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赴浙江学习考察调研报告(精)

时间:2019-05-14 06:0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杨进赴浙江学习考察调研报告(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杨进赴浙江学习考察调研报告(精)》。

第一篇:杨进赴浙江学习考察调研报告(精)

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科技管 理创新人才培训班 赴 浙 江 培 训 总 结

姓名:唐波

单位: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红旗镇人民政府 2015年6月21日

探寻浙江经济发展背后的文化精神 ——赴杭州参观考察调研报告

5月25日-6月23日,本人有幸成为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赴淅江进行科技创新培训班,考察期间在淅江省科学技术厅和淅江省科技人才教育中心的精心组织安排下,通过现场观摩,课堂讲座,课堂互动,经验介绍等方式方法使我学习了浙江省在

科技管理创新型人才、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方面的一些先进经验及做法。培训的时间尽管短暂,留下的印象却很深刻,尤其是思想观念方面所受的冲击和触动很大。经世致用、创新实干、敢为人先的浙江精神、浙江思维、浙江经验和浙江做法,无不给人以启迪,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思想解放,敢为人先。

浙江培训学习期间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浙江取得并让浙江人引以为自豪的成就,以及由此折射、体现出来的浙江精神和浙江经验。专家教授们在课堂上讲得最多、一提起来总是津津乐道的,是浙江的经济建设成就。浙江是全国‚面积小省‛、‚资源小省‛,却是全国‚经济大省‛——浙江省陆域面积104141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08%,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当前,浙江省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817,是中国大陆除直辖市外各行省之中人均最好的,浙江因此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模范生‛。从浙江的经济建设成就中,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浙江人敢为人先、力争上游的精神。以前总认为,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在培训学习中我们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物质成就的背后是精神,是浙江独特的文化个性。这就是:经世致用,敢为人先!浙江人不唯书、不唯上,敢闯、敢干、敢吃苦、敢为天下先,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只有一个:经世致用!也就是求实、务实,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为实用。浙江人有经商的传统,创业风气浓厚,目前平均15人左右就有一家企业,全省民营经济的比重超过90%。据说这与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情密不可分——光是种田不能养家糊口,只好经商创业,于是才产生了‚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辛万苦‛,‚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创业精神。

时移事易。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浙江经济正在谋求转型。他们提出要由‚全民创业‛到‚全民创新‛,大力发展‚第四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电子商务),‚坚决不搞有污染的产业,尽量避免搞别人能够复制的‘大跃进’产业‛,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智慧转型、超常转型、融合转型、服务转型‛,使浙江经济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参观钱江新城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人间天堂‛杭州,已从‚西湖时代‛步入‚钱塘江时代‛!

观念转变天地宽。同样一片土地,种粮食和办企业,结果大不一样;同样是种粮食,种给自家人吃和种给城里人吃,效益大不相同——‚种啥赚钱就种啥,这就叫做效益农业!‛同样是碳元素,既可以做成铅笔芯,也可以做成金刚石,这叫同素异构;红宝石、蓝宝石和铝土矿、耐火土一样都是三氧化二铝,这叫同分异构,其价值却有天壤之别……关键在于科技,在于创新!专家教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领悟了浙江许多成功的秘密。

二、保护环境,发展旅游。

一提到浙江,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杭州、联想到西湖。在我看来,杭州之所以被称为‚东方品质之城‛,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湖的缘故。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西湖之所以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与当地政府的大力保护、精心呵护分不开的!

浙江因水而得名,江南因水而灵秀。于是浙江抓住这一特色发展旅游,大做‚水‛文章——风景名胜、景区景点开发匠心独运,古镇、故居、民俗遗存和历史风貌保护不遗余力,现

代城市与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和谐统一,相映成趣。西湖自不必说——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当地政府在全国率先免费开放西湖,以每年区区2000万的门票收入,换回了160亿的经济价值;‚到北京登长城,到杭州游运河‛——京杭大运河文化旅游;江南水乡古镇——乌镇、西塘文化旅游;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等等,每天游人如织——生态文化的保护,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经济社会效益!我们在感叹浙江人精明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手艺和眼光!

印象最深的,还有在遂昌县农产品‚淘宝县‛的现场学习,使我们感触很深,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是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一个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如何去面对新的挑战,这是我们要深思的问题。一个人口只有23万人的遂昌县,在约有500人,从事电子商务,将本县的竹笋销售到全国各地,能在一个端午节前后,将本县的糯米销售一空,是很值得我们好好的深思。我们阿克苏地区的红富士苹果、核桃、红枣为什么不能采用遂昌的销售模式。本人认为阿克苏地区的农产品销售完全可采用遂昌模式。

三、重视人才,大力兴学。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江浙一带素有重文兴学的传统,历代英才辈出。据当地人讲,‚父母再穷,即使讨口要饭,也要供儿女读书!‛这或许可以看作是江浙地区致富的深层文化基因。在我看来,水韵江南孕育了浙江人的灵动睿智,富而知礼,富而思进,富而重学,富而兴文,才成就了今日富裕而文明之浙江。浙江省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浙江大学国内外论文他引次数为79045次,列全国大学第一名;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高校榜首,技术输出交易额位居全国高校第

一……我们有理由相信,浙江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模范生‛,浙江大学应该是功不可没!本次培训给我如下启发:

1、浙江经验告诉我们,东西部的差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差距,更是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上的差距。要发展经济,必须首先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求是创新‛的浙江精神,可以作为我们工作的指引。

2、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切忌重蹈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城镇建设要着眼长远,要有个性,体现文化特色。

3、要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大力培养人才,积极引进人才,正确使用人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要有责任、有担当、有创新的魄力和勇气,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2015年6月21日 唐 波

第二篇:杨进赴浙江学习考察调研报告范文

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科技管

单位: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红旗镇人民政府理创新人才培训班

赴 浙 江 培 训 总 结

姓名:唐波

2015年6月21日

探寻浙江经济发展背后的文化精神

——赴杭州参观考察调研报告

5月25日-6月23日,本人有幸成为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赴淅江进行科技创新培训班,考察期间在淅江省科学技术厅和淅江省科技人才教育中心的精心组织安排下,通过现场观摩,课堂讲座,课堂互动,经验介绍等方式方法使我学习了浙江省在科技管理创新型人才、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方面的一些先进经验及做法。培训的时间尽管短暂,留下的印象却很深刻,尤其是思想观念方面所受的冲击和触动很大。经世致用、创新实干、敢为人先的浙江精神、浙江思维、浙江经验和浙江做法,无不给人以启迪,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思想解放,敢为人先。

浙江培训学习期间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浙江取得并让浙江人引以为自豪的成就,以及由此折射、体现出来的浙江精神和浙江经验。专家教授们在课堂上讲得最多、一提起来总是津津乐道的,是浙江的经济建设成就。浙江是全国‚面积小省‛、‚资源小省‛,却是全国‚经济大省‛——浙江省陆域面积104141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08%,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当前,浙江省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817,是中国大陆除直辖市外各行省之中人均最好的,浙江因此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模范生‛。从浙江的经济建设成就中,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浙江人敢为人先、力争上游的精神。以

前总认为,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在培训学习中我们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物质成就的背后是精神,是浙江独特的文化个性。这就是:经世致用,敢为人先!浙江人不唯书、不唯上,敢闯、敢干、敢吃苦、敢为天下先,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只有一个:经世致用!也就是求实、务实,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为实用。浙江人有经商的传统,创业风气浓厚,目前平均15人左右就有一家企业,全省民营经济的比重超过90%。据说这与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情密不可分——光是种田不能养家糊口,只好经商创业,于是才产生了‚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辛万苦‛,‚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创业精神。

时移事易。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浙江经济正在谋求转型。他们提出要由‚全民创业‛到‚全民创新‛,大力发展‚第四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电子商务),‚坚决不搞有污染的产业,尽量避免搞别人能够复制的‘大跃进’产业‛,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智慧转型、超常转型、融合转型、服务转型‛,使浙江经济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参观钱江新城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人间天堂‛杭州,已从‚西湖时代‛步入‚钱塘江时代‛!

观念转变天地宽。同样一片土地,种粮食和办企业,结

果大不一样;同样是种粮食,种给自家人吃和种给城里人吃,效益大不相同——‚种啥赚钱就种啥,这就叫做效益农业!‛同样是碳元素,既可以做成铅笔芯,也可以做成金刚石,这叫同素异构;红宝石、蓝宝石和铝土矿、耐火土一样都是三氧化二铝,这叫同分异构,其价值却有天壤之别……关键在于科技,在于创新!专家教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领悟了浙江许多成功的秘密。

二、保护环境,发展旅游。

一提到浙江,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杭州、联想到西湖。在我看来,杭州之所以被称为‚东方品质之城‛,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湖的缘故。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西湖之所以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与当地政府的大力保护、精心呵护分不开的!

浙江因水而得名,江南因水而灵秀。于是浙江抓住这一特色发展旅游,大做‚水‛文章——风景名胜、景区景点开发匠心独运,古镇、故居、民俗遗存和历史风貌保护不遗余力,现代城市与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和谐统一,相映成趣。西湖自不必说——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当地政府在全国率先免费开放西湖,以每年区区2000万的门票收入,换回了

160亿的经济价值;‚到北京登长城,到杭州游运河‛——京杭大运河文化旅游;江南水乡古镇——乌镇、西塘文化旅游;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等等,每天游人如织——生态文化的保护,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经济社会效益!我们在感叹浙江人精明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手艺和眼光!

印象最深的,还有在遂昌县农产品‚淘宝县‛的现场学习,使我们感触很深,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是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一个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如何去面对新的挑战,这是我们要深思的问题。一个人口只有23万人的遂昌县,在约有500人,从事电子商务,将本县的竹笋销售到全国各地,能在一个端午节前后,将本县的糯米销售一空,是很值得我们好好的深思。我们阿克苏地区的红富士苹果、核桃、红枣为什么不能采用遂昌的销售模式。本人认为阿克苏地区的农产品销售完全可采用遂昌模式。

三、重视人才,大力兴学。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江浙一带素有重文兴学的传统,历代英才辈出。据当地人讲,‚父母再穷,即使讨口要饭,也要供儿女读书!‛这或许可以看作是江浙地区致富的深层文化基因。在我看来,水韵江南孕育了浙江人的灵动睿智,富而知礼,富而思进,富而重学,富而兴文,才成就了今日富裕而文明之浙江。浙江省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浙江大学国内外论文他引次数为79045次,列全国大学第一名;专利申请

量和专利授权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高校榜首,技术输出交易额位居全国高校第一……我们有理由相信,浙江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模范生‛,浙江大学应该是功不可没!

本次培训给我如下启发:

1、浙江经验告诉我们,东西部的差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差距,更是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上的差距。要发展经济,必须首先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求是创新‛的浙江精神,可以作为我们工作的指引。

2、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切忌重蹈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城镇建设要着眼长远,要有个性,体现文化特色。

3、要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大力培养人才,积极引进人才,正确使用人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要有责任、有担当、有创新的魄力和勇气,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2015年6月21日 唐 波

第三篇:赴上海浙江考察学习情况报告

赴上海浙江考察学习情况报告

新闻作者:严官金 王正怀

新闻来源:省政府研究室 日期:2005-2-1 17:22:58

去年11月10日至15日,我室随罗清泉省长率领的湖北省政府代表团赴上海、浙江进行了考察学习。在沪浙期间,我省政府代表团与上海、浙江两省市党政领导交流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实地考察了一批企业、开发区、港口、文体场馆、城市规划和市政设施等。这次考察活动时间虽短,但代表团成员都感到解放了思想,开阔了思路,增加了压力,看到了机遇,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和紧迫感。我室将这次考察学习的一些情况和感受进行了整理,现简要报告如下:

一、沪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巨大

上海、浙江均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两省市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一)发展快,实力强。1978年至2003年,上海市生产总值由272.81亿元增加到6250.81亿元,浙江省由124亿元增加到9395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10.38%和13.1%;财政收入上海由190.67亿元增加到2828.87亿元,浙江由27亿元上升到1468.9亿元,分别列全国第2、第4位。上海在2003年全国城市综合实力评估中名列全国首位;浙江经济实力由改革开放前全国的第12位上升到第4位。

(二)结构优,后劲足。上海确立了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18.6%上升到2002年的51%,去年受非典的影响,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仍达到48.4%。2003年上海金融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六大行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近40%,其中金融业居第三产业之首,占全市生产总值10.1%。全市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4∶77.4∶18.6调整为2003年的1.5∶50.1∶48.4。浙江坚持走工业化道路,三次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38.1∶43.3∶18.6转变为2003年的7.7∶52.6∶39.7,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基本以工业为主。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29.6平方公里,现有在建和准备上马的重大项目200多个,其中投资逾百亿元的项目8个,未来几年将形成1000万吨炼油、1000万吨炼钢、120万吨乙烯、60万吨丙烯、300万吨造纸、20万辆汽车等生产能力,发展势头令人震憾。

(三)开放力度大,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3年上海口岸进出口总额突破2000亿美元,占全国1/4左右;上海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居世界第3位。2003年上海市出口总额1123.5亿美元,占全国1/8以上。其中外贸出口达484.6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了8.1倍。浙江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5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416亿美元,年均增长30.7%,跃居全国第4位。在利用外资方面,上海目前累计吸引外资企业3.4万家,合同外资800亿美元,实际使用500亿美元,外商投资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和实现的外贸出口都占全市的60%以上。浙江去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 54.5亿美元,同比增长72.4%,居全国第5位。对外经济合作发展势头良好。上海在海外的投资项目累计达到756项,总投资逾8亿美元,分布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上海对外承包工程实际营业额11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实际营业额2亿多美元。浙江2003年境外投资85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65.9%,外派劳务工程人员8900多人次,完成营业额6.5亿美元。

(四)城市美,人民富。上海以构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性基础设施和立体化交通网络建设为核心,加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1991年至2003年,全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累计达到4798.8亿元,年均增长27.1%,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3.7%,这是上海城市建设史上投资强度和建设规模最大的时期。一批批展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面貌的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坚持规划高起点,建设大手笔,改造大气魄,城市风格各具特色,一片旧城改造就是一座新城,美不胜收。

1978年至2003年间,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由2498元增加到46718元(按现行汇率已突破人均5000美元);浙江由331元增至20147元(按现行汇率人均2440美元)。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978年的332元、165元增加到2003年的13180元、5431元,年均增长8.0%和8.6%。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18年保持全国省区第1位。依据国家制定的评价标准测算的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51.2%,在京津沪之后居各省区之首。

目前,上海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目标迈进。在这个人口仅占全国1%、土地面积占全国0.06%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8,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1/4,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1/10,并在改革开放、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浙江在“改革开放政策并无特殊、地理区位条件亦非独有、经济基础更无优势”的情况下,经过短短25年,基本实现了由传统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小省向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大省转变,并继续加速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小康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前进。“浙江现象”享誉全国。

去年以来,沪浙两地在要素资源供应紧张和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发展实现了在高基数上的高增长。去年元至10月,上海市实现生产总值5981.32亿元,同比增长14.0%;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6.5%;外贸出口增长48.1%,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增长17.5%。浙江去年1-3季度,全省生产总值7870亿元,同比增长14.7%,这是自1997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增幅;外贸出口增长4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1.1%、15.4%和31.0%。

二、沪浙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

上海和浙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创造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我们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兴省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优化工业结构。上海是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方。他们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主动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和内地转移,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精品钢材、成套设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六大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2003年这六大产业新增工业产值、实现销售收入分别占规模以工业新增产值、销售收入的77.1%和62.9%。浙江依托港口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加快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加快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03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2980.64亿元,比上年增长43.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6.5%。杭州高新区去年元至10月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37.3%。其中以UT斯达康、东信等企业为代表的通讯设备制造业、软件及相关服务增长幅度达到45%和37%。“天堂硅谷”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三是大力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和品牌战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沪浙均培育出一大批综合实力强、产品信誉度高、市场占有率大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如上海大众、贝宁、海立,浙江的万向、罗蒙、正泰、雅戈尔、娃哈哈等公司(集团)。目前,浙江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6件,总量居全国第一;中国名牌产品称号37个,总数居全国第二位。UT斯达康是回国留学生于1995年创办的,从事现代通信领域前沿产品研制开发的国际化高科技通信公司,1999年销售收入1.88亿美元,2003年销售收入19.7亿美元,今年可达28亿美元,明年计划45亿美元;去年出口5亿美元,上交税金 10亿元,其中职工交个人所得税达1.7亿元。一个企业的经济规模超过我省一个县市。UT斯达康所在的杭州市滨江区,只有500个财政供养人口,今年财政收入可达28亿元,可用财力12亿元。

(二)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一是大力招商引资。上海浦东开发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300亿元,推动重大产业和重要功能性项目向浦东集聚,加快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四个重点小区建设。到2003年末,已有8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浦东投资了10150个项目,吸收外资合同金额达219.96亿美元;有63家外资金融机构落户浦东。同时,不断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利用外资从工业扩展到商业、金融、旅游、房地产等多个产业,以及旧城区改造、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环保等各个方面;利用外资形式也从吸引直接投资为主发展到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并举,特别是采用国外金融机构贷款、发行中长期债券、实行BOT、发行B股和H股等多种融资方式。近两年来,上海又出台新政策,把跨国公司作为引进外资的重中之重,鼓励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总部、研发中心落户上海,发展大产业、大合资、大基地。“九五”以来,上海建设资金三分之一来源于外资,大项目平均规模达3500万美元;六分之一的生产总值是外资企业创造的。浙江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宁波开发区外商投资项目强度达440美元/平方米,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累计兴办外资项目1105个,其中千万美元以上的224个,实际利用外资30亿元,已有39家全球500强落户。去年元至10月,该区实际利用外资达4.9亿美元。二是不断扩大对外贸易。沪浙都高度重视营造良好的外贸环境,抓好“大通关”工作。上海试行“5+2天”工作制(即365日天天能通关),提高口岸贸易便利化程度;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扩大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企业及民营企业出口。2003年,上海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3.7%、60.3%,分别比上年提高10.4个、7.5个百分点。同时,沪浙坚持优化进口结构,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推动产业升级。三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沪浙重点鼓励开发境外原材料、能源等资源类项目,开展境外工程总承包,收购兼并带有研发中心和品牌的境外制造业项目,拓展海外销售、服务网络,优先支持能带动产品、设备、工程和劳务等出口的项目,加快培育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浙江万向集团已在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8个国家拥有31家公司,其中独资或控股18家。去年元至10月出口创汇5.16亿美元,同比增长30%。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转制。改革开放以来,沪浙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培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主体,特别是浙江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明确提出“保护民营企业就是保护生产力”等先进理念,坚持“三个凡是”(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领域,凡是国有经济退出的领域,凡是对外开放的领域,都鼓励民营经济进入),取消歧视性规定,给民营企业以“国民待遇”,降低工商登记门槛,简化进入手续,允许跨行业经营,有力地促进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新增就业的主渠道。2003年,浙江生产总值中民营经济占7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占57.4%,全省外贸出口总额中民营经济占36.5%。全省有私营企业30.2万家,个体工商户159万户,个私从业人员712.6万人。浙江个体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出口创汇等四项指标,已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183家。与此同时,浙江公有制经济也得到长足发展,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与1978年相比,浙江国有经济总量增长近42倍。目前,浙江96.7%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完成改制任务,88.9%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已完成劳动关系改革。

(四)大力发展块状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多年来,浙江从本地实际出发,大力发展“配套经济”、“小狗经济”,一乡一品,一县一品,一市一品,企业之间通过专业化分工,最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加快各类市场建设,形成了中小企业、专业市场和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互为依托,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企业集群和区域块状特色产业。浙江现有年产值超亿元的各类特色产业区块500多块,涉及175个大小行业和24万余家企业,年产值占全省工业年总产值的49%左右。如嵊州形成“领带之乡”,年产领带2.8亿条,占全球的1/3;海宁年产皮衣1600万件,占全国产量的1/4;诸暨市大唐镇生产袜子的家庭企业8000多家,年产量48亿双,成为全球最大的袜业基地;温州成为“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打火机、剃须刀生产基地”等。这些特色产业有力地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全国百强县市中,浙江占30席,总数居全国第一。省里同志在介绍情况时,自豪地称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和块状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三大特色、三大亮点。

(五)大力加强环境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上海以世博会的举办为契机,继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浙江在实施“八八战略”(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个举措)过程中,加快“五大百亿”工程建设(即从2003年到2007年,完成百亿基础设施建设、百亿信息化建设、百亿科教文化设施建设、百亿生态环境建设、百亿扶贫助困工程建设),进一步缓解要素制约。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上海以政府信息公开为突破口,推进政令的公开、透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浙江建设“平安浙江”,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着力构建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两省市都高度重视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上海重点推进失业、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准备将这五保统一建立起来。浙江全面加快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重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全省已有115.67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保范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农民达1500万人,还准备探索将这一制度扩展到城镇非社会医疗保险人群。同时,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几点启示

(一)必须把握机遇,用好机遇。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是赢得主动、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沪浙两省市之所以发展快,就是因为他们有抢抓机遇、抢先发展的强烈意识,眼光敏锐,思路开阔,善于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不同的发展阶段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加快发展。当前,由于受土地、能源、劳动力成本等要素的钢性约束,沿海地区一部分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产业调整、升级和向中西部转移呈加快趋势。这是湖北承接转移、加快发展的又一难得机遇。必须加快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在继续扩大对国外开放的同时,下大力推进与沿海发达省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重点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落实,组织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出击,到沿海地区招商引资,抢占沿海产业转移的先机。

(二)必须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沪浙两省市得改革开放之先,思想解放,与时俱进,“小河有水大河满,不论成份论发展”,“用事实说话,用效果说话”,一切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的事都敢想、都敢闯、都敢干。波导集团总裁徐立华是湖北随州人,1992年他和他的合伙人带着中文寻呼技术,跑了全国很多地方都未能找到合作者。到浙江奉化市,当地政府不仅划给他们500亩土地,投资500万元资金,使他们成了当地的一家乡镇企业,而且还让他们专利占股49%,大大突破了国家规定不得超过20%的限额。政府充当风险投资的主体,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1994年乡镇企业改制,政府又让创业者持股80%。1997年市里拿出专项指标,优先支持波导上市;积极推动波导兼并宁波电子集团,使波导迅速发展壮大。波导的销售收入几乎每年翻一番,2003年达120多亿元,交税18亿元,手机出口量全国第一。正是这种敢冒风险、敢为人先,竭尽全力支持企业家创业的行动,激活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铸就了浙江经济的辉煌。

(三)必须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强大动力。多年来,沪浙两省市始终以开拓创新的精神致力于现代化建设,不管遇到何种困难和干扰,坚持不争论、不观望、不等待,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降低土地价格,是开发区吸引外商投资的有效办法,但也是一件难事。杭州高新区征用土地平均成本每亩30多万元,为吸引外资,对工业用地亩只收9万元,亏损部分通过采取招拍挂方式出让商业用地弥补。去年该区开发商业用地900亩,收入47亿元。他们用这种方式,吸引了一大批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进驻。类似的事例很多。我省要加快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和组织创新,尤其是在大环境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要善于从细节着手,从具体操作层面创新。学习沿海地区的思路,创出我们自己发展的办法。

(四)必须鼓励创业,营造创业环境。浙江人总是围绕市场转,人人想赚钱,户户想发财,不怕吃苦,敢想敢干,“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是其创业的真实写照。他们经商,一分钱不嫌少;一个办法行不通就换个思路干,一个地方没有发展空间了,就拖家带口寻找新的创业舞台。如今,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浙江人;哪里有浙江人,哪里就有红火的专业市场。在浙江特别是温州等地,用当地干部话说,“除了摇篮里的娃娃和躺在病床上的老人,人人都是活跃的市场细胞。”面对紧迫的发展形势,我们更应大力倡导兴业创业有功、勤劳致富光荣,鼓励人人当老板、个个发大财,并加强环境建设,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为各界人士创业发展创造条件。

第四篇:赴浙江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赴浙江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一、参观红色基地,感受爱国情怀

考察第一站:中共一大会址—红船。96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的一艘画舫上完成了最后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大”会议闭幕,代表们当夜分散离开了嘉兴,革命的火种被带向全国各地。从此,中国革命的航船从南湖扬帆启航,中国的历史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追忆红色足迹,弘扬‘红船精神’,立足岗位,奋勇前行”“不忘初心,弘扬‘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满满一墙的留言,是全国各地的游客们一笔一画留下的感悟。

张宪义曾经说过“‘红船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我们要做好‘红船精神’的研究者、传播者和践行者,挖掘出更多鲜活事例,丰富展陈的内涵,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二、优秀企业参观:震撼科技发展、感受企业文化底蕴

考察团历经四天先后参观了银江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天堂硅谷资产管理集团、云栖小镇、义乌国际商贸城、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

赴浙江学习考察后,感慨万千,我认为浙江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一是经济实力雄厚。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速快,运行质量高,发展气魄大,人民生活水平高;二是产业特色鲜明。工业所占比重大,且已形成块状经济,知名企业和大个企业较多;三是体制机制灵活。浙江在发展过程中,比较早地认识到了单一所有制的弊端,比较早地进行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形成了灵活的机制优势和举全民之力、集社会之财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此,我在本次考察中有几下几点感悟:

一、要在思想上再放胆。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也作出了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的明确规定。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我们要进一步解除一切思想禁锢,切实消除一切发展民营经济的疑虑,坚决摈弃一切对民营经济的偏见,树立“发展民营经济光荣、为社会做贡献有功”的思想观念,像浙江人那样,放心放胆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二、要在认识上再提高。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发展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提倡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因其自身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天然优势,近年来在中国蓬蓬勃勃,发展极快。因此,必须奋起直追。对于民营经济来说,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能占多大比重就占多大比重。民营经济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具有机制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等特点,是最具爆发力的经济增长极。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此次考察团为期四天的学习,优秀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浓厚的企业文化,让考察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深受震撼。我们要好好总结此次考察学习的经验及精髓,应用到未来的企业管理及规划中,为xx经济的发展增砖添瓦,再创辉煌!

第五篇:赴浙江学习考察体会

赴浙江学习考察后,感慨万千,我认为浙江改革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一是经济实力雄厚。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速快,运行质量高,发展气魄大,人民生活水平高;二是产业特色鲜明。工业所占比重大,且已形成块状经济,知名企业和大个企业较多;三是体制机制灵活。浙江在发展过程中,比较早地认识到了单一所有制的弊端,比较早地进行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形成了灵活的机制优势和举全民之力、集社会之财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2003年,民营经济占全省GDp的70.1%,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占188家,居全国首位。在“中国十大民营企业”排名中,浙江占4家。我们要以这次考察为契机,认真学习浙江经验,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调动全市上下的积极性,瞄准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的目标,奋力谱写邯郸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我认为邯郸市与浙江等沿海先进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主要差在民营经济这一块。要实现全市确定的宏伟战略目标,把邯郸建设成为经济强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重要的途径,也是必然的选择。认真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就必须强力组织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尽快把民营经济培育成为市域经济的主体。

一、要在思想上再放胆。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也作出了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的明确规定。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我们要进一步解除一切思想禁锢,切实消除一切对发展民营经济的疑虑,坚决摈弃一切对民营经济的偏见,树立“发展民营经济光荣、为社会做贡献有功”的思想观念,像浙江人那样,放心放胆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二、要在认识上再提高。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发展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提倡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因其自身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天然优势,近年来在中国蓬蓬勃勃,发展极快。在沿海发达地区,民营经济早已成为当地经济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成为新生的主力军。相比之下,我们这里民营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必须奋起直追。对于民营经济来说,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能占多大比重就占多大比重。民营经济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具有机制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等特点,是最具爆发力的经济增长极。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市要缩小同先进地区的差距,亟须民营经济的新突破。

三、要迅速壮大民营经济群体。我市民营经济总量少,企业个头小。要把民营经济培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首先要扩充数量,进而提高运行质量、增加科技含量。在量的扩张上,一是全方位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催生一批新企业。要紧紧抓住沿海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机遇,千方百计扩大同浙江等沿海地区的合作,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品牌、引进管理、引进人才。要以民营企业为招商主体、项目主体,促其各类生产要素与沿海地区对接,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强。一要在洽谈项目上下功夫,争取比去年取得更大的成效。二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支持社会各界有胆有识之士投身发展民营经济,自主创业兴业。要在市场准入、政策扶持、信贷发放、场地提供、简化手续等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大开绿灯,使民营经济脱颖而出,大展身手。

四、要在政策上再放活。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发展氛围还不够浓,政策运用还不够活。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坚决取消一切对它们的限制性、歧视性政策规定。国民待遇,人人平等。凡非国家禁止的领域,一律让民营经济进入,凡是国有企业享受的待遇,一律让民营企业享受。要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制定更加灵活的地方政策放水养鱼,对民营经济实行先发展,后规范,先予之,后取之。要在“鼓励”二字上做文章:鼓励民营企业参股、控股、收购、租赁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城镇经营、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旅游开发等社会公益事业和新兴服务业,鼓励金融资金向效益好信誉好的民营企业倾斜、各类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鼓励民营企业进行机制、技术、管理、制度创新,向外向型、科技型、集团化发展。

五、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环境不够宽松是制约和妨碍我市、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要解决经济发展环境上存在的问题,一靠教育。主要是通过教育使各部门、各级公务人员牢固树立企业至上的服务意识,依法行政,提高效率。二靠制度。要借鉴外地的经验,实行“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考核制”和“妨碍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制”,消除一切发展民营经济的羁绊。三靠政策。加大政策对民营经济发扶持力度,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让政策向民营经济倾斜,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快民营经济建设步伐。四靠人才。要加强与先进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换脑筋、拓思路,特别要注重引进高级人才,广辟人才渠道,重奖开放功臣,重用开放能人,服务全区民营经济发展。复兴区作为我市的重化工业区和城乡结合部,区情特点鲜明而独特,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辖区内市属以上大中型企业众多,工业经济相对发达,经济总量和社会贡献在全市19个县(市、区)中分别列第一和第二。我市确立的“工业立市”之路,更将使辖区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必将给复兴区的发展带来大好机遇。复兴区的经济走势,潜力在民营、活力在民营,希望在民营。我区民营企业较多,且大多已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面对民营企业的进一步投资兴业、扩张规模的有利时机,我们要在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激发民营主体的发展积极性,按照“民营当先、民营突破”的要求,继续把发展民营经济置于突出位置,认真落实有关优惠政策,积极搞好服务,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参与国企和集体企业改革,让民营经济在邯郸复兴这块得天独厚的适生环境里,像雨后春笋般地丛生,得到充足的阳光雨露和肥力,长成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赴浙江学习考察体会(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杨进赴浙江学习考察调研报告(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杨进赴浙江学习考察调研报告(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浙江考察学习的情况汇报

    赴浙江考察学习的情况汇报 6月14日至6月18日由我校马毅副校长带队,一行四人对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衢州市技术学院、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衢州中等专业学校、浙江信息工程学......

    赴浙江学习考察的几点体会[本站推荐]

    敢学 敢想敢做 敢说 ——赴浙江学习考察的几点体会 吴吉林 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全会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

    赴浙江学习考察的思考

    赴浙江学习考察的思考2002年12月18~20日,我参加了省局组织的吴浈局长带队的赴浙江省学习考察的活动。在浙江先后学习考察了浙江省药监局、浙江新昌药监局、浙江英特、浙江华......

    赴浙江学习考察体会5篇范文

    赴浙江学习考察后,感慨万千,我认为浙江改革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一是经济实力雄厚。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速快,运行质量高,发展气魄大,人民生活水平高;二是产业特色鲜明。工业所占比......

    赴浙江学习考察体会五篇

    赴浙江学习考察后,感慨万千,我认为浙江改革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一是经济实力雄厚。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速快,运行质量高,发展气魄大,人民生活水平高;二是产业特色鲜明。工业所占比......

    【赴江苏、浙江等地学习考察市场培育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大全

    培育市场 带动产业 搞活经济 富裕群众――赴江苏、浙江等地学习考察市场培育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为学习江浙地区培育和建设市场的经验,提高我区市场建设水平,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

    赴江苏、浙江等地学习考察市场培育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培育市场 带动产业 搞活经济 富裕群众――赴江苏、浙江等地学习考察市场培育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为学习江浙地区培育和建设市场的经验,提高我区市场建设水平,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

    赴苏州学习考察的调研报告

    赴苏州学习考察的调研报告 5月19日至24日,按照省委党校统一安排,我随同支部到苏、沪、浙一带参加培训。培训期间,听取了苏州市有关领导和专家教授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