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浙江学习考察基层党建情况报告
XX月XX日至XX日,县委组织部组织部分镇、村党组织书记,赴XX考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考察组先后到XX所辖的XX、XX、XX等X市、X县、X个行政村进行了参观考察,实地听取了当地组织部干部和镇、村党组织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情况介绍。此次考察时间短,内容丰富,安排紧凑。通过一路看、听、议、比、思,深有感触,深受教育,倍受启发。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考察主要见闻
通过为期X天的学习考察,更加近距离、直观全面地感受和体会到了XX农村党建的特点特色。
一是党组织设置形式进一步完善。所考察的XX、XX、XX等地,在解决党组织设置全面覆盖、有效覆盖问题上,有思路、有方法、有成效。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党支部的单一模式已经改变,该建立党委的建立党委,该建立总支的建立总支,该重新划分支部的重新划分,有效解决了村党支部“小马拉大车”以及组织设置、隶属关系不合理等问题。在XX全市XX个行政村中,已有XX个村设置了村党委或村党总支,占X%。村党委(党总支)下设的党支部,有的按党员从业性质划分为工业党支部、农业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
有的按党员年龄特征划分为青春党支部、夕阳党支部、综合党支部。
二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XX、XX、XX等地针对农村基层党建实际,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勇于改革,形成了特色鲜明、活力迸发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比如XX村推行便民服务“三办”(直接办、代理办、指导办)制度;
XX村建立“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民情联系机制;
XX村健全网上网下联系农户工作机制,推行为民服务“五承办”(群众点题集中承办、联系群众经常承办、住夜走访上门承办、错时上班及时承办、驻村一周现场承办)制度,建立村便民服务中AB岗、错时上报、轮流值班等制度。所考察各村均建立起高标准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民情站、群众说事室,积极发挥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作用,全力打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第二篇:赴浙江学习考察体会
赴浙江学习考察后,感慨万千,我认为浙江改革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一是经济实力雄厚。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速快,运行质量高,发展气魄大,人民生活水平高;二是产业特色鲜明。工业所占比重大,且已形成块状经济,知名企业和大个企业较多;三是体制机制灵活。浙江在发展过程中,比较早地认识到了单一所有制的弊端,比较早地进行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形成了灵活的机制优势和举全民之力、集社会之财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2003年,民营经济占全省GDp的70.1%,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占188家,居全国首位。在“中国十大民营企业”排名中,浙江占4家。我们要以这次考察为契机,认真学习浙江经验,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调动全市上下的积极性,瞄准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的目标,奋力谱写邯郸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我认为邯郸市与浙江等沿海先进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主要差在民营经济这一块。要实现全市确定的宏伟战略目标,把邯郸建设成为经济强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重要的途径,也是必然的选择。认真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就必须强力组织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尽快把民营经济培育成为市域经济的主体。
一、要在思想上再放胆。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也作出了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的明确规定。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我们要进一步解除一切思想禁锢,切实消除一切对发展民营经济的疑虑,坚决摈弃一切对民营经济的偏见,树立“发展民营经济光荣、为社会做贡献有功”的思想观念,像浙江人那样,放心放胆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二、要在认识上再提高。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发展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提倡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因其自身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天然优势,近年来在中国蓬蓬勃勃,发展极快。在沿海发达地区,民营经济早已成为当地经济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成为新生的主力军。相比之下,我们这里民营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必须奋起直追。对于民营经济来说,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能占多大比重就占多大比重。民营经济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具有机制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等特点,是最具爆发力的经济增长极。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市要缩小同先进地区的差距,亟须民营经济的新突破。
三、要迅速壮大民营经济群体。我市民营经济总量少,企业个头小。要把民营经济培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首先要扩充数量,进而提高运行质量、增加科技含量。在量的扩张上,一是全方位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催生一批新企业。要紧紧抓住沿海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机遇,千方百计扩大同浙江等沿海地区的合作,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品牌、引进管理、引进人才。要以民营企业为招商主体、项目主体,促其各类生产要素与沿海地区对接,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强。一要在洽谈项目上下功夫,争取比去年取得更大的成效。二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支持社会各界有胆有识之士投身发展民营经济,自主创业兴业。要在市场准入、政策扶持、信贷发放、场地提供、简化手续等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大开绿灯,使民营经济脱颖而出,大展身手。
四、要在政策上再放活。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发展氛围还不够浓,政策运用还不够活。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坚决取消一切对它们的限制性、歧视性政策规定。国民待遇,人人平等。凡非国家禁止的领域,一律让民营经济进入,凡是国有企业享受的待遇,一律让民营企业享受。要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制定更加灵活的地方政策放水养鱼,对民营经济实行先发展,后规范,先予之,后取之。要在“鼓励”二字上做文章:鼓励民营企业参股、控股、收购、租赁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城镇经营、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旅游开发等社会公益事业和新兴服务业,鼓励金融资金向效益好信誉好的民营企业倾斜、各类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鼓励民营企业进行机制、技术、管理、制度创新,向外向型、科技型、集团化发展。
五、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环境不够宽松是制约和妨碍我市、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要解决经济发展环境上存在的问题,一靠教育。主要是通过教育使各部门、各级公务人员牢固树立企业至上的服务意识,依法行政,提高效率。二靠制度。要借鉴外地的经验,实行“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考核制”和“妨碍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制”,消除一切发展民营经济的羁绊。三靠政策。加大政策对民营经济发扶持力度,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让政策向民营经济倾斜,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快民营经济建设步伐。四靠人才。要加强与先进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换脑筋、拓思路,特别要注重引进高级人才,广辟人才渠道,重奖开放功臣,重用开放能人,服务全区民营经济发展。复兴区作为我市的重化工业区和城乡结合部,区情特点鲜明而独特,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辖区内市属以上大中型企业众多,工业经济相对发达,经济总量和社会贡献在全市19个县(市、区)中分别列第一和第二。我市确立的“工业立市”之路,更将使辖区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必将给复兴区的发展带来大好机遇。复兴区的经济走势,潜力在民营、活力在民营,希望在民营。我区民营企业较多,且大多已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面对民营企业的进一步投资兴业、扩张规模的有利时机,我们要在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激发民营主体的发展积极性,按照“民营当先、民营突破”的要求,继续把发展民营经济置于突出位置,认真落实有关优惠政策,积极搞好服务,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参与国企和集体企业改革,让民营经济在邯郸复兴这块得天独厚的适生环境里,像雨后春笋般地丛生,得到充足的阳光雨露和肥力,长成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赴浙江学习考察体会(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赴上海浙江考察学习情况报告
赴上海浙江考察学习情况报告
新闻作者:严官金 王正怀
新闻来源:省政府研究室 日期:2005-2-1 17:22:58
去年11月10日至15日,我室随罗清泉省长率领的湖北省政府代表团赴上海、浙江进行了考察学习。在沪浙期间,我省政府代表团与上海、浙江两省市党政领导交流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实地考察了一批企业、开发区、港口、文体场馆、城市规划和市政设施等。这次考察活动时间虽短,但代表团成员都感到解放了思想,开阔了思路,增加了压力,看到了机遇,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和紧迫感。我室将这次考察学习的一些情况和感受进行了整理,现简要报告如下:
一、沪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巨大
上海、浙江均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两省市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一)发展快,实力强。1978年至2003年,上海市生产总值由272.81亿元增加到6250.81亿元,浙江省由124亿元增加到9395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10.38%和13.1%;财政收入上海由190.67亿元增加到2828.87亿元,浙江由27亿元上升到1468.9亿元,分别列全国第2、第4位。上海在2003年全国城市综合实力评估中名列全国首位;浙江经济实力由改革开放前全国的第12位上升到第4位。
(二)结构优,后劲足。上海确立了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18.6%上升到2002年的51%,去年受非典的影响,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仍达到48.4%。2003年上海金融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六大行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近40%,其中金融业居第三产业之首,占全市生产总值10.1%。全市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4∶77.4∶18.6调整为2003年的1.5∶50.1∶48.4。浙江坚持走工业化道路,三次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38.1∶43.3∶18.6转变为2003年的7.7∶52.6∶39.7,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基本以工业为主。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29.6平方公里,现有在建和准备上马的重大项目200多个,其中投资逾百亿元的项目8个,未来几年将形成1000万吨炼油、1000万吨炼钢、120万吨乙烯、60万吨丙烯、300万吨造纸、20万辆汽车等生产能力,发展势头令人震憾。
(三)开放力度大,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3年上海口岸进出口总额突破2000亿美元,占全国1/4左右;上海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居世界第3位。2003年上海市出口总额1123.5亿美元,占全国1/8以上。其中外贸出口达484.6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了8.1倍。浙江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5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416亿美元,年均增长30.7%,跃居全国第4位。在利用外资方面,上海目前累计吸引外资企业3.4万家,合同外资800亿美元,实际使用500亿美元,外商投资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和实现的外贸出口都占全市的60%以上。浙江去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 54.5亿美元,同比增长72.4%,居全国第5位。对外经济合作发展势头良好。上海在海外的投资项目累计达到756项,总投资逾8亿美元,分布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上海对外承包工程实际营业额11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实际营业额2亿多美元。浙江2003年境外投资85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65.9%,外派劳务工程人员8900多人次,完成营业额6.5亿美元。
(四)城市美,人民富。上海以构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性基础设施和立体化交通网络建设为核心,加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1991年至2003年,全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累计达到4798.8亿元,年均增长27.1%,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3.7%,这是上海城市建设史上投资强度和建设规模最大的时期。一批批展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面貌的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坚持规划高起点,建设大手笔,改造大气魄,城市风格各具特色,一片旧城改造就是一座新城,美不胜收。
1978年至2003年间,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由2498元增加到46718元(按现行汇率已突破人均5000美元);浙江由331元增至20147元(按现行汇率人均2440美元)。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978年的332元、165元增加到2003年的13180元、5431元,年均增长8.0%和8.6%。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18年保持全国省区第1位。依据国家制定的评价标准测算的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51.2%,在京津沪之后居各省区之首。
目前,上海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目标迈进。在这个人口仅占全国1%、土地面积占全国0.06%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8,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1/4,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1/10,并在改革开放、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浙江在“改革开放政策并无特殊、地理区位条件亦非独有、经济基础更无优势”的情况下,经过短短25年,基本实现了由传统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小省向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大省转变,并继续加速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小康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前进。“浙江现象”享誉全国。
去年以来,沪浙两地在要素资源供应紧张和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发展实现了在高基数上的高增长。去年元至10月,上海市实现生产总值5981.32亿元,同比增长14.0%;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6.5%;外贸出口增长48.1%,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增长17.5%。浙江去年1-3季度,全省生产总值7870亿元,同比增长14.7%,这是自1997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增幅;外贸出口增长4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1.1%、15.4%和31.0%。
二、沪浙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
上海和浙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创造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我们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兴省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优化工业结构。上海是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方。他们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主动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和内地转移,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精品钢材、成套设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六大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2003年这六大产业新增工业产值、实现销售收入分别占规模以工业新增产值、销售收入的77.1%和62.9%。浙江依托港口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加快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加快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03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2980.64亿元,比上年增长43.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6.5%。杭州高新区去年元至10月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37.3%。其中以UT斯达康、东信等企业为代表的通讯设备制造业、软件及相关服务增长幅度达到45%和37%。“天堂硅谷”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三是大力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和品牌战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沪浙均培育出一大批综合实力强、产品信誉度高、市场占有率大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如上海大众、贝宁、海立,浙江的万向、罗蒙、正泰、雅戈尔、娃哈哈等公司(集团)。目前,浙江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6件,总量居全国第一;中国名牌产品称号37个,总数居全国第二位。UT斯达康是回国留学生于1995年创办的,从事现代通信领域前沿产品研制开发的国际化高科技通信公司,1999年销售收入1.88亿美元,2003年销售收入19.7亿美元,今年可达28亿美元,明年计划45亿美元;去年出口5亿美元,上交税金 10亿元,其中职工交个人所得税达1.7亿元。一个企业的经济规模超过我省一个县市。UT斯达康所在的杭州市滨江区,只有500个财政供养人口,今年财政收入可达28亿元,可用财力12亿元。
(二)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一是大力招商引资。上海浦东开发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300亿元,推动重大产业和重要功能性项目向浦东集聚,加快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四个重点小区建设。到2003年末,已有8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浦东投资了10150个项目,吸收外资合同金额达219.96亿美元;有63家外资金融机构落户浦东。同时,不断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利用外资从工业扩展到商业、金融、旅游、房地产等多个产业,以及旧城区改造、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环保等各个方面;利用外资形式也从吸引直接投资为主发展到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并举,特别是采用国外金融机构贷款、发行中长期债券、实行BOT、发行B股和H股等多种融资方式。近两年来,上海又出台新政策,把跨国公司作为引进外资的重中之重,鼓励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总部、研发中心落户上海,发展大产业、大合资、大基地。“九五”以来,上海建设资金三分之一来源于外资,大项目平均规模达3500万美元;六分之一的生产总值是外资企业创造的。浙江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宁波开发区外商投资项目强度达440美元/平方米,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累计兴办外资项目1105个,其中千万美元以上的224个,实际利用外资30亿元,已有39家全球500强落户。去年元至10月,该区实际利用外资达4.9亿美元。二是不断扩大对外贸易。沪浙都高度重视营造良好的外贸环境,抓好“大通关”工作。上海试行“5+2天”工作制(即365日天天能通关),提高口岸贸易便利化程度;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扩大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企业及民营企业出口。2003年,上海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3.7%、60.3%,分别比上年提高10.4个、7.5个百分点。同时,沪浙坚持优化进口结构,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推动产业升级。三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沪浙重点鼓励开发境外原材料、能源等资源类项目,开展境外工程总承包,收购兼并带有研发中心和品牌的境外制造业项目,拓展海外销售、服务网络,优先支持能带动产品、设备、工程和劳务等出口的项目,加快培育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浙江万向集团已在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8个国家拥有31家公司,其中独资或控股18家。去年元至10月出口创汇5.16亿美元,同比增长30%。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转制。改革开放以来,沪浙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培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主体,特别是浙江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明确提出“保护民营企业就是保护生产力”等先进理念,坚持“三个凡是”(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领域,凡是国有经济退出的领域,凡是对外开放的领域,都鼓励民营经济进入),取消歧视性规定,给民营企业以“国民待遇”,降低工商登记门槛,简化进入手续,允许跨行业经营,有力地促进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新增就业的主渠道。2003年,浙江生产总值中民营经济占7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占57.4%,全省外贸出口总额中民营经济占36.5%。全省有私营企业30.2万家,个体工商户159万户,个私从业人员712.6万人。浙江个体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出口创汇等四项指标,已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183家。与此同时,浙江公有制经济也得到长足发展,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与1978年相比,浙江国有经济总量增长近42倍。目前,浙江96.7%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完成改制任务,88.9%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已完成劳动关系改革。
(四)大力发展块状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多年来,浙江从本地实际出发,大力发展“配套经济”、“小狗经济”,一乡一品,一县一品,一市一品,企业之间通过专业化分工,最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加快各类市场建设,形成了中小企业、专业市场和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互为依托,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企业集群和区域块状特色产业。浙江现有年产值超亿元的各类特色产业区块500多块,涉及175个大小行业和24万余家企业,年产值占全省工业年总产值的49%左右。如嵊州形成“领带之乡”,年产领带2.8亿条,占全球的1/3;海宁年产皮衣1600万件,占全国产量的1/4;诸暨市大唐镇生产袜子的家庭企业8000多家,年产量48亿双,成为全球最大的袜业基地;温州成为“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打火机、剃须刀生产基地”等。这些特色产业有力地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全国百强县市中,浙江占30席,总数居全国第一。省里同志在介绍情况时,自豪地称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和块状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三大特色、三大亮点。
(五)大力加强环境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上海以世博会的举办为契机,继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浙江在实施“八八战略”(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个举措)过程中,加快“五大百亿”工程建设(即从2003年到2007年,完成百亿基础设施建设、百亿信息化建设、百亿科教文化设施建设、百亿生态环境建设、百亿扶贫助困工程建设),进一步缓解要素制约。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上海以政府信息公开为突破口,推进政令的公开、透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浙江建设“平安浙江”,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着力构建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两省市都高度重视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上海重点推进失业、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准备将这五保统一建立起来。浙江全面加快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重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全省已有115.67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保范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农民达1500万人,还准备探索将这一制度扩展到城镇非社会医疗保险人群。同时,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几点启示
(一)必须把握机遇,用好机遇。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是赢得主动、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沪浙两省市之所以发展快,就是因为他们有抢抓机遇、抢先发展的强烈意识,眼光敏锐,思路开阔,善于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不同的发展阶段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加快发展。当前,由于受土地、能源、劳动力成本等要素的钢性约束,沿海地区一部分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产业调整、升级和向中西部转移呈加快趋势。这是湖北承接转移、加快发展的又一难得机遇。必须加快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在继续扩大对国外开放的同时,下大力推进与沿海发达省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重点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落实,组织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出击,到沿海地区招商引资,抢占沿海产业转移的先机。
(二)必须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沪浙两省市得改革开放之先,思想解放,与时俱进,“小河有水大河满,不论成份论发展”,“用事实说话,用效果说话”,一切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的事都敢想、都敢闯、都敢干。波导集团总裁徐立华是湖北随州人,1992年他和他的合伙人带着中文寻呼技术,跑了全国很多地方都未能找到合作者。到浙江奉化市,当地政府不仅划给他们500亩土地,投资500万元资金,使他们成了当地的一家乡镇企业,而且还让他们专利占股49%,大大突破了国家规定不得超过20%的限额。政府充当风险投资的主体,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1994年乡镇企业改制,政府又让创业者持股80%。1997年市里拿出专项指标,优先支持波导上市;积极推动波导兼并宁波电子集团,使波导迅速发展壮大。波导的销售收入几乎每年翻一番,2003年达120多亿元,交税18亿元,手机出口量全国第一。正是这种敢冒风险、敢为人先,竭尽全力支持企业家创业的行动,激活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铸就了浙江经济的辉煌。
(三)必须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强大动力。多年来,沪浙两省市始终以开拓创新的精神致力于现代化建设,不管遇到何种困难和干扰,坚持不争论、不观望、不等待,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降低土地价格,是开发区吸引外商投资的有效办法,但也是一件难事。杭州高新区征用土地平均成本每亩30多万元,为吸引外资,对工业用地亩只收9万元,亏损部分通过采取招拍挂方式出让商业用地弥补。去年该区开发商业用地900亩,收入47亿元。他们用这种方式,吸引了一大批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进驻。类似的事例很多。我省要加快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和组织创新,尤其是在大环境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要善于从细节着手,从具体操作层面创新。学习沿海地区的思路,创出我们自己发展的办法。
(四)必须鼓励创业,营造创业环境。浙江人总是围绕市场转,人人想赚钱,户户想发财,不怕吃苦,敢想敢干,“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是其创业的真实写照。他们经商,一分钱不嫌少;一个办法行不通就换个思路干,一个地方没有发展空间了,就拖家带口寻找新的创业舞台。如今,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浙江人;哪里有浙江人,哪里就有红火的专业市场。在浙江特别是温州等地,用当地干部话说,“除了摇篮里的娃娃和躺在病床上的老人,人人都是活跃的市场细胞。”面对紧迫的发展形势,我们更应大力倡导兴业创业有功、勤劳致富光荣,鼓励人人当老板、个个发大财,并加强环境建设,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为各界人士创业发展创造条件。
第四篇:赴浙江学习考察体会
赴浙江学习考察后,感慨万千,我认为浙江改革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一是经济实力雄厚。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速快,运行质量高,发展气魄大,人民生活水平高;二是产业特色鲜明。工业所占比重大,且已形成块状经济,知名企业和大个企业较多;三是体制机制灵活。浙江在发展过程中,比较早地认识到了单一所有制的弊端,比较早地进行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形成了灵活的机制优势和举全民之力、集社会之财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2003年,民营经济占全省GDp的70.1%,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占188家,居全国首位。在“中国十大民营企业”排名中,浙江占4家。我们要以这次考察为契机,认真学习浙江经验,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调动全市上下的积极性,瞄准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的目标,奋力谱写邯郸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我认为邯郸市与浙江等沿海先进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主要差在民营经济这一块。要实现全市确定的宏伟战略目标,把邯郸建设成为经济强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重要的途径,也是必然的选择。认真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就必须强力组织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尽快把民营经济培育成为市域经济的主体。
一、要在思想上再放胆。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也作出了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的明确规定。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我们要进一步解除一切思想禁锢,切实消除一切对发展民营经济的疑虑,坚决摈弃一切对民营经济的偏见,树立“发展民营经济光荣、为社会做贡献有功”的思想观念,像浙江人那样,放心放胆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二、要在认识上再提高。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发展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提倡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因其自身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天然优势,近年来在中国蓬蓬勃勃,发展极快。在沿海发达地区,民营经济早已成为当地经济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成为新生的主力军。相比之下,我们这里民营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必须奋起直追。对于民营经济来说,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能占多大比重就占多大比重。民营经济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具有机制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等特点,是最具爆发力的经济增长极。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市要缩小同先进地区的差距,亟须民营经济的新突破。
三、要迅速壮大民营经济群体。我市民营经济总量少,企业个头小。要把民营经济培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首先要扩充数量,进而提高运行质量、增加科技含量。在量的扩张上,一是全方位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催生一批新企业。要紧紧抓住沿海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机遇,千方百计扩大同浙江等沿海地区的合作,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品牌、引进管理、引进人才。要以民营企业为招商主体、项目主体,促其各类生产要素与沿海地区对接,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强。一要在洽谈项目上下功夫,争取比去年取得更大的成效。二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支持社会各界有胆有识之士投身发展民营经济,自主创业兴业。要在市场准入、政策扶持、信贷发放、场地提供、简化手续等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大开绿灯,使民营经济脱颖而出,大展身手。
四、要在政策上再放活。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发展氛围还不够浓,政策运用还不够活。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坚决取消一切对它们的限制性、歧视性政策规定。国民待遇,人人平等。凡非国家禁止的领域,一律让民营经济进入,凡是国有企业享受的待遇,一律让民营企业享受。要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制定更加灵活的地方政策放水养鱼,对民营经济实行先发展,后规范,先予之,后取之。要在“鼓励”二字上做文章:鼓励民营企业参股、控股、收购、租赁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城镇经营、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旅游开发等社会公益事业和新兴服务业,鼓励金融资金向效益好信誉好的民营企业倾斜、各类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鼓励民营企业进行机制、技术、管理、制度创新,向外向型、科技型、集团化发展。
五、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环境不够宽松是制约和妨碍我市、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要解决经济发展环境上存在的问题,一靠教育。主要是通过教育使各部门、各级公务人员牢固树立企业至上的服务意识,依法行政,提高效率。二靠制度。要借鉴外地的经验,实行“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考核制”和“妨碍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制”,消除一切发展民营经济的羁绊。三靠政策。加大政策对民营经济发扶持力度,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让政策向民营经济倾斜,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快民营经济建设步伐。四靠人才。要加强与先进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换脑筋、拓思路,特别要注重引进高级人才,广辟人才渠道,重奖开放功臣,重用开放能人,服务全区民营经济发展。
复兴区作为我市的重化工业区和城乡结合部,区情特点鲜明而独特,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辖区内市属以上大中型企业众多,工业经济相对发达,经济
赴浙江学习考察体会来自范文搜-www.xiexiebang.com,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第五篇:赴浙江考察学习的情况汇报
赴浙江考察学习的情况汇报
6月14日至6月18日由我校马毅副校长带队,一行四人对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衢州市技术学院、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衢州中等专业学校、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杭州市富阳职业教育中心的德育工作、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学习,由耳听为虚变成眼见为实,由片断式了解变成完整的现场体验。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零距离地接触了浙江省的职业教育德育特色,收获颇多,现将有关观察与思考的体会报告如下,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次考察学习的过程中,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德育特色,每所学校都有我们的学习之处,都能够对我们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起到固化和提升的作用。
一、学习、考察见闻
第一所学校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衢州市技师学院
一、校园文化
这所学校创建一种浓郁的育人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进入我们学校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块两米宽两米高的LED屏幕,上面会循环播放学校的新闻,现在播放的是《青春的足迹——一个中职生的一天》,这个纪录片分别以下厂实习的学生和高考班的学生为对象,记录了他们的一天,展现了新时代中职生的风貌。每天都有很多学生驻足观看,以纪录片里面的同学为榜样,汲取他们的正能量,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
有句话说得好“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走在他们的校园里,随处可见诉说文化的石头、墙壁、黑板与花草树木,学校采购了形态各异的石头,因“石”制宜,通过刻字、上漆,赋予每块石头生机和灵性,置于校园花丛、绿树、草坪、教学楼、实训楼、寝室楼之间,分别以“思”、“善”、“勤”、“诚”、“健”、“合”、“感恩”、“笃行”、“自强”等命名,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在校园中传播;学校还将生态文化、儒家文化、企业文化、温馨提醒融入走廊文化中,借用各学科、各时期、各领域的名人名言,让全校师生都接受名人 的教育、大师的洗礼。另外,学校积极创建以“见老师,打招呼;见草坪,绕道行”、“和为善,忍为贵;孝为先,礼为贵”等为主题的提醒语,用以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创建以“中国古代先哲圣贤”、“儒家经典”、“二十四孝图”等为主题的儒家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创建以“名企介绍、名企格言”为主题的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先进理念和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
走进他们的教学楼,寝室楼,你会看到管理结构图,师生活动照片、墙角花架、格言卷轴、笑脸墙等布置的教室,既温馨又有特色,不仅改善了学习环境,也加强班风学风,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云技术支撑的信息化校园。实现万兆进校园千兆到班到桌面,办公室区、教学区、会议区无线网络全覆盖,以及一卡通系统建设,来实现在线师生签到考勤、公共区域实训场所无线联网门锁管理、校门寝室实现障碍通道管理,学生进出自动实现考勤功能,考勤数据短信自动传送至家长或班主任,一卡通微信APP公共服务平台、掌上WAP服务平台建设可实现学生在线金额变化的提醒(充值、消费、转账等)、余额查询、消费明细查询、定期消费汇总提醒、自助挂失、修改查询密码等功能。这些都会大大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并提高家校之间的沟通效率。
我们在校园内为同学们创设了自主创业的环境。烹饪班的同学们已经在食堂旁边创设了美食园,机电数控学部和汽修工程学部也创立了学生课桌椅诊所以及洗车服务点。不仅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了自主做事的信心,也享受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为进入职场做足准备。
二、德育特色 一是专家引领
余国良,职教先锋团团长。曾任衢州市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管学生德育工作,现为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副校级协理员,兼任中国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中职师资培 训讲师,浙江省技工院校德育讲师团成员。2010年被评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由他牵头实施的“五声教育”与“五自管理”研究成果,获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二等奖。所撰写的《爱与智慧——中职学生教育密码》、《看着你飞向幸福树——与中职学生的心灵对话》等著作已成为许多中职学校的德育教材。
二、“全程启迪教育”的理念
衢州市技工学校,这所具有三十年办学历史的职业学校就是秉承这样的教育理念,完善了65个校园俱乐部的活动方案,修订并完善了6本校本教材,德育模式已在全国20多个省、200多所学校产生示范辐射作用。在无数个“难教难管”的日子里,摸索出一套伺候差“秧苗”的办法,即“五声教育”和“五自管理”。
“五声教育”是指用“笑声、歌声、掌声、口号声、感恩声”来教育学生的方式。
“五声教育”是他们针对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缺爱、缺信、缺情、缺勇、缺敬”的“五缺”现象所采取的“缺什么,补什么”的教育方式。实践证明:通过五声教育,他们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培养了学生的“精气神”,让他们对人生、对未来有了些好的想法。
他们认为“合胃口”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五声教育”就是我校在无数个“难教难管”的日子里总结出来的一个“合胃口”的教育方式。
“笑声教育”是“爱”的教育,也是情商教育。
为了让他们抬起头来,绽放笑容,我们在全校推行了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倡导“用我们的爱和我们的智慧教好我们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学生的点滴进步,我们都笑着给予赏识;学生的行走礼仪,以“点头微笑”作为标准来规范培训;有学生生病就有老师陪在病床前谈心聊天;学校的教育大会改成“心与心沟通,面对面碰撞” 交流会,让学生提问题,老师来解答,在一问一答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向学生的“情感银行”里存足了笑的资本。学校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让学生“抬起头来,绽放笑容,挺起胸膛,直起脊梁,甩开双手,迈开双腿,哼 起小曲,快乐生活”这一主旋律。一时间,一个“你笑我也笑”,“你好我也好”,“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的教育氛围就这样营造出来了。实践证明:在笑声中度过的教育是快乐的教育,在“你好我也好”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少了许多的隔阂、顶撞和叛逆,在“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的过程中,多了一份亲情,多了许多的会心一笑与互动,我们感受到了笑声的无价、氛围的无价。
“歌声教育”是“信”的教育,也是希望教育。
入学时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我们唱着《心愿》、《相逢是首歌》;纪律松懈时,我们唱着自编的校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感恩老师的季节,我们唱着《丁香花》、《好大一颗树》;寒暑假要分别时,我们唱着《明天再相会》、《同桌的你》……从那时起,我们年年举办班歌大赛,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校园“红歌会”大赛等等,用比赛和考核来实现“歌声唱出希望”的教育目标。现在我校已形成了“班班有歌声、会会有歌声、天天有歌声”的良好氛围,许多孩子由进校时的目光呆滞转变为边走边哼起小曲的“喜洋洋”。我们感叹:歌声的魅力真大!
“掌声教育”是“勇”的教育,也是激励教育。
一个孩子能随时为他人鼓掌,也能为自己鼓掌,能祝贺他人,也能祝贺自己,这样就会提升精、气、神。精气神是一个人内外兼修的气质。一个有精气神的孩子,就会有勇气克服自己的惰性,战胜自己的软弱,保证自己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基于这种想法,我们把教会学生鼓掌列入了入学教育的主课程。多年来,不单是有人取得了成绩就有人鼓掌,即使有人犯了错,只要说声“这是我的错”,也会有人为他鼓掌。热烈且有朝气的掌声,是良好会风的前提,也是良好学风形成的主要因素,掌声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低迷情绪,掌声也使他们变得坚强,掌声已成为我校的校园文化。
“口号声教育”是“情”的教育,也是目标教育。
说起口号声,这是我校“目标教育”的一大亮点。从新生入学就尝试着进行专业引导教育。我们为各专业编写了琅琅上口的口号,如机械专业是:“机械脏机械累,学好机械为社会,有了技术就有位,赚完国币赚外汇”;服装专业:“针针线线细细缝,大事小事认真做,手拿剪子注意质量,脚踩马达重视安全”;汽修专业:“与奔驰比品质,与宝马比沉稳,与奥迪比大方,与普桑比实用”;电子专业:“电工电子仔仔细细,做人做事认认真真,元件一组组,组组有序,学生一个个,个个艺精”;烹饪专业:“锅碗瓢盆烹出灿烂人生,油盐酱醋调出锦绣前程”;宾旅专业:“宾旅宾旅彬彬有礼,微笑永远时髦,礼貌永远有理”等等。这些口号都能激励及鞭策孩子们学好技术、学会做人,我们要求他们晨练念、做操喊,在这一喊一念中引导他们上进。
为了使学生改变不良习惯,我们也把学校的要求编写成顺口溜的口号,让学生边写边喊边感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变“问答题”为“选择题”。如:针对学生的长发、怪发现象是这样的顺口溜:“头发往前趴,精神比较差;头发往后倒,精神比较好;头发像刺猬,老师就反胃;头发像山鸡,华佗也难医;头发齐刷刷,表现顶呱呱”。如:针对学校的卫生安全问题是“八句话”的顺口溜:“中午躺一躺,下午精神爽;打球勿吊栏,防止人摔伤;寝室扫干净,防止流行病;早上多锻炼,体格会强健;常看课外书,知识会增多;遇事学会忍,心态靠调整;被子经常晒,疾病跑得快;零食少入口,饭菜合胃口”等等,这种不带强制性规定又易记易背的教育方式学生很乐意接受,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认为这是德育工作的实招。
“五自管理”是指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服务”的管理方式。
“自我管理”是变“他管”为“自管”。让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中,主动认识纪律的重要性,主动接受纪律的约束。
一所职业学校应该怎么“管”,这是许多职业教育者都在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让学生从奴隶到将军”的方式是最好的方式。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行为习惯差,纪律观念也不强,许多孩子性格犟,不服管。“不管就‘乱’,硬管就‘反’,”仅依靠班主任与几个领导去管,那就等于天天救火。一所学校大多数人在“放 火”,几个人在“救火”,这肯定是失败的管理。
基于以上认识,从2004年开始,我们大胆创新,对学生会的“一部三委”进行大胆改革。针对“长流水,长明灯”的现象,我们成立了水电管理部;针对食堂排队拥挤及就餐不文明的现象,我们成立了餐厅管理部;针对自行车乱停乱放现象,我们成立了自行车管理部;针对周末放假无序及周末文化生活单调,我们成立了周末管理部;针对穿拖鞋、爬围墙等现象,我们成立了纪检部;针对“染发、长发、怪发”现象,我们成立了礼仪督察部;针对升国旗不庄严、不规范等现象,我们成立了升旗部;针对门窗床及课桌椅经常遭到损坏和破坏,我们成立了课桌椅管理部和门窗床管理部;针对晚自修纪律较差现象,我们成立了晚自修管理部;针对女生行为不雅及校园早恋现象,我们成立了女生部;针对一大批学生好动,我们成立了健美操队、舞蹈队、跆拳道队、服装模特队等等,一共成立了十八个学生自我管理部门和十个自我活动兴趣小组。后来又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许多部门又下设了很多的处,如餐厅管理部就下设了早餐处、中餐处、晚餐处、宵夜处……许多的班主任也参照学校的管理模式,在班级里配备了电风扇管理员、课桌椅管理员、矿泉水管理员、查寝员、信息员等。这些部长、副部长、处长、队长都是通过公开演讲竞聘产生的,学校只负责为他们明确职责,定期培训。这一改革使学生干部及成员从原来的几十人发展到近千人,三分之二的学生从“奴隶”变成了“将军”,从被动的接受管理到主动的管理他人,而学校的管理者就在幕后充当着“指导与服务,监督与控制”的“导演”角色。通过这一改革,一些随手乱扔垃圾的学生成了制止他人扔垃圾的“监督员”,校园的卫生有了很大的改观;一些插队买饭的学生成了维护秩序的“管理员”,学校的食堂变得井然有序;一些浪费水电的学生成了节约水电的“宣传员”,学校的长流水、长明灯渐渐消失了……在改变学校面貌的过程中,这些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赏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能力提高了,好习惯也养成了。让我们印象最深的一个例子是一个水电管理部的部长到万向集团就业后,每天下班后还潜意识地对厂房里里外外的水电进行检查,这一举动得到了领导的赞赏和肯定。实践证明,这样的教育方式使无数的孩子受益终身。让我们管 理者最惊奇的是,多年来,凡在这十八个部任职的学生几乎没有流生。为此,衢州日报在2007年6月21日第四版以《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为题,刊登了我校的管理经验,我校的团委也多次被评为“省市级优秀团委”,来我校就读的学生从原来的以本地生为主发展至全国二十四个省市,每年都有江西、安徽等外省的职业学校来我校取经、交流。我们尝到了“自我管理”的甜头。
“自我教育”是变“他教”为“自教”。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形成好学生教差学生,多数学生教少数学生,进步快的学生教进步慢的学生,最后达到让学生自己教自己。
管理是一个“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执行的过程。当管理中出现了学生群体对某一要求、规定不能理解或不能正确执行时,他们的学生会就会采取每周一次例会的形式。每次例会都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想法、谈管理体会,寻找最佳结合点;当有些干部出现了执纪不严、不公平不公正或对自身要求不严时,我们的学生会便及时采取每月一次的“学生干部保持先进性教育”的形式,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当团员、学生会成员出现典型的违纪事例时,我们的团委就推出每月一次的“团干部、团员保持先进性教育”的活动。这些活动形式都是学生乐意接受且能达到自我教育的好形式。在这种群体参与的自主活动中,我们的学生渐渐地形成了良好的品德,这种教育比学校制定的强制性规定和老师的硬性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自我监督”是变“他督”为“群督”,让学生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在参与学校的管理中提高主人翁意识,在“管”和“被管”中学会换位思考。
学校的管理基本上以班级管理为中心,班集体的荣誉好坏,也基本上依靠考核来评定。因此,学生个人行为的好差都会与班级荣誉挂钩,考核越随意,学生越不在乎,考核越严格,学生越在意。当一所学校非常重视班级考核时,学生相互监督和自我监督的力度也就越大,当“自我监督”成为一种制度、一种习惯时,许多恶性的伤亡事故或重大的违法违纪事故就会在萌芽状态中得以控制,校风、学风也会好转。“自我服务”是变“分外”为“分内”。让学生在“事事有人管,人人会管事”的环境中得到能力的锻炼,尝试成功的喜悦。
当学生人人参与“教室、寝室文化节”活动时,学生会珍爱自己的教室、寝室及校园的卫生、绿化,为自己撑起健康的保护伞;当学生参与水电管理的时候,自己会养成随手关灯、随时关水的好习惯;当学生管理晚自修纪律、寝室纪律、餐厅秩序时,自己也学会了遵守纪律;当学生检查他人礼仪行为时,自己也会穿得整整齐齐……
在人人参与自我服务的过程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随之养成了;做人做事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了;学校的面貌也随之改变了。尝到成功喜悦的他们,其智力及创新能力都不是我们可以估量的,孩子们出色的表现得到了老师的赏识后所迸发出的“再表现力”就更强了,自我服务也就成了真正的“服务育人”。
职业学校的学生不是不聪明,也不是不会读书,而是一群不读书的聪明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实在不行就滴点油,再不行就换个锁芯”,祖祖辈辈相传的开锁匠都是以此理念来实践他们的职业生命的。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人们应该向开锁匠学习,用爱留住我们的孩子,用智慧教育我们的孩子,用职业良心去成就我们的孩子,相信只有这样,最终我们才能成就自己。
从寝室、教室、食堂四化入手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五味”校园,即:厕所无异味、寝室有香味、生活有滋味、管理有人情味、校园有文化味。
第二所学校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浙江衢州中等专业学校位于浙闽赣皖四省边际,素有四省通衢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为衢州市政府举办的综合性普通中专,创办于1987年,校园投资2.5亿元人民币、占地430亩、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6700余人,教职工340名。翁孝川,浙江省衢州中等专业学校校长,1982年杭州大学物理系毕业,翁孝川,曾任浙江省衢州中等专业学校校长,衢州教育局局长,1982年杭州大学物理 系毕业。现任
根据职业教育及学生现状,他着力倡导以人为本的“全纳教育”理念,强调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每个学生都有得到尊重的平等地位,每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个性、特长和品格。提出“以学生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学生的需要为第一选择,以学生的利益为第一追求,以学生的满意为第一标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等要求,要求教师真正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服务对象,蹲下来看学生,改变“冷面孔”和居高临下姿态,在感情上温暖他们,人格上尊重他们,心理上开导他们,目标上指引他们,学习上激励他们。组织开展“唤醒教育”活动,从课程设置、教材取舍、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等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进取之心,促成学生自我觉醒,形成自信。倡导以“关爱、感恩、赞美”为主题,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抓多彩活动,抓激励教育,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体味到从未有过的更多机会、更多成功、更多快乐,构建“阳光、快乐、和谐”的校园,探索出一条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成功之路。
二、全纳教育的重要内涵与德育手段
(一)学校基点:接纳所有学生,提供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
学生缺点和优点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缺点可以转化为优点,而优点也会变成缺点,把学生的缺点当特点看,接纳学生也就要接纳他的缺点,这是全纳教育的精髓。他们认为我们的学生群体,学到了一技之长,他们更多地从事着制作、加工、流通、服务、机械等一线工作,更多地顺应社会需要从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各类劳动,弥补行业所缺,总体提升员工素质。在推动当地经济建设上,职业学校的学生有着更大的贡献。“进城为创业骨干,入厂成技术能手,回乡是新型农民。”他们是农村脱贫致富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因此,学生,是老师的服务对象,是教师的感恩对象,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衢州中专实施全纳教育首先从转变教育工作者观念入手,摆正与学生的关系;以此作为基点开展教育教学各项活动,让学生享受到应有的公平待遇。
2、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颠覆一套学生工作的行为方式。实施全纳教育以来,衢州中专庄重提出“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口号,转化后进生,“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不让一名学生因品行而掉队。”几年来坚持开展党员干部与学生结对活动,党员根据自身特长及结对学生特点,或与之面面谈心,或借助电子信箱、周记、书信、活动、QQ、手机短信等各种载体与形式与之交流。感情上温暖他,人格上尊重他,目标上开导他,专业上激励他,给学生以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在此基础上,推行“扩面工程”,党员干部与寝室、与地域群体对接,不限身份,自愿申报。共有71名“德育导师”走进学生寝室,与学生对接,挂牌服务与指导。寒暑假期,学校组织开展家访活动,全校教职工顶寒风、冒酷暑,翻山越岭、走村访户把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和学生在校优异表现送到每一个学生家里6000名学生4000名学生获得各种荣誉,把关爱送进家门,学生家长纷纷写来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服务”的育人机制逐步形成。
(二)教师任务:尊重全部秉性,涵盖优点缺点的平等地位。
1、蹲下身子看他——发自内心的重新审视与定位学生更易于心态失和、意气用事、情绪失控、偏激极端、屡教屡犯。但同时,他们身上也蕴涵了可贵的潜质--率真和勇气。他们敢作敢当,少顾忌得失;肯承认错误,不矜持虚伪;不惧怕失败,能探究冒险;讲友情义气,少暗藏私心。——他们有盲动更富勇气。
2、坐着与他谈话——严格保证的同等人格与尊重。衢州中专教师在办公室与学生谈话须坚持“请坐、倒水、倾听”三做法,忌站立,忌自饮,忌武断。请学生在面前坐下,递上一杯水,耐心地先倾听他的诉说,必须满足给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和人格的尊重。与此相同,我们的教师在做学生工作时,不能站在学生面前而居高临下,也不能让学生站立以傲慢自居。不但不能俯视学生,而要保持平等的高度,更要适时地高看他,发自内心的爱护他、赞扬他,德育工作就会有成效。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就能理解他们的行为,体谅他们的错误。“我能理解你的行为”、“在我年轻的时候也犯过同样的错”、“谢 谢你能跟老师说这么多”,换个角度看待学生的缺点,挖掘学生缺点背后的特点,在交流的过程中语气更加缓和。
以此为信号真正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服务对象——“以学生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学生的需要为第一选择,以学生的利益为第一追求,以学生的满意为第一标准。”改变老师“冷面孔”和居高临下姿态,降低工作重心,提高服务质量。调整作息时间,让学生睡眠好;办好食堂,让学生饮食好;管理好公物,让学生生活好;提供充分条件,让学生学习好;支持和指导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情操陶冶好。
3、登上台子展示——竭力创设机会赞美与激励。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赞扬如阳光,批评如利剑。””面对这些最不缺批评、挖苦的学生而言,他在意的是你是否看到他的优点,能否说出他的优点。一旦能如其所愿,正如心理学家所说,“满足了人的赞誉需要”,能促其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从而增强自信,改正自己的不足。衢州中专鼓励教师用放大镜照学生的优点,努力寻找他们的长处;鼓励学生“不求事事优秀要有一点出色”,要求教师“宽容学生过错放大学生亮点”。每个班级都要召开“你身上的闪光点”主题班会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给某同学找优点,汇集起来就有了连他本人都意识不到的动人之处。在过去应试教育的强压下,一些学生遭遇了很多的批评,逆反由此而生,如今在同学们眼里,他竟还有那么多的好处,他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也对自己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评价,止住了自暴自弃。
为学生创设展现自我的机会和舞台,坚持开展专业月赛和学期技能达标活动,举办一年一度大型技能节、运动会和元旦文艺汇演,寒暑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发挥专业特长走上街头为民服务,鼓励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学校每年举办专场人才招聘和校企合作洽谈会,百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和单位来校设摊。有一个班级,先后有七批单位的人员进班宣传,开出的价码一个赛过一个。学生们感慨地说:“想不到我们竟有这么吃香。”
学校每学期隆重召开师生表彰大会,三分之二以上学生受表彰,在校园网、校报和 橱窗上刊登事迹。每年一届的校运动会,可以说是最隆重的展示机会。“他经过努力取得了好成绩,在全校几千双眼睛注视下,他被请上了领奖台,接受学校领导为他佩带奖牌敬献鲜花,他也许一生铭记,它的感召力量比说教强一百倍!”
(三)学生理想:融入整体活动,实现同伴自我的精神觉醒。
“思想指导行动,精神决定成败。”全纳教育中的德育不在于规矩学生的一言一行,更高在于一种积极的姿态和集体精神,在于人的精神品质的提升。衢州中专提升学生的精神状态从组织活动入手。
1、挺起胸膛——强调步调一致凝聚精神心气。学校坚持倡导学生“五起来”——“额头抬起来、胸牌挂起来、胸膛挺起来、声音响起来、手脚甩开来”,以此提升学生自信、阳光的气质。十分重视早起、早跑、早读、早餐“四早”的精神面貌,长年坚持,从不间断。六千名学生,从几百米外的公寓汇集中心广场,自起床铃响到集合完毕,仅需12分钟。六个学部的学生,近百个方阵,沿着几条不同线路跑步锻炼,不同专业特色服装,齐刷刷步伐,响亮的班号,凝聚心气,振奋人心。早读,学校一改职业学校常见的昏昏欲睡、萎靡不振的现象,倡导齐读来相互感染,增强学风,体现团队精神,早餐秩序井然,文明卫生,互相谦让。
2、增氧养鱼——开展多彩活动创造文化氛围。“活动造氛围,氛围孕文化,文化培育人。”学校给教师们打比方,一个大池塘,养了好多的鱼,在闷热的天气下,水得不到流动,整个水域氧气就不充分,鱼儿的生存就存在困难。在池塘里设一增氧泵,不断的打水,水活动起来,鱼儿跟着活动,氧气增加了,鱼有生命力了。衢州中专就好比一个大池塘,六千多名师生就像是生活在池塘中的鱼,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便是有效的“增氧泵”。因此,各种形式的活动开展起来了,为印度洋海啸捐赠仪式、“爱我衢州文明溯源”参观教育活动、“校园十大新闻”评选、“高雅艺术进校园”交响音乐会、修身大讲坛、“洁净校园我行动、我为创卫添光彩”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系列活动等。
3、拉长战线——重视过程教育放大身体力行。学校开展多彩的活动不仅注重活动效果,更注重过程,强化过程教育的意义。举办球类比赛,除了比拼搏、比合作、比球技,还进行文明啦啦队、创意服务队的评比。技能节活动除了集中动静态展示外,更强调前期的策划、组织、准备和演练,让百分之百的学生参与到各种技能项目当中去。
4、扫扫卫生是重要的德育
和壮观的晨跑一样,校园卫生也是衢州中专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校区域卫生分配到每一个班级,每个班级排成值日表,还安排组织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在学生处和学校层面也都安排了责任人,安排谁去检查,谁去监督,非常细致,查检结果每日公布,周周评比。学校要求,每一个角落,时时都不能有垃圾。扫扫卫生是重要的德育,学生们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会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劳动习惯,在班级评比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组织打扫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当学生获得进步时,及时评比表扬,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心。
三、深厚的文化底蕴。衢州中专的校园几乎是无“孔”不入。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孔子头像,用儒学中的警句命名的校舍,教室、走廊、食堂中随处张贴的孔子语录……身处“南孔圣地,东南阙里”,学校因地制宜将儒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全纳教育”相结合,实现“儒学德育”。学校聘请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先生为学校教学顾问,开设“修身大讲坛”,成立“儒学研究会”、聘请国内研究儒学的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全纳教育和儒学文化是相融通的,我们接纳所有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尊重地位,给予每个学生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这既是坚持‘以人为本’,又是继承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遵循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把先贤的思想文化精髓逐步内化为师生自觉的人文素养,是我们实施‘儒学德育’的最终目的。”张玉琴说。
第三所学校衢州市龙游县职业教育中心
2014年,以龙商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通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4,学校制作了《追梦兄弟》、《学校活 动宣传》、《我的校园生活》、《学生学习生活剪影》、《浓浓师生情》、《为高三加油》等6个校园文化宣传视频,同时,深入挖掘学校隐性文化,成功汇编了第一期班刊《我的老师我的班》,编印了2014年第1、2期《晨曦》校刊、《龙商文化——校徽班徽篇》、《龙商文化——社团篇》、《龙商文化——专业宣传篇》、《龙商文化——行为篇》、《龙商文化——校园建设篇》、《龙商文化——出路篇》、《开启心灵的钥匙》德育案例汇编等校本资料。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很扎实。电子商务实用技术培训是他们学校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的主要方式,去年开展电子商务培训5期,共培训335人;今年,学校开展培训4期,共计215人,目前已经完成3期。
二是美好生活,从“四化”寝室开始
余国良老师根据学校特点,就“四化”寝室创建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对发现的问题做了“叠被子”、“墙壁污垢处理”等现场示范,并提出了净化、美化、绿化、文化的“四化”寝室标准。
三是成功举办第二届班主任节”
学校每年的5月份举办“班主任节”,这个节日的设定,象征着一种荣誉和地位,是学校为激发班主任工作热情,提升班主任教育艺术,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所创设的平台。
第四所学校开化县职业教育中心
茶专业,以前只局限于种植,现在则融合了茶文化艺术、茶叶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让学生既懂种植又会茶艺表演还擅长营销。
新实施“开化土菜”八个一工程 打造职业教育“特色品牌”,并从2012年开始实施“农家大厨”培训项目,先后开发了“开化土菜”28道。开化农家大厨培训更是被作为“衢州职教模式”的重要内容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等领导人的肯定和批示。目前,学校正全力打造基于国家东部公园建设匹配的“开化798美食园”,届时集烹饪、餐饮、导游、电商及酒店服务管理为一体的场所不仅是休闲观光的好地方同时将是学校良好的实训基地。“自该项目实施以来,已在17个乡镇办了培训班,总计受训人数在1500人以上,受训的对象主要是从业人员、拟从事该行业的富余劳动力及农村中的家庭妇女。
根雕专业,走进根宫佛国,第一感觉是震撼。景区巧妙地以根雕艺术、盆景艺术、赏石文化、园林古建为载体,融华夏上下五千年璀璨的文化于奇根异木,构建了一幅恬静优雅、天人合一的画卷。在根宫佛国的影响和带动下,开化根雕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现有根艺企业28家,从业人员2200多人,每年加工创作根雕作品超过30万件,形成了开化根雕艺术创作群。开化县根雕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就是根雕佛国,为很多学生毕业后创业或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第五所学校浙江信息工程技术学校
一、介绍班主任工作室
一是德高望重的班主任在工作上的引领;二是新进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培训,时间为一年,考核合格才能有资格上岗。三是组织班主任综合能力大赛。比赛通过初期的征题赛、班主任能力知识及班会活动课笔试,逐层筛选,最后来优秀班主任代表参加了决赛。决赛分“教育故事叙述、情景答辩与主题论坛”两个项目进行。“教育故事叙述”叙述在班主任工作经历中的一个成长故事及感悟;“情景答辩与主题论坛”要求对情景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思路及对策。每位老师5分钟的展示体现了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原则、方法和技巧,不同的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就有了不一样的教育契机与教育故事,不同的教育故事对每一个班主任的工作都有特殊的意义。
教育情景答辩和主题论坛的比赛重在考量班主任的德育理念和管理智慧,应急反应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技巧。比赛由选手现场抽取试题,10分钟准备时间,试题内容包含班级管理、教育名言理解等班级日常管理方方面面的问题。
二、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生徒德育工作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设立现代学徒制的三个德育目标。一是公民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企业优秀文化融入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感恩回馈教育,增强学徒对社会的责任感;二是职业目标:通过各种体验和校企双方的职业指导,学生全面了解企业文化,热爱企业,忠诚岗位,吃苦耐劳,感恩师傅,团结同事,不再有“擅自离岗、跳槽”现象;三是学业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规范竞争、开拓创新等现代企业员工应具备的素质。
创新四个德育项目特色。一是制定高级、中级、初级三个级别的《职业素养标准》,使《职业素养标准》既有学校规范要求又有企业素养评价,形成了校企高度融合的职业素养标准,为学徒制提供德育培养合理方案;二是创新建立德育“双导师”机制,在学校延续班主任建制,承担学生在校的各项德育管理,在企业学校聘请各大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经理或经验丰富的班组长、老师傅担任校外辅导员,承担在企业期间的德育管理工作;三是德育学分制的扩展和延伸,修订新的《现代学徒制学生德育学分管理办法》实现德育在新模式下的无缝对接和管理;四是校企文化对接,形成深度的文化育人氛围,学生在不同层面都将不断承载文化熏陶。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现在学徒制试点紧紧抓住现代学徒制的核心——身份转换、多岗位轮训、“零距离上岗”,形成了学校“五双”机制——双主体(学校、企业),双身份(学生、学徒),双导师(学校的职业指导师、技能老师,企业的职业导师、技术师傅),双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实训基地),双考核(学校与企业考核、行业专家的第三方考核)。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湖州“334”模式,达成了学校、企业、行业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334”模式试点,通过构建“政府、企业、学校”三元合一的管理体系,建立“2年+0.5年+0.5年”三段式的育人机制,实现“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培养路径,三、学生工作特色
1、团队建设、德育例会(本周的工作重点)
2、班主任考核制度:项目考核,学校学生的难点是什么,以仪容仪表专项,50元,完成,拿,未完成,不拿,好了以后,把项目移到常规工作中,然后再立另一个项目。一到两年调整一次。班主任年鉴制。
3、德育积分:反修,给学弟学妹讲课,为什么学分没有拿满,4、拓展和德育基地:学校家庭社会主要做哪些事,警力广场平台,以他为载体,连络很多问题,交通、消防,家庭,家长会,圆桌会,荼话会,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学生的亮点去展示。每班主任一个PPT,把学生的很多活动向家长展示。
5、班主任工作室:一是得高老班主任引领,二是新进老师开展培训,合格有资格才能当班主任。综合能力大赛,笔记,论,讲故事,第六所学校杭州市富阳区职业教育中心 德育特色:第一技能
何永刚说,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应该是排在诸项技能之首的‘第一技能。
“第一技能”包括哪些内容?何永刚将其概括为:踏实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品质,坚持顽强的意志,忠诚敬业的精神,团结协助的合作意识,按章办事的规则意识,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良好的适应性,阳光般的自信,文明的举止。
“第一技能”如何练就
富阳城镇职高有一个闪亮的“名片”——跑操,其整齐和规范在杭州教育系统是出了名的。学生不读书、打架的很多,这着实让他头疼了很久。“我当时就想,既然精力那么旺盛,就天天让你们跑步!”这一招出乎意料的奏效,跑着跑着,渐渐跑出了“跑操文化”。如今,富阳及外地的很多学校观摩了富阳职教中心的跑操,取经学习,回去后加以改进实践。
富阳城镇职高的跑操始于2003年。每天上午第二节下课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学生们都在校长和老师的带领下跑操。每次跑操前,教务处和德育处都会对上一次的跑操进行 点评,学校的宣传橱窗里展示着上周各班人均里程统计数据,每学期学校还会对各班进行两次考核。
每天1800米的跑操,无疑是学生锻炼身体的绝佳方式。初来的高一新生,开始时很多人坚持不下来,这些学生由跑一圈开始,慢慢适应,天天坚持,一学期下来身体素质明显增强。“挑战极限,一往无前”、“激情似火,完善自我”,学生们嘹亮的口号喊出了顽强的意志和阳光般的自信。
作为一项集体活动,跑操在提高班级凝聚力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每次跑操都是一次班级间的比赛,比集合速度,比队列整齐,比口号响亮,比士气高昂,学生们跑出了团结、跑出了凝聚力。
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规范严谨的习惯体现在方方面面,而跑操规范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跑步大军在行进中,只要有一名学生心不在焉、步伐错乱,就有可能破坏整个队伍的整齐和谐。因此跑操训练之初,学校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专注意识,要求学生跑操时必须全神贯注、紧跟口令、动作到位、各行其“步”。久而久之,“专注”的品质在每一个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跑操绝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体育运动,2000人的队伍,要做到进退有序、步伐整齐、口号嘹亮、跑姿规范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今这项运动已成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团队意识培养等职业素养训练的一项重要抓手。”何永刚说。
除了跑操,学校还推行7S管理、职业素养实践周、职业素养课等,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第一技能”。
每一个刚刚进入富阳城镇职高的学生,都会收到一本7S管理学生手册。7S管理是企业为规范现场环境、提升品质而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富阳城镇职高将7S管理引入学校,作为一种平台来实施教室、寝室、实训室及校园环境管理,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手册中一目了然地列出教室空间、寝室空 间、实验室空间、实训室空间、校园空间需要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项目和处理方法,以及用电、活动、饮食、交通、财物保管等安全规范,对学生的仪容仪表、礼貌用语、升旗集会、课堂和生活交往的言行举止也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学校每天对照管理规范对学生进行检查,每周总结反馈,每学期考核奖励。
很多学校都有值周班、值勤班,富阳城镇职高把值周班改成“职业素养实践班”,把值周改成“职业素养实践周”。这种改变,不仅是形式上的改变,更是内容上的改变。参与职业素养实践周的班级,必须模范执行各项管理规范,为全校学生做出示范;必须身体力行,参加全校的卫生保洁、校园绿化等各种服务劳动;检查并记录全校学生执行规范情况,反馈并督促全校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在上岗前,学校有专业教师向他们教授职业素养课。这样,每个班级每年通过至少一周的职业素养实践,养成追求精致、追求品质的职业素养,提高对“第一技能”重要性的认识,时时、处处、事事加强“第一技能”的培养训练。
以德促业铺平成长路
何永刚告诉记者,一些学生在入学之初会有着这样的想法,现在找工作是“拼爹、拼背景、拼后台”,学不学技能无所谓,来职校也就是混混日子。进校后,通过案例分析、榜样示范、观点碰撞、两难辨析、实践体验等一系列“第一技能”的训练,学生们逐渐意识到,真正的成功不仅是拼知识、拼技能,更要拼行为、拼品质、拼精神,拼的是一个人的“第一技能”。而只有学生自己意识到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才有一种自我努力的内驱力,才能自觉接受学校的教育和影响,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素养。
在富阳城镇职高的教学楼外墙上,写着这样三句话:“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第一技能”,重拾阳光自信的品质
形成了中职学生“第一技能”培养实践的模式、途径、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目前,已有了“一手册、一证书、一歌曲、一实践、一标志”的研究成果。通过一手册———《“第一技能”教育 学生手册》、一证书———《“第一技能”等级证书》、一歌曲———《“第一技能”实践歌》、一实践———“第一技能”实践班、一标志———“第一技能”标志,五个“一”的教和学让学生明白拥有过硬“第一技能”的人是受企业欢迎的人、最有发展前途的人。
“即便是扫地,我也认为这是一件需要智商和技能的活动,每个人的性格都有适合他的工作,但我需要让学生知道,做每一件事都要非常认真。”
几点思考与启示
1、强化一种观念: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德育教育仅仅通过开设德育课程、学校政教处和校团委等管理部门和班主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不够的;学校人人都是德育教育工作者,人人都要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在德育教育中,既要靠教师的“言传”,还要靠教师的“身教”,教师不仅在学生有困难时、在大是大非时挺身而出给予学生关爱,更多是用心去了解学生的需求,去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以朋友、兄长、家长的身份主动去和学生交流,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友爱、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行)
六所学校中四所学校是系部二级管理,全校老师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比如白天的课堂秩序、食堂就餐、校园秩序、安全的巡视工作,参与晚自习值班(一个班一个老师、两个班一个老师、一个楼层一个老师),并负责到寝室核查人数,把德育工作阵线向前延伸,每个教师都有机会、有义务、有责任、有权力去承担学生管理工作,零距离的接触学生德育工作,也势必激发他们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的实施德育工作,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更新一种做法,赋予活动更多的教育意义。
所考察的学校学生活动和我们做的差不多,因场地限制可能我们没有开展那么多学生课外活动,每一个活动都可以成为德育的载体
让学生品尝在学校生活的乐趣,就要想法设法为学生搭建互动的平台。说白了就是带着 学生有目的、有意义地“玩”,给学生布置“玩”的任务。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生活,让学生在“玩”中展示自己的特长或才艺,让学生在这些有益与身心健康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培养学生自信,激发学生潜力,健全学生人格。从而逐步形成班级整体向上的文化氛围。让每个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潜移默化成长进步。
让环境影响人、气氛感染人
3、营造一种环境,让环境影响人、气氛感染人
学生德性的成长、发育离不开学校的有机环境。这种环境包括:设施功能环境(如校园网建设)、校园文化环境、专业建设环境、师生人际环境等子环境。德育工作是一项“活”的工作,它需要积极的情态、健康的内容,但更需要能产生良好效果的方式。所考察学校校园环境中处处有德育,每个班有班旗、班歌、班微,在校园中,活动中,无处不在;衢州工程技术学校的五声、衢州中专学校坚持倡导学生“五起来”——“额头抬起来、胸牌挂起来、胸膛挺起来、声音响起来、手脚甩开来”,以此提升学生自信、阳光的气质。十分重视早起、早跑、早读、早餐“四早”的精神面貌,长年坚持,从不间断。寻求有效载体
凸显职教特色,处处感受德育。
三、我们能做什么
领导给予了学习的平台,我们考察了六所学校,每个人收获很多的,20分钟难以具体表达收获和启示,若想将学习成果应用于目前工作,还需要时间和过程。
1、固化和提升
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我们学校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德育体系,我们要做的是要固化成熟的做法,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一是固化每次德育活动的思维模式:一目标(为什么做)、二内容(做什么)、三措施(怎么做)、四效果(做的怎么样)、五反思(提升)。二是固化学生管理工作,先理后管。有时我们忙的团团转,有时又闲的没什么事,所以想先梳理学生德育、学生管理的工作,然后再想这些工作怎么做。三是给学生工作增氧,提升工 作。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学生就像在一个大池塘里的鱼一样,鱼动会长得好,长得快,鱼动,就不缺氧,就有生命力,辅导员动起来,班主任就会动起来,班主任动起来,2000多名学生就会动起来。
一、德育理念
相信每个学生能够成人成才,帮助每个学生实现成人成才。
二、德育目标
总体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为主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会做人、会做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具体目标:
思想品质:爱国、守责
道德品质:诚信、友善 心理品质:自信、包容
法纪意识:守法、自律
三、德育工作态度(三心三进)三心:爱心、耐心,细心 三进:进场所、进生活、进心灵
四、德育工作模式(五化)
德育目标具体化、德育内容案例化、德育活动体验化、德育评价多元化、德育机制全员化。
五、德育工作方法(五知五帮)知学生学习状况,帮学生找准方向; 知学生家庭困难,帮学生走出困境; 知学生行为习惯,帮学生规范言行; 知学生个性特长,帮学生树立自信; 知学生专业兴趣,帮学生规划发展。
1、转变和建设
1、转变学生处工作作风,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规范工作内容、服务内容及办事流程。转变思想观念,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理念必须统一,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2、强化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和班主任队伍)让每一个学生微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不是任何一个班主任都能体验到这种快乐和幸福。班主任的教育劳动是一种专业性的劳动,要胜任班主任教育劳动,就需要逐渐地走向专业化;而只有经过努力,发挥了自己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劳动,才能享受班主任劳动的快乐和幸福。以赛带建,使更多的班主任、辅导员在参与活动中得到自身业务素养的提高。
2、凝练和创新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都利用文化凝练的过程整合学校的资源,在资源的利用中打上文化的烙印。我们学校做了很多德育工作,在以后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会注重围绕学校德育主线凝练工作中心思想,要让这种精神文化存在于师生员工的脑海和心灵之中,用这种精神文化产生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创新就是将做工作变成做项目,用360度工作法,学生德育工作中平凡的工作要用心去做,并把它做好。把各一项工作有关联的事情都考虑周全了,都做位,保证把这项工作做好。不漏任何点和面。
走在教育之前 立于人格之巅—浙江中职学校德育创新
对于道德而言,无所谓圣人,也无所谓平民,只要心里有爱,心底无私,都会演绎道德佳话。他们中可以有奋斗不息、潜心钻研的科学家,也可以有貌不惊人、平淡无奇的普通百姓。任何一个人,只要能做好自己身边的事,都可以成为道德的英雄、道德的模范。青年阶段是人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因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对其一生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和言行去感染学生,让他们不断战胜自我,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不断增强抵御腐蚀的能力。要知道,教师培养好一个学生,就是成就一个人才,就是造福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增加一个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