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没有过去的史学危机论文
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学术界,发生了一场知识的革命。不仅恢复或新建了许多社会科学学科,如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等,而且在传统的人文学科,无论是研究的对象、方法,还是观念和分析框架,都有了显著的变化。不过,在这场知识的革命之中,历史学恐怕是最保守的一门学科。八十年代还有不少人忧心仲仲地谈论史学危机,假如今天再有人这样认为,一定会被同行讥笑。史学界洋溢着一股实证的、自信的和乐观的气氛,以为只要以一种朴学的精神扎实治学,认真地收集史科,再加以考证疏理,史学的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谁想要再去尝试史学观念或史学方法的更新、突破,就不免有投机取巧的嫌疑。
在这种保守的氛围之下;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推出的《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就格外地引人注目。作者杨念群是六十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学者,从九十年代初合作撰写《中国现代化史》那时候起,我就发现,这位一代名士杨度先生的后裔,在史学研究上秉承其曾祖的性格,也有一种大气象和大格局的追求。当时他正在准备自己的博士论文,即本书的雏形。后来我有幸通读了初稿,虽然不无稚嫩,但看得出来,他在方法论上有一种相当的自觉。正是这种自觉,使得他数年之间,几易其稿;每次修改,都有明显的进步;如今公之于读者的,不能说完全纯熟,但至少已经是自成一说。本来,杨著内容所论及的清代思想与知识群体的地域性比较,以我的专业知识是不便置喙的。但当我读完这本著作,依然有一种评论的冲动,撇开具体的学术枝节,我更感兴趣的,是其在方法论上的突破性尝试以及在当下史学语境中的意义。
一般而言,像近代儒学、即使是地域化儒学这样一个题目,通常是以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来处理的。思想史的对象是历史上思想家们遗留下来的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这种从文本到文本的讨论,是一种内在理路(“内史”)的研究方式,尤其为哲学史、学术史研究所普遍采用。余英时先生在研究清代思想史时,曾经着力过这样的从思想自身的发展脉络来探求历史演变逻辑的“内史”研究方法,并且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分析范例。然而,近些年来,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极大地影响了西方历史学界包括中国史的研究,传统的政治史、外交史和思想史开始衰落,社会史研究异军突起。社会史热也感染了思想史领域,思想史研究开始社会科学化,不再是从文本到文本,而是在社会学方法论的导引下,重新注重文本与语境的互动,重新回到“外史”,回到内在理路与外在理路的交叉叙事。艾尔曼的清代思想史研究,无论是八十年代出版的《从理学到朴学》,还是九十年代的新著《朴学、政治与家族》,都是试图凿通思想史与社会史、在文本与语境的交叉分析中重释历史,建构思想史研究的新框架。
艾尔曼对杨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杨念群在研究近代儒学对社会变革反应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并非是过去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从器物(第一波)到制度(第二波)再到文化(第三波)这样一种时间线性的整体性反应模式,而是以分化的空间对峙方式,不同地区(湖湘的、岭南的和江浙的)的儒学有其不同的反应模式。它们在知识类型和话语方式上的区别,形成了迥然有异的变革取向:“湖湘士人以经世致用和‘帝王之学’话语为深层作用背景所形成的洋务引进浪潮,与物质器技层面的第一波变革交相叠合;岭南儒生以神秘主义和再造‘政治神话’为手段游说皇帝变法,则与制度变革的第二波涌动轨迹颇为合辙;新文化运动与科学观念的变革作为第三波高峰,则几乎为擅长‘技术传统’的江浙启蒙知识群体所垄断。”不同地域的儒学及知识群体为什么会有如此重大的区别,仅仅借助传统的文本分析方法是无法予以圆满回答的。为此,杨念群借鉴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打通思想史与社会史的学科壁垒,不仅比较不同地域儒学的文本意义,且进一步分析文本所赖以产生的不同区域的知识群体,即知识生产的主体、结构、体制和功能,从而建构了一个具有鲜明个人色彩的近代“儒学地域化”中层理论的假设。
自杨著出版之后,我在史学界听到了不少议论。有意思的是,不是“好得很”,就是“糟得很”,看法截然相反。这是那些风格上有创新、但尚不成熟的学术著作常常遭遇的情形。在我看来,对于杨著的分歧,已经远远超出了该书本身,而涉及到史学界更深层的问题。
一九四九年以后的中国史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一样,曾经包裹了一层坚硬的意识形态外壳,成为历次政治运动、政治宣传的附庸和工具。八十年代以来,史学逐步挣脱意识形态的硬壳,还原为史学本身,但也因此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史学危机。不管意识形态史学原来在方法上是多么地机械、简陋,总是提供了一个自成一体的宏大叙事。一旦这套模式解体,将如何阐释历史? 整个八十年代都为此而焦虑,希望重构一个替代性的宏大叙事。先是金观涛、刘青峰将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引入中国史研究,接着是各种现代化理论横扫学界,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列文森的传统/现代模式,都对我们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然而,现在回过头来看,八十年代所建构的,与其说是历史学,倒不如说是历史哲学,各种宏大叙事的范式引进来了,但中国学者自己做出来的成功范例却很少见。没有范例就不足以服人,史学的危机仍然没有解除。
到九十年代,学界风气大变,转向实证化、朴学化,因而为传统史学的东山再起提供了天赐良机。中国是世界上最富史学传统的国家,老祖宗留下来两种悠久的史学传统,一个是《春秋》、《资治通鉴》为典范的以古鉴今的教化传统,另一个是乾嘉学派求真求是的考证传统。前者姑且不论,后一个传统到九十年代大大复兴。实际上,即使在意识形态化史学时期,乾嘉的考证传统作为一种功夫论也不曾中断过。意识形态化史学欲一统天下的,是形而上的唯物史观,它并没有自己的功夫论。只要不触动唯物史观的形而上核心,乾嘉传统在功夫论层面还是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且可以为意识形态服务。因而,在这一层面上,乾嘉传统还是通过一代代学人继承了下来。
八十年代以后,当史学摆脱了意识形态的阴影,而新的解释框架暂时又无法提供操作的范例时,乾嘉传统便开始重新发扬光大。此刻,它不仅是一种功夫论,也上升为一种史学观,相信历史是一种客观的实在,史学的使命就是通过对史料的发掘,尽可能真实地揭示这一实在。到九十年代,乾嘉传统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中国史学的主流。在史学界大大小小的主流刊物或专业刊物上,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形式化分类或编年史框架的史学论文,对历史的主观释读被挤压到最低的限度,追求客观化、实证化和真实性,成为史学的最高境界。当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正在探索多元的学术话语的时候,历史学家们却是那样地自信,相信只要手握独家资料,就占有了历史真相本身。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对陈寅恪的误解了。作为一代宗师,陈寅格的史学成就是无庸置疑的。然而,在史学界,却有不少人仅仅在诸如精通多少国外语啦、史料如何熟悉啦、考证本领如何了得啦这类功夫论上祟拜陈寅恪,独独忽略了大师之所以为大,不仅在于上述这些工匠之技,更重要的乃是对历史有大识见。何兆武先生曾深有洞见地指出:‘陈寅恪先生继之以兰克学派的家法治史,蔚为一代宗师。陈先生曾留学德国多年,惜乎其受兰克学派的熏陶和影响,至今仍未能受到当代治史学者的重视。与人们通常的观念相反,兰克学派决不仅以考籍为尽史学研究之能事。在他们考订史学的背后,是有着他们深厚的世界观和哲学信念作为其指导思想的。所谓‘客观如实’的那个‘如实’,乃是指符合他们的世界观和哲学信念的体系。”
何兆武先生的意思很明白:陈寅恪那些精彩的观点,是无法仅仅从所谓“客观的”史料中必然地推演出来,其问渗透着多少这位文化遗民的忧患意识和对历史的大识见。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时候,郭沫若曾号召历史系学生也来个大跃进,在史料掌握上超过陈寅恪。似乎陈寅恪的史学观已经陈旧不堪,只要在史料占有量上超过他,就大获全胜了。假使陈寅恪仅仅意味着史料占有的丰富,那么,到电子时代的今天,按理说陈寅恪完全可以批量生产了。然而,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电脑可以替代人的记忆,却永远无法替代人的思想,尤其是那些原创性的大突破。“深蓝”可以打败国际象棋顶级大师,但它能够下出一步举座皆惊的大妙着吗?就掌握的对局“史料”而言,“深蓝”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对手,但它依然不能成为常胜将军,人类总是拥有新的智慧去对付它。奕棋尚且如此,况乎史学!史料本身不是历史,即使拥有再多,也是死去的沉默者。惟有史家的个人解读、主观阐释,才能激活它们,让它们说话,构成一部活生生的史诗。“什么(事实)”本身无法直接推演出“为什么(因果联系)”,对后者的回答还需要事实之外的东西,比如大的历史观、价值信念、研究方法,以及更开阔的知识背景。
陈寅格能成为大师,乃因为其除了拥有“事实”之外,还拥有大历史观。尽管他做的都是微观的,但背后的关怀是宏观的。俞大维回忆说:“他平生的志愿是写一部‘中国通史’,及‘中国历史的教训’……目的是在历史中寻求历史的教训。他常说:‘在史中求史识。’”之所以至死都不曾一了宿愿,非不欲也,乃不能也。一九四九年以后的新意识形态只容忍陈寅恪的功夫论,而拒绝他的历史观。今天的我们不能将陈寅恪当年的不自愿当做自觉的选择,将终身的遗憾误解为大师的圆满。
历史学要进步,除了要有史料的不断发掘和发现之外,还需要史学之外的跨学科知识滋养。这一问题,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为被严耕望誉为中国现代史学四大家之一的吕思勉所觉察。这位与陈寅恪、陈垣、钱穆齐名的史学大师虽然熟读二十四史,却清醒地看到史学的根基不在史料,而是社会科学。他说:“史学是说明社会之所以然的,即说明现在的社会为什么成为这个样子。…前人的记载,只是一大堆材料。我们必先知观察之法,然后对于其事,乃觉有意义,所以各种社会科学,实在是史学的根基,而尤其是社会学。”然而,如今我们的史学界主流体制,与其是在鼓励多元的史学风格,还不如说在提倡单一的乾嘉传统。这样的知识体制所培养的史学研究者,不再是像陈寅恪、吕思勉那样知识渊博的通人,而仅仅是匠气十足的专家。史学堕落为一门纯技术的学科,在考证史实的背后,不再有炽热的史的关怀,不再有尖锐的问题意识。不少治史者犹如“雨人”一般,除了自己那个狭而又窄的专业领域之外,在知识的其他领域(包括史学的非专业领域),显现出的是惊人的无知。
随着这二十年对外学术交流的扩大,上述现象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还受到了洋学者有意无意的鼓励。在英语为话语霸权的国际学术圈中,西方人从来不承认汉语学者有值得自己重视的一流成果。如果后者还有存在的必要,那仅仅是因为可以为洋人提供未经理解和整合的初加工产品,或为西方的理论提供又一个东方例证。于是,在西方眼光上受到西方社会学的重大影响,但在功夫论上依然是历史的、经验的和中国传统的。这种不彻底并非缺陷,倒是预示着某种可能性:西方多元的社会科学理论与中国的史学功夫论完全有可能通过融合,创造出史学研究的若干新范式。
中国的两种史学传统,无论是以古鉴今的教化传统,还是求真求是的实证传统,本身无所谓过时,在中国新史学的探索过程中,仍然是珍贵的本土资源。然而,仅仅凭藉老传统抱残守阙,是无法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中国史学的危机还远远没有过去。杨念群这本著作所引起的争议,倒是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危机的深度,同时也预示着走出危机的可能性。
第二篇:史学论文写作
《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2
学时:32(理论学时: 32 实验学时:0)2.课程类别:专业限定选修课 3.适用专业:历史学 4.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 6.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本课程无教材,教师自编讲义授课。参考书目:
1.王力、朱光潜等:《怎样写学术论文》,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2.王乾都主编:《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3.张积玉主编:《学术论文写作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4.叶振东等主编:《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5.王连山编著:《怎样写毕业论文》,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
二、课程介绍
《史学论文写作》是一门专业理论与实践课。它是历史学专业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是对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一次最终专业训练与考验,要求学生能够把四年所学的历史知识与技能转换成果,这是一次实践机会。
本课程按此介绍学术论文情况、学术论文写作内容,然后在讲授史学论文的具体指导内容,即史学论文选题、信息查询、材料收集、提纲编写、论文写作、论文修改与调整、论文答辩等过程。
《史学论文写作》,通过对此介绍,以便使学生了解史学论文写作程序,同时,对如何写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益处。另外,进而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也是对他们能力的一次培训。
本课程通过对史学论文写作程序,写作方法的讲述,通过对范文示例的评析以及适当的写作实践,使学生逐渐了解史学论文选题的原则,掌握查阅史学信息与文献资料的方法,熟悉史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规范,培养对史学研究和史学论文写作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写出初步的选题或开题报告,为该课程结束后进行的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准备。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导 言(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史学论文写作的意义(1学时)
知识要点:论文写作是历史系合格大学生的基本素养或素质,史学论文写作对求职、深造及从事其他工作的影响。
第二节 史学论文写作的目标和要求(1学时)
知识要点:史学论文写作的目的,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好的史学论文的标准。
教学重点:史学论文的作用。教学难点:史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特点,理解好的史学论文的标准,了解史学论文写作的意义、目的等。
第一章 史学论文的分类及其特点(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史学论文的分类(1学时)
知识要点:分类之一——表达方法:论体、评体、记体、考体、释体、商榷体等,分类之二——专题内容:中国史、世界史、地域史、断代史、史学理论等。
第二节 史学论文的特点(1学时)
知识要点:严格的史料和事实依据,大量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教学重点:史学论文体裁。教学难点:史学论文的特点。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史学论文的类型和特点。
第二章 史学论文的选题(共8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史学论文选题的意义和作用或者价值(2学时)
知识要点:选题可以规划文章的方向、角度和规模,弥补知识的不足,选题决定论文的价值和效用,合适的选题可以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选题可以调动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节 史学论文选题的途径和方法(6学时)
知识要点:从专业课程的学习、体会中形成论文选题,从学科发展的前沿直接选题,从现实课题中获取选题,从自己的学术兴趣获取选题。教学重点:史学选题的途径。教学难点:选题的适度。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史学论文选题的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并进行选题练习。
第三章 史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提纲的编写(共6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史学论文的基本结构(2学时)
知识要点:标题的要求,正文:序论、本论、结论,附件。第二节 论文提纲的编写(4学时)
知识要点:拟定提纲的意义,编写提纲的方法。教学重点:论文提纲的编写。教学难点:论文提纲编写的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史学论文的整体结构和提纲编写的要求和方法,并进行史学论文提纲写作练习。
第四章 史学论文的撰写和修改(共10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史学论文的撰写(5学时)
知识要点:史学论文撰写的顺序和原则,史学论文撰写的方法史学论文写作的语言和文风。
第二节 史学论文的修改(5学时)
知识要点:史学论文修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史学论文修改的范围,史学论文修改的方法。
教学重点:史料收集。
教学难点:史学论文的修改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史学论文写作和修改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史料收集与史学论文修改练习。
第五章 史学论文的格式要求和其他技术性问题(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史学论文写作的格式要求(1学时)知识要点:论文摘要,关键词。
第二节 史学论文写作中常见的技术性问题(1学时)
知识要点:引文、注释、图表和参考文献,数字和标点的用法。教学重点:史学论文书写规范。教学难点:史学论文写作中常见的技术问题。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史学论文的格式和其他一些技术问题。
第六章 历史学毕业论文的指导与答辩(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历史学毕业论文的指导(1学时)
知识要点:历史学毕业论文指导的必要性,指导教师的资格和职责,毕业论文指导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 历史学毕业论文的答辩(1学时)
知识要点: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辩程序与注意事项。教学重点:毕业论文的程序。
教学难点:毕业论文的答辩注意事项。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握论文答辩的过程和技巧,并理解毕业论文指导的意义与作用。
四、课内实验、实践环节及要求 无
五、考核办法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形式:论文
3.成绩核定:课程成绩=平时(10%)+期中(20%)+期末(70%)
第三篇:史学论文写作
史学论文写作
教学内容:解决四大困惑的问题
一、写什么?:解决选题的问题
1、选题的意义
•完成史学论文的写作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选题是史学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
•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不管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2、选题的基本要求
3、选题的基本原则
4、选题的基本途径
二、怎样写?解决方法的问题
1、相关的写作规范 分七步走,稳当轻松 第一步:编写论文的提纲 第二步:确定论文标题 第三步:序论的规范表达
•序论用一段或几段文字表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开宗明义,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一开始就让读者了解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 •2)解决论题中各概念定义;
•3)说明研究背景,点出所研究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说明研究缘由,点出研究本专题的目的; •5)论证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6)摆出所要批驳的“靶子”;
•7)回顾本专题的研究史,指出他们的长处和不足,表明自己研究的角度和重点。
序论的写作要求:
•第一,序论要开门见山,迅速入题。
•第二,序论要引人入胜,能抓住读者。
•第三,序论要简洁、有力。
序论的写法
•(一)交代式。开头交代论文写作背景、缘由和目的意义。
•(二)提问式。一开头就提出问题,或在简要交代写作背景之后随即提出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出示观点式。序论开宗明义,将本文的基本观点或主要内容揭示出来。
•(四)提示范围式。序论部分提示本文的论述范围。
•(五)阐释概念式。序论先释题,阐释题目中和文中出现的基本概念。
第四步:正文的规范安排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分析问题、论证观点的主要部分,也是最能显示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部分。
•一篇论文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本论部分写得怎样。
•常常将正文部分分为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正文(本论)部分的要求
•一是论证充分,说服力强; •二是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三是观点和材料相统一。
第五步:结论的规范表达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该部分的写作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
•③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第六步:注释与参考文献的规范表达
• 2005年国家颁布了新的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1)参考文献是为撰写论文而引用的有关文献的信息资源。参考文献采用实引方式,即在文中用上角标(序号[1]、[2]…)标注,并与文末参考文献表列示的参考文献的序号及出处等信息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的,全文中始终标注第一次引用的序号。第六步:注释与参考文献的规范表达
•文中同一处引用多个文献时,将各个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隔开;如为连续序号,可用“-”标注起讫序号。
示例:张三[1]指出……李四[2,3]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11-13] ……
•一篇文献如只被引用一次,页码在文末的参考文献表中著录:一篇文献如被多次引用,页码标注在文中上角标“[ ]”之外(如:[1]
32、[15]256…)。
•(2)注释是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释、说明或补充,使用上角标(序号①、②…)标注,并采用脚注方式。
第七步:摘要与关键词的规范表达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
•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选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信息或词汇,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
•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
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三、怎样成为写作的高手?解决写作的技巧问题
•巧用经典模板,事半功倍 •
一、论文提纲的经典模板 •
二、序论的经典模板 •
三、正文的经典模板 •
四、结论的经典模板
一、论文提纲的经典模板 •模板一:《略论明代御史巡按制度》 •
一、御史巡按制度的草创 •
双重监察体制
1、洪武朝,按察司担负着地方监察的主要任务 •
2、不时派员(公侯、大臣)出巡 •
3、御史出巡不普遍,不定时 •
二、御史巡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
1、永乐元年,御史巡按成定制 •
2、御史巡按制度逐渐完善 •
①御史选派 •
②巡按职责 •
③范围、时限 •
④出巡规定 •
3、御史巡按的作用
①举廉黜贪、锄强戡暴,有利于澄清地方吏治 •
②恤民隐、达下情,兴利除弊
③释疑狱、平冤狱,有助于整饬封建法制
三、御史巡按制度的败坏
1、弘治以后,巡按御史获得对布、按官的考察举劾大权 •
2、巡按御史侵夺军权、行政权
3、巡按御史权力扩大,产生严重弊端
①考察不实,举劾不公,加速了地方吏治的腐败
②巡按御史贪赃枉法,骚扰地方,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 •
③巡按御史恣意凌辱地方官,使其不得展布,导致地方政事荒怠 •
四、明代御史巡按制度的特点及败坏原因
特点:
1、巡按御史任职时限固定
2、巡按御史的监察职能较前扩大 •
3、御史巡按制度严密
4、双重监察体制 •
败坏原因:
直接原因:巡按御史权力的不断扩张 •
根本原因:封建专利制度腐败的必然结果
模板二:《论徽商与封建政治势力的关系》 •
一、表现
1、逢迎官员: •
①交友联谊 •
②联姻攀附 •
③行媚巴结 •
④跻身仕林 •
2、依附官府: •
①捐资报效 •
②支持政府 •
3、仰攀皇帝: •
①承办南巡差务 •
②捐助皇室大典 •
二、原因
1、寻找政治保护伞 •
2、为获垄断经营特权
3、为扩大影响,提高声望,有利竞争 •
三、影响
1、耗资巨大,难以向产业发展
2、与封建政治势力结合,加强了对生产者、消费者的剥削 •
四、余论:钱势之交反映了商人阶层社会地位的低下 模板三:《论唐太宗》
一、唐太宗的特点
二、产生李世民这一历史人物的条件
1、唐太宗之所以能够成为开明、进步的皇帝,主要是由于他所处的时代不允许出现暴君和坏皇帝。
2、唐太宗特别注意和研究“君道”,还与隋朝覆灭的具体特殊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3、产生唐太宗的优点与隋炀帝这个反面教员的特殊缺点有关。•
三、唐太宗的历史局限性
模板四:《从“三言”看明代的奴仆》
一、“三言”反映了明代奴仆的广泛存在•
二、明代奴仆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属性
1、关于明代奴仆的来源:一为罪罚。二为掠卖。三为买卖。四为投靠。五为家生。
2、明代奴仆的社会地位:明代的奴仆,并不是奴隶社会的奴隶,它是封建社会的依附民。
3、明代奴仆的阶级属性 •
三、明代奴仆的反抗斗争 •
1、逃亡 •
2、搞“私房” •
3、“首告”
四、明代奴仆问题的复杂性 •
五、和明代奴仆有关的几个问题 •
1、明代奴仆广泛存在的原因
2、明代奴仆的广泛存在与地主绅士的豪横 •
3、明代奴仆的广泛存在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程度
二、序论的经典模板
•模板一,胡如雷《论唐太宗》(《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2期)
•“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杰出政治家,开明的封建皇帝。他不但受到古人的同声赞颂,而且在今天史学家的笔下也是一个非常受重视和给予肯定评价的历史人物。关于他一生的政治成就和政治思想,内容极为丰富,远非短短一篇论文所能全部涉及。在这篇文章里,仅就唐太宗的特点、产生这个政治家的条件和他的局限性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 这段引言(序论)150字左右,三句话,三个意思。第一句话说明李世民是个重要人物,既然是个重要人物,就有研究的价值。第二句话,表明本文不是研究其政治成就和政治思想,因为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以往很多。第三句话说明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唐太宗的特点、产生条件及局限性,关于这些方面恰恰是以往几乎没有涉及的。所以读者一看到这引言,就产生了阅读此文的极大兴趣。
模板二,南炳文《从“三言”看明代奴仆》(《历史研究》1985年第6期)
•“明代的奴仆数量大、使用广,辨明其实际地位与作用,是正确认识明代阶级关系的重要一环。
•明代是我国古典小说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些作品,也是研究当时阶段级关系的重要资料。在以往关于明代奴仆的研究中,有的历史学家已注意到这些生动、具体的论述,但总的来说,利用的还很不够。最近,我们重新翻检了冯梦龙编辑的短篇小说集“三言”,搜集了其中关于奴仆的资料,并结合其他文献,做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三言”中有关明代奴仆的资料,不仅生动地印证了许多文献的记载,而且起了重要的补充和订正作用,弥足珍贵。现将主要之点缕述如下,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 这个引言(序论)分两段写成,第一段说明研究奴仆的重要意义:“认识明代阶级关系的重要一环。”
•第二段①简要说明小说中有大量资料。②以往关于明代奴仆研究史虽然注意到了,但利用得还很不够(也许是没有专文论述,故未点出具体文章)。③点出本文的研究角度:从小说中进行研究,而且小说中的材料对文献材料,不仅印证 模板三,王育济《论“杯酒释兵权”》(《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杯酒释兵权”是宋初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人们熟知的一则历史典故。三十年代,著名史学家聂崇岐先生的长文《论宋太祖收兵权》,正确区分了“杯酒释兵权”与“收藩镇之权”的不同,并着重阐述了“收藩镇之权”的问题。四十年代,丁则良先生撰《杯酒释兵权考》,认为“所谓杯酒释兵权”一事,全来自传闻,不可置信。八十年代以后,徐规、方建新、顾吉辰等知名学者,亦各有讨论“杯酒”一事的专文,但由于他们对此事的真实性仍多有怀疑,甚至断为伪造,这又不能不限制其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杯酒释兵权”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并着重从“杯酒”一事的政局背景,它的真实性,成效及其意义等方面,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这段引言(序论)对“杯酒释兵权”的研究史交待得十分清楚,从三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作者都注意到了,而且以往的结论基本是怀疑或否认,而作者在本文中显然是持相反观点,并交待了本文研究的重点:“杯酒”一事的政局背景、真实性和成效及其意义。读者一看,就知道本文会提出一些新观点,这个引言写得非常清楚。模板四,高敏《论侯景之乱对南朝后期社会历史的影响》(《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关于“侯景之乱”的起因与经过,史书记载甚详,后世之论侯景之乱者,亦多注重此二者,其间虽不无歧异之说,但已剩义不多。然而,对于“侯景之乱”给南朝后期社会历史造成的影响问题,却专题论述者无多。且对此问题的探讨,有赖于对南朝后期社会历史的全面考察,方可明其玄妙,探其原委,知其变异之由。正因为探讨这一问题有其难度,故长期以来惟有陈寅恪先生及朱大谓先生二人对此有过专题探讨。陈先生曾在其《<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一文中的推论部分中说:“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政治为巨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时期之大事。”这一看法,实开认识侯景之乱对南朝社会历史的巨大影响之端。由于陈先生此文的重点是考证江南的民族问题,故对侯景之乱造成的巨大影响,仅提出了“岩穴村屯之豪长乃乘此役兴起,造成南朝民族及社会阶级关系之变动”这一个方面,而未论及其他方面[1]。到八十年代,朱大谓先生进一步对侯景之乱给江南门阀世族地主的打击、少数民族豪首和庶民阶层兴起的影响作了论述[2]。但是,就整个侯景之乱的影响而言,仍感有所缺漏。因思不揣浅陋,简约补论一、二,以就教于方家!
•这个引言首先介绍了研究史,指出关于侯景之乱的原因与经过,没有多少可讨论的。但对于“侯景之乱”给南朝后期社会历史造成的影响,专题论述只有二篇,并指出二篇的价值和不足。陈寅恪文章虽首次提出了“侯景之乱”的影响问题,但只论述了“造成南朝民族及社会阶级关系之变动”这一个方面,而未论及其他方面。朱大谓文章对整个侯景之乱的影响论述有所缺漏。指出前人的不足,也就明确了本文研究的重点:显然是全面论述侯景之乱对南朝后期社会历史的影响。
较长的引言(前言)见模板五,顾诚《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历史研究》1999年第1期)
•沈万三确实是个值得研究的人物。从明代起,他几乎成了富翁的代名词。嘉靖年间严嵩柄政,浙江嘉兴县一位丙辰进士花了23 000两银子买选得吏部考功司主事,“时人号曰:沈万三官”[1]。万历年间刊行的《金瓶梅词话》里潘金莲就两次引用谚语:“南京沈万三,北京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1]真可说是名播大江南北,妇孺皆知。近年来,更掀起了一股沈万三热,他住家的地方周庄——今属太仓市,成了旅游胜地。沈万三故居——沈厅(据说是清朝乾隆年间整修过的)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镇上小店里卖的“万三蹄子”、“万三饼”,更使旅游者于大饱眼福之余增添了口福。
•反观史学,却严重滞后,史学界连沈万三及其家族的基本情况都不甚了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明清野史笔记中叙述沈万三的传说较多,个别“史料”又被采入《明史》,给人以满足和误导的作用。限于篇幅,野史笔记中的记载不能一一列举,只把1979年修订本《辞源》中的条目抄录于下,以见一斑:
〔沈万三〕明吴兴人,字仲荣。后移居苏州。巨富,称江南第一家。朱元璋建都南京,召见,令岁献白金千锭,黄金百斤。甲马钱谷,多取资其家。其后以罪发戍云南(一说辽阳),子孙仍为富户。万三豪富事,民间传说甚盛,但诸书记载互有出入,已难详定。参阅明谢肇《五杂俎》三《地部》
一、五《人部》,黄《蓬窗类记》一《赋役》,孔适(按,当为孔迩)《云蕉馆纪谈》,清姚之《元明事类钞》十七《富豪》,《明史·高后马氏传》[2]。
•这条释文与沈万三的真实情况相距甚远,释文本身也多属疑似之词。近年来史学著作中述及沈万三大抵都只说他是“明初”或“元末明初”富户,洪武年间被抄家充军,详情无考或难考。沈万三家族的事迹直接关联着元、明的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诸多领域。
•沈万三家族在明初号称“江南首富”,那么,沈家是怎么致富的?是大地主还是“通番”贸易的巨商?这应属于经济史研究的范畴。沈万三家族是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以后因牵入“蓝玉谋反案”而一败涂地的,“胡党”、“蓝党”是明初洪武年间震惊全国的政治事件,说沈万三家族同政治史密切相关并无夸张之处。沈万三家族在婚姻关系等方面有一些难于理解的事,可作为研究社会风俗史的资料。至于同文化史的关系,沈万三及其家族中的一些人虽算不上文人雅士,但也并不是许多人想像中的守财奴,而是知书达礼,甚至爱收藏字画古董附庸风雅的。上引《金瓶梅词话》中谚语又可证其与文学史有关。
•沈万三的知名度既然如此之高,他的家族又有这样多重的研究价值,下功夫探讨一番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作者在前言中首先就提出沈万三值得研究的理由:富翁的代名词、民间的沈万三热。然而,史学界对沈万三的研究严重滞后,举《辞源¡¤沈万三》以及近年来史学著作为例。接着作者指出研究沈万三的重要意义。因为沈家事迹关联着元、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诸多领域,不可忽视。这就阐明了作者研究这一问题的缘由、价值和意义。
三、正文的经典模板
•模板一,胡如雷《论唐太宗》(《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2期)略
• 模板二,南炳文《从“三言”看明代奴仆》(《历史研究》1985年第6期)略 • 模板三,王育济《论“杯酒释兵权”》(《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略
•模板四,高敏《论侯景之乱对南朝后期社会历史的影响》(《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略
四、结论的经典模板
•模板一:侯旭东《北朝乡里制与村民的生活世界——以石刻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通观全文,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北朝约自太和年间开始在城镇外的村落编制乡里,一直到北朝末,除北齐时畿内不设外,均如是。不同于前代,北朝的乡里具有划定的地域,这可能与实行均田制有关。朝廷亦利用乡里名号来彰表孝义,施行教化。当时乡里的方域不小,华阴潼乡东西至少22公里,洛阳西乡里不小于4平方公里,修县孝义里则在12平方公里以上,一般的“里”的面积应大于此,这与当时人口稀少有关。
•乡里编制虽然普遍存在,但在生活中似乎未受到村民的积极认同,相反,他们对世代生活其中的村落表现出更强的归属感,并依托“村”组织活动,官方设置在村落受到架空。同时,他们又对皇帝做出热切的祝愿,在对待朝廷与官府上表现出矛盾性。
•一些日本学者重视研究六朝时代的村落,将它的出现与整个社会的变迁联系起来,并强调村落“自治性”的一面。实际上情况是复杂的,新发现的长沙三国吴简证明在东汉末年乡里制未崩坏时就已广泛存在“丘”一类自然聚落,而北朝的情况也表明“村落”与“乡里”并行于世。“村”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社会的变革,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在结语部分,作者强调如下结论:
•①北朝约自太和年间开始在城镇外的村落编制乡里,一直到北朝末,除北齐时畿内不设外,均是。不同于前代,北朝的乡里具有划定的地域,这可能与实行均田制有关。
•②乡里编制虽普遍存在,但在生活中似乎未受到村民的积极认同,相反,他们对世代生活其中的村落表现出更强的归属感,并依托“村”组织活动,官方设置在村落受到架空。
•③一些日本学者重视研究六朝时代的村落,将它的出现与整个社会的变迁联系起来,并强调村落“自治性”的一面,实际情况是复杂的,北朝的情况也表明“村落”与“乡里”并行于此。“村”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社会的变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并非所有论文均有,也可以不出现。
• ④余论(附论):余论所论述的内容虽然不是本文的主题,但与主题有密切的关系,或由主题派生出来的内容,表达出来,能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模板二:刘浦江《辽朝国号考释》(《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最后再附带谈一下“大蕃”名号问题。
•1976年,在北京房山县北郑村清理的一座辽塔塔基中,出土一块辽代纪年文字砖,上有墨书“大蕃天显岁次戊戌五月拾三日己未”共15字③。其中的“大蕃”二字引起了人们很大兴趣。有人认为,辽代几次更改国号,均不见于《辽史》记载,故“大蕃”很可能也是辽朝曾经使用过的国号之一④。
•我不同意这样理解“大蕃”名号。从墨书纪年可知,天显戊戌岁即辽太宗天显十三年(938年),当时的燕京地区是怎样一种状况呢?天显十一年(936年)闰十一月,后唐卢龙节度使赵德钧降于辽,自此以后,幽州实际上就已在辽朝的控制之下,但燕云十六州的正式割让则是天显十三年十一月的事情。上述墨书纪年为天显十三年五月十三日,正是在燕京已经为辽控制,但还没有正式割让的期间。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我想“大蕃”应该是当地汉人对辽朝的尊称,意若“大朝”,而非正式的国号①。如果在燕京尚未被辽朝占有之前,当地汉人理应称辽朝为“北虏”或“北狄”;如果在燕京已经正式割让给辽朝以后,当地汉人应该称辽为“大契丹”或“大辽”;而在天显十三年五月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称辽为“大蕃”实在是最合适不过的。
•汉人尊称异族政权为“大蕃”,这在历史上是有先例可寻的。向达先生在谈到唐代吐蕃势力的扩张时说:“唐自太宗以后,吐蕃势盛,高宗乾封、咸亨之际,西域四镇沦陷,河陇一带遂没于吐蕃。至今所得敦煌石室遗书,卷末书„大蕃‟岁月者不一而足,当即此一时期之所书也。”②燕京汉人所书“大蕃”,正当如此理解。
•这第七部分即附论,为什么要附论“大蕃”名号问题呢?正文中已论证了辽朝国号先后有“大契丹”、“大辽”之称,契丹文、女真文中又有哈喇契丹和契丹之称,从未有过“大蕃”之称,作者可以不讨论这个问题,但在1976年在北京房山县清理一座辽塔塔基中,出土了一块辽代纪年文字砖,上有墨书“大蕃天显岁次戊戌五月拾三日已未”共15字。其中“大蕃”二字,有人认为很可能是辽朝曾经使用的国号之一,而作者又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正文完全是按年代来考证辽朝国号的,关于“大蕃”的论述不便在正文中表述。而这个问题如果避而不谈,又显得不完全,必然会引起学界的疑问,故作为“附论”的形式放在最后论述,最为适宜。作者认为“大蕃”应是“当地汉人对辽朝的尊称,意若„大朝‟,而非正式的国号。”
•当然,并非所有论文都有“附论”或“余论”,有的论文虽有,但不一定标明。
如参考资料中选编的南炳文《从“三言”看明代奴仆》第五部分和明代奴仆有关的几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余论”或“附论”,作者之所以不标明“余论”(附论)字样,是为了更明确告诉读者本部分的主要内容。
四、多写多练:解决提高写作能力途径的问题
1、多写多练才能熟能生巧
2、按要求完成论文专业
第四篇:史学概论 论文
我对历史的看法
——史学概论课后感谢
历史主要是记录在纸上的过去发生的对当时现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及借由这些事情变得高大渺小的人物。
历史的内容决定了有很大很大一部分人会对它产生兴趣,因为人类有一股超越死亡的好奇欲;但只有少数一部分人会继续对历史做更深层次的领悟,因为这条路上荆棘遍地而且路途长远;最后只有这部分人中的极少的一部分精英分子才能自由运用历史,发挥历史对人的功效,为自己建功丰功伟绩并惠于他人,将自己变为后来人的历史,因为这除了自身的条件外,最重要的是能够创造机遇!这也是人们之间落差的重要因素。
历史对人的作用就是如此玄妙,关键就是你否领悟它所提供的信息。唐太宗纵观历史慨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马克思研究历史发掘出人类社会的演变规律;而作为普通大众也有读史可以明智的意识。
在我看来历史对人的功能有三点:在向你展示它被记录下来的方式中,告诉你要有主角意识;在向你展现一件件事件时,教会你人要随时准备从已有经验中打破旧思想的牢笼,发现新的思想;在一个较完整的进程中,给你精神的寄托、慰藉和鼓励。
一、主角意识
历史之所以为历史,应该是作为历史主体的平民大众的历史,可是非常遗憾历史这个巨大华丽的舞台上,闪耀的明星永远是那些完成自我有所成就的人,而普通大众只是默默的坐在观众席上注视着,“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谯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沉默彰显着喧哗,而且有时不得不在台上的要求下打破沉默来应和这一片欢天喜地!终于有人不愿意再保持沉默,内心的激情澎湃,对台上人的殷羡,对功名利禄的向往,对周遭同伴悲哀命运的慈悲……总之不论何种原因,他们奋起攻击要求自己的演出。不论成功与否,当他们勇敢地从观众席上站起来的那一瞬间,他们已经在开始表演自我!其实主人是公平的,他并没有将人们区分为观众和主角,只是一开始当我们中的精英分子在舞台上精彩演出的时候,名利欲驱使他们擅自定下种种规矩来限制他人的表演,并依靠他们卓越的智慧巧妙地掩饰起不可告人的目的,软硬兼施地麻木其余人,让他们只唯唯诺诺而已!主人也是公正的,他不会干预这一切,因为他深知这是我们自身的事情。上天给予我们生命的那一刻,我们便拥有了诸多权利,当我们睁开眼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它的抽象实体——社会便将我们的权利重新洗牌理清条理,赋予我们只需要的权利。我们需要去发现我们的权利,我们不是舞台的看客,我们也是舞台的主角!我认为历史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主角意识,即自己所扮演的历史角色所起的历史作用是自己争取的!这种意识对我们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每个朝代末期必然吏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所有的矛盾一触即发,此时只需要一人登高一呼,便可形成燎原之势,对旧朝代以沉重打击甚至取而代之!但是问题是为什么会是他,而不是其他人?秦末揭竿而起开中国农民起义先河的陈胜曾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种雄心壮志,当然是历史主角意识的一种,而且这种意识是我们创造机遇,开创新天地的关键,此外这种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关心舞台表演所要遵循的规则,好的规则我们要竭力拥护,不好的规则我们要积极勇敢的去推翻它,建立一个新的规则!
我们是平常人,秦始皇巡幸天下以威慑那些心存不轨的人,两个当时的平常人刘邦、项羽,深深被始皇雄伟的队伍所震撼。刘邦云:“大丈夫当如此也!”后刘邦统一天下,开创四百年两汉。项羽曰:“吾可取而代之!”后项羽灭秦,分封诸侯,是为西楚霸王。
陈涉、吴广、张角、朱元璋、李自成、张献忠、等都是史上有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们在起义之前基本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老苦农民,长期贫苦艰难生活的压迫,生命稍纵即逝的恐惧,对当权者不公的憎恨。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冲出重围,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生死之间勇于挑战命运还是敢为奴仆?他们做出了人生中最伟大的抉择,而他们当时只求自己会有美好将来的豪赌举动,却暗暗反映出他们的主角意识。至于商汤、周文武、刘邦、、刘秀、曹操、刘备、李渊父子、赵匡胤、洪秀全、孙中山、毛泽东等他们直接就是历史要求我们有主角意识的体现,在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国家民族面临沉重的灾难的情形下,主动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发挥自己的力量,带领人民走向好的生活。再有那些盛世名相为了人民国家更好的未来,殚精竭虑!但是我们也得认识到宇文化及、安禄山、史思明、朱温、石敬瑭等徒,他们的积极主动,以出卖人民国家利益满足自己私欲,结果走错了道路只会招致后人的唾弃。
历史赋予我们的主角意识是让我们积极主动的去造福于国家和人民,去作对国家人民有益的事情,不是以天下人的牺牲满足自己的私欲!不管是在哪个领域,我们都要拥有这种主角意识!
二、打破思想的牢笼
对任何人来说,都难免会有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时候。尤其在人生的许多关口上,任何一个抉择,都可能把未来的人生路向给划定了。更有许多时候,常因一个人的抉择牵动许多人的命运:执政者的政策,影响到每一个国民的幸福;战场上将帅的命令,关系到整体作战军队的胜负存亡;企业经理人的决策,更与整个企业内每一个成员的生计息息相关。因此历史上的前车之鉴帮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这也是历史要教会我们的成功法门,但是历史所要交给我们的这种经验就是摒弃思想上的经验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在国家制度上是延续封建制还是推行郡县制,组织过一次廷辩。主张郡县制的李斯以周朝所封诸侯本家子弟众多,但时间一长感情疏远,相互攻击十分厉害,天子不能禁止,造成社会**,民生凋敝为由,劝服始皇推行郡县制,始皇也有感于此,再加上始皇性格上的缺陷——极度的猜疑,不安。于是严刑峻法强力推行郡县制,这种无缓冲的硬着陆造成大秦王朝的迅速崩溃。造成这种硬着陆的就是始皇对秦国发展的经验主义迷信。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原来依靠领袖力量凝聚的部落分权形态,由易于凝聚集结稳定的中央集权所代替。而中央集权的社会实体形态就是郡县制。变法的成功,使秦国的实力发展的基础产生了质的变化,在良好的土壤中本国实力的急剧增长,再加上苏秦、张仪连横合纵对六国的恐吓宣传,使秦国实力在六国心中的虚涨,秦趁机获得更大发展。秦昭襄王时期白起对六国的恐怖军事打击更加大了这一效应,但同时也暗示了新制度在处理新环境时已出现乏力。秦始皇统一中国,国情瞬时大变,这广大的疆域已不是原来的秦国,六国遗民对秦本身就有抵触情绪,怀念故国,此时已有的经验——大力推行郡县制,中央直接控制全国一切事宜,已经行不通了,继续下去只是自取灭亡。可是一直长于理性分析的始皇做出了一生中最失误的决定,断送了大秦六百多年!相比之下,紧接着的汉高祖刘邦要高明的多,虽然有出于无奈的成分,但他分封诸侯的做法确实缓和了当时国内环境,奠定了汉朝落地生根的基础。日后才能有雄材大略的汉武帝精彩削藩的演出!
汤恩比说过:“人类在获得伟大成就后,似乎长会趋向于精神上的堕落。不过这种堕落并非出于宿命,而是由于成功常使我们趋向怠惰、自满及浮夸。”大成功后的新环境,我们需要的是抛弃以往的经验,以新的眼光审时度势,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历史最实用就在于此!一切的经验只有符合现实环境,它才能对我们有指导作用,否则我们就要打破它!
三、精神指引
历史借以事件和人物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全过程,而一个民族的精神是一个民族在诞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坚定不变的意志品质,所以历史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阅读历史,我们明白我们要有怎样的精神;阅读历史,我们在迷茫中找到精神的方向;阅读历史,我们得到永远前进的精神动力。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的民族精神极其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爱国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我们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坎坷多艰,在不断融会众多民族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爱国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无尽源泉,是维护和保卫国家民族利益的永恒动力。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祖国荣誉重于一切,爱国就是要卫国和兴国。千百年来,无数爱国志士的嘉行懿德广为人民所传颂。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报祖国”。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以炽热的爱国激情“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邓公年七十四,壮心不已,掀动矌古未有的改革大潮,二十年间打造出一个富强的中国,正是因为他所说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样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中华民族根深叶茂,能够抵御任何狂风暴雨。
爱好和平,中华民族自古讲求万事以和为贵。汉唐盛世强大的中国不仅没有像其他国家侵略周边小国,反而对他们进行百般谦让帮助,期望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公主下嫁的和亲政策,换来了两国的一段时期的和平;朝贡政策为双方发展创造一个稳固的外部环境。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中国人民与人和睦的基础上的。千百年来,经过不断地发展实践和平精神深深植根于每一个国人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发表言论和采取行动的基准和标尺,周总理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这一精神的充分体现。
勤奋精神。有志于奋发有为方能勤勉,非勤勉不能有所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业精于勤,荒于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许多广为流传的古训俗谚,体现了我们民族所崇尚的勤奋精神。自古以来,以勤奋精神求学立业者恒河沙数。悬梁刺股,苇编三绝,凿壁借光,囊萤眏雪等等,这样的勤奋精神,激励着我们的民族世世代代奋斗不息。
自强精神。自强不息,不仅是指在常境和顺境中的奋斗,更是指在困境和逆境中的坚持,“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怀激情,“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坚忍精神。自古以来,身处逆境而奋发有为的范例不胜枚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受腐刑之辱,《史记》乃成,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自强,终成大业。此种精神是后世楷模。
此外中华民族还行成了许多其他的激励国人崇尚坚定信念,不懈奋斗,敢于探索,敢于革命的精神。
气节精神,五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涌现了许多具有这样高风亮节的仁人志士。他们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民鞠躬尽瘁,或刚正不阿冒死请命,或毁家纾难精忠报国,或血战沙场马革裹尸,或临危不惧舍身取义。他们的浩然正气,彪炳史册,光照千秋。正是这样的国魂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征服千难万险,越过漫漫历史长河走到今天。
创新精神,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创新的国家,不论是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及其他科技发明,还是独树一帜的政治体制,中国以自己的创新精神探索着本国本民族的发展之路,不断创造着辉煌。虽然中间有过焚书坑儒、文字狱、文革等摧残文化发展,抑制人民精神文化的事件,但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造福于国家和人类。冶铁技术、制瓷技术、结晶牛胰岛素、两弹一星等,都是中国人民在艰苦条件下的成绩。今天自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以更大的创新成果继续向世人证明着中国是一个善于创新的国家。
改革精神,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不断改变自己以适应自身发展的国家。《周易》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为加强自身实力以自保并兼并其他诸侯,纷纷改革自己的内政,军事,外交,有名的变法家几乎都处于这个时代。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商鞅主张“便国不必法古,利民不循其礼”。韩非认为“世异必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之为备”。而北宋大变法家王安石认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国在一个一个困境中能够朝前大步发展。近代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虽然都失败了,但他们留下了不可替代的警示。当代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这一切验证了中国是一个具有改革精神积极向前发展的国家!
革命精神是我们的民族对外抗强暴,对内拒奸恶的利剑。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为着追求自由和幸福,追寻光明和进步,为着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从不畏惧,绝不屈服。
纵观历史,一次次反抗压迫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统治者,迫使他们做出调整政策的让步或是导致改朝换代,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一次次的对外抗争,永不放弃,永不妥协,为了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万死不辞,狠狠地教训了外来侵略者,维护了民族国家利益,宣扬了民族国家的尊严!
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许多伟大的人和事构成了我们民族伟大的精神。这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个伟大的指引!自强勤奋,改革创新,凝结在一颗爱国的心周围,为国家民族美好的未来不惜一切。
历史蕴含着如此多的珍宝,发掘多少完全取决于个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五篇:《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史学论文写作
2、课程类别:必修
3、适用专业:历史学教育
4、课程地位:一般课程
5、总学时:20
6、总学分:1
7、先修课程: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对史学论文写作程序、写作方法的讲述,通过对范文示例的评析以及适当的写作实践,使学生逐渐了解史学论文选题的原则,掌握查阅史学信息与文献资料的方法,熟悉史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规范,培养对史学研究和史学论文写作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写出初步的选题或开题报告,为该课程结束后进行的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准备。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 学术论文的特点与要求(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学术论文的含义和文体,学术论文的特点以及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论文的含义及其文体
一、论文的含义
二、论文的文体
第二节 论文的特点
一、科学性
二、创造性
三、抽象性
四、理论性
五、说理性
六、专业性
七、实践性
第三节 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言人未言
二、言之有物
三、言之有序
四、言之有文
第二章 学术论文的种类、层次和价值(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术论文常见的类型以及每种论文主要组成部分;学术论文包含的层次;学术论文价值的三种形态以及评价学术论文价值的方法。
第一节 学术论文的种类
一、科学论文
二、调研报告
三、实验报告
四、学位论文
五、教研论文
第二节 学术论文的层次
一、科学论文的层次
(一)理论层次的科学论文
(二)技术层次的科学论文
(三)应用层次的科学论文
二、调研报告的层次
(一)理论层次的调研报告
(二)实践层次的调研报告
三、实验报告的层次
(一)实践层次的实验报告
(二)理论层次的实验报告
四、学位论文的层次
(一)学士学位论文
(二)硕士学位论文
(三)博士论文层次
五、教研论文的层次
(一)教研论文的理论层次
(二)教研论文的实践层次
第三节 学术论文的价值
六、学术论文的理论价值
七、学术论文的实用价值
八、学术论文的其他价值
第四节 评价学术论文价值的方法
一、书面审阅
二、学术讨论
三、公开答辩
第三章 学术论文的选题(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学术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选题的方法,史学论文的题材和类型。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原则
一、学术创新性
二、社会现实性
三、难易可写性
四、自身兴趣性
五、写作过程中的可改性
六、不落俗套的新颖性
第二节 论文选题的途径和方法
一、选题的途径
(一)自创性选题
(二)借鉴性选题
二、选题的方法
(一)比较寻疑法
(二)回溯验证法
(三)实践应用法
第四章 学术信息的搜集(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术信息的含义,把握学术信息的意义,如何了解和总结学术信息。
第一节 何谓学术信息
一、学术信息的含义
二、举例说明
第二节 把握学术信息的意义
一、掌握学术主动权,便于选题
二、有助于遵循学术道德规范
三、便于向学术大师学习治学方法
四、有助于了解相关课题的史料来源
五、可以增强写作信心
第三节 如何了解学术信息
一、查找相关课题的论文索引和论文
二、参阅他人发表的相关论题的学术综述文章
三、参照相关论著的注释
四、查阅《中国历史学年鉴》
第四节 如何总结学术信息
一、分类归纳
二、评析成就与不足
第五节 史学刊物介绍
一、综合性刊物
二、专业性刊物
第五章 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文献资料对史学研究的重要性,历史资料的类别,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方法。
第一节 历史文献资料对于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一、离开史料便没有史学
二、史料多多益善,不足则无法深入研究
三、史学论著应该“无一字无来历”
四、史学论文写作重在驾驭史料
五、史学研究应首先进行史料汇编
第二节 历史资料的类别
一、有文字记录的史料
(一)古今学者的历史著作
(二)历史文献
(三)类书、辞书
(四)金石及其他镂文
二、口碑史料
三、各种历史遗迹和文物
四、录音、录像及网络资料
第三节 文献资料的搜集
一、查找直接论题专著
二、查找相关论题专著
三、从各种专著或论文的注释中寻找资料源
四、请教指导教师
五、自己购书
第四节 文献资料的整理
一、编目归类
二、分析内在逻辑
三、分析史料是否可靠、典型
四、史料的多元价值
五、注意史料之间的辨证关系
六、史料来源必须注明出处
第六章 选题报告与论文提纲的撰写(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选题报告的写法与主要内容,撰写论文提纲的意义以及论文提纲的写法。
第一节 选题报告的撰写
一、说明选题的学术背景和理由
二、说明试图要解决的学术问题
三、说明该选题的可行性或有利条件
四、说明该选题在研究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
第二节 论文提纲的撰写
一、撰写论文提纲的意义
(一)规划和构思论文的思路、结构、布局、层次
(二)确定核心论点与分论点
二、论文提纲的撰写
(一)序论:说明学术背景和写作意图,点出论题
(二)本论:围绕核心论点排列相关分论点以及对应的史实
三、结论:总括全文
第三节 论文提纲的修改
一、参照学术信息,考虑是否写出了新意
二、对比史料,观点能否成立
三、根据构思过程中的新发现进行修改
四、参照指导教师与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
第七章 史学论文的撰写(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通过介绍史学界著名学者的治学思路、研究历程和写作事迹,力图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史学研究是一项需要献身精神的事业,史学论文写作需要作者具备强烈的研究兴趣和扎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着重向学生介绍并要求掌握:史料的运用与处理方法;构思论点应当注意的几个环节;论文遣词用语的准确与规范;文章的逻辑层次;引文注述的形式与规范要求;论文修改定稿的方法与要求。
第一节 立论的“大胆”与“小心”
一、胡适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说
二、季羡林对“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解说
第二节 治学的三种境界
一、治学的三种境界
二、著名学者治学与写作境界举例
(一)季羡林治学境界
(二)罗荣渠的治学境界
(三)彭林的治学境界
第三节 史料的消化与处理
一、去伪存真
二、去粗取精
三、将史料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四、将史料转化为图表
五、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六、杜绝史料的杜撰
第四节 文章的立论
一、立论应辨证,不可绝对化
二、立论应客观求真,摈弃主观臆断
(一)避免夸大
(二)避免附会
(三)避免武断
一、用词要严谨准确
二、表述应清晰达意
三、文字应简练直观
四、行文应具有气势
五、应讲究逻辑层次
一、引文的形式
二、注述的要求
(一)加注的方法
(二)注述内容的写法
一、插图
二、表格
一、学术论文修改的内容
(一)观点的修正
(二)论据的修正
(三)结构的修正
(四)语言的锤炼
(五)注文的修正
第五节 论文的遣词用语
第六节 引文注述
第七节 图表安排
第八节 论文的修改定稿
二、学术论文修改的方法
(一)热加工法
(二)冷处理法
(三)集体会诊法
第九节 论文的答辩
一、毕业论文答辩的功能
(一)考核论文质量与评定成绩
(二)修补论文漏洞与完善论文
(三)师生互相启发与学术切磋
二、毕业论文答辩的程序和要求
(一)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及职责
(二)毕业论文答辩的程序
三、毕业论文答辩的具体要求
(一)对答辩人的具体要求
(二)对主辩人的具体要求
三、做好毕业论文答辩前的准备
(一)最后审读论文,设法修补漏洞
(二)准备答辩报告(提纲)
四、答辩前的临场发挥
(一)认真倾听,把握题旨
(二)回答简洁,条理分明
(三)坦率直言,不做强辩
(四)把握分寸,善进善退
(五)面对难题,巧于应付
五、答辩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一)态度端正,树立自信
(二)带齐答辩用品
(三)谦虚谨慎,讲究礼貌
四、教学方法 以讲述为主,通过范文示例、写作实践、课堂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积累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经验。
五、课程考核
通过布置和检查作业,进行考查。
六、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高小和主编.学术论文写作.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参考书:[1]张盛彬主编.文科论文写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七、其他
本课程尚缺乏适当的专业教材,内容与体系很不完善,需要不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