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的教学反思(五篇材料)

时间:2019-12-16 09:5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溶解度的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溶解度的教学反思》。

第一篇:溶解度的教学反思

“溶解度”一直是初中化学概念中的教学难点,学生难以理解,新课程要求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下面给大家分享溶解度的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溶解度教学反思1

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于理解,且这个概念也是初高中衔接不上的一个点,初中新课程中对溶解度的计算不作要求,老师也讲得浅显,但到了高中,又有对溶解度的直接计算,所以很多同学不能适应。因此,初中老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溶解度这个概念的实质。以前是老师讲授,然后生硬地给出溶解度的概念,不符合新课标理念,今年我改变了教学思路,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请举例说明:

1、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例如,碘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2、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高锰酸钾在汽油和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3、什么是饱和溶液?

教师:我们把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做这种物质的溶解性,通过实验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性是各不相同的,但溶解性只能粗略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定量地描述溶解能力的大小,就要用到溶解度,在讲溶解度之前,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若在家里,你如何来比较白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的大小?

学生讨论提出了一些方案:

方案1:取大小相同的两玻璃杯,放入等量同温度的水,再放入相同的白糖和食盐,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比较两杯中剩余固体的多少,剩余多的溶解能力差,剩余少的溶解能力强。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种方案的可行性。有的同学提出质疑,假设你加入的两种固体都全部溶于水了,没有剩余固体出现,怎么判断呢?经过讨论,同学们想到,所加的固体,一定要保证其中一个至少达到饱和,于是有的同学提出另一种方法:

方案2:先称取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多称点),在温度相同,水的质量相同的两个杯中,分别把两种物质加入,边加边搅拌,直到不溶解为止,都配成饱和溶液,再称剩下的固体,看哪一个溶解的质量多一些,溶解多的溶解能力就强。

到这时应该说已水到渠成,老师把握时机讲解,这个溶解能力实际上就是通过水中溶解的溶质的多少来体现的,如果在上述条件下把杯中的水都换成100克,则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的多少就是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数值越大,这种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这时由学生讨论总结出溶解度的概念。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学生自己得出了溶解度概念,体现了获取知识生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溶解度教学反思2

学习第九单元第二课题《溶解度》时,我的计划课时是安排2课时。其中第一课时,我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溶液的形成”进行学生自主发言式的简单复习,接着老师提出问题“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了“溶液中溶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有关。”即相同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不同,其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那么,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的溶解量是否可以是无限量的呢?然后,请学生联系生活中冲糖水喝的事例,先进行思考和讨论,再由演示实验,说明结论。得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接着还是以学生熟悉的糖水为例,用打形象、贴切的比方,平白的叙述等方式,让学生先从经验上去分析,对糖水进行加糖、加水、加热等操作,对所得糖水溶液的影响变化。有了形象的理解后,再由学生上台具体演示以上几种操作的实验。其他学生观看实验现象,并试着说出结论。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出温度和溶剂的量对溶液的影响,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进而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换方法进行归纳。

本课,我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糖水为契机,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课堂上,拉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较易于接受和理解。采问题式,鼓励学生思考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通过学生演示实验,亲自用化学实验的方法验证结论。学生掌握较好。教学效果较好。不足之处,我认为就是课堂上给做的课堂练习量不是很充足。

溶解度教学反思3

本节课以“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和“饱和溶液涵义”为中心目标,以活动与探究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进行了有个性、有创意的快乐探究之旅。教学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中的素材,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活动提供了许多机会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我的舞台,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设置问题群、应用多媒体、分步突破难点,使环节紧扣、层层递进,师、生及教材编写者思维同步,形成共鸣,高潮迭起。

本节课按40分钟的教学活动时间设计,教师应充分把握好课堂环节,才能顺利完成。课外探究内容对激活思维、进一步培养求异思维、提升学生质疑能力有积极作用,学生积极性比较高,完成较好。

第二篇:《溶解度》教学反思

《溶解度》教学反思

《溶解度》教学反思 溶解度本节课以了解“饱和溶液涵义”为中心目标,以活动与探究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围绕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两个要素”大胆取舍,进行了有个性、有创意的快乐探究之旅。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素材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活动提供了许多机会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我的舞台,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另外教师有意制造错误,让学生产生顿悟,设计巧妙。教师设置问题群、应用多媒体动画、分步突破难点,使环节紧扣、层层递进,师、生及教材编写者思维同步,形成共鸣,高潮迭起,延展了“涵义”──结晶现象,很好演绎了“组织者”“参与者”“首席”的角色。

一、成功之处: 这节课准备的比较充分。首先,在备课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资源,对知识深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设计了一堂以实验带动计算的课。在备课过程中,我注重创设教学情景,以三支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引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并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常见溶液,如:酒,葡萄糖溶液等,令课堂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另外,整节课充分利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带动学生以探究为手段,分析、讨论、总结知识,力求使化学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注重了落实,真正做到教师导、学生学,并且注意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二、不足之处: 这节课以计算为主,但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重点强调解题格式。

第三篇:溶解度教学反思

溶解度教学反思一:

在本节内容中,虽然说难度不大,但在习题中,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很多,原因在于对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以及对溶解度影响因素的准确理解和掌握上,学生容易出现错误,根本在于对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以及对溶解度影响因素掌握和理解不是很准确,在做题的时候,感觉难度不大,自己觉得是做对了,但实际上出现了错误。因此在学习饱和溶液时,强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饱和溶液的三个条件: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说是该条件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在理解固体溶解度时 也强调固体溶解度的三个条件:一定温度、100g溶剂(水)、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质量(所有单位是克)。在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时,强调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并结合溶解度曲线图分析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不同情况:大多数固体物质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是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熟石灰)(并且要求学生记住特例)。在此基础上理解制取晶体的两种方法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互变条件、提纯物质。在学习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时注重结合生活实际 分析温度和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对于溶解度曲线图,作为初三的学生绘图应该说难度不大,着重指导学生从溶解度曲线图中分析和概括信息。在此基础上,加上适当的练习,在练习时再强调知识点,多数学生能正确和准确分析题目。个人认为在本节教材的处理和教学中,应该是基本成功的,望各位同仁提出指正意见和建议。二:

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示,而溶解度是物质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当精确地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时,就需要一把衡量的“尺子”──溶解度。

要比较溶解能力就必须在同一规定条件下,比较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多量。因此,溶解度概念既包含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又进一步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的具体数量,是溶解性的具体化、量化和精确化。溶解度是为定量研究各物质的溶解性而作的一种人为规定的概念。

对于溶解度概念,我认为应先逐点分析,再让学生总结出溶解度概念。

通过上节课学习的物质溶解性,知道溶解度为什么要强调“一定温度”的条件,也可以利用形象比喻促进学生思考:用一试管水跟一烧杯水分别溶解白糖和食盐,能否判断白糖和食盐哪个溶解能力更大吗?说明要进行物质性质强弱、能力大小的比较,就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人们对固体溶质的溶解度所定的标准是“100克溶剂”,因此比较溶解度,一定要使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达到最大值,即溶液达到饱和,否则无法比较。溶解度单位是:克/100克水。建议让学生从:条件、标准、状态、单位方面归纳。三:

溶解度教学反思5篇溶解度教学反思5篇

本学期在上第九单元第二课题《溶解度》时,我的计划课时是安排3课时。其中第一课时,我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第一课时:先对第一课题“溶液的形成”进行学生自主发言式的简单复习,接着老师提出问题“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了“溶液中溶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有关。”即相同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不同,其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那么,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的溶解量是否可以是无限量的呢?然后,请学生联系生活中冲糖水喝的事例,先进行思考和讨论,再由演示实验,说明结论。得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接着还是以学生熟悉的糖水为例,用打形象、贴切的比方,平白的叙述等方式,让学生先从经验上去分析,对糖水进行加糖、加水、加热等操作,对所得糖水溶液的影响变化。有了形象的理解后,再由学生上台具体演示以上几种操作的实验。其他学生观看实验现象,并试着说出结论。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出温度和溶剂的量对溶液的影响,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进而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换方法进行归纳。

本课,我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糖水为契机,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课堂上,拉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较易于接受和理解。采问题式,鼓励学生思考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通过学生演示实验,亲自用化学实验的方法验证结论。学生掌握较好。教学效果较好。不足之处,我认为就是课堂上给做的课堂练习量不是很充足。

四:

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于理解,且这个概念也是初高中衔接不上的一个点,初中新课程中对溶解度的计算不作要求,老师也讲得浅显,但到了高中,又有对溶解度的直接计算,所以很多同学不能适应。因此,初中老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溶解度

如“溶解度”概念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本节课以“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为中心目标,以活动与探究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进行了有个性、有创意的快乐探究之旅。教学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中的素材,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活动提供了许多机会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我的舞台,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设置问题群、应用多媒体、分步突破难点,使环节紧扣、层层递进,师、生及教材编写者思维同步,形成共鸣,高潮迭起。

由于教学任务重安排的内容较多,结果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建议以后再讲本节时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只完成溶解度的定义,第二课时讲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本节课还有一个缺点:师生之间配合不是太好,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跟上教师的思路,回答问题事实而非。

今后上课时要多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对学生给予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跟上教师的思路,当然也要注重学生的不同观点,不能只顾照着自己的思路走。

五:

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于理解,且这个概念也是初高中衔接不上的一个点,初中新课程中对溶解度的计算不作要求,老师也讲得浅显,但到了高中,又有对溶解度的直接计算,所以很多同学不能适应。因此,初中老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溶解度这个概念的实质。以前是老师讲授,然后生硬地给出溶解度的概念,不符合新课标理念,今年我改变了教学思路,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请举例说明:

1、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例如,碘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2、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高锰酸钾在汽油和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3、什么是饱和溶液?

教师:我们把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做这种物质的溶解性,通过实验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性是各不相同的,但溶解性只能粗略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定量地描述溶解能力的大小,就要用到溶解度,在讲溶解度之前,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若在家里,你如何来比较白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的大小?

学生讨论提出了一些方案:

方案1:取大小相同的两玻璃杯,放入等量同温度的水,再放入相同的白糖和食盐,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比较两杯中剩余固体的多少,剩余多的溶解能力差,剩余少的溶解能力强。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种方案的可行性。有的同学提出质疑,假设你加入的两种固体都全部溶于水了,没有剩余固体出现,怎么判断呢?经过讨论,同学们想到,所加的固体,一定要保证其中一个至少达到饱和,于是有的同学提出另一种方法: 方案2:先称取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多称点),在温度相同,水的质量相同的两个杯中,分别把两种物质加入,边加边搅拌,直到不溶解为止,都配成饱和溶液,再称剩下的固体,看哪一个溶解的质量多一些,溶解多的溶解能力就强。

到这时应该说已水到渠成,老师把握时机讲解,这个溶解能力实际上就是通过水中溶解的溶质的多少来体现的,如果在上述条件下把杯中的水都换成100克,则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的多少就是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数值越大,这种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这时由学生讨论总结出溶解度的概念。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学生自己得出了溶解度概念,体现了获取知识生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第四篇:初中化学教材《溶解度》教学反思

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于理解,且这个概念也是初高中衔接不上的一个点,初中新课程中对溶解度的计算不作要求,老师也讲得浅显,但到了高中,又有对溶解度的直接计算,所以很多同学不能适应。因此,初中老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溶解度这个概念的实质。以前是老师讲授,然后生硬地给出溶解度的概念,不符合新课标理念,今年我改变了教学思路,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请举例说明:

1、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例如,碘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2、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高锰酸钾在汽油和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3、什么是饱和溶液?

教师:我们把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做这种物质的溶解性,通过实验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性是各不相同的,但溶解性只能粗略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定量地描述溶解能力的大小,就要用到溶解度,在讲溶解度之前,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若在家里,你如何来比较白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的大小?

学生讨论提出了一些方案:

方案1:取大小相同的两玻璃杯,放入等量同温度的水,再放入相同的白糖和食盐,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比较两杯中剩余固体的多少,剩余多的溶解能力差,剩余少的溶解能力强。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种方案的可行性。有的同学提出质疑,假设你加入的两种固体都全部溶于水了,没有剩余固体出现,怎么判断呢?经过讨论,同学们想到,所加的固体,一定要保证其中一个至少达到饱和,于是有的同学提出另一种方法:

方案2:先称取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多称点),在温度相同,水的质量相同的两个杯中,分别把两种物质加入,边加边搅拌,直到不溶解为止,都配成饱和溶液,再称剩下的固体,看哪一个溶解的质量多一些,溶解多的溶解能力就强。

到这时应该说已水到渠成,老师把握时机讲解,这个溶解能力实际上就是通过水中溶解的溶质的多少来体现的,如果在上述条件下把杯中的水都换成100克,则溶解达到_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的多少就是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数值越大,这种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这时由学生讨论总结出溶解度的概念。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学生自己得出了溶解度概念,体现了获取知识生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第五篇:溶解度教学反思(陈静华)

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教学反思

本次公开课,是按照五校联合体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把工作重点定为探索“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联合体计划以此为主题,由五所学校共同承办跨署际交流的教学展示周活动。应该说和上一次的教学展示一样,课前也是进行了反复的备课和磨课,课后的反响很不错。下面我谈谈对这堂课的感想。一.对理论的反思

这次备课前,我所参考的资料主要是有关“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资料,现在我所理解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是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的理论,注重学生的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其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即首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做假设性的解释,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后总结规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是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前认知特点实施一定的教学策略。需要一定的供学生探究学习的设备和相关资料。

这节课共有三个探究活动:如何衡量KNO3和NaCl溶解能力的大小?二是认识溶解限量;三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表示方法。课堂中,通过老师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加上循循善诱的引导,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激烈而有序地讨论,争先恐后地发言,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使概念得以完善,问题得以解决。这种多样化的探究方式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探究思路。自己感觉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中,由于时间上的限制,少了一些实验的载体。下次再开课时,可以把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教学内容整合一下,让实验探究的教学环节显得更为完善和丰满,这样探究的味道会“更浓一些”,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就能更透彻、精密一点。

二.对教材的反思

在这次的开课过程中,我们先拟定好开课的课题,然后才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安排。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有密切联系的,除了水资源、水的性质以外,主要有三个课题:第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其中涉及到三大分散体系,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液的酸碱性等等;第二课题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是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第三课题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我们浦东新区化学教研室有过关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究的资料。比如:对 “溶液”这个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我们有一个有效、合适的调整,就是将溶液的组成、溶质质量分数提前到物质的溶解性之前进行教学。当然要确保这种调整的有效性,要多做作业设计的工作,作业与课时教学内容的契合度高了,针对性强了,效果才会显现出来。同时为了确保这种调整的有效性,需要一种思维方式——深谋远虑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教学中的gps导航系统。“溶液”这个主题内的多个子课题之间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甚至相互牵制,我们需要在准确把握这些关系的基础上,瞻前顾后地进行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后一课时出现的教学内容可能需要在前面的多个课时中逐步、多层次地渗透和叠加,是“渗透”不是“超前讲解”。这次开课的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自信性很强,这样的调整效果是明显的。三.对教法的反思

我们选择《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作为展示课的目的,就是和老师们再一次地研讨教学方法,以期改进原有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尽可能地学得更好,以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如何让学生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如何让公开课的形式“既扎扎实实,又别具一格”,是我这次开课首先关注的问题。所以首先我考虑的是以学生这一行为主体应该学什么、体验什么,而不是教师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为出发点,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对于知识与技能这一可量化的硬性目标是这样设置的:“了解溶解度概念的涵义;能从溶解度曲线中获取相关的图示信息;学会绘制溶解度曲线”。对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这样体现的:“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体验实验条件的控制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型结合法在体现事物变化规律中的作用”。当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隐性的目标是要靠许多节课的点滴积累,长期的坚持不懈和潜移默化来实现。

本节课从实验的判断,到方案的设计,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限量因素的认识到溶解限量随温度变化规律的发现,再到溶解限量实质的理解,三者有机融合,让学生体验了溶解度概念的形成过程。从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到在坐标图上描点连线,让学生体会表格法向坐标法转化的过程。同时在这节课中,讨论固体物质的溶解限量时,提炼出控制变量法;在引导学生绘制溶解度曲线时,总结出数形结合法;在许多环节上还采用了对比法,如让学生将表格法和坐标法进行对比。这些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行为对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应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上了一节不太好上的课,收获很大!

上海市进才中学本校

陈静华

2011-11-22

下载溶解度的教学反思(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溶解度的教学反思(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化学《溶解度》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溶解度》教学设计 一、 设计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

    溶解度教学片段2:溶解度

    4 溶解度教学片段2:溶解度 教学纪要 【课 题】 溶解度 【适用学生】 普通中学初三学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对溶解度的定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能够理解提出溶解度的实际意......

    溶解度 教案(一)-教学教案

    设计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

    九年级化学关于固体溶解度教学的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易县实验中学 卓玉茹 九年级化学关于“固体溶解度”教学的反思 实验中学卓玉茹 初中学生是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训......

    溶解度曲线的教学反思(共五则范文)

    溶解度曲线的教学反思 关于溶解度的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 张 妮 溶解度这节课的内容是属于中考常规考题中经常出现的内容,相对而言题型多变但是难度不大,但是学生出错率特别高。......

    《溶解度》说课稿

    《溶解度》说课稿 临夏市第一中学 石振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溶解度》,根据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

    溶解度教案

    溶解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

    溶解度化学教案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3.使学生掌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