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系统动力学成本控制论文
1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系统动力学模型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受内外部因素变化的影响,实际输出的成本、进度、质量会偏离原计划目标,而成本控制就是在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物资、费用开支等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费用都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以往学者们在研究系统动力学与成本控制问题时,都将研究重点放在工程项目成本上,本文则从施工企业角度全面系统分析,辅助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
1.1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系统结构模型
根据施工企业成本构成内容及企业价值活动,本文用因果关系图表示了包含外部关联、企业辅助活动以及项目实施三个基本结构的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系统结构模型。此模型主要目的是用来帮助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从宏观角度掌握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这一大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及相应的成本活动。循环1和2反映了目前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僧多粥少”的竞争局面;循环9和10从战略角度分析了政治、经济、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当企业发展情况不乐观时,势必影响到企业相关管理活动,如企业技术开发和人力资源,也会对项目的实施产生负面作用,因此这种情况也刺激了企业获得项目的渴望度;循环3、4、5、7、8表示了施工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发生的交易活动,产生了交易成本,具体表现在搜集信息、寻找目标、合同谈判、争议协调与解决等环节。交易成本并不创造实际的价值,却构成企业成本的一部分,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如何在不降低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显得极其重要。施工企业若想获得持续发展,可以从有过合作关系的供应商中选择具有互补优势的,与其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起信任机制,减少谈判次数和冲突发生的频率,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双方共赢。循环6则说明施工企业充分掌握各项成本产生动因,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成本,最终会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市场竞争。
1.2项目成本控制系统结构模型
在图2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项目实施过程的成本控制展开研究。本文借助于系统动力学,建立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结构模型,包含了返工循环、变更循环、波及效应、控制反馈回路四个基本结构。通过此图,可以清晰地掌握模型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各个环路的性质,可以帮助决策人员加深对成本系统内部反馈结构与动态行为关系的认识和研究,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
1.2.1返工循环返工循环是系统动力学项目模型中最重要的结构,学者们在研究项目管理问题时都会研究这一循环。它反应了工作任务的执行过程,由于项目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错误发生的比例受工程质量控制。返工既耗费工时又花费成本,还伴随着工作任务相互之间的撞击效应的产生,恶化质量、进度、成本等问题。图3中表现为循环1、4、10。
1.2.2变更循环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而言,工程变更也是不可避免的,工程变更主要包括工程范围、施工条件、工程设计、技术标准的变更。变更的提出方可以是施工企业,也可以是业主和设计单位,它往往会导致工期延误、成本失控,甚至对劳动生产率产生负面的影响。作为施工企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工程变更的控制,发生变更时要及时做好现场签证,估算变更成本,更新进度计划,收集索赔资料等。在工程初始阶段,要经常和业主沟通协调,尽可能把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将变更带来的损失压缩到最小。
1.2.3波及效应波及效应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原本是指某条供应链上某个成员因某种行为的发生,导致某变量数量上的变动,该变量的变动又会通过供应链成员之间、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整个产业链产生极大影响。在本系统中,它表现为成本控制带来的副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但在实践中很少受到重视。借助系统动力学可以如实地反应这种副作用给整个成本系统带来的影响,它使系统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有经验的项目经理也不能保证对该类问题系统的思考和分析,由此可见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的优势所在。
1.2.4控制反馈回路成本控制实现的是对项目成本的管理,保证成本、质量、进度三大目标实现最优化。为了最终实现计划目标,管理人员要密切关注项目实际发生情况,及时收集相关的各种成本数据信息,与计划目标做对比,发生偏离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或调整资源计划或调整目标投入,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结语
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具备了低成本竞争优势,企业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利润空间。本文将系统动力学这个宏观分析工具引入到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系统这一领域,以系统的观点分析了施工企业内外部的成本管理活动,并构建了企业成本控制系统模型和项目成本控制系统模型。本文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为企业管理者实现成本动态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通过分析研究成本控制系统内部的反馈结构环和动态行为关系,找出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以最终制定满意的成本控制策略,降低企业成本,从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在建筑市场中获得持续发展。
第二篇:系统动力学课程论文
基于系统动力学对企业效率与员工之间关系的研究
南昌航空大学-文刀刘
摘要;企业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员工报酬不合理、工作量的多少、考核制度不规范、员工工作上的应付心理、企业成员之间间目标的不一致等。提高企业工作效率,要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鼓励工作效果,兼顾工作过程;让员工了解工作的全部;进行企业薪酬体系设计,实现福利和薪酬;提高员工的精神激励,使工作效率在员工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得以提高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企业效率;薪资变化;企业与员工;工作意识
1.研究背景。
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就是要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资源实现既定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调查表明,我国企业员工实际的工作效率不足他们能达到的 50%,只是干满他们的工作时间,而没有尽力发挥他们的智慧去高效工作企业员工身上有很大的潜能可挖,员工能够比他们现在做得更好。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使高效率地工作成为员工的工作习惯,已成为每一个企业管理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些的理论基础和经济背景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思想或基本假设:员工的劳动效率与工资水平呈正向关系,生产率高的员工会得到高工资。工资依赖于员工的生产率,员工的生产率也依赖于工资,工资的高低可以影响企业员工的人数、辞职率、工作士气和对企业的忠诚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存在很强的愿望去按生产率来选择效率员工。怎样把员工薪资与企业员工的绩效管理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提出新思路和新建议,为提高企业效率,提升员工绩效管理水平提供思路和建议。
2.建立企业员工工作效率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2.1确定流位流率系
在研究整个系统的的基础上,更具系统动力学级控制原理,按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将主要影响因素将系统分为人口变化量、员工薪资、产工作量、企业效率、企业福利。并设计五个流位流率如下(其中,Li(t)(i=1、2…5)表示流位变量,Rj(t)(j=1、2…..5)表示留联系变量)。
人口数子系统:L1(t)、R1(t)人口数及其改变量 员工薪资子系统:L2(t)、R2(t)员工薪资及其改变量 工作量子系统:L3(t)、R3(t)工作量及其改变量 企业效率子系统:L4(t)、R14(t)企业效率及其改变量 企业福利子系统:L5(t)、R5(t)企业福利及其改变量 从而得到整个系统的流位流率系:
{ [L1(t),R1(t)],[L2(t),R2(t)],[L3(t),R3(t)],[L4(t),R4(t)],[L5(t),R5(t)。
2.2 建立二部分图及建立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在对系统中所有流位和流率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动力学流位变量控制流率变量的建模思想,得到流位控制流率的定性分析二部分图
图2-1(1)在本系统中,员工薪资、工作量、企业福利提高均能促进人口数的增多。故人口变化量R1(t)受到员工薪资L2(t)、工作量L3(t)、企业福利L5(t)共同控制。
(2)在本系统中,工作量和企业效率提高均能促员工薪资增加。员工薪资变化量变化量R2(t)受到工作量平L3(t)、政企业效率L4(t)共同控制。
(3)在本系统中,人口数、员工薪资、企业效率提高均能提高工作量的变化量。故工作量变化量R3(t)受到人口数L1(t)、员工薪资L(t)、企业效率L4(t)共同控制。
(4)在本系统中,人口数、工作量、企业效率提高均能促进政企业效率增强。故企业效率变化量R4(t)受到人口数平L1(t)、工作量L3(t)、企业福利L5(t)共同控制。
(5)在本系统中,工作量、企业效率提高均能促进企业福利的增加。故企业福利R5(t)受到企业效率L4(t)、工作量L3(t)共同控制。
2.3建立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根据系统动力学的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借助中间辅助变量,对流位变量控制流率变量的路径进行分析,得到各个子系统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a)人口数变化量流率R1(t)基本入树模型T1(t)(b)员工薪资变化量流率R2(t)基本入树模型T2(t)
(c)工作量变化量流率R3(t)基本入树模型T3(t)(d)企业效率变化量R4(t)基本入树模型T4(t)
(e)企业福利变化量R5(t)基本入树模型T5(t)
3.极小基模分析生成管理对策
要分析企业效益与员工的关系,可以对系统的极小基模进行分析研究,极小基模可以反映整体的基本组成结构。利用极小基模分析可以找出系统的关系的,并得出具体可行的管理方针。下文对极小基模进行分类的研究。
3.1 二阶极小基模计算与分析
第一步 求一阶极小基模 对于每一棵树Ti(t),寻找一阶极小基模。T1(t),T2(t),…,T5(t),的树尾皆不含基本树对应的L1(t),L2(t),…,L5(t)流位,故自嵌运算不存在一阶极小基模。
第二步 求二阶极小基模(1)T1(t):T1(t)入树尾中,含L2(t)和L3(t)与L5(t)。而T2(t)入树尾中不含L1(t),T5(t)入树尾中不含L1(t),有且只有G13= T1(t)T3(t),二阶极小基模1:G13= T1(t)U T2(t)。二阶极小基模 G13(t)的流图结构如图
图3.1
在二阶极小基模G13(t)(图3.1)中,由人口数和工作量由两个子系统组成。当人口数增多,工作量变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反之减弱。
(2)T2t):T(t)入树尾中,含L3(t)和L4(t)。而T4(t)入树尾中不含L2(t),T3(t)入树尾中含L2(t),有且只有G23= T2(t)T3(t),二阶极小基模2:G23= T2(t)U T3(t)。二阶极小基模 G23(t)的流图结构如图
图3.2 在二阶极小基模G23(t)(图3.2)中,由工作量和员工薪资两个子系统组成。当工作量增多,企业效率好,从而会增加员工资,工作量会提升员工薪资,反之减弱。
(3)T3(t):T3(t)入树尾中,含L1(t)和2(t)与L3(t)。而T1(t)与T2(t)入树尾中不含L3(t),T4(t)入树尾中含L3(t),有且只有G34= T3(t)T4(t),二阶极小基模3:G34= T3(t)U T4(t)。二阶极小基模 G34(t)的流图结构如图
图3.3 在二阶极小基模G34(t)(图3.3)中,由企业效率和工作量两个子系统组成。当企业效率变好时,工作效率大,从而提高工作量,企业效率促进工作量变化,反之减弱。
(4)T4t):T4(t)入树尾中,含L1(t)和L3(t)与L5(t)。而T1(t)与T3(t)入树尾中不含L5(t),T(5)入树尾中含L4(t),有且只有G45= T4(t)T5(t),二阶极小基模4:G45T5t)U T5(t)。二阶极小基模 G45(t)的流图结构如图
图3.4 在二阶极小基模G45(t)(图3.4)中,由企业效率和企业福利两个子系统组成。当企业效率提高,企业提供的福利就变好,从而提高了企业福利,企业效率提高会促进企业福利的提高,反之减弱。
3.2 三阶极小基模计算与分析
T1(t)UT3(t)UT5(t)
图3.5 分析:基模G135(t)(图3.5)构成工作量、人口数、企业福利三方共促三阶正反馈环。人口数多,工作量多,企业福利好,员工工作意识变好,企业效率跟上,很好的提高了其业务的效率。基模G135(t)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口数、工作量、企业福利三方互相促进,不断推动三方共同发展的现象。3.3基于基模分析生成管理对策
由基模的正负关系可以看出,可以通过增强有利因素,削弱不利因素来增强企业的效率,这样才能使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并且不断发展壮大,所以可以通过以下管理对策来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由基模的正负关系可以看出,可以通过增强有利因素,削弱不利因素来增强高校超市经营管理能力,这样才能使高校超市在高校中持续经营,并且不断发展壮大,所以可以通过以下管理对策来提高高校超市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1)可以通过招聘的方式选拔企业人才,建立严格的人才招聘制度,以公开化、制度化和透明化的模式选择企业工作能力强、实际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其次是人才的培养上,对员工进行培训,并且制定完整的考核制度,以选拔优秀员工。
(2)员工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薪资,所以提高员工的工作与福利,可以有效的激励员工,使其能更努力的工作,增加工作量,从而增加企业的效率。每一个员工都希望有一个公平的分配制度和晋升机制,并与他们的工作效率相对应。所以,许多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与报酬之间有直接的关系。
(3)企业人口数增加,每个员工工作量员工工作量会减少,对应企业效率也会降低,所以应当适当的控制企业的人数,保持企业人数的平衡。企业对员工进行福利激励时,应该考虑员工除了经济福利也需要精神福利,但作为社会人而言,首先是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因此,企业首先要做到是满足员工的基本薪资。比如,达到一定绩效后,进行精神上的鼓励。拉近公司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企业福利福利的作用。利用企业福利来提高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高了,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效率受到影响也会得到提升,得到自己应得的每个月的薪水与年终的福利。同样也增加员工的工作意识。5参考文献
[1]吴俊超,提高煤炭企业工作效率的几点措施,企业管理研究,2009(08)
[2]林青松,李实.,企业效率理论与中国企业的效率.经济研究 , 1996,(7): 73-80.[3]方舒.工业社会工作与员工福利.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12-15.[4]范如国,员工效率工资与企业的管理效率分析,2009(12)
[5]张丽梅.基于员工关系管理的薪酬结构设计[J].国际商务研究,2006,(6)
第三篇: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论文
道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论文
[论文关键词]市政 道路工程 成本控制
[论文摘要]随着建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设项目投资日益紧张,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成本控制,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已成为各施工单位关注的热点。通过对实际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分析,找出成本偏差的主要原因,提出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本文通过苏州吴江开发区湖心东路工程,简单分析出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
工程规模:1.5km市政道路(含雨污水管道),1座16m跨径中桥,合同总造价1973.64万元,工期为9个月,由腾飞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中标承建,竣工决算2345.23万元,成本超支18.8%。造成成本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工程量清单漏项或工程数量含糊不清
投标书中工程量清单中挖淤泥项目暂定数量为1306m3,实际施工中发生工程量为3210m3,工程量清单中措施项目清单中未提及夜间施工增加费,可实际施工时,根据业主要求在国庆前整整加班一个月。
目前工程项目招投标均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文件包括了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及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具体涉及到明确的工程实施范围,工程数量,总造价的组成,计费方式及费率,浮动率,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工程的变更、签证等规定,工程结算、工期、质量的约定,检测、检验费,索赔、风险责任,保险,甲供材料和设备,分包工程等等。以上各项内容如有不明确或确定不合理,即会对报价有很大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在投标时应谨慎。
二、实际施工方案与投标采用施工方案不符
本工程投标时为降低报价,体现合理施工,标书中管道开挖采用打钢板桩垂直开挖方案。但实际施工时,因施工单位施工水平的局限性,采用了施工简单易行的放坡开挖,增加了土方工程量,施工进度延缓,施工成本增加。最优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该是即方便施工、又能提高进度、而对造价又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承包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一般是从最科学的角度出发,实际施工时又是从最方便的角度出发,所以如果现场监理工程师和甲方现场工程师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审核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就容易造成造价失控。
三、现场施工管理一味追求施工进度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想当然的会认为加快项目进度,提前竣工移交工程项目投入生产,资金就能早日回收,事实上为提前竣工所增加的施工成本,远远超过早日回收成本,而且对工程质量有影响。如果采用赶工的方法缩短工期,承包商的人工、机械及一些周转材料都会增加,从而加大工程造价。
四、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管理混乱
腾飞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本是以安装工程为主业,市政施工项目承包资质刚刚申办成功,对市政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更是否可以签证和索赔没有正确的认识,凡有变更之处,设法巧立名目,均要求签证。有的还有意扭曲合同的界限含义,以少报多,高估冒算。如遇上业务差或不负责的监理或甲方代表,就容易蒙混过关,造成造价失控。因此现场签证管理混乱与否,直接会造成成本的失控与否。
根据以上几点实例,建议各项目经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几者之间的关系来达到成本有效控制的目的。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首先建立工程项目控制,实行岗位分工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项目决策控制、概预算控制、价款支付控制、竣工决算控制和监督检查。
积极做好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保证详实、准确,如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地以及现有已建类似工程资料等。
认真做好市场研究。通过掌握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并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筑标准,编写具有较强的说服性和可行性的立项申请,切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做好方案优化。在完成市场研究以后,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则,进行多方案筛选用各种分析方法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要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通过方案优化使工艺流程尽量简单,各种配套设施更加合理、实用.能使广大消费者接受,从而节约大量资金。在工程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优化设计方案,满足建设工程投资的收益要求。初步设计方案完成后,组织有关的专家进行设计优化,从安全、功能、标准和经济等方面全面权衡,确定一个较合理的设计方案,使最终设计方案既科学又经济。
对工程项目实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批复的确定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为依据,在投资估算限额范围内进行工程设计,以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设计过程中要按各专业进行投资分解,分块限额,具体分配到单元和专业,形成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相结合,在设计中以控制工程量为主要内容,抓住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从而达到克服“三超”降低建筑工程成本的目的 审核概预算,提出改进意见。设计阶段概算及施工图预算要求全面准确,力求不漏项不留缺口,并要考虑足够的各种价格浮动因素和政策性调整因素。在工程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招标管理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建设单位要充分利用招投标这一有效竞争手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这就要求招标文件编制的规范和严谨。招标文件要明确工程地址、现场条件、状况、工程概要、工程招标范围、工程承包方式、计价依据、工程预付款进度款支付及结算方式工期质量要求、技术要求、评标细则、截标开标、评标时间、投标报价要求、合同价的确定方式、投标书的符合性要求、主要合同条款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答疑内容、工程量清单等实质性的内容,另外还要明确投标人统一计价口径、统一计量依据,以标价合理等综合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从而提高招标工作质量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选择一个既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又能保证工程按质按时完成的中标单位。
在此阶段,项目经理、造价部门人员应积极参与,要充分熟悉并理解整个招标文件的内容,并以专业的眼光找出业主招标文件的错误、漏洞。该错误的发现,不是为投标提疑用的,而是为工程技巧报价提供依据,为今后工程实施中索赔做好准备。我们还应该对投标工程成本进行预测。通常我们根据施工图算出的工作量或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按相应定额进行组价,材料价按市场询价,得出施工工程基本直接费,在此基础根据技术部门提出的技术措施,如维护、标化、临设、机械配备等算出工程措施费。同时根据该工程的规模,计算出现场管理、规费、资金成本、上级公司管理费、税金等,得出承接该工程的全部直接支出,得出工程预算成本,以此作为公司投标报价的最低报价。在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1)要加强“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是指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四类。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项目经理部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不良影响。当然对施工企业而言,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四类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
(2)要加强“工期成本”控制。“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是对施工成本造成影响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因素,容易被忽视,因此应该给予重视并把这种影响明朗化。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这个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与最后阶段的工程决算编制完整、正确与否息息相关,特别是完整性。一般来说,由中标价加上各种变更及签证费用(包括索赔)形成最终结算额。在编制决算时不能遗漏每一张联系单。平时要把联系单当成支票、现金那样重点保管,有些分包的决算应与专业分包单位核对后,再纳入总包决算。最终向业主提供决算前,项目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成本分析,决算数是否大于财务成本,决算上的材料数量、价格与实际耗用量、采购价是否基本吻合。在项目实施全部过程中人力资源与物资材料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关于材料设备成本控制,一是要控制好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成立两个人(有利于互相监督,减少采购中因腐败而造成的成本增加)以上的材料投标小组进行招标,找到合适的材料设备供应商(同等条件下,选取强者,这有利于强强联合),尽可能把服务性的工作如运输服务!材料检测等,交给供应商,减少费用支出,同时要注意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保
障,这也是成本控制的内容之一;二是对材料进入工地要有计划,一定要结合实际制定全面的材料进场规划和施工工艺,这样利于场地堆放、材料管理、材料使用、资金资源调配,减少浪费。
关于人工成本控制,要改变传统观念,选择协调配合高效的专业队伍,合理配置管理人员,是保证有效管理的关键。项目部的组建,从项目经理、技术负责、施工员、材料员、仓管到后勤、财务等,尤其是后勤,一定要进行合理配置。操作工人基本上都是以专业班组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开始项目时,除了组织完善的项目部以外,选择科学、合理的专业班组,也是人工成本控制的关键。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在选择专业施工队伍时,往往以价格为主要考虑因素。然而在今天高质量的施工要求下,选择最便宜的施工队伍,容易导致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劳动力组织不到位、工期拖延,从而增加施工成本。毕竟人工费用占工程总额比例不大,最重要的是满足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要求,这样才能创造更大的综合效益。此外,专业队伍的选择应由项目经理、总施工组织选择,交施工员管理。另外,还要合理配置管理部门和现场办公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管理能力。
关于机械的成本控制,机械的来源,无非三个途径:已有、新购买、租赁。对于小型项目,小型设备(砂浆机、搅拌机等)尽可能自备,大型设备(塔吊混凝土泵机、高速架、挖掘机等)采用租赁,这样可以减少机械设备资金的投入,而且小型项目工期短,租赁费用少。中型项目最好自备部分大型设备(高速架等),而塔吊、混凝土泵机、挖掘机可以租赁,这样设备部分投入不会对项目资金构成太多的压力,又减少了租赁的费用。大型的施工项目,资金额度大,工期长。如果租赁设备,那么租赁的费用足可以买回大部分设备。因此,应尽可能加大使用频率高的设备投资,减少租赁费用。在施工项目中形成合理的机械配置,才能产生最佳的施工效能。
五、结束语
今后的市场竞争不仅是体现在企业实力的竞争,也是企业成本有效控制能力的竞争,只有企业成本控制纳入有序规范的轨道,企业其他各项才能很好的解决,作为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成本管理,每个施工企业都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每个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详细的成本管理方案,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从而促进和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挖掘企业潜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企业的社会竞争力。
第四篇:动力学论文
《结构动力学》小论文
利用对称性求解动力问题
组员姓名:
专业班级:
土木班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2014年X月
《结构动力学》小论文
——动力计算中对称性的运用问题
一、摘要
用柔度法计算对称结构的振动频率和周期时,选取半结构可以简化计算。学习之初,对如何建立等效的半结构模型存在一些疑问,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摸索,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这篇小论文将就这一问题和如何选取对称结构进行一个小结。
二、对称法理论分析简介
1.利用对称性求解多自由度体系的自振频率及其相应的主振型
(a)
结构对称,质量分布也对称。该类结构不仅可以利用对称性求自振频率和主振型;而且应充分的利用对称性进行简化计算。
图(1)
图1为一对称结构,质量分布也对称,其自由振动的微分方程为
yi=-j=14mjyjδij
(i=1,2,3,4)
(a)
由于对称性,有:
m1=m4,m2=m3
δ11=δ44,δ22=δ33,δ13=δ42,δ21=δ34
根据位移互等定理,有δij=δji(i不等于j)。将式(a)的第一式和第四式相加,第二式和第三式相加,分别得:
y1’=-m1y1’δ11‘-m2y2’δ12’
(b)
y2’=-m1y1’δ21‘-m2y2’δ22‘
(b)
式中:
y1’=y1+y4,y2’=y2+y3
δ11,=δ11+δ14,δ22,=δ22+δ23
δ12,=δ21,=δ12+δ13=δ21+δ24
再将式(a)的第一式减去第四式,第二式减去第三式,分别可得:
y1‘’=-m1y1‘’δ11‘’-m2y2‘’δ12‘’
(c)
y2‘’=-m1y1‘’δ21‘’-m2y2‘’δ22‘’
(c)
式中:
y1‘’=y1-y4,y2‘’=y2-y3
δ11‘’=δ11-δ14,δ22‘’=δ22-δ23,δ12‘’=δ21‘’=δ12-δ13=δ21-δ24
至此,把一组四元二阶方程式(a)简化为两组二元二阶微分方程式(b)和(c),也就是说,求四个自由度体系的频率和主振型简化成求两个自由度体系的频率和主振型。
利用对称性计算频率和主振型时,通常可取半边结构计算。图1所示体系,其主振型不外乎图2,3和4,5所示的四种形式。图2,3为对称振型,图4,5为对称振型。它们分别可取图6和7所示的半边结构进行计算.下面给一算例:
例:求图示结构的自振频率及相应的主振型,EI为常数
图一
图二
对称结构,计算正对称振型时,B截面既不能转动,又不能移动,如图二,可取半边结构如下图三
图三
图四
计算反对称振型时,振型如图五,B截面只能转动,不能移动,可取半边结构如图六
图六
图五
图七
两种振型见图二和图五,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结构反对称主振型为第一主振型,其对应频率为第一主频率。
因此不管是静定结构还是超静定结构,是计算静态问题还是动态问题,对称结构在计算时通常可以简化,我们应充分利用对称性,使求解得以简化,以加快解题速度,达到更好的效果。
但对称法中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小问题,以例题的形式开始讨论:
三、建立等效半结构模型
1、自由振动时半结构的选取
例1
试求图示刚架的自振频率。
L
EI
EI
EI
L
m
m
解:(1)结构对称,可取半结构。计算简图如下:
根据柔度系数的定义,在质量m处作用单位力,画出结构的弯矩图,图乘即得到柔度系数。
EIE
EI
EI
L
L/2
半结构计算简图
弯矩图
需注意,由于取了半结构,在计算自振频率时,质量应由原来的2m变为m进行计算。
(2)求整个结构的柔度系数,计算简图如下:
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绘弯矩图时,由于结构对称,可取半结构进行计算。但最终对整个结构进行图乘。
注意,此题实际上并没有取半结构,因此计算频率时质量仍为2m,虽然柔度系数为取半结构计算时的二倍,但与质量相乘可以约分,所得结果与取半结构计算是一样的。
(3)结论:
①
计算对称结构的自振频率时,如果取半结构,则质量应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对于半结构求柔度系数,应按柔度系数的定义在结构上施加单位力,绘出半结构的弯矩图并图乘,即所有的计算都是基于半结构的;
②
若仅仅对于绘弯矩图阶段取半结构,则单位力应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求出整个结构的弯矩图并图乘,即计算是基于整个结构的,因此最后求频率时质量不变,实际上对于整个题目而言并没有取半结构;
2、受迫振动时半结构的选取
例2
图示结构在柱顶有电动机,试求电动机转动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柱端弯矩的幅值。已知电动机的质量集中于柱顶,W=20kN,电动机水平离心力的幅值,电动机转速,柱的线刚度。
h=6m
W
I=∞
解:(1)此题结构对称,仍可取半结构计算。根据结构的振动形式(水平振动),其半结构的选取以及弯矩图如下所示。
半结构计算简图
弯矩图
图乘,得:
注意,由于取了半结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外力幅值也应取原来的二分之一,即。
(2)求整个结构的柔度系数,仅在绘弯矩图时取半结构。则与例1相同,求柔度系数时施加在半结构的单位力变为,但结构的质量与施加在结构上的外力大小不变。计算过程如下。
弯矩图
图乘得:
注意,解法二实际上仍是基于整个结构的,仅仅在绘弯矩图时应用了对称性,因此质量与外力均不变。
(3)结论:
受迫振动时,有外力作用于对称结构上,如果选取半结构进行计算,则不仅质量变为原来一半,外力幅值也应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外力的频率不变。
四、总结
如何选取半结构(如什么时候该用滑动支座和铰支座),选取半结构之后各物理量应如何做出相应变化(如,求柔度系数时单位力是否变为原来一半,外力幅值是否变化等),以及如何避免计算结果与正确值相差二倍。对此,我们组经过讨论以及在做题的过程中也思考了很多。其实,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只要明白,如果一开始就利用对称性取了半结构,那么后面的求解都是基于半结构的;而如果仅仅在求柔度系数绘弯矩图时取半结构,那么计算还是基于整个结构的,这样就能明白到底哪些量应变为原来的一半,哪些不用变了。最后感谢龙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对结构有了更深的了解。
第五篇:系统动力学讲稿
a.水准(L)变量是积累变量,可定义在任何时点;
速率(R)变量只在一个时段才有意义。
b.决策者最为关注和需要输出的要素一般被处理成L变量。
c.在反馈控制回路中,两个L变量或两个R变量不能直接相连。d.为降低系统的阶次,应尽可能减少回路中L变量的个数。
故在实际系统描述中,辅助(A)变量在数量上一般是较多的。
P1 我们在上次课共同学习了系统动力学方法特点和基本原理,了解了系统动力学方法首先通过建立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将因果关系图转化为其结构模型——流(程)图,进而使用DYNAMO仿真语言对真实系统进行仿真。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P2 上节课我们讲到商店库存模型的分析,系统要素界定为商店和工厂,又由于我们要研究的库存量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所以我们还必须把商店销售、商店订货,工厂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考虑在我们的系统中。
P3 如图所示,是商品库存问题的因果关系图。图中有两个反馈回路:第一个,我们要考察的商品库存量,它的多少对商店订货产生影响,商店订货到了工厂以后,工厂会根据自己的“未供订货量”来预定自己的产量、调整它的生产能力、进行产品生产,产品生产出来后送到商店仓库,使得商店库存增加(也即库存量发生变化),库存量的变化又会引起商店订货量变化„„,这是一个负的反馈回路;第二个,工厂生产出产品,供货给商店的同时,又会引起“工厂未供订货”的减少,也是一个负的反馈回路。还有一个关系要说明,商店的销售会对商店的库存和商店的订货量产生作用。
P4 下面我们进行将这个因果关系图转化为我们的结构模型——流(程)图。从刚才的分析,显然商店库存是我们最关注和要考察的量,我们将它定为水准变量,记为L2;商店订货是人们的决策过程,它在一个时间段内订货量的多少,决定了工厂未供订货的大小,即它为一个速率变量,记为R1;工厂未供订货量是一个可以定义在任意时刻的量,我们把它定义为水准变量,记为L1;预定产量和生产能力都对工厂生产产品速率产生影响,很容易理解工厂生产是个速率变量,即为R2;对于预定产量和生产能力,我们可以将它定义为辅助变量,分别即为A1、A2;商品销售过程,是引起商店库存量变化的量,我们把它定义为速率变量,记为R3。
P5 绘制出流(程)图如图所示。R1商店订货控制L1工厂未供订货量的变化速度,R2工厂生产决定了L1(未供)向L2(库存)转化的速度,R3商品销售决定了商品库存减少的速度。A1是预定产量,受未完成的供货量和期望完成未供订货时间的影响,(我们认为,订货肯定不是一次,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订货,期望完成未供订货时间越长,可能就会来更多订单,这样我们就必须考虑期望完成未供订货时间来定我们的产量)。为完成预定产量,必须调整生产,决定几天内将预定产量生产完成,我们又定义了常量调整生产时间D2,这样A1和D2共同决定了工厂生产能力A2。生产能力的大小决定了生产速率的大小。
产品销售是如何影响产品订货呢?这两个都是速率变量,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引入平均销售量辅助变量,即S1,这样我们就可以方便的说,销售速率影响平均销售量,平均销售量决定了订货速率,同样,订货也不可能过于频繁,我们更希望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比如3天定一次货),这就是D3商店的订货平滑时间;同样,商店库存对于商店的订货的影响,我们引入期望库存Y和库存差额S2。
P6 这样,我们就通过绘制的流程图,实现了对现实问题定性分析。接下来我们进入定量分析阶段。DYNAMO仿真根据系统流图,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方程的方法表示出来,再仿真采用逐步(step by step)仿真方法,得到该系统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行为。即,取一个时刻,得到系统各要素状态,经过一个时间间隔,考虑每个要素的变化以及相互影响,又得到一组数据„„这样一直下去就可以得到我们的仿真结果了。
P7 仿真的时间步长记为DT,一般取值为0.1~0.5倍的模型最小时间常数。P8 DYNAMO方程。
L水准方程:表示现在的水准量=过去水准量+时间*水准变量变化的速度。
BIRTH.JK表示总的出生人口数速率。
R决策方程:比如,商店订货量=(现有产品量、期望库存与产品销售速率)的函数。这也体现出他是一个决策过程,所以叫决策方程。如何决策决定了函数是什么形式,从而进一步影响水准变量变化速率。
A辅助方程:比如,库存差额=期望库存-现有产品量。N初值方程:比如,初始人口总量POP=10000人。C常数方程:比如,人口自然增长率。
DYNAMO还定义了一些函数,如表函数、延迟函数、逻辑函数等等,方便我们建立方程。
P9 将流图和DYNAMO方程输入计算机,就可以得到仿真结果。看三个例子。
(二)一级负反馈回路。这里我们假定:决策每次订货量为库存差额的1/5。
(三)简单库存控制系统的扩展。不解释。(W:途中存货的入库时间,数值10表示在途中的货物以每天到达总量的1/10的速率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