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音乐如何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论文
小学音乐如何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音乐如何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音乐如何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论文1摘要:小学音乐的学习不仅包括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也包括了音乐的鉴赏方面,而音乐学习的好坏取决于学生能不能有较高的音乐水平和鉴赏审美能力。本文将简要分析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的帮助,列举了几项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大家借鉴改进这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音乐;多媒体;学生学习;鉴赏小学
音乐虽然一度是大家公认的副科,但当前的教育改革要求通过音乐学习提高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这就使得音乐教学必须提升到新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学校开始对小学音乐课进行改革,创造了很多值得推广的方法,下面将简要分析多媒体教学在小学音乐可上的应用情况并浅显的说出自己的一些看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小学音乐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电视或电脑播放图画、影视、歌曲、歌词等等展现音乐的独特的魅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观看或者聆听中,用更加科学和可操作的方式掌握课堂的节奏,传递乐曲的内容和气氛,使学生在无形中增加乐趣,找到自己学习音乐的方向。同时多媒体能很好的结合教学,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声音教会学生阅读,进而识字。比如教师在传统的教学生唱“上学歌”的时候,学生几乎不能全部认识那些歌词,教师幸苦了半天,学生只记得了调,却记不住词。而当教师用最普通的手机链接电视播放这首歌,学生看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歌词和电视上的花草、太阳等动画,跟着唱了几次,不少学生就记住歌词了。多媒体这种教学方法把抽象的音乐内容转化成易于理解的图片、动画、声音,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和简便,所以很多音乐内容应该采取这种方法进行教学。随着教改的推进,小学音乐课堂的改革步伐也越来越快,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上可以更加开放,不必拘泥于课前或者课上,教师应该能省时度势在适当的时机把多媒体技巧灵活应用,突破传统的僵化思想,把小学音乐课打造成充满画面、声音、乐趣的课堂。另外多媒体的录音录像播放功能很好的解决了学生从不同歌曲中了解音乐特色,感受音乐魅力的难题。传统的教师教唱是千姿百态的,高低不齐的,甚至千篇一律,学生没能从中感受到音乐的壮阔与低沉,也没能感受欢快与悲伤,这就严重损坏了学生感知音乐魅力,鉴赏音乐特色的能力。但引入多媒体教学后,学生从教师播放的原声中学会了从《欢乐颂》不同的声调中感受合唱欢乐,从《保卫黄河》高亢的曲调中感受齐唱的壮阔。而且学生们还能直接在聆听独唱时分辨出不同的男声、女声、童声等,感受不一样的音乐塑造的形象。进而避免教师的教学尴尬。当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声音曲调中感受音乐的变化风格,掌握了一定的鉴别技巧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新的音乐知识,比如在戏曲教学时,完全可以播放京剧,讲讲变脸的故事,引入京剧中花旦、刀马旦等不同角色,讲解他们在京剧戏曲中的定位,告诉学生怎么识别他们之类的知识。这就即加强了学生学习的探究心理,又让他们学到了鉴赏音乐的相关知识,还能在观看中获得直接经验印证自己的猜想,帮助其观察歌曲描绘的世界,发现的其中的美好,并且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开始引导小学生们想象自己想要用音乐造就什么样的世界,发挥其创造的才能。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某些弊端。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几个存在的问题,例如:
(一)、设施维护与保管存在很大的漏洞。
有些教师公物私用,有的粗暴使用,有的随意摆放,有的用完之后就让学生随意摆弄等。很多学校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进行多媒体设备管理,导致不少设施维护难,保管不当,形成浪费的现象。多媒体设备不能得到良好的管理和维护会严重缩短其寿命,比如电子琴若不能保持其干燥和清洁,那么使用一个学期或许就会坏掉;电脑的主机有太多微尘会使得其反应速度降低甚至无法启动。
(二)、应用能力和技巧严重不足。
特别是学校年纪偏大的老师,几乎不会使用这些现代化的音乐教具或多媒体设备,年轻老师使用的方式较为单一,图片、影视、歌曲是主要形式,几乎每节课都是这种模式,无法结合ps、c++等更多的剪辑技巧进行创造,因此多媒体音乐设备很难在小学音乐教学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利用中,更加不可能发挥其最大化促进音乐教学的作用。
(三)、相关部门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关注度仍需继续提高,并且提供紧密相关的培训。
小学这个阶段教师比较辛苦,不少教师身兼数职,很难在工作之余花功夫查找多媒体相关的资料创作切合实际的应用,而相关部门对此提供的更新设备或维护帮助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四)、多媒体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其无法完全掌握课堂时间,对操作者有很大依赖性。
多媒体教学往往富含音乐相关的图画,声音,视频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否处理得当关系着学生能否从中获得学习的信息,如果过于混乱,音乐太长或太短,播放翻页时间的把握,这些都取决于操作者的操作手法是否合理,时间把握是否到位。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些问题,那么学生很有可能沉迷在观看视频、图画、听歌曲的情绪中,忘记自己学习的方向。显而易见的是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切实满足了教师化抽象音乐知识为直观图画、声音等要求,改进了小学音乐课的上课形式,化解了一个个情感与艺术的结合问题,促进了学生在和美音乐、视频环境中体验音乐的魅力,优化了学生对音乐的鉴赏思维,打开学生学习音乐的源泉之门,也促进了实现教改提高教学的目标。同时学生在聆听和观摩的过程中能根据音乐、图像等的变化,感受音乐的风格曲调变化,易于学生加强鉴赏思维的锻炼。学生在优美的曲调、丰富的插画中学习兴趣空前提高,逐渐喜欢上了这种模式的音乐课,从音乐课开始感受世界声音的不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着眼于外面的世界,用自己的心感受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和技术带来社会的种种巨变。
综上所述,在多媒体应用上本着趋利避害的原则,将学生的认知情感摸排清楚,灵活多变的与音乐教学融合起来,巧用技术真正发挥出对媒体教学的优势,实现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鉴赏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包成玲.如何有效提高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效率[J].音乐大观.2014(06)
[2]陆晓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性[J].基础教育研究.2012(13)
[3]冯丽红.上好音乐鉴赏课的做法[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2)
小学音乐如何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论文2小学时期,孩子们的想象力较丰富,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音乐的魅力是巨大的,不仅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又能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那么作为幼儿音乐的研究者及教育者,我们又如何提高幼儿音乐鉴赏能力呢?
一、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对音乐的'认知
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词汇量不断增多,已经能够较完整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常常对未知的新鲜事物感兴趣,对生动、形象的具体事物较为敏感。同时,幼儿的记忆是很随意的,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往往会记的很清楚,而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常常天马行空,甚至夸张、毫无逻辑,不受任何思维定势的限制。幼儿的情感也是反复无常的,易激动,易变化,不稳定。作为父母,或者教师,为了孩子们能够在幼儿时期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建立积极乐观的人格,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他们学会欣赏、学会想象。音乐恰恰能够给他们制造一个遐想的空间,对于幼儿的智力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启发作用。
同一年龄阶段不同的幼儿对音乐的感知是不同的,有的小朋友听到音乐就会随着音乐又蹦又跳,有的小朋友听到音乐则会变得比平时安静许多。这样也间接的影射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对音乐的不同感受。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在胎儿时期就进行音乐教育,无非是想利用音乐来影响孩子,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同时也不乏有些小小的期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培养音乐方面的兴趣,长大后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而作为一名幼儿音乐研究者,笔者更多的是致力于幼儿身心更全面的发展。
二、提高幼儿音乐鉴赏能力的方法
(一)有情趣的引导。
从听觉感知音乐。接触音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音乐也是如此。尤其是幼儿接受抽象事物的能力还比较弱,而音乐所表达的都是摸不到看不到的东西,只给幼儿听一遍就想让他们理解其中的意思,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反复倾听,同时在教育者有意识的引导下,幼儿才能慢慢的体会所听到的音乐。我们可以在每次音乐课开始时,都让幼儿一起听或者唱一首儿童歌曲,如《我有一头小毛驴》,在第一次听的时候不要告诉他们歌曲的含义,让大家随着歌词内容想象一下,听完后由小朋友讲述自己听后的感觉;再由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讲解。在放第二遍的时候大家就会随着老师的讲解听歌曲,这样很快就能进入歌曲中,有的小朋友会情不自禁的跟着唱出来,甚至有的还会手舞足蹈的一起蹦蹦跳跳,想象着自己正骑着一头小毛驴,快乐的模仿歌曲中的内容。这样一来,不仅幼儿充分的了解、感知了他们听到的音乐,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从视觉感受音乐。回归音乐艺术,笔者认为应多让幼儿听音乐会,看歌舞剧等艺术节目,增强幼儿对音乐的了解。从听到的、感觉到的,孩子有他自己的看法,觉得这场音乐会是好还是坏,哪些歌曲好听,哪些能听懂。这就使他们初步形成了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增强了孩子对艺术的感性认识,增强音乐带给幼儿的感染力。
小学音乐常常表现的是一个个的小故事,孩子们虽然识字不多,但能读懂图片。所以,笔者根据自身经验认为,在幼儿音乐课上为孩子们配备简单的与所听歌曲有关的图片也是能够提高幼儿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的。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边听《粉刷匠》边看有关《粉刷匠》的图片,如果有条件,视频结合就更好了,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将会逐步提高自己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从肢体语言感受音乐。游戏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把音乐溶于游戏或表演中,收到的效果常常尽如人意。例如:幼儿们在玩“丢手绢”游戏时,大家一起唱《丢手绢》,当手绢放在某个小朋友身后时,大家会不由自主的唱得更大声,更兴奋,完全把歌曲和游戏结合,在游戏中体验音乐带给大家的快乐。又如:在听《一分钱》时,可以让小朋友们跟着表演,在表演中体会歌词的内容,欣赏音乐。
(二)情趣的升华。
在引导过后,孩子对音乐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给孩子听一些名著,如:《梁祝》、《二泉映月》、钢琴曲之类的,让孩子的思想得到升华。一点一点的倾听,慢慢的体会,由儿歌到名著,孩子们的音乐欣赏水平会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的研究者,我认为,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从“听”、“看”、“做”等方面对儿童进行引导,全面发展,能够更好的提高幼儿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加强与父母的交流与合作,从小就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钻研下,一定会使我们的孩子迎着灿烂的阳光健康成长。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毕丽娜
摘 要:音乐,是人们在生活中陶冶情操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听音乐来使自己的紧张心情得到缓解。感知音乐,关键的是怎样去鉴赏音乐,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音乐教学中怎样去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下对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学生;鉴赏能力;作用;音乐
音乐,是人们在生活、休闲的时候能使自己心情放松的工具,是情感的寄托,也是精神的寄托。一般来讲,音乐鉴赏是以根据音乐的存在形式和创作背景去加以鉴赏的,在声乐鉴赏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音乐的鉴赏,是指通过对播放的音乐从内心的聆听,能够从内心上和精神上获取有关音乐的感知。但是在聆听过程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很及时的准确的听出音乐的情感。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才能使学生更清晰的去把握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要表达的精神,通过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才能使音乐鉴赏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了解音乐作品本身所表现的东西,才会使学生更加学习好这一门课程。
一、音乐鉴赏的特点
在实践过程中,对音乐的鉴赏是对音乐的接受和了解。对音乐的鉴赏是一个整体的活动过程,一首好与不好的歌曲它必须经过的是人们对它的鉴赏,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去接受它。也给作曲家的创作与表演和给听的人一个鉴赏的平台。假如没有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音乐创作和表演就失去了意义。也是通过人们对歌曲的鉴赏,作曲家才知道了人们是不是喜欢这样的音乐和作曲方式。从中反馈出一些有意义的建议。音乐鉴赏还表现在另外一方面,那就是音乐鉴赏也是一种主体性与创造性的表现。随着音乐实践审美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的音乐都比较重视接受环节,从而让音乐从不同角度的审美达到更好的效果。鉴赏音乐是通过自己对生活的阅历和对音乐的认识,使同样的音乐出现不同的鉴赏结果,所以,音乐鉴赏是多个方面的,体现出它的多面性。
二、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音乐是一种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特殊的表达方式。它所形成的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点。各个地方,各个音乐派别所形成的音乐特点都是不同的,由此可以看出,在学习不同的音乐的同时,学生在对音乐的鉴赏,欣赏过程,其实就是让学生在听音乐的时候不断的去想,不断的通过聆听来发掘音乐内在的情感,音乐——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优势。例如交响乐《彼得与狼》一边用管弦乐队演奏表达不同的音乐形象,一边用富于表情的朗诵词,来解说音乐内容的情节。这部交响童话中有很多角色,如彼得、小鸟、鸭子、猫、大灰狼、老爷爷及猎人等;而且在演奏的时候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出不同的角色,其中长笛以高音区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使我们犹如看见小鸟在天空中愉快地飞翔,叽叽喳喳地唱着歌;然而另一个角色猫在这部交响童话里是个调皮捣蛋的角色,因此,表达它的音乐,是用单簧管吹出的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显示出小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这样的音乐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乐器的特色,也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提高学生丰富的创造能力。
2.有利于帮助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音乐其实是音乐家们寄托情感的表达方式,所以音乐的本身也存在着一种无形的感染力,很大程度是体现音乐家的心情和志向。例如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从歌词上来看,作曲家把那样的晚上描绘得浪漫而美好,仅看歌词就觉得美,再加上歌曲旋律中的两个升号,使旋律富有不一样的美,在欣赏这一类歌曲时着重让学生去审美,了解音乐家为什么要这样去写这首歌的词,表现的是作曲者怎样的情感。让学生去发掘音乐内在的东西,这是审美学习的最好的方式。
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音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很多创作背景都是体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生活当中,工作中,都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就好像儿歌《一分钱》,歌词简单,通俗易懂,短短的几句歌词就把孩子拾金不昧的精神表达出来了,这类歌曲注重了孩子思想道德的发展,然而另一首歌曲《龙的传人》则更多的是表达了爱国主义情怀,这些都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事情,音乐却能以它独特的方式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一首好的歌曲能够激发人们的思想,能够让他从困难中走出来激发他的斗志。所以,在音乐的职能方面,音乐的道德职能是不可缺少的。
三、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改革的加快,教育事业也在加快步伐改革,怎样去适应改革的步伐,这就是我们当前教学过程中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更直观的说明这一问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基本上是没有认认真真听课的,在他们看来音
乐欣赏课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地方,对此也不感兴趣,在上课的时候都是去看其他的书或是写作业。从这样的现象来看,学生在音乐鉴赏这一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为此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那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备课的同时要想到应该怎样出发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以交响乐《彼得与狼》为例来说说怎样来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先讲这个小故事给学生听,先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待故事结束后才让学生们欣赏音乐,然后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片段加以说明;让学生们来说说都听到了些什么乐器,他们各自代表的是什么,这样以问题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是激发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环节;最后,教师再给学生讲音乐家是怎样成就了他们梦想的,这样在听音乐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作曲家的心情和当时创作的背景,来以此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2.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
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这就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了,用《英雄交响曲》来说,首先,老师要给学生讲解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欣赏音乐,《英雄交响曲》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那么在欣赏的时候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出发,待学生对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再将曲子的结构给学生划分开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聆听音乐,《英雄交响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形式。这一乐章在当时是自交响曲诞生以来最宏伟壮大的乐曲,它外形精致、巧妙,变化无穷。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甚慢板,这个乐章具有鲜明的赋格曲效果,响彻着嘈杂的战斗声和凶猛的骑兵嬉游曲。本乐章极为著名,经常单独演出。第三乐章,诙谐曲,活泼的快板,整个乐章围绕着开始部分的弦乐主题而展开,力度逐渐加强,显得乐曲充满悠闲自得的气氛,令人沉醉。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乐章的主题采用贝多芬早年的普罗米修斯主题,并以短的经过部和发展部共同构成自由变奏曲形式。根据曲式结构的分析再结合音乐进行鉴赏,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各个方面去了解音乐,才能更深一层次的去鉴赏音乐。
3.通过多种形式上课。
在音乐鉴赏课当中,采用多种方式(如游戏法、实践法、现场表演法等),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以感悟音乐的感情为基础,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例如《梁祝》这首曲子,它讲述的是一段爱情故事,由弦乐来开始进入第一部分,呈现出一幅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江南景色,然后在竖琴的伴奏下,突出了小提琴独奏的优美、纯朴的爱情主题,接着由乐队全奏“爱情”主题,似乎是在为他们的爱情而赞美;紧接着就是活泼的快板,这是小提琴和乐队交替演奏的回旋曲,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他们的纯洁友谊;而慢板的出现预示了爱情主题的变化,小提琴和大提琴的互诉则表现出了彼此的恋恋不舍。第二部分 抗婚(展开部)首先由一系列低音乐器奏出不详征兆,再由铜管奏出封建势力的主题,小提琴的独奏在散板中将祝英台被许配豪门的悲伤心情形象化,接下去又采用强烈的切分和弦把祝英台的愤慨和抗议体现了出来,小提琴和铜管的演奏交替出现,展现了故事的戏剧性发展过程,使得在逐渐激化的矛盾中形成了一个抗婚的高潮;此时又出现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对话,描绘了梁祝重逢时的动人场景,此时音乐急转直下,以闪板、快板来表现梁山伯悲愤致死、祝英台的痛不欲生,逐渐形成了第二个发展高潮;随着锣鼓管弦齐鸣,在震人心弦的音乐声中达到全曲的高潮。第三部分 化蝶(再现部)长笛和竖琴奏出了轻盈缥缈的仙境般的音乐中;加上弱音器的小提琴再现的爱情主题,似惋惜,似沉思,似同情;乐队齐奏,不仅是爱情的颂歌,也是人们的美好希望和共同祝愿;小提琴和长笛的结尾,仿佛伴随着高飞远去的双双彩蝶的身影,那千百年来的传说和歌声,仍在缭绕。在上这样的欣赏课时教师先以讲解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然后再采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加入伴奏音乐,让学生边看边听,这样即可以让学生在视觉上有美的享受,又可以在听觉上加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此达到欣赏课的真正目的。
四、音乐鉴赏课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我们的音乐这一学科中,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阻碍着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的提高。比如:(1)、教学设备的不齐全,致使很多欣赏课根本没办法上,很多学校对于音乐的教学也不够重视,就不要说有多媒体设备了,但这也不仅仅是不重视的问题,还体现在经济的落后,即使教师能力再高,没有教具的辅助和先进的设备,要想上好音乐鉴赏课也是不太可能的。(2)、在音乐鉴赏中,有的老师十分重视音乐的乐谱。就好比是唐僧师徒取到了真经一样,在教学中用了大多数的时间去分解乐谱,从旋律线条到和声进行,从复调交织到曲式结构,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一节课都快下了,但是都没有听到感人的音乐。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也面临改革。在新教学课程的改革下,我们的音乐鉴赏课是要求对音乐的聆听,用内心去感悟它的美。通过去聆听它的节奏和旋律去找出它喜人的地方。而不是围绕乐谱,这样无疑是让人感觉到音乐鉴赏正在朝着一个误区走去。(3)、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往往是只准备一首歌曲,欣赏课主要是让学生多听,教师应该用相同题材的曲子来加以对比,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曲子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如果上课还是单一的一个曲子,上起课来没有对比,也没有新颖,不要说让学生去鉴赏,就连听都不愿意了,与此同时他们还喜欢去看一些关于这一首歌曲的外面表现出来的东西,关于它的创
作背景,还有就是关于它的相关图片什么的。而不是从音乐的角度、音乐的最基本的因素去入手来讲解和欣赏的。音乐教学不是一味的在歌曲的词语方面作文章,而是应该偏离它的本位。
总之,在上音乐课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作品,学习到更多的音乐知识。音乐本来在生活中就起到了陶冶身心的作用,正是由于这样,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刻不容缓的。
参考文献
[1]刘青帆.中等专业舞蹈学校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目标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 ,2006.[2]雷富花.习题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青海师专学报, 2003,6.[3]刘俊鲜.音乐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1,2.[4]王慧.大众文化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 2009.[5]殷璐.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J].考试周刊, 2011,18.[6]沈丽.浅析贝多芬《第三交响曲》[J].戏剧之家,2010.4.
第三篇:小学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小学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兴城镇逸夫小学
所谓鉴赏,即可以理解为欣赏、鉴定两层意思,是人对“音乐语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那么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具体表现为音乐欣赏水平和对音乐评价能力两个方面的提升。下面笔者通过结合实践经验谈谈对有助于小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一些浅见。
一、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欣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一切学习活动都注定事倍功半。针对目前流行音乐对小学生有着强大影响力这一现状,笔者认为不妨来个“顺水推舟”,对课本之外的流行音乐有选择性地引入欣赏课当中,以鲜明的时代感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以贴近日常生活、表达朴素的人生哲理、直白的情感来引发学生的共鸣。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1.流行音乐的范畴
流行音乐又称通俗音乐,两个名称反映了其两个特点:
(1)广泛传唱,具有很强的流行性。
(2)从创作到表演具有丰富的生活气息、大众化的审美倾向的特点。
广义上的流行音乐的范畴可以包括一般不表现重大题材和思想内容的通俗易懂、情调轻松的音乐。而我们日常所指的流行音乐是指在社会中广泛传播的,适合现代广大群众口味和心理需求,通俗易懂的抒情性、表演性、娱乐性较强的音乐。并会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而更替,但也不乏的反映了时代特色、极具艺术性的精品而成为经典。体裁形式短、曲调歌词结构简单易懂,贴近生活,情感真切易被大众传唱。
2.正视流行音乐对学生的影响
有些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常常只奉高雅音乐为经典,把一切流行音乐贬得一文不值,视其为“洪水猛兽”,却忽视了音乐教育的时代感和多样性。高雅音乐严肃理性有余而通俗活泼不足,对于生活经历少的小学生来说情感上不容易产生共鸣。而一些流行音乐之所以能流行,是因为它更真实直接的表达了人的情绪,人的感情,能激起听者的共鸣,正好填补了学生情感体验的空隙,受到学生欢迎也就水到渠成。其实我国在不同时代都有一大批反映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具有较好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的优秀作品,我们应该不拘一格。
3.引入适合的流行音乐促发欣赏音乐的兴趣.《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的基本理念,加调音乐教育要“注意吸收具有时代感、富有现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丰富教材内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经典与一般、中华音乐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系”。这给我们的流行音乐在课堂教育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在实践中,笔者认为流行音乐只要内容健康向上,并能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那么在欣赏课中选录给学生们欣赏并展开讨论对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提升音乐学习材料的多样化有莫大好处。再加以老师的正确地引导,让学生自己学会欣赏音乐的美感,感受音乐的旋律,体会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
二、重视音乐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欣赏能力的核心就是感知音乐所表现的美的能力,即音乐审美能力。而音乐知识技能是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条件与前提保证。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没有一定或必备的音乐知识技能,音乐审美就无从谈起。正如艺术教育理论家郭声健先生所说的:“如果学生听到一段音乐之后不知所云,不能联想、想像、触动,那原因之一就是还没有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新课标给人的表面印象是降低了对知识技能要求,淡化了技能训练,但笔者的理解是新课标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是要求我们放弃进行那些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以及灌输
死记硬背的知识的做法,转而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通过主动地探寻、领悟、体验,真正理解与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所以说新课标对于音乐知识与技术的要求实际上并非是真实意义上的降低,而只是改变了学习的方式。
笔者在上五年级《春雨蒙蒙地下》一课时,发现歌曲中有很多的知识技能。如果单独讲解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枯燥,很容易产生“一言堂”,使学生丧失对本节课的兴趣。于是我首先创造了情景,让学生去找春天,“春天在哪里呢?”生:“花丛里、倒影里、山野里„„”“春天这么美,你们想不想永远把它留住呢?那能用什么法办能留下这美好的景色呢?”生:“拍照”“对呀,那我们就拿起相机吧,老师先给你们集体拍一张,摆好‘POSE’了,‘卡 次 嚓’,注意相机发出怎样的声音。相机发出的声音组合起来原来就是我们音乐中的知识——切分节奏。”请同学们模仿一下相机的声音,“卡 次 嚓”„„“ X X X ”。平时枯燥的知识在有趣的拍照游戏中掌握了,学生学得也很快乐。“听,老师的春天在哪里找到呢?”“在春雨里”“是啊,春雨淅沥沥地下,落在美丽的红花上、小草上,你们就是这些红花绿草,请和春雨打声招呼吧‘刷刷刷’”。紧接着我让同学们用象声词来模仿春雨“唰唰唰唰”地声音,然后再列举出大雨“哗啦啦”的声音与之进行对比,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和巩固歌曲中春雨的唱法。“那我们一起来听听春雨那动听的旋律吧,说说听后的感受?”有的说很轻柔,有的说很优美等。我作了总结是
啊,因为歌里唱‘春雨蒙蒙地下’,那一定是很柔美的,不像夏天的雨那么粗暴。等学生在演唱时,不用我提示,自然地把声音放小了,放柔了,声音的要求解决了。最后一句歌曲是从MP到PP的处理,我先问学生“听春雨的声音为什么到最后越来越弱了呢?”“因为雨越下越小,越下越小,渐渐地,雨停了”。学生感受到了这一情景,在演唱中就轻而易举地处理好了力度记号。通过这些形象的引导,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并能在演唱中得以很好地运用。
通过将音乐的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关注音乐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音高、音强、音长、音色逐渐有了细微的辨别能力,对节奏、旋律、和声、织体、力度、速度等音乐形式有了更深一步地了解。随着音乐听觉培养的加强进一点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要素的精细、敏锐的感觉与反应,学生更容易地感受音乐作品中的美,距离“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也更近了一步,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也就正如一句广告词所形容的:“往上一小步,都有新高度”。
三、通过欣赏渗透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音乐评价的能力
音乐评价能力是指判断音乐艺术之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其中包括评价音乐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等。学生对音乐的评价是在学生心目中对音乐审美价值的衡量,培养学生的音乐评价能力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另一重要分支。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音乐自主评价能力,就会发现不了音乐中美的特征,不能判断雅与俗,不能认
识到音乐内容中的积极的、进步的一面。造成无法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势必影响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体会不到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更无法理解音乐艺术的社会价值。那些在现代商业利益驱使下,只为了满足感性刺激和发泄需求的文化糟粕就会比优秀音乐作品很容易侵占学生们的视听空间,又反过来左右学生的音乐审美观。所以作为音乐教师,与其去阻止学生去接触这些商业文化,还不如授之以“渔”,让他们自己学会欣赏和分辨音乐,提高对垃圾音乐文化的“免疫力”。
1、评价标准
判断音乐美与丑、善与恶的评价标准既有传统的音乐艺术美学,如(1)韵律的美与丑,表现为通过运用节奏、音高、调式等综合手段,能否集中表达歌曲的情感与精神内涵,能否给人以愉悦感。(2)歌词美与丑,表现为歌词的表现形象、意境是美还是低俗,是否有文学价值。(3)演绎情感的美与丑,表现为在配器方面、演唱者的个性方面是否得体。能否让欣赏者在情感上“回味无穷”。同时评价标准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新的审美需求包括是否具有时代感和人文性,在人类历史的文化长河中,有数不清的文化艺术作品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成为历史不再被人广为传播,其根本原因是文化艺术也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代表着当时的人文思想,“适者生存”的道理在文化领域中也同样适用,除了一些经住历史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长青树”外,大部分在时代变迁中不再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审美 6
价值的转变而会被冷落直至消失,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被发掘的“文化遗产”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已感觉不到了美的原因。
2.渗透方式的运用
实际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比较的教学手段来渗透评价。特别运用好比较这一手段,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把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优秀音乐作品与低俗无聊的音乐歌曲放在一起作欣赏比较,引导学生探讨比较音乐的感受,让学生们在讨论中学会辨识美与丑、在比较中认识雅与俗。比如:在课堂中,分别播放旋律高亢优美、极富个性的《山路十八弯》和几乎谈不上旋律却非常流行的网络歌曲《猪之歌》,或者播放旋律抒情,歌词表达母子亲情的《懂你》和歌词内容极为消沉低俗、表现极端无聊又非常流行的歌曲《狼爱上羊》,启发引导学生们畅谈比较歌曲旋律的美与丑,歌词所表达的雅与俗。通过讨论使学生们逐渐认识了一些庸俗低级音乐的共同特点:旋律简单易记但太平庸,节奏强烈但太刺耳,歌词上口但太粗俗,表达情感直白但太露骨,有如无病呻吟一般。通过对比、讨论体会比言传说教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什么叫“音乐的艺术价值”,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怎么样鉴赏歌曲,怎么样学唱。当“流行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比如流行感冒”这则关于流行的笑话在学生当中流行起来时,学生们对流行音乐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逸 夫 小 学
第四篇:浅析提高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途径
浅析提高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途径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它可以通与学生心灵的接触来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然而,在当前的大学生教育中,部分大学对其音乐素质的培养并不十分重视,因此,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提高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几点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音乐鉴赏 途径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目前热议的一个话题,提高大学生素质刻不容缓。音乐鉴赏作为大学中普及音乐知识的一门基础课,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但大多数大学生均为非音乐专业学生,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以培养专业的音乐人为目标,要求学生深入理解乐理知识和熟练掌握专业技巧。而是希望通过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了解音乐、喜爱音乐,使他们可以通过音乐来陶冶自己的性情。通过自身与音乐的沟通,达到一个自我愉悦、自我发展、自我满足、自我精神升华的境界。
1.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
对于音乐鉴赏的概念,一直以来有很多的定义:刘海涛和魏饴认为,音乐鉴赏是鉴赏者透过音乐作品的感性形式去感受、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黄玮认为,音乐鉴赏是以鉴赏者的音乐审美经验为条件,它表现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等。鉴赏者通过这些心理活动区体验、发现和判断音乐的艺术价值。由于这些心理活动在欣赏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能在鉴赏者心灵中构成一种奇妙的审美体验。音乐鉴赏,又称音乐欣赏,指人们在接触音乐作品过程中产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也是人们通过艺术形象(意境)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笔者认为,音乐鉴赏就是透过音乐作品,在体会作者情感及所表述情感的同时,激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引起共鸣的过程。
2.音乐鉴赏的基本特征
音乐鉴赏的过程是倾听的过程。马克思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而具备有音乐感的耳朵的前提是多听。音乐被创作出来的目的就是让鉴赏者去聆听、去欣赏。虽然大学生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音乐,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去主动接受,而是被迫倾听,或是听而不闻。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不好的音乐习惯。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的、有区别的去聆听音乐。这里所说的有区别,并不是说对于不同的曲风的区别,而是对于不同的质量的音乐要学会去区分。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音乐元素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但真正具有一定质量的音乐作品却并不是很多,这一情况就会导致学生虽身处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却没有形成良好音乐素养的现象产生。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掌握一定音乐技巧学生的熟练水平、加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使学生能通过科学的方式以及良好的环境去感受音乐之美,激发对音乐的热情,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形成正确的音乐理念。音乐鉴赏是“第三度创作”过程。作曲家创作音乐为“第一度创作”过程,由演奏家、演唱家们表演的为“第二度创作”过程,而我们鉴赏其表演则为“第三度创作”。人们在鉴赏过程中会将自己的情绪与情感添加进去,加入自己对于音乐作品的感想。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生活背景是不相同的,所听到的音乐即使一样,在每个人的内心已经对这一音乐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即三度创作过程。音乐鉴赏是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经验的过程。人们最初在鉴赏音乐的时候,将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综合表现意义的艺术整体加以感受,包含对音乐的含义和基本情感特征的体验以及由此引发的想象联想活动。而当感性认识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上升到理性认识,即表现为理解与判断的更多参与。因此,在我们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客观条件,以及密切关注他们所掌握的程度,适时的加深难度,提高其鉴赏能力。
3.音乐鉴赏的作用
(1)音乐鉴赏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我国《礼记》中云:”经专家研究显示,音乐对于人的性情及心理发展有很大作用,甚至医学某些领域也已经引入音乐治疗的方法,尤其在治疗心理疾病方面效果非常显著。所以,大学生多进行一些音乐鉴赏,有助于促进身心良好的发展。
(2)音乐鉴赏有助于陶冶人的性情。音乐作品是通过美妙的旋律来表达情感的,或忧伤、或愤怒、或愉悦。当我们听到音乐,可以与内心的情感产生共鸣时,音乐本身对于情感便起到了激发的作用。例如当听到《为了谁》这首歌曲,我们会立刻想到1998年抗洪抢险的情形,心里会升腾起一种敬意。音乐可以带动情感,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性情。
(3)音乐鉴赏有助于提高人的创作能力。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创作一首音乐作品是有一定困难的,但在聆听音乐的过程当中,会对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诠释,或对于同一音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而在这一诠释和理解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意识,长此以往,个人的创作能力便会有所提高。
(4)音乐鉴赏有助于提高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音乐与科学两学科的关联并不是很大,但对一些著名科学家进行分析研究之后不难发现,他们其中有很多都是在音乐方面有很大造诣的人。例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同时也是对音乐有一定的研究,并把学习音乐放到“六艺”中,可见其对音乐的重视。爱因斯坦从小学习小提琴和钢琴,他说:“我的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科学家从音乐中获得灵感而创造发明是屡见不鲜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音乐对于人的逻辑思维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经常鉴赏音乐,不仅可以提高自身修养,而且可以开发智力,加强逻辑思维能力。
4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途径
(1)在日常生活中多用心倾听。在欣赏耳熟能详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不是所有学生都知道各个乐器的不同音色,或强弱、速度的变化都分别代表了什么,那么我们就要通过聆听使学生了解,开始部分是长笛轻声引入,描绘了鸟语花香的背景,然后小提琴进入,缓慢优柔的旋律像在低声述说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第三部分低沉的旋律则是由大管和大提琴演奏,表述了祝英台抗婚的主题。而高潮部分由小提琴的华彩及打击乐组成,描绘了“哭灵投坟”的景象。结尾处由长笛和竖琴演奏,演绎了化蝶的故事。通过使学生了解每一部分乐器的音色及所表现的情感,学生们再次听这部作品时就不会只听热闹,而是会理解作品内在的含义和情感,从而提高审美情趣,体验音乐之美,感受到音乐的灵性。
(2)听音乐时要带着问题去倾听。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不能一味的灌输。因为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思考模式,不能强加。通过启发、诱导的方法,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兴趣、产生疑问。带着问题去倾听,效果会更加明显,能力会显著提高。我们可以让学生聆听两种曲风的作品之间有什么异同,也可以让学生学习一部作品不同的演绎方式各自有什么特点。
(3)普及基本的音乐知识。要想真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是不可缺少的。任何一个实践活动都必须有理论作为基础和指导,否则,实践就会偏离方向。了解所要鉴赏的音乐作品的背景。作者处于什么样的社会时期,什么样的历史背景,想要通过旋律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了解一同作品中表现的作用。我们熟悉的乐器有很多,但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运用到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也是不同的。而同一种乐器在不同的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也是不同的。了解音乐的一些基本理论。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心情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有时会感到愉悦,有时会感到沉痛。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转调、音程、调式、节拍、速度等。当旋律上行、节奏明快时,会觉得轻松愉悦;而当旋律下行、节奏缓慢沉重时,会觉得压抑。熟知一些知名作曲家、音乐人的成长历程及代表作品。知道了作者的背景对于学生了解作品有一定的帮助,更容易让他们从生活的角度对音乐产生热爱。音乐对于大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这样一个群体,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须具备的。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好和热情,更能使他们通过音乐来培养自己的性情,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饴,刘海涛.文艺鉴赏概论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2]黄爱文.浅谈普通高等院校音乐鉴赏课 [J].中国科技信息,2009(3).[3]秦勤.影响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因素 [J].大众文艺(理论),2009(1).[4]黄玮.论音乐鉴赏与创造性思维 [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黄玮.大学生音乐素养 [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2).[6]韩春牧,徐孟东.音乐鉴赏学 [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1).
第五篇:小学音乐论文
创设情境课堂 提升音乐素养
情境教学主要是由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音๐课的情境教学则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教师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在低年段音乐教学情境教学极为重要。因为低年段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学唱歌曲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精心创造各种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同时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以下是我根据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对情境教学的途径进行的一些探索。
一、利用电教创设情境
所谓电教创设情境是指通过电教设备(如录音机、幻灯机、录像机、VCD机等都可以作为创设音乐情境教学的教具)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器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如在欣赏第一册《平安夜》时,由于歌曲的旋律比较柔和、优美,与中国过年的音乐风格相差甚远,因此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教学时,我直接让学生欣赏了全曲,然后让学生说说你听了歌曲后有什么感受。大部分学生都说,听了以后感到很悲伤、很可怜、很想哭。还有一位学生竟然问:“老师,为什么外国人过节这么悲伤呀?”此时我用任何语言进行解释,都不能消除学生心中的疑虑。因此在上课时,我先到网上找了一段关于过ᜣ诞节的影像资料,然后配上《平安夜》的歌曲,学生边看边听,看着外国人围着圣诞树快乐过节的情景,看着他们在虔诚祈祷的情节,真正了解了“平安夜”的内涵,两节课的效果明显不一样。
在唱歌教学中,利用电教创设情境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教《小雨沙沙》一课时,教师先播放一段雷声隆隆、风声呼呼、雨声沙沙的录音,创设了一个春雨绵绵的情境,再以幻灯展示出一张空白片,学生判断出雨声后,教师便在幻灯片上画出雨丝,接着播放这首歌的旋律。在欢快的乐声中,教师再用幻灯展示出一颗颗种子发芽、生长出叶子的过程,这样,新歌的意境全部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听音乐——看画面——再听音乐——再看画面,深刻地理解了词意,这样把学生
置身于音乐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
二、借用图片展示情境
图片是展示音乐课情境教学的手段之一。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好的图片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促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情境,达到理想的教学功效。如欣赏《大海摇篮》和《海上风暴》时,我选择了蓝色的大海两种不同的状态,一边是温柔的、波浪平静的海面,慢慢地转变为波涛起伏的海面,后有小船被吞没的情景。让学生看着这样的画面欣赏,根本无须教师解释,学生便一目了然,同时在这个环节后面及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效果会更好。又如教《草原就是我的家》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歌曲的意境,我选用了美丽的大草原作为背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或对大草原的印象,自主地到画上你自己想画的大草原上有的其他东西。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不一会儿,一幅“草原美景图”就在大家的巧手下诞生了。通过引导学生也参与情境的创造,能使学生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歌曲。
总之,图片的使用是创设音乐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音乐老师可充分利用它,完美地把自己的教学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展示情境,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
三、借助语言带入情境
语言也是音乐课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老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要善于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充满激情。在备课时还要特别注意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设计,使环节之间连接得更紧密、更恰当。例如,在欣赏《挤奶舞》时,我先引导学生用动作感受了草原上的传统节目,如骑马、摔交、射箭等,然后用语言进行转移:“朋友们,进行了这么多的运动,你们累了吗?渴了吗?蒙古族热情好客的人们已经来到了奶牛场,准备挤奶来招待我们,大家想去学学挤奶吗?”由此导入《挤奶舞》的欣赏和表演。这样能激起学生的表演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教唱《下蛋罗》一歌时,教师一进课堂就说:“今天我们要去参观一个农场,在农场有一位光荣的妈妈正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你们想去看看吗?”通过语言的刺激,激发了学生的想象里,使他们在跃跃欲试中,全神贯注地沉浸在音乐中。
四、通过表演体会情境
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和感情,容易使学生体会歌曲的情境。如欣赏《快乐的一天》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活动场面:让学生根据自己一天的生活编
演小品《快乐的一天》,同时配上音乐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生活的快乐,同时也对音乐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如教《两只小象》时,让学生扮演小象,通过舞蹈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小动物之间深厚的友情,学习它们要团结友爱。这样,通过各种表演使学生加深理解了歌曲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五、借助生活领略情境
教师通过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因此在学习《闪烁的小星》时,可在前一天给学生留作业:晚上观察星星,让学生发现星星的各种形态,激发学生热爱美、表达美的能力。在音乐课听歌之前,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的夜空景色,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在一段优美、宁静的乐曲声中,师朗读“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学会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星星的印象进行绘画,创造《星空图》。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作品,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
六、借助情境设计培养师生情感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体会到设计好的情境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教学效果,还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例如我在教授《小袋鼠》一课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歌曲中小袋鼠活泼可爱的形象,让学生学会用跳跃的音色表现歌曲。有一个环节设计了学生戴着袋鼠头饰表演唱。我自己也参与到了表演当中,扮演了“袋鼠妈妈”,问学生:“‘妈妈’今天辛苦了,有哪些小袋鼠愿意去摘果子给‘妈妈’吃?”学生们争着参与表演,有的干脆对着我喊道:“妈妈!妈妈!我去,我去!”我将小袋鼠头饰发给部分同学,并告诉其他没有拿到头饰的同学:“他们去帮‘妈妈’摘果子去了,我们还小,还不能离开妈妈的袋子,那我们就在家里唱着歌曲等着他们回来吧!”整个课堂非常地温馨甜蜜。
新课程非常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要让孩子们乐于学,并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实践证明,低年段音乐课的情境教学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并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