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螺栓组联接实验报告
静态螺栓组联接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
日期: 指导教师:
成绩:
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
1.静态螺栓组特性实验
螺栓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零点应变 0 0 0 0 0 0 0 0 0 0 预紧应变 17
154 176 200 205 207 第一组
με 345 291 177 1
106 第二组
με 447 343 174 95 34 3
第三组
με 456 342
166 99 69
平均值
με 416 325 17174 114 80 负荷应变 246 113-22-72-127 138 67-26-91-127
实验总拉力 F2[N] 2842 222
1995 166
负荷拉力△F[N] 1681 772-150-
8-178-622-868
2.应力分布图
(一)实验总拉力受力图:
(二)实验负荷拉力受力图:
第二篇:计组实验报告要求
计组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并不要求非常严格的格式,大家参考实验指导书的格式即可。
实验一的实验报告除了参考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以外,最重要的是大家要把上次实验时的针对每一个小实验写出你的实验结果,例如138译码器的实验,在三个使能端开关以及其他三个输入开关A、B、C输入不同电平时,Y0、Y1、Y2、Y3、Y4、Y5、Y6、Y7各是什么样的输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高电平、低电平分别用1、0表示);
我们下一次的实验室做RAM的那个实验,在实验前,请大家先把实验报告写好,以后的这三个实验,实验报告中要把实验的原理图画清楚,以便于在做实验时可以直接根据你画的图进行连接,较快的完成实验,这是很重要的。
这些要求仅是我根据老师说的话总结的,仅供大家参考,有什么建议可以及时的补充,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三篇:计组实验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存储器实验
预习实验报告
疑问:
1、数据通路是干嘛的?
2、数据通路如何实现其功能?
3、实验书上的存储器部分总线开关接在高电平上,是不是错了?
一、波形图:参数设置:
信号设置:
clk:
bus_sel:
alu_sel:
ld_reg:
pc_sel:
we_rd:
k:
d:
d~result:
ar:
pc:
仿真波形
实验报告
Endtime:2.0us
Gridsize:100.0ns
时钟信号,设置周期为100ns占空比为50%。
sw|r4|r5|alu|pc_bus的组合,分别代表的是总线(sw_bus)开关,将
存储器r4的数据显示到总线上,将存储器r5的数据显示到总线上,将alu的运算结果显示到总线上,将pc的数据打入AR中二进制输入,低电平有效。
m|cn|s[3..0]的组合,代表运算器的运算符号选择,二进制输入,高
电平有效。
lddr1|lddr2|ldr4|ldr5|ld_ar的组合,分别表示将总线数据载入寄存器
r1,r2,r4, r5或AR中,二进制输入,高电平有效。
pc_clr|ld|en的组合,分别代表地址计数器PC的清零(pc_clr)、装
载(pc_ld)和计数使能信号(pc_en),二进制输入,低电平有效。信号we和rd的组合,分别代表对ram的读(we)与写(rd)的操作,二进制输入,高电平有效
k [7]~ k [0],数据输入端信号,十六进制输入。
d[7]~d[0],数据输出中间信号,十六进制双向信号。
d [7] result ~d[0] result,最终的数据输出信号,十六进制输出。ar[7]~ ar[0],地址寄存器AR的输出结果,十六进制输出。pc [7]~ pc [0],地址计数器PC的输出结果,十六进制输出。
以在01H单元中写入05H、02H单元中写入0AH并进行【(A加B)减(非A与B)加B】为例:
1)初始状态:bus_sel=11111,alu_sel=00000,ld_reg=00000,pc_sel=100,we_rd=00,k=00H,总线上无数据,呈高阻态。2)读取01H单元的05A:
① 置数法PC=01H:bus_sel=01111,pc_sel=101 ② PC->AR:bus_sel=11110,ld_reg=00001 ③ 读01H单元的数据放入R1中:bus_sel=11111,ld_reg=10000,we_rd=01 3)读取02H单元的0AH:
① PC+1,PC->AR:bus_sel=11110,ld_reg=00001,pc_sel=111 ② 读01H单元的数据放入R2中:bus_sel=11111,ld_reg=01000,we_rd=01 4)将地址加到03H :bus_sel=11110,ld_reg=00001,pc_sel=111 5)验证数据并运算: bus_sel=11101 ① 读取R1中的数据:alu_sel=010000,得到R1=05H ② 读取R2中的数据:alu_sel=101010,得到R2=0AH ③ 计算(A加B)结果存于R4中:alu_sel=011001,ld_reg=00100,结果为0FH ④ 计算(非A与B)结果存于03H单元中:alu_sel=100010,we_rd=10,结果为0AH ⑤ 计算((A加B)加B)结果存于04H单元中:
R4->R1:bus_sel=10111,ld_reg=10000 PC+1,PC->AR:bus_sel=11110,ld_reg=00001,pc_sel=111 计算((A加B)加B)结果存于04H单元中:bus_sel=11101,alu_sel=011001,we_rd=10 ⑥ 计算(((A加B)加B)减(非A与B))结果存于05H中:
((A加B)加B)->R1:bus_sel=11111,ld_reg=10000,we_rd=01 (非A与B)->R2:
PC=03H:k=03H,bus_sel=01111,pc_sel=101 PC->AR:bus_sel=11110,ld_reg=00001 (非A与B)->R2:bus_sel=11111,ld_reg=01000,we_rd=01 PC=05H:
PC=05H:k=03H,bus_sel=01111,pc_sel=101 PC->AR:bus_sel=11110,ld_reg=00001
(((A加B)加B)减(非A与B))结果存于05H中:bus_sel=11101,alu_sel=000110,we_rd=10 最后结果为0FH。结论:
本实验的设计能结合了运算器和存储器,能实现在mif文件中进行初始化,将固定地址单元中存储的数据读取到运算器中进行(((A加B)加B)减(非A与B))的运算并将结果存于指定的内存单元中,与实验要求一致,故电路设计正确。
二、实验日志
预习疑问解答:
1.通路是干嘛的?
在数字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通过数据总线连接形成的数据传送路径称为数据通路.2.通路如何实现其功能?
在这次的实验中,数据通路主要是由运算器部分和存储器部分组成的,通过运算器的运算结合存储器在mif文件的中的操作进行数据的传输与存储,从而构成一个数据通路.错
3.书上的存储器部分总线开关接在高电平上,是不是错了? 事实证明没有接错.
思考题:
1. 画数据通路电路图时,如何连结单一总线? 如图:
ALU模块的sw_bus依然连接bus_sel,存储器部分的sw_bus连接高电平.2. 如何统一两个模块的总线输入端k[7..0]及inputd[7..0]?
答:如图: 输入放在运算器部分,存储器部分无输入,存储器部分的数据要么来自总线传输,要么从mif文件中读取.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1.把之前的alu和ram的原理图拷到了当前工程下面。直接生成该工程的符号文件,连接起来,但是仿真有问题。
几乎是在每一次和总线交换数据的时候都得不到正确的值。下面是解决的过程:
我怀疑是两个模块之间通过总线传输的数据没有传输成功,于是把alu模块的d引了一个输出端口d_alu,从ram模块的d引出了一个输出端口d_ram,在仿真波形图上,然后就可以看到了数据到达总线上了,而且这个时候d的值也能看到了,只是后面的最后一个读操作出来的数据不对,本来应该是写进去的07,但现在是17,再仿真就会变成别的数据。
2.在连接电路图的时候,我以为存储器部分的sw_bus连在高电平上是错的,然后又连到了bus_sel[4],所以得到了上一个部分的仿真结果,后来不研究了一下那个高电平,发现是用来处理单一总线问题的,就改成了与书上一样的图,我以为上面出现的错误结果和这个有关,改了之后波形图有变化,但是,还是是错误的.但是在两种情况下功能仿真的结果都是正确的:
问题解决了~
原因是周期太短,计算结果还来不及存入到内存单元中,把写入内存的时间周期延长一个周期结果就出来了。电路本身没有问题。
实验心得:
第四篇:第三组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模版)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学院: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
姓名:
专业:土木工程
学号:日期:
2011年12月26
日
实验名称
低碳钢的拉伸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低碳钢在拉伸实验中所表现的变形与抗力间的关系,熟悉其实验器材及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
游标卡尺、万能试验机
三、试验方法及步骤
(一)、实验前先在低碳钢圆杆的中间等直部分上画两条横线,横线间的一段为低碳钢的试样的工作段,为了能比较不同粗细的试样在拉断后工作的变形程度,通常对圆截面标准试样的工作段长度(称为标距)L0与其横截面直径d的比例加以规定。取L0=10d。
(二)、测出工作段的原长L0,再取试样的两端和中间各测两次,测出试样圆截面杆的直径,去平均值作为实验室圆截面杆的直径。并做好数据记录。
(三)、将圆截面杆固定在万能实验机上,启动万能试验机,当试样被拉断后取下试样,关闭万能试验机。
(四)、将拉断后的试样放置于平整的桌面上,一名同学稳固好试样,另一名同学测量出拉断后的工作长度和拉断处中心的断面收缩后的直径,记录号数据。
(五)、实验完毕,整理好实验仪器。
四、实验记录与计算结果
实验前的数据:L0=100mm,d1=9.52mm,d2=9.50mm,d3=9.48mm,d4=9.72mm,d5=9.80mm,d6=9.82mm。
其直径平均值为
d′=(d1+d2+d3+d4+d5+d6)/6=9.64mm。其面积为 A0= π(d/2)²
实验后的数据:L1=127.29,d1=5.20mm,d2=6.0mm其平均值为d〞=(d1+d2)/2=5.6mm。断面收缩后的面积为A1= π(d/2)²
断后伸长率为
σ={(L1-L0)/L0}×100﹪ =(127.29-100)÷100×100% =27.29% 断面收缩率为
ψ={(A0-A1)/A0}×100﹪ ={(72.95-24.62)/72.95}×100% =64%
第五篇:高强度螺栓管理制度
高强度螺栓施工管理制度
一、高强度螺栓进场验收制度
1、高强度螺栓进场后,制造厂应以批为单位,提供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书,内容包括:批号、规格和数量,性能等级,材料、炉号和化学成分,试件拉力试验和冲击试验数据,实物机械性能试验数据,连接副扭矩系数测试值、平均值、标准偏差和测试环境温度,出厂日期。
2、高栓进场后,工区物质部应及时对高强度螺栓的包装、规格、型号、数量进行初步核对,并对高栓外观质量进行抽查。包装箱应牢固、防潮。箱内应按连接副的组合包装,不同批号的连接副不得混装。每箱质量不得超过40kg。在包装箱醒目的位置注明规格、批号、数量、重量、生产日期,以便于储存保管。
3、高栓初步验收合格后,物质部方可将高栓转交给工区实验室,再由工区实验室对高栓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4、高栓进场后,实验室需按《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2006)的规定进行抽样复验,复验项目包括扭矩系数、螺栓楔负载、螺母保证荷载、螺母及垫圈的硬度。
5、高强度螺栓抽样复验按照出厂批进行: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长度(当螺栓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15mm,螺栓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20mm,可视为同一长度)、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栓为同一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母为同一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垫圈为同一批。分别由同批螺栓、螺母、垫圈组成的连接副为同批连接副。
6、同一批次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最大检验批量为3000套,超过此数量后应按照新批次进行检验。
7、复验过程中,若高栓试验数据超出规范要求,工区实验室应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工区总工及中心实验室。并在工区总工或中心实验室主任共同参与下,查找原因,及时查找原因,并及时向制造场进行反馈,共同需求解决之道。
8、必要时,可将高栓转入第三方检查单位进行检测。
9、高栓的试验数据必须真实、可靠,记录必须完整,归档必须及时。
10、高栓质量问题不排除,不得使用到施工现场。
11、试验仪器必须定期进行校验检查,同时工区间需做横向对比试验,以确保试验仪器的精确可靠。
12、高栓试验过程,需报监理现场见证试验。
13、工区总工或中心实验室主任需定期不定期对高栓进场质量进行检查,对试验内业资料进行检查。
二、高强度螺栓储存管理制度
1、高强度螺栓入库时应清点检查,按包装箱上注明的规格、批号分类存放。
2、高栓入库应要作好防潮、防尘工作,底层应以木板垫高通风,垫高高度至少30cm,靠墙的地方,离墙至少30cm远,防止高强度螺栓表面状况改变和锈蚀。对于磷皂化螺栓,由于其磷化膜较薄,容易锈蚀,应特别注意。
3、高栓入库后要建立明细库存表,发放登记表,加强管理。
4、入库后的螺栓、螺母、垫圈应尽可能保持其原有表面处理状况。为不使高强度螺栓的扭矩系数发生变化,保管期内不得任意开箱,防止生锈和沾染污物。
5、对于库存的高栓,每半个月左右需对库存数量进行一次核对,核对须由工区实验室、物质部共同进行。
6、工区实验室每半个月左右应向工程技术部反馈高栓库存情况,工程技术部根据此库存情况及时核对出高栓的损耗率。
7、高栓库存管理台账应包括以下几种台账:高栓领取台账、高栓试验台账、不合格高栓台账、报废台账、高栓进行台账、剩余高栓台账等。
8、台账更新必须及时、准确。
三、高强度螺栓发放制度
1、高强度螺栓发放由工区实验室负责。
2、高强度螺栓发放严格遵守领料单制度。
3、每个施拧工班应指派专人领取高强度螺栓,领料单由值班技术人员签字生效。
4、高栓的领用数量应根据当天施拧实际需用规格领取足够数量的高强度螺栓;
5、领用高强度螺栓一般不得以短代长或以长代短(控制外露螺栓的露出长度至少一个螺距,但不大于4个螺距)。
6、高栓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螺纹碰伤。
7、领料过程后,施工作业队需完善签字手续。
8、领料单一式两份,施工队一份,实验室保管一份,以便将来对账之用。
9、最终钢梁高栓核销以领料单上数据为准,超出部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四、高强度螺栓现场使用管理制度
1、为不使高强度螺栓的扭矩系数发生变化,螺栓、螺母、垫圈尽可能保持其原有表面处理状况。保管期内不得任意开箱,防止生锈和沾染污染。
2、高强度螺栓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开箱裸露在空气中,尤其施拧前在桥上长时间裸露。
3、高强度螺栓在桥上使用前在进行开箱,用多少开多少箱,及时将领取的高栓施工到位。
4、高栓在使用前应检查连接板摩擦面有无影响抗滑移系数的油迹、污垢,以及孔边、板边的飞边、毛刺和其他附着物,若有,需技术处理掉。
5、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摩擦面在大气中暴露时间超过6个月,须检查摩擦面有无影响或抗滑移系数降低的状况,有疑点时必须进行试验。
6、现场高栓使用,需由技术人员在本节点附件比较显眼的杆件表面(不得在摩擦面上)标明本节点高栓的规格、数量,以免现场使用混淆。
7、高强度螺栓严禁作临时安装螺栓使用,且不得强行穿入螺栓,防止螺纹的损坏。
8、现场高强度螺栓施拧必须按照初凝、终拧两道工序进行,初拧和终拧均应使用定扭矩扳手。终拧扭矩值由试验数据确定,初拧扭矩为终拧扭矩的50%。
9、每工班施拧前,现场技术人员必须向试验室出具当日施工高栓的规格、数量及使用部位,试验室据此确认此批高栓的批号,并相应做好施拧扳手的检验工作。
10、每天7:00钟前扳手检验必须完成,并按照规定发放。
11、初拧前现场技术人员必须检查拼装部位的冲钉和高强度螺栓是否符合规定,检查螺栓规格有无用错者,螺母、垫圈有无装反者,螺栓朝向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无误后,方可用标定好初拧扭矩值的定扭矩扳手进行初拧。
12、初拧完毕的高强度螺栓应逐个用敲击法检查。初拧检查合格后,用白色油漆在螺栓、螺母、垫圈及构件上作划线标记,以便于终拧后检查有无漏拧以及垫圈或螺栓是否随螺母转动。
13、桥上当天穿入节点板中的高强度螺栓必须当天初拧或终拧完毕。
14、终拧扭矩检查应在4h之后至24 h以内进行。雨天不得进行高强度螺栓施拧。
15、在每班作业后,电动扳手必须归还试验室进行复核检查。当发现偏差超过±5%时,应复查该扳手已拧螺栓的合格率,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16、施工中未用完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不得在桥上裸露过夜,需立即放入箱中封闭或归还料库储存。
17、退回库房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须得技术人员签字,并注明螺栓的规格、数量、批次。
18、现场高栓在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螺纹碰伤。
19、高强度螺栓现场使用管理,工区应组织专人对其进行管理。20、高栓施拧必须严格按照高栓工艺要求进行。
21、高栓施拧过程,若出现安全质量问题,应及时向工区总工汇报解决。
五、高强度螺栓施拧检查制度
1、高栓终拧后现场技术员要及时向试验室出具终拧检查通知单,试验室必须做好终拧检查前得一切准备工作。
2、现场终拧检查必须在高栓施拧完毕后4h之后至24 h内完成,终拧检查由工区试验人员进行,现场做好配合工作。
3、检查之前,检查扭矩扳手必须标定,其扭矩误差不得大于使用扭矩值的±3%。
4、初拧检查由现场技术人员进行,用重约0.3㎏的小锤敲击螺母对边的一侧,用手指紧按住螺母对边的另一侧进行检查,如颤动较大者即认为不合格,应予再初拧。
5、终拧检查前,现场技术人员需观察全部终拧后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检查初拧后用油漆标记的螺栓与螺母相对位置是否发生转动,以检查终拧是否漏拧。
6、终拧检查数量必须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对主桁及纵、横梁连接处,每一栓群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总数的5%,但不少于5套,其余每个节点不少于1套进行紧扣扭矩检查。
7、终拧检查螺母扭矩值,偏差不超过检查扭矩值的10%,否则为不合格。
8、每个节点抽检的螺栓不合格者所占抽检总数比例不得超过20%,超过者则需继续抽检,直至累计合格率达到80%时为止。
9、对欠拧者及时补拧,超拧的螺栓则需更换并重新拧紧。
10、检查过程中,实验人员必须做好原始记录工作,并及时归档。
11、检查过后,试验室应及时出具相关资料。
六、施拧扳手及检查扳手管理制度
1、工区电动扳手由工区试验室进行统一保管、校验、发放及回收。
2、电动扳手进场后,试验室必须对每台电动扳手进行统一编号、管理。电板编号分为A、B、C三类,其中A代表M24高栓电板,B代表M30高栓电板,C代表M22高栓电板;每种型号电板分为初拧电板和终拧电板,初拧电板或终拧电板按照数量分别编为01、02、03、04„„,比如A01(M24初拧电板)代表的既是编号为01的M24初拧电板。
3、每把电动扳手、定扭矩带响扳手和表盘式指针扳手,要有专人检查校正,建立履历簿,详细登记。
4、电动扳手领用前,现场技术人员必须提前通知试验室进行校验,试验室必须在每工班7:00前完成校验工作。
5、电动扳手校验合格后,试验室必须在每台电板上标志“已检”字样,方可对外发放,否则施工人员不得接收电板,并将情况反馈给现场技术负责或工区总工。
6、电动扳手使用必须严格执行早发晚收制度,每工班早7:00试验室做好发放扳手的准备。
7、当天电动扳手使用完毕后,必须归还高栓试验室进行校验,任何人不得拖延不还。现场技术人员必须督促施工作业队归还电动扳手,并及时与保管人联络。
8、每工班电动扳手归还不及时时,保管人须立即通知现场技术负责,由其督促施工作业队归还,若还不及时,应立即汇报给工区总工协调解决。
9、施拧扳手的标定次数为每班上班前和下班后各一次。标定误差规定为上班前标定不得大于规定值的±3%;下班后标定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若上班前标定误差大于±3%,应调整至±3%以内;若下班后标定误差大于±5%,应立即检查并有校正记录,同时对该扳手当班施拧的全部螺栓进行紧扣检查。使用完的定扭矩带响扳手,标定后应放松弹簧。
10、对定扭矩带响扳手和显示扭矩的表盘扳手、数显扳手,应编号使用。对每台电动扳手和控制器,应固定配套编号,不得混杂,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调节控制器的旋钮,并指定专人使用。
11、高强度螺栓施拧用的电动扳手采用扭矩系数试验仪标定,定扭矩带响扳手采用扭矩系数试验仪或挂重法标定。施拧扭矩检查的表盘式指针扳手及数显扳手采用挂重法标定。
12、电动扳手校验过程,实验人员必须做好实验原始记录,试验过后应及时出具规范资料给现场技术员。
13、试验记录必须分门别类建档归类,并定期进行检查。
14、当班电动扳手在使用过程有异常情况,现场技术员必须及时归回校验,校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15、工区总工每星期至少检查一次高栓扳手校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