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含义理解和规定的演变论文
摘要:在思想成熟之后,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和规定发生了三次重大的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从《黑格尔哲学批判》中经《基督教的本质》到《论哲学的开端》是对唯物主义含义的正统理解时期;
二、从《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到《未来哲学原理》是赋予唯物主义感性唯物主义含义时期;
三、从《因〈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而论〈基督教的本质〉》到《反对身体和灵魂、肉体和精神的二元论》是回复对唯物主义含义的正统理解时期;
四、从《宗教本质讲演录》到《论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特别是从意志自由方面着眼》是再次赋予唯物主义感性唯物主义含义时期。
关键词: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含义;态度
不少学者都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费尔巴哈并不像传统教科书理解模式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而是有时肯定唯物主义,有时却否定唯物主义,宣称自己不是唯物主义者。①的确如此,事实上,费尔巴哈从来都没有完全认为自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完全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也的确从来都不是一个完全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经常改变自己对于唯物主义的态度。即使在思想成熟之后,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的态度也发生过三次重大的改变。同样,即使在思想成熟时期,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和规定也有过三次重大的转变和四个不同的时期。显然,梳理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含义理解与规定的演变过程和对唯物主义态度的演变过程,对于重新理解费尔巴哈的哲学和唯物主义以至马克思的哲学和唯物主义都有不小的意义。
按照是否赋予唯物主义感性唯物主义含义的标准,大致可以将思想成熟时期的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和规定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一、从《黑格尔哲学批判》中经《基督教的本质》到《论哲学的开端》是对唯物主义含义的正统理解时期;
二、从《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到《未来哲学原理》是赋予唯物主义感性唯物主义含义时期;
三、从《因〈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而论〈基督教的本质〉》到《反对身体和灵魂、肉体和精神的二元论》是回复对唯物主义含义的正统理解时期;
四、从《宗教本质讲演录》到《论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特别是从意志自由方面着眼》是再次赋予唯物主义感性唯物主义含义时期。②一、对唯物主义含义的正统理解和规定时期19世纪30年代末,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和感性唯物主义思想逐渐形成、发展和成熟起来,同以黑格尔、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等人为主要代表的近代思辨哲学相对立。但是,在新思想成熟的初期,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概念含义的理解和规定并没有同时转变过来,尚未明确赋予唯物主义概念他后来所赋予的感性唯物主义含义。
总体上,这一时期的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含义的理解仍然是正统的。在发表于1839年的《黑格尔哲学批判》一文中,费尔巴哈区别了两种不同的理论:“一种是唯心主义的真理,它否定自然哲学的真理:另一种是自然哲学的真理,它又否定唯心主义的真理。对于自然哲学来说,只有自然存在;对于唯心主义来说,只有精神存在。”[1]72很显然,在此时的费尔巴哈看来,唯心主义含义是“只有精神存在”。而此时的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唯物主义的含义应该是和他在这里所说的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自然哲学的主要观点一致的,即“只有自然存在”。显然,这种含义是和唯物主义的正统含义一致的。
《黑格尔哲学批判》没有明确论述唯物主义,出版于1841年的《基督教的本质》就多次对唯物主义进行了明确的论述。“若要问上帝如何创造,那间接就等于怀疑上帝之创世。谁提出这样的问题,谁就是走向无神论、唯物主义、自然主义了。”[2]288在这段话中,唯物主义、无神论和自然主义的主要观点更加明显,就是怀疑上帝的创世,怀疑上帝的存在。这当然是正统的否定上帝存在的唯物主义了。
二、赋予唯物主义特殊含义时期
进入1842年,费尔巴哈改变了他之前对唯物主义含义的正统理解和规定,赋予了唯物主义概念以同其感性哲学和感性唯物主义相一致的特殊的感性唯物主义的含义———重视感性和直观。这是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含义理解和规定的第一次转变,开始了从《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到《未来哲学原理》赋予唯物主义特殊含义的时期。
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这部有着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于马克思思想相同意义的临时纲要中,费尔巴哈指出:“哲学的主要工具和器官是头脑———这是活动、自由、形而上学无限性、唯心主义的来源。同时是心情———这是痛苦、有限性、需要、感觉主义的来源。……哲学的工具和器官就是思维和直观,因为思维是头脑所需要的,直观感觉是心情所需要的。思维是学派和体系的原则,直观是生活的原则。……直观与思维结合、被动与主动结合、法国感觉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反经院派的热情原则和德国形而上学的经院派的冷淡态度结合起来的地方,才有生活和真理。”[1]111显然,费尔巴哈主张,哲学应该把两种主要工具和器官———头脑和心情、思维和直观(感觉)结合起来,亦即把理论和生活、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感觉主义)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在这段话中,唯心主义同头脑、理性、思维、理论、形而上学无限性、自由和冷淡等相一致,而唯物主义则同心情、感性、直观、生活、有限性、需要和热情等相一致。在西方思想史上,如此理解唯物主义是颇为怪异而新颖的。更为怪异而新颖的是,在费尔巴哈看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仅不相互对立,而且应该并可以相互结合。这段话实际上表达了费尔巴哈在这两部著作中的主要思想。也就是说,这些看起来稀奇古怪的想法是费尔巴哈在这两部著作中一以贯之的思想。
在对谢林和黑格尔的分析与评价中,费尔巴哈再次进行了他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含义的这种特殊规定。“谢林与黑格尔是对立的。黑格尔代表独立性、自我活动的男性原则,简言之,他代表唯心主义的原则。谢林则代表承受性和感受性的女性原则……简言之,他代表唯物主义的原则。黑格尔缺少直观,谢林缺少思想力和决断力。”[1]113显然,这段话中的唯物主义的原则同承受性和感受性的女性原则一致,同样指感性、直观的方面,而唯心主义还是指理性、思维的方面。
由上可见,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中,费尔巴哈各赋予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一种特殊的含义;唯心主义的含义是重视理性和思维,而唯物主义的含义则是重视感性和直观和感觉。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含义的这种感性哲学的理解和规定延续进了《未来哲学原理》。在这部著作中,费尔巴哈赋予唯物主义的含义也是重视感性和直观。显然,费尔巴哈赋予唯物主义的这种含义和唯物主义的正统含义显著不同。可以说,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中,费尔巴哈赋予了唯物主义一种特殊的含义,甚至可以说费尔巴哈一定程度地转变了唯物主义概念的含义。
费尔巴哈的这个转变并不是突然的,而是有原因和过程的。事实上,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就在个别地方赋予唯物主义概念以感性唯物主义的含义,出现了后来这个重大转变的“苗头”。这就是说,在其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和规定的正式转变之前,费尔巴哈就已经非正式和不完全地开始转变他对于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和规定了。由于服从和服务其总的思想———感性哲学和感性唯物主义的需要,费尔巴哈不得不进行这样的转变。
三、回复对唯物主义含义的正统理解和规定
时期说来相当有趣,赋予唯物主义概念特殊含义两三年后,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和规定竟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改变:不再赋予唯物主义以感性唯物主义的含义,而是回复到他以前的正统理解和规定。同时,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在字面上不再肯定任何唯物主义,而是对唯物主义一概否定,强调自己不是唯物主义者。
这个怪异的改变从写作于1845年的《因〈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而论〈基督教的本质〉》一文开始。
在这篇论文中,费尔巴哈写下了这样一段令众多对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持传统理解的人们十分头疼的话:“费尔巴哈既不是唯心主义者,也不是唯物主义者!在费尔巴哈看来,上帝、精神、灵魂、‘我’是虚空的抽象,但是……物体、物质、物性也同样是虚空的抽象。……真理、本质、实在仅仅在感性之中。”[3]434—435费尔巴哈不是绝对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吗?他竟然如此坚决地强调自己不是唯物主义者。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以及物质含义的理解的改变。可以看出,在这段话中,费尔巴哈认为唯心主义看重和追求抽象的上帝、精神、灵魂和自我,而唯物主义看重和追求物质、物体。在这里,费尔巴哈并没有提到感性、感性对象这些他在前一时期无数次提到的概念。更为严重的是,费尔巴哈对物质含义的理解发生了重大改变。在此时的费尔巴哈看来,和唯心主义所强调的上帝、精神、灵魂和自我是虚空的抽象一样,唯物主义所强调的物质、物体、物性也是虚空的抽象,并不现实存在;现实存在的只能是感性的具体的物质性的事物,即“完全确定的、感性的、个别的事物与实体”。可见,费尔巴哈在这里把物质理解为思辨的抽象的物质,把唯物主义理解为强调思辨的抽象的物质实体的理论。这种抽象的物质、思辨抽象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所强调的感性的物质、物质的感性,所强调的重视感性、物质、直观和感觉方面的思想格格不入、南辕北辙,恰恰和费尔巴哈感性哲学的对立面———近代思辨哲学相一致。费尔巴哈势所必然地反对这种唯物主义和物质。在指出自己既不是唯心主义者也不是唯物主义者以及原因之后,费尔巴哈就强调了他自己的理论:“真理、本质、实在仅仅在感性之中”。这是费尔巴哈哲学的真正要义。显然,和《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与《未来哲学原理》相比,费尔巴哈在《因〈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而论〈基督教的本质〉》中对唯物主义和物质含义的理解发生了重大改变,因而也改变了对唯物主义的态度。
在1846年的《反对身体和灵魂、肉体和精神的二元论》中,费尔巴哈延续了其《因〈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而论〈基督教的本质〉》一文的思想。费尔巴哈再次写下了这样一段令对费尔巴哈的哲学和唯物主义持传统理解的人们头疼的话:“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生理学、心理学都不是真理;只有人本学是真理,只有感性、直观的观点是真理”。
很显然,费尔巴哈此处对唯物主义的态度和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同《因〈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而论〈基督教的本质〉》一文完全一致。费尔巴哈在这篇论文中对唯物主义含义的正统理解以下论述中清晰地表现了出来。“人……只在死后,才落入名副其实的唯物主义范畴……才成为一种外在的可以触觉、视觉、嗅觉、味觉得到的客体”。
显然,费尔巴哈在这段话中所说的唯物主义都是人们一般认为的唯物主义。并且,费尔巴哈明确将唯物主义认定为抽象的唯物主义。而这种抽象的唯物主义当然为费尔巴哈所反对。费尔巴哈认为,他自己的理论肯定了感性、人的生命直观,肯定了人的完全的本质,而抽象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把感性、人的完全的本质给肢解了。
总之,在这一时期,费尔巴哈放弃了自己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中确立的唯物主义者的形象,不再提他先前赋予唯物主义的特殊含义,而是对唯物主义的含义做正统的理解和规定。尽管有些令人诧异,不过费尔巴哈的这个“倒退”也不是毫无原因的。即使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中,除了感性唯物主义和理性唯心主义之外,费尔巴哈有时也在正统意义上使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概念。当然,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中,费尔巴哈所赞同的唯物主义只是他自己的感性唯物主义。然而,当遭到施蒂纳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诘难和批评之后,费尔巴哈就取消了自己先前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含义的特殊理解和规定,把自己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和当时人们的一般理解一致起来,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为正统意义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四、再次赋予唯物主义特殊含义时期
如果说之前对唯物主义含义理解的第一次转变是学术思想上十分常见的思想转变的话,那么第二次一百八十度的倒转就让人大跌眼镜了。但是,没想到几年之后,费尔巴哈竟然再一次让人们大跌眼镜,他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和规定竟然再一次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再次回复到对唯物主义含义的感性唯物主义的理解和规定。这次的改变还是因为那热烈的人本主义的感性唯物主义思想使得费尔巴哈不得不向着感性唯物主义的方向使用唯物主义概念。这让他很自然地再次赋予唯物主义概念以感性唯物主义的含义。经历反复之后,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含义的感性唯物主义理解和规定终于坚定了。在这一时期,在《宗教本质讲演录》和《论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特别是从意志自由方面着眼》这两部著作中,费尔巴哈比他初次赋予唯物主义特殊含义的那一时期更为频繁地赋予唯物主义概念感性唯物主义的含义。
费尔巴哈的这个第三次转变和第四个时期从创作于1848年底至1851年初的《宗教本质讲演录》开始。在这部著作中,费尔巴哈多次在感性唯物主义的意义上使用唯物主义概念,以这种具有感性唯物主义含义的唯物主义概念表述他的思想。费尔巴哈论说道:“我们大家都是先做唯物主义者,然后才做唯心主义者,我们大家都是先照应肉体,照应低级的需要和感官,然后才提高到精神的需要和感官”。
尽管这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定义,但还是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出这个唯物主义概念的感性唯物主义含义。显然,这个唯物主义指的是满足人感性方面的需要,而唯心主义指的是满足精神方面的需要。
自从在《宗教本质讲演录》中再次赋予唯物主义概念以感性唯物主义的含义之后,费尔巴哈就一直坚定地赋予唯物主义概念这种特殊的含义。写作于1863至1866年的《论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特别是从意志自由方面着眼》一书更加清晰地表明了费尔巴哈感性唯物主义的立场。在这部关于唯物主义和唯灵主义的专门论著中,费尔巴哈更为频繁地赋予唯物主义概念以感性唯物主义的含义。“感觉主义或者唯物主义……不是那个毁灭此岸的人以便以此而在虚幻的彼岸世界中受到天国的酬赏的残忍的唯物主义……而是那个肯定此岸的人、即现实的、感性的、个体的人的唯物主义……它肯定人是出于纯粹的感觉主义的爱的欲望和对生活的眷恋。”[1]458很明显,费尔巴哈清楚地道出了他的唯物主义的真义:肯定现实的、感性的人,亦即肯定人的现实的、感性的方面。可见,在这部可以说是晚年对唯物主义和唯灵主义的盖棺定论之作中,费尔巴哈坚定地站在感性唯物主义立场上理解和规定唯物主义概念的含义。
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白费尔巴哈对于唯物主义的诸多十分矛盾的论述了。可以说,费尔巴哈从来都不是一个完全的唯物主义者。即使在感性唯物主义思想形成和成熟之后,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和规定以及对唯物主义的态度也是不断改变的,共发生了三次重大的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虽然已经初步形成感性唯物主义思想并在思想深处坚持自己的感性唯物主义思想,不过此时的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的含义还是持正统的理解,在字面上也并没有明确地赞同唯物主义。另一方面,费尔巴哈萌生了结合、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想法。进入第二阶段,费尔巴哈公开地阐发和宣扬自己的感性唯物主义思想。不过即便如此,费尔巴哈也只是说唯物主义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因素,并没有说唯物主义就是全部的真理。他认为合理的理性唯心主义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因素,也有真理的成分。因而,费尔巴哈反复强调应该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吸收它们各自的积极因素,进而超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实现完整的真理。
另外,对于近代正统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在总体上持否定态度。到了第三阶段,费尔巴哈不再赋予唯物主义概念感性唯物主义的含义。与此同时,费尔巴哈也改变了第二阶段中对唯物主义的肯定态度,不再赞同唯物主义,而是批评全部的唯物主义,强调自己不是唯物主义者。不过,费尔巴哈当然坚持自己的感性唯物主义,并且正是为了强调他的感性唯物主义的真理性而否定近代正统唯物主义以至在字面上不再肯定唯物主义的。进入第四阶段,费尔巴哈再次赋予唯物主义概念以感性唯物主义的含义,也再次高度肯定唯物主义,但他也仍然并不认为唯物主义就是完全的真理,他还是像第二阶段那样认为理性唯心主义同样具有真理的成分,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完整的最高真理。
第二篇:元旦节的含义和演变有哪些?
元旦含义
1、中国古代称新年第一天为“元旦”或元日、元长、元朔、元春,具体日期在西汉以前各不相同,西汉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创“太初历”,以正月初一日为元旦,从此历代相沿,直至民国时期。
2、西历公元纪年法传入我国后,民国时期以西历元月一日为新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议确立以西历元月一日为“元旦”,旧历年正月初一改称“春节”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茗》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历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元旦演变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1月1日为新年。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
在我国,还列入了法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第三篇:正确推断和理解成语含义
正确推断和理解成语含义
作者: 出处: 更新时间: 2012年10月24日
正确推断和理解成语含义 字数:3104 字号: 【大 中 小】 成语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熟语,它是经过人们长期使用后约定俗成的固定短语。成语不仅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古代汉语词汇、语法、修辞等特征,堪称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因此,要想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就必须了解成语“背后”的知识。
一.了解一词多义现象,依据语言环境进行正确推断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这是因为古代汉语词汇量比较少,同一个词,不仅有好几个解释,而且可能分属不同的词类。成语中一词多义现象并不鲜见。例如:“不刊之论”中的“刊”不是“刊登”的意思,而应解作“削除”;“文不加点”中的“点”不能理解为“标点”,而是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的意思;“不易之论”中的“易”不可理解为“容易”,而应解作“更改”;“不足为训”中的“训”应理解为“法则”,跟“教训”无关,“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星座名,不能误解为“烈火”;“不速之客”中的“速”应解作“邀请”,不能理解为“迅速”;“言归于好”中的“言”,“羌如故实”中的“羌”都是语首助词,与“语言”“羌族”无关。等等。了解了一词多义现象,我们要辨别成语的正误就比较容易了。如: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若能理解成语“危言危行”中的“危”是“正直”的意思,而非“危险”之义,就不难判断这一成语的使用是不合语境的。
二.抓住古今异义词语,紧扣关键语素进行合理推断
成语中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不相同的词也大量存在,这就给我们理解和运用成语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抓住古今异义的词是我们正确把握这类成语的一个关键。例如:“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而今义只是指“一般行走”;“感激涕零”中的“涕”应理解为“眼泪”,而今义是指“鼻涕”;“兵不血刃”中的“兵”应解作“兵器”,而今义是指“士兵”;“苟且偷安”中的“偷”是“苟且”之义,今指“盗窃”;“如汤沃雪”中的“汤”应解作“热水”,今多指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细大不捐”中的“捐”是“舍弃”义,今义是指“捐助”。等等。
三.弄清活用词语用法,根据内部结构进行有效推断
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一样,它的词基本上是有定类的,不同词性的词在句中的功能也是基本一致的。但有些词在句子中临时处在另一类词的位置上,起着另一类词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大文言现象——词类活用。成语中不仅有词类活用现象,而且还比较复杂。下面试举数例加以说明。
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粉墨登场”中的“粉墨”,“袖手旁观”中的“袖”,“百年树人”中的“树”,“生灵涂炭”中的“涂炭”,“一鼓作气”中的“鼓”,“不衫不履”中的“衫”和“履”,“衣锦还乡”中的“衣”,“苗而不秀”中的“苗”等,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2.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如“洞若观火”中的“洞”应理解为“透彻”。
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被坚执锐”中的“坚”和“锐”,“驾轻就熟”中的“轻”和“熟”,“去伪存真”中的“伪”和“真”,“除暴安良”中“暴”和“良”,“乘坚策肥”中“坚”和“肥”等,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坚壁清野”中的“坚”和“清”等。
5.动词活用为名词。如“追亡逐北”中的“亡”和“北”,本义为“逃跑”“败逃”,这里应解作“败逃的敌人”。
6.使动用法。如:“生死肉骨”中的“生”是指“使„„复生”,“肉”是指“使„„长肉”;“沉鱼落雁”中的“沉”和“落”分别是指“使„„沉”,“使„„落”;“闭月羞花”中“闭”和“羞”也是这种用法;“息事宁人”中的“息”和“宁”分别是指“使„„平息”,“使„„安定”;“汗牛充栋”中“汗”是指“使„„出汗”。等等。
7.意动用法。如“行百里者半九十”中的“半”,“鱼肉百姓”中的“鱼肉”,“幕天席地”中的“幕”和“席”等。
8.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在成语中非常普遍,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例如:“狼奔豕突”中的“狼”和“豕”是指“像狼那样”,“像猪那样”,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类似的还有“蚕食鲸吞”“狼吞虎咽”“雷厉风行”“鳞次栉比”“风驰电掣”等成语。“风餐露宿”中的“风”“露”则是指“在风里”“在露天里”,“风雨同舟”中的“风雨”是指“在暴风雨中”,都表示动作行为的地点。“旁敲侧击”中的“旁”“侧”是指“从旁边”“从侧面”,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活用的现象,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四.把握文言句式特点,联系语法功能进行恰当推断
有不少成语中含有特殊的文言句式,如果搞错了就会直接影响对成语的理解。因此,把握文言句式特点,对正确理解一些成语的含义是大有裨益的。
特殊的文言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文言句式在成语中都不难找到实例。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为判断句式;“兄弟阋墙”“折冲尊俎”为省略句式,都省略了介词“于”;“不足与谋”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金石为开”是被动句式。倒装句式在成语中的运用较为普遍,下面重点谈谈宾语前置句和状语后置句在成语中的运用。
1.“唯„是„”是成语中常见的提宾格式。如“唯命是从”“唯才是举”“唯利是图”等成语中的“唯”是表示范围的副词,“是”是提宾标志。“从”的宾语是“命”,“举”的宾语是“才”,“图”的宾语是“利”。
2.单用一个“是”字提宾。如“马首是瞻”中的“是”即为这种用法。
3.表示否定的成语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不我待”中的宾语“我”即放到了动词谓语“待”之前,“人莫予毒”正常语序应为“人莫毒予”。
4.疑问代词作宾语的成语中,宾语往往前置。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的“焉”即为“附”的宾语。
5.用“之”字作为提宾标志。如“不此之图”即“不图此”,不打算做这件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6.“饱以老拳”即“以老拳饱(之)”,“嗤之以鼻”即“以鼻嗤之”,都是典型的状语后置句式。
五.关注各种修辞手法,回归已读文本进行准确推断
掌握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对正确理解成语颇有帮助。比如,李清照《如梦令》中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句子,其中的“绿”“红”并不生僻,意思也不难懂,但如果把全句连贯起来读,初接触古代汉语的人就可能会感到不可理解。然而,如果懂得一点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知道有一种以事物的性状代替事物的用法,就可以受到启发,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绿”“红”在这里分别是指代叶和花。如今,常用“绿肥红瘦”这一成语形容暮春景色。成语“红粉青蛾”中的“红粉”与“青蛾”都是以事物的特征代替事物,借代美女;“行将就木”中的“木”是以原料代成品,借代棺木。等等。
又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句子,以“泰山”“鸿毛”与“死”来比轻重,已经足够夸张,而比较的结果是死比泰山还重,比鸿毛还轻,夸张的色彩就更浓了。同样,在成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例子。如“投鞭断流”“一日三秋”“黑云压城城欲摧”“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等。
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成语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只要我们了解并掌握古代汉语修辞手法的特点,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举一反三,就能准确理解与之有关的成语的含义。
第四篇:浅谈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含义的理解
浅谈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含义的理解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下了一个新的定义,一共三句话:“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后来十二大在上述第二句 “关于中国革命”几个字的后面加上 “和建设”几个字,变成“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句话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而且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思想。也就是说,应该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相区别,特别是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相区别。对于历史决议的这种做法,很多人感到不理解,认为毛泽东思想就应该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既包括他的正确思想,也包括他的错误思想,为什么毛泽东的错误思想不包括在毛泽东思想之中呢?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人对这个定义不理解,有的甚至认为这样做有点不合常理。那么,应该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
首先,应该看到当时对毛泽东思想做出这个界定,是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有的人提出要否定毛泽东思想,而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不能否定的。如果否定毛泽东思想,就会像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一样,必然引起混乱。另一方面,当时党中央的领导人又提出 “两个凡是”的方针。按照这个方针,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就不能纠正,历史就不能前进。这是一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以上两种方法都行不通。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邓小平提出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区分开来的办法,即既纠正他晚年的错误,又坚持毛泽东思想,实践证明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因此,决议对毛泽东思想下的这个定义,并不是一个通常的学术意义上的定义,如某某思想就是指某某人的思想,既包括他的正确思想,又包括他的错误思想,而是一个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下所下的政治性的定义。
其次,从毛泽东思想的本身含义来讲,它不能包括错误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正确总结。那些离开马克思主义或者离开中国实际这两个要素的任何思想,尽管是毛泽东本人提出来的,也都不能包括在毛泽东思想之中,不能称之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又脱离中国实际,自然不是毛泽东思想。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毛泽东思想不包括错误的结论,不是不讲理,而是很讲理,因为前提中就包含着结论。这就是说,把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特别是他的错误思想同作为科学体系的毛泽东思想相区别,是科学的,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再次,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不能包括他的错误思想。如果把他的错误思想包括在毛泽东思想之中,而我们又要以它为指导,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难道今天还应该按照“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去做吗?还应该七八年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吗?还应该继续斗“走资派”吗?如果那样,就会使大家无所适从,只能引起思想和社会的混乱。第四,毛泽东思想只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新的思想理论的代名词,或者说它只是一个符号。虽然毛泽东在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的作用最大,以他的名字命名,但并不是指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如果当时不叫它“毛泽东思想”,而叫做别的思想,如“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等等,就不会产生这种混淆。这就是说,从毛泽东思想的本身含义来讲,它不应该包括错误的思想;从党的指导思想来讲,它不应该包括错误的思想;从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来讲,它也不应该包括错误的思想。“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原有含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就含有这层意思。把这层意思更突出地表达出来不仅丝毫没有贬低毛泽东思想,而且使毛泽东思想的意义愈发厚重。正如邓小平所说:“毛泽东同志的事业和思想,都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业和思想,同时是他的战友、是党、是人民的事业和思想。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这番话语重心长,寓意深远。由此可见,否认毛泽东思想决不是仅仅否认毛泽东个人的事业和思想,同时也必然否认由毛泽东思想培育的整整一代人,必然否认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同样,离开毛泽东思想,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和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的现实基础,也不可能真正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
也有人提出,说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那么毛泽东的错误是不是集体所犯的错误呢?有些错误,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毛泽东当然要负主要责任,因为这些运动都主要是由他发动的,甚至是背着中央领导集体发动起来的,如“文化大革命”就是这样,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如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开始都不知道毛泽东要搞什么,这些错误当然要由毛泽东负主要责任。但是,这些错误同时也是党犯的错误,是中央领导集体犯的错误,不能把错误都归咎于他一个人,因为发动这些运动的文件、决定,毕竟最后都是由党中央的会议通过的。邓小平就曾经说过:“讲错误,不应该只讲毛泽东同志,中央许多负责同志都有错误。‘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在这些问题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种印象,别的人都正确,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不符合事实。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集体负责。在这些方面,要运用马列主义结合我们的实际进行分析”。所以,决不能把党在历史上犯的错误归咎于毛泽东一个人。
第五篇: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写写帮整理)
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黑格尔是历史上具有广泛影响的哲学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 尔哲学中的辩证法内容是十分丰富和宝贵的,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他认为辩证法不是从自然和 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而是概念自我发展,把自然,社会的辩证发展看成是 概念辩证法的表现,从而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不彻底的。黑格尔创立的关于“绝对理念”辩证发展的理论体系,它是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合理内核”,是唯物辩证法的直接理论来源。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就是永恒发展的思想。恩格斯从黑格尔辩证法中得出人类历史是永恒发展的,并不具有最终性质,虽然科学证明人类可能灭亡,但人类的终结并不是在可预见的历史时期。可以看出恩格斯对辩证法的理解: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变化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批判改造,清洗出它的合理内核,创造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黑格尔的辩证法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哲学发 展史上的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飞跃.。
人本学是费尔巴哈新哲学的核心。费尔巴哈在对思辨哲学和宗教神学的批判中得出结论,思辨哲学的秘密是神学,神学的秘密是人本学,神的主体是理性,理性的主体是人。因此新哲学的认识原则和主题并不是自我,并不是绝对的亦即抽象的精神。简言之,并不是自为的理性,而是实在的和完整的人的实体。在费尔巴哈看来,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首次提出了“实践”概念,标志着他从信仰费尔巴哈的思想到开始批判扬弃费尔巴哈,马克思抛弃了费尔巴哈机械的唯物主义,转而把世界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的世界。
马克思和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核, 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观点, 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有机结合起来,给人类提供了伟大的认识工具。马克思和思格斯第一次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运用于考察社会经济生活,从而在政治经济学中实现了根本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