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供电系统的接地技术研究论文
在TN-S系统中,保护导体和中性导体是没有在一起的,在就相应的限制了建筑物内导体的使用类型,要求建筑物内无PEN导体。因此,建筑物内采用了(L1、L2、L3、N、PE)三相五线制系统作为配电系统。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PE线是没有电流呈现的,也不会有电压呈现在设备外露的导电部分,对电子设备的适应能力较强。在TN-C系统中,中性线和保护线合位PEN线,能够具备安全保护和通过正常符合电流的作用。当PEN线中通过高次谐波时,将会导致有电压降产生在PEN线上,会对电子设备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不能够满足TN-S型供电环境,可用TN-C-S系统替代TN-C系统。我国多由TN-C系统,也就是三相四线制完成供电网系统,建筑物进户处为改造时的分界点,分开N线和PE线,重复接地,建筑物主接地端子和接地点相联,如图一所示。分开N线和PE线后,就不可以重新合并,按相线处理中性导体N线,通常情况下不能再重复地将N线接地。整个建筑物内部,供电均采取TN-S型式。在TT电力系统中,存在一个直接接地电,可直接将外露在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接在无关户接地点的接地极。然而,IT电力系统不直接将其带电部分和大地相连,外露于电气设备的可导电部分接地。
信息设备及系统的接地
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电工委员会,以及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等都大力推荐使用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其中共用接地也称为统一接地,即交流电源、防雷、安全和电子设备的接地体为同一个。这样的接地方式采用合理的技术,经济合算。同时,在采取这种统一的接地方式后,在一定程度上可稳定各系统的参考电平。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参考电平也将随之相应分离浮动。经过较多的工程实践应用,均可证明接地的最佳方案为统一的接地。在实际的工程实践当中,部分厂家提出将电子设备的直流地或信号地实施独立的接地,这与等电位安全要求是相违背的。为了避免电磁干扰,电子设备的信号地和直流地已经和外壳连接在一起。假如电子设备的供电为220V交流电源,那么根据相关的规程要求,该设备的外壳应当和保护地PE线连接。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各种类型计算机则是将直流地和外壳在一起连接在PE线上,外界提供分离的保护线和信号线,然而计算机却将分离的保护线和信号线连接在一起,那么,所谓的单独接地也就无任何实际意义。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的要求,一个建筑物值可以存在一个接地系统。这样直接避免了多个分开的接地系统同时存在,建筑物内不同金属导体因电位差而形成的电气事故的发生。
信息设备及系统的防雷
在当代,防雷工程需要保护的对象为建筑物、设备、人,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雷电直击建筑物,以及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侵害建筑物、设备、人。其中,前者是将防雷装置安放在建筑物上,后者则是保护雷电电磁脉冲,采用了比前者更复杂、更广泛的防雷技术和防雷范围,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又有相应的分工,仅仅是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实现防雷。建筑物内信息设备及系统防雷的首要屏障就是建筑物本身的防雷装置。所以,要想更好地完成信息系统的防雷,就必须要对建筑物本体的防雷加以重视。现今建筑物的防雷基本上是通过建筑物顶部避雷带、建筑物的楼板、柱、梁、以及四周墙面内的主钢筋作为引下线,网状接闪器,接地体则以地下钢筋混凝土基础实现。因此,在设计和施工建设建筑物时,就应当考虑引下线、网状接闪器和接地体的钢筋网络这几部分的电气连接,最后完成“法拉第笼”式的理想程度较高的避雷体。采用此结构的避雷保护的优点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侵入的雷电电池脉冲强度,起到“法拉第笼”的屏蔽作用;能够避免“绕击”;能够确保人和设备的安全,这是由于建筑物各层的楼板、圈梁、梁、柱、墙面的金属管线和钢筋等导电体已经连成的电气一体化,几乎做到了各个部位具备相等电位;“笼”式避雷装置是以众多数量的钢筋组成引下线,使雷电流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大量的分散,同时削减了脉冲电磁场冲击增幅值;以分布在地下四周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体,能够形成均匀分布的均压网,以大范围的面积和大地接触,接地电阻稳定、低。在众多的防雷方式中,被国内外公认的、可靠的、经济的防雷方式是现代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防雷网相结合。如今的信息技术在快速的发展中,考虑到将来的信息事业的发展,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还要将各层梁、板、柱内的主钢筋焊出接头预留出来,方便以后能够顺利地和室内接地母线连接。
结束语
信息设备及系统防雷工作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该工程的起始阶段,需将建筑物构造成一个避雷系统,建筑物内的供电均采用TN-C-S或者TN-S系统完成,虽有的内部导体的连接均为等电位,所有设备的接地系统均为同一个,还要合理地布置和屏蔽线路和设备。为了避免雷电波的反击和侵入,还必须在设备端口或者机房安装相应的避雷器。若能够仔细、认真地完成上述几点,那么就能够使信息系统的安全得到基本的保障。
第二篇:接地安全论文
《电气安全技术与接地》
课程论文
摘 要
雷电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地球上任何时候都有雷电活动。据统计,地球上每天发生800余万次的电闪雷鸣,几乎每秒有100次,每年因为雷击导致直接经济损失约10亿美元,3000以上的人员死亡。雷电以极大的破坏力给人类和社会带来了灾难。有效的防雷对建筑有了很大的必要性。防雷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课题。建筑物防雷接地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大部分。外部防雷保护通过外部防雷装置吸引雷电并尽快将雷电流引入地中安全泄放。外部防雷包括保护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内部防雷主要包括等电位连接、安装SPD浪涌保护器及综合布线等,也就是通过这几部分防止雷电和其他形式的过电压侵入设备中造成的毁坏。对直击雷采取的避雷网的保护方式。
关键词:防雷;建筑物;接地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和防雷接地网
1.1 防雷装置
要防止雷击火灾比喻首先认清与火灾有关的雷电效应。雷电的特点主要是电压高,电流大瞬间可产生极大的能量造成火灾。
(1)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
外部防雷包括保护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接闪器有三种形式: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它位于建筑物的顶端,其作用是引雷或者是截获雷电。即把雷电流引下。引下线上与接闪器相连,下与接地装置相连,它的作用是把接闪器截获的电流引至接地装置,接地装置位于地下一定的深度之处。它的作用是使雷电流顺利地流入大地中。内部防雷装置的作用是减小建筑物内的雷电流和产生的电磁效应以及防止反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二次雷害。内部防雷装置包括等电位连接设施、屏蔽设施、加装的避雷器以及合理的布线和内部良好的接地措施。就防火而言,只有外部防雷装置,没有内部防雷装置,建筑物的完全是没有保证的。因为接闪装置接闪后,其引下线周围的感应范围较大,导体与导体之间如果处理不当,极易产生火花放电,引燃附近的易燃物,造成火灾。
(2)雷电电磁脉冲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也越来越多。这些电子设备也越来越敏感,遭受雷电电磁脉冲的干扰已成为建筑物的电子设备内内电子设备的突出事故。1.2 防雷接地网
(1)防雷接地网分类
目前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防雷接地网分为基础接地网和均压环接地网,一般来讲基础接地网是利用土建钢筋主筋(2根)通过焊接Φ14圆钢跨接钢筋保证主筋不间断并形成闭环,下与乘台基础桩筋焊接连接,30米以上建筑物每层做均压环,做法与基础接地网同并与纵向柱主钢筋焊接贯通,在没有设置专用避雷针时采用镀锌圆屋面墙贯通一道闭环,并与混凝土内预留接地引下线贯通形成整个建筑体系的防雷接地系统,至于引下线的数量根据图纸要求和建筑物防雷等级定,一般要求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的为二级以上建筑物,普通民用工程为4~10Ω,接地体(线)的焊接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扁钢为其宽度为2 倍(且至少3 个棱边焊接)。
二、圆钢为其直径的6 倍。
三、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 倍。
四、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避雷网柱主筋与圈梁钢筋焊接”,意思是:连接了屋面避雷网的柱子的主筋应与该建筑基础的地圈梁钢筋连接,作用是保证屋面防雷接地的良好。“利用圈梁钢筋均压环敷设”,意思是:把建筑每层的圈梁钢筋焊接形成电气通路,再与柱子的主筋相连,作用是防止侧击雷的发生。建筑电气规范规定,高于30米的建筑,7层开始,每三层应做均压环敷设。(2)接地跨接线
接地跨接线是指接地母线遇有障碍(如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等)需跨越时相连接的连接线,或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作为接地线时需要焊接的连接线;常见的接地跨线有伸(沉降)缝、管道法兰、吊车钢轨接地跨接线等,计算工程量按“处”为单位。接地跨接线适用于:霹 雷 网(针)和 引下 线连接;易燃气体管法兰之间的连接;接地线和金属体的连接;焊接接地螺栓等。防雷接地应该形成一个闭和回路后接地,在断线处应采用接地跨接线,凡用螺栓或铆钉连接的接地网中的地方,都应焊接接地跨接线,跨接线一般采用扁钢和圆钢。等电位箱和局部等电位箱的箱内连接套接地跨接*0.5系数,箱体再单独套定额,局部等电位箱应套接线盒安装子目,总等电位箱套接线箱安装子目。接地跨接线是指接地母线遇有障碍(如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等)需跨越时相连接的连接线,或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作为接地线时需要焊接的连接线;常见的接地跨线有伸缩(沉降)缝、管道法兰、吊车钢轨接地跨接线等,计算工程量按“处”为单位。标准的楼房接地一般采用综合接地(防雷接地与设备接地共用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值小于1欧姆。
2.建筑防雷接地存在问题
2.1 土壤电阻率
在设计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没有测试土壤电阻率,Ϊ的大小对设计接系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对高土壤电阻率场地,不能按常规设计要求。住楼建在山坡上,土壤电阻率较大,平均值652m按设计要求接地电阻≤1.0Ω,接地电阻经多次要求整改都达不到设计要求,结果延缓施工进度。
2.2 基础接地体
利用建筑物本身的金属体作为防雷接地的基础接地体如建筑物所在的土壤电阻率4008#m以下地区,其防雷接地装置按常规电器装置标准设计和施工是比较理想。但有的建筑物在山区或半山区,其地质构造多为砂石或风化岩,土壤电阻率高达10004~0008#m。此时按常规设计,已很难达到规范要求,有的地区甚至无法施工。监督检测发现:延长接地体外引法,施工中只做水平接地体,引线(规范规定截面积不小于100平方毫米)成了建筑物防雷的生命线,一旦引线被腐蚀损坏或机械损坏,未被及时发现和修复,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就无保障。2.3 环形水平接地体
设计普通建筑物,不管地梁深度是否达到自然接地体要求,或者不管建筑物所在地区土壤电阻率大小,都在基础外围敷设环形水平接地体。这种设计水平接地体方法有时起不到防雷接地效果,有时多设成浪费。建筑防雷接地合理设计
3.1 实地勘测
在设计前要对所建建筑物环境、地貌进行实地勘测,明确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测量土壤电阻率。按勘测实际地理位置审核防雷类别设计,对于空旷孤立建筑物应提高防雷类别。3.2 根据土壤电阻率设
防雷接地有不同接地统设计要求特别对5008#m以上要有特殊要求,光靠基础接地极和增设人工接地极是达不到要求的,必须采取降低接地电阻的常用措施:换土;采用降阻剂;深埋接地级;深井接地; 3.3 基础接地体的分析与应用
基础接地体就是利用各种形状的钢筋砼基础中的钢筋网作防雷接地装置当建筑物遭受雷击时该装置起散流电阻作用。这一设计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已在国内外的一些高层建筑中得到应用并写入有关规范中。到目前为止该理论也逐渐在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中被广泛应用。有人做过实测,埋在干燥土壤中的钢筋砼电阻率为5001~300Ωm,但在潮湿土壤中此值还不到200Ωm。所以地梁在地表面就起不到低电阻率标准。另外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基础接地体也达不到接地电阻标准,就必须采用环形等电位接地体。3.4 钢筋混凝土机理与合理布置
环形接地体当地梁深度达到自然接地体深度(h>50cm)要求,且Ϊ较小,无需设
计环形水平接地如需要设计环形水平接地体,则埋入混凝土中,但混凝土浇注不好钢接地体也会腐蚀,尤其接地体外引部位。总结
利用避雷网已经能够满足内外防雷装置的需求,应该继续发展避雷网接地技术。微机设备进入建筑物中,很容易受到雷电电磁脉冲的影响。在防雷技术方面也应该侧重于内部防雷。同时收集雷电事故信息,研究雷击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须有较精确的统计数字和较详细的描述并进行及时的总结,以便为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参考文献
[1]孔庆友,徐志全.浅谈高层建筑防雷接地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1,14:239 [2]崔恒飞.建筑防雷接地施工探讨[J].门窗,2012,07:111-112
[3]刘众喜.民用建筑的防雷与接地问题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14:26-28 [4]普有云.浅谈等电位接地的问题[J].中国广电技术文萃,2014,03:101-108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5 [6]董国民.智能建筑的一体化系统集成[C].第九届全国电气自动化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418~423 [7]苏邦扎,崔秉球等.雷电与避雷工程[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8]曾永林接地技术[M].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 [9]潘忠林,现代防电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10]防雷接地技术标准规范汇编.2001版
第三篇:网络安全技术研究论文.
网络安全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网络安全保护是一个过程,近年来,以Internet为标志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标准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但Internet恰似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犯罪提供了土壤,针对系统、网络协议及数据库等,无论是其自身的设计缺陷,还是由于人为的因素产生的各种安全漏洞,都可能被一些另有图谋的黑客所利用并发起攻击,因此建立有效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就更为迫切。若要保证网络安全、可靠,则必须熟知黑客网络攻击的一般过程。只有这样方可在黒客攻击前做好必要的防备,从而确保网络运行的安全和可靠。
本文从网络安全、面临威胁、病毒程序、病毒防治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联合实例进行安全技术浅析。并从几方面讲了具体的防范措施,让读者有全面的网络认识,在对待网络威胁时有充足的准备。
关键词:网络安全面临威胁病毒程序病毒防治
一、网络安全
由于互联网络的发展,整个世界经济正在迅速地融为一体,而整个国家犹如一部巨大的网络机器。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命脉。计算机网络在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在迅速普及,整个社会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众多的企业、组织、政府部门与机构都在组建和发展自己的网络,并连接到Internet上,以充分共享、利用网络的信息和资源。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了解网络面临的各种威胁,防范和消除这些威胁,实现真正的网络安全已经成了网络发展中最重要的事情。
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信息时代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国内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具体表现为:计算机系统受病毒感染和破坏的情况相当严重;电脑黑客活动已形成重要威胁;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网络安全的挑战;信息系统在预测、反应、防范和恢复能力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网络政治颠覆活动频繁。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效率大为提高,信息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但必须看到,紧随信息化发展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日渐凸出,如果不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将阻碍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二、面临威胁 1.黑客的攻击
黑客对于大家来说,不再是一个高深莫测的人物,黑客技术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掌握和发展,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万个黑客网站,这些站点都介绍一些攻击方法和攻击软件的使用以及系统的一些漏洞,因而系统、站点遭受攻击的可能性就变大了。尤其是现在还缺乏针对网络犯罪卓有成效的反击和跟踪手段,使得黑客攻击的隐蔽性好,“杀伤力”强,是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
2.管理的欠缺
网络系统的严格管理是企业、机构及用户免受攻击的重要措施。事实上,很多企业、机构及用户的网站或系统都疏于这方面的管理。据IT界企业团体ITAA 的调查显示,美国90%的IT企业对黑客攻击准备不足。目前,美国75%-85%的网站都抵挡不住黑客的攻击,约有75%的企业网上信息失窃,其中25%的企业损失在25万美元以上。
3.网络的缺陷
因特网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使网上信息安全存在先天不足,因为其赖以生存的TCP/IP协议簇,缺乏相应的安全机制,而且因特网最初的设计考虑是该网不会因局部故障而影响信息的传输,基本没有考虑安全问题,因此它在安全可靠、服务质量、带宽和方便性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性。
4.软件的漏洞或“后门”
随着软件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大,系统中的安全漏洞或“后门”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比如我们常用的操作系统,无论是Windows还是UNIX几乎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漏洞,众多的各类服务器、浏览器、一些桌面软件等等都被发现过存在安全隐患。大家熟悉的尼母达,中国黑客等病毒都是利用微软系统的漏洞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可以说任何一个软件系统都可能会因为程序员的一个疏忽、设计中的一个缺陷等原因而存在漏洞,这也是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5.企业网络内部
网络内部用户的误操作,资源滥用和恶意行为防不胜防,再完善的防火墙也无法抵御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也无法对网络内部的滥用做出反应。
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以及信息系统的脆弱性,决定了网络安全威胁的客观存在。我国日益开放并融入世界,但加强安全监管和建立保护屏障不可或缺。目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有识之士都把网络监管提到新的高度,衷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信息安全工作能跟随信息化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三、计算机病毒程序及其防治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存储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尤其是当前的电子商务行业 中,网络已经成为其存贮商业机密的常用工具。经济学家曾就“网络与经济”这一话题展开研究,70%的企业都在采取网络化交易模式,当网络信息数据丢失后带来的经济损失无可估量。
1、病毒查杀。这是当前广大网络用户们采取的最普遍策略,其主要借助于各种形式的防毒、杀毒软件定期查杀,及时清扫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考虑到病毒危害大、传播快、感染多等特点,对于计算机网络的攻击危害严重,做好软件升级、更新则是不可缺少的日常防范措施。
2、数据加密。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数据加技术得到了更多的研究,当前主要的加密措施有线路加密、端与端加密等,各种加密形式都具备自己独特的运用功能,用户们只需结合自己的需要选择加密措施,则能够发挥出预期的防范效果。
3、分段处理。“分段”的本质含义则是“分层次、分时间、分种类”而采取的安全防御策略,其最大的优势则是从安全隐患源头开始对网络风险实施防范,中心交换机具备优越的访问控制功能及三层交换功能,这是当前分段技术使用的最大优势,可有效除去带有病毒文件的传播。
例如熊猫烧香病毒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它是一种经过多次变种的蠕虫病毒变种,2006年10月16日由25岁的中国湖北武汉新洲区人李俊编写,2007年1月初肆虐网络,它主要通过下载的档案传染。对计算机程序、系统破坏严重。熊猫烧香其实是一种蠕虫病毒的变种,而且是经过多次变种而来的,由于中毒电脑的可执行文件会出现“熊猫烧香”图案,所以也被称为“熊猫烧香”病毒。但原病毒只会对EXE图标进行替换,并不会对系统本身进行破坏。而大多数是中的病毒变种,用户电脑中毒后可能会出现蓝屏、频繁重启以及系统硬盘中数据文件被破坏等现象。同时,该病毒的某些变种可以通过局域网进行传播,进而感染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系统,最终导致企业局域网瘫痪,无法正常使用,它能感染系统中exe,com,pif,src,html,asp等文件,它还能终止大量的反病毒软件进程并且会删除扩展名为gho的文件,该文件是一系统备份工具GHOST的备份文件,使用户的系统备份文件丢失。被感染的用户系统中所有.exe可执行文件全部被改成熊猫举着三根香的模样。除了通过网站带毒感染用户之外,此病毒还会在局域网中传播,在极短时间之内就可以感染几千台计算机,严重时可以导致网络瘫痪。中毒电脑上会出现“熊猫烧香”图案,所以也被称为“熊猫烧香”病毒。中毒电脑会出现蓝屏、频繁重启以及系统硬盘中数据文件被破坏等现象。病毒危害病毒会删除扩展名为gho的文件,使用户无法使用ghost软件恢复操作系统。“熊猫烧香”感染系统的.exe.com.f.src.html.asp文件,添加病毒网址,导致用户一打开这些网页文件,IE就会自动连接到指定的病毒网址中下载病毒。在硬盘各个分区下生成文件autorun.inf和setup.exe,可以通过U盘和移动硬盘等方式进行传播,并且利用Windows系统的自动播放功能来运行,搜索硬盘中的.exe可执行文件并感染,感染后的文件图标变成“熊猫烧香”图案。“熊猫烧
香”还可以通过共享文件夹、系统弱口令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该病毒会在中毒电脑中所有的网页文件尾部添加病毒代码。一些网站编辑人员的电脑如果被该病毒感染,上传网页到网站后,就会导致用户浏览这些网站时也被病毒感染。
由于这些网站的浏览量非常大,致使“熊猫烧香”病毒的感染范围非常广,中毒企业和政府机构已经超过千家,其中不乏金融、税务、能源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单位。总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学习新知识,引入先进的网络安全设备和技术,确保网络的高效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施威铭工作室.网络概论.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2] 高传善, 曹袖.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3] 郭秋萍.计算机网络实用教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4] 蔡开裕.计算机网络.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四篇:牵引变电所验电接地制度
1、高压设备验电及装设或拆除接地线时,必须由助理值守员操作,值守员监护。操作人和监护人须穿绝缘靴、戴安全帽,操作人还要戴绝缘手套。
2、验电前,首先要确定验电器的电压等级与被验设备相符,并将其在有电设备上试验,确认良好方准使用。验电时,对被验设备的所有引入、引出线均须检验。
3、对于可能送电至停电作业设备上的有关部分均要装设接地线。在停电作业的设备上如可能产生感应电压且危及人身安全应增设接地线。
4、当验明设备已停电,则要及时装设接地线。装设接地线的顺序是先接接地端,再接设备端,此时人体不得触及接地线;拆除接地线时,其顺序与装设时相反。
接地线须用专用的线夹,连接牢固,接触良好,严禁缠绕。
5、根据作业的需要(如测量绝缘电阻等)必须拆除接地线时,经过工作领导人同意,可以将妨碍工作的接地线短时拆除,该作业完毕要立即恢复。拆除和恢复接地线仍需由牵引变电所值守员进行。
当进行需拆除接地线的作业时,必须设专人监护,其安全等级:操作人不低于二级,监护人不低于三级。
第五篇:碎石机CAD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碎石机CAD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张映故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年第01期
[摘要]文章分析碎石机CAD辅助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流程。提出基于单元库的设计思想,碎石机CAD辅助设计总体功能框架。重点分析和介绍自定义零件库的设计过程及实现方法。为了提高零件库设计的可复用性,采用元件数据库存储和管理零件库,定义数据库主要表单格式,给出主要的实现细节。
[关键词]CAD;碎石机;数据库;零件库;自定义
[作者简介]张映故,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教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及加工,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TD4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1-003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