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办普通中小学教师队伍情况意见和建议
公办普通中小学教师队伍情况 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强和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政策举措
一、实行专项管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在各县市区事业编制总量内实行专项管理,严禁其他单位以任何形式挪用、借用、挤占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对已挪用、借用、挤占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要逐步收回。
二、加强监督检查。各县市区要严格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检查公办中小学校各种“吃空饷”、违规出借人员等问题,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当事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是 教职工编制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中小学编制管理滞后于教育发展步伐。尽管国务院、教育部、省编委、教育厅市教育局多次对中小学机构设置、教师编制核定与管理等机构编制出台了专项的政策规定,但对中小学校教师岗位设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有效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及教职工补充、转岗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编委没有充分考虑中小学撤并、新建学前教育、外来务工子女增加、教职工调配等因素,导致中小学整体用编计划缺乏统筹规划、合理流动调剂的办法措施,造成了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混乱。编制数一旦核定,几年不变化,而学生数量则是动态变化的,多年不变的教师编制满足不了学生变化的需要,出现有的学校学生人数较少而教师核定人数反而多,学生人数多
教师编制数反而少、高职低聘多的现象,签订合同矛盾突出。
三是教职工编制配置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教育资源区域结构不合理。城乡差别及近年城镇化建设进展的加快,导致乡村生源逐步往乡镇中心校、城区挤。交通便利的城区小学大班化现象严重,边远乡镇的小学、教学点学生不成规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家长都喜欢将孩子送往教育基础设施好、师资力量比较强的城区中小学和乡镇所在地中小学就读。也由于受教育资源、工作环境、地理环境、经济效益的影响,一部分教师通过借用、考试等方式挤向城区或调离教学岗位向外行业流,这种不合理流动造成优秀教师短缺,师资力量不均衡,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是是破解编制管理瓶颈的思路和建议
(一)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在核定和分解各中小学校编制数时,要充分考虑中小学生源变化和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定编方案。根据编制标准核算出需要较大幅度增加编制的地方,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逐步配齐教师和人员。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要定期调整,实行动态管理。一般每 2-3 年进行一次动态管理,对农村中小学、教学点给予倾斜。并及时清理各种形式占用的中小学人员编制,清理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对占用学校编制而不在教育系统工作的人员,要限期与学校脱离关系,并停发工资。
(二)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优化农村学校师资队伍。要
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宏观调控力度,逐步探索合理的教师交流制度,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按照“教师水平要均衡,教师资源配置要均衡的”原则,在教师调配工作中,实行“大稳定、小调整”,县城及乡镇所在学校教师要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考核流动机制,不能一校定终身,要让不务正业的人、滥竽充数的人淘汰出好的环境,然后采取“出一进一”的方式考核选聘补充。聘用一批优秀师范类人才大专以上毕业生边远山区薄弱初中和农村中心小学任教,并有计划地组织农村学校教师和干部到城区学校学习和挂职锻炼,通过顶岗实习等措施,推动城区学校对农村学校“一对一”的帮扶工作,实现城乡教师在教学思想、教研活动、教师进修等方面的同构,在教育资源方面共享,进而带动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建议今后出台文件规定任何部门和单位一律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借出教育系统的要进行彻底的清理,该退回的退回、该调出的调出。
第二篇:中小学普通课桌椅装备实施意见
2009年南京市中小学普通课桌椅装备实施意见
2009年全市中小学普通课桌椅装备工作,将以旧课桌椅的更新装备和新增课桌椅装备二种方式进行,并建立课桌椅装备的常规化机制。现就2009年课桌椅更新和新增二种方式的装备,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更新装备和新增装备课桌椅的定义
1、全市中小学使用六年以上,并且已经损坏不能用的课桌椅。或虽未到六年,但经实地考察确认为已经损坏不能用的课桌椅。定义为“更新装备的课桌椅”。
2、在“扶贫工程”、“三新一亮”工程和其他装备工程中,至今没有更新的旧木制课桌椅,经确认已经破旧不能再用的课桌椅。定义为“更新装备的课桌椅”。
3、新增学校、新增班级和实施“小班化”后,新增的课桌椅和“小班化”课桌椅。定义为“新增装备的课桌椅”。
二、数量及经费政策
1、课桌椅装备要逐步形成一个常规化的机制。在严格控制质量的基础上,建立使用寿命制度,按保质期与使用期,每年确定更新装备的数量。
2、各区县2009年“更新装备的课桌椅”,其更新的数量严格控制在全区县中小学课桌椅总量的10%以内。六合区、溧水县和高淳县(以下简称“一区二县”)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15%。“新增装备的课桌椅”依实际情况而定,不作限制。
3、城区“更新装备的课桌椅”和“新增装备的课桌椅”,其经费,在市财政的切块经费中安排,区县按2008年的配套比例政策筹措配套资金。市教育局不再另外安排专项经费。
4、“一区二县”的“更新装备的课桌椅”,市教育局单独安排课桌椅更新装备的专项经费,给予专项补助。其专项补助方法为:市、区县按8:2的比例,共同筹措。“一区二县”的“新增装备的课桌椅”(包括“小班化”课桌椅)不享受此专项补助政策。按城区的方法执行。
“一区二县”2009年课桌椅更新数量如下:六合区4000套;高淳、溧水二县各为3000套。均以双人套结果计算。总计10000套。如果为单人套则翻倍。
三、2009年课桌椅装备的总要求
1、从2009年起,不论是新增课桌椅,还是更新课桌椅,所有课桌椅的质保期定为六年,有效使用期限(即寿命)定为十年。十年内的课桌椅不得更新。十年内出现的质量问题,在质保期内由生产企业负责,在质保期外,通过必要的维护维修解决。
2、2009年所有更新装备的课桌椅和区县新增的课桌椅、小班化课桌椅,均分别由市、区县分别建立档案。市、区县二级每年开展定期的和不定期的质量和使用情况巡查活动。对供应商的质量、维护等问题,和学校管理、使用情况等建立课桌椅专项档案。并依据巡查的信息,对供应商和学校采取多种形式的奖励与处罚。
3、2009年装备的课桌椅原则上要求为单人型,“新增装备的课桌椅”由区县学校确定款式。所有类别的课桌椅原则上均要求能进行升降调节或同一班级有不同的高度,以确保不同身高与体型的同学的生理特点。在管理和检查中,要求学校能帮助学生调节好高度。不能调节的课桌椅,则要求同一个班级必须按学生的身高,分成三个高度规格。
4、从2009年起,所有进入学校的课桌椅必须贴上《铭牌》。《铭牌》由市装备办统一监制。《铭牌》上要标注清: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编号、质保期、使用年限等数据。
5、所有课桌椅的质量标准、型号规格,均须严格执行“GB/T3976---2002”(《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2002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200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和“GB1858-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等技术标准。
6、市教育装备办将研究制定规范、详实的采购合同文本,各区县和学校要严格按合同与招标文件,强化合同履约与验收。确保2009年装备的课桌椅质量达到新的质量标准。
7、2009年装备的课桌椅,一律使用实木类的桌面材料,如机拼实木板。非实木类的材料,如三聚氰氨板、复合板等,原则上不再允许进入学校。同时,实木类桌面板材料,必须有环保认证,达到环保质量标准。
8、2009年的课桌椅,要求在功能上有所拓展,除在适应不同身高的学生的生理要求上强化外,有条件的区县,要尽可能通过课桌椅的材质、色彩、环保、安全、舒适和预防近视等功能上,提升课桌椅的装备质量与品质,真正实现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怀。
四、2009年课桌椅装备的方法
1、市教育装备办通过举办展示与评审活动,向各区县和学校推荐2009普通课桌椅的款式,并详细提出规格、型号说明与材质要求。
2、全市将继续采取协议供货的方式招标采购和供应。由市教育装备办通过招标,确定2009课桌椅供应商、课桌椅价格体系和合同,并以文件形式通知区县和学校。
3、依据政府采购的要求,原则上要求更新装备的合同由学校与供应商签订,区县与市教育装备办作为鉴证单位。
4、区县技装办与学校联合对课桌椅进行履约验收,市装备办组织人力对区县2009年装备的课桌椅质量情况进行抽查。
5、未参加2009课桌椅展示和评审的供应商,原则上不能参加2009协议供应方式的招标,不能成为2009的供应商。
五、实施日程安排
1、四月各区县完成更新课桌椅和新增课桌椅等装备的计划。
2、四月份中旬,市教育装备办完成课桌椅的选型和招标方案。
3、五月初,完成招标。并将供应商和供应方案、合同范本、验收方法、质量指标等资料印发区县。
4、五月中旬,区县开始以协议供货方式采购。
5、8月下旬,全面完成课桌椅更新装备和新增课桌椅装备的任务。
第三篇:意见和建议
一、肯定意见
1、领导班子成员整体素质较高,在廉洁自律方面能够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口碑较好,在职工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2、领导班子工作雷厉风行,敢抓敢管敢干,执行党的政策和上级指示,不打折扣,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带领全馆职工开拓进取。
3、领导班子笃行务实,馆各项工作思路清晰,内容实际。
4、领导班子团结统一,有较强的团队精神,班子成员分工明确,相互沟通协调。
5、在两学一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学习方面,领导班子政治意识核心意识极强,工作积极主动,采用多种方法开展政治教育活动,学习教育效果非常好。
6、在青年工作方面,领导班子关心青年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对团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非常支持,经常指导馆青年工作,提出很多非常实际的建议。
二、建议和希望
1、在继续开展十九大精神贯彻学习活动中,希望能够将主题教育与天津城市建设事业发展、日常业务工作联系起来,让每个人在工作学习中都能体会到十九大精神以及十九大对我们生活的改变。比如,新时代工作的方向、供给侧改革对工作的改变等。2、2017年开展的党支部书记讲党课教育活动,书记用直白的语言在党课上讲政治、讲形势、讲环境,让党员面对的学习过程变得非常活泼,学习内容变得简明易懂,学习效果非常好,希望能够继续开展。
第四篇:意见和建议
对领导班子意见和建议
(1)领导班子整体政治素质高,在职工中树立了较好的形象。
(2)领导班子有较强的团队精神,班子成员分工明确,相互沟通协调较好,在重大问题决策问题上,严格执行了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制度。充分体现了集体的力量,班子的团结统一。
(3)领导班子敬业心、责任心强,并且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有关要求,不断加强自身作风建设,为全局上下作出好的表率,领导班子经常无休息日,尽心尽职为局机关发展作贡献,不计个人得失。我们今天的不断发展,跟领导班子的努力密不可分。
(4)多组织基层科室交心、谈心活动。及时掌握一线职工的工作动态,加强与一线职工的沟通交流,增强一线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对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及建议
主管领导,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强,善于把握大局,驾驭全局,在政治上、思想上、觉悟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丝不苟地贯彻省公司的决策部署,对待下属员工平易近人,不摆架子。
书记思想水平高,知识面宽广,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作风优秀,成绩显著。
同志理想信念坚定,政治觉悟高, 运用领导智慧和才能,团结带领班子成员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知人善任,协调发挥班子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探索文体系统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考虑问题着眼长远,关心干部职工。
同志:理想信念坚定,政治觉悟高,工作负责,扎实肯干,工作能力强。同志:能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较好地开展了分管的各项工作。同志:政治觉悟高,工作协调能力强,积极性高,注重创新,思想观念先进,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为基层解决困难办实事,工作作风优良。
第五篇: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德育为先,通过建立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规范、导向与激励功能,杜绝片面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师进行奖惩性评价的现象。通过评价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原则
规范与创新相结合。学校应在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充分激发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导向与激励相结合。通过评价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发展。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在对教师个体工作情况进行评价的同时,应该对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育人团队以及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学团队进行评价,培育教师合作文化,实现教师整体发展。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应依据评价内容采取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对教师工作进行终结性评价的同时,注重开展促进教师行为改进的过程性评价。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教师评价应坚持主体的多元化,在引导教师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由领导、同事、家长、学生等多方参与。
三、评价指标与权重
依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精神,结合教师年终考核的需要,在涵盖教师工作德勤能绩等方面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教师工作特点,针对当前教师评价考核中忽视教师教学行为规范、过分注重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重教书轻育人等突出问题,将教师评价的内容分为6个一级指标:职业道德、工作量、工作表现、专业发展、育人效果和合格率。职业道德包括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团结协作等4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不低于10%。其中,遵纪守法主要考察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教学行为规范等情况;爱岗敬业主要考察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敬业精神和事业心等情况;关爱学生主要考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方式和责任心等情况;团结协作主要考察教师的大局意识、与同事及家长的沟通、合作等情况。
工作量包括课时工作量、管理工作量、出勤率3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不高于20%。其中,管理工作量包括教师担任班主任、学科组长、年级组长等管理工作的工作量。
工作表现包括德育工作、教学工作2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不低于20%。其中德育工作主要考察教师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履行全员育人职责、帮助学习或发展困难学生等情况;教学工作主要考察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批改等情况。
专业发展包括继续教育、发展成果、课程开发3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不低于10%。其中,发展成果考察教师撰写典型教育教学案例、教学随笔、反思案例、教学论文等情况;课程开发包括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开设第二课堂或选修课、举办讲座等情况。
育人效果包括习惯养成、身心健康2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不低于20%。其中,习惯养成包括学生在学习、行为等方面的习惯养成情况;身心健康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近视眼发病率、体育达标率等情况。
合格率是指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其权重不高于20%。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为不合格教师:体罚学生造成恶劣影响、出现严重教学事故、从事有偿家教。
四、评价的实施与方法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教师评价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指导学校进行教师评价改革;建立和完善与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相配套的管理、监督制度,为评价改革的实施提供保障。
(二)各校要成立教师工作评价领导小组,下设教师工作评价委员会,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管理干部、教师等人员组成,可吸收学生、家长代表参加。其中,教师代表应占评价委员会总人数的60%以上。评价委员会的职责是:1.依据本意见,结合学校实际,拟定具体的教师评价实施方案。在拟定实施方案时,要在本指导意见所列一、二级指标的框架下,生成三级指标;一级指标的权重不得超出规定范围。2.组织、实施评价。3.公示评价结果。4.负责申诉处理。
(三)学校教师工作评价委员会组织考评小组、年级组、学生及家长对教师进行评价。具体方法如下: 职业道德由考评小组、年级组、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网上投票、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评价结果可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其中考评小组意见占40%左右,年级组意见占30%左右,学生和家长意见占30%左右。
工作量主要由考评小组根据本学校工作量计算办法和考勤办法进行认定。
工作表现由考评小组、年级组、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网上投票、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评价进行。在评价结果中考评小组意见占40%左右,年级组意见占40%左右,学生和家长意见占20%左右。
专业发展主要由考评小组根据教师的日常专业活动记录和提交的发展成果进行认定。
育人效果主要由考评小组根据学生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对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团队进行评价。
合格率由考评小组依据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进行认定。
五、评价结果的运用
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旨在激励、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评价结果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也可作为教师考核、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