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医生事迹材料(最终五篇)

时间:2021-02-09 12:4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优秀医生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优秀医生事迹材料》。

第一篇:优秀医生事迹材料

【篇一】

**,男,藏族,1969年3月15日生,**省**县人,现就职于**省**县人民医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极高的学术造诣。

**从1989年毕业以来一直专门从事藏医事业,在藏医药领域学识渊博,技术精湛,医德高尚,深得患者、同行和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因为藏语里称医生为“**”,当地的牧民群众都习惯称他为“**”**。多年来,“**”**始终扎根基层、扎根一线,不怕苦,不怕累,牢记自己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初心和使命,一心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解除病痛。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有人敲响“**”家的大门,请求“**”为患者看病,有的患者因为腿脚不便,需要“**”大半夜起床亲自跑到患者家中进行诊断,这些早已是“**”**日常生活中的常态,但“**”从来没有过一丝的抱怨,不管刮风下雨、风吹雨打,患者的需求永远是他行动的第一信号,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如果不一心为患者服务而空有一身本领,那就跟良马不驰骋在草原而窝在圈子里是一样的”,就这样,“**”**凭借他高超的医疗技术、渊博的理论学识和患者有口皆碑的道德素养,成为在**县远近闻名的名医,甚至会有患者专门从其它县城千里迢迢地赶来,只为能够在“**”**身边就诊。还有不少人慕名而来,白首北面,拜在“**”门下潜心学习藏医理论。

“**”**还不满足于现状,不耻下问,努力上进,刻苦钻研医学基础理论,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学习医疗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时刻掌握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新动态,积极参加各类医学培训班,拜访老一辈医生学习医疗知识和医疗经验,每天下班的闲暇之余,“**”都能心无旁骛,抱着书和笔记,一头扎进研究学习的工作中去,并先后在《中国藏医药》等期刊上发表过论文,这种热衷于学习、痴迷于学术的精神正是“**”**多年来始终能够精进医术、紧跟时代的诀窍所在。

从**乡卫生院、扎多镇卫生院到**县藏医院,再到现在的**县人民医院,“**”每到一处,就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学科建设,给该单位注入发展的不竭动力。仅以在**县藏医院工作期间为例,时任**县藏医院副院长的“**”**,从掌握全国医疗行业发展态势的高度出发,积极响应国家推进民族医药类医院规范化建设的号召,首先倡导建议**县藏医院设立门诊挂号制度,一改藏医院门诊以往“挤、乱、杂”的现象,大幅提高了医院的运转效能和服务效率。此外,“**”还以对患者百分百负责的态度严把藏药制作的源头管理,坚持以本地自然生长的天然纯净藏药材作为药物原料,大力加强藏药采摘工作,经常在周末时间亲自带队前往本地的山野丘陵采摘藏药材,一去就是一整天,有时甚至在整个周末,人们都会在山间的草丛中发现“**”的身影。正是因为这样的坚持和执念,**县藏医院的藏药,尤其是由“**”**主导制作的“仁青”系列药丸,在整个康巴地区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此外,“**”还组织藏医院全体员工在每天早上上班前集中背诵一段藏医学经典《四部医典》的内容,提醒全体员工要在当天的工作中牢记自己救死扶伤的职责和使命,并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中学习,学习内容涵盖藏医药理论知识和中央省州的相关文件、会议精神,这一切虽然不是明确的成形制度,但这种学习教育活动在“**”**的倡导下早已在**县藏医院常态化、制度化。

在全面推进医疗机构改革工作的过程中,**县卫生局紧盯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在**县人民医院设立了藏药科。“**”**调任到**县人民医院后,一如既往地发挥他艰苦奋斗、务实肯干的精神,厚植先进创新意识,强化藏医学科建设,在调任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使**县人民医院的藏医科从过去的门可罗雀一跃成为门诊量处全州领先地位的优秀科室,真正成为全院医疗工作的实力担当。

因为在工作岗位上的优异表现和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爱帮助,2007年,“**”**被评为**县卫生计生系统先进个人;

2009年被评为**县2009年度卫生系统优秀医生;

2011年,调至**县藏医院的他又被授予了优秀医务人员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5年被评为全州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这些荣誉和称号是对“**”**的一种褒奖,更是对他爱岗敬业、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最大的认可。

此时此刻,“**”**依旧奋斗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第一线,初心不改,使命不移,以医术为枪,化学识为盾,勇敢地同给人民带来苦难的病魔做斗争。

【篇二】

37年行走在雪域高原,无数个日日夜夜,他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诠释了“医者父母心”的使命担当。37年里,他全身心投入曲麻莱县医疗事业,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一名牧区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的天职,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进步之歌,被牧民群众称为“草原好曼巴”。

一位产妇病情危急,家属万分焦急,他即刻背起药箱冒着零下20多度寒冷赶到到患者家中,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检查患者,在医疗条件极度匮乏的条件下进行手剥胎盘,并且打针补液,测量生命体征,使患者转危为安,一直守候到第二天病情平稳才默默地离去。

一位患者到医院来就诊,大夫开了检查单,但病人疼痛难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正好遇到仲大夫。他发现病人病情危急,考虑病人是心绞痛,即刻给予吸氧、止疼、输液,病人病情即刻得到缓解。他用药前仔细查房,用药后及时观察,时刻关注病情变化。病人在门诊或住院期间有了这样那样的困难,他多次主动帮助解决。

2010年,他利用休假时间去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处处虚心好问,常常加班加点多看一点疑难危重手术病例,尽量掌握先进的诊疗技术和治疗常规,赢得了带教老师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在从医近40年里,他几乎没有节假日。每天除了查房、开医嘱、书写病历以及病案审阅评定工作外,还接诊门诊病人。有的医生怕他劳累过度,建议要减少其就诊量。他却说,来的有病重的、道远的、年纪大的患者,有的早晨就来了,不看好于心不忍哪!他总说:“我早点来、迟些走,也就看过来了。”

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知疲倦地治病、救人、助人。他的生活中没有豪言壮语,工作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虽然芳华不在,但用他真诚的付出成就大医风范,用他坚定的信念、高尚的人格、朴实的作风、精湛的医术诠释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医者父母心”的大爱精神,值得全县每一个人敬仰和学习。

【篇三】

在**县草原深处,总有一个牧民熟悉的身影奔波在巡诊的路上,他就是**县新源镇卫生院副主任医师**,一位生在草原,长在草原,骨子里透着草原人质朴善良的乡村医生。他以自己的职业操守和无私的情怀成为护佑一方草原牧民健康的守护神。2018年12月24日,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主办的第三届“最美**人”颁奖典礼上,25位“最美**人”及提名奖获得者得到表彰,其中**被表彰为“助人为乐”模范。

**下乡巡诊,每当遇到一些身患重病,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时,他除了仔细治疗以外,还会自己掏钱为他们买药,并经常去探望,在生活上帮助他们,如同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

2013年7月,他自愿报名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17年8月,当得知自己与一名远在千里之外的3岁的白血病患儿hla分型数据检测相符后,他兴奋不已。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积极配合**分库工作人员,做了一系列捐前准备工作。经高分辨再次检测和身体各项指标检查,均符合捐献标准。10月31日,在家人的精心陪护下,千里迢迢从大西北踏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完成一次生命的接力和爱的传递。11月6日上午,在北京空军总医院,这位来自青藏高原的热血男儿,不忘初心,履行诺言,如愿捐献出了129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成功挽救了一个素昧平生的3岁白血病患儿的生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他是一个勇敢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具有大爱精神的人。

自1989年7月背起药箱的那一刻起,29年来他一直坚持在基层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无论冰天雪地,还是刮风下雨,不畏艰辛地频繁奔波于草原的每一个角落,不论贫富,始终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曲折难行的草原路上总能见到**孤单的背影,医者仁心,大爱无疆,他在医生这个岗位上用奉献和担当传递着对草原父老乡亲深沉的爱。

【篇四】

**同志,1970年5月出生,**省大通县人,大学本科文化,于1993年开始从事基层卫生工作,是一名在基层医疗卫生战线上工作了近25年的老医生,现在大通县第二人民医院工作。20多年来,在工作中默默奉献,及时解除患者病痛,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事、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2011年获得西宁市“优秀卫生院院长”称号;

2012年获得大通县“先进工作工作者”;

2008年--至今连续年终考核获得优秀。

情系乡村,扎根基层,无私奉献。

1993年参加工作25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和奉献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为了进一步加深和掌握医药知识和技能,一边工作,一边在乡卫生院学习中医传统医学并参加临床实践,并购买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利用晚上时间学习,拼命地汲取医学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本人先后取得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资格证书,也取得了各相应专业的“中级职称”资格,2015年考取了“全科医生”资格,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不断克服困难,逐渐担当起了“全科医生”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重任。

二、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除了诊治农村多发病、常见病,他还积极完成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使本辖区公共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尽自己所能,为公共卫生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日门诊量达到50多人次,尽最大努力每年为1500多名患者解除或减轻病痛。

三、勤奋学习,精益求精,德艺双馨。

该同志在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多年来参加培训学习多次,并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基层医生的各类医学书籍,并记了大量笔记,遇到难题更是从不放过。坚持向医院资深医师、大医院专家虚心请教,在业务上力求精益求精。先后2次参加了卫生厅和市卫生局举办的全科医生培训班,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全科医生结业证书。通过自学和理论联系实践,医疗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对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处理得心应手,业务水平和诊疗能力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和满意。

德艺双馨是优秀医务工作者的一贯品德。父亲常说:做人要讲人品,行医要重医德。因此从医20多年来,崇尚“大医精诚”从不做违规违纪之事,几十年来从未发生医疗责任事故。

四、思想解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市、县的有关政策要求,强了对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规范管理和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面对新的形势,他积极有力地推动了本辖区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的开展。他是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创业。虽然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这正是他几十年来扎根层,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保障患者康复的微小心愿。

【篇五】

该同志从事医疗工作三十多年来,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

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从医三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时刻为病人着想,始终把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能做到仔细检查、详细解说、认真施诊,坚持每天到病房详细询问和观察每一位患者,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给予治疗。

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一直坚持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各类疾病发展的新动态,不断充实自我,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随着自己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得到了众多患者的信赖。

三、爱岗敬业,务实创新。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学习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始终做到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从而赢得了病人的理解和支持,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同时注重单位的不断创新,在思想方法和思想观念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鼓励全体职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潜力,把创新的理念、创新的要求落实和体现到本职工作中,以新的理念来指导工作。

四、热爱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基层单位的领头人,非常重视对年轻职工的培养,结合自身经历,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给他们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组织和参加单位的各类学习,认真领会理论精神,充分带动单位职工尽最大努力满足辖区群众的医疗、保健、康复等需求,提升广大患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依靠熟练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及高尚的思想品质,我院2010年被评为全省优秀乡镇卫生院,连续14年被评为本县卫计系统年度优秀单位,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将更加努力,弘扬老一辈的医德医风,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不断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竞争中求生,在竞争中求发展,努力做到用理论来指导思想,用行动来践行理论,做到理论与思想的统一。

【篇六】

**,副主任医师,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他兢兢业业,始终把党和国家的利益、广大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他坚持认真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出色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他三十二年年如一日,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于律己,勤于奉献,廉洁行医。

在工作中,他养成严谨细致、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从医32年来,一直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做为天职,“为医者,德先行”医德是医务人员的立身之本。他始终以“一切为了病人,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始终做到医疗事业、淡名利,以满腔热忱为患者服务,在基层工作的岁月里,不管刮风、下雪、黑夜,只要病人需要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对工作精益求精,加强“三基三严”训练,努力提高诊疗水平,减轻患者痛苦,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经常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学术会议,聆听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并多次去省市及兄弟单位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技术。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

参加工作32多年来,他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很少发生差错事故,也从未同病人发生一起纠纷。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行了“读经典,跟名医,做临床”的战略部署,全国各地引起了高度重视。他于2008年9月至11月参加了**省卫生厅举办的全省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培训班,于2008年4月至7月参加了**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班,在此基础上他认真学习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清代医家郑软安的《医理真传》、《理法圆通》、《伤寒恒论》。特别反复学习民国医家刘世祯注释《湘古本伤寒杂病论》的专著《伤寒杂病论义疏》,其“平脉辨证,见病知源,相体制方、活法一贯”的思想,取诸家所长,经实践检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平脉辨证,洞察阴阳,重视阳气,相体论治”的学术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外感病和内伤杂病,疗效显著提高,年诊疗病人多达5000人次,其中每年定期为乡村医生及村民讲课、义诊达500多次。他在社区全科工作中,在慢性病防治诊疗工作上总结积累了大量经验,如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从饮食、运动、情志、睡眠等方面入手,指导糖尿病病人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并让患者掌握大量中医保健理论知识,使患者血糖控制达标达90%以上。

他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他将全部的身心铺在岗位上,一门心思做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二篇:优秀骨干医生事迹

先进事迹介绍

牛学勇,男,38岁。鹤壁市鹤山区鹤壁集镇卫生院医生,毕业于鹤壁市职业技术学院,大专学历,全科医师。

参加工作以来,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以“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关心体贴病人,始终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团结同事,乐于奉献,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受到病人、家属及同事的普遍好评。

参加工作后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医疗培训学习,医院代办新华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后,为适应社区工作需要,积极要求第一批参加河南省全科医生培训并以优异成绩考试合格。通过努力提高了医疗技能,更好的服务患者。自己积极参加医疗行业各项学术活动,了解应用各项新技术。利用新乡医学院专家教授来我院交流活动之际,积极向专家学习。利用节假日到市级医院学习,给自己充电。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医疗科研新发展,医疗理念新方向。我辖区老年患者腹股沟疝发病率较高,到大医院行新型无张力疝修补术,费用高,老百姓经济负担重。我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到市级医院拜师学艺,通过刻苦学习熟练掌握了手术技巧,让患者在我院就能完成手术,大幅度降低了老百姓的就医经济负担,也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在工作中,热心服务患者。视患者如亲人,多沟通、多交流。应用新医患关系理念,与患者成为朋友,让患者积极参与到治疗当中,有一个健康的就医心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吴某在大医院诊断为“肺癌”,对诊疗抵触,对生活丧失信心,通过与其沟通使患者树立了生活信心,配合治疗,提高了生活质量与生存时间。我辖区敬老院孤寡老人赵某、武某等多位老人住院有诸多不便,不是无人照顾就是无法按时交住院费用,经常影响患者治疗。我向院领导反映后,院领导与敬老院协商后开通了敬老院孤寡老人住院绿色通道,使老人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绿色通道开通后及时救治老人20余次,极大地保证了老人的健康。我辖区中山北路王某老人独居,脑梗塞发病,邻居发现时全身都是大小便,送到我院后,我们全体医护人员给老人换洗衣物,翻身,帮助打水、打饭,经过细心照看与治疗,看到老人康复能够生活自理,我们也欣慰地笑了。我接诊的毎位手术病人,术后我都亲自看护患者度过麻醉清醒期,直到患者病情稳定,我才离去。病人及家属亲切地叫我“保护神”。

做为一名医生,工作性质特殊,只要患者需要,不管白天、晚上,上班还是休息,随叫随到。

参加工作以来,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真正做到“医病医身医心,忘名忘利忘我”。坚持为病人提供价廉、质优、高效的医疗服务。不为金钱所动,不开大处方、不收病人财务,多为患者着想,给患者最合理的治疗,为创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卫生院努力。

参与我区残疾人鉴定工作以来,热情地为广大残疾人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积极给予办理,能一次办理的坚决不让患者跑第二趟,对不符合条件办理的耐心给予讲解残疾鉴定标准,让患者知道为什么不能办,避免产生社会矛盾。对于无法到医院的残疾人,如鹤壁集镇毕吕寨村一老人;鹤壁集镇梨林头村一老人;中山南路一对老夫妻;寄住淇滨区福田六区的一老人;寄住淇滨区牟山一区的一老人,我利用休息时间免费到残疾人家进行鉴定,很多残疾人家属深受感动,要挽留吃饭或给红包答谢,都被我拒绝,为广大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服务是我应尽的职责。

我是区及市志愿者,利用自己的知识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各类下乡义诊活动,送医、送药下乡,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党和国家的卫生政策,使广大老百姓了解国家对卫生事业的巨大投入,全力保障全民健康的政策。让老百姓感到党和国家的温暖。

工作以来,我在领导的关心下,上级医师的鼓励下,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爱岗敬业、心系患者,受到了领导、同事及广大患者的好评,工作以来未发生任何医疗事故,连续多年被医院评委先进工作者。今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工作,利用自己的知识为广大患者服务。

第三篇:优秀医生推荐主要事迹附件

优秀医生推荐主要事迹附件

xxx,性别 男,1969年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xx县,一九九一年毕业于赣州卫校。从事乡镇医疗工作近三十载,该同志热衷医学,努力钻研中药、西药的治疗方法,积极攻治遇到的疑难病症,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精准高效治愈。认真细致、积极求索、与时俱进,对待病人尽职尽责、精益求精。他曾经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获得病患的好评。

在xx卫生院十多年期间,他爬山涉水,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帮病人出诊、看病。有时候他还在病人家中日夜守候,直到病人病情缓解,他才放心离开。他曾经十天十夜陪护在重度农药中毒的昏迷病人身旁。该中毒患者误将农药(乐果半瓶)当作酒水一饮而尽。当时病人昏迷不醒,口吐白沫,被紧急送往xx卫生院。因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洗胃,注射阿托品、解磷定,叫救护车送去县人民医院治疗。但经过县人民医院治疗五天,患者依旧昏迷不醒。当时医生就下达了病危通知单后,救护车送回家里等待后事。但其家属不愿放弃,又送来xx卫生院。当时只有他和另一位医生值班,很难开展重病救治及护理。但他还是用所学知识尽力去挽救。为该患者双管输液,维护心、肝肾的药物循环使用,导尿,按时排放。因当时条件简陋没有心电监护仪,他用听诊器二十四小时时刻监察。就这样经过了十天十夜的战斗,功夫不负有心人,病人终于醒了过来。经过精心调治半个月,基本可以吃饭,病人经治疗后好转出院。这病人目前尚在,现已八十多岁高龄。

在xx乡卫生院工作期间,他曾用中药救治过一位十八岁的女患者。该患者从小患有溶血性贫血症。其父母耗尽心血,辗转省医院、市医院、县医院无果。后使用民间草药治疗,结果全身发烫、浮肿。收到了病危通知单,但患者的父母不想放弃,2005年送至xx乡卫生院。因许多专家治疗无果,当时他心里很是矛盾。又想想她父母十多年的求医决心,他当时只好对她父母说:“输液不了,高烧不退,又不能吃任何食物,像这种情况只有一条路可试试,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这时,女孩的父母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渴求他就用中药试试吧,死马当活马医,就看这女孩的造化了。他根据患者的情况。在家长允许的情况下用中医尝试医治。于是他选择了几十种中药,熬制成药汤,叮嘱家属二十四小时喂药,就这样一汤匙,一汤匙的喂,只要能吞您就喂她。经过了半个多月的喂药,患者开始退烧了,这让其父母看到了希望。而后经过三个多月的中药口服,患者浮肿渐渐消退,可以少量进食。半年后患者基本恢复,如今女孩已嫁人生子,孩子也健康活泼。

近三十年来的医学生涯,他深知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性。他心里时刻装着病人,用真心对待病患,从死神边缘把许多病人拉了回来。他坚信记住医务人员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在将来的生涯里他将用更多的时间去钻研中药及西药结合的合理治疗,为更多病患解决痛苦,让更多的人恢复健康,让更多的家庭重拾欢笑。他希望医学的路越走越精,人们的身心越来越安康!

xx县xx乡卫生院推荐

第四篇:优秀乡村医生事迹-优秀乡村医生事迹 18-最美乡村医生事迹

优秀乡村医生事迹-优秀乡村医生事迹 2018 最美乡村医生事迹

2016最美乡村医生事迹记录一位八零后的乡村女医生,一直坚守在深山之中,在这艰苦条件下,用自己精湛的医术贴心为村民们尽心服务。以下这篇来自资料下载网整理的2016最美乡村医生事迹范文。

2016最美乡村医生事迹:

“人就算活150岁,如果没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那也是虚度了年华。”钟晶,一个80后独生女,一个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医生。xx年,她为了与在乡

镇工作的丈夫团聚,辞掉贵阳大医院的工作,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河村卫生室,做了一名乡村医生。不久,丈夫调入州府,她却仍然独自坚守。没有澡堂、时常停电、没有城市里五彩斑斓的时装和琳琅满目的零食,乡村的寂寞无边无际……但她一一承受,并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她的付出换回的,是乡村百姓无限的信任,以及来自网友的声声祝福,她是网民眼中“最美乡村女医生”。

劳动,是美丽的:贵州“最美乡村女医生”记事

她独自坚守在偏远大山中的村卫生室,用尽所学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网友称赞她为“最美乡村女医生”。

最近,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龙河村的乡村女医生、一个来自省城的“80后”钟晶成为网络红人。她的故事在网络多家论坛上流传。

五一节前,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龙河村,走近这位甘于清贫寂寞、倾力治病救人的“最美丽”的劳动者。

记者到达时,临街的龙河村卫生室中,不少村民正在看病买药。一个温柔的声音不断叮嘱道:“老人家,这个药晚上睡觉时才吃。”“头痛粉吃多了不好,你要一盒我不能卖,但可以送一包给你吃。”

说话的就是钟晶。她出生于1982年,是个漂亮的贵阳姑娘,个子娇小,皮肤白皙,一双眼睛大而明亮。

xx年,她辞去贵阳长江医院的工作,跟随在乡镇工作的丈夫来到龙河村,为当地缺医少药的老百姓开起了村卫生室,这也是龙河村4000多名村民唯一能进行新农合报销的卫生室。

岂知两个月后,丈夫被调至黔西南州委工作。“走还是留?”她很纠结。她发现,由于贫穷闭塞,当地农村妇女大都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不少妇女患

妇科病后,找不到女性妇科医生,一直拖到病情恶化。龙河村还是个风湿病高发村,老人几乎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而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对症下药的好医生。

留下来为当地百姓治病!

下了决心的钟晶拿出2万元购买了理疗仪、治疗妇科等疾病的仪器,所有用具每周消毒一次,还按大医院要求设置了垃圾分类。龙场镇党委副书记孙志宏说,她的卫生室是镇里最正规的之一。

钟晶一家三代行医,她又托均为医生的外婆和母亲打听了一副治疗风湿的草药方。优秀乡村医生事迹48岁的龙庆昌患风湿病14年,多次外出求医花费上万元。“最后找到钟医生,20元6包药就好多了,介绍的几个朋友用药后也都有好转。”龙庆昌说。

村里不少苗族群众不懂汉语,她就靠打手势,或请懂汉语的苗族学生帮忙

翻译。2016年国庆节,钟晶还自掏腰包,请来贵阳的妇科专家为村民坐诊,她也趁机学习。“我为自己学有所用感到安心。”

早上7点20分钟晶就起床开门了,她在露天水管前洗漱完毕,不施粉黛就开始打扫卫生。不到20分钟,就有村民来输液。她来不及吃早餐,却关心病人是否饿肚子,并把豆浆分给病人喝。

“病人多时一天看上百人,一天只吃一顿饭,一直忙到晚上11点,有时脸也不洗,倒在床上一觉睡到天亮。”钟晶说。

但最初多数村民对这位年轻医生持怀疑态度,一天只有两三个病人。遇到不信任自己的病人,钟晶就先给他们配一天的药,仅两三元钱,告诉病人若有效再来。每个病人进门,她总是先端上一杯热水。

渐渐的,“钟医生医术高、态度好”的口碑越传越远,邻村的群众赶来找她看病,外地来的建筑工人也把这里当成

了“固定”医疗点。

钟晶看病卖药十分便宜,有时几元药钱都免了,钱不够也可以赊账。村里一位78岁的空巢老人靠捡塑料瓶为生,全是一两毛的零钱,这样的病人,钟晶不仅不收钱,还常留他们吃饭。

第五篇:优秀乡村医生主要事迹介绍

二十年坚守只为一句承诺

——乡村医生张红事迹介绍

张红,女,37岁,大专文化,山东省平邑县白彦镇下王庄村人,在本村担任乡村医生已16 年。

一、立志学医,服务乡邻

我的家在“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的:“白彦镇地处平邑县南部,沂蒙山区西南边缘,沂河水系温凉河上游。东与魏庄乡、郑城镇为邻,南靠枣庄市,西与济宁市接壤,北临流峪镇,距县城35公里。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具有明显的山区特点,除温凉河两岸有部分平原外,均为丘陵类型,多部为山地”。下王庄村就坐落在镇驻地南10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地丘陵村落,地广人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村里只有3个老赤脚医生,山村的闭塞加上知识的匮乏,只能凭着早年的一点经验,勉强维持着整个村落1000多人的生老病死,稍有点急、重的病人就处理不了,需要翻山越岭都转到10余里外的村诊治,特别是在农忙时、深夜里,费时、误事,小病成了大患,群众不免怨声载道:“咱这村里,要是有个看病好、信得过的大夫,老百姓也就不用再折腾受这份罪了。”这一切,让毕业不久的我看在眼里,去学医,不为别的,就为了方便父老乡亲,能“小病不出村”。

1997年9月,从临沂卫校毕业后,我的小诊所开业了。刚开始,没有几个人愿意来找我看病,我并没有气馁,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问题,经常到镇卫生院、县医院找老师虚心请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人们相信了我。那是家住贾庄村的一姓张的男子,在别处因用药的原因,导致急性尿储留。当时腹痛难忍、痛苦不堪,在床上翻来覆去,一个40多岁的汉子哀号不已,找了村里的几个乡医都束手无措,极力让转院治疗,无奈交通不便又没有机动车,家里人没办法了“死马当活马医”,找到了我。我二话没说,带齐必要的药品、器械,连夜赶去,按照实习时所学的导尿技术,熟练地为病人解除了痛苦,治疗完回家后,天已大亮。第二天,病人家属来我的诊所,对我千恩万谢,直到今天,病人见到我还一直念叨:“多亏了有小张大夫,我的命就是您给救回来的!”

正是靠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再加上手脚勤快随叫随到、用药合理价格便宜,在附近的四邻八乡逐渐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周边村甚至外乡镇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二、顾全大局,服从管理

到了1997年7月,因为政策的原因,全县进行乡村组织一体化办医管理,整合原来各自为政的个体诊所,统一转变为一体化村卫生室。已经小有名气的我自愿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得失,领头做出表率,积极配合镇卫生院,仅用了1天时间,就完成了相关工作,为全镇一体化村卫生室的顺利建设,带了一个好头。

在村卫生室工作期间,我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2002年4月,被推荐为卫生室室长,成了当时全镇最年轻、在全县也为数不多的室长之一。为做好工作,我个人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建设了一所卫生室,达到了六室分开、布局合理、制度齐全、规范有序的标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村卫生室虽然人不多,室长却不易当:对上,要完成各级交给的各项卫生任务;对下,要照顾好每个人的情绪,服务好每个病人。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亲力亲为和无私奉献的原则,带领卫生室其他乡医,精诚团结,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个人连续10余年受到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村卫生室也多次被命名为县先进村卫生室。

三、立足本职,情系群众

爱心是我行医的信念和做人的根本。多年来,我先后减免孤寡老人、困难户、军烈属医药费近万元,现在还有五万余元的陈旧近乎发黄的欠条,可我一次也没有主动上门去催收过。对于大病患者和困难户更是无私地伸出援助之手,减免医药费不说,有时还要义务把病人送回家。记得2004年2月的一个上午,村民刘某之子,突发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前来就诊,我通过仔细检查,考虑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险。在患者无钱的情况下,我通过多方联系,镇卫生院同意先为患者免费治疗。患者住院期间,我多次前去询问有关治疗情况,并送去了营养品。患儿出院后,我又免费为其做好了其他后期相关治疗,知道他痊愈。

2005年12月,那一天下着鹅毛大雪.涝洼村吴大娘由于患慢支十多年,身体虚弱在数九寒天肺部感染.他儿子打电话让我马上去一趟,我带齐急救药品急忙走出卫生室。由于路上结冰又下着

雪,寒冷的北风把雪刮在脸上像割一样疼,想着大娘呼吸困难等着急救我加快步伐急忙往前走。一不 小心脚下一滑一下摔倒在地不慎摔伤,导致左脚骨折。尽管剧痛难忍,还是拖着伤退一点一点往前走,三里多路走了近一个小时,来到大娘家急时诊治,用了喷雾剂,输上液,缓解了哮喘挽救了生命。大娘一家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紧我着我的双手说谢谢,不用谢这是我一个乡村医生应该做的。

我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除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没有什么太轰动的大事迹,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忙”字:16年来日常诊治病人二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每天按照各项操作常规处理20多个病人是很平常的事。坚守在“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岗位上,几乎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从没有过一个节假日。特别是2009年以后,随着国家新医改的逐步开展,工作任务多了,压力就大了,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我也更忙了:除了日常诊疗工作,我还坚持两月组织一次群众健康教育活动,坚持每月以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公共卫生知识和防病治病卫生常识;要对所建立的2046人的《居民健康档案》,逐一校对和完善,对65岁以上的老人作重点健康体检,对孕产妇作定期随访,此外,还几乎天天要为几个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诊病、检查,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条山间小道,对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了如指掌: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谁有没有烟酒嗜好、谁有什么饮食习惯等等,在我心里一清二楚。

四、坚守承诺,无怨无悔

在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太多的人不愿意赞美医生,更多的是口诛笔伐。但是,我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却一直没有这种感觉,感受着的都是病人的信任和依赖。因为我不会给人开大处方,能吃药的决不打针,能打针的决不输液,我总觉得如果单纯地去追求经济利益,我会良心上过不去,行医与我不仅是职业,还是一种救助与守护。

目前,我国有近8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他们的健康离不开像我一样百万乡村医生的服务与保障。能成为在贫困山村地区为农民提供医疗服务的人,虽然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依然很差而工作量总是很大,我却无怨无悔,因为对于农村里的病人们来说,我就是他们的主心骨和救护者,这份工作所带给我的荣誉感,就是乡亲们的尊重和鼓励。开始和我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有的已经受不了低工资、高强度的乡医工作,相继不干了。我也有数次转行的机会,但是让群众“小病不出

村”这一内心的承诺,让我坚守至今。现在,在我的耳熏目染下,连我的孩子也愿意接过我手中的接力棒,他们以能成为和我一样的人为荣,为了山区的父老乡亲,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走下去。

下载优秀医生事迹材料(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优秀医生事迹材料(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村医生事迹

    28载扎根乡土医惠四方乡亲 ——记宁乡县煤炭坝镇付家冲村卫生室村医生胡俊超 “您只用3个月时间就把困扰我几年的顽症治好了,这篮鸡蛋请您一定要收下……”今年7月,饱受三叉......

    医生典型事迹

    医生典型事迹范文 由于组织的信任和关心,我被调到刚刚成立的XX区疾控中心工作。7年多来,我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忠实地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认认......

    最美医生事迹

    最美医生事迹--仁心施仁术 妙手入神针 2017年春节过后的一天,中楼卫生院来了一位58岁的患者老陈,因外伤术后转入康复理疗科后续治疗,该患者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导致截瘫,日常生活全......

    青年医生事迹

    姜明同志简介姜明,男,1971年7月出生,中~员,大专学历,龙湾区海城中心医院院长助理,口腔科医师,龙湾区青年联合会委员。姜明对农民有股特殊的感情,他扎根农村卫生工作13年,无怨无悔;他抗......

    青年医生事迹

    姜明同志简介姜明,男,1971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龙湾区海城中心医院院长助理,口腔科医师,龙湾区青年联合会委员。姜明对农民有股特殊的感情,他扎根农村卫生工作13年,无怨无悔......

    优秀医生事迹:救死扶伤 大爱无疆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叶志佳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叶志佳,是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口腔科医生,也是广东省第12批援冈比亚医疗队队员,我汇报的题目是《救死......

    优秀宣讲员事迹--乡村医生和宣讲员

    乡村医生和宣讲员 ——记四合村刘刚的先进事迹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他服务于病人;作为一名综合服务专干,他服务于百姓;作为一名乡土宣讲员,他服务于群众;他整天穿梭在田间院坝、街头......

    医生个人先进人物事迹

    每个医生都有自己对这个职业的理解,王少松认为治病救人四个字就是对这个职业的全部概括,他认为也许救治病人和很多因素有关系,如医院的条件设施,自身的技术水平,病人的自身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