

美国SWA集团亚洲总监容欢女士指出:单纯为做景观而做景观,不顾具体

环境,盲目地设计了很多不实际的流水,花坛,绿地等,或过多的使用瓷砖、花岗岩铺地、花坛等只会造成园林景观的雷同化。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特色树种,非要把南方的棕榈树移植到北方,就有点牵强了。而且,中国普遍缺水,增加草坪的数量不大可取,应尽量利用立体绿化,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早期住宅区的景观环境投资较少,简单粗浅 如今的住宅区景观赏心悦目,景致宜人,成为一大观设计前进了一大步。

(三)回归自然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应以种植为主,结合自然水域让设计回归自然。

丹东金海小区:林荫道路让人们在炎炎夏日免受炙烤之苦在很大程度上对整个住宅区园林

景观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丹东金海小区:品种多样、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创造住宅区优美景观环境的重要手段

三、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模式

1.游赏型庭园景观设计:游赏型庭园供人流连漫步,是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的统一体.因此在景观设计时,应当强调景观的趣味性和步移景异的特征,远近层次分明,同时考虑有足够的休闲设施,以亭台廊榭点缀,相互借景.2.规则式种植:采用集合图形的布置方式,有明显的轴线,园中的道路,广场硬地,绿化和景观小品组成对称有规律的几和图案,具有整体庄重的效果,但不够活泼自然.3.自然式种植:以模仿自然为主,形式灵活,可结合自然条件,如水流,坡地等进行布置.道路采用曲折流畅的弧线造型并结合地势起伏.植物栽植避免人工修剪,以原有自然形态体现植物群落茂盛的效果.4.混合式种植:规则式与自由式结合.可根据地形或功能的特点灵活布局,在整体上产生韵律感和节奏感.5.私家庭院景观设计: 私家庭院一般位于住宅底层,领域界限明显,私人归属性强.在现代居住小区中,由于居住建筑形态包含了独立式,低层联排式,多层,小高层和高层等多种类型,因此私家庭园的范畴可以包括独立式住宅花园,宅前私人绿地等.6.独立式住宅花园设计:根据住户喜好在园内规划出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在增加景观随意性和灵活性的同时也要与周边大环境协调.花园布置以草地为主,利用乔灌木种植围和造景,适当设置一些景观小品,如花架,山石等,植物宜以自

然生长形态为主.[8]

7.宅前私人绿地:以草坪为主,兼植小树木,花卉及爬藤植物,形成开放的绿化空间.四、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居住环境是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自然景观,人工景观,人文景观三个层面上,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体现博爱

以人为本是一个需要自始至终贯穿的原则。景观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社会、经济、艺术、科技、政治等综合手段,来满足人在城市或小区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需求。它使城市或小区环境充分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而更重要的是使处于该环境中的人感受到人类的高贵气质,在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中鼓励人们的博爱和进取精神。

人是环境空间的主体,任何空间环境的设计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满足人的行为需求,如户外休息,娱乐,邻里交往等,这些不同的活动需要配置相应的环境设施来满足对环境景观的功能性要求.如随着汽车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人车分行将形成新的景观,以人为本体现在社区交通中就是要做到行人优先,不能让车干扰居住环境;考虑到老龄化,残疾人的需求,设施必须安全,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小区景观设计还应满足住户对室外环境的心理需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基本心理需求主要包括安全感、社区感、居家感和社会交往等,环境设计要提供相应的环境气氛,可以通过形式,色彩,质感等满足不同的心理需求.。安全感的环境设计要点是可防卫的领域和自然的监视。社区感的形成有赖于建筑师对居民社会生活的充分理解并为之创造是和交往的各种空间,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整合性。居家感的产生以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认同感和方向感为前提,环境设计应具有地域特征、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可识别性,使居民认同所处的环境并自觉对之热爱、维护、管理。邻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是:临近性、连续性、相似性、互惠性。环境设计中应尽可能创造使人易于接近并有机会长期见面与交往的空间,并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类型人群的使用要求,创造不同特质的景观。

2.尊重与利用自然条件

良好的住区物理环境不是建设成的,它必须有完整的自然过程的参与。设计师要有良好的生态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本土的生态要求,生态美才是人的本质需要。在实际设计中,通过园林建筑布局、园林小品、铺地广场、立体绿化、园建道路等交融、渗透、连贯,利用各种布景手法,从而营造出一个完整和谐的居住小区,让自然环境与居住环境最大限度地融为一体。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运用合宜的植物,可以多应用乡土植物,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景用结合。

组织优美景观:居住环境景观之美,是居民高层次的需求,对环境各要素的组合时,不光要注重形式产生的自然美,还有注重深层之美,让人在景观环境中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满足。

贴近自然环境:居住环境景观设施在满足功能和美观要求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和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水体,绿化等自然生态条件.如在多山的地方,就应随坡气势,筑台逐层,重叠跌落,创造山地居住环境,在滨水地区,应充分利用水的特色,布局形成对水的向心性,增加水的亲和力。3.和谐协调与富有变化相统一

景观环境的美体现在整体的和谐与同意之中。漂亮建筑的集合不一定能组成一片美丽的风景,而一群普通的建筑则可能造就一处景观优美的环境。景观艺术是一种群体关系的艺术,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只是整体环境的一部分,只有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景观环境的美同时反映在丰富的变化之中。这就需要环境景观既统一而又富有变化。一方面可以通过植物的种类,性质,色彩来区分主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竖向空间的排列组织,营造出空间大小的变化,形成光影的明暗对比,构成有起伏、转承、高潮的空间环境景观。4.突出主题文化

随着住宅的商品化,房地产开发商越来越注重在楼盘中注入企业文化内涵,强调鲜明的品牌特征。这种文化特征贯穿整个小区的规划结构、建筑风格及景观特色,使这三者一致且相得益彰,共同体现小区文化及场所精神。居住环境的文化特色是通过空间和空间界面表达出来的,并且通过象征性体现文化的内涵.在 9

居住环境中可以适当引入国外住区环境景观的一些特点,但是如果把他们的文化照搬就会不伦不类,应当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条件,居民生活方式来创造适宜的居住环境.一个有特色的楼盘往往有一个点睛的命名,而这一名称也会与建筑及景观风格相呼应。东方情调的建筑往往配以东方传统园林,而欧风建筑则有欧式园林相称。

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对于有历史价值、纪念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景物,要有意识的利用和维护保护。同时恰当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的空间环境,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如北京万科紫台楼盘,对于儿时大院生活宁静与悠闲的渴望,对于居住在长安街边、皇城脚下“西贵”气质的追求,对于传统文化无止境的探究,将雍容的 气质与传统文化,大院生活的氟围带人到新的景观设计之中,就成为紫台项目景观设计的最初理念。

北京万科紫台: 蜿蜒的小河,散笠的天然石块、自然的汀步以及水生植物构成住宅区中自然幽美的部分。

正对大门的景墙,多种艺术元素的组合颇具美感。将传统国学的七门教学科目(礼、乐、律、射、御、书、数)引申发展用现代景现语言加以阐释以此形成了万科紫台独特的景观气质——古雅中彰显时尚现代中古韵尤存。

5.注重经济合理性

小区景观应结合其市场定位和经济指标,在绿化、水景、小品、设施配置上不仅要考虑一次性建设投入的费用,还应考虑其建成后的使用维修费用。

小结: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使人们日益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在住宅商品化的今天,房地产开发商对小区环境日益重视。环境已成为住户购房首选因素。环境景观设计已不再是简单的一个中心绿地加上宅前绿化,单纯满足绿地率就可以了。景观设计要配合小区规划、建筑风格与地产企业文化等来进行。集观赏、休闲、实用与生态型为一体的小区园林景观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而身为新时代景观规划学习者的我们,必然对未来的景观设计充满了激情与期待。

参考文献

[1]郭淑芬,田霞,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5 [2]李汉飞,环境为先巧在立意-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国园林.2002(2).[3]姚永正,中国园林景观.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4]毛志峰,居住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估与对策,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4

[5]邓述平,王仲谷,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6]王受之,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8]张吉祥,园林植物种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

[9]李睿煊,李香会,张盼,从空间到场所 住区户外环境的社会维度,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7 [10]彭应运,住宅区景观设计对策及构造图集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8

下载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探讨的论文(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探讨的论文(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景观设计总结报告 总结

    城市景观设计总结报告 总结即是个化零为整的过程,总结归纳,从而提炼出所学的精华。本学期城市 景观设计课程通过①广场景观规划设计②公园规划设计③大型主题旅游景区规 划设......

    小议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小议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一、城市广场的起源与发展(一)古希腊时期 西方城市广场最初兴起是在古希腊时期,最初是用于商谈国家大事和集贸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

    城市小游园景观设计初探

    城市小游园景观设计初探 摘要:文章对孝感市新月园小游园场地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以其设计理念为主线,围绕五大文化内涵、六大功能分区、七大特色景点进行了设计探索。认......

    城市生态规划学实习论文

    城市生态规划学实习论文院系 专业班级资环一班学号1012060011姓名熊敏指导教师刘运伟 西昌学院20112年7月4日 4 论文摘要 (居中,黑体,小二,标题与正文空一行) 空中服务工作是航空......

    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论文

    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性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危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种关注从某个角度上讲已远远超过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

    城市生态理论相关论文读书笔记

    城市生态理论相关论文读书笔记——关于城市生态理论发展与实践 一、 论文题目和出处 读的论文题目为《芬兰生态城市》,出自2009年第3期《江苏城市规划》;《打造“深绿型”生......

    景观设计初步论文

    营人和之景,观世界之恒 ———关于景观专业的思索 从学两年之久,起初对于景观建筑学并不得知,而来到这个专业学习也纯属意料之外。但是通过这个课程的数节介绍后,第一次了解到自......

    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毕业论文

    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普洱思茅河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指导教师:*** 艺术学院 摘 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