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建大高级管理学作业
讨论题:分析一下中国当前的用人原则以及优缺点,并举例说明 一、目前我国企业中存在的用人误区 1.喜用平庸者平庸者,即使能力、水平有限者,他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意识和魄力。在国内很多企业中,领导用人之所以选择用这类人,是因为用这些人没有什么“心理障碍”。倘若让他选用某个能力胜过自己的下属,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具体表现在:一怕下属“不好领导”;
二怕下属“超过自己”,甚至“取代自己”。这种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导致企业部分领导用人采用此种用人策略。
优缺点分析:
这样的用人制度优点是:单位的管理层结构稳定,在日常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失误。下级对上级的服从性强,拥有良好的执行能力。缺点是:这种用人制度下,由于单位提拔的干部都是能力平庸者,这类人在工作中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却往往不会做出超过自己本职工作的事,因此单位往往缺乏活力和创造力。
2.重用献媚者 有些单位在员工晋升标准上没有一个很好的考核机制,往往由领导一个人说了算,因此会提拔一些对群众和工作部负责任,阿谀奉承,工作中只维护上级关系,不维护下级关系的人。
案例:
历史上和珅就是一个典型的人物,他喜欢说颂扬皇帝的动人之词,用讨好奉承的手段取得乾隆皇帝的宠信,谗言铲除异己,利用权势大肆敛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
前车之鉴,一个能干的人没有品德的话,越能干,越会做坏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越大。还有另一部分人由于忙于求知做事,没时间去拉关系,有的甚至不谙人情世故,有的窘于社交礼仪,有的会不顾领导情面直言不讳,这些个性恰恰被人们视为“狂妄”、“傲气”,领导者若无虚怀若谷的容忍肚量,肯定对此类人才弃而不用,甚至排挤打压。领导者如何分辨良莠,知人善用。就需要嘉庆资深的修养。能不能发现人才,识别和发现什么层次的人才,与伯乐本身的德才状况是直接相关的。
3.偏好有血缘、地缘关系的人 根据某单位统计,该单位教职工中有血缘、地缘关系的人所占比例达1/3以上。这种人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导致单位正气下降,是非无标准,亲疏定界限,赏罚失当,群众有怨气,单位有惰性。
优缺点分析:
这样的用人制度下,单位往往会拉帮结派,对于个人而言,在单位有了可靠的支持者,但对于企业而言,任人唯亲拉帮结派却使企业错失了真正的人才,在这种不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下企业不能得以很好的发展。
4.重资历,轻能力 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认为年轻人做事不靠谱,办不好事,因此资历在选拔天平上是重要的砝码,有的甚至把资历视为选人的首要条件,习惯于在选人时,按资历深浅,年龄背份排队取舍,处处讲求级别“台阶”,使一些年轻有为,但资历尚浅的人难以提拔重用。
优缺点分析:
在这种选人制度下,资历的重要性大于能力的重要性,从而会使企业领导层在年龄结构上偏大,相比较而言,年龄大的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往往会墨守成规,缺乏创意,在当今“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会落后。
二、把我好人才使用的几个原则 1.量才使用,取长补短的原则 用人,必须对其长处和短处进行认真分析,把人才安排到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去,在用人上,不能不考虑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唐代政治家魏征说过:“因其才以取之,审其能以用之,掩其所短,”在这里用其所长是正确的,而“掩其所短”则不对,具有消极成分和护短之嫌。积极的态度应该是“补其所短”。这里就有一个怎样补的问题,一是靠组织人事部门的合理安排,人员结构的合理搭配,用相互之长补相互之短;二是靠领导的教育帮助,本人不断地克服自身的短处来弥补。口前在一些单位聚集了不少才华出众且有领导潜力的年轻人,如果我们的一些领导在工作中不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而是笼统地把他们变成了谨小慎微的管理人员,扼杀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样的结果是可悲的。领导者用人,应该有气魄、有胆量,不拘一格,充分用人所长,补人所短,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长,才尽其力,人人都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的原则 在用人的问题上要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于没有考察了解清楚的干部,或已经判定政治上不可信和能力不能胜任的干部,当然不能草率使用。但经过考察了解,合乎或基本合乎德才标准的,就必须用人不疑,予以充分信任,放手使用。思想上的信任,要求领导者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对人以诚相待,平等待人,既做下级的模范,又做下属的朋友;不妒贤忌能,不怕别人超过自己,能客观地、正确地评价下属的功过是非;不轻信各种流言蜚语,对下属的缺点错误能开诚布公地提出批评。工作上的信任,就要领导者把职、权、责统一起来。既委以职位,就授予权力。明确其责任,使其真正有职有权,尽忠职守,大胆负责。
3.适当激励与培养爱护相结合的原则 人才管理的口标,所追求的管理效能,就在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们的需求是多方而的、多层次的,但基本的是物质和精神两个方而,据此,可以采取相应的激励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当的物质激励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在物质激励的同时,还要搞好精神激励,如授予荣誉称号,荣誉职务等,以体现人们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同时,在管理使用现有人才基础上,还要抓好人才的培养,这是智力开发的千秋功业。因此,我们各级人事管理部门的同志,必须根据实际,鼓励和营造一种学习的良好环境。
4.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原则 要反对在用人问题上搞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要使我们事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就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切不可武大郎开店。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的表现为人才、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一个单位是否兴旺发达,就看该单位能否拥有足够的人才。谁拥有人才资源优势,谁就在竞争的社会中处于主动地位。为此,当前要努力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发现、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形成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一. “不制定计划的组织将走向失败”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试着解释你的立场。
我接受不制定计划的组织将走向失败这个的观点。
一、计划的含义 计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计划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广义的计划工作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紧密连接的工作过程。它是使组织中各种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的保证。计划工作还是一种需要运用智力和发挥创造力的过程,他要求高瞻远瞩地制定目标和战略,严密地规划和部署,把决策建立在反复权衡的基础上。
二、计划的作用 一些管理人员和组织失误的原因通常因为其缺乏有效的计划能力。这是因为计划在管理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指引方向 计划能使组织置身于复杂多变和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中而始终把其注意力集中在一定的目标上,是组织所有的行动保持统一方向;
管理者可以根据计划来组织人员、分派任务,使组织的各项工作得到落实,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能够使组织具有方向感和使命感。
(二)降低风险 计划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永远充满变数。计划的前瞻性,使组织能够较早地预见未来的变化,造作准备,掌握主动,从而降低乃至消除不确定性,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三)提高效率 计划能从多条实现目标途径中,通过技术经济论证和可行性分析,选择最适当、最有效的方案,从而减少浪费,以最低的费用或最高的效率实现既定的目标。计划能使组织未来的各项活动均衡的发展,使组织中各成员的努力合成一种组织小效应,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带来经济效益。
(四)便于控制 组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离不开控制,而计划则是控制的基础。如果没有既定的目标和规划作为衡量的尺度,管理人员就无法检查组织目标的实现情况,也就无法实施控制。控制中几乎所有的标准都来自计划。
三、计划的内容 计划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5W1H”,即:做什么?目标与内容(What)、为什么做?原因(Why)、谁去做?人员(Who)、何地做?地点(Where)、何时做?时间(When)、怎样做?方式、手段(How)。
四、计划的特点 1.预见性。这是计划最明显的特征之一。计划不是对已经形成的事实和状况的描述,而是在行动之前对行动任务、目标、方法、措施所作出的预见性的确认。但这种预想不是盲目的、空想的,而是以上级部门的规定和指示为指导,以本单位的实际条件为基础,以过去的成绩和问题为依据,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之后作出的。
2.针对性。计划一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而定,二是针对本单位的工作任务、主客观条件和相应的能力而定。从实际出发制定出来的计划,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计划。
3.可行性。可行性是和预见性、针对性紧密联系在一期的,遇见准确、针对性强的佳话,在现实中才真正可行。如果目标定的过高、措施无力实施,这个计划就是不切实际的。相反,目标定的过低,措施和方法都没有预见性,实现虽然很容易,并不能因而取得有价值的成就,那也不能说可行。
4.约束性。计划一经通过、批准或认定,在其所指向的范围内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必须按计划的内容开展工作,不得违背和拖延。
五、总结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实现目标的依据,对于企业,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计划的目的在于有效的组织资源,把握未来的发展,提高组织的绩效。计划通常在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能通过检查、调整,以抑制不良的风险,项目计划的制定充分考虑环境变化,减少工作上的不协调,合理的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企业走向成功。美国企业家史罗马(Richard.S.Sloma)在《无谬管理》一书中指出:“对一个方案,宁可延误其计划之时间以确保日后执行之成功,切勿在毫无适切的轮廓之前即草率开始执行,而终于导致错失该方案之目标”。(浅谈项目计划制定的重要性.马雪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通过计划的制定,可以减少组织活动的盲目性,面对未来存在的不确定性。所以不确定计划的组织将走向失败。同时计划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计划应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只有适应环境的计划才能发挥出计划应有的作用。对于一个组织,组织的形成必定是随着某种目的而来,因而组织要达到其目的就必须制定计划,以减少组织工作中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 尤利群.管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9 [2] 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6 [3] 马雪君.浅谈项目计划的重要性[J].经济论丛.2010(1)[4] 李康.项目计划制定的重要性探析[J].经营管理 [5] 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4.17-21 [6] 蓝海林.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34-37 二、“越来越多的管理者使用计算机,这将使得决策更加合理。”你是否同意这句话?为什么?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提高企业经营决策质量已经成为经营管理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做出决策,以解决目前的问题或将来的问题。决策是一门科学,也是一本艺术。企业领导者既要熟悉和掌握科学的决策过程,又要在自己的领导工作实践中细细体察、熟练运用,并转化为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决策艺术和决策水平。古语云:天下大事,"谋之贵众,断之贵独,虑之贵详,行之贵力“。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在决策中的应用来探讨计算机的对企业管理者决策的影响。
一.决策的概念 我国著名学者周三多在《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一书中将决策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并对该定义做出了如下解释。
(一)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即可以是单个的管理者,也可以是多个管理者组成的集体或小组)。
(二)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
(三)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和利用机会,这就是说,决策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也是为了利用机会。
二.领导决策的特点 为了分析计算机的使用是否使管理者的决策更加合理。我们要分析决策的特点,以及计算机在决策中的作用是否符合决策本身的特点,从而做出判断。
领导决策的特点(一)领导决策具有挑战性 从时空上看,领导不仅要对当前的大事进行决策,而且要对长远发展做出决策,体现出领导决策的战略性,从设计范围上看,领导者的决策,大则涉及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小则涉及一个地区、部门、单位重大且广泛的问题,体现出领导决策的广泛性和层次性。管理者的决策结果所体现的方面往往就成为支配一定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活动的准则,具有根本性的导向作用,从而决定企业的发展。
(二)领导决策环境具有不确定性 领导决策时面向未来的,而未来环境或条件常常只有部分是可知和可控的,大部分是未知和不可控的。因此要正确而有效地进行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未来发展变化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领导决策具有复杂性 影响领导决策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常常牵涉到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人员因素、文化因素等。领导在决策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相关因素及其作用,才能实现科学决策。
(四)领导决策具有随机性 领导者的决策既有例行性的,也有随机性的。例行性的决策事项可以按部就班那的进行,在企业,如每年的生产经营计划、财务开支计划等,可以预先安排,按常规进行决策。在领导决策中,经常要遇到一些突发情况,需要作出随机决策。由于突发事件常常具有影响大,后果严重的特点,解决其问题的决策不可随意拖延,必须有严格的时限要求,以便抓住时机指导行动,这样就不可能等待一切都确定好了之后再进行决策。这就要求领导者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敢于走前人不敢走的道路。
(五)领导决策具有可操作性 领导决策是为了指导实践,能够实施的决策才有意义,所以领导决策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最主要的是决策必须可行和决策的内容可以接受。决策执行的效果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决策自身的质量,二是执行者对决策内容的接受程度,二者相互制约。因此,领导者应该从实际出发,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科学技术水平等主客观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与利弊,以及领导决策实施后产生的各种影响,把主管意愿和客观规律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作出的领导决策才具有可操作性。
(六)领导决策具有继承性 无论是一种什么决策,即使是一项全新的决策,都是在过去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事对过去执行的决策的延伸,而另一些可能是对过去所执行过的决策的修正。无论是属于哪一种情况,都表明决策不可能在与过去完全无关的状态下进行。因此决策带有继承性的特点。
三、计算机在决策中的使用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决策者仅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新的时代要求,数据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企业的决策也发生巨大的变化,给企业的决策者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非管理者的经验和直觉。大数据包含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海量数据,通过云计算平台、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库、数据挖掘等方法进行处理、分析,使得决策依据更为充分。通过阐明存在于现实世界、虚拟世界以及虚实融合世界的复杂网络关系,大数据有利于事实作出判断和决策。大数据具有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和部门之间的穿透性,正在颠覆传统的,线性的、自上而下的精英决策模型,逐步形成非线性的、面向不确定性的、自下而上的决策基础。这种决策模式遵循“万事万物量化为数据-数据转变为信息-信息转变为知识-知识涌现出智慧的逻辑,数据化决策首先是将事物量化为数据,然后利用统计分析方法与计算机算法等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做出最终的科学决策。
大数据促使管理者的决策方式从“业务经验驱动”向“数据量化驱动”转型。大数据背景下,如果管理者只依靠业务现状与主观经验对市场进行判断,容易导致战略与决策定位不准,存在较大风险;
此时需要通过计算机搜集和分析大量内部和外部数据,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智能化决策。大数据的使用为实现实现预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可行性。
四、直觉经验之必要 诚然,计算机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决策者做出有效的决策,但如果仅仅依靠回归建模等数据分析过程,而把专家意见、直觉、经验、情感等因素排除在决策之外,也很可能造成决策失误。
一味的相信计算机,依靠数学方法以及统计方法来进行决策,对于管理者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大数据类型复杂多变,数据来源于数据量也不稳定,因此数据化决策的小概率偏差不可避免。另外统计程序往往无法估计小概率事件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因为没有关于这些事件的足够数据以做出之心水平之内的估计。对于一些现象,数据并不能给出合理解释,过分依赖数据而把直觉、经验、情感等因素一起扫除出去,让决策者只是呆呆的看着冗长的数字,容易被数字弄得不知所措,以至不能用自己的常识理顺因果关系。
计算机对于一些社会活动的准确描述往往无能为力。人们能够从一个人面部表情的微弱变化捕捉到细微的情绪波动,从一个微笑动作判断对方的心理状态,很多时候都需要用直觉、情感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而这些方面计算机并不擅长。
计算机在解决很多领域的重大问题方面也有局限,譬如一些社会问题并不能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等数据分析逻辑来进行判断和选择,大数据分析偏向于潮流与趋势分析,对一些突出的,特异的个例择毫无办法。
数据本身也可能存在局限。数据从来都不可能是原始存在的,而是依照个人的倾向和价值观念被构建出来,数据分析的结果看似客观公正,其实整个过程中都贯穿着价值选择,事实上,世界是复杂的,特别是某些非结构化问题决策过程异常繁杂,决策方法没有固定规律可循,没有通用模型可依,要解释事物的复杂联系,除了要借助于一定的量化数据外,还必须结合人的直觉。经验和常识。
四、总结 计算机时代,不应执拗地考虑是根据直觉经验还是依据统计数字来做出判断和决策,优秀的决策者可在直觉经验和数据分析之间来回穿梭。直觉经验指引决策者提出新问题。而数据分析会让决策者能够有效的检验自己的直觉。直觉思维探索取得初步成果之后,则需要借助逻辑思维去验证。未来,计算机的使用和直觉经验很可能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学分析、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等相继进入决策过程,对复杂问题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帮助。从实践来看,这些手段仍然不能把与决策相关的全部因素特别是变动中的因素反应进去,它只能有条件地,近似地反应现实。在管理者决策实践中,经常碰到的现实情况千差万别,原来的主要因素转化为非主要因素,原来的次要因素变化为主要因素,从而使决策呈现出复杂性,甚至出现原本正确的决策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不那么正确了。计算机的使用能帮助决策者把握未来可控的部分,并且在决策的整个过程中很好的检验决策的合理性,因此计算机的使用可以使管理者的决策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6 [2] 陈龙.大数据时代的决策-数据分析亦或直觉经验[J].中国统计.2014.9 [3] 刘腾飞.徐富明.马红宇.马向阳.行为决策研究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2.7 [4] 朱建平.章贵军.刘晓薇.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分析理念的辨析[J].统计研究.2014.2 三、一个管理者会如何根据个性特征来改善本部门的员工甄选方式?试讨论。
甄选即为甄别和选择之意,也成为筛选或选拔。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它是指通过运用一定的工具和手段对已经招募到的求职者进行甄别和考察,从而最终挑选出最符合组织需要的、最为恰当的职位空缺填补者的的过程。甄选过程的复杂性在于,组织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在信息部队称的情况下,正确地判断出求职者是否能够胜任本组织中的某一个或某一类岗位的要求,以及此人是否与本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吻合,从而是否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达成优良的绩效。由于在求职者进取组织内部工作之前或者进入组织内部工作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完全准确地判断求职者是否适合组织内某一特定的职位的工作,因此,甄选决策本身总是蕴藏着一定的风险。管理者更需根据自身的特点甄选出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的员工。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根据自身的个性对员工进行分析与分类,作为领导者,自身的气质会影响领导者和追随者的互动。领导者的个性和态度,以及他们对追随者不同行为和能力的理解,都会深刻地影响到领导的效果。
根据PDP性格测试,DP根据人的天生特质,将人群分为五种类型,包括:支配型、外向型、耐心型、精确型、整合型;
为了将这五种类型的个性特质形象化,根据其各自的特点,这五类人群又分别被称为“老虎”、“孔雀”、“考拉”、“猫头鹰”、“变色龙”。
老虎型 个性特点:有自信,够权威,决断力高,竞争性强,胸怀大志,喜欢评估。企图心强烈,喜欢冒险,个性积极,竞争力强,有对抗性。
优点:善于控制局面并能果断地作出决定的能力;
用这一类型工作方式的人成就非凡。
缺点:当感到压力时,这类人就会太重视迅速的完成工作,就容易忽视细节,他们可能不顾自己和别人的情感。由于他们要求过高,加之好胜的天性,有时会成为工作狂。
孔雀型 个性特点:很热心,够乐观,口才流畅,好交朋友,风度翩翩,诚恳热心。热情洋溢、好交朋友、口才流畅、个性乐观、表现欲强。
优点:此类型的人生性活泼。能够使人兴奋,他们高效地工作,善于建立同盟或搞好关系来实现目标。他们很适合需要当众表现、引人注目、态度公开的工作。
缺点:因其跳跃性的思考模式,常无法顾及细节以及对事情的完成执着度 考拉型 个性特点:很稳定,够敦厚,温和规律,不好冲突。行事稳健、强调平实,有过人的耐力,温和善良。
优点:他们对其他人的感情很敏感,这使他们在集体环境中左右逢源。
缺点:很难坚持自己的观点和迅速做出决定。一般说来,他们不喜欢面对与同事意见不和的局面,他们不愿处理争执。
猫头鹰型 个性特点:很传统,注重细节,条理分明,责任感强,重视纪律。保守、分析力强,精准度高,喜欢把细节条例化,个性拘谨含蓄。
优点:天生就有爱找出事情真相的习性,因为他们有耐心仔细考察所有的细节并想出合乎逻辑的解决办法。
缺点:把事实和精确度置于感情之前,这会被认为是感情冷漠。在压力下,有时为了避免做出结论,他们会分析过度。
变色龙型 工作风格的优点:善于在工作中调整自己的角色去适应环境,具有很好的沟通能力。
缺点:从别人眼中看变色龙族群,会觉得他们较无个性及原则。
管理者应该对自己的个性特征有明确的认识,在甄选员工时,选择合适自己个性特征的方法与方式,避免强化个性特征中对企业发展不利的因素,同时弱化本应有的优势特点。在员工甄选过程中,管理者往往会选择合适自己风格的人,出自“方便”用人原则,而不往往淘汰和自己性格特征向背的人,并非根据岗位的真实需求,从而造成在员工甄选后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不良的化学反应。
员工甄选的主要目标在于对求职者进行准确的预测,即组织希望自己在甄选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准确地判断出那些求职者会成为优秀的员工,从而避免自己为某一职位所雇佣的人是不合适的人选。因此在甄选方式上,更应该因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管理者应该深入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明确自己的招聘目标,尽量选择切合实际的要求,才能切实保证招聘的质量。
外部招聘与内部招聘 内部招聘是在组织内公布空缺职位、发布招聘启示,在职位所需技能和现有员工的技能库进行搜索,从内部寻找聘用者并从内部招聘员工。采用该招聘方式的优点在于,组织对自己的员工比较了解。由于管理者与组织内的员工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管理者对员工更加了解。此时,员工的预期不准确性和对组织不满意的可能性就降低了。采用此种招聘方式缺点在于,假若管理者在招聘过程中融入个人情感因素,容易造成任人唯亲,亦引发企业高层领导和员工之间的不团结。
外部招聘方法包括在报纸、杂志和网络平台上刊登招聘广告,并从组织外部寻找人员来填补职位空缺。采用此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人员选择范围广泛,不论从技术、能力、和数量方面讲都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有利于带来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但不足之处在于外部招聘选错人的风险比较大,外部招聘人员需要更长的培训和适应阶段。
不论采取何种好招聘方式,管理者都应该在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知人善用,即要避免甄选出的员工与自己的工作规划严重向背,从而影响工作进度,又避免甄选出的员工能力平庸,从而使组织难以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昕.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6 [2] 郑志强.企业人员招聘甄选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09 [3] 杨盛德.关于企业对新员工招聘甄选方法研究[J].中国商贸,2011(21)61-62 [4] 罗小刚.企业招聘现有问题及对策[J].中国劳动.2002(3):34-35 四“所有的工作团队都是工作群体,但并非所有的工作群体都是工作团队。”你是否同意?请讨论。
我同意这样的说法,在组织中“所有的工作团队都是工作群体,但并非所有的工作群体都是工作团队。”只有正式群体才能发展成为工作团队。
工作群体是构成企业各种劳动组织的基本单元,它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把为完成某项工作而相互协作的工人组织起来的劳动集体。在工作组内,每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并由组长负责领导全组进行工作,保证全组工作的相互协调。所以,通过工作组,可以更好地组织工人的劳动协作,合理使用人力,协调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团队是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而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其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绩效水平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当工作是围绕小组而不是个人来进行设计时,就形成了工作团队。工作团队是指由一小群技能互补的成员组成的人群结构,团队的成员致力于共同的宗旨、绩效目标和通用方法,并且共同承担责任。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认为“团队”比“群体”有更多含义。例如:当群体成员间发展到有共同的承诺感和力求协同行动的时候,该群体就发展成为团队。
群体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分。正式群体是组织创立的工作群体,它有着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分工。非正式群体是那些即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他们往往是人们为满足社会交往的需求而在工作环境中自发形成的。
群体形成原因大概可以分为几个方面:1.群体是在满足个体成员的心理需要下产生的。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下,发展到不同阶段的人往往需要一个群体来满足自己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2.实现目标的经济选择:很多情况下个人意识到依靠单个人的力量很难达成目标,为了完成目标,需要多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集合众人的智慧、知识、力量,这是群体就产生了。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同他有利益的人能组织联系起来,从而借助集体行动达成目标并能从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此时,工作群体就不单单再是简单的群体,往往会发展成为工作团队。
在组织中只有有着较高联系的工作群体能发展成为工作团队。团队要求具有较高的协调性,目标的一致性,达成一定的团队效能。目前没有单一的,始终如一的衡量团队效能的标准,Hackman(1987)和Sundstrom等人(1990)对团队作了广义的定义团队效能是指团队实现预定目标的实际结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群体生产的产量(数量、质量、速度、顾客满意感等)即群体对其成员的影响(结果);③提高团队工作能力,以便将来有效地工作。
工作团队与工作群体的差别:
工作群体的绩效,仅仅是每个群体成员个人贡献的加总,群体中没有产生一种积极的协同作用,使群体的总体绩效水平大于个人的绩效之和。工作群体一般具有强有力的、明确的、集中的领导,这种领导角色的确定是由工作群体的正式结构决定的。
工作团队的绩效水平远远高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在团队中,成员不仅对自己的工作绩效负责,也要对整体绩效负责,团队中更强调内部成员彼此之间(而不是通过局外人如监督员等)为达到目标而共同承担责任。团队往往以绩效最大化为导向来分享领导角色,团队成员一般也拥有互补的技能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
群体绩效的潜在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个人给群体带来的人力资源它包括群体成员的能力和性格特征,它是最常见的研究群体设计变量之二通过评估成员个人与工作相关的能力和智力水平可以部分预测群体绩效在近几年中,大多数有关群体构成和群体绩效的研究是在没有干涉或实验控制的条件下,对与团队效能有关的变量所进行的调查研允此类研究的典型模型是连续分段评估在组织中己有团队或群体的绩效,并把绩效与对群体构成诸方面的测量联系起来群体设计涉及人员的配备(谁在群体中,群体规模应多大),群体任务和成员角色的明确,以及群体中组织支持系统(如培训机会)的建立等问题最近对组织环境中团队的研究成为新热点。Campion等人(1993)研究了金融服务企业中的80个工作群体,结果发现群体效能与5类设计变量有羌它们是:①团队工作设计(如团队中自我管理的程度)卿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依赖性;③团队构成(特别是成员的异质性);①群体内运行过程(intragroup process);⑤情景因素(contextual factors)Campion等人研究发现,团队规模与团队效能成正相关关系,团队成员背景的异质性及其特长与团队效能则没有相关或成负相关关系。而Magjuka & Baldwin(1991)调查研究了同样的一些问题,结果发现,团队规模越大、团队成员的异质性越大(据各种各样的工作,团队成员所拥有的)以及获得信息的途径越畅通,这些因素与团队效能的关系就越明硫而诸如花在开会上的时间和员工的计时工资等其他因素则与团队效能没有关系。
群体绩效的目标经常与个体绩效的目标同时存在当群体目标与个体目标发生冲突时,其结果就会导致群体机能失调。然而,事实上并不那么简,即使当群体目标与个体目标一致时,两个不同水平绩效目标同时存在时的效果比任一目标类型单独存在时要妖特别是当个体目标和群体目标同时存在时所导致的绩效并不比群体目标单独存在时所导致的绩效大。
在创建团队的过程中,并不必然能够保证协同效应的产生以及相应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仅仅将一个群体称之为一个团队并不能自动提高自身的绩效。成功的或高绩效的团队往往由些共同的特征,如沟通顺畅、目标明确等。
团队是群体的特殊类型。当群体的成员发展处一种对群体的高度认同感时,群体就变成团队。因此,所有的团队都是群体,但群体并不一定是团队。
参考文献:
[1] 卢盛忠等著.组织行为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234-43.[2] S.P.罗宾斯著.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77-81 [3] Guzzo R.A,Dickson M.W.Team in organizations-Recent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3,47.307-338 [4] 林 融,葛四友.效率、效益及其关系的分析与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6(3):12-13.[5] 张晓林.王重鸣.群体绩效和团队效能研究新进展[J].应用心理学,1997,3.2 58-64.五、你接受X理论还是Y理论?在此基础上你将如何激励员工? 对于X理论和Y理论,我更倾向于采用柔性的管理并不倾向于其中的任意一方。
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用最小的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果,经济效果取决于两个基本的因素,即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同样的物质技术条件下,人的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搞好对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从而要建立起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用调节人群关系,改善劳动条件的办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X理论和Y理论,是管理学中关于人们工作源动力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1960年在其所著《企业中人的方面》一书中提出来的。这是一对基于两种完全相反假设的理论,X理论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而Y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
所谓X理论,反映的是经理人对员工的不信任,主张对员工严加看管。而Y理论却认为员工都是善良的,完全可以通过激励的方式使其自觉地为企业工作。属于X理论的经理认为,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不可能是同一的,企业要求员工刻苦工作,而人天生都是好吃懒做的,因此在公司上班都容易讨厌工作,尤其是逃避艰苦困难的工作。因此,要想企业各项工作得以完成,惟有对员工制订严格的纪律,采取强制、监管、惩罚等措施。在这种氛围中,俯首帖耳、老老实实工作的员工便是好员工。信奉X理论的管理者对属下的行动非常警觉,对他们的一言一行都非常敏感。他们更倾向于采取暴力的管理方法,要求属下对上级的指令一味地服从,否则就要对他们实行责罚。
Y理论跟中国古代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很是相似,认为人都是有良心和自觉性的,只要条件合适,员工一般会卖力地工作。要求员工很好地工作,不能仅靠苛刻的管理制度和惩罚措施。如果企业能够采取正确的激励措施,员工不仅能够在工作中约束自己,自觉地完成所分配的工作任务,而且还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持有这种信念的管理者往往采用松散诱导的管理方式,通过与员工一起制订目标的方式,促使员工参与管理,从而达到完成工作任务的目的。
行为科学上的“X,Y”理论,虽然有着严重的错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它的管理方法和严厉则对于管理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如X理论的管理方法,对于管理者科学的组织劳动,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各种责任制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Y理论的管理原则,能使管理者从外在与内在奖励方式中吸取对管理有用的形式,型芯职工的独立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等方面具有参考价值,管理者都认为企业要做大做强,但他们却发现企业越大越脆弱。他们都认为企业发展壮大需要一大批忠诚而有能力的员工,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在组织结构中建立这种忠诚。他们都希望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来解决管理中遇到的诸多难题,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管理技术在不断进步、管理难题却依然层出不穷。
在此基础上应该如何激励员工? X理论和Y理论是统一价值杠杆上的两个不同终端。我们从两者之中可以看出,不管你怎样看待员工,对员工提出目标并进行管理是完全必要的,既要尊重员工,诱导他们自觉地工作,又要制订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一定的纪律约束。在这个价值杠杆上,左端是X理论式管理,而右端是Y理论式管理,管理的标点应根据员工素质、公司管理基础和工作特点等条件灵活机动地进行滑动。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和员工的素质特点,善于运用这个杠杆,讲究管理艺术,将员工管理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上。
有些管理专家比较了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的不同的管理特点之后,参照X理论和Y理论,提出了所谓Z理论,将企业文化管理加以归纳。Z理论强调管理中的文化特性,主要由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所组成。根据这种理论,管理者要对员工表示信任,而信任可以激励员工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企业、对待同事,为企业而忠心耿耿地工作。微妙性是指企业对员工的不同个性的了解,以便根据各自的个性和特长组成最佳搭档或团队,增强劳动率。而亲密性强调个人感情的作用,提倡在员工之间应建立一种亲密和谐的伙伴关系,为了企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做好激励机制,一方面,就要按照职工心理活动的规律,承认需要,满足需要,以激发工作动机,强化行为,对于不能满足的需要,也要做好工作,避免产生消极的情绪。要制定有利于发挥员工积极和创造力的行政管理策略,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来肯定一种行为,进行正强化,用惩罚来批评一种行为,进行负强化。另一方面,要重视员工价值,为员工制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使员工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充分发展个人的特长和创造力。
X理论和Y理论基本回答了员工管理的基本原则问题,Z理论将东方国度中的人文感情揉进了管理理论。我们可以将Z理论看作是对X理论和Y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在员工管理中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灵活掌握制度与人性、管制与自觉之间的关系,应该采用柔性的管理,不应该单纯的采用X理论和Y理论,根据企业不同的情况和管理需要,因地制宜的实行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手段。
[1] 蔡雪冰.有没有天生不变的人的特性?──评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1(1),34-36.[2] 潘峰.浅谈X、Y、Z理论与管理效益[J].财政监察,2001,64(2),71-73.[3] 邹萍秀.汪铭信.曹海德.X理论与Y理论的双重激励 [J].管理纵横,1991,12.030 [4] 周健林.唐如青.管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5] 朱一佳.管理激励理论面面观J[M].社科纵横,2012(3)
第二篇:管理学大作业
2015年第二学期《管理学原理》第一次大作业 第一大题:简答题
1、简述管理环境的分类。答:管理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一般有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内部环境有人力资源环境、物力资源环境、财力资源环境及内部文化环境。
2、简述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通的管理方法。成功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组织内外状况的充分了解和有效的应变策略。权变理论以系统观点为理论依据,从系统观点来考虑问题,权变理论的出现意味着管理理论向实用主义方向发展前进了一步。细分来说如下:
(1)多数管理理论追求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原理,但这仅适用于所有企业或组织面临相同、稳定的环境。事实上,环境经常在变化,每个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的相似的情况也极为稀少。
(2)以系统观点为依据,研究一个组织(企业)如何根据所处的内外环境可变因素的性质,在变化的条件下和特殊情境中,采用适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提出最合适于具体情境的组织设计和管理活动的管理理论。
(3)具体的权变思想涉及到:计划的权变观点、组织结构的权变观点和领导方式的权变观点等。
3、简述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答:(1)在古典观下,企业在实现利润目标的过程中就在承担着社会责任,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是完全一致的。
(2)在社会经济观下,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表明,与不承担社会责任相比,承担社会责任或许会使企业的短期利益受到损害(承担社会责任通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换来的却是比所损害的短期利益多得多的长期利益,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其利润取向相容。
4、简述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的异同点。答:相同点:1.以相关人士为对象。
2.以最佳方案为集体决策。
3.能充分发挥个人意见,集思广益。
不同点:1.应用不同
2.专家选择的代表、人数不同。3.获取专家意见的工具不同。4.专家对问题的回答不同。5.所用时间不同。
6.德尔菲法问卷设计要求高,头脑风暴法有限制性。
5、简述计划编制的程序。
答:虽然计划的种类多种多样,但是计划编制的程序都是相似的。
(一)对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和预测一一编制计划的起点。
(二)确定目标和分解目标,建立目标体系。
(三)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方案不是越多越好,应该集中精力在少数最有希望的方案上)。
(四)评价各种备选方案
1.分析和认识每个方案的限制性因素(妨碍达成目标的因素)。2.全面掌握每个方案的实效(全面衡量每个方案可能取得效果)。3.要用总体的效益观点来衡量方案。
(五)选择方案(经验、试验和数学分析)
(六)拟定支持计划
(七)计划的实施与反馈
6、简述扁平式组织结构和锥形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缺点。
答:简单阐述扁平式组织结构与锥形式(瘦长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扁平结构:指组织规模已定,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优点:
1、层次少,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失真可能性小。
2、有利于下属人员发挥积极性和创造。
3、管理成本低。
缺点:
1、管理幅度增加,管理难度也加大。
2、下属提升机会减少。
锥形式(瘦长型)组织结构:
优点:
1、管理幅度减少,管理难度减少。
2、下属提升机会增加。
缺点:
1、管理层级多,信息的沟通与传递速度慢,信息失真度高。
2、不利于下属人员发挥。
3、管理成本高。
7、简述克服沟通障碍的途径。
答:答:克服沟通障碍的途径有:来自沟通主体的障碍主要有表达不清、编码不适当、惰性、时间紧迫和对沟通对象不了解或不信任等。因此,任何沟通主体在组织沟通时,都应坚持明确性原则,力求沟通形式的标准化,做到文字规范、措词严密、表达准确、中心突出、目的明确,避免使用方言土语或容易引起误解的言辞。
8、简述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的优劣。
答:直接控制的优点:在对个人委派任务时能有效大的准确性。可以促使主管人员主动地采取纠正措施并使更加有效。直接控制还可以获得良好的心理效果。由于提高了主管人员的质量,减少了偏差的发生,节约了支开。
直接控制的缺点:信息反馈引起时滞现象。信息太多以致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无法全面地科学地处理。直接控制忽略了企业中人的因素,不利于下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人的潜力和能动性无法发挥出来。
间接控制的优点:纠正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知识、经验和判断力所造成的管理上的失误和偏差。帮助主管人员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增加他们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9、简述管理创新的内容。
答: 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实质上就是对主要管理要素的创新与创新的管理方式、方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思想与观念的创新。例如:从传统的科学管理思想到组织、行为管理,人本管理,企业文化思想等;管理组织的创新。例如:从直线型管理组织到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制,矩阵式管理组织等;管理方法的创新。例如:运筹学、网络技术、优选法、价值工程在管理中的应用等;管理技术的创新。例如:采用互联网与数字信息建立企业集成管理系统,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实现管理技术现代化。
第二大题:论述题
1、试论述管理的二重性原理
答: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也有说是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者从管理的自然属性角度说,要遵照管理本质的规律性,用科学、理性、制度、规范的方法管理组织;用运筹、数理、统计、系统的方法做企业决策。管理者从管理的社会属性角度说,要按照心理学、社会学关于人性、人本的原则,创造组织的良好氛围,极大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自觉自愿、互帮互助的完成组织目标。
2、联系实际,谈谈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主要途径。
答:把握内涵,带动学习,形成氛围,推动发展;结合实际,创新思路,拓展内容,提高能力,营造学习的氛围和环境是关键;实施工作、生活、学习一体化战略;学习读书、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一个方面,关键是要运用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管理方法引导、培训骨干辅导员,推动学习型组织长期、持续地搞下去,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加强管理伦理建设。
答:企业发展能否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其经济因素,还受到企业道德形象的制约。国际上取得成功的企业,一般在社会上都具有良好的到的形象。因此,企业良好的道德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日益成为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加强企业伦理的建立:
其一,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经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为整个员工群体认同的对道德观念的判断和看法。它是企业员工群体人格的外化,是一个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之所在。伦理和价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企业价值观塑造着企业的伦理。因此,企业伦理建设的第一步是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企业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其二,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加强企业伦理建设,首先就应该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一方面,应确立远大的企业任务和目标。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对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责任。其三,加强对员工的情感投入。情感关系是形成群体凝聚力的基础,是获得较强凝聚力的源泉。它在企业内部能促使一种亲密关系的形成,是达成价值认同与目标认同,使企业对员工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强化企业内部凝聚力的桥梁。
其四,加强对员工的伦理教育。伦理教育是进行企业伦理建设的必要手段。通过伦理教育,可以提高人的道德自觉性,为企业伦理的贯彻实施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伦理教育也可以在企业内营造良好的伦理氛围。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目标管理的看法。
答:目标管理是以相信人的积极性和能力为基础的,领导者对下属的领导,不是简单地依靠行政命令强迫他们去干,而是运用激励理论,引导职工自己制定工作目标,自主进行自我控制,自觉采取措施完成目标,自动进行自我评价。目标管理通过诱导启发职工自觉地去干,其最大特征是通过激发员工的生产潜能,提高员工的效率来促进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它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有许多优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
1、权力责任明确
2、强调职工参与
3、注重结果。由于任务管理法既规定了工作任务,又规定了完成任务的方法,而且任务和方法都有标准化,职工按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培训,并按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操作,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的限制;而人本管理法又过于强调领导对职工的信任,放手让职工自主去工作,这又难于保证任务的完成。目标管理法将两者综合起来,即组织规定总目标,各部门依据总目标规定部门目标,把部门目标分解落实到人,至于如何达到目标则放手让工作人员自己做主。这样,既能保证完成组织的任务,又能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因而目标管理法与任务管理法和行为管理法相比,是更为优越的管理方法。
5、结合实际,谈谈控制的过程及其注意事项。
答: 控制的过程包括制定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三个环节。制定标准要注意选择重点要素确定控制对象,选择好关键的控制点,制定明确的控制标准。衡量绩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纠正偏差要注意做好评估,确定合适的纠偏对象,制定合理的纠偏措施。
6、假如你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你将如何对待管理创新。
答: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创新,是现代企业进步的原动力,是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获得跨越式发展,实现持续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营环境急剧变化的复杂环境之中,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把握管理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把创新渗透于管理整个过程中。要为员工发挥创造性才能搭设舞台,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创新者。要注重个性文化的培养,创造独具特色的经营模式,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体来说,在信息化、市场化、一体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企业要取得持续发展,必须要在理念、技术、组织及制度上不断创新,运用新的理论指导企业管理,在变化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
第三大题:案例分析题
案例1:约瑟夫?斯卡格斯的计划
约瑟夫?斯卡格斯先生在美国公共卫生局工作二十年后退休了。他把他的储蓄存款投资到五家快餐馆。这五家快餐馆,是依照获得很大成就的肯塔基油煎鸡全国联营公司的模式经营的。以前的老板是一个小城市的银行家,他一度想重新创新肯塔基油煎鸡公所取得的成就。当事实证明不能如愿以偿时,他把商店卖给了斯卡格斯。
斯卡格斯在投资前事先进行了研究,这使他深信,只要运用基本的管理原则和技术,这五家商店的利润就能比以前增加。他认为,即使这些商店遍及整个州,无法对他们进行日常的监督,但以前的商店所有者听任这五家商店的经理各自经营,而没有给予集中的指导,是一个错误,需要做出改进。同时,他又不想用呆板的章程和程序约束商店经理的手脚,挫伤他们的主动性。他认为,把“良好的管理”引进到这个系统的最好的办法是,就是执行主要的管理职能----计划。
斯卡格斯在同五家商店的经理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以他在公共卫生局的经验为基础的POAR计划。POAR是由组成计划的四个要素----问题(Problem)、目标(Objectives)、活动(Activities)和资源(Resources)这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而成的。在这次会议上,斯卡格斯要求五家商店的经理为他们的各自的商店所确定的每一个问题制定行动计划,并指出此后分配资金以及报告进展情况都将以这些计划为依据。
商店的经理们同意斯卡格斯的以下看法:斯卡格斯有权要求他们按他的指示办事;对计划予以更多的强调,应该使人们更明白需要做些什么事情;使所有五家商店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他们对POAR计划能否适用于他们的商店管理,有些怀疑。他们要求斯卡格斯用例子来说明他的主张。于是,斯卡格斯把他在公共卫生局工作时制定的计划拿出来给他们看。这个计划如下:
1、问题的确定
1)预期情况:应向居住在该县的所有2,500名育龄妇女提供计划生育服务。2)目前情况:500名妇女在公立或私立医院、或医生事务所接受计划生育指导。
3)具体问题:现在问题是预期情况和目前情况有差距,因此要解决的问题是向2,000名妇女提供计划生育的指导。
2、目标
本财政结束时,将有1,500名妇女接受公立或私立医疗单位对计划生育的指导。
3、活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求进行下列活动:1)举办100次每周一次的门诊,估计每次将有30人,总共将达3000人次;2)安排医生事务所为100个病人视诊;3)为七年级到十二年级的老师举办十次计划生育讲座,参加的教员人数可达250名,以后学生人数可达5,000名;4)举办20次正式展览会,向社会和市民小组传播知识。
4、资金来源
计划的预算开支总和2,800美元。各项活动的具体开支为:1)门诊费:2,000美元;2)医生事务所视诊费用:500美元;3)举办讲座费用:100美元;4)传播知识所需费用:200美元。
在研究了上述例子后,一位经理说,POAR可能适用于卫生事务的管理,但是他看不出与商业的管理有什么关联。
请结合案例分析:
1、你是否赞同那位经理关于POAR适应性的说法?为什么?
答:赞同,我认为POAR适用于商业的管理,POAR是计划职能的一种形式,计划职能是指确定目标和确定实现目标的适切手段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的总称。对于P(问题):我要求门店经理对预测在实现经营目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O(目标):问题提出来以后,需要确定目标及其先后顺序。A(活动):为了实现目标,需要制订活动的实施方案,并且配合目标的实现,制订落实相关政策。R(资源):对于提出来的问题,有了目标、活动方案及相关政策以后,我们要求编制相关的预算,对计划进行控制。
2、你觉得斯卡格斯推行计划职能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我认为POAR作为计划的一种形式是正确的,因为POAR包含了计划职能的几个主要阶段。除了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订行动方案及编制预算以外,我们还需要对影响目标的各种因素进行预测及制定相关的政策配套实施。
3、如果你是斯卡格斯,你将会如何推行计划?
答:如果我是斯卡格斯,POAR除了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订行动方案及编制预算以外,还需要对影响目标的各种因素进行预测及制定相关的政策配套实施,而且制订的目标必须是具有挑战性但切实可行的,制定的行动方案需要进行评价及优选,通过编制预算对目标的实现需要进行控制。
案例2:EQ公司是从事利用火车、轮船进行的长途邮政运输。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职工违章违规现象严重;运输的质量、安全性不高;出勤率低,伤、病假多。经过研究。EQ公司的领导决定打破职工的铁饭碗,用合同的形式与职工形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并明确严重违章的责任,最严重的可除名、开除。在执行这项政策前,曾请示过上级,上级的答复是:先搞起来。可实施之后,与预想的差距很大,职工们怨言颇多,根本无法理解此项政策。虽然可以开出严重违纪的员工,但对其他职工起到的教育作用不大。
看到这个结果之后,EQ公司研究出台了另一项政策——“职工流动蓄水池”。对大错没有,小错不断的员工给予进入“蓄水池”的处理,即只拿基本生活费,每天照常上班,但没有任何任务分配,并进行职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一旦员工转变观念,表现积极即可重新“上岗”,这项政策实行几年内,进“蓄水池”待工的人数不到十人,不少人只待了几天就“上岗”了。职工们说,天天坐在单位里没事干,既在邻里、同事面前丢脸,对家里也不好交代,压力很大。后来大家都不愿进“蓄水池”,工作质量、劳动态度、纪律观念都有很大好转。
请结合案例分析:
1、超前领导决策为什么行不通?
答:超前领导决策行不通的原因有:首先,超前领导决策没有按照领导决策的原则和科学程序去做。在发现问题、确定目标环节上,调查不力,没有涉及真正的问题,对调查对象 的认知也不够准确;在集思广益、拟制方案环节上,没有做到多方听取意见,也没有拟定多种可能性方案;在分析评估、方案选优环节上,没有确实进行评估,而是主要依靠主观臆断,领导者也没有起到决策作用,而是静观其变,方案选择不力;在实施方案、反馈调节环节上,没有切实做到。其次,忽视了领导环境对领导活动的影响。在这个案例中,职工的工 作习惯、思想认识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决策时却没有考虑这些影响。
2、为什么一个“蓄水池”能使一个单位的情况大有好转? 答:首先,“蓄水池”是实施方案、反馈调节的后续,有了切实的调查和实践基础,真正发现了问题,拟制出了有用的方案;其次,“蓄水池”暴露了员工的真正“弱点”,有的放矢地防止员工违纪现象,它真正考虑了领导环境对领导活动的影响,抓住了职工的心理。
3、这个案例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启示是:在做决策是一定要严格按照科学决策步骤进行,并且其实做好每一环节。在做决策时,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但也要考虑到现实的基础和可行性,做好求证评估工作。在进行领导活动时还要考虑领导环境的影响,比如领导对象的心理等等。
第四大题:计算题
1、某企业生产电子产品,预计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为50元,固定成本6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求该企业的盈亏平衡点;若企业目标利润为1万元,其销售量应达到多少?若企业达到最大产能5000时,其能获得的利润是多少?
答:
1、该企业的盈亏平衡点:Q=F/(p-v)=60000/(50-30)=3000(台)
销售收入为:S=3000*50=150000(元)
故当销售收入为150000元时是盈亏平衡点。
2、若企业目标利润为1万元,其销量应达到:Q=(60000+10000)/(50-30)=3500(台)
3、若企业达到最大产能5000时,其能获得的利润=收入-成本=(p-v)Q-F=(50-30)*5000-60000= 40000(元)
所以,当企业最大产能为5000时,企业获得的利润为40000元。
第三篇:质量管理学大作业
如何做好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情报工作
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大核心:基本逻辑是全过程正确才会导致结果正确;核心方法是各个环节上全面的预防错误发生,而不是依靠事后补救错误;
第四篇:高级财务会计大作业
高级财务会计
交卷时间:2016-08-31 16:27:05
一、单选题
1.(3分)在通货膨胀会计中,资产持有损益作为权益类项目,其余额直接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权益类“资本维护准备金”项内单独反映,这种处理方法体现了()。
A.按名义货币考虑的财务资本维护观念 B.按货币购买力考虑的财务资本维护观念 C.按实物生产能力考虑的实物资本维护观念 D.按实物生产能力考虑的财务资本维护观念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2.(3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体现了()要求。
A.实质重于形式 B.重要性 C.相关性 D.谨慎性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3.(3分)下列有关中期财务报告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中期财务报告的附注应当以本中期期间为基础编制 B.中期会计计量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期末为基础进行
C.中期财务报告的附注需重复披露上财务报告中已经披露的信息
D.中期财务报告的附注应披露分部的所有信息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4.(3分)生产经营期问,如果某项固定资产的购建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将中断期间所发生的借款费用,记人()科目。
A.长期待摊费用 B.在建工程成本 C.营业外支出 D.财务费用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5.(3分)按照现行规定,不影响当期营业利润的是()。
A.取得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 B.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的下降 C.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存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D.已确认过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公允价值的上升
得分:0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6.(3分)大华公司为境内A股上市公司,其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2009年下列有关境外经营经济业务的正确处理是()。
A.与美国公司合资在北京海淀建乙公司,乙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美元,大华公司参与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决策,美国公司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因此,乙公司不是大华公司的境外经营
B.与丁公司在英国合建一工程项目,大华公司提供技术资料,丁公司提供场地、设备及材料,该项目竣工后予以出售,大华公司和丁公司按6:4分配税后利润,双方合作结束,丁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英镑。除上述项目外,双方无任何关系。因此,丁公司是大华公司的境外经营
C.通过收购、持有香港上市公司甲公司发行在外有表决权股份的65%从而拥有该公司的绝对控制权,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港币。因此,甲公司为大华公司的境外经营
D.因近期欧洲市场销量增加的需要,大华公司在日本设立一分支机构丙公司,丙公司所需资金由大华公司提供,其任务是负责从大华公司进货并在欧洲市场销售,然后将销售款直接汇回大华公司。因此,丙公司是大华公司的境外经营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7.(3分)无论企业采用何种通货膨胀会计模式,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A.可比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成本效益原则 D.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8.(3分)M公司于20×9年1月1日以一项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的固定资产对N公司投资,取得N公司80%的股份,购买日N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同。20×9年N公司实现净利润1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2×10年1月2日,M公司将其持有的对N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其中的10%对外出售,取得价款200万元。M公司编制2×10年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调整的资本公积金额为()。
A.72万元 B.100万元 C.400万元 D.500万元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9.(3分)233.某股份公司2007实现利润总额2500万元,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年初余额为810万元,本共计提有关资产减值准备275万元,冲销某项资产减值准备3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7年起所得税率为33%,而以前为15%。假定按税法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7除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暂时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则该公司2007发生的所得税费用为()万元。
A.905.85 B.226.65 C.679.2 D.986.7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10.(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点是2010年12月1日 B.2011年4月19E1至8月7日应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 C.资本化期间专门借款利息收入应计人财务费用
D.2011年4月19日至8月7日不应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
得分:0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11.(3分)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后,废止的会计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明晰性原则 D.资本性支出原则
得分:0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12.(3分)下列事项中,不属于企业合并准则中所界定的企业合并的是()。
A.A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自B公司原股东处取得B公司的全部股权,交易事项发生后B公司仍持续经营
B.A公司支付对价取得B公司的净资产,交易事项发生后B公司失去法人资格
C.A公司以其资产作为出资投入B公司,取得对B公司的控制权,交易事项发生后B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
D.A公司购买B公司30%的股权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13.(3分)甲上市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持股80%的子公司乙公司确定的记账本位币为美元。2011年7月1日,为补充乙公司经营所需资金的需要,甲公司以长期应收款形式借给乙公司500万美元,除此之外,甲、乙公司之间未发生任何交易。7月1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8元人民币,12月31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6元人民币。则因抵销在合并报表中应确认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为()。
A.-100万元 B.100万元 C.-3300万元 D.3300万元
得分:0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14.(3分)甲公司以一辆汽车换入乙公司的一辆货车。甲公司汽车的账面原价为30万元,已提折旧11万元;乙公司货车的账面价值为25万元。假设甲、乙公司汽车和货车的公允价值均无法合理确定,税法核定,甲公司换出汽车应交增值税款为3.23万元,乙公司换出货车应交增值税款4.25万元。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2万元(包含增值税的差额)。甲、乙公司增值税税率均为17%,换入的资产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甲公司应确认的损益为()。
A.19万元 B.0万元 C.6万元 D.25万元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15.(3分)某租赁公司将一台大型发电设备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B企业。已知该设备占B企业资产总额的30%以上,最低租赁付款额为710。万元,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为6035万元,租赁开始日的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为5425万元,则B企业在租赁期开始日时应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的金额为()万元。
A.1065 B.610 C.1675 D.0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16.(3分)出租人的租赁资产主要依靠第三者提供资金购买或制造,再将资产出租,这类租赁业务称为()。
A.转租赁 B.杠杆租赁 C.售后租赁 D.直接租赁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17.(3分)M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1月10日销售价款为80万美元产品一批,货款尚未收到,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20元人民币。1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25元人民币。2月28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21元人民币,货款于3月3日收回。该外币债权2月份发生的汇兑收益为()万元。
A.0.60 B.3.2 C.-3.2 D.-0.24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18.(3分)2004年年初,甲企业以500万元的投资成本购买乙企业全部股权,乙企业被并购时净资产账面价值430万元,公允价值450万元。如果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甲企业将被并方的净资产增值按比例分摊到有关资产项目。则2004年年初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商誉项目的金额为()。
A.30万元 B.50万元 C.20万元 D.0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19.(3分)2004年年初,甲企业以500万元的投资成本购买乙企业全部股权,乙企业被并购时净资产账面价值430万元,公允价值450万元。如果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甲企业将被并方的净资产增值按比例分摊到有关资产项目。则2004年年初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商誉项目的金额为()。
A.30万元 B.50万元 C.20万元 D.0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20.(3分)购买方确定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时不正确的方法是()。
A.货币资金按照购买日被购买方的原账面价值确定
B.有活跃市场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按照购买日活跃市场中的市场价值确定 C.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及无形资产如果存在活跃市场,应以购买日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
D.存货按照现行重置成本确定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二、多选题
1.(4分)为了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子公司除了应向母公司提供其个别会计报表外,还需提供的资料有()。
A.子公司所采用的与母公司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 B.与母公司及与母公司的其他子公司的业务往来、债权债务、投资等资料
C.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有关资料 D.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明细资料 E.其他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所需的资料
得分:4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B,C,D,E 解析
2.(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B.会计上作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但按照税法规定计税时作为免税合并的情况下,商誉的计税基础为零,其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该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C.除企业合并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中,如果该项交易或事项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其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D.企业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律应当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E.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得分:0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C,E 解析
3.(4分)满足下述条件之一的分部即可确定为报告分部,这些条件是()。
A.一个分部的营业收入达到各分部营业收入总额的10%或以上 B.一个分部资产总额达所有分部资产总额合计的10%或以上 C.一个分部负债总额占所有分部负债总额的10%或以上。D.一个分部的营业利润达到各分部营业利润总额或营业亏损总额两者绝对值中较大者的10%或以上
E.一个分部的营业亏损达到各分部营业利润总额或营业亏损总额两者绝对值中较大者的10%或以上
得分:0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B,D,E 解析
4.(4分)下列属于非货币性资产性质的项目是()。
A.现金 B.长期待摊费用 C.应收票据 D.应收账款 E.无形资产
得分:4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B,E 解析
5.(4分)下列有关中期财务报告的表述中,符合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有()。
A.中期会计报表应当采用与会计报表相一致的会计政策 B.中期会计报表附注应当以会计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编制 C.中期会计报表项目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预计的财务数据为基础
D.对于会计内不均匀取得的收入,在中期会计报表中不能采用预计方法处理
E.对于会计内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在中期会计报表中应当采用预提方法处理
得分:0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B,D 解析
6.(4分)跨越单一会计主体的会计业务主要是指()。
A.分支机构会计 B.合并财务报表 C.分部报告 D.外币报表折算 E.企业破产清算
得分:4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B,C,D 解析
7.(4分)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规定,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采集者退散 E.附注
得分:0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B,C,D 解析
8.(4分)下列公司的股东均按所持股份行使表决权,w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应纳入合并范围的公司有()。
A.甲公司(W公司拥有其60%的股权)B.乙公司(甲公司拥有其55%的股权)C.丙公司(W公司拥有其30%的股权,甲公司拥有其40%的股权)D.丁公司(W公司拥有其20%的股权,乙公司拥有其40%的股权) E.戊公司(W公司拥有其50%的股权)得分:0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B,C,D 解析
9.(4分)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企业应对已出租的建筑物计提折旧 B.企业不应对已出租的建筑物计提折旧 C.企业不应对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进行摊销
D.企业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E.企业应对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进行摊销
得分:4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E 解析
10.(4分)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企业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期末会引起“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的有()。
A.本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B.本期转回存货跌价准备
C.本期发生净亏损,税法允许在未来5年内税前补亏 D.实际发生产品售后保修费用,冲减已计提的预计负债 E.根据预计的未来将发生的产品售后保修费用,确认预计负债
得分:0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C,D 解析
高级财务会计
交卷时间:2016-09-01 15:49:12
一、单选题
1.(3分)衍生工具计量通常采用的计量模式为()。
A.账面价值 B.可变现净值 C.历史成本 D.公允价值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2.(3分)甲公司以一辆汽车换入乙公司的一辆货车。甲公司汽车的账面原价为30万元,已提折旧11万元;乙公司货车的账面价值为25万元。假设甲、乙公司汽车和货车的公允价值均无法合理确定,税法核定,甲公司换出汽车应交增值税款为3.23万元,乙公司换出货车应交增值税款4.25万元。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2万元(包含增值税的差额)。甲、乙公司增值税税率均为17%,换入的资产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甲公司应确认的损益为()。
A.19万元 B.0万元 C.6万元 D.25万元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3.(3分)某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7月1日将其持有的债券投资转让,转让价款1560万元已收存银行。该债券系1997年7月1日购进,面值为15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期限为3年。转让该项债券时,应收利息为150万元,尚未摊销的折价为24万元;该项债券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余额为30万元。该公司转让该项债券投资实现的投资收益为()万元。
A.-36 B.-66 C.-90 D.114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4.(3分)甲公司于2007年购买新设备,2008年该设备会计上计提折旧35万元,税法上允许计提折旧55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则甲公司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应该是()。
A.0万元 B.5万元 C.35万元 D.55万元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5.(3分)下列关于相关性说法中错误的是()。
A.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财务报告使用的经济需要相关
B.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和预测
C.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在可靠性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相关性
D.相关性是指企业的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一切信息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6.(3分)某企业于2010年7月1日为建造厂房,从银行取得3年期借款300万元,年利率为6%,按单利计算,到期一次归还本息。借人款项存入银行,工程于2011年年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10年10月1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工程价款150万元并开始厂房的建造,2011年4月1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工程价款150万元。该项专门借款在2010年第3季度的利息收入为3万元,第4季度的利息收入为1.5万元。则2010年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为()万元。
A.2.25 B.4.5 C.1.5 D.3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7.(3分)B公司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日的汇率折算。注册资本为400万美元,该企业合同约定分两次投入,合同约定的折算汇率为1:7.25。中、外投资者分别于20×7年8月1日和11月1日投入300万美元和100万美元,20×7年8月1日、11月1日、和12月31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分别为1:7.20、1:7.25和1:7.30,该企业20×7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A.2885 B.2467.75 C.247.5 D.288.5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8.(3分)2007年,A公司向B公司股东定向增发1000万股普通股,发行价为每股4元,并于发行当日取得B公司70%的股权,B公司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500万元。设A与 B的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则A公司应确认的合并商誉是()。
A.750万元 B.850万元 C.960万元 D.1000万元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9.(3分)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乙种原材料5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200元,增值税额为1020000元。另发生运输费用60000元,装卸费用20000元,途中保险费用180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499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
A.6078000 B.6098000 C.6093800 D.6089000 得分:0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10.(3分)在进行衍生金融工具的账务处理时,在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变动额应计入()。
A.投资收益 B.套期损益
C.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D.汇兑损益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11.(3分)甲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设备一台,设备尚可使用5年,租赁期4年,租期届满时,租赁资产退还给承租人。租赁设备的公允价值为210万元,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200万元,承租人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则该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每年计提的折旧额为()
A.40万元 B.42万元 C.50万元 D.52.5万元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12.(3分)B公司为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X7年3月。A公司以1200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额)将其生产的设备销售给B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该设备的生产成本为100。万元。B公司采用直线法对该设备计提折旧。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编制20X7年合并财务报表时,因该设备相关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而影响合并净利润的金额为()。
A.180万元 B.185万元 C.200万元 D.215万元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13.(3分)按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报表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应当()。
A.按历史汇率折算
B.按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C.根据折算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其他项目的数额计算确定 D.按即期汇率折算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14.(3分)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下列项目中与合并成本无关的是()。
A.为实现合并支付的律师服务费 B.合并企业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 C.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 D.合并企业支付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15.(3分)20×8年5月6日,A企业以银行存款5000万元对B公司进行吸收合并,并于当日取得B公司净资产,当日B公司存货的公允价值为1600万元,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其他应付款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计税基础为0,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计税基础一致。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200万元。假定合并前A公司和B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两家公司,假定该项合并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合并条件,所得税税率为25%,则A企业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商誉分别为()万元。
A.0,800 B.150,825 C.150,800 D.25,775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16.(3分)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计入()。
A.营业外支出 B.资本公积 C.财务费用
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17.(3分)甲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且均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2×10年1月1日甲公司投资500万元购入乙公司100%股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500万元,账面价值400万元,其差额由一项按5年摊销的无形资产形成。2×10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00万元,期初未分配利润为0,2×11年分配现金股利60万元,2×11年又实现净利润120万元,在2×11年末甲公司编制投资收益和利润分配的抵销分录时,应抵销的乙公司期初和期末未分配利润分别是()万元。
A.0,60 B.0,120 C.70,108 D.70,98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18.(3分)在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成本小于所获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该记入的账户是()。
A.“管理费用—购置成本” B.“无形资产—商誉” C.“营业外收入” D.“营业外支出”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19.(3分)A企业2007年1月1日采用经营租赁方式从甲公司租入一台设备,价值400万元,租赁期为5年,租赁合同规定:租金在每年年初支付,第5年为免租期,第1-4年的租金分别为40万元、60万元、80万元和100万元。甲公司为A企业承担5万元费用,A企业的该项租赁发生初始直接费用和或有租金分别为4万元和2万元。A企业采用直线法摊销租金费用。则A企业对该项租赁应确认的租金费用为()万元。
A.57 B.55 C.59 D.56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20.(3分)甲企业20×3年12月购入管理用固定资产,设备的入账价值为5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7年年末,甲企业对该项管理用固定资产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2400万元。并假定20×9年年末,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700万元。甲企业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假定甲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使用年限与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均与税法相同,并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甲企业在转回暂时性差异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企业20×9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为()万元。
A.借方50 B.借方75 C.借方100 D.借方125 得分:3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二、多选题
1.(4分)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企业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期末会引起“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的有()。
A.本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B.本期转回存货跌价准备
C.本期发生净亏损,税法允许在未来5年内税前补亏 D.实际发生产品售后保修费用,冲减已计提的预计负债 E.根据预计的未来将发生的产品售后保修费用,确认预计负债
得分:4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C,D 解析
2.(4分)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的有()。
A.存货
B.递延所得税资产 C.应付及预收款项 D.资本公积 E.实收资本
得分:4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B,C 解析
3.(4分)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一般可以认为一方取得了对另一方的控制权()。
A.一方取得了另一方51%有表决权的股份
B.通过与其他投资者签订协议,实质上拥有被购买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
C.按照法律或协议规定,具有主导被购买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的权力
D.有权任免被购买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具有绝大多数成员 E.在被购买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具有绝大多数投票权
得分:4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B,C,D,E 解析
4.(4分)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下列非货币性交易中,属于同类非货币性交易的有()。
A.以自产的汽车换取生产汽车用钢材
B.以作为原材料使用的钢材换取汽车,用于运输 C.以生产设备换取对方生产的汽车,用于公司行政管理 D.以持有的股权投资换取管理用设备 E.以生产的商品换取对方生产的商品,用于对外销售
得分:4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B,C,D,E 解析
5.(4分)与个别财务报表比较,合并财务报表的特点是()。
A.反映母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 B.由企业集团中对其他企业有控制权的控股公司或母公司编制 C.以个别财务报表为编制基础 D.有独特的编制方法
E.反映的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得分:4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B,C,D,E 解析
6.(4分)下列子公司不应包括在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之内的有()。
A.受所在国外汇管制及其他管制,资金调度受到限制的境外子公司 B.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原子公司 C.已宣告破产的子公司 D.合营企业 E.联营企业
得分:4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B,C,D,E 解析
7.(4分)以下属于某企业关联方关系存在形式的有()。
A.该企业的母公司 B.该企业的子公司
C.与该企业发生日常往来的政府部门 D.该企业的供应商
E.对该企业实施共同控制的投资方
得分:4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B,E 解析
8.(4分)下列各项中,属于融资租赁标准的有()。
A.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小于等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5% B.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大于等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75% C.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大于等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90% D.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大于等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90% 得分:4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B,C,D 解析
9.(4分)油气资产折耗的方法有()。 A.产量法 B.年限平均法 C.直线法 D.年数总和法 E.双倍余额法
得分:4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B 解析
10.(4分)在某一特定时期发生的会计业务主要是指()。
A.会计解体清算 B.企业破产清算 C.物价变动会计 D.分支机构会计 E.外币业务会计
得分:4知识点:高级财务会计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A,B,C 解析 交卷的时候提示
第五篇:高级管理学心得体会
高级管理学心得体会
第一讲 决策
决策是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的基础,是衡量管理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管理活动证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管理学家赫伯特.A.西蒙曾指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定了整个管理活动的成败。如果决策失误,组织的资源再丰富、技术再先进,也是无济于事的。”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有原则,信息是决策的重要依据。决策是一个复杂的活动,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完整的决策过程包括诊断问题、明确目标、拟定方案、筛选方案、执行方案、评估效果6个步骤。任何方案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两益相劝取其重、两害相劝取其轻”的利弊权衡,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进行选择。最后要将方案实际的执行效果与管理者当初所设立的目标进行比较,看是否出现偏差及偏差大小。决策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同时,决策受到环境因素、组织自身因素、决策问题的性质、决策主体的因素的影响,在决策过程中要明确各影响因素,尽可能减小不利因素的影响,使执行效果尽可能的与所设立的目标一致。
通过这一讲的学习,对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位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决策的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第二讲 计划
计划是目标实现的蓝图,具体明确了实现目标所必需的资源组合、时间进度、任务和其他举措,计划工作在一个组织中是管理的首要只能,其他工作都只有在确定了目标。制定了计划以后才能开展,并围绕着计划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说目标是要明确未来要达到的状态,那么计划就是明确现在的手段。所以,管理学中的计划一词通常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体现为计划决定组织的目标,另一方面,计划又规定了实现目标的手段。
在实际工作中,目标、战略、政策、、预算、规划等都是计划的表现形式。计划不仅是组织、指挥、协调的前提和准则,而且与管理控制活动紧密相联。计划为各种复杂的管理活动确定了数据、尺度和标准,它不仅为控制指明了方向,而且还为控制活动提供了依据。可以说计划是一个确定目标和评估目标实现最佳方式的过程。
第三讲 组织
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协同行动的集合体。所有组织都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和开放性这三个主要特征。根据组织表现出的性质,可以把组织的构成要素确定为:组织环境、组织目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这四个基本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组织。
组织设计是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组织设计是一个过程,随机制宜和因地、因时、因人而异,是一种连续的或至少说是周期性的活动。组织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组织设计要遵循5个基本原则,即专业化分工原则、柔性经济原则、权责对待原则、控制幅度原则、统一指挥原则。同时,组织设计受到环境、战略和技术三个方面的影响。
通过学习,了解到组织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复杂的过程,但也有一定的程序:首先要确定设计的原则,之后依次对各级职能、结构框架、联系方式、管理规范等进行设计,然后进行人员的配臵和培训及运行制度的设计,最后通过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项设计进行必要的修正。
第四讲 领导
领导是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能,领导职能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目前,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领导的作用更加突显。领导是引导和影响人们为实现组织和群体目标而作出努力与贡献的过程,是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影响他人的能力。从本质上而言,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者说是对下属施加影响的过程,这种影响力或通过这个影响过程,可以使下属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领导的实质是组织成员的追随与服从。正是组织成员的追随与服从,才使领导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得以确定,并使领导过程成为可能。
权利是领导的核心,领导权利通常就是指影响他人的能力,在组织中就是指排除各种障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现代领导者在组织中担负起引导和服务两个方面的职责,即指导各项活动的开展和协调及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和帮助。引导职责和服务职责是相辅相成的,并且,服务职责发挥得越好,引导职责就越能有效地实现。对于作为组织主管人员的领导者来说,权力和权威是实施领导有效工具,领导者需要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和权威进行控制和指挥,发挥其在组织中的影响力。
第五讲 控制
管理中的控制职能,是指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组织目标,运用一定的控制机制和控制手段,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过程。从实施上看,组织的管理控制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步骤:建立标准、衡量绩效、将实际绩效与标准进行比较、采取管理行动来纠正偏差或不适当的标准。
在实际工作中,人、财、物等要素的组合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时空变化和环境影响很大,内部运行和结构有时变化也很大,加上组织关系错综复杂,随机因素很多,处在这样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中,要想实现既定的目标,执行为此而拟定的计划,求得组织在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管理控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日常工作中控制主要起到限制偏差的积累和适应环境的变化的作用。有效的管理控制系统应当能够及时地获取偏差信息,及时性地采取纠正偏差措施,以防止偏差的累积而影响到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帮助管理人员预测和把握内外环境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做出正确、有力的反应,以将组织调整到适应的状态。
第六讲 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沟通是伴随管理全过程的管理行为,没有有效的沟通,就不可能有有效的管理。管理沟通是企业组织运行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沟通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沟通可以传递和获得信息。信息的采集、传送、整理、交换,无一不是沟通的过程。通过沟通,交换有意义、有价值的各种信息,生活中的大小事务才得以开展。掌握低成本的沟通技巧、了解如何有效地传递信息能提高人的办事效率,而积极地获得信息更会提高人的竞争优势。好的沟通者可以一直保持注意力,随时抓住内容重点,找出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他们能更透彻了解信息的内容,拥有最佳的工作效率,并节省时间与精力,获得更高的生产力。
其次,沟通可以改善人际关系。社会是由人们互相沟通所维持的关系组成的网,人们相互交流是因为需要同周围的社会环境相联系。沟通与人际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有效的沟通可以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又使沟通更加顺畅。相反,人际关系不良会使沟通难以开展,而不恰当的沟通又会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坏。
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摒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能有太多的平等的思想,与员工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使其了解所做事的意义及价值,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做事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