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专题授课讲稿[合集5篇]

时间:2020-09-30 16:2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专题授课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专题授课讲稿》。

第一篇: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专题授课讲稿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专题授课讲稿 目录

一、“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与体现 .....................................2(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3(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8(三)大力协同、勇于登攀.............................................12 二、“两弹一星”工程对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16 三、“两弹一星”精神彰显中国人民宝贵精神品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19

党的 18 大以来,总书记多次谈到“两弹一星”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他指出:“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追求卓越,扎根大漠,报效祖国和人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在于有效发挥人的积极性,要发扬光大两弹一星“精神,形成良好精神面貌。”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50

周年之际,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向广大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以航天人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科技高峰,努力为早日实现航天梦、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一、“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与体现 20 世纪 50 年代,面对帝国主义核威胁、核讹诈,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 20 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同志 2011 年 1 月 26日在看望航天科技专家孙家栋院士时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1964

年 10 月 16 日,在毛泽东的关怀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政府于当天发表声明,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在于消灭核武器。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创造“两弹一星”伟业的广大建设者和创业者的高贵品质和精神支柱。研制者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志向与民族复兴紧紧联系起来,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伟大奋斗中。1951 年,于敏从北大调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现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此后的 10 年,他从头学起,孜孜不倦。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有出国留学经验的他,成为国际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1961 年 1 月,于敏应邀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接受了热核武器原理预先研究的任务,从此隐姓埋名 30 年,投入到新的神秘研究领域,从一个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一下转移到多学科、应用性强的大科学领域。这是于敏职业生涯的又一次重大转折。为了

尽快研制出我国自己的氢弹,他和同事们废寝忘食、昼夜奋战。氢弹原理非常复杂,研究中常常“山重水复疑无路”,但每个人的心头都像燃着一把火,决心赶在法国前头研制出氢弹,为祖国争光。那是理论部的黄金时代,科研大楼的夜晚常如白昼。1965 年 9 月,一场创造历史的上海“百日会战”最终打破僵局。于敏带领的团队终于形成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的基本完整的物理设计方案。不久,氢弹原理试验获得成功。1967 年 6 月 17 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于敏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可以欣慰了。1956 年秋,王淦昌作为中国代表来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1960 年,他组织并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世界上第次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60 年底,他谢绝苏方的挽留,回到中科院原子能所,并把在苏联省下的 14 万卢布全部捐献给正在遭受自然灾害的祖国。

刚刚起步的我国核工业,就遭遇了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的严冬。有一位苏联专家临别时说:没关系,我们

走了,你们还有王淦昌。1961 年 4 月,王淦昌接受了研制核武器的任务。从此,他以身许国、隐姓埋名,放弃自己得心应手的物理学基础研究工作,从事核弹研制的全新事业。多年后,回想当年“愿以身许国”的〇〇,他说:“我认为国家的强盛才是我真正的追求,那正是我报效国家的时候。”

1958 年,邓稼先在钱三强的竭力推荐下,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核武器研制事业中。在接受研制核弹历史重任的那天夜晚,他对妻子许鹿希说,以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了它死了也值得!从此,在公开场合,邓稼先的名字连同他的身影都销声匿迹。他成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在京郊高粱地里兴建研究所,在去罗布泊国家试验场的路上颠簸,在云雾缭绕的山区指挥核弹研制......他对年轻大学生动员说,干我们这个工作,就要甘心当无名英雄,一没有名,二没有利,还要吃苦;做出的科学成果又不许发表论文。

1963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按预定计划

诞生。为争取时间,根据上级指示,邓稼先和他领导的理论部班子原封不动地转移到氢弹的研制上去。他克服重重困难,将自己的命运和氢弹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一举突破氢弹技术难关,成功试验第一颗氢弹建立卓越功勋。

他长期甘当无名英雄,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奋斗了 28 年。1986 年,积劳成疾的邓稼先被癌症夺去生命。在生命最后一个月里,他 28 年的秘密经历才得以披露。临终前,他所关心的仍然是如何发展我国的尖端武器,并语重心长地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研制过程中,包括邓稼先在内的大量骨干都是钱三强推荐的。后来,钱三强常常因为推荐了这些骨干,使他们远离家人、与世隔绝,甚至身体落下毛病而心中不安。有一次,他遇到一起开会的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教授,表示歉意说:我那时把您的儿子吕敏搞到新疆去了,这么多年没有回来,给家里带来困难。那时候的吕敏,已经在核试验基地工作了 20 多年了,他从父亲处得知这件事,很感动,特意给钱三强写信说:这个

事情我不后悔,总算给国家干了点实际有用的事,知识分子能有这个机会,是不容易的。

同样是钱三强推荐的程开甲,是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领头人。他不但自己来到基地,而且于 1969 年举家迁往罗布泊,全家在那里一直生活到 1984 年才回到北京。后来,程开甲被问及参加核试验最难忘的感受是什么,他激动地说:有了原子弹,中国人才真正挺直了脊梁。我们为核武器事业而献身,为的就是让我们的祖国能硬邦邦地站立于世界。我们做到了

在我国导弹和核武器两个试验基地,有数千名职工,他们不仅自己在戈壁沙漠工作了一辈子,许多人的第二代、第三代至今仍然留在那里。

核武器研制事业辉煌而又神秘。它的神秘,需要用无私的精神支撑,用严酷的纪律维护。有一位工程师接到秘密调令,按规定她瞒着丈夫,借口出差,神秘地从家庭中消失,来到遥远的罗布泊,承担测试技术研究工作。半年多后,在孔雀河边的一棵树下,她与自己的丈夫意外相逢。原来,她丈夫也与她一样,接到秘密调令,并且与她在同

一支特种部队里。由于沙漠无垠,他们比邻若天涯。

前来罗布泊指挥作战的张爱萍将军听到这个动人的故事,流着热泪来到那棵树下。他说,就叫它夫妻树吧,它是一座纪念碑!这样可歌可泣的故事在罗布泊不知道上演过多少幕!核武器事业是千百万人的事业,他们建立的功勋永载史册,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不断激励后人接续奋斗。

((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创造“两弹一星”伟业的广大建设者和创业者的坚强意志和立足基点。1956 年春,中央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的战略决策,中国研制导弹、原子弹的大幕徐徐拉开。1957 年 10 月 15 日,中苏双方签订新技术协定,规定在 1957 年至 1961 年底,苏方将供应我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供应我国导弹的样品和技术资料等。中苏“10·15”协定签订后,中央决定组建导弹和原子弹研究院,开始实施导弹、原子弹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勘测靶场和建立特种试验部队的计划。当时,以钱学森为代表,包括任新民、屠守锷等在内的一批高水平的科学家很快集中到导弹研究院,仿制苏联提供的教学和科研弹 P-1 和 P-2(后来的“东风-1 号”)o 同时,数以万计的朝鲜归国志愿军、大学毕业生、工人和技术人员,陆续来到一片戈壁大沙漠上安营扎寨。他们放下枪支和笔杆,扛起镢头和铁锹,在沙碛地上支起帐篷、搭起锅台;冒着炎热的高温,顶着扑面的沙尘,打井开荒,展开了一场生存之战。经过两年多的苦战,原来空荡荡的大戈壁上,矗立起星罗棋布的建筑,飞机场、发射阵地、技术区、发电厂、铁路、公路、医院、礼堂、通讯设施,以及大片的部队生活区。导弹试验基地奇迹般地建起来了。1958 年冬,青海金银滩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开始建设;1959 年春,马兰核试验基地开始建设。当仿制 P-2 导弹的工作正按计划紧张进行,导弹已运抵发射场,一切准备有条不紊时,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1960 年 7 月 16 日,苏联政府照会我国政府,决定召回全部在华苏联专家。不等中国答复,于25 日又通知说,在华全部苏联专家将在 7 月 28 日开始撤离,9 月 1 日前全部撤完。从 7 月中旬到 8 月下旬,苏方撤走了在导弹研究院工作的全部专家,带走了他们掌握的全部技

术资料。听到这些情况,毛主席早有心理准备,语重心长地说:“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就在苏联专家撤走后的第 17 天,我国用国产液体燃料成功发射一枚苏制导弹。第 83 天,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此后,中央决定缩短战线,集中力量,自力更生突破原子能技术。大批专家和科技骨干从全国各地迅速奔向核武器研制和试验的第一线。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在中央专门委员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迅猛地发展起来。正如钱三强说的:曾经以为是艰难困苦的关头,却成了中国人民干得最欢、最带劲、最舒坦的黄金时代。原子弹比导弹更复杂,花费更大。早在 1955 年初,中央就作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中央决定成立第二机械工业部,组织实施原子能工业。1958 年 9 月底,苏联援助建设的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正式移交使用。我国从此有了一个综合性的原子能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中国核工业建设的速度大大出乎苏联方面的预料。按照中苏协议,苏联答应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一些技术资料。此时我们迫切需要的正是这些,却等来 1959 年 6 月下旬苏方暂缓援助的通知。1959 年 6 月这个特殊的日子,也就成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工程的代号:“596”。在核弹爆轰试验之前,必须解决理论计算数据问题。在国外严密封锁的情况下,邓稼先率领理论部已有的十几人,在一无权威资料、二无实践经验的条件下,开展了大规模的运算。他们用手摇和电动计算机、算盘和钢笔,喝着白糖冲开水的营养补品,含辛茹苦、夜以继日地把原子弹的设计轮廓勾勒出来了。爆炸力学、中子输运、核反应、中子物理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核试验系统工程的龙头终于扬起来了。1966 年 10 月下旬,在我国本土成功地进行“两弹结合”试验。通过几次重大试验,我们走出了一条不同于美苏的尖端事业发展新路子。从采矿、冶炼、加工直到最复杂的科学研究工作,都采用了各种因陋就简的办法,该精则精,能简则简,使我国尖端事业在简陋条件下以较短时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1971 年8 月,当邓稼先与挚友杨振宁相逢,杨振宁问起中国原子弹是不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杨振宁在离开上海经巴黎回美国的前夕,收到邓稼先写的信,说他证实了,中国原子武

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 1959 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这封短信给了杨振宁极大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正如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总指挥张爱萍将军精辟指出的:原子弹不是武器,它是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三))大力协 同、勇于登攀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是创造“两弹一星”伟业的广大建设者和创业者的科学态度和“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核武器研制与试验是一项规模大、技术复杂、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关涉研究、生产、试验、使用各个部门。1962 年,毛主席在罗瑞卿转报二机部两年规划的报告上批示:“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研制试验核武器,国家共组织了五个方面的科研力量,即中国科学院、国防科研机构、工业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的科研力量。据统计,全国先后有 26 个部(院),20 个省、〇〇、自治区,包括 900 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攻关会战。原子弹研制中的“九次计算”“草原大会战”;氢弹原理突破中的“群众大讨论”上海百日攻坚战”;小型化

研究中的“五朵金花”“多种外源”方案等等,都充分显示了群策群力集体攻关的威力,使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研制两弹,除了以独立自主攻克理论难题外,尤其需要大力协同攻克工业技术难关。尖端武器需要许多新型原材料。据统计,仅用于尖端武器的新型材料至少有5600 种之多。这么多的原材料研制,没有全国一盘棋的大力协同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何况除了新型材料,还有电子元件、精密机械、仪器仪表、特殊设备、测试技术、计量基准等七个大方面工作。聂荣臻把这些称之为国防尖端事业的“开门七件事”。这“开门七件事”,成为当时科研战线家喻户晓的动员令,动员全国数以百计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工厂进行协同攻关研制。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掌握核武器技术的国家。工业落后的中国在短时间内造出原子弹,靠的就是全国的大力协同,靠的就是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这也说明,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成功的秘密所在,是中国的优势所在。科技工作主帅聂荣臻率先提出科研工作管理上要按“三步

棋”走法来安排,即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都要树立“三步棋”的思想,一个是正在研究试制的型号,一个是正在设计的新型号,一个是正在探索的更新型号。他说:“至少要看三步棋,不能走到哪算哪里。”用通俗说法总结,就是“手里干一个,眼睛看一个,脑子里想一个”。与聂荣臻感情颇深的钱学森晚年曾说:“聂老总在导弹研究院刚建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提出系统工程的口号,但实际上很多做法,都是按系统工程的办法来干的。”按系统工程的办法来干”至少要看三步棋”,正是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精神的具体实践。在国防尖端项目研究“缩短战线”政策调整中,为了集中力量搞两弹,人造卫星研究悄悄退到一旁。当两弹事业告一段落,人造卫星研制也提上了日程。当时,长征一号火箭的研制举步维艰。为了确保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成功,1967 年下半年,中央决定成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孙家栋临危受命,负责卫星的总体设计。他从方方面面挑选出 18 个搞导弹的、搞卫星的、有系统工程经验的、有特长的技术骨干,承担卫星本体的研制任务。钱学森说:希望你们 18 个人能成为航天 18 勇士,为中国的卫星,闯出

一条天路来!研制第一颗卫星,是我们的初战,以后还要搞

返回式卫星、载人飞船。请记住,是卫星,是国家的航天事业,把我们结合在一起。

孙家栋带领十几个青年人开启了中国人探索太空奥秘的创业之路。工程需要一种二十几个插针的插头,孙家栋找到上海无线电五厂,才帮助制造出来。1969 年底,长征一号火箭第一次发射遭遇了挫折。但很快于 1970 年 1 月 30日再次发射取得成功。六个地面卫星测控站也建成了,陈芳允等科学家对外国卫星进行跟踪观测,证明中国测控网性能优良。卫星发射时所使用的通信线路全都是靠电线杆架起来的明线。为防止有人破坏,各地动员了数十万民兵,从发射场到各个观测站,在全国数万公里的线路上,保证每一根电线杆下面,日夜有人值守。

1970 年 4 月 24 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终于发射成功,从此拉开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我国“两弹一星”的事业是集体的事业,它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凝聚着千万人的奋斗和创造,辉煌和光

荣属于每一个在这条战线上的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无名英雄,属于全体中国人民,属于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两弹一星”精神已凝结成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激发亿万中华儿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跨越了一座又一座的科技高峰。总书记指出:“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二、“两弹一星”工程对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研制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的决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于 20 世纪 50 年代陆续作出的。抗美援朝期间,面对美国的核讹诈,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我们才能有巩固的国防”,并就发展原子武器、火箭等特种武器问题征询了有关科学家的意见。1955 年年初的一次中

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正式作出发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的决策,并为此争取到了苏联的援助。1958 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指出:“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同年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然而,1960 年 6 月,苏联方面突然单方面撕毁援助协定,撤走了在华全部专家,这一举动激发了我们独立自主造原子弹的决心。毛泽东同志号召:“自己动手,从头做起来,准备用 8 年时间,拿出自己的原子弹!”我国科研工作者在经济落后、工业和科研基础薄弱,资金、设备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于 1964年 10 月 16 日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由此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又一个自行研制原子弹并成功实施核爆炸的国家。1967 年 6 月 17 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距地面 2900 米处空爆试验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美国用了 7 年零 3 个月,苏联用了 4 年,英国用了 4 年零 7 个月,而中国只用了 2 年多时间,以最

快的速度完成了从原子弹到氢弹这两个发展阶段的跨越。同一时期,我国的导弹研制也取得重要突破,先后成功发射了常规导弹和核导弹。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我国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正式进入太空时代。而且,“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跟踪手段、信号传输形式和星上温控系统等技术方面,均超过了苏美等国首颗卫星的水平。作为纪念,自 2016 年起,我国将每年的 4 月 24 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在新中国 70 余年的历史上,“两弹一星”对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如果六十年贸口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两弹一星”事业的开展,不仅促进了新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科技事业的进步,培养了一批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科技队伍,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孕

育和形成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三、“两弹一星”精神彰显中国人民宝贵精神品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创造了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是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宝贵精神的集中体现。

科学研究需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研制核武器更是要长期隐姓埋名,几乎与世隔绝,这就要求研制者们能够心有大我,淡泊名利,自觉地把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民族命运结合起来,甘当无名英雄。中国的“两弹一星”正是科学家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产物。1958 年,邓稼先在接受研制核弹历史重任的那天夜晚对妻子许鹿希说,以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了它死了也值得!从此,在公开场合,邓稼先的名字连同他的身影都销声匿迹,直到 1986 年因病临终前,他那 28 年的秘密经历才得以披露。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领头人程开甲甚至

举家迁往罗布泊,全家在那里一直生活到 1984 年才回到北京。他说,有了原子弹,中国人才真正挺直了脊梁。我们为核武器事业而献身,为的就是让我们的祖国能硬邦邦地站立于世界。除了这些科学家们,当年在青海的草原和戈壁滩上还有众多普普通通的建设者们,他们来自五湖四海,都是怀着舍家为国的共同心愿,把青春年华奉献在了这片土地上。

“两弹一星”的研制离不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当年在苏联方面撤走了全部专家、带走了全部技术资料以后,给自己争口气,成为全国上下的共同心愿。大批专家和科技骨干从全国各地迅速奔向核武器研制和试验的第一线,数以万计的朝鲜归国志愿军、大学毕业生、工人和技术人员陆续来到戈壁沙漠安营扎寨。当中国人在西北大漠里竖起第一座发射架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认为,那是开玩笑;当中国人用运行速度只有每秒几十万次的老式计算机编制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程序时,洋专家又断言:不可能!但是,中国人就是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钱学森曾这样评价: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取得的成绩,完

全是靠自力更生得来的,没有外国援助,没有经过仿制的阶段。这是一个伟大的成绩,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直到今天,戈壁沙丘下的指控室里墙面上的标语依然醒目:“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两弹一星”的研制生动诠释了我国的制度优势。1962 年 11 月,中央成立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的专门委员会。在强有力的领导下,全国一盘棋,协同攻关,大大加速了“两弹一星”研制进程。周恩来同志说,我们发展尖端事业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我们要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组织全国大力协同,从科研一开始就组织协作。要发扬风格,通用的技术不要保密,不要有门户之见,要拧成一股绳。有关工业部应当分别组织联合设计,否则各部都自己搞,来个万事不求人,是什么也搞不出来的。他还多次强调,有关部门要做到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共同攻克技术难关。据统计,共有 26 个部、委(院)和 20 个省、〇〇、自治区的近千家工厂、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联合起来,拧成一股绳,共同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进行科技攻关、设备制造和材料生产,解决了近千项重大课题。可以

说,每一次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的试验所取得的成功,都是全国大力协同、集智攻关的结果。工业落后的中国在短时间内攻克如此尖端的技术,靠的就是全国的大力协同,靠的就是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这也说明,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成功的秘密所在,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所在。我国的航天事业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了“两弹一星”精神。航天工作者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从原子弹、氢弹到“天宫”“蛟龙”,从“悟空”墨子”到“嫦娥”“神舟”,还有北斗导航和即将展开的“天问”等,从点的突破到系统性提高,科研事业和科技创新水平实现了开拓性进展、全局性提升。

总书记在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中深情地指出,“当年,你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从“两弹”的研制开始,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不断实现自主创新的历史。50 年来,几代航天人埋头苦干,咬定青山不

放松,不畏难、不气馁,推动我国航天科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不断刷新纪录,谱写了追赶、并跑、超越的奇迹。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最重要的就是上下同欲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断攻坚克难,建成创新型国家。

今天,全国人民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此时,我们更需要大力弘扬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为内涵的“两弹一星”精神,像航天人那样,瞄准目标,持续发力,自强不息、发愤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二篇:“两弹一星”精神

(一)课标分析: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

本课阐述了新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制经过,显示了共和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它不仅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而且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更令中华民族骄傲的是在研制的过程中,培育和发扬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是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又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开拓进取的巨大推动力量。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的最后一个课题。这一节的内容在本课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新中国的成长中,有阳光,有雨雪。在这曲折的经历中,涌现出许多为社会主义建设鞠躬尽瘁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他们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就是令中华儿女荡气回肠的“两弹一星”精神和“铁人精神”。

(三)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本课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九年级五班学生,本班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极为感兴趣,而且部分同学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他们喜欢思考,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2.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所了解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表面的,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比较浅显;且学生知识的储备量悬殊很大。

3.学生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要掌握课本的知识点。更多的是希望获得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见解,体现自己的探究能力。

(四)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掌握“两弹一星”的具体内容;“两弹一星”精神的具体表现,了解雷锋、焦裕禄、李四光、王进喜、钱学森等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

2.能力目标。

(1)通过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

(2)讲述模范人物的事迹,感受他们的精神。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是否应该研制核武器的讨论,培养学生敢于置疑,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弹一星”精神的具体表现。

难点:理解“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并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六)教学方式

本课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七)教学用具

本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教师自制课件。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胸有成竹

学生课前准备方案:把全班同学分为“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钱学森、李四光小组。以及导弹、原子弹、氢弹、卫星小组”,分工查阅相关资料,并推荐一名代表在课堂做小组成果汇报发言。

【设计意图】搜集、整理资料,感受英雄事迹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前放映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导语】这首激昂的旋律,伴随着共和国几代人的成长,今天,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中,感受“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艰辛与辉煌,品味令中华儿女荡气回肠的精神大餐。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氛围,激发学习情趣。

(三)师生互动,环环相扣

第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展示】原子弹、氢弹(核弹)、导弹的图片。导弹小组收集的资料。

【出示材料】1958年5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的第二天,毛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一个月后,他又强调:“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核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以的。”

【思考】什么是“两弹一星”?

【叙述】1960年10月中旬,经过7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斗,在钱学森亲自参与并直接领导下,我国第一枚仿制型的“东风一号”导弹研制成功了。在祖国的地平线上,第一次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导弹!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实现了零的突破。

1964年6月,中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地对地导弹试验成功。为华夏文明谱写了新的篇章。

2.【播放】《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视频。

【展示】原子弹小组收集的资料。

【思考】1964年10月16日15时,一朵从西北大漠深处腾空而起的蘑菇云,震惊了世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震撼视觉、听觉的图片和录象,是否触动了你的心灵?你想说什么?

【叙述】石破天惊!震撼寰宇!中国骄傲!民族自豪!

3.【展示】氢弹小组、卫星小组收集的资料。

【叙述】就在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第三年(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实验成功。

三年之后(1970年),一曲响彻环宇的“东方红”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这种尖端技术的国家。

4.【转承】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39年后的同一天,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苍茫的内蒙古草原敞开胸怀,深情地拥抱朝阳和朝阳中缓缓降落的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自己的航天员送入太空并成功返回的国家。

【承上启下】回眸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一次次托举起我们这个民族尊严与自豪的是这样一种精神:爱国、奉献,自强、创新,团结、协同。

第二、解读“两弹一星”故事,感受“两弹一星”精神

【课件展示】有关图片。

【学生活动】讲述有关“两弹一星”的故事。

【思考】这些故事体现了什么精神?从中你得到哪些收益?

【师生互动】窥一斑见全貌,从“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这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我们深深感受到一种震撼灵魂的力量……

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要理由──“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

夫妻树──“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大公无私的精神”!

饥餐砂砾饭,渴饮苦水浆──“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大力协同,开拓创新的精神”!

酒泉烈士陵园──“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

原子弹与眼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国争光的精神”!

……

这些故事感人肺腑,这种精神永驻人间。请同学们概述“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助、、勇于攀登的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科学主义的体现。

【设计意图】从学生们精心准备的故事演讲到教师充满感情的叙述,强烈地感染和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有感要发,精神得到升华。

【承上启下】伟大的人物,成就伟大的事业,平凡的人物创造了不平凡的人生,…他们默默的奉献,造就的是惊天动地的伟业,铸就了共和国的辉煌历程!

第三、共和国不会忘记你们

【学生活动】由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钱学森、李四光小组来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思考:“铁人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对当时中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这种精神过时吗?

【课件展示】有关图片

【叙述】靠“铁人精神”,石油战线的工人们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结束了中国贫油的历史。“两弹一星”精神,不仅使我国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能力。

【设计意图】从故事中感动,在欣赏后感知,在行动中实践。

(四)知识探究,思维拓展

【课件展示】我们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而核武器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你认为我们有没有必要研制它?

【学生活动】小小辩论赛。

【总结】中国需要和平,但和平需要盾牌。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设计意图】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思维的空间,时间给学生。

(五)课后作业,查漏补缺

开心词典(四选一)

1.“两弹一星”是指()

A.原子弹、核弹、人造卫星

B.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

C.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D.氢弹、核弹、人造卫星

2.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建立卓越功勋的科学家是()

①钱学森 ②钱三强 ③焦裕禄 ④邓稼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时间()

A.1964年

B.1965年

C.1962年

D.1963年

4.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A.三

B.五

C.四

D.六

5.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共和国的成长中,出现的模范人物不包括()

A.扬利伟

B.李四光

C.焦裕禄

D.雷锋

小小史学家

材料:2003年10月15日,一个令所有中华儿女骄傲的日子。上午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载着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进入预定轨道,就在那一刻,浩瀚太空迎来了第一位中国人!

请回答:

①载人飞船的名称是什么?

②中国航天第一人是谁?

③概述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的研制过程,形成的民族精神?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积累升华

在本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活跃,师生互动,建立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较好实现了由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设想。对于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生讨论归纳,教师着重强调,学生书写巩固,几个环节,已较好掌握和突破。并且在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归纳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教育的德育功能得以实现。但是由于本课补充内容较多,因此还应该注意对课堂时间的调控。

第三篇:学习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与科技创新

从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1999年9月18日召开“两弹一星“表彰大会,整整过了47年.为什么还要宣传“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与科技创新是什么关系? 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对中海阳新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有什么帮助?

“两弹一星”精神是我国现代精神文化的重要里程碑,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相隔近50年的今天,认真回顾“两弹一星”精神,深入发掘其精神内涵,研究论证其多元性启示,既是创新战略文化特别是新能源战略文化体系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富国强军的战略目标使然。本文结合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学习与理解,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启示及思考,旨在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结合自身的企业性质和行业背景, 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体现,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伟大精神,从学习精神, 到使之成为中海阳在当今新能源事业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对于中国而言,两弹一星是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环境下所开发出来的成果。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高水平的技术跨越。从原子弹到氢弹,我们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比美国、前苏联、法国所用的时间要短得多。在导弹和卫星的研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案,在许多方面跨越了传统的技术阶段。

这都归功于我们中国的科研人员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到发展,我们就要努力学习“两弹一星”精神, 发扬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一心,励精图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创造活力的产物。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世纪。新世纪的国际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竞争。要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发展,就要努力学习功臣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他们不怕狂风飞沙,不惧严寒酷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仪器,自己制造;缺少资料,刻苦钻研。就是这样,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造出“两弹一星”的惊人业绩。

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可以感染到中海阳的全体人员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满腔忠诚,融入到工作中去,努力学习新能源知识,掌握过硬本领,为将来报效企业, 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始终把祖国和企业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做好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思想准备,淡泊名利,忘我工作,不怕牺牲,甘于奉献。

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可以使中海阳的全体人员养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要自立、自信、自强,不怕困难与挫折,敢于迎接挑战,培养坚强果敢的意志品质。

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可以让中海阳的全体人员有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科学精神。要大力培养创新精神,钻研科学难题,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中海阳人员的创造能力。

向功臣们学习,向功臣们致敬!“两弹一星”的功臣们为祖国作出的贡献永载史册。用“两弹一星”精神去创造属于中海阳的一片蓝天!

第四篇:两弹一星精神心得体会

尤越东

“两弹一星”精神心得体会

通过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学习,我的内心再次汹涌澎湃,感觉到了我们当代学生所缺乏的精神力量和我们当代青年所肩负的重大使命。“两弹一星”精神包含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影响深远。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品德。对中国来说,正面临周边的国际环境不断恶化的威胁与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树立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于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应该一贯坚持的品德修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逐渐产生了好逸恶劳的生活习惯,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应该好好享受生活,这种奢靡乃至腐朽的思想是对我们社会精神的一种毒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和精神境界。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是我们事业的时代特征,是一种优良的作风和传统。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占据一席之地,就必学会共同协作,一个人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创造更多、更大的社会价值。

第五篇:(讲稿)弘扬滑县精神2

弘扬滑县精神,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团结拼博、克难攻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滑县精神是在四场攻坚战中形成的精神,可以说也是滑县特定时期的精神。滑县人自古以来勤劳、纯朴、勇敢、包容、智慧,生生不息。特别是近几年,滑县抢抓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打响了四场攻坚战,滑县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面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我们勇于担当、无私奉献;面对“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发展困境,滑县人团结拼搏、克难攻坚。可以说,在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一群勇于担当、甘于吃苦、敢打敢拼的滑县人,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危机感、责任感,以务实苦干、敢打硬仗的“拼命三郎”精神,以决战决胜的作战气势,各条战线捷报平传。干群队伍团结拼搏,日夜奋战在一线,简陋的办公环境,一碗大锅菜,滑县人用“5+2”、“白加黑”的工作方法,凝练和形成了“团结拼搏、克难攻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滑县精神”。在我们县的几次重大会议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讲到了滑县精神,都讲到了滑县精神的重要性,讲到了弘扬滑县精神的重大意义。今天就如何弘扬和践行滑县精神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主要讲两个问题。滑县精神解读和如何弘扬践行滑县精神。

一、滑县精神解读

(一)对滑县精神的理解

“团结拼博、克难攻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组成了对滑县精神的表述,滑县精神是我们滑县目前处于关键时期、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精神支撑,是特殊时期的精气神之所在。其中团结拼博是关键、是核心(在文革时期派性突出,至今还有影响)。克难攻坚既是一种优良作风,也是一种大无畏的勇气,也需要智慧(改革开放的很长时间 1 跟不上时代步伐,思想保守僵化,上面叫干什么就干什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模式,错过了很多机遇。而南方人是看上面不叫干什么,甚至打擦边球。近几年我们的主要领导才敢公开讲要跑资金跑项目,要跑部进京,我们的纪委书记说只要是为跑资金跑项目花的小钱,没有装到自己腰包,纪委一概不查。但是人家南方人早多少年就是这样的,甚至他们有的手段我们想都不敢想,所以我们不是慢了一拍两拍的问题,而是慢了多少年,所以我们相对落后)。勇于担当是责任,这个责任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是实现富民强县的责任,是干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无私奉献既是一种崇高的品德,更是一种高雅的境界。对于滑县精神的弘扬和实践,作为主导的党委和政府要进行宣讲,要不断地把滑县精神深化、实化、强化。而作为个人,我们也要做到自觉接受,付诸实践,争创一流业绩。

如何理解滑县精神?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滑县精神是一个整体,只有整体把握才能得其魂 这样那样的精神很多,过去的、现在的、古往的、今来的,国家的、民族的、区域的等等,这些精神都是特定时期主流精神的凝结,各种精神不管表述的概念是多是少,但都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回顾一下我们党的历史,以往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不是一个元素,是由多元素来涵盖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整体把握,而是把解构重心盯在某一个元素上,有可能会割裂了它的思想,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了。

比如井冈山精神,江泽民同志精辟地、科学地把它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比如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典型代表以王震为旅长的359旅南泥湾开荒)的精神。延安精神的本质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党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 2 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开拓创新,创立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等,都是这一精神的具体体现。

延安是我们党和军队的根据地,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延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延安是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圣地。毛主席关于中国革命的政治路线问题、军事问题、党建问题、哲学问题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著作大多是在延安撰写的,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延安精神把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水乳交融,使我们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

比如西柏坡精神: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两个“坚持”(坚持依靠群众,坚持人民参政)的民主精神、两个“善于”(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创业精神。

今天,习近平又提出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的表述高度凝练概括,是一个整体,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分量,具有明确的民族指向和奋斗目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比如:中国精神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分量,在5000多年甚至更长时期多民族融合、多文化融合中,孕育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强调“天人合一”,重新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重视“协合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既重视各民族及其文化、宗教的分别性、独特性,又重视和合性、统一性。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主张仁爱、和为贵与协调性,爱好和平,反对以力服人。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创造进取。倡导“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无数的仁人志士奋发前行,不屈服恶劣的环境、势力与外来侵略者的凌辱压迫,刚健坚毅精神代代相传。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舍我其谁的抱负,強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概,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中国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使中国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力量。

比如:中国精神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不管是民族危亡关头的同仇敌忾,还是众志成城抵御重大灾害,凝聚在爱国主义旗帜下,个人命运才会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滴水之微才能汇聚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千百年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在当代和 4平时期,民族精神又有了新的内涵,例如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

从精神追求这个角度分析历史,不难得出结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就是中国170多年来仁人志士不断在批判中改良、革新、革命、改革,探索强国富民道路的过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一直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这100多年的思想史,就是改革创新的思想史及其变奏。甚至可以说现代化的历史,其实就是改革创新的历史。这100多年的思想和精神积淀,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淀,已经达到这样的程度,即改革创新不仅已经成为观念形态的思想成果和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已经成为价值取向。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当动力,提供活力,是时代精神的彰显。

所以,要把握滑县精神的实质,一定要搞清楚滑县精神整体上怎么理解,然后再涉及到具体的概念(前面已经谈到)。滑县精神作为一个整体,是滑县在实现跨越发展、弯道超车、洼地崛起过程中的精神力量,它彰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热情高昂、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滑县要实现跨越发展、弯道超车、洼地崛起,需要团结一致,形成共识,形成合力,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一致向前看,同时也需要苦干实干拼命干,奋力拼搏;滑县要实现跨越发展、弯道超车、洼地崛起,当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勇气和智慧;滑县要实现跨越发展、弯道超车、洼地崛起,需要我们做到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在特定的时期,我们这代人实质上也创业者,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这就注定了我们是责任多、义务多、付出多,利益少、工资少。

第二,滑县精神凝结的是过去,但引领的是未来

只有确立其正确的价值坐标,才可能把握它的精神品质。滑县精神凝结的是过去,但是,仅仅凝结过去是不够的,它最重要的是要体现我们的主流,我们的主旋律、体现我们想引领什么。她告诉我们“将来”走向哪里——富民强县。

第三,构成滑县精神四句话的特点——好记易懂,简捷明了 作为一个区域,要寻找精神支柱,并成为倡导人们行为的口号,它必须是好记易懂,简捷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好不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好不好?(“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肯定好。但是大家最大的感受就是记不住。所以,对于大众而言,你不能强制他记住,那么你就要最大限度的让它好记。坦率地讲三个概念、四个概念最好记,五个概念没有必要记。

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关键词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精神的表述高度凝练概括,是一个整体,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分量,具有明确的民族指向和奋斗目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内涵十分丰富,同时好说又好记。

滑县精神的四句话,也就是四个词组,具备了好记易懂,简捷明了的特征。

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你挖掘的越深,新的时代精神越能够随时充实进来,它发挥的作用就越大。滑县精神这四句话十六个字,主要是概念式的表述,四句话六 6 个概念:团结、拼搏、克难、攻坚、担当、奉献。但是表述为四个词组就容易记忆,“团结拼博、克难攻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

(二)滑县精神的形成

滑县精神是广大的滑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滑县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主要是在开展四场攻坚战的过程中形成的。

去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滑县的奋斗目标,按照“一城、两区、三突破、四大支撑”战略部署(“一城”:即在未来5年,将滑县建设成为“有区域性影响力中等城市”,在综合实力、县城规模品位、集聚区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水平等方面,走在周边县(市)前列。“两区”:即着眼国家粮食安全,抓好标准方田建设,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打造全国粮食高产示范区;借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东风,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努力成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三个突破”:一是全力实施“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实现粮食增产新突破;二是进一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民增收新突破;三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新突破。“四大支撑”:就是全力打赢正在实施的招商引资、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城市建设、公路建设“四场攻坚战”,不断提升发展支撑力),务实苦干、克难攻坚,全面打响了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城市建设、交通建设“四场攻坚战”,各个战场高歌猛进,各条战线捷报频传,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65.3亿元,增长9.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5亿元,增长27.8%,增速位居安阳五县(市)第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2亿元,增长1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亿元,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7亿元,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6052.3元,增长14.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808.5,增长12.4%)增速位居安阳五县(市)第一位。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市增幅,这在我县历史上还是首次。全县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喜人局面。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06 7 年的6073元增加到2010年的12527元,翻了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868元增加到4998元。

具体讲:

1、狠抓项目带动,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投资15亿元的富士康手机配件一期、投资3.6亿元的米糠油成套设备投产运营,投资32亿元的盈德气体即将投产,年产10万套照明设备、50亿片电子切模等一批超亿元项目集中奠基开工,投资37亿元的美的工业园签约落户,投资50亿元的盈德聚酯项目达成投资意向。投资29.6亿元的永达肉鸡产业化项目即将投产,投资56.7亿元的牧原食品项目签约落地。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子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正在形成,煤化工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获批,面积由15平方公里扩展到24.2平方公里;区内已入驻企业25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5.8亿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并成功升格为全省两个正县级产业集聚区之一。

2、狠抓稳粮强农,发展基础明显巩固。农业工作亮点纷呈。粮食总产137.75万吨,连续21年保持全省第一,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成为全国唯一的“十连冠”。新建高标准粮田23万亩。规划建设的26.5万亩白马坡、卫南坡高标准粮田,将成为全省最大的成方连片高标准粮田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成效显著。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6.45万亩,温棚发展到4万栋,沿四高路两侧的高效农业百里长廊初具规模,八里营香瓜生产基地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余家。“滑丰”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改写了我县没有驰名商标的历史。被确定为国家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荣获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先进县。卫南引黄调蓄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黄龙潭引黄调蓄工程已经立项,南水北调滑县配套工程全面启动。等等。

3、狠抓开放带动,发展活力充分激发。全力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32个投资超亿元项目相继开工,获取了一大批有价值的重要信息。全年共引进在建项目209个,实际到位固定资产67.8亿元,是上年的2.5倍;进出口总额4141万美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4、狠抓城市建设,发展空间日益扩展。全力打好城市建设攻坚战,东拓西进、南延北扩,按照“东部高端商务、西部文化传承、南部产业支撑、北部生态休闲、中心传统商业”的功能布局,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县城规划区面积由42平方公里扩大到63平方公里,搭起了可容纳63万人的中等城市框架。滑东新区建设如火如荼。投资8.2亿元、长30公里的“八路工程”,提前30天实现路畅灯亮,构建了4纵4横的路网格局,14平方公里的框架已经形成。总投资63.6亿元的滑园、森林公园等11个城建项目同时奠基开工,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商务中心区建设。老城改造步伐加快。中骄·温尔顿酒店、金地广场等正在紧张施工,戏曲广场、北环水系等民生工程、景观工程建设有序推进,西环路开工建设,滑州路西延完成征迁。新建垃圾中转站12座、水冲式公厕6座,铺设、改造各类市政管网7万多米,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加秀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在全县规划布局了209个新型农村社区,23个正在积极建设。全省规模最大的新农村社区锦和新城一期工程入住率达80%,二期工程全部封顶。城关镇、道口镇再次跻身全省百强乡镇。

5、狠抓基础建设,发展支撑更加有力。交通瓶颈有效破解。开展了交通建设攻坚战,仅用7个月就打通了县城至大广高速快速通道,开创了省级道路县级承建的先河,全省“10+1”快速通道通车仪式在我县举行;成功争取到县城至京港澳高速、县城至长济高速两条快速通道,省道307线续建工程顺利获批,三条干线公路即将动工;滑县铁路专用线预可研已通过专家评审。能源保障得到强化。220千伏等7座变电站扩建顺利完工,110千伏双沟变电站、35千伏牛屯变电站 9 开工建设。“农田机井通电”工程顺利实施。投资38亿元的2×35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通过省专家评审,并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6、狠抓民生改善,发展成效逐步彰显。财政用于“十项民生工程”支出26.7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6.5%。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新增城镇就业9368人,再就业3924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1679人。新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补助水平逐步提高。新农合住院报销封顶线达到20万元,为全省最高。改扩建11所乡镇敬老院。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280套,改造农村危房2120户。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申请专利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县(市)20强,在第七届国际发明会上,我县20多项发明获奖,被多家新闻媒体誉为“滑县发明现象”;建成了全省唯一的县级院士专家农业企业工作站;凤凰光伏荣获河南工业行业突出贡献奖,在首届中原经济区百张名片评选中入选“科技河南”。大运河申遗通过国家专家组验收;新建406个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安绣、故道家纺分别被授予国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滑台大云寺文化园、玉皇阁古建筑群修复工程稳步推进;电视网络数字双向化改造全部完成。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白道口镇、瓦岗寨乡分别被命名为国家、省级生态乡镇。

为何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今年两会上董良鸿总结了四点经验:一是要善谋敢断。我们立足于滑县的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确立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滑县的总目标,作出了“一城、两区、三突破、四大支撑”的战略部署,全面打响了“四场攻坚战”,为跨越发展明确了方向;二是要勇于担当。我们面对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不畏艰难险阻,敢于亮剑,立说立行,大干快上,有效破解各种瓶颈制约,为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三是要合力攻坚。“四场攻坚战”打响后,县四大班子领导不分一线 10 二线,全部靠前指挥,深入一线。广大干部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团结一心、携手共进,甘于吃苦、无私奉献,在全县迅速掀起了干事创业的热潮,为跨越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四是要务实清廉。一年来,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勤政廉洁、务实苦干,以良好形象树立了党风、促进了政风、带动了民风,为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这四点经验彰显了滑县人“团结拼博、克难攻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滑县精神由此而形成。“滑县精神”,已成为我们书写“滑县速度”、创造“滑县奇迹”、推动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滑县精神时代意义

任何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的提出,必然有动因支撑着。要把它解释清楚,就要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视野要开阔。

1、提升文化品质,支撑滑县跨越发展

我们必须要看到,当今的中国正在崛起。那么全世界都在喊中国崛起的时候,其实我们需要一个启蒙教育,就是要真正搞清楚什么叫“大国崛起”。据说英国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2013年4月8日去世,享年87)讲过这样一个观点,“现在谈中国的崛起,为时尚早。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文化。中国尚未创造征服西方世界的文明成果和生活方式。国家有三个层次,三流国家出口产品,二流国家出口标准和规则,一流国家出口文化和价值观。不能出口文化和价值观的国家不叫大国”。这就点到了一个要害,中国要实现崛起,必须解决价值追求的文化品位的问题。没有文化的提升,你说你自己崛起不行。大国崛起不能仅仅最后落到GDP上。假如GDP是一切,那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国从来没有衰败过。因为182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比目前美国还要高,美国是四分之一。可见GDP不能代表一切。罗马帝国败在哪里?是物质问题吗?不是,是精神问 11 题。满清帝国的衰败也不是一个物质力量的问题,它是精神层面上出现了问题,失去了方向感,才会走向衰败。

不否认GDP的重要,因为在基础阶段,必须由物质力量来奠基。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转型。如果总是停留在物质层面,即使富强了,也不被尊重。谁都知道海湾国家富裕,尤其现在石油价格那么高,那些国家确实富裕。但是海湾国家都得到应有的尊重了吗?很可惜,很多国家只有被羡慕,没有被尊重。因为它没有创造文化,它是靠天然的东西,它本身没有体现人的创造力。纵观人类文明史和中国历史发展,文化强则国强。人类的文明史上,所有的帝国最后都会走向衰败,没有永恒的帝国。但是有永恒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凡是盛世一定是文化最繁荣的时候,而中国的衰败也一定是文化出了问题。

为什么不能仅讲GDP呢?让我们看看什么是GDP。建一间房子起来那是GDP增长。把它拆掉也是GDP的增长。再建起来又一轮GDP,再拆掉,又增加了GDP。英国平均房子寿命132年,美国房子平均寿命74年,中国房子平均寿命25到30年。你的GDP增了好几轮了,可只是多了一套房子而已。可见,这样的GDP不见得符合目前价值判断的认同度,有的增长还不如不增长。

如果GDP是一切,那么中国超过美国指日可待,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因为在西方不怎么重视GDP了。建一个化工厂,就几百亿、上千亿的GDP。西方国家不要,但我们要。它不要的原因是怕污染,我们还顾不得怕污染。这种发展未必是真正的发展。中央倡导科学发展观,点到了要害。我们现在走出去的是硬实力,软实力没有走出去。有时候确实为我们国家的发展而骄傲,但是有时候实在汗颜。中国人现在有钱了,可以拿着支票到处跑,可以摆平世界,但是文化呢?之所以我们跟世界总是闹冲突,就是因为人家不了解你。美国自1897年以来工业生产总量世界第一。去年我们超过了美国,占全球工业生 12 产总量的19.8%,而美国是19.4%。若干年前,要想在美国的迪士尼公园找一件非中国产的小礼品,就已经很难了。所以说,中国的经济影响世界,没有问题。但是文化没有出去。我们现在文化产品出口和进口与发达国家相比差几十倍。你出不去,人家就不了解你,不了解会带来什么呢?第一,解决不了尊重问题。第二,不断发生冲撞的问题。现在西方形容中国是进了瓷器店的大象,表面看来很柔和,并且没有碰碎瓷器的举动,但是瓷器店的老板已经不安了,他担心大象的鼻子一甩,一个罐子就被打碎了,一转身一片瓷器就倒下了。也就是说,关键在于他们不知道中国人按照什么套路出牌。这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没有走出去,别人不了解我们。

从社会管理角度来讲,文化有三个层次:消费文化、认知文化、审美文化。如果我们总是在物欲层面,那是在消费文化状态。这样我们社会的精神品质根本无法提高。达不到认知的文化,进而上升到审美的文化,那么我们就在低层次循环。所以说滑县精神解决的是提升文化品质的问题。这是滑县跨越发展的需要。现在这个时代,中国正在提升文化品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滑县在这方面也要实现超越。

2、明确价值坐标,引领价值追求

滑县精神提供的是价值坐标和价值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但是追求什么样的价值,价值观是什么,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品位和精神享受,甚至我们的生活幸福感。大多数人会认同“中国人活的很累”这种说法。中国经济发展很快,我们口袋里的钱比过去多多了,但是幸福感问题没有解决。中国的幸福指数在全世界倒数前几位。我国的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数的2.3倍,2011年自杀未遂的人是200万,如果这些人都自杀成功的话,一个小的国家就没了。

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却这么痛苦呢?这就是价值追求的问题。我们的价值判断太窄,而且现在越来越窄。究其原因,就是“官本位”的 13 再强化。不当官,你的价值怎么实现?你作为教师当的很好,但是不给你个官做,总觉得缺点什么,他自己感觉这样,别人也是这么看问题。其实,当所有人都认为做官是一切的时候,即使是当官的人也不快乐了。因为中国官员相对来讲权力比较大,但是这个群体相当痛苦。他想当官,就会很焦虑,因为他想当官,却不好意思明说。没有提拔他,他会很焦虑,还不能公开说,这个焦虑只能自己憋屈着。当了官,还得谨慎着、提防着(别人陷害、抓小辫子、防腐败、吃喝也得小心),所以中国的官员是“痛并快乐着”、“爽并小心着”。

用餐有最低消费598元一位、698元一位、898元一位,甚至还有6000元一位的。私人会所

【吃喝风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把打游击、地下党活动这一套全部用了出来。他们的口号仿佛是:习进我退,习退我进,习明我暗,习查我躲。吃一餐换一个地方,打一枪换一个子弹,隐蔽性要强,警惕心要高,以继续吃喝为基本原则,以高度保密为行动纲领。接头暗语:开会。

(看视频)

当评价体系窄了以后,全社会就都没有良好的感觉了,带来的结果就是痛苦。包括钱的问题。有钱的人就快乐吗?不见得。有名的人快乐吗?也不见得。因为我们现在的评价标准是“超过你”,我只有通过“超过你”才能找到我的价值感。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人到德国去旅游,请吃饭的时候,点了一桌子的饭,没有吃完。过来一个老太太让他吃不完打包带走。他说你管得着嘛,钱是我的,我就是不愿意打包。过了一会儿,老太太给公共事业局打电话举报了他。于是这个人被罚了款。理由是,钱是你的,但是资源是人类的。这就是价值观。在欧洲很讲究适度消费。现在我们也在提倡这个。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因为莎士比亚在英国成为大帝国的过程中,改造了这个民族的性格。像法国的先贤祠,埋藏了72贤,墓碑上面篆刻着 14 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所以,不解决价值追求的问题,就会永远在痛苦中挣扎。

所以我们要解决精神追求问题。“滑县精神”代表着我们的精神追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成长过程中要有更高的追求,而不能仅仅把目标放在物欲和功利上。一个区域在成长过程中同样要有更高的追求,而不能仅仅把目标放在物欲和功利上。滑县要实现跨越发展会非常艰难,而滑县精神会引导我们去寻找有价值的追求。就是要有团结的精神,拼搏的劲头,克坚攻难的勇气和智慧,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无私奉献的精神,舍我其谁的抱负。

3、丰富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

丰富精神生活,提升精神世界,这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西方人有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没有饭吃的时候,只有一件事要做,就是找饭吃。有了饭吃以后,生出许多事来,全是精神领域的。你不顺应这个变化,你仍然停留在在解决饭问题的阶段就不行了。我们现在经常在世界上讲,中国的吃饭问题是第一要务。这样说也可以,但是我们静下来想想,仅仅讲这句话不行。人仅仅吃饱了还不行,必须解决精神问题,不解决精神问题这个人就会扭曲了。

“滑县精神”不是解决信仰、信念问题的。但是发展到终极,它必然会触及信仰。因为精神走到一定程度一定境界就是信仰。一讲到信仰,这个问题在在当下可就是大问题了。

中国最缺什么?缺信仰。对于信仰问题有三点看法。第一,社会中有三种人。政治信仰者、宗教信仰者、只强调功利而没有精神追求者。政治信仰者是骨干力量,宗教信仰者是稳定力量,只强调功利而没有精神追求的人有可能成为亡命徒。第二,你要想轻松,就不要有信仰,因为有了信仰就约束了你。但是,你要想活得有意义,就必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存在意义的问题了。人是自然存在的,自然存在怎么能变得有意义呢?要从信仰而来的。第三,信仰看不见。现在 15 共产主义都不常被提起了。因为很多人觉得讲共产主义太遥远了,虚无缥渺,那还提它干吗?其实这是不对的。凡是信仰都看不见,宗教的天堂和共产主义的天堂谁都没有见过,但是宗教的天堂为什么信的人那么多,因为它不仅告诉你天堂在哪里,还告诉你到天堂的路该怎么走。共产主义告诉你那是天堂,但是没有解决好到达的路该怎么走,这就出问题了。

我们早期讲共产主义信仰,后来讲社会主义道路,再后来讲初级阶段,现在讲和谐社会。理论来关照现实,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没有往上走的东西,你只关照现实,就让人感觉媚俗了。没有遥远的目标,哪里会有永恒呢!

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这个合乎历史阶段。但是老是摸着石头过河也不行,浅水区可以,深水区摸不着,一脚踩空就淹死你了。所以每一个举动都非常艰难。所以我们现在提出顶层设计。

滑县精神最后触及的就是我们的社会信仰问题。实现了我们的目标怎么办?——理想、信念。这个理想信念是什么?

这个问题十八大解决了。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初级阶段(三步走、两个百年)---中级阶段——高级阶段,之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二、滑县精神的弘扬和践行

对于滑县精神如何弘扬和践行这个问题,讲两个方面。

一方面,大力宣传。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深化。滑县精神是个开放的系统,挖的越深,开拓面越宽,走的越远,它的价值越大。所以要深化,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我们都应该继续。不能肤浅的解释这四句话,而是作为一个体系来建构。

第二,要实化。所谓的实化就是落地、落实的问题。“滑县精神”是一个理论的东西。但是必须要落到每一位干部群众的实际行为之中。再有,要借助生动的形象来感化群众。什么形象能够感化群众呢?当然是英雄模范。每年我们县都评选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先进模 16 范人物。这些模范是我们平时说的“草根”。但是我们就是要宣传“草根”中的模范,用草根来教育草根。效果非常好,认同度相当高。再一点,要把“滑县精神”注入普通干部群众的生活中,使它生活化,这会更加有利于它的推进。

第三,要强化。这点我们搞的比较好,走到哪个地方都彩旗飘飘,各种场合都讲滑县精神,你想看就看,不想看也得看,你想听就听,不想听也得听。人的意识就是在反复强化的过程中形成的。通过反复强化,让外力来推动我们的行为。

另一方面,从个体角度来讲,我们也要努力做到三点: 第一,自觉接受,主动担当。什么是自觉接受呢?这就跟宗教规律有些相似。可以说是“入者不疑,疑者不入”。除了自觉接受以外,还要主动担当。道德的问题,精神的东西,不能总被人家要求做这做那,应该是你自己想去做才行,只有你想做了才能永恒。

现在为什么很多人说了别人都不信呢?因为你自己就做不到。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灵魂走得远,自己做得到,那么我们的号召才会有说服力。当然不一定用钱来表达,钱不能够能够证明你的一切,有的时候举手投足中你的善良、互助、关爱都能表现出来,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所以我说,作为个体要“主动”担当,别人让你做的,永远是有限的,你走不远,也做不好。只有你自己想做的时候,你才能无限的做下去。

第二,付诸实践,点滴做起。要去实践,不能只是说的好,却不去实践。要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才会有收获和成就。

第三,长期修养,不断提升。精神的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长期修练起来的。人的境界有三个层次。一个境界是为感人的事情所感动,你不能麻木。第二个境界是你的行为感动别人。第三个境界是你为自己的理念和行为而感动,自己感动自己,自己教化自己。到这 17 个时候,你就真的是进入很高的境界了。(加上孔子的己学思想)所以,修养是有始无终的运动,大家要一直不间断地努力。

伟大的事业呼唤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我们要用“滑县精神”渲染干事创业良好氛围,用“务实重干”传递圆梦正能量,用“忠诚、担当”唱响发展主旋律。我们每一个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滑县精神”发扬光大,切实做到忠诚担当、务实重干,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富裕文明、和谐美丽”。

下载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专题授课讲稿[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专题授课讲稿[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课讲稿;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党课讲稿;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

    党课讲稿: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党课讲稿: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按照县委的安排,今天我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为题,与同志们共同重温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焦......

    法律授课讲稿

    举办了《土地承包法》知识讲座 授课人:法制副校长 范怀志 敬的各位领导、村民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为大家作这个法制讲座。应当肯定,由于镇党委、政府重视,今天我就村民......

    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参考答案

    论述题:几十年来,“两弹一星”精神凝结成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激发亿万中华儿女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阔步前进。请分析“两弹一星”精神的......

    论“两弹一星”精神的当代意义

    论“两弹一星”精神的当代意义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党课讲稿2

    弘扬焦裕禄精神 做新时代的老干部工作者 “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访河南兰考县,参观焦裕禄......

    弘扬“红船精神”矢志开拓进取党课讲稿

    弘扬“红船精神”‍矢志开拓进取党课讲稿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强调,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

    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参考答案一

    论述题:几十年来,“两弹一星”精神凝结成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激发亿万中华儿女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阔步前进。请分析“两弹一星”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