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造型设计形态要素分析论文[5篇材料]

时间:2019-11-14 20:0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明式家具造型设计形态要素分析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明式家具造型设计形态要素分析论文》。

第一篇:明式家具造型设计形态要素分析论文

在中国家具史中,明式家具代表着家具设计的顶峰,是兼具实用与审美价值的成熟的设计风格,在世界工业设计史中也有着标志性地位。家具大师ThomasChippendale认为:在世界范围内,可以以“式”相称的家具类型仅有三类,即明式家具、哥特式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而中国的明式家具位居首位。家具产品的形态离不开一定物质形式的体现。在现代工业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理论中,产品的形态总是和其功能、材料、机构等要素分不开,所以我们也尝试从这些基本要素方面来分析和探讨明式家具的造型设计。

一、功能元素对明式家具造型的影响

现代产品设计强调形式服务于功能,为了满足使用的要求,产品的形态设计必定要依附与某种机能的发挥和符合人们实际操作等要求。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一书,对明式家具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有卧具、坐具、起居用具、存贮用具、屏蔽用具、其他日用杂具几大类。在使用功能上体现为坐、卧、收纳、隔断等,并且家具的造型要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以明式圈椅为例,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形成一个坐靠的围合状;坐靠时圈形的扶手对人们的臂膀起到支撑的功能,S型靠背板基本上适合人体背部的曲线,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家具的表面肌理,凡是与人体接触的部位都做得圆润柔和,给人以舒适感。明式家具造型的实用功能还体现在家具细节的处理上:如翘头案台面两端的翘头设计,不只是为了造型的美观,更重要的是因为古时字画皆装裱成轴,故而在书案的设计上要增加防止堆积卷轴滚落的功能;而作为饮膳之用的桌案,常常在沿桌面边缘多高起一线,这种拦水线也是有其特定的实用功能,可以防止汤水流下桌沿,这种由功能的形式,也演变成明式家具常用的线脚之一。明式家具形态所具备的古、雅、精、丽的艺术风格令人赏心悦目,由于其材料的选择和高超的工艺,现代人常用艺术品的审美来欣赏和收藏明式家具,将明式家具的审美功能发挥到极致。而这些造型在设计时,人们也是将他作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享受,怡情养性,是一种以物养性的设计理念。明式家具的设计与制造中有大量的文人士大夫亲自参与,他们设计出家具图样再交由出色的木工制作而成。相比较于普通的木工,文人在文化程度、审美情趣上都有相对较高的造诣,他们在设计这些家具时往往带着一种寄情与物的生活情趣而不是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所以在文人特定的审美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明代家具除了典雅的造型、朴实自然的材料,其怡情、养性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故而造型简单大方的明式家具中总是透着一种“灵性”。同时文人们在设计家具的过程中,还充分考虑到到家具作为一种重要室内陈设的功能,关注其形态与所放置的室内环境的协调,不管形制还是所赋予的精神内涵,都应该与所在的园林建筑相协调,达到美学上的“和”之美,做到天人合一。

二、材料元素对明式家具形态的影响

明式家具起源于苏州地区,苏州附近广泛种植的榉木成为早期明式家具的首选材料。后来,更为富足殷实的人们开始转向油性、韧性更好的黄花梨,也有少量使用紫檀。自明代中叶以来,能工巧匠多用紫檀木、黄花梨、鸡翅木等进口木材来制作硬木家具。硬木材料来之不易,而树木生长形成的木料,在造型语义上,面元素和块元素对材料的需求量都非常大,而线材则可以节约大部分木料。既要造型优美,又要在家具功能结构允许的条件下减少木料的消耗度,工匠们惜木如金,每块材料都要精打细算,巧妙套裁,在客观条件下主观制造出了明式家具了俊秀、清灵的造型风格。明式家具的用材多为强度高、硬度大的贵重材料,这些木材的物理属性促成了家具功能性的实现,比如圆角柜的开合就依赖于门扇顶端的木轴,抽屉的开合也是因为木头之间的摩擦滑动,正是木材的耐磨性使这些链接部位久经摩擦而不变形,保证了家具形制的完整。明式家具的设计和制作处于设计史上的手工艺时代,每一件家具产品都是手工制造出来的,对木料的装饰造型方式都是来自对木料的手工制作。如明式家具在边抹、枨子、腿足等部位用来做装饰的线脚,辅以专门的制作工具,使家具部件的面产生了或凹或平或凸的各种“线条”。这些线条塑造了家具各种不同的形体,产生出了优美的形体外围轮廓线,使家具呈现细节的美感。在木材的视觉效果上,优质硬木有质地坚硬、色泽自然、纹理优美等特长,而这些特点都符合当时的人文审美,工匠们为了充分展示这些天然之美,更是摈弃宋元家具重漆善描的工艺特点,不上油漆,只打磨上蜡,以充分展示木料的天然之美。

三、结构元素对明式家具形态的影响

在家具的制造中,既要节省木料,又要能经受各种外力和时间的考验。明式家具采用木构架的结构,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很相似。宋代家具受建筑业影响出现了符合力学原理的梁柱式框架结构,这种新的家具结构样式发展到明代进入了完备、成熟时期,并形成了技术优良造型优美的独特风格。苏作木匠从造房匠人转行过来的,所以王世襄先生提出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来自大木作的理论。明式家具的造型多以立木为支柱、横木做连接材,用枨子加固结构的设计,以榫卯结构相连接,这种结构方便家具后期的维护修理和运输。如加固桌面底和立腿结构的霸王枨,形态上为高拱背的拱顶形式,这种形态的设计保证了结构的力学强度。如格角榫攒边嵌板结构的设计,多用于凳、椅、桌面和柜门等部件,这样的结构造型适应了木材的胀缩变形,避免面板翘曲变形,还掩盖了木材外露的截面横纹。在装饰的造型设计上,明式家具的花样多成几何形,这种造型的设计在制作时将花纹用木条攒接而成,这种结构不仅节约木料而且能够承受各种外力,而整块木板锼雕的花簇,横边纵茬看似一气呵成,但在热胀冷缩和外力的侵蚀下,极易开裂折断。

结语

从功能、材料、结构上系统的讨论明式家具造型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用现代设计思维理解明式家具,便于我们来思考怎样对明式家具更好的传承,并对现代家具产品进行设计和创新。

第二篇:明式家具造型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定稿)

引言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明式家具依然是各国设计师尊奉的典范。明式家具的独到之处是多方面的,不仅具有“简、厚、精、雅”的艺术特色,还有丰富而严谨的榫卯结构,除此之外,在人机工程学上的应用也让我们后人叹为观止。人机工程学在现代设计过程中已成为设计师自觉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人体测量学,生理解剖学及心理学;目的是使人在使用产品时获得高效,舒服,安全,健康的感受。尽管人体工程学在20世纪初就作为一门科学被系统提出,人们也普遍认同此为人体工程学的起源,实际上早在数千年前,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如家具,劳动工具等已经反映出了人机工程学的运用。其中明式家具作为世界家具史上的经典,其人机工程学的应用不仅体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且更值得我们当代的设计师去研究、继承与发扬。下面主要从造型方面来进行论述明式家具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

1.靠背造型中的人机设计

明式家具造型多曲中带直,曲而不弯,寓刚于柔, 暗喻隐忍之美,这也与中国书法的“一波三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各种直、曲线的组合,线与面交接所产生的凹凸效果,既增加了家具形体空间上的层次感,又丰富了线条在家具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在人机工程学上对家具进行了一些巧妙的设计,比如明式家具中的椅子(图1),(图2)。众所周知明式家具中的椅子和清式家具中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在靠背上。明式家具中椅子的靠背多半是呈“S”形而清式家具的椅子靠背多半是与坐面呈90°的直角。那么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去分析,“S”形的靠背是曲线是工匠根据人体特点设计的。人体脊柱的侧面,在自然状态时呈“S”形。明代匠师根据这一特点,将靠背做成与脊柱相适应的“S”形曲线;并根据人体休息时的必要后倾度,使靠背具有近于100度的背倾角。这样处理的结果,人坐椅上,后背与椅子靠背有较大的接触面,肌肉就得到充分的休息,因而产生舒适感。坐不易感到疲乏。而清式家具的90°的直角靠背则让人感到无时不刻得“正襟危坐”,这样人体就会很快感到疲劳和不适。

图1 明椅的靠背曲线 图2 人体脊柱的形状与组成 2.扶手造型中的人机设计

扶手的设计可以使手臂有所依靠,使人体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它也作为改变坐姿和从坐椅上站起等动作的支柱,明代椅子中的玫瑰椅,官帽椅、圈椅等都有扶手,人体工程学要求扶手的高度一般以人的手臂可以自然下垂为宜,过低或过高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从表中可以看出,明代坐椅在扶手高度的设计,与人机工程学要求的尺寸还是非常吻合的。如图3,这把明式黄花梨圈椅,整个扶手造型流畅圆润,可以使人的手臂自然垂放在上面,加上“S”形或“C”形的靠背,使人坐在上面身体可以得到全部的放松,这也是古今中外的设计家所公认的第一椅具。

图3 明黄花梨圈椅

图4 明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图4这具扶手椅尺

寸并不小,构件却很细;弯转弧度大,更是它的一个特点。搭脑正中削出斜坡,向两旁微微下垂,至尽端又复上翘。靠背板高而且薄,自下端起稍稍前倾,转而向后大大弯出,到上端又向前弯,与搭脑相接。如果从椅子的侧面看,宛然看到了人体自臀部至颈项一段的曲线。后腿在椅盘以上的延伸部分,弯转完全随着靠背板。扶手则自与后腿相交处起,渐向外弯,借以加大座位的空间,至外端向内收后又向外撇,以便就坐或站立。联邦棍先向外弯,然后内敛,与扶手相接,用意仍在加大座位空间。前腿在椅盘以上的延伸部分曰“鹅脖”,先向前弯,又复后收,与扶手相接。以上几个构件几乎找不到一件是直的。椅盘以下的主要构件没有必要再出现弧线,但迎面的券口牙子,用料窄而线条柔和,仍和上部十分协调。[1]3.边缘细部设计中的人机应用

3.1 桌案边沿处

翘头案等的边部(图5),更加实用,因为当案上放置物品时,由于有了翘头的制约而不容易从侧边滑出,特别方便当时的文人用卷轴书画的时候,不会滚落下地。当翘头构件包住板件的端面时,则可避免榫头暴露在空气中可能引起的木材缺陷。

图5 明黄花梨翘头案

3.2 一气呵成的扶手造型

将圈椅的椅圈扶手的末端略向外转,做成所谓的“鳝鱼头”状,有着减少视觉张力的作用。根据完形理论,一个未封闭的圆形比一个完整的圆更具张力,往往让人产生将其封闭的冲动。[2]但如果把未封闭处向外弯转,则可因形成了向外的张力而减弱原有的向内的张力,视觉效果更加宜人(图6)。

图6 圈椅扶手末端外弯形式

3.3 明式家具线脚之拦水线。

拦水线是明式家具常用的线脚之一。作为饮膳之用的桌案,沿桌面边缘多高起一线,以防酒水菜汁流沾衣衫,明式家具桌面边缘的拦水线可以防止汤水流下桌沿。这种细节处理充分体现了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和对生活中人的关怀。如图7,有束腰炕桌展腿式半桌,这是两种形制较小的长方形桌案。酒桌远承五代、北宋,常用于酒宴。桌面边缘多起阳线一道,就是拦水线。

图7 有束腰半桌

3.4 踏脚枨的舒适。

明式椅子有很多具有踏脚枨,是专门给双腿提供“休息”的地方,如图8,明黄花梨交椅,脚踏可以供双脚休息,并且踏脚不是与托泥紧贴在一起的,而是似接若离,这一维妙的细部处理赋予这把椅子以活的灵魂。

图8 明黄花梨交椅,6.架子床与拔步床中的人机设计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在这几千年连续不断的历史中,中国人总结出了一套非常科学的生活方式。比如,中国的古老的大床,就是一种非常科学的产品。这种床统称架子床。架子床在人机工程学的考虑上是非常细致的:第一、有了四周的围栏,睡在上面心里感觉轻松,因为绝对不会有滚落床的忧虑。第二、床前左右两侧的围栏,也是设计得很妙。它让睡近床口的人,腰部不会有落空的感觉。第三、架子床把人睡眠的空间缩小了,如果再加上围帐,便仿如一间小屋。符合藏风聚气的风水需要。第四,架子床不仅可以增加卧室空间的私密性,而且冬天可以保暖,夏天可以防蚊。如图9,明黄花梨月洞式门罩架子床。

拔步床,又叫八步床,是体型最大的一种床。它是在架子床的基础上进行增加,正面设有浅廊,像间房子。拔步床的独特之处是在架子床外增加了一间“小木屋”,从外形看似把架子床放在一个封闭式的木制平台上,或称“地平”,平台长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栏围,有的还在两边安上小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小长廊,使床前形成一个回廊,虽小但人可进入,人跨步入回廊犹如跨入室内,回廊中间置一脚踏,长廊两侧可以安放桌、凳类小型家具,用以放置杂物。这种床形体很大,床前有相对独立的活动范围,虽在室内使用,但宛如一间独立的小房子,浅廊里靠枕头的一侧,设有梳妆台,另一侧放置马桶。这种床对当时人的生活起到了很多方便的用处,过去没有卫生间,有了拔步床,夜里可以不出这张床就使用到马桶,早上起来,可以不出这张床就梳洗打扮更衣。如图10,明拔步床。

图9 明黄花梨月洞式门罩架子床 图10 明拔步床

7.尺度上的人机工程应用

7.1 屏风的高度是基于人的视觉高度为基础而设计的。

我国古代建筑大都是土木结构的院落形式,不如今世钢筋水泥房屋那么严紧。为了挡风,古人开始制造屏风这种家具。除了挡风之外,屏风还是建筑物中可以移动的精巧断隔,有的在床后安置屏风,亦作倚靠或挂置什物之用。如(图11)黄花梨仕女观宝图屏风,高245.5cm,长150cm,宽78cm。这个屏风是一对的,体形比较大,雕刻工艺精美,除了能够放在门口挡风遮尘外,屏心的油画也可以作为观赏品。

图11 黄花梨仕女观宝图屏风

7.2 柜架类尺寸的人机考虑。

柜子的高度、层高、开合方式等都是照人的使用习惯和生理尺寸而确定。架也有大小二式,大者为书架,高七尺余,与成人身体尺度相适,既要拿书方便,又要宜于书籍的保存,小架,可置于几上,用于放置“笔架及朱墨漆者",既要美观又须使书房不显零乱,雅而有序。明代最流行的一种柜子叫万历柜,万历柜因样式流行于明代万历年间而得名,柜为架格和柜子的组合,上可陈设文玩,下可储放书籍物品。因上格透空明亮,故又名亮格柜。一般万历柜的高度尺寸,会比人的视线稍微高一点儿,眼睛稍微往上一抬,就能看见它的亮格了。如图12,明黄花梨万历柜。

图12 明黄花梨万历柜

7.3明椅的各构件尺寸。

如搭脑、扶手等部位的设计,其尺寸、线形变化、转角的曲度,都与人体的相应部分有着必然的联系。椅子上半部(靠背)和下半部(坐具)形成了很恰当的高矮比例关系,上半部(靠背)的高度是根据人坐时的背部脊椎高度而制定的,搭脑的高度与人头颈部平齐,适合头部的依靠。下半部(坐具)是根据人的下肢长短来制作的,有时还会设计一个脚踏来配合坐具使用时舒适的高度。

明式家具的适用和合理性还比例上,与现代人机工学的研究成果基本吻合。通过对传世实物的测量,发现许多明式家具的尺寸都是非常科学的,尤其是关键部位的尺寸基本能与人体测量的数据相符。如圈椅。圈椅座深440mm,座宽532mm,与人机工程学对座深和座宽的要求基本吻合。座高520mm,脚踏板高90mm,这是由于明式家具设计座椅时定为脚、臀、背三个支点,从膝到脚的高度为430mm,也正好与人机工程学对座高要求的420mm-440mm吻合,它们既是 简洁的,又是舒适的。如(图13)

图13明式圈椅尺寸图

7.4 床榻类尺寸符合人体尺度。

在《长物志》卷六——几榻卷中,关于家具的描述不但记述了人体尺度、比例、功能等因素,对不同形制的家具尺寸也有详细记载“榻座高一尺二寸,屏高一尺三寸,长七尺有余,横三尺五寸”。从现代人机工程学关于人体比例的测量可以看出这一尺寸显然非常符合人体伸展弯曲的需要,家具的适用性因之大大增强。(图14)

图14 紫檀三屏风独板围子罗汉床

8.结语

作为家具史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明式家具不仅在造型上符合形式美的原则,而且在人机工程学方面也称得上科学严谨,我国的家具业正在蓬勃发展,深入地了解和继承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家具文化中的精髓,对于设计界弘扬中国风格,走自己民族特色的道路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篇:明式家具鉴赏

《明式家具鉴赏》心得体会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对世界的影响都是举世瞩目的,尤其是文化方面。而对于中国传统的家具,在学习这门课程前,我这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看到这个课题——明式家具鉴赏时,我简单的认为就是对明朝的家具欣赏,但在第一讲中,老师就告诉我们,明式家具指的不仅是明朝的家具,而是主要指那种以硬木制作与明代和清代前期,设计精巧,制作精良,风格简约的优质家具。明式家具是一个艺术概念,而绝非一个时间概念,两者有着本质的差别。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席地而坐到以居榻为中心,以后又进人到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中国古代的家具,在不断的演进中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历史面貌。尤其是经过唐宋时代的变化,到明清两代,很快地发展到了它的历史高峰。明清家具渐渐地成为蜚声中外的艺术瑰宝,折射出了举世无双的艺术光辉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明式家具鉴赏》这门课程一共有八讲内容,分别是:明式家具概览、坐具的文明、承具的功效、庋具的承纳、卧具的休憩、屏架的巧思、明式家具的材料美、明式家具的工艺美。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坐具章节,其中讲到交椅。明代交椅以造型优美流畅而著称,它的椅圈曲线弧度柔和自如,制作工艺考究,通常由三至五节榫接而成,其扶手两端饰以外撇云纹如意头,端庄凝重。后背椅板上方施以浮雕开光,透射出清灵之气,两侧“鹅头枨”亭亭玉立,典雅而大气。座面多以麻索或皮革所制,前足底部安置脚踏板,装饰实用两相宜。在扶手、靠背、腿足间,一般都配制雕刻牙子,另在交接之处也多用铜装饰件包裹镶嵌,不仅起到坚固作用,更具有点缀美化功能。由于交椅可折叠,搬运方便,故在古代常为野外郊游、围猎、行军作战所用。后逐渐演变成厅堂家具,而且是上场面的坐具,古书所说的那些英雄好汉论资排辈坐第几把第几把交椅,即出源于此。

印象最深的原因并非交椅本身,而是通过交椅我们可以看到,明式家具不仅仅具有艺术价值,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甚至是社会伦理都有一定折射作用。因此,这门课不仅在明式家具欣赏方面对我有启蒙作用,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对于中国传统家具的欣赏,要从艺术审美、材料使用、使用价值、文化社会层面等多个方面入手。

从造型角度浅析明式家具的审美特征极其对当代家具设计的影响

明式家具以其简练的造型、圆润的线条备受收藏者喜爱。从文化角度上说,在明代的士大夫阶层,很多人的文化造诣比较高,所以他们根据自己的人文思想设计出许多简洁、大方、富有文人气息的家具。这些家具不仅结构典雅,线条柔美,并且精确到少一寸多一寸就不协调的程度。另外,明式家具的造型更加完整简约,做工讲究去繁从简,与文人提倡的‘古朴’、‘古雅’不谋而合,因此明式家具被越来越多的人看重。这是我们当代红木文化充分借鉴的,也是红木行业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从商企角度出发,近两年很多企业嗅到了消费者口味往正在逐步明式家具上靠的商机,因此着重推出明式家具系列,做工中规中矩,很符合传统文化内涵。从家庭居室上考虑,现在很多家庭的住房面积是七八十平方米,明式家具线条简单、造型清秀,适合这样的居室空间,也是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与我一开始“明式家具只受老年人欢迎”的想法不同,现今不仅明式家具的销售比例开始增大,消费群体也呈现年轻化趋势。追求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现代年轻人喜欢简约风格,明式家具风格含蓄、造型简单,容易与现代风格家具搭配在一起,满足了年轻人的要求;其次,就年轻人的消费能力而言,一般就买一两件家具,例如一个3件套圈椅、一张床,旨在给居室装点出些中式的味道,这不仅提升整个家居环境的文化内涵,还把中华文化的根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这也表明了中华文化在新一代人的接受程度中普遍提高了。另外,当下家具行业流行的一个观点,即“第五代住宅”,就是在家庭住宅中体现一些文化因素。因此他认为,在中国人的家装中,最有把控能力的就是传统中华文化,并且这不影响家居的主体风格,形成的混搭会让居室更加好看,一点不矛盾。

任何一件家具的设计都离不开其功能的实现,明式家具在设计的过程中总是追求造型与功能的相统一。这些设计理念在我们今天看来都是合理的,而且明式家具在今天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它的设计都符合人机工学。明式家具造型的又一特点是曲线运用得当,造型简洁历练造型大方例适度轮廓简练舒展。但是这些不能减少明式家具的美感,正是这些造型简洁再加上恰到好处的装饰既没让人感到装饰的繁琐也符合功能的要求。拿明圈椅来说,除了家具的长、宽、高基本符合人体的曲线,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比例适宜,感触良好。例如,圈椅的设计风格特点除明式家具的共性外,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天圆地方”的哲理,椅子上圆下方,圆象征着和谐;方为稳健之意。圈椅的靠背和扶手,形成斜度,座位高度适中符合人机工学的原理。四根直腿略向中心倾斜,空过座屉直抵椅圈四隅,构成主圈稳定的支柱。椅腿的直线与椅圈的曲线形成强烈对比,使各自的线型特征更为突出,但又通过腿的圆形截面与主圈发生形象因素的内在联系。靠背板与两侧镰把棍都设计成为较大曲率的优美曲线,是主圈在垂直方向上有力的衬托。假设不是如此,而把靠背板、镰把棍作成直板直棍,主圈与下面的关系就会显得生硬。这些都是明式家具在造型上的独特之处。再如黄花梨的扶手椅,椅的搭脑、靠背、扶手、座屉边沿等处都作得圆润细柔,使用时通过细部触觉的舒适必然使人感到家具设计的完美和周到。这些例子在明式家具中任何设计中都能够体现出来明式家具表现出来的这种圆润特征,有造型美学方面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家具设计的人机工学吧。我们有理由认为,明代优秀的家具匠师,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已经实际上应用了人体工学方面的知识,因而使明式家具功能合理,使用舒适。这正是明式家具其他成就得以成立的重要基础。

明式家具在结构上,榫卯精密,对于现代家具生产制作有着很好的借鉴、指导作用。其形制及结构深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影响和熏陶,无论是在审美观念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家具结构上,根据各零部件接合部位的要求不同,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榫接合。因为密度高,所以在制作家具时可采用较小的构件断面制作精密的榫结构和加工精细的线脚,使得家具在造型艺术和工艺、结构中有不少创新。一是线脚、雕刻。线脚指家具中部件截断面边缘的造型线脚,它与家具形体轮廓主要在三维空间表现曲直、徐急、顺逆等品质。明式家具中,有丰富的线脚、雕刻,明式家具的雕刻是以少胜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表现出了极简的艺术风格。二是各类榫结构。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科学性。制作上采用攒边等做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圈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在美观外又加强了牢固性。

中国家具由于受到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家具完全不同的道路。鲜明的中国传统民族艺术风格不仅仅是在家具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载体。

现代社会的高度现代化信息化,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在不断更新。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外国的设计思潮冲击着中国的设计界。想跻身于世界行列,就要积极地倡导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以现代国际化的语言来诠释。让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明式家具还是其他文化元素)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向全世界。把中国传统的吉祥符号所蕴含的精神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去,是民族的文化内涵与世界语言共同汇成独具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设计。

第四篇:浅谈明式家具造型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

浅谈明式家具造型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

论文摘要:明式家具在造型、材料、结构等上面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了,通过对明式家具在造型设计上的多方面仔细研究,探讨其在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方面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明式家具; 造型设计; 人机工程学; 引言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明式家具依然是各国设计师尊奉的典范。明式家具的独到之处是多方面的,不仅具有“简、厚、精、雅”的艺术特色,还有丰富而严谨的榫卯结构,除此之外,在人机工程学上的应用也让我们后人叹为观止。人机工程学在现代设计过程中已成为设计师自觉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人体测量学,生理解剖学及心理学;目的是使人在使用产品时获得高效,舒服,安全,健康的感受。尽管人体工程学在20世纪初就作为一门科学被系统提出,人们也普遍认同此为人体工程学的起源,实际上早在数千年前,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如家具,劳动工具等已经反映出了人机工程学的运用。其中明式家具作为世界家具史上的经典,其人机工程学的应用不仅体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且更值得我们当代的设计师去研究、继承与发扬。下面主要从造型方面来进行论述明式家具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

1.靠背造型中的人机设计

明式家具造型多曲中带直,曲而不弯,寓刚于柔, 暗喻隐忍之美,这也与中国书法的“一波三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各种直、曲线的组合,线与面交接所产生的凹凸效果,既增加了家具形体空间上的层次感,又丰富了线条在家具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在人机工程学上对家具进行了一些巧妙的设计,比如明式家具中的椅子(图1),(图2)。众所周知明式家具中的椅子和清式家具中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在靠背上。明式家具中椅子的靠背多半是呈“S”形而清式家具的椅子靠背多半是与坐面呈90°的直角。那么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去分析,“S”形的靠背是曲线是工匠根据人体特点设计的。人体脊柱的侧面,在自然状态时呈“S”形。明代匠师根据这一特点,将靠背做成与脊柱相适应的“S”形曲线;并根据人体休息时的必要后倾度,使靠背具有近于100度的背倾角。这样处理的结果,人坐椅上,后背与椅子靠背有较大的接触面,肌肉就得到充分的休息,因而产生舒适感。坐不易感到疲乏。而清式家具的90°的直角靠背则让人感到无时不刻得“正襟危坐”,这样人体就会很快感到疲劳和不适。图1 明椅的靠背曲线 图2 人体脊柱的形状与组成 2.扶手造型中的人机设计

扶手的设计可以使手臂有所依靠,使人体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它也作为改变坐姿和从坐椅上站起等动作的支柱,明代椅子中的玫瑰椅,官帽椅、圈椅等都有扶手,人体工程学要求扶手的高度一般以人的手臂可以自然下垂为宜,过低或过高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从表中可以看出,明代坐椅在扶手高度的设计,与人机工程学要求的尺寸还是非常吻合的。如图3,这把明式黄花梨圈椅,整个扶手造型流畅圆润,可以使人的手臂自然垂放在上面,加上“S”形或“C”形的靠背,使人坐在上面身体可以得到全部的放松,这也是古今中外的设计家所公认的第一椅具。图3 明黄花梨圈椅

图4 明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图4这具扶手椅尺寸并不小,构件却很细;弯转弧度大,更是它的一个特点。搭脑正中削出斜坡,向两旁微微下垂,至尽端又复上翘。靠背板高而且薄,自下端起稍稍前倾,转而向后大大弯出,到上端又向前弯,与搭脑相接。如果从椅子的侧面看,宛然看到了人体自臀部至颈项一段的曲线。后腿在椅盘以上的延伸部分,弯转完全随着靠背板。扶手则自与后腿相交处起,渐向外弯,借以加大座位的空间,至外端向内收后又向外撇,以便就坐或站立。联邦棍先向外弯,然后内敛,与扶手相接,用意仍在加大座位空间。前腿在椅盘以上的延伸部分曰“鹅脖”,先向前弯,又复后收,与扶手相接。以上几个构件几乎找不到一件是直的。椅盘以下的主要构件没有必要再出现弧线,但迎面的券口牙子,用料窄而线条柔和,仍和上部十分协调。[1]

3.边缘细部设计中的人机应用

3.1 桌案边沿处

翘头案等的边部(图5),更加实用,因为当案上放置物品时,由于有了翘头的制约而不容易从侧边滑出,特别方便当时的文人用卷轴书画的时候,不会滚落下地。当翘头构件包住板件的端面时,则可避免榫头暴露在空气中可能引起的木材缺陷。图5 明黄花梨翘头案 3.2 一气呵成的扶手造型

将圈椅的椅圈扶手的末端略向外转,做成所谓的“鳝鱼头”状,有着减少视觉张力的作用。根据完形理论,一个未封闭的圆形比一个完整的圆更具张力,往往让人产生将其封闭的冲动。[2]但如果把未封闭处向外弯转,则可因形成了向外的张力而减弱原有的向内的张力,视觉效果更加宜人(图6)。

3.3 明式家具线脚之拦水线。

拦水线是明式家具常用的线脚之一。作为饮膳之用的桌案,沿桌面边缘多高起一线,以防酒水菜汁流沾衣衫,明式家具桌面边缘的拦水线可以防止汤水流下桌沿。这种细节处理充分体现了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和对生活中人的关怀。如图7,有束腰炕桌展腿式半桌,这是两种形制较小的长方形桌案。酒桌远承五代、北宋,常用于酒宴。桌面边缘多起阳线一道,就是拦水线。

图7 有束腰半桌 3.4 踏脚枨的舒适。

明式椅子有很多具有踏脚枨,是专门给双腿提供“休息”的地方,如图8,明黄花梨交椅,脚踏可以供双脚休息,并且踏脚不是与托泥紧贴在一起的,而是似接若离,这一维妙的细部处理赋予这把椅子以活的灵魂。

图8 明黄花梨交椅,6.架子床与拔步床中的人机设计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在这几千年连续不断的历史中,中国人总结出了一套非常科学的生活方式。比如,中国的古老的大床,就是一种非常科学的产品。这种床统称架子床。架子床在人机工程学的考虑上是非常细致的:第一、有了四周的围栏,睡在上面心里感觉轻松,因为绝对不会有滚落床的忧虑。第二、床前左右两侧的围栏,也是设计得很妙。它让睡近床口的人,腰部不会有落空的感觉。第三、架子床把人睡眠的空间缩小了,如果再加上围帐,便仿如一间小屋。符合藏风聚气的风水需要。第四,架子床不仅可以增加卧室空间的私密性,而且冬天可以保暖,夏天可以防蚊。如图9,明黄花梨月洞式门罩架子床。

拔步床,又叫八步床,是体型最大的一种床。它是在架子床的基础上进行增加,正面设有浅廊,像间房子。拔步床的独特之处是在架子床外增加了一间“小木屋”,从外形看似把架子床放在一个封闭式的木制平台上,或称“地平”,平台长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栏围,有的还在两边安上小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小长廊,使床前形成一个回廊,虽小但人可进入,人跨步入回廊犹如跨入室内,回廊中间置一脚踏,长廊两侧可以安放桌、凳类小型家具,用以放置杂物。这种床形体很大,床前有相对独立的活动范围,虽在室内使用,但宛如一间独立的小房子,浅廊里靠枕头的一侧,设有梳妆台,另一侧放置马桶。这种床对当时人的生活起到了很多方便的用处,过去没有卫生间,有了拔步床,夜里可以不出这张床就使用到马桶,早上起来,可以不出这张床就梳洗打扮更衣。如图10,明拔步床。图9 明黄花梨月洞式门罩架子床 图10 明拔步床 7.尺度上的人机工程应用

7.1 屏风的高度是基于人的视觉高度为基础而设计的。

我国古代建筑大都是土木结构的院落形式,不如今世钢筋水泥房屋那么严紧。为了挡风,古人开始制造屏风这种家具。除了挡风之外,屏风还是建筑物中可以移动的精巧断隔,有的在床后安置屏风,亦作倚靠或挂置什物之用。如(图11)黄花梨仕女观宝图屏风,高245.5cm,长150cm,宽78cm。这个屏风是一对的,体形比较大,雕刻工艺精美,除了能够放在门口挡风遮尘外,屏心的油画也可以作为观赏品。

图11 黄花梨仕女观宝图屏风 7.2 柜架类尺寸的人机考虑。

柜子的高度、层高、开合方式等都是照人的使用习惯和生理尺寸而确定。架也有大小二式,大者为书架,高七尺余,与成人身体尺度相适,既要拿书方便,又要宜于书籍的保存,小架,可置于几上,用于放置“笔架及朱墨漆者",既要美观又须使书房不显零乱,雅而有序。明代最流行的一种柜子叫万历柜,万历柜因样式流行于明代万历年间而得名,柜为架格和柜子的组合,上可陈设文玩,下可储放书籍物品。因上格透空明亮,故又名亮格柜。一般万历柜的高度尺寸,会比人的视线稍微高一点儿,眼睛稍微往上一抬,就能看见它的亮格了。如图12,明黄花梨万历柜。图12 明黄花梨万历柜 7.3明椅的各构件尺寸。

如搭脑、扶手等部位的设计,其尺寸、线形变化、转角的曲度,都与人体的相应部分有着必然的联系。椅子上半部(靠背)和下半部(坐具)形成了很恰当的高矮比例关系,上半部(靠背)的高度是根据人坐时的背部脊椎高度而制定的,搭脑的高度与人头颈部平齐,适合头部的依靠。下半部(坐具)是根据人的下肢长短来制作的,有时还会设计一个脚踏来配合坐具使用时舒适的高度。

明式家具的适用和合理性还比例上,与现代人机工学的研究成果基本吻合。通过对传世实物的测量,发现许多明式家具的尺寸都是非常科学的,尤其是关键部位的尺寸基本能与人体测量的数据相符。如圈椅。圈椅座深440mm,座宽532mm,与人机工程学对座深和座宽的要求基本吻合。座高520mm,脚踏板高90mm,这是由于明式家具设计座椅时定为脚、臀、背三个支点,从膝到脚的高度为430mm,也正好与人机工程学对座高要求的420mm-440mm吻合,它们既是 简洁的,又是舒适的。如(图13)图13明式圈椅尺寸图

7.4 床榻类尺寸符合人体尺度。

在《长物志》卷六——几榻卷中,关于家具的描述不但记述了人体尺度、比例、功能等因素,对不同形制的家具尺寸也有详细记载“榻座高一尺二寸,屏高一尺三寸,长七尺有余,横三尺五寸”。从现代人机工程学关于人体比例的测量可以看出这一尺寸显然非常符合人体伸展弯曲的需要,家具的适用性因之大大增强。(图14)图14 紫檀三屏风独板围子罗汉床 8.结语

作为家具史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明式家具不仅在造型上符合形式美的原则,而且在人机工程学方面也称得上科学严谨,我国的家具业正在蓬勃发展,深入地了解和继承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家具文化中的精髓,对于设计界弘扬中国风格,走自己民族特色的道路是很有必要的。

第五篇:立体构成教学中的形态造型分析

立体构成教学中的形态造型分析 作者 陈志瀚

[摘要]本文所探讨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立体构成教学,就如何感知与分析物体形态在三维空间里的构建元素,如何对元素进行提炼等问题提出见解。

[关键词]环艺教学 空间架构 形态 形态作用力

立体构成是各大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之一,在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教学体系中,扮演着一个承前启后,使基础综合知识向环艺专业过渡的重要角色,能有效地锻炼学生在三维立体空间中的想象力与构建能力。当然,立构的意义不仅如此简单,在包装等其他专业也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在此之前,笔者觉得有必要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方向做一个限定——环境艺术,是空间架构的艺术。小至日常家居单位办公室的局部摆设,大至高楼大厦运动场馆表演舞台的宏观规划,无不处处存在“空间架构”,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制造符合形式美感的架构组合,并使之与功能完美结合,是一个设计方案成功与否的标准。而前者,正是立构课程的训练重点。立构是空间的艺术创造训练,更加注重抽象与理性的思考,是对空间形式美在纯粹地进行探索。至于建筑本身的实用功能,学生可以在后续的模型制作等课程中得到解决,不作为立体构成的训练项目。

如何让学生的思维能从平面过渡到立体,如何发现空间的形式美。“空间”的美不能仅仅是靠教师嘴上形容词的叠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在有形的实体前面学会观察与有意识的吸收,继而才谈得上再创造。我认为,此阶段的学习应该从“形态造型分析”入手。

一、结构感知

我们知道,万事万物的存在都以一定的形态出现,如果大致进行分类的话,可分为未经人为修饰的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两大类。无论哪一类,都有其相应的结构特征,并在一定的空间中形成可触摸的形态,正因为所处的是三度空间的立体状态,也就给我们提供了从多角度进行观察的可能。而“观察”的意义在于运用,旨在发现对象的形式美,将之置换到立体构成的制作中去。

形态的感知首先必须先确立一种观念,便是摒弃物体的生物属性或是社会概念,更不必深究物体组合部位的功能,眼中只需有“形态构成”,即由“球体、方体、锥体”等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形态”,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从物象提供的造型中直接提炼出有益于立构的组合元素。比如自然形态:海螺的造型婀娜多姿,其实质仅是螺旋形的渐变与梯形的递减组合而成的梭子形;鱼尾葵参差错落迎风招展,其实质仅是细长条形的对称组合。又比如人工形态:压路机本来就是两个大圆柱体与数个小方块的衔接;军用水壶与可乐瓶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扁圆体一个是窈窕的曲线分明的圆柱加圆锥。这样的观察方式好像带有点超然世外意味的哲学色彩(这当然也不坏),笔者仅是认为,所谓的立构最紧要的是用“体块”的方式去分解物体的结构本质,进而才谈得上去讲解形而下的停留在表面的点线面构成甚至“面”的闭合几何扭曲与开放的自由扭曲,才谈得上形而上的节奏、韵律、对立统一等美学概念的介入。

二、形态空间

当对物体的结构特征(即物理空间)有一定的分解能力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较为抽象的“负空间”概念的引导。一把雨伞,其物理空间不外是铁的骨架与几块布,而当其撑开的时候,给予观者造成的心理空间却是伞以下的类似圆柱形的“负空间”,此“负空间”不可触摸不可量化,比如上文所提到的“海螺”,其结构本身属于“包裹式”,坚硬的外壳在其中一个侧面看来是块给人“厚重”心理感受的体快,而从另一个侧面,一个深邃的洞口告知观者:“你被骗了!其实我有自在的活动空间”,先前“厚重”的心理感受荡然无存,“体块”的印象转化为自由扭曲的不闭合的“面”,由此造成的心理体量的落差正是立构经常玩弄的把戏。亨利摩尔的雕塑是对“负空间”概念较好的注脚。他采取两种基本技法:一是在实体中挖出空间,以显示内在形体的扩散与空间的存在感,另一则是汇聚不同的形体,组合成一件分割组合的完整作品。学生在之前的“体块”认识之后加上“负空间”的概念,便可以较为主动的对之前所感知的“体块”以镂空、掏空、镶嵌等手段进行处理。这也是在“空间”教学思路上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再一个便是“作用力”概念。先比方说一颗植物,从出生、成长、成熟、衰老到死亡都呈现不同的结构美感。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又有不同的外在作用力影响,或舒展,或扭曲;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或柔弱,或惨烈;一一无论是内作用力还是外作用力,都在物象上刻下痕迹。以致其同类型的生物形态复杂多样,远远超出人的想象力,这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形态美,可以给我们提供某些形式感的参考。众所周知,一件成功的建筑,都需要具备某种“生命”气象,或是向上的,进取的,或是包容的,柔情的,总要流露出某些情感取向才不至于死板且黯淡。构成主义大师塔特林作品《第三国际纪念碑》是一个金属的螺旋式框架,成一个角度倾斜,环绕着一个圆柱。以工业材料为造型媒体,在追求机械美学的同时更加流露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悲壮美,似乎是在为理想主义者吹响冲锋的号角。整个作品呈上升的气象,这便是种螺旋上升作用力给予观者的心理感受。当然,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认为塔特林这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上文提到的“海螺”,来自予“形态”与“负空间”的分析。

三、形态的解构与重组。

事物形态纷繁复杂,但透过物质的表面我们会发现,任何物质的整体形状都是由一些相同或类似的微小结构单位,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律严谨地重复而成——它具有被其他性质的结构单位替代的可能性。格式塔心理学家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里说:“倒立会使图形完全改变,是由于在大脑的视皮层区域中含有一个占优势的定向缘故。”人们长期受到一个具有固定方向因素的刺激,对形状特点形成了特有的知觉,一旦打破这种视觉形象的恒常性,便形成了新的视觉冲击力,使日趋平淡的形象又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解构”与“重组”,是现代艺术特有的美学概念,将某个固有的形态打散,提取出构成单位元素,按照另外的组合规律进行归一或重新组合,或是依据原先的组合方式更改单位结构的形态特征从而得到另一种新的形态,不得不说是种飞跃性的思维与艺术理念,即便这是针对初涉立构课程的学生来说。同时,这也是本文“形态分析”这一主旨的最终指向:一个新形态的产生,并不是凭空臆造,而是在形态美学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符合美学的更改与蜕变,进而制造新的形态与新的空间语言。

综上所述,从物像中寻找“形态”的存在,找出其构成的“体块”,进而对此“体块”进行空间的分析,最后解散体块,依据形式美感规律重组新的造型,得出新的空间构成形态,以此探索“空间”塑造种种可能。

下载明式家具造型设计形态要素分析论文[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明式家具造型设计形态要素分析论文[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具的造型设计》说课稿[共5篇]

    《家具的造型设计》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的课题是《家具的造型设计》。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板书设置这几点进行说明。......

    “家具造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家具造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文章从“家具造型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依据“家具造型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与变革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提出......

    浅谈明式家具造型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范文大全

    描述:明式家具在造型、材料、结构等上面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了,通过对明式家具在造型设计上的多方面仔细研究,探讨其在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方面的应用。 摘要:明式家具在造型、......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课程论文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课程论文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课程论文 ——人机工程,无处不在 引言: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性化的造型设计尤为突出,我们接触到的产品造型......

    网络销售下的家具设计分析论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32亿,较......

    办公家具设计研究论文

    中国办公家具市场正在以每年10%的速率增长,根据中国家具协会发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家具业的生产总值达到7300亿人民币,民用家具占其中的70%,办公家具占30%,办公家具行业处在一个......

    机箱的造型设计概述论文

    机箱的造型设计概述 作 者:黄增鑫 班级:机设112班学校:写河南科技大学 城市:洛阳邮编:471000 摘要:随着电子科技的日趋成熟和电子产品价格的不断降低,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一款机......

    舆情分析心得式论文

    “基于工作坊的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科研实践教学研究”阶段论文摘要:经过半年多的舆情分析写作,从最开始的生疏到慢慢摸索到逐渐熟悉。这个过程中,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搜索舆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