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互联乐帮”居家养老长效机制构建的实验与探索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3月发布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断优化、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充分释放,确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我省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正以超老龄化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化人口占总人口的21.77%,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第六,多样化养老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县属于全省经济欠发展区域,因产业单一,社会就业率偏低,城乡青壮劳动力大规模向外县转移,全县在籍人口17万,实际常住人口约10万,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成为社会普遍问题。对老年人进行有效的生活照料、精神关爱和慰藉,需要政府、家庭和相关机构共同承担,用良好的服务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满足养老需求,单靠独生子女负担很重,依赖政府不够,县级社区(老年)学院如果能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形成适应民情的养老长效机制,就能为政府分担部分责任,为社会家庭缓解压力。近年来,××县在政府“下山脱贫”“地质避险”和“大搬快聚”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农村人口快速向县城、城郊、乡镇所在地、交通便利的沿溪公路一带村庄集聚,“互联乐帮”居家养老将成为现实可能。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并非最急迫的需求,多样化养老需求还包括老年家政服务、居家护理、文化养生、精神关爱等,国外对机构养老模式非常重视,有养老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等,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实行分级管理,根据身体健康状态、生活自理程度及社会交往能力,分出自理型、半自理型和完全不能自理型三级。发达国家中许多新的养老模式值得我们效仿,如德国的互助养老模式,老人与家庭外的其他人或同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相互扶持、相互照顾。它具体包括老年人结伴而居的拼家养老、社区内成员相互照顾的社区互助养老等很多形式。日本的邻里互助网络和“时间银行”模式,邻里互助网络是指社区内65岁以上,特别是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在政府的扶持与志愿者团体的帮助下,组成相对稳定的协会组织,通过举办邻里聚会活动来促进老年人之间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实现排解孤独、充实自我的互助目标。新加坡的乐龄义工模式,过了55岁之后的老年人就被称为“乐龄人士”,以“乐龄”替代“老龄”的生活理念。“乐龄人士”协助社区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娱活动,无偿地服务他人,健康的“乐龄”老人服务于“高龄”老人。
根据我国国情和传统观念,老百姓更容易接受家庭养老、居家养老,因为机构养老模式下,老人并不情愿离开自己的家园,对于子女来说也可能觉得是丢面子的事情。我国的上海最先将互助养老理念运用到居家养老中,建立了志愿敬老服务“时间银行”,推出家庭互助服务项目——“老伙伴”计划,为上海高龄老人服务。低龄健康老人为高龄老人或孤寡、独居、重病老人提供服务,并把服务时间“储蓄”起来,以备在自己需要时可提取“时间”接受服务。
“互联乐帮”养老模式,体现了“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的理念,有助于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效用最大化,在人口出生率下降,家庭养老压力增大,社会劳动力不足的新背景下,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社会人力资源不足的压力。作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一种补充形式,通过老帮老,老少互帮,促进邻里及陌生老龄人之间交往,能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建立老人的社会关系,对老年人身心健康也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有助于乐龄群体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在接触的过程中彼此都体验到快乐。
二、实验项目的基本思路、基本内容、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所谓“互联乐帮”,就是县老年学院通过组建“互联乐帮社”公益协助平台,把乐龄人士人力、智力、技能等资源整合成网,使“我能”与“我需”信息互联互通,共享信息,分享快乐。核心工作是充分利用以老年群体为主的各类人力资源的闲置时间或闲置资源低成本地相互利用。该实验项目以社团成员之间的情感为纽带,重点开展与居家养老密切相关的互助服务。社团成员可以自愿自由拼团活动,形式上可以老帮老、少帮老、老帮少,老中青少之间都发挥自身之长乐帮对方,建立邻里乡亲情感。学院从招募制度、回馈激励、教育培训、整合资源以及争取政府政策扶持等方面构建长效机制。
合作共享是互联乐帮的原动力,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与志愿服务和有偿服务等情况有所区分。“乐帮时间储蓄银行”是重要的激励机制,乐帮时间储蓄可个人提取,或者赠予,乐帮付出者以收获受助机会作为回报,年轻乐帮人士时间储蓄可以赠予自己家的老人名下,可存可支。互助是一个大课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互助型老龄社会福利体系。
(二)基本内容
1.丰富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主要满足老年人的三方面需求:一是生活照顾;
二是医疗护理;
三是精神关爱。互助项目范围三个预设:政府现有政策享受不到,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照料不到,社会机构有偿服务不到的。明确指向求互补、讲时效、有温馨。老年人申请帮助的事项满足三个条件:时间不超过2小时,没有责任风险,没有安全风险。
2.设计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乐帮项目。
根据区域分:街道居委示范社、乡镇农村示范社、居民小区示范社、中小学校示范社、老年协会示范社。根据健康状态分:自理型、半自理型。根据需求分:生活解忧型、医疗护理型、精神关爱型、敬老爱幼型。
3.建立养老信息化机制
通过平台实现对社区老年人的统一管理,并及时处理老人的咨询等服务请求信息。在有条件的社区,开发与互联网连接的电脑、电视界面、电话和一系列传感器组成的可视家
庭紧急救助系统,用来监护独居或寡居的老人。
4.推广互助养老服务理念
在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背景下,推动社会学习型组织建设,推广不以任何物质报酬为目的的条件下,满足和改善社区老人的日常照料和护理需求开展的养老服务理念。推进互助型、储蓄型养老服务长效机制建设,丰富互助养老服务的内涵和形式。
5.营造敬老爱幼良好社会氛围。利用假期,组织大中小学生开展敬老助乐社会实践,同时让乐龄人士的人生经验及智慧转化为教育下一代的丰富资源。
6.探索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回馈激励制度,增强互联乐帮的内生动力,它是老年互助服务得以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源泉。一是建立多层次、多样式的表彰、宣传和奖励制度,设置灵活多样又富有人性的荣誉奖项。建立互助养老星级认定制度,每年进行考评,根据互助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对乐龄人士给予相应的星级认定,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实施积分管理制度。将乐龄人士情况以积分的形式进行记录管理,根据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折算积分,定期对表现突出者予以宣传和表彰。三是建立“时间银行”,记录互助服务时间,推广“互助服务”“服务转换”等有效形式,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老帮老”队伍中来。时间储蓄”,建立“邻里互助社”,制定《互助养老时间储蓄银行规则》《互助养老协议》等配套制度。
7.推动政府层面对互助养老的政策支持,如果本项目正式确立为省市重点课题规划,争取用县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的名义,发动教育系统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发动街道办事处、乡镇发动居委、农村开展活动,社区学院进行有效的业务指导和项目管理。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状况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2.行动研究法。认真研究嘉兴学院以“实验项目”建设为切入口打造区域社区教育特色品牌的经验,以及典型案例,开展本项目的有关研究活动。
三、预期成果:
1.实现互联乐帮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由点到面,使更多的人群关注并加入到活动中。
2.形成一套互助养老管理配套制度和激励机制。
3.建成一批有代表性的实验示范点。
4.该课题最终研究的成果的取向:论文和相关调研报告的公开发表、研究成果提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研究报告和视频资料送交县市相关领导批阅等。
四、前期准备
1.调查研究
设计调查问卷,面向老年协会、居委、老年学院学员发出调查问卷,了解老年群体的对养老服务的关切度和需求情况。申报课题材料。
2.制定实施方案
本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5—2019.6)
做好调研、前测工作;
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9.9—2020.12)
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互助养老模式的内容、途径、方法,着
力研究老少相结合的操作方法。请专家指导,规划本课题的深入研究。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21.1—2021.6)
收集、整理子课题结题实验报告;
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
3.任务分解
本课题由本人组织动员、方案实施,制定计划表。由社区学院校级领导组织实施,其中党支部书记×××负责街道社区试点,副校长×××负责中小学校试点,校长助理×××负责老年学院、老年协会试点,×××镇校负责人×××、×××镇负责人×××、×××镇校负责×××分别负责乡镇村试点。×××、×××负责资料、图片收集、论文撰写。
4.参考文献: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老年志愿者服务》王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模式探索》薛晓鸣(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南京210008)
《美国全面的老年人服务项目模式》王秋梅田新平沈悌(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北京100730)
《浅析社区互助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作者王倩雅。《思路视野》2017年第31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
第二篇:珙县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珙县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珙县政府副县长 郑 静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四二一”家庭、空巢老人的增多,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是破解日趋严峻的社会养老难题,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截至2010年底,珙县有60岁以上人口5.8万,其中空巢老人14127人,“三无”老人381人,“五保”老人1427人,残疾老人1681人,留守老人380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8%。如何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养老工作,已经成为建设幸福珙县的一大重要课题摆在我们面前。为此,珙县县委、县政府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服务社会老人”的工作思路,在巡场镇龙祥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经过两年的探索,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服务为补充、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养老服务模式。
一、珙县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情况
(一)坚持党政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保障机制。把老龄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重点责任目标计划和考核范围,建立领导责任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坚持社区试点和分类施养相结合,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机制。一是实行政府买单的无偿服务。对“三无”老人,送往社会养老机构,实行政府买单、集中供养,目前全县共有1031人享受此项政策。对示范社区的困难家庭老人和享受低保对象,以居家养老的方式,由社区服务站无偿提供服务,所需经费由社区统计、乡镇审核、县民政局审批,政府负责“买单”。二是实行低价有偿服务。对有一定经济来源但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实行居家养老的方式,由社区提供低价位的有偿服务,养老服务费用按市场价位的10-30%收取。三是实行市场化的有偿服务。对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人,实行居家养老的方式,由社区提供市场化的有偿服务,养老服务费用按市场价位的30-60%收取。四是实行农村社会养老服务。2009年出台了《珙县农村互助养老试行办法》,开展农村互助养老试点工作,2010年全县全面推进新型农村保险试点工作,目前全县共有60岁以上的老人14.14万人领到每月55元的养老金。
(三)坚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夯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础。一是组建“以老助老”互助小组,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组织社区老人开展互助活动。通过组织医疗、家政等志愿者队伍,使其发挥自己的特长用于助老服务,并相互提供家政、娱乐、体育、医疗等各种帮助。二是建立健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如社区医疗保健站、托老所、文化活动中心等,把老年社区福利服务网络建设纳入社区建设中。建立空巢、孤寡老人的社会照料系统,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组织志愿者为老人看护和日常服务。农村敬老院是我县机构养老的主要形式,它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并给予信息资源、政策支持。同时募集社会资金,建设、改善相关设施,主要收养城镇“三无”老人、农村五保对象、孤残儿童等,实行养、治、教并举的工作方针,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目前全县共17个农村敬老院,床位1170张,入住五保对象1031人。
(四)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结合,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一是整合社区资源,完善服务设施。对试点社区进行规划,按养老功能进行改造,完善日间照料中心。2010年、2011年投入了150多万元完成了三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集娱乐室、服务站式服务、上门服务等为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二是加强管理力度,组建好服务队伍。强化“四支队伍”建设。即:服务管理者队伍;专业队伍建设;党员先锋服务队伍建设;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三是着力平台建设,规范服务内容。制定规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对签订服务协议的服务网点都明确规定提供服务的各项制度。
(五)坚持物质保障和精神关爱相结合,丰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内涵。一是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以上,享受待遇人数6179人。新农保强力推进,参保率达到87.7%,享受基础养老金人数达到14.14万人,困难老年人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老年人医疗保障待遇明显提高,参加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医保范围内报销比例最高可达88%和70%,参加新农合的老年人住院费用补偿率最高可达70%。二是满足老年人教育文化需求。改善老年大学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开展老年教育,形成覆盖城乡多层次、多形式的老年教育网络体系。目前,全县有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4所,在校学员334人。各乡镇都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健身活动场所。三是实施老年人精神关爱行动。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场地有限,居家养老服务活动的关键是做好上门服务。采取灵活的服务方式,上门服务人员随喊随到。服务满足老人多方面的需求。
二、目前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共识尚未形成,社会重视不够。社会居家养老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全社会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还不深,政府对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同时老年人“花钱买服务”的生活理念和消费习惯没有普遍形成,向政府“等靠要”的思想在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也一定程度制约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向市场化、体系化发展。
(二)配套政策尚未完善,起步工作乏力。目前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相适应的政府配套措施不健全。一是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没有专项经费预算和投入,试点社区也仅是将少量资金直接补给向老人提供服务的人员手里,造成工作经费缺乏。二是原社区阵地建设配套项目中没有将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其中,现在要寻找适合开展养老服务的日间照料中心及场地难度较大。三是缺少吸引社会服务机构参与的扶持政策,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很难得到一定的经济回报,缺乏参与积极性。四是缺少动员社会志愿者参与的激励机制,对志愿者的激励措施基本上停留在精神鼓励上,造成志愿者很难提供持久的服务。
(三)专业培训尚未到位,服务水平不高。目前社区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匮乏,且整体素质不高,专职服务人员大多是农村健康老人和少数志愿者,绝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不具备养老护理的专业资质和执业资格,只能提供家居清洁、生活护理、陪送看病等基本服务,对于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科技、文化、保健、娱乐、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则难以满足。
(四)服务平台尚未建立,服务项目单一。没有可以为广大社会老人介绍、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的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造成居家老人了解和沟通服务提供者的信息、渠道十分有限,难以通过服务平台从市场中寻找中意的服务提供者。造成供求双方交流不畅通、信息不对称、相互缺乏信任度,也导致服务提供者难以准确了解居家老人的真实需求,难以准确把握服务项目的定位,提供最为需要的服务。
三、今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思索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全社会确立家庭敬老、爱老、养老的思想,形成家庭养老的良好氛围。同时,对那些遗弃甚至摧残老人的子女,要通过传媒予以揭露,使其受到舆论的谴责,对触犯刑律的,要依法予以追究。
(二)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财政加大养老服务工作的投入力度,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所必须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对参与到为老服务中来的社会服务机构适当从项目审批、土地使用、费用减免、培训和用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激发社会服务机构参与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加大管理服务力度。一是成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管理,根据当地老年人口规模和养老服务需求状况,认真组织制定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规划等,严格按照规划和建设标准组织实施。二是加强管理服务。建立养老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并逐步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的组织管理体制和监督评估机制。三是整合社区资源。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社区现有的可供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资源,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现有公共设施,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服务。充分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资源拥有者和经营者的沟通、教育、协调工作,协调各方利益,使社区资源尽可能充分整合和利用起来。
(四)进一步加大服务沟通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培育可以提供各类养老服务的实体,构建有良好信誉和社会影响力的服务平台,丰富服务方式,如动员社区党员和热心居民对高龄独居老人开展邻里守望;动员社区医院组成老年医疗康复组开展经常性的定点和上门为老服务;动员社区法律工作者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法律帮助;动员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困难老人结成帮扶对子;为有经济能力的居家老人介绍优质而价格合理的家政服务等等。
(五)进一步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努力造就一支由党员、干部、学生、居民群众等组成的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同时建立对志愿者的激励机制,促进志愿者队伍的稳定。聘请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参加社区居家养老管理服务工作,利用老年人同老年人容易沟通的优势,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
(六)进一步加大社会参与力度。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推动居家养老社保走社会化、产业化之路,使老年服务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不同需求。在发展机构养老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运用市场调节的手段,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形式多渠道,发挥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投资兴办老年公寓、老年福利院。对政府为主投资的公共服务机构,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相关的政策规定,实行无偿、低偿或保本服务,体现国家对老年人的福利保障;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机构,倡导多让利于老年人,体现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服务组织和机构应树立真诚为老年人服务的理念,加强内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制订奖惩措施,实现规范服务。实施具体服务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贴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机构自身的特点和专长,努力开发多种多样、富有个性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和档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点老人的多样需求。
第三篇:南京秦淮区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探索
南京秦淮区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探索
2011-4-14 11:19:00 来源:南京民政信息网
进入21世纪,我国将迎来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时代。如何面对迅猛而来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和谐社会的平安创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老龄福利事业的新途径、新办法,已势在必行。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社区为老服务的开展。本文结合秦淮区实际,就影响社会平安的老龄化问题的解决途径,即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秦淮区养老事业的现状
秦淮区是南京市旅游、文化中心,辖5个街道,47个社区居委会,6个村委会。现有户籍人口约25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5.1万人,占总人口的20.4%。老年人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年来秦淮区委、区政府对老年人问题十分重视 ,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老年人受益”的工作思路,大胆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有力推进了全区养老事业的发展。区多次被评为全国和省、市先进单位。
1、建立“家庭养老院”,以老年家庭为基础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老人。社区通过对生活在社区里的老人走访,分门别类地帮助老人们联系专门的为老服务,如家务家政、生活照料、康复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基本服务和专业服务两种。基本服务包括提供一日三餐饭菜采购、烹饪、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各种日常生活需求;专业服务不仅要满足于让老人吃好、住好,还要满足老人在康复、护理、精神等深层次方面的需求。投入50万元,建成了区老年配餐中心,为全区123名70岁以上的特困独居老人,开展政府送时服务,为全区462名60岁以上困难老人安装了“安康通”。
2、建立“社区养老院”,以社区托老站为依托开展社区养老服务。2002年以来,在全区实施社区建设“五个一”工程,先后在各社区建设了社区服务站、健身活动场所、图书阅览室、卫生服务站等场所,并对各社区硬件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这为社区养老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在全区建立了47个社区托老站,社区充分整合辖区内各种资源为老人们提供各种康复咨询、休闲娱乐、学习等服务,让大部分行动方便的老年人走出小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促进了社区和谐。在人员配备与管理上,以专业服务人员为主、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为补充,注重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社区养老不仅有效利用了社区内各种资源,同时推动了社区建设向纵深层面的迈进。
3、建立“社会养老院”,以社会机构为补充开展社会养老服务。局领导对社会养老机构一手抓扶持、一手抓规范。一是对新建的养老机构在审批、各种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最大优惠,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种福利性养老机构。二是加大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宣传力度,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各种社会资源参与。三是严格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福利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确保老年群众的合法权益。目前,辖区内老年福利机构已达17家(其中社会力量办的养老机构10家),拥有床位1169张,在院老人951人,床位利用率达81.4%,提前完成并超过南京市“十一五”末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22张的目标。
从全区老年人养老方式来看,当前仍采用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模式为主。家庭养老不仅体现了代际之间经济上的互惠互助,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供养双方精神上的互相慰藉。无论商品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无论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家庭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仍然是维系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准则。因为在家庭中,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融洽的亲情关系,是任何其他社会关系所无法替代的。但是,随着家庭户的“小型化”和“高龄化”趋势,家庭养老功能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家庭能够提供的养老资源有所减少。子女数量的减少,核心家庭的增加,子女离巢时间的提早,使子女没有充分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好老人。另一方面,老年人对养老资源的需求在增加。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空巢家庭老人的精神慰籍问题变得日益迫切。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化养老需求迅速增长。社会化的养老有两种基本的模式,一种是进入社会养老机构,一种就是居家养老。所谓居家养老,指的就是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一些养老服务却是由社会提供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也就是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构建一个最符合老年人意愿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支撑、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区别在于,家庭养老的实质是完全由子女来提供养老功能(包括经济的、照料的和精神慰藉的),而居家养老只是一个地点选择问题,一部分养老功能却从家庭逐渐向社会、社区转移,是一种社会化的养老模式。
二、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实践分析
1、从成本效益分析,以社区为依托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方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据测算,建一个具有基本养老保障功能的养老机构,其初期的固定投入最小为5万元/张床;而具有医疗保障设施的中高档养老机构,初期的固定投入最少为1500万元。日常运作如考虑土地成本、固定资产回收、运作成本及收费情况,每月每张床位政府还需补贴保障250—350元,中高档型400—500元。而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为一些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上门服务,每人每月仅需支付成本165元。花费低廉的成本,不仅老人每天有人照料,对于老人的生活状态,政府心里也踏实了,也省却了子女的烦恼。在社区建一个带有日托性质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政府利用社区闲置或存量房屋稍加改造,只需投资10万元,就可以同时满足10余位老人的日托需求,并可辐射向其他老人提供服务。这样,一些自理困难的老人可以在不必离开习惯的居住环境条件下解决生活照料问题,而且费用支出也经济得多。
2、从社会效率分析,居家养老方式提供的不仅是物质性的服务,更重要的是精神、情感方面的服务要素。社区搭建的各种服务、活动平台,成了老年人精神慰藉、消除孤独感的场所。同时服务人员积极主动的服务。从过去的单一的物质性服务转变为带着感情服务,对老年人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和沟通。久而久之,服务与被服务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亲和的关系。老年人也不会把服务员当成家政服务公司的劳动工,什么活都让服务员干,把服务员当成自己的亲人。这些,其意义远非养老问题本身,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这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部分。
3、从潜在效益分析,居家养老方式提供了新的就业空间,展示了养老服务产业的前景。政府购买服务以及社区为老服务设施、服务项目的管理、服务人员等公益性岗位,这是现实的就业岗位。重要的是在政府引导下,刺激了社会养老需求,潜在的就业空间和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有着诱人的前景。据对100户老年人家庭的抽样调查,近七成老人有自觉购买服务意识。在费用承受程度上,老人表示每月能承受50—100元的占34%,100—150元以内的占26%,150元以上的占40%。一些老年人以及他们的子女开始向社区要求,愿意自掏腰包购买类似于政府提供的这种低成本的服务。在这里,政府为特定老人对象提供的服务产品成了社会养老服务、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催化剂。
三、构筑有效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建立和完善一种以社区为地域、以社区文化为归属感、由社区提供社会养老的服务网络势在必行。由社区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是对传统养老方式的创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养老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提高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
1、政府、民间组织、社区和服务机构要正确定位,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建立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中介组织运作、服务机构实施的工作机制。政府负责制定扶持居家养老服务法规政策和发展规划;民间组织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中间机构,接受政府委托,开展服务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评估工作;社区是居家养老的中坚力量,负责整合社区老年服务资源,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沟通供需双方的信息,实施必要的监督;服务机构是居家养老的实施主体,负责提供直接的具体服务,做好人员的选派、管理、职业道德教育等工作。各方合理定位,各行其职,共同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2、整合社区资源,提高养老服务资源利用率。各级政府要协同各个部门,整合社区资源,盘活闲置资源,使在社区层面形成为老服务合力。具体可协调对辖区内现有空置房产设施资源进行改造利用,通过改造举办养老服务中心和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项目和机会,从而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利用率。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方面的政策,鼓励企事业对闲置房屋进行改造或赠予社区办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3、增强社区实力,做大做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政府要为社区创造条件,增加投入,配备人员,解决内部经费,改善社区工作者待遇,帮助和支持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只有社区实力增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平台才能做大做强。
4、建立并实行区分对象、分类施补的政府补贴制度。按照经济收入、身体状况、家庭成员的不同状况,对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对象和费用的收取方面可分为无偿服务(政府购买)、低偿服务(政府补贴)、有偿服务(自费购买)三大类。凡被确定为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对象的老人均由所在社区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5、打造专职服务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专业化服务队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居家养老服务个性化专业化较强。民政老龄办、劳动等应着手开设居家养老服务培训课目,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培训机制,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普遍实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培训的经费政府应给予保证。同时,有计划地从大专院校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生中吸纳专业人才充实到居家养老的服务队伍中,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结构。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志愿者(义工)组织和人员,鼓励支持社区居民、社区单位员工在业余时间利用专业知识、技能、体能等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
6、建立并实施质量监督评估体系,规范服务运作。要建立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促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规范化运作。评估包括对政府购买服务对象的资格评估和服务质量的评估,要有统一的、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估标准和工作流程,保证需要的政府补贴资金真正用到最需要政府帮助的老人身上并确保其服务质量。同时要做好对服务实体的监管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规范各服务实体合法经营,诚信运作,避免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事件发生。
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这种低成本广覆盖的养老模式,不仅在经济上适合秦淮区现在发展的水平、生活方式,从习俗文化而言,也易为老人和子女所接受。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工作,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拓展和深化。随着探索的深入,我们完全有条件利用自身的优势,把社会养老问题解决得比发达国家更好。(来源:南京民政信息网 作者:南京秦淮区民政局 缪祖银)
第四篇:宜宾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宜宾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市民政局副局长黄泽江
“老有所养”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老年人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更是老年人的共同期盼。近几年来,我市民政部门 坚持“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坚持“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发展模式,使我市养老机构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发展上,与机构养老相比严重滞后,社会十分关注。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充分认识社区养老服务的现实必要性
我市现有60岁以上的老人近80万。从家庭结构看,随着生育率的降低,家庭规模逐渐变小,“24”家庭增加,年轻成员从生活上来照顾老年父母变得更加困难,加之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人口流动性增强,致使空巢老人增加。从老年人居住状况看,老年夫妇户与独居户的比例相当高,尤其是老年人的单身户,随着年龄的增长,独居户明显增加。从经济角度看,大部分老年人的经济来源比较少,特别是城市老人,很多仅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加之老年人病痛增加,就医支出大,且有部分老年人的子女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甚至于还有疾病,还要依靠父母生活,这部分老年人没有经济能力进入机构养老。致使这些老人情感慰籍丧失有效来源,生活护理无人顾及,生活质量下降。这种现象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更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悖。因此,养老问题已经由原家庭内部的事演变成社会问题,现实和未来的呼唤着急需建立新型养老服务体系。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是目前许多地区普遍的做法,也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明确要求。社区是老年人的聚居地和主要活动场所及生活空间,是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发展居家养老,完善社区服务,就能广泛的覆盖社会老人,满足老人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从而,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二、科学规划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社区是基础,基础服务设施是重点。没有基础服务设施,社区服务就是一句空话。同时,它也是一项涉卫生、文化、体育等多部门的新的工作,因此必须科学规划,配套建设。
首先要把社区养老基本服务设施列入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时要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在新住宅区建设时,按社区老人拥有养老床位不低于1.7%的标准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近、中期社区养老保障体系专项规划。一是搞好社区养老机构体系建设规划,力争“十二五”实现城镇所有社区都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老年人服务站或托老所等机构。按照“机构、人员、场所、设施、制度”五到位的要求,为老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三优”特色服务,全方位满足老年人生活服务需求。二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根据建立公共卫生体系的要求,把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重中之重,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建成覆盖全市城镇社区的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老年人健康档案,采取多种方式解决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切实落实有关医疗惠民政策,做到小病不出社区,为居家养老的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落实老有所医。三是要搞好文化娱乐体系建设规划,着力建设一批立足社区、面向老人、方便实用的文化娱乐场所,让老年人在自己
生活的社区享受到便捷的服务。充分发动社区群众,自愿建立以兴趣为中心、活动为载体、自助互助为基础的各类社区群众团体,实现老有所乐。
三、多措并举,加快社区养老服务基础建设
社区养老服务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因此其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政府主导。一是要加强领导,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分管,具体抓落实。二是要建立政府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要根据规划,把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三是要制定好奖励政策和鼓励政策,以调动社区工作积极性和民间资金参与的积极性。四是要整合资源,通过新建、闲置资产改扩建、租赁、辖区单位无偿提供、新开发小区配套建设等途径,完善社区养老基础服务。特别是整合利用好区县社会福利中心、乡镇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爱心超市、驻区单位服务设施等养老资源,通过向社区开放等形式,使社区养老服务上新台阶;五是要纳入政府民生工程,列入目标考核。
民政和老龄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一是要制定好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督促规划的落实,要纳入民政工作的重要目标考核。二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要加大投入,借鉴我市农村敬老院建设的经验,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用部分福彩公益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着重要在城市建设规划、项目审批、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在办理有关手续时提供便捷的服务,并在城市建设、房屋建设、土地价格、征地管理、土地权属、地籍测绘等有关收费及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或减免。
加大向社会宣传的力度,通过各种方式的宣传使整个社会了解社区养老的目的、意义、涵义、需求、目标等,增强全社会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识,营造
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以民办公助、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或以政企合作、市场运作的手段,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
四、探索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和组织体系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根本出发点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要把社区自治组织、民间机构、志愿者服务队、老人家庭和亲属多方力量进行整合,对老年人实施照顾或照料。
从服务内容上看,生活照料主要有送饭、洗浴、理发、购物、家政服务等一般照料和陪护、护理、陪送看病、精神慰藉等特殊照料服务。从服务方式上看,对残疾、重病等困难老人要实行“走进去”服务,由社区养老服务服务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对身体健康、行动方便的老年人要实行“走出去”服务,即让他们走出家庭,在社区里获得各种服务,参与各项活动,满足老人“老有所乐” 和“老有所为”的需求。从服务费用上看,符合低保、优抚、残疾等对象,要严格按照有关政策兑现,实行政府部分或全部买单;对有经济条件的要研究好个人购买服务。项目因人制定,按本人申请确定。社区养老服务既要物质基础,也要有人力基础。目前,由于社区工作任务较多,普遍感到人力不足。因此,必须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组织体系建设。一是要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适当增加社区工作人员。二是要建立专业的老年人服务队伍,由于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而每一个体又有差别,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适应老年人护理、康复、精神慰藉等不同需求的专业化队伍。三是要组织好义工援助队伍,把社区内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组织起来,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同时,也要组织好党员、青年、爱心人士等志愿者队伍。四是要开展好老人互助服务,把身体健康,行动方便,居住相邻的老人组织起来,志愿结伴互助服务。五是要倡议开展爱心储蓄志愿服务。对孤老、独居
空巢老人、生活困难老人,由社区安排有热心的居民与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结成“一加一”、“几加一”帮扶对子,做到“天天见面”或定期探望,邻里互助。
第五篇:构建税收征管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文章标题:构建税收征管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定陶县国税局根据省局、市局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牢固树立税源管理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基础地位,积极推进税源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大力加强征管数据分析应用,积极探索行业管理规律,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不断建立和完善税收征管的长效机制,征管质量和效率得
到进一步提高。
一、构建税收征管长效机制建设实践与成效
1、积极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根据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该局制定实施了《税收管理员管理实施办法》、《税收管理员操作手册》和《税收管理员绩效评价办法》,界定了每个岗位工作项目、程序、标准,明晰了岗位之间的衔接,从体制上较好地解决了“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积极开展税源控管“讲评”活动。坚持每季度组织3次税源控管讲评会议,每次视情况抽取一个或几个行业,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税收管理员进行讲评。通过讲评,反映控管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指出监控的重点、方法和下一步工作要求。促进了税收管理员对所管行业信息的最大限度了解和掌握,同时相互交流了经验,提高了税源控管技能。
2、建立“三级评估分析”管理机制。该局根据税收管理员业务水平和税收征管实际,实施了监控管理岗初审初评、分局联席评析、县局重点评估的“三级评估分析”工作机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6年以来共开展评估602户次,增加税收收入694万元。同时,积极探索建立行业税收管理的长效机制。按照“分析一个行业、整治一个行业、管好一个行业”的思路,加强了对薄弱行业的管理,先后制定了砖瓦窑业、加油站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管理办法,为建立行业税收管理的长效机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全县55个窑厂共入库税款228万元,同比增收184万元。
3、大力开展税负调查分析工作。该局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加强税负率监控入手,通过加强对税负率低的企业的监控分析,准确把握税收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确保提高全县企业的整体税负水平。今年年初,县局又成立了专门的税负分析小组,抽调县局相关业务科室、稽查局和基层分局的业务骨干共16人组成四个工作组。全局紧紧围绕税负率分析监控工作,积极运用“源头控制法”、“过程控制法”、“库存控制法”、“结算控制法”和30余个预警控制指标及控制值指标计算分析模板,加强对增值税税源的调查分析。
4、积极实施预约定耗管理办法。针对当前生产加工企业日常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制定了《定陶县国税局生产加工企业预约定耗管理办法》,要求税收管理员深入企业进行各项定耗指标的采集和测算,逐户落实“预约定耗”指标,准确掌握企业基本情况,确定企业主要产品定耗指标。2006年,全局共排查纳税人691户,有问题的383户,查补入库税款1002万元。今年以来共实施评估236户,发现疑点纳税人165户,查补税款180余万元。
5、创新管理思路,开发设计了实用型的工具软件。一是开发应用“一般纳税人申报数据指标分析系统”,可以方便高效地发现一般纳税人申报数据存在的疑点,并针对具体指标差异指明了评估或检查的方向及重点,在日常监控管理及宏观税负分析工作中发挥了较好作用。二是依托普通发票比对监管系统,进一步强化普通发票的管理。各分局负责采集全县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发票联信息录入系统,办税服务厅录入纳税人存根联信息,然后进行比对。经过近几年的采集、比对、处罚,全县没出现大头小尾等情况。2006年以来共录入存根联2236份,发票联704份,比对不符4份,比对不符份数大大减少。由于“普通发票比对监管系统”对净化普通发票领购、使用、索取环境、提高普通发票的监控水平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推进作用。三是研制开发了“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和税前扣除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信息采集、信息控制、信息查询、数据比对、信息提示、数据补录、数据统计等功能,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为各级税务管理机关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避免企业申报数据不准确和因政策不熟悉导致审批质量不高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该系统2006年已在全省国税系统使用。
6、切实加强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该局建立了数据分析讲评制度,抽调相关业务科室人员成立了数据分析小组,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分析会、一次讲评会,重点对宏观数据进行了分析,定期下发《数据分析报告》。各业务科室根据《数据分析报告》,对其中的分析项目进行了“再分析”,重点查找存在的问题,并以《纳税评估任务通知书》的形式下发到各税务分局,落实到具体的纳税人,较好地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依托作用。
7、实行绩效跟踪,深化效能监察。县局制定了《砖瓦窑厂绩效跟踪管理办法》、《税负分析效能监察实施办法》、《个体业户绩效跟踪管理办法》、《稽查案件绩效跟踪管理办法》等。办法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