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H型截面轴心受压柱实验报告WORD版
H H 型截面轴心受压柱实验报告精编 D WORD 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H H 型截面轴心受压柱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任课老师:
实验老师:
实验日期:2012 年 03 月 30 日
一、实验目的 :
1、通过试验掌握钢构件的试验方法,包括试件设计、加载装置设计、测点布置、试验结果整理等方法。
2、通过试验观察十字型截面轴心受压柱的失稳过程和失稳模式。
3、将理论极限承载力和实测承载力进行对比,加深对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计算公式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基本微分方程 根据开口薄壁杆件理论,具有初始缺陷的轴心压杆的弹性微分方程为:
2、扭转失稳欧拉荷载
H型截面为双轴对称截面,因其剪力中心和形心重合,有
x 0?
y 0?? 0,代入上式可得:
“"0()0IV IVxEI v v Nv
(a)”“0()0IV IVyEI u u Nu
(b)”“ ”“ 2 ”“ ”“0 0 0()()0IV IVtEI GI r N R
(c)说明H型双轴对称截面轴心压杆在弹性阶段工作时,三个微分方程是相互独立的,可分别单独研究。在弹塑性阶段,当研究(a)式时,只要截面上的产于应力对称与 Y轴,同时又有00 u 和00 ,则该式将始终和其他两式无关,可单独研究。这样,压杆将只发生Y方向的位移,整体失稳呈弯曲变形状态,称为弯曲失稳。这样,式(b)也是弯曲失稳,只是弯曲失稳的方向不同而已。
对于式(c),如果残余应力对称与 X轴和 Y轴分布,同时假定,00 u 和00 则压杆将只发生绕 Z轴的转动,失稳时杆件呈扭转变形状态,称为扭转失稳。
对于理想压杆,则有上面三式可分别求得十字型截面压杆的欧拉荷载为:
绕X轴弯曲失稳:220xExxEINl,绕Y轴弯曲失稳:220yEyyEINl
绕Z轴扭转失稳:22 20 01()E tEIN GIl r
H字型截面压杆的计算长度和长细比为:
绕 X轴弯曲失稳计算长度:0 0 x xl l ,长细比0/x x xl i
绕Y轴弯曲失稳计算长度:0 0 y yl l ,长细比0/y y yl i
绕Z轴扭转失稳计算长度:0 0l l ,端部不能扭转也不能翘曲时 0.5 ,长细比2 2 2 20 0 011tI GIl Ar EAr 上述长细比均可化为相对长细比:yfE
3、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 H字型截面压杆的弯曲失稳极限承载力:
根据欧拉公式22EwwEAN 得22 2yEwwwfE
佩利公式:20 0(1)(1)2 2y Ex y Excr y Exf ff 再由公式cryf 可算出轴心压杆的稳定性系数。
4、柱子 曲线 当
第二篇:Word 文字处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引论——操作实验
姓名(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1:
一、实验目的:
掌握中文输入法及使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1. 在本地硬盘最后一个分区上新建文件夹“自己的学号实验3”。
2. 显示仅显示“常用”、“格式”、“绘图”工具栏。
3. 分两排显示“常用”和“格式”工具栏。
4. 在“常用”工具栏上添加命令“另存为”,为其选择一个按钮图像,将其与命令“保存”
按钮放置在同一个组中。
5. 在“绘图”工具栏上添加命令“公式编辑器”,将其与命令“文本框”按钮放置在同一
个组中。
6. 设置自动保存时间间隔为5分钟。
7. 新建文件“第1章 绪论.doc”,输入教材第1章的各节内容(包括1.1、1.2、1.2.1、1.2.2、1.2.3、1.3、1.3.1、1.3.2、1.4及小结,每一节只需输入第一段)。
8. 将文件“第1章 绪论.doc”中的 文字“计算机”全部替换为 “Computer”,将文件
保存在文件夹“自己的学号实验3”中。
实验3-2:
一、实验目的:
使用Word进行字体、段落、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二、实验内容:
1. 打开文件“第1章 绪论.doc”,设置其中文本效果:中文字体为“楷体”,西文字体为
“Times New Roman”,字号为“四号”,特殊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为“多倍行距1.25倍”;
2. 修改样式“标题1”:中文字体为“黑体”,西文字体为“Arial”,字形为“加粗”,字号
为“一号”,对齐方式为“居中”,段前为“0.5行”,段后为“0.5行”,行距为“1.5倍行距”;
3. 修改样式“标题2”:中文字体为“黑体”,西文字体为“Arial”,字形为“加粗”,字号
为“二号”,段前为“0.5行”,段后为“0.5行”,行距为“1.5倍行距”;
4. 修改样式“标题3”:中文字体为“黑体”,西文字体为“Arial”,字形为“加粗”,字号
为“三号”,段前为“0.5行”,段后为“0.5行”,行距为“1.5倍行距”;
5. 设置文件“第1章 绪论.doc”中的标题:一级标题(第1章)为“标题1”样式,二级
标题(1.1、1.2、1.3、1.4)为“标题2”样式,三级标题(1.2.1、1.2.2、、1.2.3、1.3.1、1.3.2)为“标题3”样式;
6. 为文字“小结”加上“灰-15%”的底纹。
实验3Word文字处理
7. 为文字“小结”后面的段落加上边框,要求框线宽度为1磅。
8. 保存更改后的文件“第1章 绪论.doc”。
三、实验步骤:(学生自己填写)
1.按快捷键“Ctrl+A”全选——右键——字体——将字体设置为要求的格式——确定;右键——段落——将行距等设置为要求的格式;
2.点击菜单栏中的“格式”——样式与格式——分别修改标题1、2、3的格式为要求的格式;
3.将光标放在一级标题上——点击“标题1”——对标题2、3进行同样的操作;
4.选中“小结”——菜单栏中的“格式”——边框和底纹——底纹——选择“灰-15%”——应用于文字——确定;
5.选中“小结”后面的段落——格式——边框和底纹——边框——选择方框——宽度设置为1磅;
6.点击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实验3-3:
一、实验目的:
使用Word创建目录,插入项目符号和编号,设置页面。
二、实验内容:
1. 打开文件“第1章 绪论.doc”,在1.1中按教材所示效果输入教材第1页第三段(在计
算机的产生过程中……)及其下所有标题(1.图灵机的提出2……);在1.2.1中按教材所示效果输入教材第3页第一段(根据制造……)及其下所有标题(1.第一代……)。
2. 将文件“第1章 绪论.doc”1.1中的数字序号删除,改成A)B)C)的编号形式。
3. 将文件“第1章 绪论.doc”1.2.1中的数字序号删除,改成项目符号的形式。
4. 在文件“第1章 绪论.doc”的第一页上制作其目录(目录与内容不能同页)。
5. 在文件“第1章 绪论.doc”中插入页码,位置为“页脚”,对齐方式为“居中”,首页
不显示页码,数字格式为“-i-”;
6. 在文件“第1章 绪论.doc”中插入页眉“实验三 Word”,字体为“黑体”,字号为“六
号”,对齐方式为“右对齐”;
7. 更新文件“第1章 绪论.doc”中的目录;
8. 保存更改后的文件“第1章 绪论.doc”。
三、实验步骤:(学生自己填写)
1.按要求在指定文件中输入相应的内容;
2.选中该三项内容——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项目符号——选中任意一种符号——自定义——字符——找到指定的项目符号——选择——确定;
3.将光标放在当前第一页开头——插入——分隔符——分页符——将光标放在插入的空白页上——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目录——设置目录的格式——确定;
4.插入——页码——位置为“页脚”——对齐方式“居中”——“首页显示页面”前不打勾——格式——选择指定格式;
5.视图——页眉和页脚——在页眉处添加指定文字——选中该文字——用工具栏中相应按钮设置其字体、字号和对齐方式——关闭;
6.点击“保存”按钮。
实验3-4:
一、实验目的:
掌握在Word文档中制作特殊文字效果,插入艺术字和图片。
二、实验内容:
1. 打开文件“网络文字.doc”,设置第一行首字下沉3行。
2. 从文件夹“图片收藏”中选择一幅图片插入到文件“网络文字.doc”的第一段末尾,并
将其高与宽缩小为原来的80%,图文混排成“四周型”。
3. 从文件夹“图片收藏”中另选择一幅图片设置为文档的背景。
4. 在文件“网络文字.doc”最后一行末尾插入一个自选图形“虚尾箭头”,要求高0.5厘米,宽1厘米,箭头与该行文字平齐。
5. 将文件“网络文字.doc”中最后一段的头两个字改成艺术字,样式为:艺术字库中5行
4列,楷体、加粗、36磅,“双波形1”形状,高1厘米,宽2厘米。
6. 将更改后的文件“网络文字.doc”保存在文件夹“自己的学号实验3”中。
三、实验步骤:(学生自己填写)
1.选中第一个字——格式——首字下沉——下沉3行;
2.将光标放在第一段末尾——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找到“图片收藏”文件夹——选择一幅图片——插入——选中该图片——右键——设置图片格式——设置为指定格式;
3.格式——背景——填充效果——图片——在“图片收藏”中选择一个图片——确定;
4.视图——工具栏——显示“绘图”——自选图形——找到虚尾箭头——在最后一行末尾绘图——选中改图——右键——设置自选图形格式——设置为指定格式——文件——页面设置——文档网格——绘图网格——将“对象与网格对齐”前的勾去掉——微调箭头使其与该行文字平齐;
5.选中“回忆”两字——插入——图片——艺术字——选择指定的艺术字样式——设置字体和字号为要求的格式——加粗——选中该艺术字——右键——设置艺术字格式——设置为指定格式——在艺术字的工具栏中设置艺术字形状为双波形;
6.文件——另存为——“20091060257实验3”——保存。
实验3-5:
一、实验目的:
使用Word制作表格、绘制图形、编辑公式等。
二、实验内容:
1.新建文件“第2章 计算机工作原理.doc”,输入教材第2章前三页(11-13)的内容。
2.在文件“第2章 计算机工作原理.doc”中绘制教材19页的图2-5,组合图形后以“上
下型”文字环绕方式插入到2.1与2.1.1节之间。
3.在文件“第2章 计算机工作原理.doc”中编辑公式:
x1x2x2
x1
2x12x2coscos
4.打印预览文件“第2章 计算机工作原理.doc”。
5.将文件“第2章 计算机工作原理.doc”保存在文件夹“自己的学号实验3”中。
6.将“实验三 Word文字处理”的实验报告保存在文件夹“自己的学号实验3”中。
7.将文件夹“实验3”压缩后提交到“e-learning”的相应课程中。
三、实验步骤:(学生自己填写)
1.在桌面上新建Word文档——更改其名称——输入指定内容;
2.用绘图工具画文本框——添加指定文字——从自选图形中选择箭头——用绘图工具栏中的“选择对象”按钮选中整个图形——右键——组合——将其移动到指定位置——右键——设置对象格式——版式——高级——上下型——微调其位置;
3.在绘图工具栏中添加“公式编辑器”——打开——使用工具编辑器编辑该公式;
4.文件——打印预览;
5.文件——另存为——找到文件夹“20091060257实验3”;
6.打开“实验三 Word文字处理”——文件夹——另存为——“20091060257实验3”;
7.将鼠标放在“实验3”文件夹上——右键——添加到压缩文件——提交。
实验思考题及解答:
1. office剪贴板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应用它?
2. 当在一个Word文档的不同页上设置不同页眉和页脚时如何操作?
3. 组合图形的好处是什么?如何组合图形?
答:
1.将用户复制或剪切的内容暂时保存起来,并且向用户显示,更方便用户使用;
用法:编辑——视图——Office剪贴板——剪贴板窗口出现——用户复制或剪切某项内容后在该窗口中出现该内容——光标放在指定位置再点击剪贴板中的某项内容——实现粘贴;
2.将光标放在要设置不同的页眉和页脚的页面起始处——插入——分隔符——选择分节
符类型——确定——将光标放在新节起始处——视图——页眉和页脚——修改为要设置的页眉或页脚——点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中的“链接到前一个”——在“页眉和页脚”的右上角不再出现“与上一节相同”;
3.将若干个图形组合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后,便于对整个图形进行操作,包括翻转,移动
等。
方法:点击绘图工具栏中的“选择对象”按钮——选中要组合的整个图形——右键——组合。
第三篇:柱纵筋同一截面内接头率大于50%处理措施
一、事实描述
监理在检查柱的钢筋时,发现2层有3根柱子,违反了柱的钢筋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百分比不大于50%的规范要求。我方接到整改通知后,要求经设计院审定同意的加固方案加固,重新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二、案例分析 原因分析:
可能原因一:钢筋在预埋时,没有注意相邻钢筋错开大于一个接头长度,使柱纵筋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百分比不大于50%;
可能原因二:钢筋下料制作错误;
经我方调查当时的施工纪录,本工程造成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百分比大于50%的原因是第二种。
处理措施:在搭接长度允许的情况下,在柱纵筋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百分比大于50%处插入∮25的钢筋,查11G101结构平面表示法图集柱砼强度等级C60,二级抗震,按钢筋直径最小的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长度24d取值,达到结构受力要求。
预防措施:
1、在基础预埋插筋时,使一半接头错位,并使错位高度超过规范计算同一截面的高度值。
第四篇:化学实验报告Microsoft Word 文档
制取氧气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铁架台,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
实验步骤:①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
③定----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④点----点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离----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⑦熄----熄灭酒精灯。
(可谐音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实验记录:紫色晶体加热后变成黑色
实验结论:2KMnO4→K2MnO4+MnO2+O2↑(反应条件是加热)
第五篇:“激趣型”作文训练法实验报告
“激趣型”作文训练法实验报告
————南京市瑞金路中学钟天竺
摘要:
一、实验指导思想:
以班级自办刊物为中心,遵循观察—思维—表达的一般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成功意识,重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范围
瑞金路中学初一(1)班。一个学期后扩展为初一(1)(2)(3)三个班。
三、内容要素:
激趣型作文综合训练法,主要有五个环节,分为“班刊激趣——材料积累——强化训练——比赛拓思——鼓励发表”。
实验短期结果:
班刊已办了10 期,发表习作300多篇,短短十个多月的时间,已有10名学生习作在《中学生周刊》和《教育周刊》发表,并有一篇作品在全国性的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两名同学通过了考核,成为南京市最大的中学生通讯社——“学通社”的小记者。现时有作品见报。
“激趣型”作文训练法实验报告
20世纪末,“新概念作文”擂响“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战鼓,对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波。它宣示要“探索一条还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以写作教学为突破口来改革整个语文教育,不失为一条出路。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谁能给孩子更多的成功的快乐,谁就是最成功的老师。”细想一下,觉得颇有道理,能让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所获,不就是为人师的最大初衷吗?
2001年3月,我开始了我的“激趣型”作文训练实验。
一、实验指导思想:
“激趣型”作文训练法以学生作文全过程的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以班级自办刊物为中心,遵循观察—思维—表达的一般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成功意识,重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二、实验范围 :
瑞金路中学初一(1)班。一个学期后扩展为初一(1)(2)(3)三个班。
三、内容要素:
“激趣型”作文综合训练法,主要有五个环节,分为“班刊激趣——材料积累——强化训练——比赛拓思——鼓励发表”。
(一)班刊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只是疲于应付教师出的题目,是很难写出好的作文。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孩子们有兴趣去写,他们的“另一套语言系统”将会发生作用,我们可能看到出乎意料之外的佳作。如何使那些对语文课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语言潜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使他们不至于仅仅把语言当成表情达意的工具,而是能接触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得到文学之美的陶冶?我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校园的文学活动,没有了考试压力,能自由自在地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将使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决心鼓励初一(1)班的学生自办杂志。之前,我先作了以下准备工作:A,理想激趣。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讲明写好作文的重要意义,激励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理想,启发学生在读别人文章的时候,应立志把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鼓励学生大胆向报刊投寄自己的习作。心理学认为,某种需求心理的产生,必定会促发某种成就动机。同学们一旦寄出作文,都怀着一种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便会成为写好作文的内驱力,从而引导学生为取得成功而努力。B,调查班内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以及家庭拥有计算机的人数。为了把班刊办得像一本真正的刊物,同时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组织活动的能力。教师本身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辅导的能力也不可或缺。我是一个语文教师,我同时又具有美术和电脑平面设计的特长,在了解了班上的情况之后我认为:学生自办刊物完全可能。我应当从教育者的角色过渡到引导者的角色,“伴奏者”、顾问的角色更适合我。处于完全自主状态下的学生们将更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我只需在参予排版与打印的过程中加以把握即可.C, 组建班刊编辑部.根据学生特长确定主编、编辑、美工等。刚听说要办班刊,学生都觉得不可思议:“初一学生也能班杂志?”然而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班刊编辑部成立了,不久,一部文稿全部打印,封面封底用电脑进行美术设计,内容稚拙却清新的班级杂志终于诞生,并且有了个颇具豪情的名字——《尽收眼底》。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班刊上发表,且配有小小插图,版面精工,他们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这样,从班刊问世,每月一期,每期三十几篇文稿,都由学生主动投稿,不仅再也不需我这个语文老师要求练笔,而且好作品频现,时有令人刮目相看的佳作。
我的“激趣型”作文训练实验第一步,用自办班级杂志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已取得成功。
(二)材料积累
俗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少学生觉得作文难。主要是平时不善于积累作文素材,无“米”下锅所致。打个比方说,要盖一 座房子,如果既无砖、瓦、石灰,也无檩、梁、窗、门,那这所房子怎么盖?但是如果把所用的建筑材料推得满满当当,即使有人不让你盖,恐怕你也要盖的。积累得多了,必然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获取作文素材的途径主要有三:
一、生活取材;二阅读拣材;
三、采访抓材。我规定学生每日一篇摘抄或随笔,采取生活所得,丰富语汇,开阔眼界;每星期开设阅读课,强化课外阅读训练;组织班刊编辑部定期搞采访活动,培养学生有目的、有计划、主动获取素材。学生主动采写新闻,与社会接触,大大丰富了生活积累。
(三)强化训练
这里说的作文强化训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适当加大作文的训练量。目前一般情况下初中每学期安排10次书面作文,每篇按500字计算,每学年的作文训练量仅有一万字,仅靠这样的训练量,要让学生达到相当的作文水平,是非常困难的。鉴于随笔具有较大的灵活的包容性,我们主要利用这一形式加大作文量的训练。有这样一笔帐,假如学生每天写200字的随笔,那么每年就是7万字,初中阶段就等于增加了20年的作文训练量,量与质是辩证的统一,没有量的增加,也就没有质的飞跃。在创办班刊之后,随笔簿也成了学生自觉训练的园地。他们常常主动写作,并把自认为可以的作品交来修改,再送到班刊编辑部去。
2、强化作文训练的速度。现代社会讲究高效率、高速度,作文教学也理应这样要求。我规定学生应把作文速度的训练作为作文训练的重点,推行快速作文,要求一节课写成500字的作文,事实证明,绝大部分学生有能力在40分钟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任务。
(四)比赛拓思
思路即思维的路线,或称脉络。如果学生写作文时思路闭塞,那么再好的材料也只能是一盘散“沙”。文思泉涌,方能下笔有神。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将带来切实的帮助。
当时全国的新概念作文比赛提倡不拘泥于常规,刻意求新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提倡“新思维”——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无拘无束;提倡“新表达”——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提倡“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当我把这种作文的理念传达给学生时,他们异常地兴奋。2001年3月的一天,我走进教室,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中,我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大大的“人”字,在写到那一捺的时候,粉笔断了。我告诉学生,这就是你们第一次新概念作文比赛的题目,请在四十五分钟之内完成五百字的作文。这道考题正是我模仿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考题设计的。这道有些行为艺术色彩的考题非但没有令这些只有十二三岁的孩子为难,反而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考题的指向性很明显,除了想象,还是想象。学生们身在教室,心却插上了一对翅膀,飞向广阔的天地。四十五分钟过去,学生们的作文全部完成,比以往任何一次当堂作文都来得顺利。我惊奇地发现,在作文中,有的学生谈到了人生之路上应当如何面对挫折;有的学生联想到了身残志坚的保尔柯察金;有的学生就站在这支粉笔的视角写:“看着自己的同伴被抓在教师的手中支支嘎嘎地嘶喊,身体逐渐变小,不觉惊恐异常……”最后看到自己的身体下写出流畅美丽的字迹时却恍然醒悟“为人服务其实是最有意义的”。在这些拥有着奇思妙想的学生中,更有个别我一向以为语文能力不怎么样的孩子想象力令人惊叹,我不得不承认: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正是题目的挑战性激发了他们的潜力,只要有这样的驱动,他们的进步将是一日千里。
从这以后,我经常进行这样的比赛,并把优秀作品推荐给班刊。第二期的班级新闻报道中,学生用喜悦的语气打出了新闻标题《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啦!》
(五)鼓励发表。
成就动机,人皆有之。发表就是认可,就是鼓励,就是成功。想方设法给学生的作文发表的机会,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无论是对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还是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第一期班刊诞生,我就用学校的一体机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并送报社集体投稿。如今班刊已办了10期,发表习作300多篇,短短十个多月的时间,已有10名学生习作在《中学生周刊》和《教育周刊》发表,并有一篇作品在全国性的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两名同学通过了考核,成为南京市最大的中学生通讯社——“学通社”的小记者。目前都有作品见报。这对于普通中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最近他们还经常参加学通社的各项活动,诸如“小记者冬令营”“采风”活动等等。这更激发了同学们参预班刊建设的热情。
总之,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行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作文教学必须树立“大作文观”,强化课外积累,坚持课内课外双管齐下,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