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孩子畅所欲言论文
新的语文课标越来越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素质重要体现。从小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孩子们的终生发展。而我在语文教学中发现,学生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少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未能得到提高。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认为先得提高学生兴趣,营造氛围,化被动为主动,并且降低要求,化难为易,再逐步提高,力争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锻炼的机会。
一、提供场所,让孩子爱说
每节语文课之前,由一个学生上台进行一分钟说话。最初,话题内容不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笑话、故事、新闻等等都行。学生轮流来,每个人都有机会,有些很不爱说话、平时上课很少举手的同学,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尽管有的只说了一个“脑筋急转弯”让大家猜,却仍然赢得了热情的掌声,我也给了充分鼓励。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兴趣大增,在说话前积极准备,力争表现最好。此时,我根据实际情况,开始适当提一些要求:爱表现的同学我让他边演边说;胆小的同学,我和全班同学不断鼓励他声音大一些。对说话的内容,我也随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而定:学生喜欢看电视,我便让他们学做广告,学生兴致勃勃,表演得惟妙惟肖,积累了不少优美的广告词;利用这样的机会,我让学生谈谈对班级管理的建议,说说假期见闻、倾诉心里话……总之,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整内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不知不觉中,很多同学变得爱说话了。
二、激发兴趣,让孩子想说。
1、想象说话。
充分利用课文的想象空间,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作为学生说话的突破口,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如小学语文《古井》中有这样几句:“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水缸总是满满的”。
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你看到了什么情景呢?”我看见了一位叔叔挑着一担水进了老人的大门……”只见一位少先队员提着一桶水,走在湿漉漉的小路下,忽然脚下一滑,水泼了大半,衣服也湿了,他又回到井边装满水,小心翼翼地提着向老人家走去……”我看见了装满水的那口大缸……”再如《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学完后,我让学生置身于诗中,想象诗所描绘的情景,孩子们想象的火花频频闪现:“微风送来浓浓的油菜香味,诗人站在未成荫的树下,欣赏着暮春景象……一个小朋友拿着扇子去扑蝴蝶,蝴蝶一闪,小朋友差点摔了一跤,等他再看时,蝴蝶已飞进菜花丛中,只见一片金黄,再也看不见蝴蝶的影了……”在精彩的描述中,充分进行了口语表达训练,学生沉浸于优美的诗境中。
2、分角色表演。
在讲读课文的学习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莫过分角色表演。教学《倔强的小红军》时,我便采用了这一方法让学生弄清小红军是如何一步步说服陈赓同志先走的,从而体会小红军的倔强。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都想当一次演员。看着齐刷刷的小手,我只好采取先在小组内表演,然后推荐表演的办法。孩子们一个个都象尽职真正演员,边表演边听取建议,将”台词和动作表现十分到位,全班交流时,教室里掌声阵阵。
3、开展好课余活动。
小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充足,如能加以正确引导,也能从中训练口语能力。我鼓励学生在课余进行吹牛比赛、讲故事比赛,他们觉得很有意思,常听他们吆喝:“今天我们又来吹一吹。”别小看这些活动,它大大地培养了学生兴趣,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同时,也丰富了课余生活。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认真做摘抄,积累语言文字、说话素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集中训练,让孩子会说。
口语交际课是进行口语训练的重要阵地,但在以往,却未得到充分重视,原因是学生准备时间短,很多人无话可说,所以,总是流于形式,课堂只是几个表达能力好的同学展示的舞台,整体能力很难提高,我是这样做的。
(1)分层次要求,及时鼓励。
有些学生基础较差,很少举手发言,让他一下子就完整地说清一件事,且要求语言层次清楚等,是不现实的,学生也会产生畏难情绪。有的学生胆子小,总怕达不到说的要求,所以根本不敢说。为了打消这些顾虑,我做了不同要求:基础差的只一两句也可以,胆小的声音大了一些就肯定,成绩好的边说边表演我们更欢迎,自信心不足的同学可以事先写好提纲。这样一来,学生觉得口语交际不怎么难了,都有了试一试的念头,效果很不错。在评价时,我也采用了同样的办法:一句话评价、向说话者发问、给他提建议等等都行。这样的口语交际课,学生觉得上得比较轻松自由,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2)采用多种方式,人人参与。
为了让学生人人参与,在有限的课堂上尽可能多地得到锻炼,我采用了几种灵活的方式。如开展比赛,首先小组交流,由小组长负责,组员轮流说,共同评议。评议时,你一言,我一语,形式自由。通过评议,定出优秀者,各组优秀者在全班进行比赛。由学生推荐出的评委评出冠、亚、季军。学生很乐意参加这样的比赛。
(3)加强指导,逐步提高。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我随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带领学生认真评议,提出建议,确立下一步目标,使学生逐渐说得清楚明白,说得生动形象。
为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我充分利用了课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同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训练,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所提高,我想只要耐心坚持、多想办法,一定会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篇:畅言,让英语课堂畅所欲言(共)
畅言,让英语课堂畅所欲言
五三小学
张 娟
畅言教学软件在我校已经使用一年多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也熟悉了这款软件的各项功能,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喜欢这款软件的每一项功能,因为它使我的课堂更加生动,更加有效。
畅言教学软件是一种高科技智能教学软件,该系统主要由电子课本,电子白板,备课平台等三大部分组成,特别适合语文、英语、音乐等学科的教学。
在畅言系统中我经常用到的功能是:书写、擦除、聚焦、截屏、录屏、幕布、打开多媒体文件等功能。除了这些功能外,还有一些特色功能:课本内容即点即读、智能板书即时朗读(英文朗读)、课堂口语评测与互动教学(英文发音评测、模仿朗读、情景对话)等功能。
荀子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畅言”,就是英语教学中教师善假于物的“物”,教师善用“畅言”技术,课堂教学会更有效。我使用了一年多,现谈谈几点体会。
一、善用“畅言”学单词
打开畅言软件中的英语电子课本,我们可以用电子课本中的图片来教学单词,还可以利用即点即读的功能,让学生跟读单词,给学生一个标准的语音语调示范。还可以用畅言中的一些练习题和游戏来巩固单词。
二、善用“畅言”读对话
英语教学中用“畅言”读对话,可以让学生学到纯正的英语。跟“畅言”比,我想大部分老师都有一点差距,所以在教学生初读对话,把对话读通读顺,我就让“畅言”代劳了。早读课上,学生跟着“畅言”读,琅琅的读书声,在校园里回荡着,发音不够准确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让他们跟着多读几遍。在教学生单词读音时,不但让学生跟着读,还利用无线话筒等设备对学生读音进行评判,指出不足,有效纠正了学生读音不准的毛病。这既使我高兴,也使我从心中产生一点悲哀,老师作用仅仅是播放“畅言”,教师不是成了一个播放员了吗?怎么办?通过反复听“畅言”读对话,我欣喜地发现“畅言”不论读得多么好,但在感情上永远比不上我们人类,我们教师可以在让学生跟着“畅言”读通读顺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对话,把对话的感情读出来。在“畅言”读得准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引导,让师生读得比“畅言”深情并茂,既发挥“畅言”在“读”的方面作用,也让教师扬长避短,发挥了教师作用,让课堂更艺术。
三、善把“畅言”与课件相结合
我在刚利用“畅言”上课时,在网上找或自己做幻灯片课件,每个课件都有十几张甚至二三十张。通过几节课下来发现,用了课件,“畅言”就用得很少甚至没有用,“畅言”在上课无用武之地,怎么办?通过思考,我发现,自己在使用幻灯片课件总是把十几张合在一起,所以“畅言”用不到了,应该把幻灯片课件分成几张镶嵌在“畅言”的课本中,使课件与课本紧密结合。
畅言教学软件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活了,学生的兴趣更浓了,教学的效果更高了,英语的质量提升了。畅言教学软件,我们的朋友,值得信赖,真正实现了英语教学中的“畅所欲言”。
本文在甘肃省首届畅言教学系统应用软件征文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第三篇:论文—让习作成为孩子的享受
让习作成为孩子的享受
金寨镇中心校 刘存良
对于孩子们来说,童年应该是他们享受快乐,感受幸福的大好时光。然而提到作文,大多数的孩子会感到恐惧,发出无奈和深深的叹息。新课程走到今天,我们理应让孩子将习作当做快乐的事,在自己的心灵王国里自由徜徉。
一、感悟生活,点燃希望。孩子的心灵是丰富的,现实生活是多彩的,只有让孩子丰富的心灵与多彩的 生活接轨、融合,才可能是孩子的作文绚丽多姿。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积极、健康、美好的心灵去观察、思考、感悟生活的美。
(一)让孩子热爱生活,给孩子一双观察、发现的明眸。
教孩子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习作就会感人的。当然,观察不仅是方法,更重要的是对身边的人、事和环境的留心、关注与热爱。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必然也是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的人。如用欣赏的眼光留心父母、同学及周边的人的日常言行、表情、活动,去感受他们的热情、友善、正义与果敢等。在此基础上再教给孩子们观察不同事物的不同方法、顺序。
(二)培养孩子们的情感,给一个会思考,能感悟的大脑。良好的兴趣是孩子作文迈向成功的基点,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传统教学中重视的是习作技巧,强调的是“写”,忽视了习作过程,而习作过程恰恰是孩子精神享受的过程,孩子越写越没兴趣。“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当我们顺应天性来做事时,一切都变得简单。因此,将作文教学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让孩子充分的参与其中,有激情、有感受、有材料,孩子自然会兴趣盎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表达也就水到渠成了。有效途径——“快乐日记天天练”。
二、重视积累,厚积薄发。
小孩子经历少,见识有限,下笔也就无话可说。文章源于积累,读书破万万卷,下笔方有神。只有语言及来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语文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通过朗读和背诵来积累,品味语言,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光是课内阅读还远远不够,要知道孩子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把他们引向更广阔的语言世界,摘录其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甚至篇章的结构、行文的文本、表达的方式等等,这样长期积累下来,孩子的语言材料不断丰富,写作时的语句自然会源源不断地流向笔端。有效途径——写读书笔记。
三、读写结合,有法可循。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的读,自由的思,无拘无束的议,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借鉴模仿。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那么我们就让孩子的习作就从模仿开始。但“仿”不能机械的仿,不能生编硬套。
除了范文,下水文也是有效方法之一。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也是最受崇拜的对象,所以在指导学生写作前要写好下水文,只是下水文的运用一定要从教育的实际出发,根据作文的具体要求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来确定。它可以是一个开头或结尾,或是一个重点段落,甚至是教师当堂的口头作文。
四、多面修改,提高能力。
“文章不厌其烦,精雕细凿始成金。”叶圣陶说:“作文是改出来的。”开放作文评改方式,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一)师评。学生当堂完成的作文,总会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解决效果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当堂朗读自己的习作,同时要引导其它学生认真听,并能作出评价,教师面批。
(二)自读自改。叶圣陶说:“文章写好之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要念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顺耳。”学生作文写好后,不要急于改,而是安排时间,让学生读,边读边改。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以及自我修改、完善、评价、鉴赏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互评互改。同学之间依据作文的基本要求相互边评边改,相互商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
五、评价激励,树立信心。
语文新课标之处:对于学生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与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这要求我们犯下架子,把自己定位于学生的知心朋友。热情地欣赏他们的作品,体验他们的情感,发现他们的亮点,认真写好评与语,从选材、布局、表达、思想、情感、态度上予以充分的肯定,甚至,张扬他们的哪怕是一丁点可取之处,使每一个孩子受到鼓舞,从而对写作充满热情和勃勃的兴趣,用手中的笔去点亮心中的灯塔。
六、情动文生,自由表达。赞科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的词语。”文章是用来交流和传递的,没有情感流露的文章,何以打动别人?教师必须十分细心地去发现,并不露声色地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去陶冶情操,去塑造美好心灵,消除顾虑,敞开心灵尽情倾诉。带着激动的心去作文,自然文笔动人,宛如一个文辞不怎么样的人在写情书是,却文采飞扬,声情并茂。
简言之,作文是活动,作文即做人,作文应该是一种享受。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从关怀孩子的发展入手,立足孩子的心灵,贴近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作文中体验成功,从而放飞心灵的梦想在快快乐乐、轻轻松松的习作活动中去修身养性,去享受和书写美妙的人生。
第四篇:让我的孩子爱上读书论文
附件2:
统一编号: 2010年 青岛市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优秀论文
征文 统一封面
文章标题: 让我的学生爱上读书 作者姓名: 卢伟 所在单位: 青岛宁安路小学 通讯地址: 青岛宁安路小学 邮 编: 266000 电 话: 85988196 手 机: *** E-mail: ***@63.com
让我的学生爱上读书
青岛宁安路小学 卢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从小喜欢读书是我们神圣的职责,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有时我想,如果我的学生爱读书了,那是我作为语文教师最骄傲的事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都深刻的认识到课外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好处。但是如何让学生喜爱阅读,把阅读变成一种习惯,并能够将阅读内容进行分析、汇总、记忆直到运用,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通常是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帮助。
一、循序渐进,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阅读的内驱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学生就会挤时间读,有滋有味地读,从中吸取知识,吸取有益于人生的养料。
二、扎扎实实,进行阅读指导
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恰当的读书方法,注重其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身需求。我的作法是:
1、结合平时课内阅读教学传授读书方法。
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课外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因为它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指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学生容易接受,效果很好。
2、介绍行之有效的课外读书方法。
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并告诉他们,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粗看一遍再细读,你是在大致了解了作者的思路、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带着自己明确的探求目的去读的。这好比旅游,面前摆着一张道路虽崎岖而标志十分清晰的地图,自己心中十分明确要在哪里粗粗领略,在哪里逗留观赏,在哪里去追本溯源,在哪里需稍事休息……这样的游览一定是时间节省而又极有兴致、极有收获的。还有一种游览是见山登山,遇水涉河,攀树才见叶绿,披草偶见落英。这种游览虽偶尔也有“曲径通幽”的瞬间欣喜,但不知错过了多少好景致、消磨了多少宝贵时间,白走了多少冤枉路。两种游览相比,前者去掉了多少盲目性与偶然性啊!
3、班级共读,实地演练
我充分利用中午的午休时间,和学生共读一本书,并交流阅读体会,旨在给学生铺设了个性化的平台,重视个性化解读,教会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来判断。
在交流中,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书中的句子作为例证,不仅张扬了个性,辨清了是非,而且还明白了,会读书的人不仅读懂了书中的趣味,更能通过思考,读出自己身边的生活,读出自己。
三、发动家长,给予阅读帮助
学生课外阅读的成功与否,直接取决家长。因此,开展课外阅读还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我充分利用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有效手段,将课外阅读的意义、作用,乃至书目等同家长广泛协商,以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并发动家长亲子共读,和孩子交流读书感受。
记得我在《致家长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阅读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他像一块敲门砖,敲开了孩子通向世界的大门。当我们的孩子拥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就拥有了面对未来世界的基本条件。世界虽大,却可以任意翱翔。不要抱怨孩子不爱读书,不会读书。追根朔源,在于你我没有悉心指导,没有循序诱导。希望家长朋友都能躬下身,和孩子一起读书,就文章的思想性和词句的理解和孩子交流探讨。
随后,我利用我校的家长开放日,为家长上了一节亲子共读的示范课,旨在抛砖引玉,引导家长如何与孩子共读。并告诉他们,和孩子交流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读科普书籍,做科普实验;可以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续编故事,仿写故事;可以用你来问我来答等形式。我还鼓励家长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有较大选择余地的阅读材料。并把这些阅读材料放到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以便于学生随时阅读。并要求每个同学上学时都要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还要把书放在课桌上。当学生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注意力会很自然地被吸引过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状态。
四、搭建平台,展示阅读收获
教师要及时地鼓励学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我建立了宁安路小学三年级二班博客,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我鼓励孩子们把阅读体会和仿写的自己的小故事,发到班级博客圈中,并定期打开网站和学生一起欣赏。
总之,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并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是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第五篇:论文:让一年级的孩子爱上朗读
让一年级的孩子爱上“朗读”
金坛市直溪中心小学焦月萍
【写在前面的话】 一次坐车的路上,听到一位教授高年级的老师说,现在班上有些学生连课文都读不正确、通顺„„这时候教授低年级的我便断然地将责任领受:如果老师在教低年级时,注重孩子朗读习惯地培养和朗读水平地提高,到了中高年级便不会出现这样好笑、“愚蠢”的事儿了。于是,在平常的工作中,我暗自使劲。在上周的常态课教学中,虞校听了我的课,欣然地肯定我班的朗读水平甚至达到了有些二、三年级学生的水平。我心里很开心,但是,感觉自己做的还不够,因为只有不断总结和反思,才能不断提高„„
一、再度思考——为什么要让孩子朗读
我想:不管做什么事,只有自己意识到了其事的重要性,才会一如既往、坚持到底地做下去。
现在我们天天跟孩子上语文课,那语文课到底是干什么的?让我们再来重温于永正老师的一段话: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主要是为了学习语言的,是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能力的。规范的书面语言是怎么学来的?是读来的。语文能力是老师讲出来的吗?不是。如果讲能讲出能力来,那教学这件事不就太简单了吗?
仔细分析这段话,感觉于老讲的是多么的质朴深远——阅读能力是孩子们自己读出来的。记得徐世荣先生也对朗读教学的意义做过阐述,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本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
所以有人说:“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的确,有了语音,书面语言才有了活力,才有了跳跃着的生命,才能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慢慢内化成自己有序的语言。
二、回首往事——引领孩子走上愉悦的朗读之路
现在,听着孩子们入情入境地朗读,心里感到很开心,但是自己的目标自己了解。只有不断地坚持和努力,才能越做越好。
1、每个早读课亲临现场
现在想来,一年级的孩子从什么都不会到学会拼音到能一本正经的朗读了!尽管他们的进步很大,但是在早读课上,让学生跟着语感还没有稳定形成的小班长朗读,心里很放不下心来。
所以一年级上学期的每天早读课,我都亲临现场,从提醒孩子们的声调开始,一遍又一遍地领读,深情并茂,抑扬顿挫,手舞足蹈。
读《家》时,我用自己的手势和温和的声音带领孩子们游览一个又一个幸福而又温暖的家;读《看菊花》时,我用自己的动作和刚劲的声音让孩子体验菊花的勇敢;读《大海》时,我用轻柔的声音和笑眯眯的样子让孩子们见识了大海的静谧和宽厚„„
每一段朗读都是一路特殊的旅程,孩子们从刚开始地声调不准,到竭尽全力地注意,从面无表情地朗读逐渐变得投入、认真,我为孩子们的进步感到高兴。
尽管自己的作业还要抽别的时间批阅,但是我觉得这段时间的付出非常值得,因为孩子们的朗读只有重视在最前头,给到孩子们最好的榜样示范,才能让孩子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激发起孩子最大的朗读兴趣。
2、每节语文课必写小黑板
因为乡下的条件有限,不可能每节课都将重点文字打在屏幕上,让孩子们正襟危坐、认
1真朗读。但是一年级的孩子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之甚短,如果老师因为偷懒而不顾孩子的心里感受,只顾大部队的朗读响亮、准确,而没有教给孩子们具体的朗读方法,指引孩子们看好文字读书,很可能就会出现古代故事中“滥竽充数”的现象。
而老师将重点文字写在小黑板上圈圈点点,或是将短的文章写下让孩子们亲眼瞧见,或是将课文中的长句子写下来并亲自给孩子们画上节奏,我想: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朗读方法地指引和良好习惯地培养。
刚开始我班有些后进生读书也真是费劲,他们经常将词语读错、句子读破,或是朗读长句子不知如何是好,但是我没有放弃,我相信铁杵能磨成针,他们的朗读会越来越好。上课时,孩子们的小眼睛看着黑板,沉定心思地朗读,有一丝的马虎休想逃得了我的“火眼金睛”。在我的严格要求和管理下,在我的一板一眼的规范和教学中,孩子们对于朗读不断严谨,朗读时多字少字、或是读错的现象也逐渐减少。
3、每节课必先看老师朗读
现在我每上一节语文课,在进行完有趣的导入后,我都让学生坐端正,眼睛看着我、耳朵认真听我朗读。这一招是跟于永正老师学的。
记得有一位美国语言学家研究发现:人们谈话,35%的内容是靠单纯语言表达,65%是靠伴随语言(主要指面部表情及手势等动作)表达。可见,讲话者的伴随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多么巨大。讲话如此,朗读当然也不例外。还有一位名叫艾伯特·梅拉别恩的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获得信息的总效果等于7%的文字加38%的声调加55%的面部表情。这位研究者则从听者(学生)这个角度,道出了伴随语言的重要作用。
这就告诉我们:老师只有有表情地朗读(包括适当加点手势等动作——这一点对于低中年级儿童尤为重要),才能充分地表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学生只也有“看老师读”——耳听老师读的声音,眼观老师读的表情和形体动作,才能充分获取老师所传出的信息,深刻地感知课文。光听不看,就会大打折扣。
在班上我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个眼睛睁大看着我,觉得很奇怪。可是现在当我入情入境地朗读完之后,孩子们一个个眉开眼笑,拼命地鼓掌表演。我知道那是因为在他们的生命旅途中,抑或是有了别样的体验和感受而兴奋不已,抑或是被老师投入激情地表演深深感动„„
现在,当我漫步在孩子们朗读声中,我发现了好多的孩子正摇头晃脑、面带表情、小眼发光,如果说是我想通过范读要给孩子带来些许变化的话,在孩子们的身上我却感受到了灵动的力量和投入的带劲。
三、提高教艺——让学习和研究在课堂上开“花”
一年级的孩子生性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只有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时间,精心设计才能让孩子们燃气朗读的激情。
[案例一]抓住重点形象感知
——《骑牛比赛》教学札记
上完这节课,感觉孩子的朗读非常带劲、到位,我知道那是因为我抓住了重点,运用了多种方法给了孩子生动的感受,所以孩子们的体验非常到位。
师:刚才你们通过努力拿到了去南美洲观看骑牛比赛的门票。下面比赛就要开始了,老师要看一看谁看得最认真?朗读课文第二段最认真、最投入?
(孩子们投入到再次感受和体会课文的意境中。)
师:谁来说说你看完比赛的感觉?
周楚轶:我感觉骑牛比赛太精彩了,而那公牛真的太疯狂了!
师:说得真好!看看第二段中有哪些词是描写公牛的?
(学生很快找出野性大发、疯狂地上下蹦跳)
师:同学们,在电视上我们可能也看到过斗牛比赛,那些牛如何疯狂?如何野性大发?王旭:他们一看到红布,就拼命地冲过去,速度非常快,像箭一样。
陈欣妍:公牛的角特厉害,还会把小孩顶死。
„„„„(孩子们一个个紧张地、皱着眉头说道。)
师:是的!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公牛的疯狂、野性大发吗?
(孩子们摇头晃脑,声音激昂地读起来。)„„„„
师:尽管公牛如此疯狂,但是有一位骑手的表现确是令人惊讶。他是谁?瞧!他来了!
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这幅图,说一说,在比赛现场你都看到什么了?
薛沩琪:公牛拼命的上下蹦跳,想把骑手甩出去,但是骑手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师(插嘴):对!观察仔细,想象丰富!这位骑手就像涂了胶水一样牢牢粘在牛背上。吉宇航:我看到牛的尾巴扬在空中,正在拼命发威,想把骑手甩下去,但是并没有成功。田梦瑶:你看!牛屁股后面的尘土都飘起来了,可见这头牛真的发怒了。
师:是的!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但是骑手孩子牢牢地骑在牛背上,你们知道这就叫什么吗?
(有的孩子看着老师眼睛看向了小黑板,快要用粉笔圈出“技艺高超”了,便歇斯底里地叫道:技艺高超)
师:孩子们,光这样吵闹是没有意思的。你能通过投入地朗读再次展现骑手的技艺高超吗?那才叫真的本事!
(孩子们好像个个憋得慌,好不容易找到了宣泄的场所了,便什么都不管地带劲地读起来)
【教后感想】一年级是小学阶段学习语文的开始,词语的教学是开启孩子们思维和遐想的大门。新课标中也指出:在低年级就要重视字、词、句、篇等语言的积累。而我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画面描述、通过看图发挥想象等形象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公牛的特点、深切地理解感受了“技艺高超”的意思。这样通过抓住重点进行引领,孩子们对于课文的理解就轻松得多。孩子们通过努力感受到了课文的境,体会到了课文的情,还愁孩子们读不好课文吗?
[案例二]进入情境深切感受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札记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要让学生体会老百姓对于毛主席的深深感激之情,从而感受毛主席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着想的伟大胸怀。而如何让孩子们感受到沙洲坝人民在饮水方面遭遇的严重困难,并发自内心地感激毛主席?我想:只要在课文“抑”的方面大肆渲染,才能更加显现出毛主席的高贵品质。
师:看到“沙洲坝”的“沙”这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朱晨旺:那里到处都是黄沙,人们都睁不开眼来。
陈欣妍赶紧补充:就跟沙漠里一样,非常地干燥。
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起了简笔画:是的!这儿气候干燥,土地都一块一块干裂,空中沙土飞扬。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生活在这儿的人们在饮水方面会遇到哪些困难?
孩子们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了大胆地想象,有的说:“水源很难找。”有的说:“人们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喝,非常的劳累。”有的说:“要翻越好几座大山才能挑到水喝。”——我都给予了学生们很大的肯定。
这时候,我拿出了上网查找的描写葛洲坝人们用水困难的故事,播放了一段和故事意境差不多的悲情音乐。我动情地朗读起来,当读到“毛泽东和杨家兴来到池塘边,只见村边连着几口池塘,有的妇女在浣洗衣服,有的挎着菜篮在洗菜,有的在涮马桶„„”这段时,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苦难经历,这时候我仿佛也变成了在沙洲坝那儿生活的苦难的人,我的声
音哽咽起来,眼泪在我的眼眶里打转,这时候我仿佛也感受了孩子们的紧张„„
故事朗读完了,孩子抱以热烈的掌声,他们现在可能还没有这样的痛苦经历,但是今天我在课堂上的流泪一定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给予他们心灵一次很大的洗涤,他们或许也有些感受到了沙洲坝人民生活的困苦。
当下面我让孩子们读一读文中是如何描写的时候,陈雪玲同学清脆的朗读给了听课老师一次很大的享受,让人欣喜的是她能将文中的重点词进行深同感受地朗读了。
[教后感想]很庆幸自己曾拜读过李吉林老师的《小学语文的情境教育》,她的书中就有这样的观点——“只有先老师自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才能深切地打动孩子”。在这节课上,我通过画简笔画、音乐渲染、激发想象等方式让孩子进入故事情境,我想: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我的情感投入给了孩子们有力的支撑,当孩子们有了对于课文深切的感受,并且拨动了孩子内心情感的琴弦,孩子们一定很乐意地投入朗读。
四、整本阅读——让孩子从心底里爱上朗读
新课标中指出:“要鼓励孩子少做题,多读书,并且要读整本的书。”我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淀他们丰厚的文化底蕴。
现在通过我和孩子们的共同坚持努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快读完5本课外读本了。《日有所诵》天天坚持,不过形式已由老师的领读换成了陈欣妍领读;学校发的《中华诵》我们已经朗读、背诵大半;通过每天中午的半小时课外阅读时间,我已经帮孩子们朗读了3本孙幼军的童话小说。
通过我和孩子们的不断努力和坚持,孩子们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上星期五我帮后进生张帆读书,瞧!反映灵敏。外地子女小陈慧每天回家一写完作业便投入课外书的朗读,哈!她现在朗读起来可以迷倒一大片。那个在我每次朗读课外书总是用铅笔头点的飞快的呆呆的罗宇翔现在朗读速度已经不慢。
【结语】现在班上的大部分孩子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语感,早读课我交给了班长领读,我再也不要像以前那样亲力而为。现在我心中的目标就是带领孩子多读一些课外书,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感染孩子,让孩子们模仿、逐渐养成习惯。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孩子们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