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论文(精选多篇)

时间:2019-11-27 23:3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论文》。

第一篇: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论文

摘要:本文解释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作用,提出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植根于社会和民族文化,强调了档案工作者核心价值观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性,指出了当前我国档案工作者所倡导的价值观应包括忠诚于党、服务人民的崇高思想;守护历史、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严谨细致、艰苦拼搏的顽强作风。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应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精炼和广泛传播,以推动档案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档案工作者 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

大力倡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何谓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2009年10月,原解放军档案馆馆员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全社会,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视察解放军档案馆时明确指出:刘义权的先进事迹,体现了档案工作者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献身使命、忠于职守;

高度负责、满腔热忱;心系大局、顽强拼搏的崇高精神和价值追求,是档案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履行档案工作使命的精神支柱。深入学习宣传刘义权精神,大力培育反映档案工作本质特征、具有时代感的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增强档案工作者的事业心、使命感、荣誉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1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的同化、凝练,是长期指导人们行为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人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和标准的认识不同,所形成了价值观就不同。每个人都是在各自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

不同的价值观在人们共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的影响下得以提炼、凝聚、同化,并被加以正确的协调、整合、引导,在人们价值体系的中心位置上,形成了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人们普遍认同的、长期指导人们行为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是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部分,它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起着规范行为、稳定秩序、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核心价值观是无形的,不具有强制力,但当其一经行为主体所接受,就会成为主体内在的支撑,形成左右行为主体价值判断、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的强大影响力,从深层次稳定而又恒久地影响着个体或群体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价值取向。

2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植根于社会和民族文化

档案工作者既是文化的保存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这个群体经历了社会文化的传递历程,经受了文化传承中的各种影响,形成了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种特定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反映出了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

档案工作这一职业,经历了多年的文化积淀与渗透,逐渐形成了当代档案工作者群体行为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体现出档案工作者群体行为的共同心理,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稳定下来,形成档案工作者所认同的行为准则和思想观念,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体系。

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植根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血脉之中,在档案工作中发挥着导向、规范和推动的作用。

3档案工作者应培养具有档案工作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完善自身的核心价值体系

刘义权的先进事迹证明,构建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个人价值是统一的,只有把实现档案工作的整体价值与档案工作者的个人价值结合起来,把档案工作者的个人追求融入履行档案工作使命的伟大征程之中,才能在本职岗位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3.1忠诚于党、服务人民是档案工作者应当始终具备的崇高思想我党始终把档案工作当作党的一项重要事业来建设。建国后,由于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我国的档案事业发展焕发着蓬勃的生机。档案工作枯燥乏味,因而档案工作者更需要树立忠诚于党的价值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工作、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忠诚于党是档案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内容。忠诚于党就必须服务人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是广大档案工作者的行动指南。档案工作者应始终忠诚于党,服务于人民。

3.2守护历史、传承文明是档案工作者始终肩负的神圣使命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留存的史书典籍如繁星般浩瀚璀璨,依靠的是历朝历代“兰台”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无悔付出。珍贵的历史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千百年来,档案工作始终肩负着守护历史、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一代代档案工作者为档案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推动着档案工作的发展。这一神圣使命已经成为档案工作的核心价值,以天下为己任,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职业情怀,更是体现了这一观念在档案工作者中的影响之大。我们要在本职岗位上继承和发扬这种求实精神,一心一意、一丝不苟、一如既往地守护好党和国家的重要档案文献、珍贵文化遗产,并将它们所蕴含的优秀文化思想传播出去,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3.3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档案工作者应当始终怀有的高尚情操档案工作,说它伟大,是因为它能挑起历史真貌万秋千载;说它平凡,是因为它需要档案工作者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人梯”、“桥梁”、“默默无闻”、“为他人做嫁衣”,这些都是在形容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它们反映出了档案工作者勤恳、甘于奉献的人格品质。档案工作待遇低、工作内容枯燥,但档案工作者对档案事业却充满热情,这种甘愿为档案事业献身的精神充分体现了档案工作者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档案工作这个特殊职业造就了无数的无名英雄,他们是档案事业发展的主体和-90-支柱,是档案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正是由于一代代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档案事业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工作者仍然在平凡的岗位上不记名利、不图回报,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甘当无名英雄,更是凸显了他们的高尚情操。陈炳德总长在视察解放军档案馆时,要求全军档案工作者要发扬无限忠诚、无私奉献、无名英雄、无尚光荣的“四无精神”,把我党我军的珍贵史料保管好、研究好、开发好、利用好,为党和军队中心工作服务。这“四无精神”不仅适用于我军档案系统,也适用于我国的档案事业。

3.4严谨细致、艰苦拼搏是档案工作者应始终坚持的顽强作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档案工作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高,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在飞速发展,档案工作者所面对的竞争和挑战将比以前会更加激烈,所以自强、刚毅、耐力而乐观向上的性格,是每一个档案工作者必须形成的心理品质;废寝忘食、乐以忘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必将成为档案工作者的服务标准;严谨细致、艰苦拼搏是档案工作者应具备的顽强作风。艰苦拼搏是克难制胜的法宝,过去需要,现在同样需要。先贤说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艰苦拼搏作风的人,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崇尚艰苦拼搏风气的行业,是难以发展进步的。艰苦是成事之本,拼搏是胜利之师。它代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体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价值取向。因此,在档案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广大档案工作者更应该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大力弘扬认真负责、严谨细致、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档案工作优良传统,振奋精神、知难而进、开拓创新,把档案工作做得更好。

4培养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推动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具备两个最突出的特点:其一,它是档案工作者最重要、最根本、最有影响力、最持久的信仰与追求;其二,它是档案工作者共同的追求与信仰,它源于历史发展长河,源于档案工作者对自身的思考,也源于对档案工作发展规律的摸索探究。培育好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提炼好核心价值观,确保提炼出的是档案工作者真正需要的、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导档案工作者共同行为的、永恒的准则,它应该体现档案工作者的共同思想。档案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提炼,要从档案工作的现实情况出发,从档案工作的特殊性及其所面对的特殊环境,真正挖掘出经多年发展所沉淀下来的良好价值观,确保档案工作者核心价值观能体现广大档案工作者的一致理念,使其与档案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相匹配。

二是传播好核心价值观,让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无所不在。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和意识领域的重要评判标准,直接反映着着档案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在档案工作者群体中被广泛接受并得以传承,恐非一日之功,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长期培育。在提炼好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要利用档案工作特有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大力宣传,;利用各种有形的文字宣传、主题交流活动等对档案工作者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教育,让档案工作者切实感觉到核心价值所倡导的理念无处不在。

三是通过先进人物的事迹来宣扬档案工作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前段时期,各级首长和领导号召以刘义权的精神学习宣传刘义权的事迹,以刘义权的品格学习宣传刘义权的高尚品质,以刘义权的人格魅力学习宣传刘义权的精神境界。通过对刘义权先进事迹的宣传,让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档案工作者的自我认同感得到加强,其核心价值观也得以巩固和深化。通过宣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能使档案工作者更真切地感受到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作用,促使档案工作者将系统推进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档案工作者自觉的精神诉求,并以此指导档案工作实践,持续推动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核心价值观论文

为什么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思想战线上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各具功能但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将长期面对激烈的国际各个方面的竞争,特别是面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压力,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思潮,有利于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我们更清醒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而为我们从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实的精神保障和文化支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疑是当代思想战线上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概念创新——第一次作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概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源于对人类精神生活的认识,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反映。它是思想文化上的一个新概念,同其他重要理论的概念一样,是我们党在实践过程中长期思考、归纳和提炼的结果。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提法,这些概念的提出,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新概念的提出,是对思想文化建设有关概念的继承和创新,它蕴含的思想内容很深刻、很丰富。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任何社会都有自己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体系,不管人们意识到与否,它在社会生活中都发挥着主导的、决定和制约其他价值目标的作用。但过去人们未认识到这一点,也未提出过“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和认识世界的工具。无疑,它是我们党的一个理论创造,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境界,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大贡献。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新概括,我们就可以自觉地运用它,人在思想文化建设中的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内涵创新——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起来,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体现出来的先进性、深刻性是以往任何社会的价值理念所不能比拟的。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都形成了适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一些有价值的思想理念,这些理念在发挥一定进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历史局限。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提出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把消灭剥削和压迫、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最大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时,人类对价值观的认识才走上了科学道路。伴随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不断得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更是实现了价值观上的一次跨越。它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涵,并将其置于一定的系统结构中,达到了新的理论境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四大基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构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处于统领的层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处于核心的层次。它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的问题,处于动力机制的层次。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得以发挥的精神基础,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内容和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民族的优良传统相结合,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才能有效地发挥指导

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只有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推动下,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由理想变为现实。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第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实际的行为规范的问题,处于基础性层次。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群众,才能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解决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这不仅需要相应的社会制度,也需要相应的思想共识。近年来,我们党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发展目标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发展模式等一系列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些都是对和谐理想的追求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先进的和谐理念的集中体现,它既蕴含着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基础和目标,又提出了实现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途径和方法,是和谐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作用的根本性阐释,也是对和谐文化的质的规定。它不仅表明和谐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保证了和谐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也为我们鉴别思想文化的政治属性提供了根本标准。

三、体系创新——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要素集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体系。

我们党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其内在统一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一方面,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作为一切行动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它又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强调最大限度地保证人们的社会需要和利益。二是理想目标与现实过程的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它面向实际,着眼于实践,作用于实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实现这个理想所必需的思想道德支撑,把理想目标的实现牢牢地建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过程中。三是民族传统与时代要求的统一。将民族精神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体现了它与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关系,强调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又体现了其面向世界、面向时代的精神气息。四是高度概括性与具体操作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三方面内容是对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价值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着理论前提和思想导向的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是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和应该养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具体概括。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由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为的框架结构。一种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否结构完整、自成系统,还取决于形成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层的利益基础。只有在提出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执政党及其领导下的国家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价值诉求相一致时,才能保证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的缜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统一起来,把政治与伦理、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为结合起来,体现了系统的价值理念和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统一,是一个结构完整、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

四、方法创新——第一次提出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我们党不仅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论断,而且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和方法。这就是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这是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而要让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就必须把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从多方面入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所接受,进而转化为自觉行动。一是要多渠道渗透。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社会实践中去,渗透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去,渗透到国民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等影响人们思想的各种文化渠道中去,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环境中去,渗透到社会化管理中去,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二是要多手段结合。要在对全体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同时,把价值导向与政策导向结合起来,把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各种手段,以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效果。三是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要积极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高度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切实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手段,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力度。四是要全社会参与。要动员、组织和协调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建立完整的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工作网络,形成全社会覆盖的宣传教育工作体系,以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功效。要建立党政部门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系统,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社会化。五是党组织要加强引导。党委统一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织保证。要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以优良的党风和共产党员的楷模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和形成,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意识的本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是引领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确立我们社会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体系,打牢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凝聚人心、激发活力,为社会和谐提供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第三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近日各大高校都在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我们专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共参加人数76人,这次班会大家都积极踊跃发言。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的理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四个方面构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贯通,是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的有机整合的多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利于更坚定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有效地落实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地方。一是要立足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学习设计的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为以后的设计事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二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为中心,同学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切要过硬的自身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身为辅导员助理的我除了要做好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外,还要做好同学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全面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使之入脑入心,这就要求我作为辅导员助理要有过硬的自身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三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表率作用。俗话说得好,打铁先要自身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干部带头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培养强烈的自我修养意识和坚强的克己毅力,充分发挥主动精神,解决内在思想品质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四是要进行加强班委团支委建设,增强班委团支委的凝聚力,提高班委团支委的理论水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普及到每一名同学中去。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深刻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铭记在心中,在学习中,我不断的去完善自己,努力的学习自己专业知识,经常去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帮助她们学习,我也在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去是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生活中,我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一切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时刻告诫自己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时刻要让自己成为她们的标兵,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在工作中,我兢兢业业,按时完成老师分配下来的任务,我不但能够按时去完成而且还会去超额的完成,在节省时间的同时质量也是很高的,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我就更加的努力,再老师对我工作认可的同时,也加强了我的自信心,让我变得更加强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们的思想,不断形成精神共识。要坚持不懈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大力弘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越性和领导性,狠狠把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学习领悟,增强自身的精神力量。把“三个倡导”和实际相结合,做好本职工作,尽好本职力量,真正融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队伍当中去。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再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多层次的思想道德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顾人们思想道德的客观差异,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社会成员。那么,用什么来引导人们再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有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了不同层次的群众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领导力,是联接各族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重视引领好各种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的思想倾向,再某种意义上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必须及时了解思想理论领域的各种倾向性问题,认真分析各类社会思想的本质特征、主要内容、表现形式、现实影响、形成根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想着积极地方向发展。我认为社会主义价值的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和参与,我们要树立一种观点:树立良好的作风,使我们学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作为当代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提高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本职工作做起,无论是作为一名学生,一名辅导员助理,都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更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努力的为祖国的和谐与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再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不断提升自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修养,为学校为社会作出一份贡献!

第四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题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录:

一、提出背景

二、概念内涵

三、发展历程

四、时代意义

五、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六、问卷调查结果

七、大学生如何践行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基于此,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一系列相关的探讨。

正文:

一、提出背景

一种价值观的提出和弘扬,一定与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等方面的面临的复杂形势和挑战有关,与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和人们精神信仰上出现的焦虑、迷茫甚至缺失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应对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与时代要求的需要。

1.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需要

社会主义在其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中,经历了由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起源于16世纪英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在19世纪30和40年代,发展到顶峰时期,其代表人物就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空 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理想,自其诞生就有着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主要表现为追求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个个幸福、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

2.塑造国民积极、健康、科学的价值观的需要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除了为其国民提供繁荣发达的经济基础之外,还要为国民树立和弘扬积极、健康、科学的价值观,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追求和享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广大人民群众总体上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改革开放引发的经济建设大潮,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促使一部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嬗变。一些过去曾经洗涤过的腐朽、落后、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恶习重新泛滥。整个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乱象。具体表现如下。

(1)拜金主义风气盛行。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中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大潮中,一部分人滋生了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成为一种时尚口头禅。结果,傍大款、攀富贵、结交“富二代”、“官二代”和“土豪”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各种“炫富”、“炫豪车”、“炫名牌”现象层出不穷。

(2)奢靡享乐主义盛行。拜金主义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催生了奢靡享乐主义。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物质文化的繁荣发展。但是,财富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文明的提升。相反,一些党员干部和暴富起来的“老板们”没有把财富变为更有价值的资源,反而浸淫在金钱和物质的过渡挥霍之中,追求人生的奢靡享乐。一些党员干部吃饕餮大餐,住高档酒店,玩遍千山万水,包养情妇美女,盛行贪图享乐、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

(3)诚信缺失,社会道德滑坡。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重道德、讲诚信的民族。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曾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周人最早提出“明德慎刑”、“为政以德”的理念。唐朝时《唐律》最终确定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德治方略,并为以后历代所尊崇。以德为先,诚实做人,一诺千金,与人为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曾经是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的优秀美德。但是,改革开放中各种良莠不齐的东西促使一部分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少部分人出现道德堕落、观念扭曲、行为无德的行径。

2(4)社会浮躁,个人理性不足。一个社会的文明、稳定和进步,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理性思考和行动,需要用一套科学的价值观来引导和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遵守文明的秩序和公共行为准则。我国的改革开放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尤其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人们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的自由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同时,每一个个体对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和压力的反应及其方式迥然不同。中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城乡、地区和部门发展不平衡较为突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即使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其差距有的也是较明显。在此背景下,有理想迷失、信念动摇者,有道德堕落、观念扭曲者,有腐朽落后思想文化沉渣泛起,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暗中滋长。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促使了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巨大的变化,既给中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使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日益突出。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政策的偏向引起较大的不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增大;民主法制不健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亟待完善;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社会冷漠现象突出;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腐败现象仍然严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受损;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日益频繁。

二、概念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 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三、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其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必然贯穿于新民主主义始终。在一定意义上,必然成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内容。

一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体系是新民主主义时期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石。经过我们党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艰辛探索,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是“为人民服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容和精神动力。毛泽东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价值取向,为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是推翻“三座大山”、最终建立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和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明确中国革命的目的是最终走向社会主义,建立人民共和国。

四是集中体现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纲领。毛泽东提出了“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纲领,深刻、集中、高度地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针对性强,价值指向明确。五是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光辉著作,号召共产党员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我们党提出了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我们党胜利地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第一大历史任务。之后,我们党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转变。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奠定了政治前提、物质基础和文化条件。一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得到广泛深入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科学理论武器。

二是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面对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和一穷二白,我们党把走向繁荣富强作为国家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上,我们党于1964年12月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成为一面动员、凝聚、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精神旗帜。

三是广泛开展了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道德领域除旧布新,涌现出了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一批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典型,在全国形成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等优良社会风气。

四是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从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展开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两弹一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培育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品质,培育了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典范。改革开放新时期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提出了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以“三个倡导”为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断和战略任务。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相结合,科学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

2006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褒荣贬耻、我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同时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开始深入探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提炼和概括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四、时代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党顺应全国人民共同愿望的重大理论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凝聚共同意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价值理念的集合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只有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切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共同富裕”、“人民幸福”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才能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成为凝聚13亿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坚实纽带。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表面是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内核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不断发展,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我国国内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如何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是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与命运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与导向作用。整合与规范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巩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支撑。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促使了我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巨大的变化,既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使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最为关心的是执政党及其党员干部,能否敢于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能否科学地分析产生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是对人们担心和不满的有力回应。我们党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不仅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更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五、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我们大学生只有自己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风尚,才能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人。

首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大学期间,同学们都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确定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学的理想信念来引导。我们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

其次,我们要做忠诚的爱国者,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无论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报效祖国,都要自觉弘 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

再者,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人生的价值,赋予人生与众不同的意义。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大学生们一生影响很大。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我们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最后,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到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并且要增强法律意思,做一个知法、明法、守法的公民。总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是一个人加强修养、完善自我的过程。我们大学生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调查

这几天我们小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及相关问题做了问卷调查,而我们也因此得到许多,感触颇深。就此调查做出如下总结:

任何价值观念都根植于社会实践尤其社会是社会生活之中。要想对一种价值观做以调查就必须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调查,最好是以问卷或者问答的形式呈现。

我们小组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及相关问题设计并做出问卷调查,且对不同年龄段的,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人做了相关调查。现对问卷调查涉及到的相关内容以及相关看法陈列如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要深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先从了解其涵义入手。于是我组就“当代社会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做了一份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调查问卷,以期能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鲜明肯定普世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实,友善”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原来一切激烈争论的普世价值,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民主,等等,在十七届六中全会讨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时,是被排斥在外的,虽然通过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却概括不出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成为遗憾。

这次在习近平同志担任大会文件起草组组长的带领下,排除干扰,冲破阻力,终于将普世价值列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明确提出:“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以及“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和理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和变化将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也在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身上产生了一系列影响。这些影响既有利于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工作激情,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少数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 识浅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在其身上层出不穷。特别是随着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的明显增强,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日益呈现出样化的趋势。

对于本次调实践查,小组经过精心讨论安排,充分考虑到时间,费用等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调查”为主题,在学校以及学校周围展开了调查。发放40份,回收35份。可以说调查结果还是乐观的。

调查内容: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程度以及了解途径,实践方式和个人看法的相关调查。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以及在学校周围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各类人群及个体 从收回的问卷调查中分析,总结得出:

整体上调查的对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了解,只是有所了解,对于具体内容可以说是模糊不清,极少部分十分清楚,几乎不存在不知道的情况。

部分学生和相关人士还存在着贡献意识浅薄,追求物质与名利的现象,部分个人重个人 利益而轻集体利益,大多数同学赞成为国家,集体利益做出贡献,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成全集体利益。而且他们的价值观整体上是健康向上的,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他们拥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一颗赤诚的心。他们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可以也愿意为国家和人名有所付出。相信不久之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得到彻底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强国也将成为现实。

这就告诉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既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深化研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我很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得以见证祖国一天一天的强大,我们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学好各门知识,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为祖国明天的宏伟建设做出卓越的贡献。我们相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明确自己的使命与责任,肩负起社会和人民的重托,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

年龄: □

18岁以下

□—60

60以上

职业:□ 机关人员 □ 学生

事业单位职员

社会居民或农民

其 他

学历:□

研究生以上

□ 本科大专 □

中高专以下 政治面貌:□

党员 □

民主党派 □ 团员 □

无党派 1.您了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哪些?

A.富强民主 B.爱国敬业 C.文明和谐 D.自由平等 E.诚信友善 F.公正法治

2.您认为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非常必要,能够实现 B.非常必要,难以实现 C.没有实现意义

D.说不清

3您认为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

A形式单一,内容空洞

B.教育与实践两张皮,缺乏有效的联系。C.宣教活动富有实效,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理念和信念

4您对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社会主义社会

A.充满信心

B.较有信心

C.没有信心

D.说不清 5您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非常必要,能够实现

B.非常必要,难以实现 C.没有实现意义

D.说不清 6您认为我们国家距离“富强、明主、文明、和谐” 这一目标

A.距离很大难以实现

B.有一定差距,通过努力一定会实现 C.已经达到这一目标了 D.说不清

7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途径都有哪些途径?

A.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

B.学校教 C.网络 D.社区宣传

E.人际交往

F.其他

8您认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效的途径

A.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B.推选社会道德模范

C.政府加强宣传D.其他

9.您认为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践行工作?(多选)

A建立高素质的宣传和教育队伍

B确保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

C将此与考核和晋升相联系D建立表彰和奖励制度,增加资金投入

E与青少年的教育相结合 F加强宣传力度,改进宣传教育方式 G促进普通民众了解内涵 H促进志愿者活动

I其他

10.您愿意通过哪种途径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限选3项)

A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

B学校教

C家庭教育

D社区宣传教育

E志愿者活动

F其他

11.您认为如何才能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多选题)

A党的干部发挥模范作用

B表彰道德楷模,弘扬道德规范

C建立道德激励制

D巩固发展价值体系的经济基础

E解决社会分配不公和官员腐败等问题

F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G促进文化产业和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H其他

12.你对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建议?

13.您对本次调查问卷有何意见?

七、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八、大学生如何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价值观是人们心中深层的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 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历史演进到今天的二十一世纪,祖国复兴的火炬交到了我们新一代大学生的手上。伟大祖国需要不但在政治上,而且还要在经济、科学文化上真正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将真正地站在世界强国之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新朝代的大学生,我们责无旁贷。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我们就必须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精神实质,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年轻活力优势,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荣辱涉及的是个人人格的追求与拒斥的问题,求荣拒辱是人的一个独特现象。荣辱观是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什么是荣与辱,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人生实践中对荣辱应有的态度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观点。不同的时代、民族和阶段,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一个人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明确了什么是光彩的事,什么是耻辱的事,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成为精神文化大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高校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切实提高大学生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

第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落实在行动上,我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核心主义价值观,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精神,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其次要树立服务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习惯,使其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等平台,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再次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大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接受新事物、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学习新知识的平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在这个平台上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把这作为自己的知识能力储备。完成好这个任务是我们当大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这是为更好地建 设祖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储备能量的过程。

第三,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还应该积极宣传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四,作为当代大学生,就应该积极贯彻践行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做对国家不利的事情,不说对国家的荣誉有损伤的话。比如在出国游玩的时候,不能做有损国家荣誉的事,约束好自己的行为,不说一定要为国争光,但是一定要努力不给国家和民族丢脸。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我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这样一个加速前进的时期,得以见证祖国一天天的强大。我们这一代人也要下定决心,准备着付出比前辈更大的努力,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去建筑宏伟的新中国。

第五篇:24字核心价值观论文

24字核心价值观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 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 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自由、平等、公 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 社会层面提出价值目标和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 的价值目标和要求。这三个层次的价值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融汇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

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生 长点,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 践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 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取向 和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将引导全社会树立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抓手,能 够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取得凝聚人心、人气、人力的巨大成效,构筑起中华民族奋发向上和推动社会主 义事业发展进步的巨大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撑。以“改革开放,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为主题的论文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 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 经作为一个不可 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将 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融入经济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大 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必须从中 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 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 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为了实现实现我们改革目的和伟大的中国梦,我们必须有全局 意识和高瞻远瞩的眼光,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致力于生态文 明建设,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总布局全方位的进行改革开放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并 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 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对实践 的重大指导意义 表现在:(1)它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 的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 重大理论成果 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2)这一概括为我们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3)指明了方向。(3)突破把计划经济等一些原本不(4)属于社会主义固有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5)的传统观念。(4)这一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6)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7)发展规律的模糊观 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8)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9)对社会主义本质 的认识。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我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 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经 济和文化事业,保证国家的一切工作都依法进行。它要 求国家公职人员依法行政,公民要严格遵守法律。依法 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做到有法可依,有 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如何转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条件:必要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随着帝国 主义的侵略,清政府失去了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 失去了独立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权利,且促使中国自给 自足的封建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但帝 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制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因此,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成殖民地半 封建的国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 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要推动 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起来进行革命,推翻帝国主义 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 人民民主。但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运动、康有为领导的 维新变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等运动的失败,说 明由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他们不可 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现状,历史呼唤着新 革命阶级走上历史舞台。可能性:第一,中华民族资 本主义的“短暂春天”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为实现 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准备了经济条件。第二,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为实现由旧民主 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准备了阶级条件。第三,早 期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实 现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准备了思想条件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意义。必要性:(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道路的道路,是有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2)近代中 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地同盟军 和革命的主力军(3)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 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 治的薄弱环节可能性: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一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独立 存在,二是封建格局军阀混战使革命力量有回旋的余地。而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意义:中国近代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是指导革 命的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他不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 经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理 论;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列 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 命具体问题的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结合实际谈谈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 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 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 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 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中国目前 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 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 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 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 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 和社会的长期稳定。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 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 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以保 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 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 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 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做到把不断 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

下载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论文(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档案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论文(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论文

    江西环环境工程职业职业学院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径探索 学院:通讯与信息学院 专业:通信技术 班级:0461404班 成员:曾贵良、王道位、赖仕良、柯文涛、杨松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求是求真无悔青春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梁启超先生在他的名作《少年中国说》中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文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班级:学号: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意义、践行方式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深刻理解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讨论稿)本文作者:老柯 好范文原创投稿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期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铁 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即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12个词语的结合。 “富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大全)

    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学号:142108080403 姓名:殷雨晴 摘要 201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_论文

    践行社会主义 做优秀青年 ——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冲击和影响,加强对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