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案例教学研究论文(小编整理)

时间:2019-10-25 18:0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案例教学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案例教学研究论文》。

第一篇: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案例教学研究论文

1案例教学与实践性知识

“案例教学”是师范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开创的“问答式”教学法(又称“产婆术”)是案例教学法的雏形。案例教学就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与内容,以典型案例为材料,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和良性互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基本原理和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内化为个人认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手段[1]。职前教师———师范生的案例教学是指借助案例提供的教育教学情境,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讨使师范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一种方法。通过案例的学习,可以促进师范生更深入地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促进教育理论向师范生个人理论和实践性知识的转化。近些年,“教师实践性知识”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真正主宰。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在此,遵循陈向明的看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2]。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呈现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光包括职后的积累,还包括职前作为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的培养。当前,对职前教师的培养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新教师不能适应一线的教学工作,究其原因就是师范生在大学期间更多注重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得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指导就业后的工作实践,所以,丰富、培养实践性知识成为当前师范生教育的一大重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案例”为载体,通过案例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的情境,获得相应的策略性知识,进行实践性知识的积累。

2案例教学对于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的意义

2.1案例教学可以为师范生提供一个“准实践”活动的空间

师范生虽然可以通过“教育实习”接触教育实践,但实习的时间毕竟有限,而案例教学实际上是给予师范生另一种形式的“实习”机会,是一种“准实践”活动。案例教学,首先要为学生呈现一个教学案例,这种案例一般就是一个真实教育场景的再现,在案例中,包含了有关教育理论及学生的一些信息,这就为师范生提供了一个“准实践”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师范生在这个情境中通过对案例中所包含问题的分析、讨论,逐渐理解掌握与案例相联系的教育理论,丰富教育体验,不断提升实践性知识。

2.2案例教学有利于师范生更好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

案例的呈现,能让师范生“身临其境”于教学情境之中,之后教师要围绕案例组织师生间、生生间的讨论,而讨论的内容必然要涉及每个人对案例中或教学内容的处理,或学生活动的组织,或几个棘手问题的解决,这些都要求学生必须在结合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正是师范生掌握如何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良好契机。

2.3案例教学可以提供给师范生一个反思的机会

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在讨论时,每个学生都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实现思维的碰撞,当出现与自己的观点不同的看法时,学生就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及别人的观点,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新的认识。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通常会对案例教学进行一个总结,在总结时,授课教师一般会给出正确的解决策略或表明自己的看法,师范生会在多次思考、探究、反思后,形成一定的教育经验,进一步内化形成实践性知识。

3基于实践性知识的案例教学的实施

对于实践性知识,有学者认为一般包括四个要素:主体、问题情境、行动中反思、信念[3],并强调实践性知识的拥有者是教师本身。

3.1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的关键是要选出一些典型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能反映所包含的知识点且可以进行拓展的案例。选择案例时,首先要保证案例与所教学的内容是相关的,与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其次,案例要来源于真实的教育场景或是对真实教育事实的提炼,要让学生体验到案例的真实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再次,案例需具有典型性,能围绕所讲的基本理论和核心内容,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作为师范生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其中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即建立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所以,所选案例要能含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可以去挖掘,对于每一节具体的内容,教师要能从已有的成熟案例中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必要时,还要能根据所讲概念、原理的需要,自己编写案例。案例可以是表现普遍问题的事件,也可以是反映教育教学中优秀的、值得学习的事件;可以选择一节完整的教学实录、也可以是一个短小的教学片断;可以是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还可以是师范生自己撰写的教案;还可以让师范生根据自己撰写的教案进行试教,并把试教内容当作一个案例,充分利用。这样的案例,由于是学生自己的真实实践,讲课者和听课者在知识水平上又属于同一层次,在讨论时,更容易引起共鸣。

3.2案例教学的运用

案例教学时,可以遵循“情境创设———对话———反思———知识建构”的模式。此过程中,通过案例提供的教学情境,师生、生生合作对案例加以研究、分析、讨论,探寻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充实师范生的实践体验。

3.2.1案例的提出

案例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接近于真实教育场景的情境,如可以由教师生动形象地对所选案例加以描绘;也可以由学生声情并茂地描述自己的一个学习或执教经历;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或者文本呈现案例等。

3.2.2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呈现出来后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时,教师可以采取“由例到理”或“由理到例”的模式。“由理到例”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之前要向学生介绍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再引导学习者运用这些概念、原理解释案例中的一些现象,通过分析、讨论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例到理”即是先给出案例,再由师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发现、理解相应的原理、概念。作为教师,指导学生案例讨论时,要注意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在学生讨论意见不能达到统一时,要引导学生搁置争议,不至于乱场,同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不要急于对于学生的结果给出肯定或否定评价。

3.2.3总结与评价

为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要对案例教学的过程及学生的表现给予一个及时、科学、客观的评价。评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和结论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系统化,同时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的方法和思路进行回顾和分析,并加以整理,以进一步应用于以后的学习;讨论结束之后,针对讨论的核心问题,教师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这样学生就能对学习中所涉及的问题有一个系统的正确的导向,结合自己的认识,更好地内化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在案例学习过程的表现给予科学评价,以鼓励为主,内容可涉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科学应用了所学的理论、表述方式是否恰当、所得结果是否合理等,这种评价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4.1案例库的建立与完善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案例是否适合师范生直接影响案例的教学效果,但案例的准备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作为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整理所用到的案例,还要经常根据在课堂中实施案例教学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及时补充、修正、完善案例,要逐步和同行一起建立起案例库,以实现资源共享,对于所建立的案例库,也要及时进行丰富和更新。

4.2注意案例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及职责

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案例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案例选择,理论引导以及对学生的点评。教师首先应履行自己的责任,选择恰当的案例提供给学生,同时应扮演好指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指导学生如何下手分析、思考、争辩,推动师生、生生讨论进一步加深,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独立思考、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学生而言,要使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动的参与者,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在模拟的决策过程中受到训练。

4.3注重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案例顺利进行取得成效的保证,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积极思考,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及时反思,才能逐渐把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尽可能实行小班授课,教师要注意关注所有的学生,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案例教学的活动。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以学生的参与性相对较高、教学内容体现实践性等特征深受教育者的欢迎。然而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案例教学,应该不断地去探索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融合,以更有效地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

参考文献:

[1]高芳.案例教学在高师教育学教学中的运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103(1):26.

[2]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27.

[3]陈向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10):36.

第二篇:关于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的探索

关于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的探索 摘要:本文首先阐释了实践性知识对师范生的意义,而后分析了实践性知识的特征及其生成条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师范生 实践性知识 生成一、实践性知识对师范生的意义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一般认为,教师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等几个方面。其中,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所必备的知识,长期以来这两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师范教育的足够重视,而且也探索出了诸多高效的教学途径。

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国外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后于90年代传人国内,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给实践性知识赋予了多个定义,但都包括“为教师所拥有”、“属于知识范畴”、“直接影响实践”等要素。如国内最早的定义是,“教师的实践知识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或者更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另外,也有研究表明,“教龄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存在着显著影响,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水平随着教经济期刊/jjqk/龄的增加而逐步上升”。这一结论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教师所拥有”的特点完全吻合。由于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而且又是“教学经验的积累”,所以,在职前教育阶段对实践性知识的关注相对较少。如果在校师范生能生成一定的实践性知识,必然有助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能缩短岗位适应期,尽早进入合格乃至优秀教师的行列,提前体验到职业的成功感和幸福感。

二、实践性知识的特征及其生成条件1.情境性——情境浸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智慧,它不同于理论知识或技术知识那样将某些普遍、固定的原理或原则运用于对象,而是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来完成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且“它是与每个具体情境相连的,它必须考虑到在实践中的各种复杂性,它依赖于随时生成的各种判断与决定,它根据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发生改变,它关注各种特别事件,它随时会在过程中因需要而改变其原定目标”。因此,实践性知识具有情境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情境浸润”是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的首要条件。因为实践情境是实践性知识的源头,只有将师范生“浸润”在实践情境之中,他们才能感受到相关的经验,从而生成相应的知识。

2.缄默性——专业引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通常以一种无意识、不易被发觉的方式储存于大脑之中,教师个体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在拥有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以外还拥有了哪些知识。正如波兰尼所说的:“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说出的东西要多。”正因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缄默性的特征,所以它潜藏于个人意识深处,隐而不显,难以系统地外化和阐述,也难以通过言语等途径直接进行教学活动,这就决定了实践性知识的传授不能依靠“言传”而是需要“身教”。其中,专业引领是实践性知识“身教”的最佳方式。在此过程中师范生通过观察专家示范、与专家对话等实践活动,能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换言之,专业引领是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又一条件。

3.个体性——自主建构在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中,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属于公共知识,而实践性知识属于个人知识。教师的个人知识是以其个体的主观经验参与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之中,从而不断积累起来的个体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所以教师的个体知识存在于每位教师的“心”中,“对于同一种教育现象,每位教师都有基于自身经验的不同理解,建构对事实的不同认识”。基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个体性特征,“自主建构”就成了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电力论文发表/dllwfabiao/成的另一个条件。因此实践性知识的生成除了需要情境浸润和专业引领等工具性途径以外,还必须有用“心”思考和领悟的主体性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师范生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三、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的主要途径长期以来,由于受实践性知识研究程度的限制,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生成途径大多囿于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之后的实习活动。而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条件提示我们,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是一个长期浸润、由表及里、拾级而上的过程,所以,在教育实践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应将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贯穿于教师职前教育的全过程。

第三篇:教师实践性知识

教师实践性知识

林崇德等人侧重从内容及来源角度下定义,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更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陈向明侧重从作用角度进行定义,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叶澜认为:实践性知识一般是指教师关于课堂情境和在课堂上如何处理所遇到的困境的知识,是建立在前一时期专业学科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基础上的,是一种体现教师个人特征和智慧的知识,它更能集中反映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互动性的特征。

钟启泉从教师反思角度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作为实践者和洞察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之中的‘意蕴’的活动。

我们认为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应该涵盖实践纬度、情境纬度、知识纬度、反思纬度和价值观纬度。也即,教师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在既定知识体系中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根据实际情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并对教育教学过程和结果中进行反思。反思的过程同时又是提高和知识生成的过程。因此,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不断改进、不断创造和不断生成的。

其中,建立在教师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经验知识仅仅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对学生及情境的价值判断以便于开展或实施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及其教育教学活动的完结后,教师们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反思。这当然包括学者们所提到的过程中的反思和实践活动后的反思。经过反思后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性知识。

第四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要素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要素。1.教师的教育信念

信念是人对于生活准则的某些观念持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信任感的意识倾向。然而,教师的教育信念则应该是教师对教育中的某些观念的坚定确信和倾向,具体表现为对教育目的、学生应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及其实施和评价等问题的理解,教师的信念是积淀于个人心智中的价值观念,通常作为一种无意识的经验假设支配着教师的行为,它是应用型的。

2.教师的自我知识

教师的自我知识是指教师对自身以及其内心世界的有意识的反映,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估、自我体验、对自我调节的认识等。此类知识主要体现在教师是否知道运用“自我”进行教学,是否了解自己的特点和教学风格,扬长避短,适度发展;能否从错误中学习,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3.教师的人际知识

教师的人际知识包括对学生的感知和了解、热情和激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具有一种特殊的个人品质: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是以一种个人的方式体现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会通过身体力行表达自己对某些人际交往原则的理解,并表现在课堂管理中。

4.教师的情境知识

教师的情境知识主要透过教师的教学机智反映出来。教学智慧是教师作瞬间判断和迅速决定时自然展现的一种行为倾向,这一层次知识源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的情境性、不确凿性、动态性和过程性特点,因此,教师在课堂场景中会面对许多不可预测的各种随机性偶然性变化,这些不能回避的变化和现实情况要求教师必须做出适当判断和选择,要超越理论的条条框框,根据情境“当机立断”、“急中生智”。

5.教师的策略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主要基于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思考。此类知识包括:教师对学科内容、教学法、教育学理论的理解,对整合了上述领域的教学学科知识的把握,将原理知识运用到教学中的具体策略等。

6.教师的反思性知识

教师反思性知识是指教师静下心来对自己已经经历过的、现在和未来正在经历的教学行为进行深思熟虑的思考和选择的知识。主要表现在教师知道如何对日常教学中已经习惯性了的、部分常规化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进行理性的判断、检验与评价。尽管以上论述并没有说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所有内容,事实上也不可能用语言或符号表达所有的实践性知识,但笔者认为上述几个方面内容能够说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本构成成分。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系统分析 教师实践性知识所构成的内容之间往往是相互结合起来共同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作用的,它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在教学过程中,同样的教学内容,同一个班级,同一群学生,而不同的教师却能演绎不同的版本。如窦桂梅、于永正等著名教师,每位教师的教学经验无不渗透着自己的特色,也就是教师通过对各种要素的整合与加工,形成个人的知识,再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便形成了个人独特的教学艺术,那便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由于实践性知识贯穿了知识、态度与技能等几个方面的学习领域,由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批判反思性知识综合而成的习得的性能,是一种融合之后的教育智慧。所以,我们所说,实践性知识是各要素整合后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然后通过教学这种方式把它展现出来。因此,我们不能用孤立的眼光研究和探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容,而应该将他们置于一个系统中,用系统的方法和动态的思维方式来看实践行为背后的这些知识构成。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提取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提取过程,实际上就是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过程,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而形成的,一方面要靠教师自身的努力,不断学习,形成实践——反思——实践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教师教育的观念和培训方式也要进行必要的变革。尤其是传统教师教育注重“讲授”的培训方式;忽视教师已有知识背景等等,这些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都是不利的。只有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并转变为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才真正对教师的教学和自身发展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具体来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提取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重视并加强对教师已有知识基础得提取

教师已有的知识是指教师已经具有自己关于教育教学的一些基本看法和观点,且这些已形成的各种关于教育教学的观念深深受到了教师成长、受教育的经历及个人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是教师在一定教学情境中通过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而进行的主动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已有知识经验背景对实践性知识提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从培养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上提取

教师的实践反思所关注的是教学实践,强调教师实际知道些什么、做了什么,并对此进行理性的反思和批判。事实上,教师只有经过反思才知道已有的教学经验是可取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以及能及时地指导今后的实践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综合众多研究者的成果,一般认为对于教师而言,其教学实践反思主要通过写日记、自传、构想、文献分析等方式单独进行反思,或通过讲故事、教师座谈、参与观察方式与人合作进行反思,通过这些方式,加强教师对其自身实践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教育实践,形成合理的实践性知识。

(三)建立教师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是当代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提出的,其涵义是指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不仅要终身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而且要开放自我,与人沟通,最终达到从个体学习、组织学习到学习型组织的目标。教师群和学校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是教师实践性知识得以提取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型组织中,教师通过相互的研究、讨论,取长补短,相互进步,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在笔者实习的学校,对于教师的成长,学校通过两种组织形式进行学习:一种是科组的所有教师对一名教师进行听课、然后集体点评,以此促进教师的成长;另外一种就是“一帮一”,组织每个有资深的老师带一名新教师,这样更加有利于新手教师的成长,只有通过交流才能看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看到别人在哪些方面具有优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只有合作才能学会宽容、谦逊以及别人的长处,才能丰富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的积累,为在教学中有效提取实践性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教师实践性知识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08教育技术学黄晋

我是一名大学生。回想起从小学到高中。的确有那么一两位老师。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他们深深的印在我心里。可奇怪的是,这些老师竟没有一个是教信息技术的。我还记得我是小学五年级接触的信息技术(那时叫微机课)。一直到高三。可是学了怎么多年的信息技术。却什么也不会。甚至连老师的姓都不知道。这也那怪。可转眼我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不久就要成为一名信息技术的老师。虽然没有亲历体会。但也了解到了一些现状。

当前,随着课改的深入,信息技术课程从以前的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发展到现在的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在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堂中,不少教师反映信息技术课太难教了。比如,课堂纪律难于控制,特别是上机课,教师的思想负担很重,总感觉学生的逆反心理很强,明明备课备得很充分,但教学的理念和措施总是不能完整地实施,课堂效率老是达不到预期效果。以致认为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完成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任务,是一件难事。信息技术课程之所以难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学生方面: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个体,他们所处的正是网络时代,虽然物质生活丰富了,但由于所处的多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大部分都娇生惯养,依赖性强,自我意识突出,且不易经受挫折和打击,所以他们的心灵是脆弱的,一旦迷上电脑网络,很难自拔。来自家长、老师的劝告不但很难奏效,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另外,许多学生只觉得计算机的学习就是玩游戏,学习目标不明确。

家长方面:大部分家长对现代信息技术了解甚少,客观上对孩子如何使用计算机没有办法给予正确引导,因而,小部分家长对学生如何使用家里的电脑和宽带网采用放任自流式的管理,加上多数家长因为怕影响孩子的学业,反对孩子使用家里的电脑和宽带网,这又给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反作用力。

教师方面:很多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信息技术学科没有统考,没有升学的压力,每周课时少,造成师生关系淡薄,加上学生家长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花点时间去用电脑。有时为了学科竞赛需要,教师想主动给学生辅导,学生却说家长反对,弄得自己很没面子,进退两难。

课堂教学方面:由于大班额,学生差异大,上机辅导力不从心,学生有怨言。虽然备课花了极大精力,但原先准备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都很难得到实施。另外,作为信息技术物质基础的互联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生理心理特点,学生的自制能力差,且无法辨别游戏和网络的利与弊,学生一上网,就只想QQ或玩游戏,精力分散,一上课就和学生较起劲,每次上课,心情都不舒畅,感觉在做无用功。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些方面的问题?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殊性,面对来自学生、家长、学科教学任务等各方面的压力。

所以,处于夹缝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唯有自强不息,立足信息技术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通过和学生并肩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拥有共同的目标,这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课堂效益!只有提升课堂效益,才能让学生真真正正地从信息技术课堂中获益,并由学生的获益,进一步改变家长的看法,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得到加强和提升,并由此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效益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出色地完成学科的教学任务。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无论上哪一门课。以下是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些基本准则。

(1)以身作则 诲人不倦: 教师个人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品质形成。一个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的教师,会让学生欣赏并有意模仿其言行。学生更愿意与教师接近且乐于接受

其教育。(2)理解学生 尊重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教师不能轻易损伤学生的“面子”。中学生由于生理上的发展变化,独立性逐渐增强,注意力开始从外部世界倾向内心世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能力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表现出自尊心、好胜心明显增强,要求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教师要避免对学生有成见或偏见,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避免以“先入为主”、“第一印象”等错误认识看待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多角度、多方位去了解学生,做到不但听其言、观其行,而且要知其心,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这让我想起了几位对我一生都有影响的老师。他们建立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因为他们让我们永远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一、形象早已刻在我们的心中。

首先是他们的人格魅力吸引着我。他们那种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好像和我们融为了一体。他们在上课的时候,时不时向我们透露他们的一些人生道理。他们用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其中对我最有影响力的老师,是高中的数学老师————周老师。虽然我的数学不是很好。可是自从他上了我们的数学课后。我开始喜欢数学。如果有一天我成为一名老师。我希望自己做像他那样的老师。他总是教我们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他的数学的确很厉害。不得不让我们班的人佩服。而且每次高考适应性考试,他都会参加。而且每次的成绩都在130分以上。他是我们心中的骄傲。所以,我们每个人虽然底子不一样。但我们都很努力。其次,他的知识讲得很到位。甚至他上课基本上不带书。因为书上的内容他都很熟悉。当我们有不懂得时候。他总是耐心的给我们讲解。还有他上课很有趣。看我们累了。就会教我们做些小游戏来缓解疲惫。有时他就给我们吹牛。还会讲一些其他学校的动向。总之,我们班的人都很喜欢上他的课。上他的课。没有感到累。没有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只觉得很轻松。

上信息技术课时,我们也觉得很轻松。可是这种轻松,是因为没有老师管我们。我们可以做自己的。但我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又不好。只有打打游戏。在百度里搜一些图片或电视剧的剧情介绍,还有一些歌曲。那时QQ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只有做这些无聊的事放松我们的心。所以,这门课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什么也不会。只是上了大学才开始学习。这是我当初作为一名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一些现状。可现在即将成为信息技术老师的我,该怎样上这门课呢?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已不是当年的微机课。我至今仍不明白。以前上微机课。老师究竟要让我们掌握什么。而现在信息技术已经渗入到各个学科。学好信息技术可以辅助你学好其他课程。对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同学们的观念已慢慢的在改变。所以,当我们作为一名老师。不仅仅传授一些信息技术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信息技术的素质。而但我们作为一名学生时,不仅仅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信息技术服务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师生关系朝着一种和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方向发展。这样信息将最大限度地最好的为我们师生所用。

下载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案例教学研究论文(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案例教学研究论文(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

    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与共享 摘要: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是指幼儿教师个体在真实、鲜活的教育教学情境中,结合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教育教学经验和信念等,在他人的引导......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综述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综述摘要: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生长点,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存在对其研究不系统,界定不清等问题。本文从教师实践性知识......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1前言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由理论型转为技能型,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量进一步增大,因此对应用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

    师范生实习案例

    事件一: 我所在的实习小学,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农民工子女,平时父母很忙,没有时间去教育孩子,更别说给孩子更多的关系和体贴,甚至有的父母直接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自己见不上几次面。所......

    经济管理类人才培育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面对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现状,高校人才培育要从应用型人才培育为出发点,对经济管理类人才进行导向性培育、实用性培育,将学生的“学”与“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注......

    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三种知识

    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三种知识 名词解释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SubjectInvolvedKnowledge)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法等相......

    会计实践教学研究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最重要主体教学之一,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学生技能的培养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

    师范生实践报告

    师范生实践报告15篇 师范生实践报告1 因为是师范生,学习的专业也是师范类的,为了给自己以后的工作积累足够的经验,所以社会实践特意找了一家个体补习班当辅导老师的工作,提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