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政治生态建设评价(汇编)

时间:2021-02-01 15:4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某村政治生态建设评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某村政治生态建设评价》。

第一篇:某村政治生态建设评价

关于**街道的政治生态建设如下评价:

一、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方面

1、从遵守相关制度方面,存在“慢”的作风问题。个别部门办事效率低,沟通不通畅,速度慢。

关于**的政治生态建设如下评价:

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方面

1、从党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党内政治生活形式及内容等方面,存在照搬照抄、不讲创新问题。在学习的针对性有待提高,往往是泛泛的通读,在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村工作上还有差距;

在党员教育管理上还不够深入,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法律意识有所欠缺,党支**党支部2020年有2名党员因触犯法律开除党籍。

三、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方面

从“放管服”改革,落实惠民政策方面,存在的宣传不到位问题,导致4名年轻人误解失地农民保险政策,错失2018和2019年的失地农民保险。

四、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方面

1、从遵守相关制度方面,存在“散”的作风问题。压力传导有待进一步增强,满足于责任书签订了,要求提了,但在督导检查、听取汇报上还不够主动和及时,从而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懒散的现象。对村小组长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村小组长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干部思想意识、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

第二篇:人民日报:政治生态建设

评论员观察:好的政治生态靠什么涵养

张 铁

2014年07月14日07: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好的政治生态,防止的是“劣币驱逐良币”,保证的是“干事者得利、有为者有位”

常听人说起一个似是而非的歪理,叫“被动腐败”。持此论者认为,那些落马的官员本身并不想贪腐,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家都收礼送礼,到你这儿被说“不”,显得不近人情、自命清高,不仅不利于开展工作,还会影响自己发展。

这样的说法,把贪腐者的堕落完全归咎于外因,自然有失偏颇。但所折射的“政治生态”问题,却也不可小觑。“风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为善;风俗一败,中人以上,皆自弃而为恶”。坏风气一旦形成,流风所及,难免会给好人也造成不良影响。日前,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正有着极强的针对性。

从“七一”之际四只“大老虎”同日被开除党籍,到中央巡视组不避不遮晒出各地问题账单,从政治生态营造看,这可谓一记又一记重拳。“打虎拍蝇”,剜除的是破坏政治生态的毒瘤;涤荡“四风”,清扫的是影响政治生态的痼疾。另一方面,践行八项规定,自上而下形塑全新政风;教育实践活动,密切党群干群血肉联系。去大病、疗小病、治未病,强身健体、固本培元,整个生态系统才能清风劲吹。

驱散政治雾霾,正是为了让更多干部能健康呼吸。试想,如果“不跑不送,原地不动”成为规则,岂不都要想方设法“搭天线”?如果“干得好不如来得早”成为标准,岂不是只能混吃混喝等升迁?如果“做事不如作秀”成为习惯,岂不是都得去搞些花架子、空壳子?可见,好的政治生态,防止的是“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保证的是“干事者得利、有为者有位”。政治生态好了,领导干部才能在所谓要人、名人、能人面前直得起腰,在面子、圈子、场子里动得了真,在私心、私情、私利纠结中撕得开脸,在理想、信念、事业上提得起劲。

在生态学研究中,判断一个生态系统是否健康,有两个标准:一是“最大的自我实现”,二是“最普遍的互利共生”。放在政治生态上,这样的标准同样适用。一则,干事要有激励、有保障,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二则,在这个系统中,通过大家的协同配合、各尽其职,让整体战斗力不断增强。从这样的判断标准看,要形成好的政治生态,也需个体与集体两个方面同时发力。

正如自然生态中的一棵棵树,每个干部也都是政治生态的因子:不仅受环境影响,也切实影响着环境。培育好的政治生态,每个人都不可或缺。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要”,正可理解为个人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应处理好的五种关系。对自己,保持正气,讲信念、树人格;对他人,保持真诚,讲真话、办实事;对制度,坚持原则,守规矩、守底线;对恶行,保持警惕,有担当、敢亮剑;对权力,保持操守,抗诱惑、保廉洁。

而从政治生态系统的维护者、管理者来看,营造好生态要包括激浊、扬清两个方面。风气总是此消彼长,混日子、讲假话、钻空子的人多了,想干事、敢说话、守规矩的人就会被挤压。只有加大惩戒力度,才能防止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同时,“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重视激励的作用、发挥榜样的作用,更是一种“承认的政治”,从而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最关键之处在于,要让各个因子与生态系统之间,形成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政治生态如何,决定着能不能有一大批好干部,能不能塑造一种好风气,这正是“群众最期待的问题”与“反映最突出的问题”的交集。以此入手重建政治信任,才能打造更为现代的政治品格,形成更为强大的改革合力

第三篇:政治生态建设工作总结

政治生态建设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们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着力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事业转型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安排

我们认真贯彻《市政治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精神,迅速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校长为副组长的政治生态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以讲干事、讲团队、讲形象、争先进为总要求,以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为核心的《实施意见》,并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大会进行动员,号召大家牢固树立政治生态建设是生产力的理念,积极参与政治生态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团结奋斗、创先争优”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立足实际,注重实效

我们紧密围绕《市政治生态建设2017工作要点》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扎实开展各项推进活动。

1、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我们组织党委委员认真学习市委领导关于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的讲话,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然后通过党支部“三会一课”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围绕“什么是政治生态环境”、“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如何在优化政治生态环境中发挥自身作用”等专题,深入讨论,充分交流,努力开创团结干事、用心谋事、和谐共事、事争一

流的良好局面。

2、加强领导班子内部制度建设。我们按照“梳理淘汰一批、调整优化一批、配套充实一批”的要求,对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行为规范、决策程序、运行机制等内部制度进行修改完善,认真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制度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了实处。

3、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我们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在综合考察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把看表现、论实绩作为选用干部的重要导向,尤其注重选拔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和科学发展意识强、推动“两个环境”建设有贡献的年轻干部。

4、提升干部素质能力。学校领导亲自进行培训,要求广大中层干部务必讲政治、讲原则、讲正气,发挥承上启下、协调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当好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中流砥柱。我们还举办党员干部学习班,邀请市委党校两位专家进行专题辅导,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素养。

5、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我们以实行全员绩效管理为契机,将主要业务指标和共性工作要求作为各处室及教职工的绩效考核任务,鼓励广大教职工大力发扬创先争优的精神,进一步弘扬正气、开拓创新。

6、开展正风肃纪行动。我们开展作风纪律集中整顿活动,重申了各项工作纪律,引导广大教职工切实改进作风、提高效能。我们按照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开展“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严肃组织人事纪律和财政纪律。我们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对领导班子成员的办公用房进行调整,受到了干部教师的称赞。

三、自我加压,奋力赶超

通过开展政治生态建设活动,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今后,我们要继续贯彻市委的指示精神,不断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进一步发扬“团结、奉献、干事、争先”的精神,坚持“弘扬正气、改善环境、规范基础、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勇于“超前思维”,敢于“弯道超车”,为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2018县域政治生态建设情况评价报告

2018县域政治生态建设情况评价报告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区党风政风社风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社会发展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2018年9月,我县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建立政治生态评价体系的意见(试行)》,深入开展短期预警、定期分析、整体把控、靶向整改,积极涵养山清水秀政治生态。对照《意见》评价体系,现将2018县域政治生态情况作一简要分析评价。

一、县域政治生态总体情况

2018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懈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各镇乡(街道)、县级各部门政治生态综合指数多在90以上,呈现出愈加清朗的积极变化。

(一)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肃。

全县各级党组织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引导全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以有力举措全面肃清***和李春城流毒影响。严格“一切工作到支部”要求,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基本制度。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新常态下政治素养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建立关心关爱和容错纠错澄清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

(二)党内监督更加严密。

各级党组织建立清单管理、量身定制、定期报告、动态监管、述责述廉等制度机制,推动了管党治党责任主体履责尽责。严格落实主要领导干部“五不直接分管”“三重一大”决策全程纪实等制度,有效防范“家长制”“一言堂”。稳步推进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基本构建了“纪检监察+”大监督格局;创新建立政治巡察清单,细化检查内容方式,更好发挥“显微镜”“探照灯”的作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2018年,全县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72件180人,同比2017年分别增长16.9%、3.6%,清除了一批破坏政治生态“污染源”。

(三)用人导向更加鲜明。

县委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严把德才标准,坚持公正用人,坚决不用政治上不过硬、廉洁上不过关的干部。在干部选用中坚决贯彻“六个凡必”,推行“五环节”全程审核把关,全程痕迹管理,严防带病提拔。探索建立系统科学的差异化考核体系,全覆盖开展683名县管领导干部述责述廉工作,多方印证、全面掌握干部的实绩表现,大力选拔讲政治、懂城市、会经济、善治理的优秀干部到重要岗位任职,鲜明用人导向,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四)干部勤廉更加常态。

县委县政府始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狠抓干部队伍纪律作风建设,不断健全密切联系群众机制,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争做真抓实干的好干部。政务服务不断提速,证明事项从8356项缩减到27项,项目从注册到开工最短可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创造了银隆项目180天竣工投产的“成都速度”。县委县政府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被评为全国网民留言办理先进单位,获评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

(五)社会生态更加和谐。

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走基层、解难题、惠民生,2018年完成126项省市民生工程,通过“三报到”机制解决群众问题9915个,网络理政平台办理企业和群众诉求14290件,信访总量逐年下降,网络舆情日趋理性,反映出改善民生、推动发展举措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满意度实现从2015年全省第77位、2016年第61位、2017年第20位,到2018年第1位的四级跳,“清廉指数”逐年上升。成功创建国家健康促进县、位列全国幸福百县榜第91位。

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各牵头单位日常监督、执纪问责、考核考评等情况来看,巩固发展我县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还存在以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关键少数”党的政治建设紧迫感责任感不强。

从政治巡察、监督执纪的情况来看,全县落实主体责任不平衡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一是少数党组织领导弱化,一些党组织对党的政治建设总要求把握不够,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比如,个别单位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对少数领导干部经常缺席党组会议、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生活放任不管。二是主要领导主责意识不强,有的“一把手”认为全面从严治党是“软任务”“虚工作”,把更多精力放在业务工作上,导致出现

“一手硬一手软”现象。比如,多数单位主动发现查处并开展党内问责的数据长期为零。三是管党治党压力传导不到位,有的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形式化、表面化,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签订责任书代替责任落实,压力传导层层递减。四是日常监管失之于宽,一些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不严不实,奉行“好人主义”,以信任代替监督,宽松软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比如,一些领导干部把工作提醒当作谈话提醒,问题导向精准性还不够。2018年全县问责落实主体责任不力的党组织18个、党员干部15人,充分说明这些问题在基层还比较突出。

(二)“微生态”污染的顽固性反复性仍然存在。

腐败是政治生态最大的污染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共立案查处790件837人,立案量年均增长17.6%,查处数年均增长15.4%,充分证明了政治生态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一是高压之下不收敛不收手的问题依然存在,在城镇更新、资源管理、工程建设等资金密集、资源丰富、权力集中的领域尤为明显。比如,县棚改办原主任张东违纪违法系列案,涉案人员之多、职务之高、金额之大均创新津历史之新高;县职业高中原校长、副校长和食堂管理员合谋套取食堂资金近百万元;2018年我县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案件75件77人。这些“污染源”对所在单位所涉领域微生态的损害性侵蚀性非常强,净化修复成本高。二是滋生腐败的空间和土壤仍未完全消除,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来看,一些镇乡和部门在财务收支及国有资产管理、重大经济决策部署、遵守财经纪律、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履行等方面执行不到位,存在较大的廉政风险。

(三)“四风”问题树倒根在,作风建设任重道远。

从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政治巡察等方面工作来看,我县党员干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还不强,纪律作风和精神区位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四风”问题纠而未绝,2018年,我县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11件11人。总体来看,面上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违规发放津补贴、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逐渐减少,但并没有绝迹,“四风”问题还产生了新的隐形变异,给监督执纪带来新的挑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然根深蒂固,虽然“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得到很大改善,但文多、会多、表册多、盒子多、微信群多的感受却在基层干部中普遍存在。二是为官不为相对突出,2018年,我县开展了不作为及“懒散拖”问题专项治理,打造电视问政监督新平台,党纪政务处分24人,问责党组织9个、党员干部54人,特别是在惠民惠农财政资金“一卡通”管理领域,不作为慢作为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党员干部工作浮光掠影,敷衍应付,调门高、落实差,划句号的意识和能力不强,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新的遗留问题。三是实心干事仍显不足,新津地小人少,受传统人文历史环境影响,远郊小县、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等认知观念在一些地方还有较大市场,得过且过、甘于平庸、贪图安逸的庸懒思想尚未根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劲头还不足,与新津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要求还有距离。这些问题,不显山露水,却危害极大。

(四)老问题新风险长时间并存。

从网络理政和群众信访数据来看,事关生产生活的环境保护、城市管理、市场监管、交通出行等方面的问题依然是群众诉求的热点和重点;群众“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信闹不信理”的不良社会心态仍然存在。一是公共服务满意度不高,我县公共服务满意在2012年为全市第1名,但在2016年、2017年却滑落到全市第20名,主要体现在交通出行、基层组织服务、文体活动等方面。二是特定利益群体问题的处置难度较大,比如,失地农民社保问题、被拆迁人员安置问题、涉军群体信访问题等,需要较强政策支持和较长时间防范化解,容易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导火索。三是新常态下新风险逐渐积聚,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广大群众对更优公共服务、更美生活场景和更高精神文化的期盼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广泛,其诉求渠道、诉求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比如,商品房纠纷、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电子商务和公共交通快速发展下的安全防范、社会热点容易泛政治化等问题,逐渐成为需要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新风险领域。

三、加强县域政治生态建设的对策路径

政治生态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既要同治理自然生态一样整体把控,统筹推进,也要针对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迅速净化涵养。

(一)聚焦“关键少数”,持续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

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是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保证。一是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开展“守纪律、讲规矩”模范机关创建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教育督促党员干部始终对党忠诚老实。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及省市《实施意见》,进一步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三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格执行集体领导制度,严格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心齐气顺的政治氛围。四是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结合,重点是抓住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深入开展蒲波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和张东违纪违法案“一案一整改”工作,以案为警、以案为戒,查处一人、教育一方,迅速消除政治影响和生态污染。

(二)严守监督首责,坚持不懈正风肃纪。

党内监督是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关键举措。一是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督促领导干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打好政治生态建设“预防针”。二是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完善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协调联动和发现问题双向移送机制,增强党内监督合力。建立县属国有公司纪检监察工作规则,推动企业廉洁经营、健康发展。健全党员干部廉政档案,完善出具党风廉政意见工作办法,及时为党员干部精准画像。三是聚焦中心强化监督,围绕共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构建“一心三城五镇”城市格局和优化“两园一区”经济地理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县委发展蓝图变为现实。四是锲而不舍正风肃纪,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开展集中整治,着力解决文山会海、过度留痕、检查考核过多等困扰基层的顽疾。

(三)强化制度保障,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及其成效表明,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制度是根本保障。目前,新津集聚着成都“南拓”、撤县设区、共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公园城市建设等多重战略机遇,更需要成熟完备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和规范,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坚决消除政治生态最大“污染源”。二是扎紧不能腐的笼子,结合机构改革工作,对已有制度进行全面审查、评估和清理,动态调整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理顺权责关系,编制修订权力运行流程图,加快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高效顺畅的权责体系。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突出招商引资、政府投资、监管审批、规划建设、征地拆迁、选人用人、医疗教育等事、权、财、人的富集领域,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消减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的空间。三是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多形式加强思想政治和党性教育,督促党员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经常性对表对标,不断校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把握运用“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奖勤罚懒制度,建立澄清正名和恶意举报惩戒机制,营造健康向上的从政环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培育,引导党员干部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用好具有新津特色的廉洁文化、忠孝文化、传统文化资源,塑造昂扬向上的县域人文精神。

(四)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满意度是政治生态好坏的试金石。一是坚持聚焦民生关切,按照“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的工作准则,继续完善“三报到”“民生诉求会办”等群众问题收集解决解释机制,有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持续深化政务服务,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继续推进基层“三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阳光政府。开展民营经济“大走访”活动,保障落实新津“民营经济18条”。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化解企业遗留难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三是坚决维护群众利益,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集中整治,切实消减基层困扰。推行“纪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电视问政”“阳光问责问廉”等模式,给予群众更多参与权和评判权。严肃查处漠视群众利益的不作为和“懒散拖”等行为,进一步赢取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心信赖。

第五篇:政治生态建设之路径思考

政治生态建设之路径思考 ——以安徽省为例

胡效英* 内容提要:政治生态反映一个地方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环境的整体状况,综合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良性治理,树立良好地方形象、引领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证。政治生态的主要因素为:人、事、制。建设路径,首先是建设一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干部队伍;其次是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再次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关键词:政治生态 建设 路径 思考

随着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政治、精神三大文明一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四个基本目标提了出来,人们在关注和研究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等问题的同时,开始着眼于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状态的研究,在2007年12月底召开的安徽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安徽省委首次提出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反响和广泛响应。政治生态反映一个地方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环境的整体状况,综合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文明的政治生态对于经济持续发展、社会良性治理,对于树立良好地方形象、引领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基础和保证作用。营照良好政治生态,是需要多元入手的系统工程,而其中最关键、起引领作用的是作风建设。[1]笔者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对我省合肥、宣州、阜阳、亳州等市政治生态现状进行了调研。从调研情况看,我省政治生态建设的主流健康、积极、向上。自2007年提出政治生态建设以来,通过在省直机关开展效能建设,通过“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通过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效果。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一步弘扬,党员干部作风大为改变,干事创业的能力水平和氛围进一步提高,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勤奋敬业,带领广大群众为我省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保证和支撑,为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起了良好的导向和推动。但是,政治生态中的不文明甚至反生态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不思进取的“懒惰症”、嫉贤妒能的“红眼症”、形式主义的“虚假症”、官僚主义的“扯皮症”、铺张浪费的“奢侈症”、违法乱纪的“腐败症”,[2]等等。提出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的建构路径建议,是本文宗旨所在。为我省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个关键机遇期,树立昂扬向上的斗志,弘扬雷厉风行的作风,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形成全省上下致力崛起的浓厚氛围,以一管之见尽绵薄之力。

良好政治生态的主要构成因素应该包括:人、事、制。人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事即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制即保证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政治生态建设路径,应该抓住这三个关键点。

一、建设一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干部队伍

干部队伍的素质是优化政治生态的核心要素,决定了地方发展的前途。当前,国家间、地区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竞争、资源竞争,更多的是思想竞争、制度竞争、人才竞争;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靠政府推动,还要靠领导干部的先进理念和战略眼光来引导。调研发现,近年来安徽省大规模地选派领导干部去发达地区挂职、去国内知名高校培训进修,大家普遍反映,最大的收获不是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感受到了先进理念和先进思维方法的强烈冲击。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构建优良政治生态的前提和基础。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首要前提是建设一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干部队伍。这是一个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1、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

林林总总的“反生态”的现象,看似五花八门,但根子都是出在思想上。党的思想建设始终是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的问题。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干部队伍,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作为核心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风范等,成为党员干部的信念、理念内化于心,成为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为营照良好政治生态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2、要完善学习的长效机制,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保证 长效机制是推进党员干部学习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根本保证。首先要建立保障学习的长效机制。要适应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的需要,建立健全大规模的党员干部培训的体制机制,做到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培训相结合。保证党员和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参加教育培训以24学时和40学时为起码学习时间;要拓宽党员受教育的渠道,建立常态化、多样化的党员学习培训制度,加强日常学习、脱产学习、短期集中培训。要充分发挥党校在地方干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党校软件和硬件建设,提高党校培训能力,营造能力与素质并重的干部教育环境。其次,要建立健全学习考勤、档案、通报、调研、督促检查等各项学习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促进学习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和创新机制,把党员干部的学习情况的考核与干部的奖惩、评优、晋升和使用挂钩,努力使党员干部的学习形成长效机制。科学安排岗前培训、业务培训、晋职培训、理论培训,并做出具体的制度性的规定,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教育培训,增强各级干部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3、要形成鼓励创新的人文环境,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助动

改革创新是目前飞速发展的时代赋予的重要表现,学习型干部应以变革、创新为基本特征。针对我省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保守和被动现象,在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中必须努力形成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批评空谈者、追究诬告者的社会氛围,营造公平诚信的人文环境,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干部的创造活力、创新智慧和进取精神,继续发扬敢闯敢冒、敢为人先的精神,勇于变革、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才能为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提供内在基础。

二、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用人权是最重要的执政权之一,出主意、用干部,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能。选人用人,实际上就是树立一面旗帜,具有极大的导向作用,选对人、用好人,就能树立良好形象、凝聚党心民心,引领党风和社会风尚的向良发展,而一旦选人用人不当,就会造成党心民心涣散,滋长不良社会风气。

1、要公道正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 ”。坚持公道正派,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才能引领良好的政治生态。为此,必须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在干部选拔使用工作中,要坚持以思想品行好、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强、干实事能创新、立足基层、群众公认度高作为导向,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让想

[3]干事、干好事、会干事、不出事的人受到重用”,使政治可靠、作风过硬、工作有为、群众信任的干部成为干部队伍的主流和选拔任用的风向标。

2、要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提高选人用人水平,必须要有完善的机制作保障。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干部政绩考核应从系统出发,在内容和标准设置上,一是要有针对性,要针对类别、行业、层次、岗位、地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差别,在统一考核评价标准前提下,对实绩考核内容赋予“不同的权重结构和侧重点” [4]。二是要有科学性,考核的主要内容一定是要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工作全貌和实效的重点工作,考核指标尽量量化,使之便于操作和实施。

其次,要完善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一是要解决好“怎样选人”的问题。要坚持民主公开,创新选拔机制。从初始提名的“第一道关口”,到任职票决的终端环节,坚持民主公开,着力解决在少数人中选少数人、由少数人去选少数人的弊端。在初始提名方面,可开展多种形式的 “缺位公推”,积极探索干部初始提名新方式。扩大公推直选范围,强化选举前的民意考察,实行全委会的票决制 ;二是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创新和完善选人用人的机制、方式、程序,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通过发扬民主方式,才能在干部选拔、任用的过程中发掘出一大批优秀的干部,政府的公信力才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政治生态才会更加优化。

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政治生态要靠加强作风建设来培育。作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尤其是党员干部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能够起到政治动员的效果,对建设良好政治生态将发挥难以估量的作用。

1、要创新作风建设成效的衡量标准,以发展实绩作为重要衡量和检验指标

经济工作是我们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建设良好政治生态,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科学发展。加强党风建设,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目的是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推动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衡量作风建设的成效,必须以发展作为参照。如果撇开发展谈作风,作风难免空洞;不以作风促发展,这样的发展难以为继。在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中,我们不能就作风建设抓作风建设,而是紧扣发展抓作风、抓好作风促发展,把发展实绩作为衡量和检验作风建设的重要标准,使作风建设与科学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推进各项工作。

2、要以求真务实之风,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

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具体体现,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形成优良政治生态的重要基础。

首先,大兴读书学习之风。加强学习是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党员干部,如果对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都搞不深弄不透,工作就会失去方向;如果连市场经济基本原理都不清楚不熟悉,又何谈用市场的办法解决问题。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把读书学习作为每天必修课,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锤炼读好书的品格,掌握善读书的本领,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其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毛泽东早就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调查研究应该作为一种工作来对待,一种制度来执行,一种习惯来培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以调查研究的实际成效创新发展思路,推动科学发展。

再次,弘扬真抓实干之风。一个地方的崛起,是靠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干出来。党员干部要真正担负起领导发展、加速地方崛起、富裕百姓的责任,就必须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

此外,还要通过效能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执行力度,努力做到办事提速增效,服务求好创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效能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以树立政府形象,引导社会风气。

3、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良好的政治生态与反腐倡廉建设是紧密相连的。二者相互促进、互为依托。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形成的客观环境,而优良的作风风貌又为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提供基础条件。二者共生共存。要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大源头的预防力度,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关键,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创新,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首先,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不愿腐败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入到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处,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角度来内化党员干部的道德理念。一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是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融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为一体道德规范。廉政文化建设,要面向全党全社会,尤以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并把廉政文化与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机关相结合,将廉政文化融入机关文化建设,使机关干部在文化熏陶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通过廉政文化建设,使廉政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思想境界和自觉实践。二是革除权势文化,树立权利观念。权势意识是几千年封建社会在意识形态给我们的历史遗留。由于中国共产党长期面临的革命、建设任务的艰巨和繁忙而鲜有时间和精力来肃清封建主义的残余,加之意识形态的历史顽固性,封建遗留大量渗透在我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权势文化作为中国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给我们党、我们社会带来巨大侵袭和腐蚀,在人们心目中甚至造成一种对权势既蔑视又惧怕,既憎恨又向往的复杂心态,[5]追逐权力、滥用权力成为一种社会通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腐败文化,是良好社会风尚的死敌。着力建设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廉政文化,不断清除与市场经济基本精神和要求相背离、相冲突的腐败文化,作风建设才有后劲,才能形成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

其次,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建立不易腐败的防范机制。反腐倡廉的核心问题是对权力的制约。要完善权力制约制度和机制,形成以制度管权、管钱、管物、管人的机制,杜绝权力滥用的可能和环境。由于公共部门掌握着国家的稀缺资源,享有国家授予的某些特殊权利,也是腐败的易发区域。因此,必须健全对公共权力部门的监督机制。为此,一是完善行政执行的体制和机制,二是规范权力的运作方式,三是强化监督机制。努力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到哪里。要广开监督渠道,共同发挥体制内监督和体制外监督的作用,尤其要广开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渠道,可以通过建立廉政预情网络、电子政务网、廉政预情联系站、廉政监测直报点,以及聘请廉政监测观察员等,广泛收集社会各层面的廉政监测信息,及时预测一段时期党风民情新动向,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再次,加大打击力度,建立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一是通过查办案件,特别是查处大案要案,一方面惩处腐败分子,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震慑各类腐败分子,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同时,也有利于发现我们在管理制度上的漏洞和缺陷,进而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现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二是加大犯罪成本,建立相应的经济处罚条例。建议“公职人员犯罪,除法律制裁外,其社保养老金充公”。[6]如此大的犯罪成本,将对公职人员产生极大的威慑力,从而达到客观上使之不敢以身试法的震慑效果。

参考资料:

[1] [2]王金山.加强政治生态建设 培育风清气正环境[J].领导文萃,2009(9)[3] 李源潮.要让想干事、干好事、会干事的人受到重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8-12-15

[4] [6]叶翠妍.关于建设优良政治生态问题的思考[J].管理观察,2008(9[5] 刘立新.反腐倡廉建设与政治生态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1)

下载某村政治生态建设评价(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某村政治生态建设评价(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如何加强政治生态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政治生态建设 政治生态是相对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秩序而言的一种社会政治状态,实质上为一种“软环境”、“软实力”,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

    促进政治生态建设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促进政治生态建设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学习心得体会 2008.6.20 政治生态建设,是省委针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促进安徽崛起的新思想和重大部署,在全省各地引起了强烈反......

    促进政治生态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促进政治生态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学习心得体会什么是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党员领导......

    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思考建议3

    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思考建议3“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是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党的......

    初三政治生态建设知识点.(精选5篇)

    生态建设 (一)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过多和过......

    贯彻落实《廉政准则》 力推政治生态建设

    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力推政治生态建设 ----在中纪委来皖检查《廉政准则》贯彻执行情况座谈会上的发言 王泽平近几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很有创意。不仅是领导......

    生态建设(★)

    三峡人家风景区的创新型发展之路(上) 2010-6-9 创新投资开发模式 湖北宜昌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创造性地实施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运作、公众参与”的开发模式。与......

    生态建设

    论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