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心灵点灯之人性的光辉》有感
读《心灵点灯之人性的光辉》有感
捧着这本书,就像捧着一颗颗充满爱心的灵魂;读着这本书,就像读着一个个顽强的信念;望着这本书,就像望着一双双忧伤的眼神……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仅看到那些伤心的事,也找到了一些欣慰的目光。在这本书中,人生的喜乐哀怒,我都看到了。
喜的是还有许多人活了下来,都平安无事;乐的是有那么多的志愿者来帮忙,有那么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哀的是有许多英雄为了救别人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怒的是苍天为什么伤害这些无辜的人!
读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时,我就觉得特别崇敬辉,辉在最后的废墟中,义无反顾地把他仅有的一瓶矿泉水给了他的同学,却在善意的谎言中枯萎了自己。他这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可是,要是我,我会怎么做?这是我读完文章的第一个问题。我想,我说不定会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而自私的,我真的想不到,一个平常人怎么会不要自己的生命呢?辉,他是多么的高尚、多么地善良啊!
你们可能会问我,这本书里不止写地震啊?我要选择写地震的,是因为我要告诉大家,我们现在拥有的已经足够了,我们别再抱怨了!如果还不满足,你就想想那些没有家园、失去生命的人吧!
第二篇:观《雨中的树》有感:人性的光辉心灵的感动
观《雨中的树》有感:人性的光辉 心灵的感动
“没有语言,却是本读不完的书;不是音乐,却拥有动人的音符;风雨中洗涤出蓝天的情愫,生命把根脉深植在脚下的热土……”,认真聆听着电影《雨中的树》朴素无华的歌词和优美难忘的旋律,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思考和刻骨铭心的感动,我哭了……
《雨中的树》是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的重点影片,事迹朴实感人、令人信服,形象让人亲近、可学可比,精神辉映时代,那就是“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李林森一生真实而生动的写照,影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片断,充分展示了一个人民公仆的崇高情怀和职业操守,更折射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人性的光辉。
看完电影《雨中的树》,仿佛觉得一个伟大高岸人物形象就矗立在我的面前,一段段真实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个惊天动地感人的场面,撞击着我心灵的脉搏,使我的心灵又一次得到了洗礼,灵魂又一次得到了净化。瞬间,心中情不自禁地升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情感,我深深地被感动了,感动得热泪盈眶,感动得欢欣鼓舞。
李林森,他身先士卒战洪魔、扶弱济困献爱心、甘于清贫重名节、公正用权不谋私、工作当命抗死神、燃尽生命写忠诚的感人故事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去颂扬,去赞美……,他心中时刻装着国家、想着组织、挂着百姓、惦着部属、念着同事、记着家人,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的行动成了歌曲中最明了的解说,狂飙的激情在工作中体现,反映出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子、为人民公仆最具光辉的经典。他就是为党和人民做出无私贡献的背影,一棵永远不倒的参天大树!
李林森,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流露出深刻的哲理和意义,无不饱含着独特的见解和认识,因为那是一种思维,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理念,一种方式,一种作风,一种胸怀,一种气魄,一种执著,一种牵挂,一种关爱,甚至更是一种感动,对我们做人做事、学习生活都是有很大的触动,并具有很强的教育和引领意义。
一个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人,李林森却过早地离开了美好人世,过早地离开了他心爱的工作岗位,过早地离开了他熟悉的朋友同事,过早地离开了他亲爱的亲人,过早地离开了他幸福的家庭……,但他42岁的人生却永远地定格在历史长河中某一特殊的焦点,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焦点,他它时刻被放大着,被扩张着,被宣传着,被影响着,被颂读着,像一股股沸腾的血浪,充满了每一个毛细血管甚至整个躯体,使我更加增添了生命的力量,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更加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回想起电影中一个个动人的画面和一句句耐人回味的歌词,那就是李林森简单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浓缩。简单得就像一张薄薄的白纸,没有一丝现代的污染。诚然,简单中拥有哲理,简单中拥有真情,简单中拥有关爱,简单中拥有无穷无尽的情感、牵挂和思念。就是因为他简单,才做出轰轰烈烈不简单的伟大壮举,用其一生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谛。
感谢电影《雨中的树》,让我又一次沐浴了那个平凡而崇高的人精神的光华,又一次沐浴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人性的光辉!
“没有语言,却是本读不完的书;不是音乐,却拥有动人的音符;风雨中洗涤出蓝天的情愫,生命把根脉深植在脚下的热土……”,朴素无华的歌词和优美难忘的旋律又萦绕在我的耳边,久久不散,久久不散……
我的心灵又一次感动了……
第三篇:让人性的光辉照耀孩子的心灵
让人性的光辉照耀孩子的心灵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古诗《游园不值》教学片断及反思
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
毛皓月
[案例](在理解了题目和了解了作者之后。)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结合课后的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读完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古诗,边读边结合注释思考。生:“小扣柴扉久不开”是作者叶绍翁轻轻地敲了很久的门,门也没有打开。师:你读得真仔细,这“门”是怎样的一扇门呢? 生:用碎木、树枝编成的门。
师:一扇这么简陋的门,叶绍翁如果想闯进去的话,他能进去吗? 生1:能,说不定一推就开。生2:可能连门闩都没有。师:叶绍翁想进去吗?
生:当然想进去,他是特意来游园的。师:那他为什么不进去?
生:因为没有主人的同意,他就没有进去。
师:他不光是没有进去,他是怎样做的,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叶绍翁? 生1:他敲了很久的门,门还是没有打开,可他却没有生气,还是轻轻地敲,说明他很有礼貌。
生2:一个那么破的门,他还是轻轻地敲,说明他很有修养,不象我们有时候还用脚踢门,大喊大叫。
师:这么久都没人开门,你们猜猜是什么原因? 生1:可能是主人不在家。生2:可能是主人不愿意开门。
师:作者是怎样想的?哪一句说明了他的想法? 生:“应怜屐齿印窗台”说明作者主人害怕别人踩坏了他家的青苔。师:你从这一行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叶绍翁? 生:爱惜花草树木的叶绍翁。师:特意来游园的叶绍翁最终有没有进入小花园,他的心情怎样?读读诗的最后一行。
生:叶绍翁最终没能进入小花园,但他在墙外看到了一枝伸出来的红杏。师:诗人有没有因为没能进入花园一游而伤心、失望呢? 生:没有,他好象还挺高兴。
师:是的,看到了一枝出墙的红杏,诗人很满足。通过这枝红杏作者想象着墙内姹紫嫣红的春天,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思,读来回味无穷。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来读读这一行。学生齐读。
师:在这一首诗中,我们认识了怎样的一个叶绍翁? 生1:一个有礼貌的叶绍翁。生2:一个有修养、不急不躁的叶绍翁。生3:一个很容易满足的叶绍翁。
师:是的,叶绍翁的这种豁达、闲雅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带着对诗人崇敬的心情齐读这首诗。学生齐读。师:古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他们的美好品质也蕴涵在这些作品中,希望同学们多读古诗文,注意体会。[反思] 《游园不值》是一首写春日作者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的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哲理,但我觉得学生除了体会形象的描写手法和哲理之外,更应该学习作者叶绍翁的境界,“小扣柴扉久不开”的修养,“应怜屐齿印窗台”的怜香惜玉,还有“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满足和豁达。诗人的这种豁达、淡定与闲雅正是我们今天的人们所缺少的,也是学生所缺少的。所以,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这首诗时,除了理解诗意外,更关注这首诗所蕴涵的人文内涵,更注重挖掘诗人的崇高精神境界,用诗人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诗人人性的光辉照耀孩子的心灵。
第四篇:古老湘西闪烁的人性光辉———读《潇潇》有感
古老湘西闪烁的人性光辉
------------读《萧萧》有感
在湘西那个落后、保守甚至残忍的地方,任然保留着童养媳的陋习。在现在人的眼光中萧萧的命运是悲哀的,她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作为一个典型的童养媳,她一直以来受命运摆布、愚弄,她的人生是直接被安排好了的人生,与文中出现的 “女学生”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这是从现代道德文明的视角出发的,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萧萧也有让人羡慕不来的东西。萧萧的纯真、自然,萧萧可以说是在自然中孕育的孩子,没有阶级道德观念,没有经历战争和压迫,萧萧没有经过现代都市文明的洗礼,甚至连贞操观念都不知道。在湘西这里,一切都是真诚的、随性的,没有现代都市人的道德束缚,这里的人们拥有着纯粹的人性。萧萧作为童养媳与相当于自己弟弟般的丈夫最终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可能过程不是美好的,但结局却是幸福的。这如果在鲁迅笔下的鲁镇是不可以想象的,等待萧萧的必然是毁灭性的迫害。
萧萧是在“天保佑,喝冷水,吃粗橱饭,四节无疾病,到发育的这样快。”这样情况下长大的,婆婆对她虽说不上好,但日子也不难过。丈夫是萧萧一手带大的,对萧萧有着母亲般的敬畏,如果没有发生怀孕事件,日子可能会一直这样走下去。和花狗发生关系是意料之外,可又在情景之中。萧萧比她的丈夫大了十来岁,在她已经长成大姑娘身体已经发育时,她的丈夫还是一个懵懂的稚子。正是这种相差较大的年龄的差距使得花狗有了可乘之机,造成了萧萧的痛苦。这里体现出童养媳这种陋习对女性的残酷和压抑,而萧萧的命运走向却又体现了湘西人们的淳朴和善良的人性。
在萧萧怀孕逃跑被抓后,照“规矩”是要“沉潭”或“发卖”的,然而“照习惯“沉潭”多是读过“子曰”的族长爱面子才做出的蠢事。伯父不读“子曰”,不忍把萧萧牺,萧萧当然应当嫁人作“二路亲”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湘西这里世俗礼教并不能抹杀人的善良和淳朴,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不会为了面子和规矩随随便便就杀害生命。相反,在这里人们有着现代都市人所没有的宽容和豁达:“这件事既已经说明白,照乡下规矩,倒又像不甚么要紧,只等待处分,大家反而释然了。先是小丈夫不能再同萧萧在一处,到后又任如月前情形,姊弟一般有说有笑的过日子了。”再决定了萧萧的处罚方式后,萧萧并没有受到虐待和精神上的压迫,她的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在这里错误发生过就算过去,没有人会抓住不放,湘西人有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对待人对待生活。
“萧萧在次年二月间,十月满足,作草生了一个儿子,圆头大眼,声响宏壮。”,“大家把母子二人照料的好好的,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一家人都欢喜儿子。”这些都说明了“乡下人”的纯朴与善良,他们不是愚蠢而是善于原谅,他们不会为了现代人所谓的面子而致萧萧母子于死地,在湘西人的眼中生命是值得尊敬的,所以他们毫无芥蒂的接纳了萧萧与她的儿子。“到萧萧正式同丈夫拜堂圆房时,儿子已经年纪十岁,有了半劳动力,能看牛割草,成为家中生产者一员了。平时喊萧萧丈夫做大叔,大叔也答应,从不生气。”萧萧和她的儿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很好,没有现代都市人的道德标准和所谓的文明束缚,在这落后、守旧的湘西农村,在这民风淳朴的乡下萧萧母子都生活的很平静。
萧萧的人生在现代人眼中可能是悲惨的,她没有选择的权利,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甚至觉得她没有羞耻心。正是因为这样,萧萧只能生活在湘西古城,也只有在湘西古城这样的地方才能孕育出萧萧这样接近于纯自然的儿女。在现代都市里是不存在萧萧的,在现代都市萧萧也不可能存活下来,接受了现代文明洗礼的都市人已经失去了自然和原始的天性。只有在“落后”“闭锁”的湘西,才能拥有萧萧,也才能容忍萧萧。在没有经过开发的湘西乡下,未婚先孕的萧萧才能不受唾弃的生活,萧萧的儿子才能不受歧视的成长,在这里是道德标杆测量不到的地方,在这里人性的光芒能够战胜道德所不能容忍的错误。
第五篇:人性的光辉--读高尔基的《童年》
人性的光辉
“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短短的句子中有三个“主义”,带着浓重的政治色彩和时代烙印,让人感觉生涩,甚至有点望而生畏。政治和时代的需要可能在当时无限夸大了作家的实际意义,但真正有文学价值的作家并不会在政治和时代的需要过去以后失去光辉,他们会像珍珠一样,光泽浸润着岁月的丰盈变得更厚重迷人。这是我读了高尔基《童年》之后的真切感受。
苦难的俄罗斯有着伟大的人民,这从多少俄罗斯作家的努力和奋斗中折射出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契科夫、列夫托尔斯泰、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屠格涅夫„„每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都凝结着对古老广袤土地的热爱,对穷苦压抑人民的关切,对残酷无情命运的抗争,对美好永恒真理的追求。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阿廖沙充满暴打、争吵、贪婪、自私、吝啬的童年生活,看到心痛,有时让人难以置信,然而这正是19世纪后期俄国底层劳动人民真实生活的写照。
在这凄惨黑暗的童年往事当中,姥姥是一个温暖、可亲的人物形象。她善良,乐于助人,总把别人往好处想,敢于跟坏人做斗争,多次从姥爷皮鞭下救下阿廖沙,也曾救下被打的路人。她勤劳、顽强,在姥爷拿走她全部财产,跟他分家时,没有半句怨言,用劳动让自己和小外孙活下去,并不杞人忧天,也不怨天尤人。她有很多故事,也很善于讲故事,常常在讲故事的时候,将真善美传递给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总是那么宽容,无论别人如何对待她,总是默默承受。儿子
打断了她的手,丈夫踢打她,发针扎进头皮里,她只说了句“明天洗个澡就没事了”,依然用最美好的心灵感化他们。因为在姥姥的心里,她的上帝和姥爷的上帝是不一样的,姥爷的上帝是残忍的,而姥姥的上帝是善良的,亲切的,甚至“是个容易害羞的人,并不是很让人敬畏”。姥姥每天会用不重复的话来赞美它,“你是快乐的源头!你是开满花朵的果树!”带着温情,带着爱。姥姥认为,她和她的上帝永远在一起。她对报复仇人的阿廖沙说,“乖孩子!记住,永远不要参与大人之间的事情!大人们已经学坏了,正在接受上帝考验,以后还要接受上帝的审判。你是孩子,还没有学坏!所以,你应该以孩子该有的思维思考问题。上帝会赐予你智慧,指引你走上他给你安排的人生之路!”这样一个热爱生活、教人从善的美好形象,如同一股清泉润泽每一个有良知的灵魂。
《童年》虽然是一部描述痛苦的文学作品,但依然具有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力量。眼睛瞎了以后被姥爷赶走,沦为乞丐的“大胡子”格里高里,被阿廖沙两个舅舅害死的茨冈,在房里做着各种实验的“好想法”,都是善良而有良知的俄罗斯人民,他们代表着理智、代表着正义、代表着希望。
对丑陋人性的无情揭露,是为了让人们从愚昧与蛮横中警醒。因此对人性光辉的赞美是正直文学作品永远的主题。
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