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怎么样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怎么样
中学,分为初中与高级中学,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怎么样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怎么样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Beijing No.11 High School)是一所由北京市东城区教委主管的全日制公立完全中学,也是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创办于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北京建立的第一所公立完全中学。
2020年4月26日,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入选北京市第二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校。2020年5月,入选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名单。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东校区古朴典雅,西校区现代恢宏。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建有现代化、多功能的图书馆及学习活动中心、学习实验室;建有室内乒乓球馆、篮球馆、跆拳道场及特色独具的楼顶操场;建有包括北京城市与区域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组培实验室、气垫导轨实验室在内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类实验室和专业教室33间;建有P4学生机房和现代化的数字语音实验室;还有能容纳500人的礼堂等;学校教室内都装有电子白板、实物展台、音响等多媒体设施;学校办公系统现代化。
办学规模
学校有高中教学班20个,初中教学班24个,在校生近1600人。学校已开设了70多门自主选修课,形成了自主阅读、生涯规划、国际跳棋、名人讲堂、体育套餐式自选课程等精品特色课程。学校还建有民乐队、舞蹈队、合唱团、戏剧社、机器人分团等富有特色、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多种社团,设有读书节、合唱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多种活动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现自我、自主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全面发展。
师资力量
教师主体为博士、硕士研究生,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70%以上,共有市区骨干教师34名,市区骨干教师人数在全区位居前茅。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在2015年的基础上600分以上人数及重点率均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全校重点率达到80%;
二本率近100%;
文科600分以上人数超过文科总数的65%。
教师成果
学校先后涌现出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市优秀教师、市“紫禁杯”班主任一等奖、市师德之星、市岗位能手、市三八红旗手、市青年文明号等一大批先进教师。
学校荣誉
全国国际跳棋后备人才基地、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现代学校联盟行动计划”首批加盟学校、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试验项目学校、第二届(2011-2012)“中华文化小大使”评选活动中华文化传承及推广活动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首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校、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2013年度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北京市节约型示范学校、基层双拥工作示范单位、2010-2013年度敬老文明模范学校、2010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课程改革专项《中英基础教育合作学习实验研究和课程资源建设项目》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市2013年中小学智力运动推广教育优先学校、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青春船长(青春船长法制起航)青少年法制教育实践基地、北京工业大学优质生源基地、2012北京六区中小学教师友善用脑培训项目友善用脑教师工作室、东城区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北京市东城区书香校园、东城区青少年涉台教育基地、东城区少年科技学院基地校、东城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东城区中小学优秀戏剧社团、东城区中学课程创新实验项目(遨游计划)第一批实验校、体操类项目进校园示范校、健康促进学校窗口校、2006-2010年东城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2008-2010年度东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东城区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先进单位、优秀教职工之家、政务信息工作优秀单位、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度东城区教育系统五四红旗团委、东城区“蓝天工程”、“社会大课堂”工作优秀集体、北京市东城区第三十一届、三十二届学生科技节先进集体、2011年度东城区教育系统财政、财务决算工作优胜单位、2012、2013年度东城区中学课改信息上报先进单位、东城区2011-2012学年度“团建十佳”创建工程优秀学校、2011-2012学年度东城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度东城区(南)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度北京市东城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优秀集体、东城区优秀“金帆团联盟”评选活动优秀奖。2020年5月,入选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名单。
第二篇:2006年中考数学样卷
2006年中考数学样卷分析
沙市初中邓翔科
2006年中考数学样卷以《中考说明》为依据,题型结构保持稳定,较好地体
现了中考命题的思路,有利于中考复习。试卷立意新颖、结构合理、入口较浅,由易到难,有利于学生的考场发挥。试卷既关注了大部分同学,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又有一定的区分度,给学有余力的同学创造了展示自我的空间。整套试卷
主要有以下特点:
1、突出考查初中数学的主干内容
每卷共25题,着重考查了数式运算、基本图形、函数方程、概率统计等重点知
识,以及数形结合、逻辑推理和分类讨论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并注重了灵活运
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2、面向全体,注重基础
基本题以常规题型为主,并以基本要求为考查目的,考查了学生的基本运算能
力、数据处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能力
等,有利于检查学生的数学素养及数学学习能力。试题强调知识的直接应用,问
题表述简洁明了,例如避免了数值计算、几何证明中的繁与难。
3、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考查数学应用能力
如卷1设置了5个具有现实生活背景的实际问题。这些试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
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考查中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
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考查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培养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
4、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
卷7第21题提供的多组数据信息,考查了基本的数感和数据处理能力。卷6
第24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试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5、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求能力的考查
试卷积极创设探索思维空间,重视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设计,基本上每卷的22、23题都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24题与25题都具有开放性、探索性,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6、注意体现思想教育性
如卷7第21题人口问题、卷1第22题关于楼层采光问题、卷6第19题关
于吸烟等问题的设计,在学科考查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树立环保意识,有较好的思想教育价值。
由于以上所体现的问题,在今年针对中考指导学生复习数学的过程中,我觉
得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意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在数学复习的教学过程中,应适
量加入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且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生活实例。使学
生通过对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材料的分析、研究,抽象出“数学模型”。还应加
强对学生数学图形、图表的观察、抽象和归纳能力的培养,使这些问题代数化。
其次,由于难度分布中容易题的比例增大,因此复习教学的内容应回归课本。
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对基本运算能力的训练,对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培养。
特别是对高中数学中常用的初中数学知识点及常用解题方法重点复习和巩固。
最后,适当进行综合性题目的训练,包括用运动观点与变化思想解决数学题
目的能力的培养。但这种训练和培养应建立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而不能超出教
学大纲以及中考说明的要求,从而脱离中考方向。
第三篇:共青团永泰一中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词
共青团永泰一中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开幕词
(二0一一年九月十四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永泰一中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校党支部和团县委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下,经过认真筹备,现在隆重开幕了。
今天,学校党政领导和团县委领导同志在繁忙工作中亲临我们的大会,这充分体现了党组织和上级领导对我校团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使大会代表受到莫大的鼓舞和鞭策,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应邀光临我们大会的还有校政教处、校工会和兄弟团委的领导同志,他们对我校团工作一向给予热情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出席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共有65人。他们都是各团支部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选举产生的,代表着全校一千二百多名共青团员。他们当中有省、市、县、校等级的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生。这充分体现了我校广大团员青年刻苦学习、努力攀登、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不愧为我校团员青年的先进代表。
这次大会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实施《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意见》。教育和引导全校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听取和审议共青团永泰一中第十一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永泰一中第十二届委员会和出席共青团永泰县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代表。
代表们,我们受全校团员的委托出席这次大会,是十分光荣的,责任也是十分重大的。我们一定要不辜负领导和广大团员青年的期望,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负责的主人翁态度,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为开创我校团工作新局面集思广益,把这次大会开成一个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大会。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第四篇:共青团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范文
把握历史方位 担当历史重任
以一流的工作标准 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作出青春贡献
——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常 宇
(2012年8月22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共青团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共青团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青团走过90年光辉历程、首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起点,紧抓新机遇,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而努力奋斗。
9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90年来,北京共青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广大青年高擎“五四”火炬,积极投身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新中国的成立和首都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级团组织按照党的要求引导服务青年,为促进一代又一代青年成长成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党联系青年的牢固桥梁和纽带、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党对共青团90年来历史作用的充分肯定,是共青团在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中的功能定位,更是新的历史时期共青团的光荣使命。我们要把握党的
历史方位转变,紧扣首都特大型城市的发展规律,大力发扬北京共青团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勇于担当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以一流的工作标准,努力开创北京共青团事业的新局面。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过去五年,在市委和团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共青团始终围绕党政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团的基本职能,牢牢把握“志愿、公益、创业、成才”的工作重点,不断丰富“创造新优势、服务促发展”的转型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圆满完成市第十二次团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勇担重任,圆满完成奥运志愿服务、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等历史性重大任务。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全面提升北京共青团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能力,组织170万名奥运志愿者为赛会服务、城市运行、社会稳定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青年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首都开放自信的城市形象,提升了青少年的文明素养,使志愿服务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组织过程中,发挥共青团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组织近20万名群众参与其中,坚持用“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信念不断激发广大青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重大政治任务的同时,为首都的城市精神注入新的活力,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物质精神财富。
紧抓机遇,青少年思想引导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抓住奥运筹办、国庆60周年以及改革开放3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建党90周年、建团90周年等重要契机,大力开展主题教育和
实践锻炼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五年中,经推优入党的团员近20万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分类引导的工作逐步深入,践行“北京精神”的热潮在全市团员青年中不断兴起。在全团创建首家网络电台、率先开通手机报,与北京电视台共同打造全国首家青年电视频道,不断丰富红领巾通讯社等教育载体,探索运用新媒体开展青少年思想引导工作的新模式。
融入中心,为首都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青年行动计划为依托,广泛开展各类文化创意、创新创效活动,实施“百万青工 岗位建功”行动,深化青年文明号等品牌工作,组织2000多支青年突击队奋战在城市建设的第一线,广大青年在首都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开展各类技能培训46万人次,举办“挑战杯”系列科技竞赛,着力提升青年自主创新能力,使青年成为推动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排头兵。组织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到郊区县开展经济合作,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广大青少年全面参与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成17片青年先锋林,大力倡导践行“3510行动”,引领市民绿色、低碳出行的新风尚。
探索创新,开创参与首都社会建设的新局面。按照市委要求,建立并完善“党政主导、全团联动、社团协同、青年参与”的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工作格局,推进“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通过找青年、建机制、搭平台,广泛联系青少年社会组织,与近千家社团建立起密切的“伙伴关系”,辐射带动青少年社会组织8000余家。按照“青年身边、组织终端”的思路探索社区青年
汇建设,建立市级青年汇500家,覆盖全市各个区县,通过终端载体建设深化了青年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奥运、国庆志愿服务工作成果转化,全面加强管理体系、运行体系、队伍体系、项目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累计推出2000多个长效项目,实现150万名志愿者实名注册,志愿服务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注重统筹,服务青少年的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首次纳入市级专项规划序列,紧密结合青少年5类需求,确定了23项重点任务,注重资源整合,加强全市统筹,形成服务青少年的工作合力。确立“支持青年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主线,深化“组织、政策、资金、培训、发展”平台建设,促进了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有力推动团属事业健康发展,积极打造北京共青团十大支撑服务平台。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144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与128所农民工子弟学校长期结对,直接帮扶7万多人。发挥首都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作用,深化“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注重完善工作机制,积极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合作发展,服务全国与国际交流实现新突破。围绕首都“四个服务”的职责,积极参与服务中央的各项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团中央的决策部署,与解放军及各系统团组织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发挥属地资源优势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参与西南地区抗旱、舟曲泥石流抗灾等工作,认真做好四川什邡、青海玉树、西藏拉萨、新疆和田对口支援工作,探索形成“志愿者支援灾区接力计划”的北京经验。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五年筹款3.6亿元,在全国各地援建希望小学197所,为18万青少年提供了帮扶。加强与港澳台各界青年人士的联系,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更加广泛深入。主动承担全国和北京市外事交流任务,与海外的交流互访达160余批6000余人次,首都青少年国际交流空前活跃。
固本强基,团的自身建设全面加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全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各类先进青年集体不断涌现,“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青年岗位能手等一批批优秀青年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榜样。充分激发传统领域团组织活力,持续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力度,主动探索行业团工委建设、外地驻京团组织建设的方法和机制,五年来,传统领域新增建团1.8万家,新增团员42万名,非公有制企业建团1.1万家,覆盖影响青年80多万人。抓住发现、培养、输送等关键环节,深化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积极为党举荐青年人才。加大团干部素质提升和实践锻炼力度,广大团干部经受住了重大任务的考验和工作实践的检验。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团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帮助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青少年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共青团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共青团岗位上奉献了美好青春的各级团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全市广大团员青年、青少
年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最深切的体会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讲政治、顾大局,认真贯彻市委的指示精神,切实承担市委、团中央交办的各项任务,才能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必须始终牢记首都意识,以首善标准认真履行团的基本职能,以创新精神扎实推进团的自身建设,才能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努力使各项工作走在全团前列;必须始终适应城市发展,紧跟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步伐,主动投身伟大实践,才能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必须始终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青年的利益,使广大青年共享首都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有效吸引和凝聚广大青年,保持北京共青团事业的勃勃生机。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团的组织覆盖和工作影响还没有很好适应首都城市化快速发展给青年组织、青年群体带来的新变化,扩大组织覆盖、夯实组织基础、激发组织活力的任务还很艰巨;在城市青年思想意识更加多元、个体及群体差异愈加明显的情况下,提高思想工作吸引力和有效性的任务还很繁重;在青年需求日益丰富、日趋多样的情况下,在提升服务能力、增强服务成效方面还需要下大力气;团干部的能力和作风与做好新时期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切实加以解决,努力把北京共青团的工作做得更好。
二、与时俱进的北京共青团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北京,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果,城市功能更加优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立足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新的发展阶段,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奋斗目标,为全市人民描绘了发展的蓝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北京共青团必须坚持“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作出青春贡献。
我们要准确把握世界城市的基本特征和青年的新特点。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是指在世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是具有全球意义战略资源的聚集和配臵中心,呈现出经济高度发达、文化更加多元、社会开放包容、对外交往成熟自信等一系列显著特征。与这些特征相适应,世界城市的青年呈现出社会流动频繁、思想开放多元、利益诉求多样、国际视野开阔等新特点。与这些特征相适应,世界城市的青年组织呈现出扁平化结构、社会化动员、网络化聚集、大众化参与、国际化交往等新趋势,这都对北京共青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准确把握首都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对青年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首都北京是一个青年人口比重大、青年人才聚集多、充满着活力的青春城市。来自祖国各地、世界各地的青年在这里施
展才华、实现理想,成为城市化进程的推动者、引领者和城市特质的生动体现者,是这座城市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充分认识首都工作的特殊性和城市青春活力、多元包容的新特质,切实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汇聚广大青年的力量,为城市发展注入勃勃生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把握首都青年聚集方式、动员方式和流动方式的新特征,通过创新组织体系,实现对青年的广泛覆盖;必须深刻把握首都青年思想意识、文化需求和信息渠道的新情况,创新引导方式,掌握青年思想教育的主动权;必须深刻把握首都青年利益诉求、成长需要、发展愿景的新变化,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切实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必须深刻把握首都青年对外交往、国际合作和开阔视野的新需要,加强青年国际交流,提升青年的国际化素养。
我们要以一流的工作标准,建设一个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相适应的共青团。面对首都城市发展新的历史阶段带来的新要求,我们必须自觉把握首都的城市性质功能和历史方位,着力建设一个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相适应的、带有明显城市特征的共青团组织。这既是北京共青团服务党政工作大局的客观需要,又是北京青年在共创城市文明中实现人生理想的共同期待。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相适应的共青团,是具有鲜明先进性的党的青年政治组织,是党联系青年的牢固桥梁和纽带,担负着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重要使命;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相适应的共青团,是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城市青年组织,与城市发展要求相一致,与城市发展进程相协调,工作目标、组织格局、动员方式都应当带有深深的城市印记;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相适应的共青团,是具有
鲜明社会性的青年群众组织,根植于青年、服务于国家,能够找到城市发展与服务青年的结合点,切实让广大青年成为推动世界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成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的城市主人。
三、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建设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相适应的共青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今后五年,北京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团的十七大精神,在组织覆盖、思想引导、成长服务、国际交流和自身建设方面创新突破,向着建设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相适应的共青团迈出坚实步伐,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大力弘扬和践行“北京精神”,全面投身首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作出青春贡献。
(一)构建复合型组织体系,努力实现城市青年的全覆盖 积极适应城市发展和青年变化的新要求,努力将团中央提出的“两条主线、三个关键”的组织建设思路与首都青年分布机理和流动规律相结合,根据不同青年群体的特点,探索不同的组织形态、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加快建设以团组织为中心、以各类青年组织为延伸,布局合理、职能清晰、立体交叉、全面覆盖的复合型组织体系。
巩固传统领域团组织建设,适应团员青年构成、分布、聚集等新特征,加强高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中学团的工作和少先队工作,完善组织设臵,增强组织活力,扩大团队组织对青少年的有效影响和服务。加大区域化团建力度,发挥区域团组织统
筹协调功能,结合社区建设、网格化管理,与区域内团员青年保持密切联系并提供有效帮助。创新乡镇、农村团建工作,探索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团组织的设臵方式、工作内容,引导农村青年投身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围绕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培养青年人才、培育企业文化,完善工作制度,创造工作品牌,扩大团组织对非公有制企业团员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加强团组织对青少年社团和志愿者组织的联系、服务和引导,深化“伙伴关系”,培养社团领袖,提升社会动员能力,培育青少年服务社会的意识。加强社区青年汇的探索实践,深入青年居住、工作的聚集区域,完善联系和服务青年的职能,努力建设青年身边的地域性活动平台和团组织主导的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加强青联、学联、青企协、青商会等优秀青年组织建设,注重把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优秀青年团结凝聚起来,发挥高端引领、示范带动和服务社会的作用。加强互联网上青年组织的建设,发挥网络的社会化动员和便捷化联系作用,探索在移动信息化时代覆盖影响青年的有效组织模式。
(二)创新全媒体引导方式,牢牢把握思想引导的主动权 积极适应媒体传播和青年生活方式的新变化,坚持正确的思想引导方向,拓宽传播渠道,搭建文化、体育、科技创新等活动平台,努力建设针对城市青年特点、符合青年信息获取规律、贴近青年生活习惯、有活动平台作为支撑的青年全媒体系统,有效进行思想引导和道德建设,引领首都青年新生活、新风尚。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大力弘扬践行“北京精神”,积极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等旗臶鲜明、思想深刻、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继续深化分类引导青年的工作,扎实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筑牢广大青少年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进一步加强北京青年报、团青网站、网络电台的建设,深化与北京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合作,加强微博、SNS等新媒体建设,推进校园媒体的互联互通,加强与门户网站、社区网站、移动手机报等公共媒体的合作,通过户外、楼宇广告及地铁、公交电视传媒开展公益宣传,努力构建面向青年的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户外广告、移动传媒全方位的媒体宣传格局。梳理、整合、开发青少年活动平台,广泛开展各类青年文化节、艺术节、电影节以及国学传播、志愿公益、“五四杯”系列体育比赛、中小学仪式教育等活动,注重从“内容供应”向“产品供应”转变,强化思想引导、传播先进理念。增加青少年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广泛开展以时尚、绿色、健康新生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培育正直、善良、诚实、有爱心等道德品格,使广大青少年在生活实践和社会感知中形成独立自主、积极向上、勇担责任、互帮互助、奉献社会的新生活态度。
(三)拓展社会化服务职能,切实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积极适应城市青年需求的新发展,深入实施《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找准城市青年组织在服务青年中的功能定位,努力从机制、政策、支撑体系建设入手,有效服务青年发展需求,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让广大青少年共享首都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健全党委政府青少年事务协调机制,深化“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畅通与相关部门的会商渠道,在事
关青少年切身利益的教育、就业、住房、婚恋等民生领域,推动跨部门青少年政策、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全面参与社会建设和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建立以青少年需求为导向、整合各方面资源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志愿服务基金会、创业就业基金会以及共青团十大支撑服务平台建设,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中发挥枢纽型作用,搭建服务青少年的载体和平台,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提供帮助,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以“让青年生存有保障、生活有尊严、发展有希望”为导向,推动针对流动青年、特殊困难青少年、问题青少年等重点群体的服务工作,深化城市感知、生活帮扶、学习辅导等工作,做好在京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城市融入,加大创业指导、贷款支持、技能培训、岗位见习工作力度,促进大学生、社会青年的创业就业。加强首都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机构建设,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建设12355北京市青少年呼叫中心,畅通青少年维权渠道,加强维权工作队伍建设和社会组织培育,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四)加强多领域国际交流,大力提升青少年国际化素养 积极适应提升首都国际影响力的新需要,主动推动首都青年外交工作,广泛开展民间友好交流与合作,提升青少年国际交往的能力和包容发展的理念,促进世界对中国、对北京的全面了解,增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主动承接中央、全市青少年外事交流任务,积极发挥共青团在青少年对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发挥青少年民间组织、社会组织在国际交往与合作中的独特优势,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北京
城市精神的宣传、展示。定期举办北京友好城市青年交流营、北京青年国际组织论坛等国际性活动,认真做好首都各项国际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学习借鉴各国青年工作的经验成果,提高北京青年组织的国际化水平。探索培育立足首都、面向世界、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国际青年组织,提升共青团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助力国家的发展和民族自信心的提升。培养青少年国际化素养,加强青年外事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团干部、青年工作者的国际化思维和工作水平,开拓青少年的国际视野,增强青少年的国际意识。
四、全面提高团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建设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相适应的共青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夯实基础、创新方法、强化队伍,为推动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党建带团建,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继续选派团干部、青年骨干、青年志愿者到基层挂职、驻点、服务,努力拓宽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及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的经费支持渠道,明确各类基层组织的工作职责,加强组织生活、民主监督等制度建设,打牢基层工作基础。以创先争优为统领,大力开展“达标创优”竞赛、“团建百强街乡(镇)”、“团建十佳”和“千优带队”创建活动,推进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注重榜样选树和典型引领,切实激发基层组织的活力。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不做调查研究就不决策的制度,建立各级团组织每周至少开展一次调研活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团的领导干部带头调研、各级专兼职团干部善于调研、全团重视调研 的良好局面,提高工作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积极围绕城市发展高端形态的基本特点、城市青年成长发展的利益诉求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研究党政关心、社会关注、青年关切的青年现象、青年问题和青年政策。坚持把调查研究同制度建设、问题解决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形成规范性、指导性意见和举措,为创新和改进团的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创新统筹方式,健全统筹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强与党政部门的联系协调,努力实现工作资源与青年需求的科学对接。发育社会组织,着力加强各类青少年社会组织培育,发挥团的枢纽、带动作用,提升社会化动员能力。丰富活动平台,深化“青”字号品牌工作,注重开展植树造林、长走大会、绿色出行等长期性、生活化的活动。延伸服务触角,注重普遍性制度设计的同时,延伸共青团对青年个体的服务,运用呼叫中心及新媒体手段,逐渐深化对青年的直接联系与帮助。
着力培养青年人才。大力实施首都青年人才开发工程,加强对青年人才发展的规律研究,深入推进青年人才政策和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抓住选拔、培养、使用等关键环节,努力培育一批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的青年人才和领军人物。实施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发挥首都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集聚的优势,加大对青年参与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支持力度,培养一批敢创新、能创业、会创造的优秀青年人才。加大青年社会工作者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一套科学、实用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培养和评价体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队伍。
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团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党性修
养,引导团干部树立群众观念和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切实增强团干部的政治意识。开展大规模的培训及交流轮岗、挂职锻炼,强化复杂、艰苦环境的磨砺,提高团干部的学习能力和业务本领。引导团干部真正深入基层、走到一线、走进青年,广泛开展基层实践锻炼“10+10”工程,着力培养“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的精神,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积极优化团干部的结构,主动关心团干部的成长,始终坚持严格自律、从严要求和防微杜渐,引导广大团干部经得起政治、事业、名利和生活的各种考验。
同志们,北京这座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50多年建都史的伟大城市已经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作为城市中最具活力、最富热情、最有希望的广大青年,是无比幸运的一代,也是责任重大的一代。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让首都人民更加幸福安康,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广大青年的拼搏奉献。我们坚信,秉承五四传统、弘扬“北京精神”,奋进的北京青年一定能够再一次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业绩。
各位代表,同志们,光荣的使命召唤着北京青年,崇高的责任激励着北京共青团。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和团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务实进取,团结带领全市广大青年共同谱写北京共青团事业更加辉煌的青春篇章!
第五篇: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北京邮电大学代表团圆满完成参会任务 北京市青联十届一次全会、市学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2010年11月22日隆重开幕。1000余名来自首都各族各界、各行各业的青年代表,以及来自各大中院校的学生代表汇聚一堂,共商北京市青联、学联发展大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等领导出席活动。
开幕式前,与会领导亲切接见了参会的青联和学联代表,并与代表们握手交谈,合影留念。
开幕式上,团市委书记王少峰代表团市委致辞,他向一直以来关心首都青年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向一如既往支持首都青联、学联发展的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他希望全市青学联组织不断增进共同理想信念,切实肩负起时代重;有效汇聚青春智慧力量,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优势提升水平,切实服务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着力强化自身建设,永葆青学联组织的生机活力。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于庆丰代表市青联九届委员会作了题为《凝聚青春力量,担负时代使命,在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伟大进程中创造辉煌业绩》的报告。北京市学联主席王铮代表市学联十届主席团作了题为《树立远大理想,勇担青年责任,在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
界城市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成长成才》的工作报告,对过去四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对未来五年的工作进行了规划。
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王晓和市委常委梁伟发表讲话,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全市各族各界、各行各业青年和青年学生表示亲切的问候,对市青联、学联过去几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带着校团委王巧妹副书记和郭印卫副书记在代表团动员会上的嘱托,在领队学生会秘书长张韬的带领下,北京邮电大学代表团12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圆满完成了各项参会任务。
会议期间,我校代表团参与听取审议了北京市学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报告、学联十届主席团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学联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并热烈讨论学习了开幕式上王少峰书记的致词、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王晓和市委常委梁伟的讲话和《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十届主席团工作报告》;选举了新一届北京市学联主席团主席团体和2010—2011当值主席,参与规划了未来五年全国学联的工作任务。
我校代表团还积极参加了会议期间的各项活动:参加了“你我同成长•青春共奋进”首都优秀青年个人事迹报告会,聆听了基层工作者、高校学生、优秀教师的不平凡的经历,感受到了他们情系百姓的忠诚,用无私奉献换来桃李满园的感动,心系国家发展与人民福祉的青年学生风貌,在艰难困苦中奋发努力的人生历程,使我们深受鼓舞;参加了观看大型灾后重建话剧《情满玉树》的主题教育,体会到
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我校代表团代表还与其他高校的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其他高校学生代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我校代表团也在此次会议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北京邮电大学学生会顺利当选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第十一届主席团单位,成为39个主席团单位之一。
此次大会,我校代表团积极参与,切实履行了参会任务,我校学生的形象得到了较好的展示。展望未来,我校的团学事业一定会团市委的指导下蒸蒸日上,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