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郊区化论文
首先,工业化条件不同。西方发达国家城市郊区化是在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时期,为了躲避大城市出现的城市病,住在大城市内的一些高、中产阶级纷纷迁移到郊区,以寻求良好的居住环境。由于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和交通道路条件、郊区配套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又有力地推动了郊区化进程。我国的城市郊区化则主要基于改革开放后涌现的旧城改造和工业外迁等因素而产生的,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住房商品化制度以及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又加速了城市郊区化的步伐。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才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仍然存在。区域之间的各类要素流动具有较明显的非均衡性。大城市以及城市中心区域的吸引力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城市郊区化是在工业化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出现的,这是不同于西方国家城市郊区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市场经济水平不同。我国城市郊区化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以后城市富有的高、中产阶级向郊区转移,而是相对那些并不富裕的工薪阶层和外来流动人口的城市郊区化,是以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郊区化。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城市的郊区化是建立在城市交通没有明显改善,郊区的公共配套设施较为落后的基础上,郊区的商业、教育、医疗、社区服务业与城市市区差距太大。同时又缺乏方便的城乡运输系统,不能满足长距离快速出行的要求,使大多数城市的郊区化只局限在近10公里以内发展。西方国家较普遍的是在离市中心20公里的远郊区,它们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高、中产阶级以私人轿车和高速公路为主的城市郊区化。
比如以美国城市郊区化进程为例:美国实施城市郊区化的有关政策中,影响较大的是州际高速公路计划、住房贷款政策和低价汽车政策。美国有了公路网和便宜汽车后,许多企业利用国家政策导向,加快标准化住宅区和郊区多功能购物中心等设施的开发,导致城市人口大规模向外移动,市区不断向周边延伸,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进程。
我国城市郊区化发展的战略设想
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加快推进城市郊区化进程。上海郊区农业占全市gdp的比重只有2%左右,国内有些省市gdp的比重超过30%。上海郊区城市化水平达47%,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农民的实际收入中,非农收入占到70%以上,240万农民劳动力中大约有170万从事二、三产业。上海郊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农用事业设施也较完备,正在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制造业中心,市内三资企业总量达11000多家,目前市区的人才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大规模向郊区辐射,要充分发挥上海特大型城市的综合实力优势,在全国率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进程,营造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以上海为例,结合中国国情实际情况,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的城市郊区化进程,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主要工作:
第一,加快郊区交通网络建设。重点设施以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网为主干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沿着交通主干线,推进城市郊区化发展,尽快形成与上海特大型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城市郊区化的城镇体系,即“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镇”四级城镇网络体系。这些城镇要位于交通枢纽和交通要道上,高速公路的两侧,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心城镇,要在上海市市区周边逐步形成一批规划有序,环境优美,备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城镇。
第二,高度重视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的客观要求。要按照城市郊区化的客观要求,推进郊区三大产业之间、每一产业内部及产业布局空间等三个方面结构的演进。郊区要实施“二三一”产业发展方针,继续加快第二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企业,集中进行工业化建设。以产业为依托,加快人口和产业的集聚,鼓励郊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向周边城镇第三产业推进。郊区第一产业要努力为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加快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
第三,积极鼓励在郊区建房买房。对在郊区建房买房实行低息贷款政策,在市区购房维持原有利率不变。只有实行银行贷款鼓励政策,使人们在郊区有了住的地方后,才能使市区中心人口大量向郊区转移。为了适应城市人口向郊区转移,要坚持有序扩散,因势利导原则,严格控制中心城区高强度开发,优化人口空间分布。引导中心城区居民和外来迁徙人口向郊区新城镇转移。坚持人口向城镇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方针,通过郊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化产业转移,使郊区周边城镇成为上海市人口的主要载体。
第四,加快郊区社会发展。要高度重视郊区社会事业发展,加大郊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使郊区在居住、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与城市享受同等水平。全面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大郊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把教育工作放到郊区工作的重要位置,全面提高郊区劳动者的素质,使广大农民加快完成向新型农民的转换。鼓励在郊区进行大专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及研发中心的建设,激励师生就地创办科技型企业,提升郊区产业的科技水平。按照城市型社区的发展目标来规划郊区发展,努力建设城市化转型的乡村杜区,使郊区农村社会发展能够适应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五,重视生态平衡。郊区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努力使上海郊区成为调节城市生态平衡的区域。要把城市郊区化、郊区城市化,作为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要彻底改变忽视和疏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倾向,按照建设一流生态城市的要求,将中心城区与整个郊区的生态环境统一纳入一个大系统中考虑。要根据城市规模与原有绿地基础、气侯、土地、地理等因素,综合考虑生态绿地布局,建立城市、乡镇与农田相互协调的生态环境体系。上海郊区应该形成以湿地、绿地和环保产业为依托的水净、土净、气净的大都市生态环境。通过增绿造林,发展生态农业,优化城乡生态环境。重视废气、废水、固定废弃物的综合处理,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六,取消私车牌照费,鼓励汽车进入家庭。上海为缓解城市交通难,从2000年起实行无底价拍卖私车牌照,今年中标价已突破4万元,4年来共拍卖11万余张。这种做法在实践中有利有弊。总的来看,产生了以下负面效应:一是抑制了汽车消费热情。尽管上海市民的消费能级位于全国前列,但是上海的汽车销售只相当于中西部城市的水平,特别是低价位的经济型轿车更是业绩惨淡。经济型轿车悦达起亚、千里马在上海的销量大约千辆,与其在重庆市的销售基本相当。不断上涨的私车牌照价格使消费者望而却步,这限制了汽车的普及,增加了汽车进入家庭的困难。二是产生了异地上牌照现象,造成上海税费流失。以10万元价位的汽车为例,每辆车一年要流失1.2万元左右的税费。大量外地牌照的汽车由上海人在市区使用,上海交通容量没有减少,交通管理的难度却大大增加。三是汽车不能进入家庭,由于缺乏交通工具,使市区人口向郊区转移受到阻碍。推进城市郊区化,鼓励、发展和普及经济型低价位轿车势在必行。
第七,鼓励中高收入阶层向郊区转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中高收入阶层一般是在市区有一套房子、郊区也有一套房子。可以鼓励他们将市区中的房子卖掉、搬到郊区去住。中高收入家庭一般都有汽车,到城里办事交通方便。中下收入阶层可居住城里,每天上下班也方便,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挤问题。随着中高收入阶层向郊区转移,带动了郊区第三产业发展,特别是为汽车服务的第三产业和为人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郊区城市化发展。
第八,要善待进城务工的农民。目前农民进城务工的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要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市区、郊区、卫星城镇务工,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歧视性规定,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鼓励他们就近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改革以来的实践证明,哪个城市和地区吸纳的外来劳动力多,哪个地方经济竞争力就强,发展就比较快。对农民工进城设置过高门槛,只会牺牲本地经济发展活力。政府和企业都要善待农民工。凡吸纳农民工单位,要提供相应的住宿条件,保证必要的卫生设施,妥善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和子女上学问题,决不允许拖欠农民工工资,应注意劳动保护,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逐步使农民工融入当地生活。要切实做好郊区离开土地的农民的安置工作,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第二篇:城市竞争力论文
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论文
提高城市竞争力
—— 发展文化旅游业
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班级:A班
指导老师:张贺梅
学号:134010306 姓名:付朝燕
时间:2015年5月20日
目录
摘要.....................................................1
一、通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高昭通城市竞争力的分析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2
(二)机会(Opportunities)..............................2
(三)劣势(Weaknesses)................................3(四)挑战(Threats)..................................4
二、针对SWOT分析提出发展目标..............................4三、针对SWOT分析提出发展战略..............................4
(一)SO战略(打造自己的品牌及特色.景点).............4
(二)WO战略(培养产业群,发展相关产业).................5
(三)ST战略(整体战略)..................................6
四、结语...................................................7 参考文献..................................................8
摘要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为我国“南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昭通,中共中央在威信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扎西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昭通开发历史悠久,古人创造了灿烂的朱提文化,留下许多名胜古迹,再加上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特色鲜明的风景旅游资源。
文化旅游是兼具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集生产性与社会性,劳动密集型与资金、知识密集型等特征于一体,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高、绿色生态型、多产业融合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对于提升昭通软实力、增强发展核心竞争力、带动关联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昭通文化旅游产业具备厚积薄发、后来居上、创造奇迹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昭通只要立足自身优势,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牢固树立新的文化旅游发展观,认真谋划,持之以恒地苦干实干,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一定能够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和飞跃,创造新的辉煌。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旅游 文化
产业
第 1页
二、通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高昭通城市竞争力的分析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一是特殊的区位优势。昭通自古就是连接滇川黔的咽喉要地,周围连接昆明、贵阳、成都、重庆四个大城市和几个中小城市,有广阔的旅游客源及消费市场。在区域经济合作圈中,昭通已经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与这些地区发展的关联性、包容性、互补性、互动性越来越强,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中越来越重要的区位优势逐步凸现出来。
二是厚重的人文资源优势。因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为昭通留下了众多的人文古迹,赋予了昭通旅游资源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是独特的自然景观优势。昭通不仅有大山包、铜锣坝、黄连河、小草坝等蔚为壮观的旅游资源,周围还有贵州威宁草海、四川长宁蜀南竹海、凉山州螺髻山风景区等众多知名度较高的景区,使昭通内可形成黄金旅游线,外能与川黔渝相对成熟的旅游景区连接成片。四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优势。随着几个巨型水电站开工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极大改善,昭通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速度不断加快、结构不断优化、优势不断体现,为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原动力。五是昭通旅游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两个景点获得云南省旅游区质量等级评委会AA级认证:大关黄连河瀑布群集美丽壮观的百川挂岩、水帘长廊、如诗如画的山景于一体,以其有别于黄果树壮美风格的秀美特色而逐渐扩大了知名度。
(二)机会(Opportunities)
一是云南旅游“二次创业”提供的发展机遇。在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总体布局中,省委、省政府将包括昭通在内的“滇东北红土高原生态文化旅游圈及昆水黄金旅游线”纳入全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的盘子,这将大大增加昭通文化旅游在 第 1页
全省发展布局中的份额和分量。以创新为先导、文化为灵魂,努力提升文化旅游的品质。靠创新抢占发展先机,获得竞争优势,提升影响力,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内涵决定着旅游业的品质和前景。提升旅游的层次,增强旅游业的发展活力,关键是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文化资源要实现其经济价值,文化优势要向经济优势和商品优势转化,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来实现。
二是“桥头堡”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中央将云南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使中西部诸省南下云南、取道东南亚重要咽喉的昭通市,成为跨境黄金旅游长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中国南方古丝绸之路将再现历史的忙碌与繁华。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创造的机遇。昭通正处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关键时期,全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整合等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四是交通条件极大改善成就的机遇。全市许多二级公路陆续建成,加之周边地区高等级公路网的逐步形成,实现境内交通高速化、境内境外网络化,为昭通建设跨境黄金旅游线,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与周边地区互动发展提供了极为现实的发展机遇。
(三)劣势(Weaknesses)
其一,昭通旅游业开发的总体思路还较为简单,全局性差,开发层次浅,品牌打造比较粗糙,没有充分发掘昭通历史文化特色,旅游配套服务严重滞后。昭通至今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关注了点上的开发,忽略了线上、面上的开发,停留在“这是森林、那是温泉公园”的散乱而不成体系的思考层面上。只关注了有形旅游资源,而对无形旅游资源认识不到位,致使文化品位不高,景区景点没有灵性,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机制,旅游经营管理体制不顺,投资主体不明确,引资乏力,专项经费欠缺,开发建设步伐缓慢,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发展不平衡,档次低,旅游附属产品开发几乎全无。
其二,没有将昭通旅游资源开发与周边旅游产业战略建构联系起来,不能很好地做到知己知彼,做优做精,资源互补,客源互享。昭通旅游处于起步阶段,对与外地、外省构建旅游网络及避免与别人雷同方面认识不足,因而无法形成特色,搞了一些重复建设,在竞争中无法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拓展市场。
其三,昭通旅游人力资源严重短缺,导致开发无方、管理无序、营销不力、形象不明、效益不佳。旅游人力资源包括旅游文化设计人才、规划实施人才、行业经营管理人才、营销策划人才、业务熟练的员工和导游。这些人才是旅游经济必不可少的无形资产,是决定旅游管理服务水平、文化品位高低的关键。而这些人才恰恰是目前昭通旅游业缺乏的,因而造成旅游开发形不成规模,上不了档次,找不准切入点和突破口。
其四,昭通的旅游发展目前比较散乱没有自己的目标。
第 3页
(四)挑战(Threats)昭通的城市竞争力弱,旅游文化产业目前的竞争力也较弱,两者的区域竞争压力大。
二、针对SWOT分析提出发展目标 一是云南旅游发展的一个新兴增长极;二是川滇黔渝重要游客集散地;三是中国西部著名自然生态、历史文化、避暑休闲目的地;四是水电工程文化大观园;五是世界远古生命科考追踪与体验地。
三针对SWOT分析提出发展战略
(一)SO战略(打造自己的品牌及特色景区)
一是打造文化品牌。品牌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知名度是品牌形象扩展的牵引力,美誉度是品牌形象的核心。文化旅游是提升一个地方知名度、美誉度的加速器,也是提升无形资产的助推器。品牌、信誉、商誉一旦形成,它就是一种有价值的无形资产,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1、民族文化品牌:昭通有彝、苗、回等23个少数民族,在发展旅游时应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充满神秘、令人敬仰的宗教文化。
2、历史文化品牌:展示积淀深厚、悠久灿烂、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
3、人类文化品牌:展示古猿古象古生物文化,探秘远古生命之源,追溯人类文明的原初。
4、名人文化品牌。展示望帝、龙云、卢汉、张开儒、姜亮夫等光耀乌蒙、彪炳千秋的名人文化。
5、红色文化品牌。展示扎西大转折、乌蒙回旋战等在党史军史上都具有重要战略影响的红色革命文化。
6、生态文化品牌。展示大药山“中药材生物基因库”、“小草坝野生天麻天然科普园”和“世界黑颈鹤栖息地”等生态文化。
7、美食文化品牌。展示既兼容川滇古风今味,又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既厚含宫廷御宴之精神,又薄张乡野佳肴之活色的美食文化。
我们不仅要加强景区的硬件建设,更要牢固树立旅游业是文化型经济的观念,大打文化牌,搞好特色文化建设,突出其文化特点,进行个性化、深层次开发,使旅游建设和文化建设达到有机结合,旅游依靠文化,文化推动旅游。文化建设形式要多样,内容要具体,要紧跟时代步伐。笔者认为当前应以城市文化为重点带动特色文化之挖掘,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文化搭台,旅游唱戏”。
第 4页
二是建设具有昭通特色的标志性景区景点。
1、葡萄井彝族六祖祭祖文化广场。突出世界彝族祭祖朝拜圣地、火把节狂欢城堡、彝族文化大观园、彝族学术研究基地、文化休闲娱乐、文艺商业展演等。
2、水塘坝古猿古象化石遗址文化公园。突出古生物化石展览、远古生命源探秘、人类古文明追溯、历史文化科考研究、文化休闲娱乐、避暑度假等。
3、龙家祠堂及周边文化休闲旅游景区。依托龙家祠堂,延展周边领域,突出民国历史展览、南国中西合璧古镂雕木建筑文化观瞻、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与体验、文化休闲娱乐度假等。
4、大山包国家公园。突出专业生态科考、湿地专业科普教育、高原生态农业观光、万亩高原草甸观光、避暑休闲度假、摄影写生等。
5、黄连河旅游景区。突出生态文化游、瀑布之乡游、民风民俗体验游、休闲度假游等。
6、豆沙古镇旅游景区。突出古镇休闲度假、古道探秘、僰人猜想、摩崖奇观、美食之乡等。
7、中国西部大峡谷温泉旅游景区。突出温泉洗浴、观光度假、水上娱乐、体育健身、商务会展、文艺展演等。
8、威信扎西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以扎西会议会址、扎西会议陈列馆、扎西红军烈士陵园、扎西红色文化广场等为重要依托,规划建设红军文化主题街区等。
9、彝良小草坝国家生态文化休闲避暑度假景区。突出生态文化观光游、生物科普体验游、避暑休闲度假游等。
10、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突出森林观光、避暑度假、休闲娱乐、养生天堂等。
11、注重文化内涵,彰显个性化的要求,依托历史及民族民间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民风民俗、传统农耕文化、特色明显的民居等资源优势,全力做好以豆沙古镇、牛街古镇为代表的11个特色集镇、40个重点集镇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不仅仅要培养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还应该建立旅游景点群,将各个零散的旅游景点串起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统一开发和管理,(二)WO战略(培养产业群,发展相关产业)
一是以旅游业为中心轴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围绕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扶持发展一批餐饮美食企业,规划建设一大批星级宾馆酒店,组建覆盖全市各县区各大景点的旅游运输公司,推出几条长短结合的黄金旅游线,合理规划建设一批旅游购物点,扶持发展一系列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纪念品,在重点景区深度打造一批具有知识性、启智性、趣味性、娱乐性、互动性的文艺节目。建立跨地区的旅游带。尽量打破县区之间、州市之间、省与省之间的区域限制,整合境内外文化旅游资源,以精品景区为点、骨干交通为线,打造一批充满活力、彰显魅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跨境黄金旅游带。
二是建设关联产业。为切实增强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活力,应在“文化”上做文章,建设五个与旅游业关联性极强的产业,增强文化旅游业的内涵、外延及精气神。
1、发展影视动漫产业:依托昭通作家群的创作优势及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一批个
第 5页
性化特征鲜明的特色文化古镇、特色文化旅游村,推出一批本土素材的影视剧,对外宣传提升昭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条件成熟时,应规划建设昭通影视动漫拍摄制作基地。
2、发展节庆业:继续深入举办好昭阳苹果节、鲁甸樱桃节、鲁甸花椒节、中国豆沙美食文化节、巧家金沙江国际漂流节、回族古尔邦节、苗族花山节、彝族火把节,策划推出中国彝良小草坝野生天麻节、中国扎西红色文化旅游节、中国大山包黑颈鹤摄影节等节庆活动。
3、发展会展业:策划举办中国金沙江奇石艺术博览会、中国彝良野生天麻博览暨中药材交易会、中国水富文化小商品博览交易城、全球彝族祭祖朝拜圣地民族服饰及工艺品交易博览会等会展业。
4、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业:认真搞好全市民族民间工艺品普查工作;对民族民间工艺品的深度制作、市场拓展、技能培训、非物遗产及传承人保护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民族民间工艺品参加国家和省举办的各种博览交易会。
(三)ST战略(整体战略)
1、抓好一个发展规划。
应突出“一轴两翼一线”的空间布局,按照“保护生态、突出特色、挖掘文化”的主题思想,抓好市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其中“一轴”为昆水休闲度假黄金旅游发展轴;“两翼”分别为昭鲁历史文化精品旅游片区及镇彝威红色生态文化旅游片区;“一线”则是金沙江“高峡平湖”观光度假、水上娱乐、体育健身、会展服务精品旅游线。
2、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做好项目策划与规划、公共工程及招商引资、产业政策制定、规划执行监督等方面工作。企业以总体规划为指导,依据市场规律,编制项目建设性详规,做好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应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旅游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要充分发挥市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两种人才、两种资金、两种技术等作用,吸引社会各界资金参与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和经营,走出一条内外资拉动、内外力牵动、内外脑促动的发展道路。
3、总体规划、分期开发、滚动发展。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进行项目开发建设,应做到系统性思考与全局性、前瞻性谋划。首先,由政府根据项目建设需要,编制出总体规划,科学指导投资商编制项目修建性详规和单体设计,有序的进行开发建设。其次,旅游开发必须突出重点,实施优先发展战略,将能够带动市场、具有全局拉动作用的项目确定为优先发展项目,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按照规划和工作推进倒计时流程表,分期分阶段开发建设,在较短时间内以较小的投入获得明显的成效,带动全局性的文化旅游按期滚动开发建设。
第 6页
4、突出重点、实施非均衡发展。
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将资源禀赋明显、区位优势突出、市场前景较好、发展带动性极强的重大旅游项目及环境条件比较成熟的旅游线路作为重点,优先将其做成精品,打造模范旅游发展基地,切忌搞一刀切、撒胡椒面、到处点火、遍地开花等铺地毯式的发展布局。
5、以城带乡、以旅促农、统筹发展。
旅游对于城市,具有整合资源,提升价值,创造品牌,形成城市经济的增长极和扩散极的战略作用,能使城市形成旅游发展的目的地辐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和兴奋点,能创造农村市场化发展的新模式,形成农业资源全面整合、农产品附加值就地提高的突出优势。发展乡村和农业、农民旅游,促进三农旅游逐步兴盛,能有效缓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6、培育一批市场主体。
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文化旅游企业,并引导其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形成集团,通过信贷、融资、财政等方面的扶持,培育一批酒店经营集团、景区经营集团、旅行社集团及旅游运输集团,在此基础上整合跨行业的文化旅游龙头企业,提升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集团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
7、实施一套营销战略。
从昭通文化旅游资源的个性化优势出发,以川滇黔渝等西南市场为重点,辐射中原及华北地区市场,积极拓展我国台湾地区及东南亚、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制定实施一套多手段、多渠道、多层次、多功效的文化旅游营销战略。应抓紧在各级主流媒体上宣传打响“磅礴乌蒙、神奇昭通”的昭通文化旅游形象定位;进一步将昭通电视台科教旅游频道办成宣传文化旅游的专业化、个性化频道;适时邀请国内外知名旅行社、文化旅游企业集团、文化旅游行业组织到昭通考察;积极组织市内文化旅游企业参加各种旅交会、旅博会、文博会、旅促会;逐步做大以节庆促旅游的文章,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机制,举办具有昭通特色的节庆旅游;抓好旅游地图、画册、光盘等宣传品制作;充分利用周边地区交通及旅游资源关联性强等特点,加大区域合作的力度,通过开展深入扎实的合作实现共赢。
结语:
总之,文化昭通旅游产业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机遇较好发展基础好、条件比较成熟。只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抓住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克服之前的不足,昭通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他日必将成为昭通城市竞争力中的翘楚。
第 7页
参考文献 :
[1]《城市竞争力》姜杰 张喜民 王在勇 著
[2]《城市管理学》姜杰 孙晓红 主编
[3]《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国社科院2009年发布
[4]《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社科院2010年发布 [5]《新时期中国区域竞争态势及其转型》 陈耀
[6]《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综述》 王行伟 解小东 吴云娜 [7] 陈本明.朱提文化论[M].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7
[8]《2005昭通市年鉴》,2005年8月,德宏民族出版社
第 8页
第三篇:城市形象设计论文
城市形象设计
城市形象设计--以昆明莲花池公园为例
摘要:以云南省昆明市莲花池公园为例,对昆明市开放式公园形态变化以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并提出城市开放式公园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原则,结合现代园林城市的特点,建立和谐、生态的开放式公园,使公园自然、合理渗透到城市当中,以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莲花池公园 设计 空间 休闲 娱乐 便利
历史:莲花池自古便是昆明胜境,明洪武时就跻身著名的“滇阳六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莲花池公园从50年代后逐渐凋敝、水体污染加重。今天,重建一新的莲花池公园将“龙池跃金”的文化胜境呈现给市民。
莲花池位于昆明市区北部、圆通山西北面,商山下,池侧有水口,水满时流入盘龙江。据史料记载:莲花池源于唐代,到了明朝初年就是“滇阳六景”之一,有“龙池跃金”的美誉。传说池里有五个龙眼,百年来一直是清泉涌流。据明代《云南府志》载,商山之麓“下有冷泉,名莲花池,浴之可以去风疾”。也就是说人们还相信在莲花池里洗浴可以治病。历史上莲花池周林木参天,池中碧波荡漾,一池的莲花在花开时节自然更是花红叶碧,美不胜收。曾是“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的滇中胜景。这里曾有陈圆圆的梳妆台、永历帝陵等历史遗迹。更因与历史名人吴三桂、陈圆圆有重要关联,莲花池成为昆明自然风景与人文地理的“双料胜地”。据史料记载吴三桂选中它,兴建“安阜园”,专为宠妃陈圆圆住宅。园内,亭台楼阁、水榭假山、奇花异卉、书画奇珍应有尽有。吴三桂还令人修筑栈道,由五华山直通莲花池,供其往来于美人与政务之间。
然而近几十年来周边的环境污染却让久负盛名的莲花池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光彩。2007年5月—8月项目建成时间:2008年10月项目景观面积:5.1公顷莲花池公园风格定位为:江南园林,公园以水体湖景为主,结合莲花池传统历史文脉,以莲花池独具魅力的文化属性为内涵,建设成为环境优美,集休闲游赏的开放性公园。按照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思路,要重现明代胜景,只有通过具体的景点来加以体现,所以莲花池的设计风格在以江南园林风格为主的基础上,由北向南将构造安阜园门、玉石玲珑、翠海妆楼、龙池跃鱼、莲池沉香、高山桃林、永历遗冢、长桥波飞、荷月黄昏、盛世花潮的“莲花十景”。整个设计风格大多为“集景式”园林,结合莲花池与陈圆圆有关的历史典故,运用“题景”手法来造景。整个景区以开敞的景观环境为主,沿湖分散设置临水景观建筑。其中,湖中心的八角莲花阁为全园的主题建筑及标志性建筑。
莲花池公园恢复重建后,湖面也将由现在的30亩扩大为40亩,“映日荷花别样红”将成一大城市景观。
重建莲花池公园是五华区对于昆明市“4+1”公园重点项目和城中村改造的具体实践。据了解,2006年12月20日,莲花池片区拆迁工程启动;2007年8月,投资5000余万元的81.7亩莲花池公园开工建设,至2008年9月29日开园,整体重建历时1年。
莲花池公园定位为历史文化名园,新开放的莲花池公园尊重历史、注重文化内涵。市民置身其中,将感受到安阜新韵、五华聚秀、四面荷风、妆楼倒影、商山梦痕、廊烟柳、龙池跃金、冷泉印月等“龙池八景”的文化情愫。在总体布局上,莲花池公园将让市民亲历一种江南水乡特有的清秀风韵,“三山一水”这一古典园林堆山理水精髓得到充分体现。莲花池公园由中国最具活力的,拥有园林工程施工一级和景观设计甲级资质的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承建,通过东方园林人近两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于2008年9月将一个全新的莲花池公园呈现在昆明人民的眼前,为昆明人民提供了又一个休闲、娱乐、晨练、观景的好去处。莲花池公园重建的意义:五华区通过莲花池片区的改造,恢复重建莲花池公园,改善高校周边环境,为昆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昆明在改造其他城中村时提供了一个模式上的参考。莲花池片区改造不同于一般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莲花池不仅是昆明市区除翠湖外仅存的面积较大的自然水体,同时还是昆明市历史文化名池之一。莲花池公园恢复重建后,湖面也由原来的20亩扩大为35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将成一大城市景观。同时,莲花池项目所在地周边集中了云南省的10余所高等院校,常年在校学生8万余人,教职工2万余人,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等各级科研机构20个,科研及辅助人员1万余人,是全省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具有昆明市区其他片区所不具备的优势。城中村改造对一个地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搞好城中村改造,有利于百姓生活,这是最大的民生。”熊思远说,从小处说,可以让身处其中的居民能通过改造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享受城市化的诸多配套服务和福利,从大处说,可以实现城乡联动、统筹发展。改造城中村,不仅腾出了城市人口密集区的空间,同时会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实力。同时他也希望昆明可以借助这次城中村改造的契机,进行彻底的城市品质升级,打造一个无愧于“春城”这一美名的精品城市。文化延伸城市魅力:莲花池公园作为一个融优美自然风光和深厚人文历史于一体的昆明经典园林景区,重建它是对昆明历史文化风骨的一种延续,也将对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展现昆明人文特色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谱牒,是城市的血脉和气质所系,而城市公园景区则是记录这座城市历史、传承城市文化命脉的生动载体。在全国各地有很多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相结合的典范。例如保定的“古莲池”、南京的“莫愁湖”、上海的“豫园”、绍兴的“沈园”等等。昆明的莲花池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据《云南府志》载:“商山之麓皆桃林,下有冷泉,名莲花池。浴之可去风疾”,它曾是“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的滇中胜景。莲花池公园定位于历史文化名园,记忆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录了陈圆圆与吴三桂的历史故事、明永历帝殉难历史、李广田生平事迹等。而此次莲花池公园的建设,正好适应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需要。这次在对莲花池公园重建中,为重现莲花池百年前的历史风貌,还市民一个原汁原味的莲花池公园。设计方案充分挖掘莲花池的有关历史题材,在结合莲花池传统历史文脉的同时,还汲取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将公园总体风格定位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江南古典园林。并特别还原了包括安阜新韵、五华聚秀、四面荷风、冷泉印月、妆楼倒影、商山梦痕、廊烟柳、龙池跃金等景点。这对于广大市民来说,意味着了却老昆明对于莲花池的情结,满足老昆明对莲花池过去的回顾。其实昆明还有许多像莲花池公园这样散发浓郁城市历史文化气息的景区、建筑和特色民居。如果不想让这些散落的“珍珠”在岁月长河中湮灭,就必须以“保护
与利用,改造与复兴”的理念去激活这些资源,光复这些文化,让这些城市之魂得以延续和再生。莲花池公园开放,昆明人的一个情结终于解开了。从政府公示恢复文化景观方案的第一天起,市民献策献力的声音从来不断,善良的百姓甚至希望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园献上各种珍宝,以再现陈圆圆和莲花池的美丽故事。重现历史景观:4月14日,市民将“陈圆圆画像碑”历史遗物移交五华区政府,历经风雨沧桑,几度失落民间的“陈圆圆”在莲花池公园获得永久性保护。在三百多年之后的今天,又能在莲花池看到一个传说中的陈圆圆了。让城中村变“智力城”:从莲花池片区城中村的拆迁到莲花池公园的重建,从回迁安置工程的破土到中央智力区的启动,再到莲花池公园开放,莲花池片区正在朝“双生态智力产业中心”稳步迈进。调查分析:
一.城市公园的重要性:城市公园的功能主要是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城市公园也是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对局部小气候的改造有明显效果,使粉尘、汽车尾气等得到有效抑制,在改善现代生态和居住环境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行人和使用者而言,公园的自然要素应该能带给他们视觉上的放松,四季的轮回和自然界的接触。公园的设施状况,环境品质直接影响着周边辐射地区的环境质量与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城市景观的主要载体,公园不可避免的推至城市景观建设和改造的前沿。
二.莲花池公园分析:1.公园整体风格:江南水乡特有的清秀风韵。
2.路线分析:公园亭台楼榭,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脉络清晰,有的视野开阔,有的曲径通幽具有典型江南园林的风格。两个主要入口的广场和牌坊比较吸引人群。园内多层次的景观随游人不断变换,使人流连忘返。内部分区清晰,形成层次感较强的空间,张弛有度,具有较强的视线吸引力。
三.公园环境观察与分析:1.时间特征:公园从早上7点左右开始陆续涌入晨练人群,在8点到9点之间形成第一个人流高峰区,人数多,基本集中于广场或比较开阔的场地。9点半后人群逐渐散去,清洁人员在整理打扫,有少数路人和游人分散在园区各处。10点至中午时由于气温较高,日照较强院内游人很少,形成低估。一般公园的第二个人流高峰期是在晚饭后。但是由于莲花池公园下午6点至6点半之间关闭园区大门,所以第二个人流高峰区出现在下午3点至5点。除此规律之外,下午散布在走到上的人群比上午多,休息日的每个时段的人流都比工作日多。晚上天黑以后,民院路一侧路灯比较亮,路人比较多,而学府路一侧路灯较暗,容易给行人造成不安全感,所路人比较少。2.群体特征:通过公园中不同人群的阶层分布情况,体会公园具体的功能空间。正门广场视野比较开阔,早晨广场上晨练的人中老年人居多,有男有女,主要是舞剑,舞扇等。也有部分中年人,基本全是女性,她们的活动主要是健身操。他们的分布特点是30至40个中年妇女在广场中央,老年人在旁边三五成群,周围保持有20位左右围观的人,年轻人一般是路过看一会,老年人则坐在广场右边的石椅子上看。在莲花池重修碑记胖的空旷地带有10至20个三十岁左右的女性太健美操,多是家庭主妇或当时休息的上班族。在学府路侧门内花坛一带休息的人群中,年轻人都坐在水边的伞下,老年人都在坐在靠近学府路一般的树荫下,因为老年人大多数带着学龄前儿童,担心孩子去玩水,所以应该加强对儿童靠水危险的保护。
3.空间特征: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区域使用率最高,但是其高峰期在时间段上正
好反了过来。
一个是正门的广场,在早上比较拥挤,有的晨练者甚至要再一旁等到上一拨晨练的人离去才能到场地上进行晨练,但是9点半过后人越来越少,中午时段广场空无一人。
另一个是虹廊烟柳,早上有少数人拉乐器,唱戏曲,绘画。在一天中气温最高,日照最强,广场也空无一人的时段里,这里坐满了人。平均每天维持有60个人左右,老年人大概有30至40个左右。年轻人坐在廊的中间,老年人坐两边,因为在两边的亭子路面有人在拉乐器唱戏曲。
还有一个使用率较高的区域是安阜园门外一带,这里在下午会有很多娱乐设施和小吃摊,因此人流量也比较大。
结语:开放式公园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改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以人文本的理念,强调不同收入的人享受共同的蓝天、草地和自然,更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将人和自然亲密结合,是园林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公园的发展和养护是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只有可持续发展的公园才能长久给人民带来实惠,从而让开放式公园能为城市做出长远的贡献。为此,需要不断研究、探索更好的管理、养护、规划和设计方法,使城市能向绿色化城市迈进。
问卷调查表:
1.您是昆明人吗?A是 B不是
2.您的年龄?A20~30 B31~50 C51~80 3.您什么时间段去莲花池公园?A早晨 B中午 C下午(多项选择)
4.去莲花池公园一般做什么?A锻炼身体 B娱乐活动 C休闲活动
5.喜欢去莲花池公园吗?A喜欢 B不喜欢 6.莲花池公园里卫生怎么样?A干净 B一般 C脏
7.莲花池公园里的公共设施损坏程度?A没有损坏 B一般损坏 C严重损坏
8.莲花池公园的植物你喜欢吗?A喜欢 B不喜欢
9.莲花池公园的设施都安全吗?A有的安全 B都安全 C都不安全
10.您觉得莲花池公园拥挤吗?A拥挤 B不拥挤
11.您觉得莲花池公园什么时候拥挤?A早上 B中午 C下午 12.您认为莲花池公园的环境格调好吗?A好 B一般 C差 13.您觉得莲花池公园维护的好吗?A好 B一般 C差 14.您对莲花池公园的满意度?A满意 B一般 C很差
问卷分析:
问卷调查针对的是20岁以上的人群,从问卷的中得知,有90%是昆明当地居民;有85%为中老年人;在一天的时间内去莲花池公园的人在8点到9点之间与下午3点至5点这两个高峰期;去莲湖池公园锻炼身体的占70%,去娱乐活动的占10%,去休闲活动的占20%;喜欢去翠湖的人占95%;在卫生方面25%的人认为是一般,70%的人认为干净,5%的人认为脏;在公共设施损坏程度上15%的人认为一般损坏,5%的人认为严重损坏,80%的人认为设施良好;96%的人都喜欢莲花池公园的植物;70%的人认为有一部分安全,15%的人认为都安全,15%的人认为都不安全;75%的人觉得莲花池公园拥挤,25%的人认为不拥挤。
从整个调查结果来看,去莲花池公园游玩的基本都是当地居民,年龄是中老年人,每天莲花池公园的人流量在高峰期较大,公共设施的损坏程度相对一般,当然政府也能及时修复。居民对莲花池公园都很满意,认为公园整体格调不错,对广大市民有较强的吸引力,公园开园以后,维护的相当好,园区干净,设施良好。但是一些老的设施在安全方面都欠缺考虑人生安全。因为在建造之前去的人没现在多,没有专门供老年人集体活动的地方,去的人也比较多,就显得非常拥挤和杂乱,对儿童安全考虑较少。
第四篇:“海绵城市”论文
“海绵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10144304103 李庚阳环境科学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多种水问题。这些水问题综合症是系统性、综合的问题, 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这一背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它作为一种生态途径,其构建核心在于建立跨尺度的水生态基础设施,以综合解决中国城乡突出的水问题。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2014年11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发布;2014年底至2015年初,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并产生第一批16个试点城市。一时间,“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海绵城市”的理论内涵
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是跨尺度、跨地域的系统性问题,也是互为关联的综合性问题。诸多水问题产生的本质是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失调,因此解决水问题的出路不在于河道与水体本身,而在于水体之外的环境。
建设“海绵城市”的价值观应从“水适应人”转向“人适应水”。“海绵城市”是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字里行间反映出与传统的工程思维下“水适应人”的治水思路截然不同。城市应该是一种“人适应水”的景观,即“水适应性景观”。“海绵”即是以景观为载体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完整的土地生命系统自身具备复杂而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这是“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聚焦到“水问题”上,这一理论表明,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具备一定的雨洪调蓄、水源涵养、雨污净化等功能,这也是“海绵城市”构建的基础。
“海绵城市”旨在综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水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之一在于水这一特殊的环境因子。由于水是流动和循环的特点,因此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并不在于水体本身,它与流域内其他土地利用和各类景观要素相联系,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广泛的。
“海绵城市”是古今中外多种技术的集成。第一,让自然做工的生态设计技术。生态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任何技术的使用要尊重自然,而不是依赖工程措施不惜代价地以 “改变场地原本稳定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施 “生态建设”。第二,古代水适应技术遗产。先民在长期的水资源管理及与旱涝灾害适应的过程中,积累大量具有朴素生态价值的经验和智慧,增强了人类适应水环境的能力。第三,当代西方雨洪管理的先进技术,包括LID技术、水敏感城市设计等,相关研究成为近年来城市水问题研究的热点。
二、海绵城市多尺度构建方法及实践
1.宏观——综合水安全格局与水生态基础设施,北京案例
从北京市水系的空间格局与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入手,通过水文过程分析和模拟, 判别和保护具有较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用地, 提出水源保护区、地下水补给区等地区的生态管控导则,并恢复城市水系自然形态、建立河流生物廊道系统,从而构建起北京市综合水安全格局,包括:(1)雨洪安全格局,通过径流过程模拟、雨洪淹没分析(20年、50年、200年一遇下的雨洪可能淹没范围)和历史洪涝情况分析,确定区域的雨洪安全格局。
这个安全格局可以有效维护降雨径流的自然过程,通过恢复水系的调洪蓄涝能力,使城市免受雨洪灾害的威胁。(2)水源保护安全格局,对于北京市这样一个缺水城市而言,地表及地下水源保护是区域水安全格局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根据相关地表水源保护规划以及地下水资源补给能力分析,确定水源保护安全格局。
最终两者叠加形成综合水安全格局,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服务功能,包括旱涝调节、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休憩与审美启智,以及遗产保护等整合在一个完整的景观格局中,并最终通过与相应尺度的城市总体规划(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落实在土地上, 构成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的核心网络,成为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扩展的刚性骨架。
2.中观——城镇海绵系统,六盘水案例
六盘水市的水生态综合治理旨在减缓来自山坡的水流,建造一个以水过程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来存蓄和净化雨水,使水成为重建健康生态系统的活化剂,提供自然和文化服务,使这个工业城市变为宜居城市。
为了构建完整的城镇海绵系统,工程关注水城河流域和城市两个层面。首先,河流串联起现存的溪流、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具有不同净化能力的湿地,构建了雨洪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这一方法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城市雨涝灾害,而且在旱季也能有持续不断的水源。第二,拆除渠化河流的混凝土河堤,重建自然河岸的湿地系统,发挥河流的自净能力。第三,建立连续开放空间,建立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系统, 增加通往滨水区域的通道。最后,项目将滨水区开发和河道整治结合在一起。以水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促进了六盘水的城市改造,提高了城市土地的价值,增进了城市活力。
3.微观——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案例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是我国首个以解决城市内涝为目标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该公园通过整体景观设计途径进行生态化的雨洪管理,解决常规市政工程所没能解决的问题,使我们的城市成为与水问题相适应的城市,从2011年建成以来,有效发挥了其解决城市雨涝的功能。设计中关键性技术要点包括:(1)以雨洪安全格局为基础,划定由“集水城区-汇水湿地”组成的、具有镶套式结构的“绿色海绵综合体”。(2)填-挖技术形成“海绵地形”,一方面是创造多级湿地系统的地形基础,同时为下一步营造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与游憩空间提供环境基础;而且,造价低廉。(3)构建“水质净化-蓄滞水-地下水回补”多级多功能湿地系统。该多级湿地系统主要是整合潜流和表流湿地技术,进行土壤和生物净化,将净化后的雨水汇入中央低洼湿地,补充地下水。按照“水质净化人工湿地-蓄滞人工湿地-地下水回补与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这一顺序,依次构造三类湿地系统,产生多种生态系统服务。(4)充分利用地形及水量分布特征实施特色生境修复,并与乡土生物保护、游憩与科普教育功能相融合。
三、对未来“海绵城市”研究的展望
社会各界通过广泛的讨论来关注城市洪涝问题和一系列相关的生态和境问题,重新审视工业时代治水思路的利弊, 深刻认识生态雨洪管理和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及方法和技术,对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应该给与充分的重视。
“海绵城市”建设浪潮应该推动以下几方面学术研究:(1)中国古代水适应性城乡发展的思想、工程与技术遗产的整理和研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不论从城市规划、水利建设角度还是从遗产保护角度出发, 都应该加快对该类水适应性景观和技术遗产的整理和研究;(2)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相衔接的研究,中国城市建设已经形成了对灰色基础设施的依赖,如何逐步摆脱这种依赖,有效地促进绿色基础设施优先的城市雨洪调蓄系统,如何在实际管理和操作层面实现这种衔接依旧是难题;(3)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落实的法治化途径, 推进各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的实施纳入法定规划体系,就规划成果向各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多方博弈最终确定其空间边界,比如“水生态红线”;(4)一系列相关技术指南的制定,不同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构建指南,以及各类技术集成的使用指南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还远远不够。
第五篇:城市旅游学论文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
课程名称:
城市旅游学
改卷教师:
学号:146330422
姓
名:
俞卓成 得
分:__________ 我国城市旅游的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城市旅游,是“以城市为载体的观光游憩体验活动”。城市旅游所关注的旅游活动,是基于城镇的,与乡村旅游相对应的旅游活动。城市旅游研究在西方国家发展较早,Stansfield在其著作《美国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衡》中首次提出了旅游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城市旅游的研究。与国外相比,我国城市旅游研究起步较晚,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及少量的城市旅游方面的文献,并且基本停留在简单介绍、描述层面。
自1984年起,我国开始“整乡设镇”、“整县设市”,使得市镇地域内包含大量农村地区,无法按照市镇直接辖区的行政界线划分城乡,我国的旅游统计、旅游规划、旅游政策设计等多方面的工作,也同样是以这样的城市为单位进行,因此,在我国有一个更为特殊的“城市旅游”,是城市统率乡村的旅游业态。我国城市旅游的基本状况
(一)城市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启动点
从1978年开始正式发展的我国入境和国内旅游业,都以城市区域为主要的启动点。以入境旅游为例,1978年后接待的国际游客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此后,一大批新兴的旅游城市不断涌现出来,城市范围内万象更新,发生了我国旅游业的无数个第一,新中国的第一家饭店、第一家旅行社、第一家主题公园等。新中国最初的旅游经济活动是发生在城市区域之中的,城市旅游在这一进程中,扮演了我国旅游业启动点的角色。
(二)城市一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和基地
在中国,“城市是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它既是海内外旅游者的集散地和消费中心,也是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和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基地”,以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态,使我国旅游业的政策制订、营销工作以及产业发展,都必然主要依托城市区域展开。也因此,城市旅游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就成为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晴雨表,我国的旅游接待很大部分源自于城市实体区域。
(三)城市旅游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城市旅游以及以城市为核心的旅游业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连续不断的动力。1985年以前,全国年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超过10万人次的城市已有10个,总接待量占全国的85%以上;到1998年底,年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接近和超过10万人次的城市总数已达到34个,总接待量占全国的3/4强,此外,我国还出现了一批以城市旅游为主体的城市。
(四)以城市为核心,构成我国旅游业的区域格局
以点串面,以城市为节点,铺向整个市辖范围,与周边城市联动,构成了整片旅游城市群,如环渤海旅游城市群、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群、珠江三角洲旅游城市群等,这些旅游城市群,无论是在市场上还是产业上,都在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城市群正越来越发挥出强有力的区域构造作用,成为构成我国旅游业区域格局的主导性力量。我国城市旅游的潜力分析
我国的城市旅游增长受两方面的因素支撑,一方面来自需求,城市化进程使大量来自农村的城市旅游需求转化为城市性需求,推高了城市性需求的质和量,本地市民需求和海外需求也在同步增长,这使得中国的城市旅游的发展建构在强势的发展平台之上;另外,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形象等各方面都在提升,增强了城市的知晓度和吸引力,也降低了旅行的成本。
另一方面,快速的城市化改变了我国城市旅游的供给特征,使城市旅游活动越来越集中,城市旅游的核心空间负载越来越大,旅游的带动效应也越来越有了空间上的限制性。城市旅游空间无论是从活动是还是从效益上,都越来越像是城市中相对孤立的一块,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系统、城市社会与文化系统相脱节,城市旅游发挥效应的面降低了,这是城市旅游发展中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目前而言,中国的城市旅游日益成为中国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乃至主体,长期来看,中国城市旅游的增长势头不可扼制,但如高速城市化中的城市一样,中国的城市旅游同样问题重重,展望未来,中国的城市旅游或将有如下发展方向:第一,城市旅游总量上继续增长,城市群之内的城市旅游消费潜量将进一步被激发出来,不断形成新的旅游热点和小的旅游热门板块;第二,城市旅游需求和城市休闲需求之间不断融合,形成新型态的旅游城市、休闲城市;第三,城市旅游水平逐渐分化,城市化程度相对不剧烈,方式较为健康的城市,可能凭籍良好的资源禀赋发展出健康可持续的城市旅游形态,另一些城市,即使总量上仍将保持增长,旅游业的相关效益却将日益受限;第四,生发出不同的旅游城市类型。城市旅游本该是以活动为主体的旅游类型,但在目前特征下,城市可能和乡村发展出不同类型的关系,有的城市完全成为乡村旅游的后备支撑,有的可能和乡村旅游分庭抗礼,有的成为区域旅游的主体,而有的则可能被隔离在旅游系统之外;第五,旅游城中城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将不可避免,相对孤立于城市系统的旅游活动将自行在城市内形成一个特殊区域,旅游活动、旅游效益都被限制在这个区域内,很难外溢,形成旅游的“城中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