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精选多篇)

时间:2020-11-30 09:4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

第一篇:《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校长篇)

成志教育:《指南》落地的校本实践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

作为清华园里的一所小学,我们思考的是如何以《指南》为行动的指南针,在传承学校百年“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传统中,科学又接地气地落实,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成志教育:《指南》落地的行动纲领

清华附小从成志学校走向成志教育,始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进而为学生奠定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础。

学校以成志教育为价值引领,在《指南》落地中起到统领性、关键性的作用。成志教育,既是理论主张,又是教育过程。“志”有三层含义:一是“志向”的“志”,指个体心中向往的目标,具有理想性、抱负性;

二是“意志”的“志”,指行动中所磨炼出来的意志品质,具有坚定性、稳定性;

三是“志业”的“志”,指个人对于所确定目标有强烈的实现愿望和行动能力,具有社会性、情感性。这三种含义之间互通、转化并相互交织。成志教育引领个人和家庭,服务社会、国家和人类的奠基作用,让这种教育作用超越“小我”,影响长远,最终成就一个“大我”,从而高位形成《指南》的校本化表达。

“1+x课程”:《指南》落地的主要渠道

清华附小“1+x课程”是学校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构建的主要实践载体,更是《指南》落地的主要渠道。“1+x课程”契合《指南》强调的学段衔接、全程育人,纵向结构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学科教学、活动与学生生命成长需求点和生长点紧密结合,形成围绕学生德育发展而进行的课程开发与实施。

“1+x课程”横向结构上,契合《指南》强调的全员育人,协同育人。“1”凸显学科价值,既不折不扣优质落实德育课程,又用好并挖掘学科精神属性与独特育人功能。以《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为阵地。同时,各学科以民族精神、核心价值观等精神价值主题,统整教材单元,通过学科内单元、跨学科单元、学科内外单元打通,获得学科素养与精神价值的共生。

“x”强调活动创生,以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实现活动育人。清华附小制定学校的品格发展纲要,形成了校本化的六大主题教育目标和操作载体。通过提供实践场域,为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提供路径,并形成了四类活动,即:考察式主题活动、公益服务、创意与制作、情境体验。

学校注重强化仪式教育,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强化养成教育。在此基础上,聚焦于外显的、可触摸的形式,将“微笑、感谢、赞美”作为三张名片,这三张名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变成了可操作的外化的具体行为,洋溢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礼仪之邦的修养。

大数据+关键事件:《指南》落地的特色评价

“大数据+关键事件”,是清华附小创新学生的品德评价,以评促激励,以评促成长。

我们基于大数据,构建学生品格养成的个性化分析系统。每学期为学生提供2300多份《成志少年品格发展综合分析报告》。从行为习惯、学习动机、意志品质,全面地对学生综合素养做出评价。对学生进行个体成长轨迹的描述,实现个体数据积累,通过评价跟踪、激励与促进,对学生整体发展状况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将评价聚焦到一个个完整的人。

我们采用简洁的语言、代表性的图片影像等方式,如实记述关键事件对学生品德成长的重要影响,主动勾勒品德成长“图谱”。成长中关键事件的动态描述,让评价从外在要求转化为激发学生个体的内在追求,促进学生的品德养成。

段部管理+整合包班:《指南》落地的重要保障

成志教育以“段部管理+整合包班”的制度创新,作为《指南》落地的重要保障,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在成志教育价值观塑造基础上,通过使命驱动的整合管理,形成分布式、扁平化的段部管理结构。变校级职能部门为学生品德养成研究部门——学生素养中心,提供研究生产力。变年级组、学科组为段部实体管理,采用段长负责制,使学段成为学校的事业部门,拥有德育、教学、人事的管理权,由段部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了教师首先是教育者,其次才是学科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师打破学科界限“全员育人”。

学校打破教研组,把年级办公室改为各研究室,教师办公地点设在班级,班级成了育人创造空间,至少两位教师全程陪伴学生,关注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低年段两位不同学科或不同性别或不同年龄教师优化组合,作为正副班主任,整合包班,互为助教,共同承担育人责任,进而形成班级教室、学校资源、文化环境等全方位育人创造空间。

把握《指南》精神领会要义所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立人中学厉佳旭

文字解读:新在哪里?

《指南》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任务和新要求,需要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深刻领会、认真贯彻。

新的形势背景。《指南》的及时出台,可以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探索和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可靠的方向保障和动力支持。可以说,《指南》是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治国理政理念与战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域内主动开展的一场低调的“调整”和及时的“更新”。

新的目标定位。在德育的总体目标上,《指南》重点提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两项新内容。在学段目标中,又将其予以具体分解和体现。

新的德育内容。和以往文件的德育内容包罗万象不同,《指南》提出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五个重点方面的教育。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需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在德育内容中既是新增又是核心的部分,且贯穿于整个文件始终。值得一提的是,《指南》还在具体的阐述中,与时俱进,新增了许多内容。如,强调“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重视“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等。

新的途径方法。《指南》列出了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条主要育人途径,并提出了具体要求。这种概括便于理解,也易于实践。其中,有“积极建设学校标志性景观”“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开展仪式教育活动”“组织研学旅行”“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等不少最新的经验和方法,值得重视和借鉴。

文件意图:指向何处?

《指南》开篇即指出要“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不难看出,确保“方向正确”是核心词,也是《指南》的要义所在。

指向政治担当。教育从来都存在于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并担负着特定的政治使命。学校教育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保证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这是当前我国教育的应有担当。

指向立德树人。这是中央首次把“德”作为核心因素,把“人”作为唯一目的来阐述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份《指南》是十八大后教育部就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立什么德”“树什么人”以及如何“立德”“树人”而拟定的专项文件。

指向教育规律。教育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自身的规律,同时,要尊重差异,实事求是。《指南》在德育目标的设置上,大致以三年为一个阶段,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求真务实。在“德育原则”的确立和“实施途径和要求”中,更充分地坚持和体现了“遵循规律”这一科学、严谨态度,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避免灌输和说教。因此,在贯彻《指南》行动中,要尊重实际、遵循规律、讲究方法、创新载体,努力避免“高、大、全、空”,流于形式。

指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核心素养是检验学校立德树人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重中之重。《指南》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牛鼻子指导学生自觉把个人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引领学生成长、成人和成才。

育人自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

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楼朝辉

作为小学一线教育工作者,我经常能感受到一些学校德育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德育与学校其他工作融合不够;

德育形式创新不足;

德育与学生生活实际贴得不紧等。学校德育工作的诸多阻隔归结到一点,就是学校育人者对每个学生的差异关注不够,育人自觉不足。杭州市天长小学近30年来一直践行差异教育,在育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读懂孩子:专业发展助力孩子成长

育人自觉,必须先读懂孩子、了解孩子。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教师专业性的体现,教师需要借助五官及技术手段辨识学生的行为,回应学生的各种需求,这种回应包括即时回应和基于数据分析后的回应。通过观察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解读,或者在数据沉淀的基础上赋予教育理解,从中寻找教育契机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天长小学的每位教师都有计划地通过对儿童进行观察,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规律,了解孩子的个性,让自己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帮助自己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定位,从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

一支强大且富有个性的班主任队伍,能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助力。学校全力支持班主任的成长,通过年级会诊、eap校本培训、班主任研讨会以及班主任技能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提升班主任治班育人的专业能力。天长小学的班主任各个有“绝活”。每位班主任老师自身对育人工作的深入理解,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多种可能。

潜在课程:创新文化育人的德育路径

《指南》在德育的实施途径和要求里指出:要根据每个学校的不同,根据所处学校的社区、环境的具体情况,发动全体教职员工,创新德育路径,丰富德育平台。每个学校的历史文化、人物建筑、教育空间等都是极具特色的课程资源,都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和路径。

活动创设:融合学生的生活世界

《指南》指出: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活动育人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很多活动的目标不凸显,因此,在活动创设中,需要育人者聚焦学生,使系列活动的内核有一定逻辑性,这样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天长小学以“交往”为内核,不断创新德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融合起来,以学生逐步展开的生活为基础,整合构建基于交往的德育活动课程内容;

将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现代意识相结合,使德育的具体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在伙伴团队交往中促进每个学生的德性成长。通过伙伴节、跨班交流、自主春游活动、校际秘密伙伴等载体为学生与学生的交往创设平台,引导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完成从竞争到协作的价值观转变。

育人共同体:集聚三位一体育人合力

《指南》里提到要协同育人,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

天长小学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据,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班主任通过家访、电话访问、建立qq群、微信沟通等方式与家庭经常联系,互相反映学生表现情况和提出教育建议。每个学期利用家长会、“家长会客厅”、每月的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情况,倾听家长意见,以提高教育效益。尤其是每月一次的“家长会客厅”活动,就是通过机制运行的方式,让教师和家长共同讨论一个月中孩子出现的成长问题,将很多育人的问题解决在了萌芽阶段。

《指南》吹响立德树人的冲锋号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杨培明

作为广大基层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指南》要求,需要凝练教育思想,弘扬先进教育理念,继承学校文化传统,建构校本德育体系,建立长效德育机制。应着力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教育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其本质是价值引领,体现在对完整的人的塑造,促进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进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人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成就人生的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八一学校师生座谈时强调:“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础教育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方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牢牢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开展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道德发展水平,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务求实效、入脑入心。

以机制建设为重点

德育机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指南》相当大的篇幅围绕德育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展开,如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创新途径和载体”等等。德育工作还需要从学校治理上下功夫,明确岗位职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保障机制。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学校实际工作中“重分数、轻育人”的局面,必须改变“唯分数论”的教育评价机制,完善高考选拔机制,建立过程性、发展性、写实性的学生评价机制和基于全面质量的教师评价机制,突出育人导向;

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应该重视德育科研工作队伍建设,让中小学德育从丰富的实践走向理论自觉,建立有效的德育科研机制。

以课程建设为抓手

课程是学生成长的平台和跑道,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需要整体建构学校课程体系,确保德育目标全面落实。这就需要整体建构包括德育课程在内的学校课程体系,从课程规划到实施、评价,统筹安排,将德育活动和主题实践纳入到课程体系范畴,全面实施,整体推进,科学评价;

在德育课程的实施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全面发展,在广阔的社会实践的舞台上锻炼成才;

要充分发挥体育、美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育人。

做德育工作的践行者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赵彦

校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德育培养应贯穿始终,不遗点滴。作为一名小学德育工作者,我深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也迫切感受到学校德育工作需要更高层面的引领与指导。

德育课程育人

《指南》中提出要实践育人,开展各类主题实践。中关村第四小学在发挥品德课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在其他学科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同时注重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大眼睛”系列课程之“小脚丫走北京”的开设始于2009年,其前身是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发展过程中,其逐渐从简单的社会实践、春秋游等活动走向校本德育课程,课程结构也不断完善,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性实践。“大眼睛”游学课程包括资源开发、目标统整、内容设计与实施、评价等环节。“大眼睛”游学课程的目标分为“行为品质”目标和“学习能力”目标两个方面,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大眼睛”游学课程历经近8年的充实发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计紧密结合北京人文、历史和文化特点进行整体设计,努力突出实践性、探究性和综合性。

主题活动育人

《指南》强调活动育人。“四小少年看世界”是中关村第四小学六年级少先队员们的传统活动,通过讨论地区、国家和国际新闻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对于多元世界的理解,使之形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大视野,为成为“忠于祖国,做负责任的未来世界公民”奠定基础,培养学生搜集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批判思考与学习创新、团队协作与交流表达的能力。“四小少年看世界”少先队主题活动在中关村第四小学已经开展了7年。学校少先队通过日常教育活动与少先队课程学习引导学生增进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与信任感,培养有担当、负责任的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思维能力的未来世界公民!

校园节日育人

《指南》提出要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节会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充实学生校园生活,磨炼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中关村第四小学设立了许多自己的节日,如“电影日”“双胞胎日”“书窝日”“义卖日”“交换日”“感恩日”“帽子日”。如“书窝日”里,学校操场布满形态各异的小书窝,有的是帐篷,有的是吊床,有的是废弃的纸箱子,而书窝里,则藏着一个个认真读书的“小书虫”;

“交换日”里,学生们拿来各自的物品互相交换,还有不认识的学生互相交换思想……

中关村第四小学的“校园节日”课程为学生们创造了公共生活空间,它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告诉我们:充实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非是宏大命题,它可以存在于每一项具体的教育行为里。

家校合作全方位多渠道落实《指南》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五中学武杰

家校合作育人是贯彻落实《指南》的指导原则与重要途径。

《指南》要求:“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这就要求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学校需要组织家长与学生一起开展学习优良家训、传承优良家风活动;

组织开展家教论坛、家教沙龙,办好家长学校,科学开设家教课程,提高家长素质;

培植健康家庭教育理念,建设和谐家庭。

实施家校合作育人需要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指南》指出:要形成“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坚持协同配合”。这就要求建设家长委员会,让家长走进校园参与教育、监督教育、支持教育、理解教育、学会教育。建设学校、年级、班级和社区家长委员会;

实施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家委会主任值班日、家长安全巡查日制度;

完善家长列席学校办公会,参与教师评价,参与学生评价机制。要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实现家长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

家校合作育人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教育力量。学校教育要重视生活教育、实践育人,要坚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只有家校共育,才能形成育人合力,才能保证《指南》的有效落实。具体而言,家校合作应培养学生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良好心态和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养成良好心态、塑造健全人格。

建立落实《指南》常态化育人机制,离不开家长的合作与参与。学校要把《指南》印发给每一个家庭,让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实施德育工作计划。学校要引导家庭教育理念,指导家庭教育方法,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培养合格家长、合格父母。学校要建设成长共同体,促进家长、学生、教师共成长,探索现代家校合作育人新途径。学校要利用“互联网+”,建设家校合作德育平台,开设学校微信公众号,在有关媒体上进行《指南》的宣传和学习报道,并通过相关信息技术手段,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学习、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学校要利用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学科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指南》,将实施《指南》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将落实《指南》情况纳入教师与班主任工作考核管理。

《中国教育报》2017年09月20日第10版版名:课程周刊·专题

贯彻《指南》重在校本德育课程建设

浙江省宁波中学李永培

德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内在逻辑性。在学习贯彻《指南》的过程中,积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体现育人要求、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以校为本的德育课程体系,是创新德育载体、提升德育效果、促进学校德育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工程。

校本德育课程体系的基础架构

如果说《指南》是对学校德育方向的把握,那么,校本德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架构就是一种基于学校办学哲学和培养目标的路径选择。在基础教育阶段,行为规范和基本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仍然是学校德育的共同基础;

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性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德育认知的重要来源;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参与、过程体验和德育实践是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有效载体;

榜样引领、学校文化浸润和价值渗透则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为了提升效果,各学段之间承上启下的学段衔接课程应当引起校本课程设计者的足够关注。各学段德育目标随着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提升而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施途径也会因学校性质而有所不同。校本德育课程的设计要考虑整体性、层次性和渐进性,考虑各项教育活动的系统、自洽和内容的逻辑关联性。同时,由于德育效果滞后的特点,在课程实施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环节,既要重视形成性效果,更要强调教育效果的发展性预期。

校本德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指南》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实施途径提出的整体且细化的规定性要求,为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打开了全新视野。

实践育人。以“主题实践、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和志愿服务”为主线的社会实践的首次系统表达,阐述了学校德育践行和体验的新要求,以及层次性和个性化特点,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指标构成。

管理育人。《指南》在原有的“以导为主,管导结合”基础上,强调了学校和教师作为管理主体的职责性要求,强调了学生作为养成性学习主体的制度约束的必要性,强调了制度和规范也是一种教育的途径。同时,通过强调对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关爱,要求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区分“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防止形成教育误区。

协同育人。《指南》把“协同育人”列为学校德育的实施途径,将进一步强化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家庭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

校本德育课程与学校课程的融合和整体化

置于学校课程大视野中的校本德育课程,它与学校课程相互融合、互为依托,是学校课程的有机架构。校本德育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接轨和融通是一个优化设计的过程,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基于学科基础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体验和践行,校本德育课程只有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各个领域,才能更好地凸显课程的价值,最大限度地绽放校本德育课程的生命力。

学校课程对学生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建构校本德育课程需要从学段特点、教育目标、实施途径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考量,需要整体设计、分步选择、预留接口、适度可调。在浙江省教育厅创建示范性特色普通高中活动过程中,宁波中学在2012年构建的“品学共融,个性发展”课程体系,通过“智能基础课程”“志趣专长课程”和“意志品行课程”三大课程领域的有机组合,以及必修课程、限定选修课程和自主选修课程的有效互补,无缝对接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学术型高中的培养目标,体现了校本德育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

准确把握《指南》精神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陈秀珍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指南》之后,感触很深:一是《指南》中完备的德育工作建设体系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落实途径等给予了明确指导;

二是依托《指南》精神,学校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以《指南》精神为指引,实现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化

在完善学校德育组织机构和德育实施方面,我们要完善学生的德育常规管理,细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同时明确学生德育导向,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学校从党总支到团委,从校长到德育处、从年级组到班主任、从社区到家委会、从课程到活动,都要有明确、规范的工作目标和流程。在领悟《指南》精神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将德育目标序列化,形成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德育目标内容体系。同时,将德育内容课程化,学科教学要有明晰的三维目标,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落实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发利用好系列化的德育校本课程等。同时,学校对重大纪念日、节日和有关时事,按照“一月一主题教育”的要求,统筹安排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学生论坛和学校大型德育活动,注重活动的序列开展,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教育的有效性。

以《指南》精神为指引,做到学校德育工作精细化

《指南》提出要细化学生的行为规范,这就要求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实施精细化设计与精细化管理。

首先,德育计划的制定既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又要结合学校的教育实际。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行为与心理特点、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的文化特色、生源所在地的文化环境、生源的层次、教师德育管理水平、学校德育工作的优势和不足等因素。其次,要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构建由校长负总责、德育处组织落实、年级组重团队配合、班主任抓班级常规管理的制度,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再其次,要完善、细化德育内容。如,在德育常规要求、核心价值观教育、家校合作、法制教育、理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创设立体化德育空间,提出明确、规范的要求。

以《指南》精神为指引,坚持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化

要做到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化发展,首先要夯实德育工作基础。完善德育体系、细化德育内容与德育途径,在此基础之上,把德育工作科研化、课程化,创新德育途径,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内容。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积累,我校在班主任队伍建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要在《指南》精神的指引下形成我校的德育工作特色。

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我校坚持每年开展“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班主任个人工作研讨会”“班主任工作室”三项活动,使班主任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如何更好地整合三项活动,使之形成实效性强的“三位一体”的班主任队伍培养模式,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指南》明确指出,要“开展认识自我……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这与我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不谋而合。目前,我校在初二年级和高一年级每周开设一节生涯规划课,并自主研发了生涯教育校本教材——《初中生涯发展导航》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高中生涯发展导航》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根据新一轮中、高考改革方案提出的“尊重、鼓励学生自主发展、自主规划未来”要求,我校将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中高考改革要求有机结合,指引学生科学地选课、选科、选考、选专业。我们还将不断完善生涯规划校本课程,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指南。

第二篇:《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推荐)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校长篇)

成志教育:《指南》落地的校本实践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窦桂梅

作为清华园里的一所小学,我们思考的是如何以《指南》为行动的指南针,在传承学校百年“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传统中,科学又接地气地落实,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成志教育:《指南》落地的行动纲领

清华附小从成志学校走向成志教育,始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进而为学生奠定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础。

学校以成志教育为价值引领,在《指南》落地中起到统领性、关键性的作用。成志教育,既是理论主张,又是教育过程。“志”有三层含义:一是“志向”的“志”,指个体心中向往的目标,具有理想性、抱负性;二是“意志”的“志”,指行动中所磨炼出来的意志品质,具有坚定性、稳定性;三是“志业”的“志”,指个人对于所确定目标有强烈的实现愿望和行动能力,具有社会性、情感性。这三种含义之间互通、转化并相互交织。成志教育引领个人和家庭,服务社会、国家和人类的奠基作用,让这种教育作用超越“小我”,影响长远,最终成就一个“大我”,从而高位形成《指南》的校本化表达。

“1+X课程”:《指南》落地的主要渠道 清华附小“1+X课程”是学校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构建的主要实践载体,更是《指南》落地的主要渠道。“1+X课程”契合《指南》强调的学段衔接、全程育人,纵向结构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学科教学、活动与学生生命成长需求点和生长点紧密结合,形成围绕学生德育发展而进行的课程开发与实施。

“1+X课程”横向结构上,契合《指南》强调的全员育人,协同育人。“1”凸显学科价值,既不折不扣优质落实德育课程,又用好并挖掘学科精神属性与独特育人功能。以《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为阵地。同时,各学科以民族精神、核心价值观等精神价值主题,统整教材单元,通过学科内单元、跨学科单元、学科内外单元打通,获得学科素养与精神价值的共生。

“X”强调活动创生,以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实现活动育人。清华附小制定学校的品格发展纲要,形成了校本化的六大主题教育目标和操作载体。通过提供实践场域,为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提供路径,并形成了四类活动,即:考察式主题活动、公益服务、创意与制作、情境体验。

学校注重强化仪式教育,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强化养成教育。在此基础上,聚焦于外显的、可触摸的形式,将“微笑、感谢、赞美”作为三张名片,这三张名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变成了可操作的外化的具体行为,洋溢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礼仪之邦的修养。

大数据+关键事件:《指南》落地的特色评价

“大数据+关键事件”,是清华附小创新学生的品德评价,以评促激励,以评促成长。我们基于大数据,构建学生品格养成的个性化分析系统。每学期为学生提供2300多份《成志少年品格发展综合分析报告》。从行为习惯、学习动机、意志品质,全面地对学生综合素养做出评价。对学生进行个体成长轨迹的描述,实现个体数据积累,通过评价跟踪、激励与促进,对学生整体发展状况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将评价聚焦到一个个完整的人。

我们采用简洁的语言、代表性的图片影像等方式,如实记述关键事件对学生品德成长的重要影响,主动勾勒品德成长“图谱”。成长中关键事件的动态描述,让评价从外在要求转化为激发学生个体的内在追求,促进学生的品德养成。

段部管理+整合包班:《指南》落地的重要保障

成志教育以“段部管理+整合包班”的制度创新,作为《指南》落地的重要保障,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在成志教育价值观塑造基础上,通过使命驱动的整合管理,形成分布式、扁平化的段部管理结构。变校级职能部门为学生品德养成研究部门——学生素养中心,提供研究生产力。变年级组、学科组为段部实体管理,采用段长负责制,使学段成为学校的事业部门,拥有德育、教学、人事的管理权,由段部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了教师首先是教育者,其次才是学科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师打破学科界限“全员育人”。

学校打破教研组,把年级办公室改为各研究室,教师办公地点设在班级,班级成了育人创造空间,至少两位教师全程陪伴学生,关注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低年段两位不同学科或不同性别或不同年龄教师优化组合,作为正副班主任,整合包班,互为助教,共同承担育人责任,进而形成班级教室、学校资源、文化环境等全方位育人创造空间。

把握《指南》精神 领会要义所在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立人中学 厉佳旭

文字解读:新在哪里?

《指南》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任务和新要求,需要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深刻领会、认真贯彻。

新的形势背景。《指南》的及时出台,可以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探索和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可靠的方向保障和动力支持。可以说,《指南》是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及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治国理政理念与战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域内主动开展的一场低调的“调整”和及时的“更新”。

新的目标定位。在德育的总体目标上,《指南》重点提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两项新内容。在学段目标中,又将其予以具体分解和体现。

新的德育内容。和以往文件的德育内容包罗万象不同,《指南》提出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五个重点方面的教育。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需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在德育内容中既是新增又是核心的部分,且贯穿于整个文件始终。值得一提的是,《指南》还在具体的阐述中,与时俱进,新增了许多内容。如,强调“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重视“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等。新的途径方法。《指南》列出了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条主要育人途径,并提出了具体要求。这种概括便于理解,也易于实践。其中,有“积极建设学校标志性景观”“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开展仪式教育活动”“组织研学旅行”“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等不少最新的经验和方法,值得重视和借鉴。

文件意图:指向何处?

《指南》开篇即指出要“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不难看出,确保“方向正确”是核心词,也是《指南》的要义所在。

指向政治担当。教育从来都存在于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并担负着特定的政治使命。学校教育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保证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这是当前我国教育的应有担当。

指向立德树人。这是中央首次把“德”作为核心因素,把“人”作为唯一目的来阐述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份《指南》是十八大后教育部就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立什么德”“树什么人”以及如何“立德”“树人”而拟定的专项文件。

指向教育规律。教育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自身的规律,同时,要尊重差异,实事求是。《指南》在德育目标的设置上,大致以三年为一个阶段,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求真务实。在“德育原则”的确立和“实施途径和要求”中,更充分地坚持和体现了“遵循规律”这一科学、严谨态度,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避免灌输和说教。因此,在贯彻《指南》行动中,要尊重实际、遵循规律、讲究方法、创新载体,努力避免“高、大、全、空”,流于形式。指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核心素养是检验学校立德树人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重中之重。《指南》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牛鼻子指导学生自觉把个人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引领学生成长、成人和成才。

育人自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 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 楼朝辉

作为小学一线教育工作者,我经常能感受到一些学校德育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德育与学校其他工作融合不够;德育形式创新不足;德育与学生生活实际贴得不紧等。学校德育工作的诸多阻隔归结到一点,就是学校育人者对每个学生的差异关注不够,育人自觉不足。杭州市天长小学近30年来一直践行差异教育,在育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读懂孩子:专业发展助力孩子成长

育人自觉,必须先读懂孩子、了解孩子。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教师专业性的体现,教师需要借助五官及技术手段辨识学生的行为,回应学生的各种需求,这种回应包括即时回应和基于数据分析后的回应。通过观察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解读,或者在数据沉淀的基础上赋予教育理解,从中寻找教育契机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天长小学的每位教师都有计划地通过对儿童进行观察,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规律,了解孩子的个性,让自己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帮助自己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定位,从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一支强大且富有个性的班主任队伍,能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助力。学校全力支持班主任的成长,通过年级会诊、EAP校本培训、班主任研讨会以及班主任技能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提升班主任治班育人的专业能力。天长小学的班主任各个有“绝活”。每位班主任老师自身对育人工作的深入理解,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多种可能。

潜在课程:创新文化育人的德育路径

《指南》在德育的实施途径和要求里指出:要根据每个学校的不同,根据所处学校的社区、环境的具体情况,发动全体教职员工,创新德育路径,丰富德育平台。每个学校的历史文化、人物建筑、教育空间等都是极具特色的课程资源,都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和路径。

活动创设:融合学生的生活世界

《指南》指出: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活动育人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很多活动的目标不凸显,因此,在活动创设中,需要育人者聚焦学生,使系列活动的内核有一定逻辑性,这样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天长小学以“交往”为内核,不断创新德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融合起来,以学生逐步展开的生活为基础,整合构建基于交往的德育活动课程内容;将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现代意识相结合,使德育的具体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在伙伴团队交往中促进每个学生的德性成长。通过伙伴节、跨班交流、自主春游活动、校际秘密伙伴等载体为学生与学生的交往创设平台,引导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完成从竞争到协作的价值观转变。育人共同体:集聚三位一体育人合力

《指南》里提到要协同育人,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

天长小学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据,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班主任通过家访、电话访问、建立QQ群、微信沟通等方式与家庭经常联系,互相反映学生表现情况和提出教育建议。每个学期利用家长会、“家长会客厅”、每月的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情况,倾听家长意见,以提高教育效益。尤其是每月一次的“家长会客厅”活动,就是通过机制运行的方式,让教师和家长共同讨论一个月中孩子出现的成长问题,将很多育人的问题解决在了萌芽阶段。

《指南》吹响立德树人的冲锋号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杨培明

作为广大基层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指南》要求,需要凝练教育思想,弘扬先进教育理念,继承学校文化传统,建构校本德育体系,建立长效德育机制。应着力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教育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其本质是价值引领,体现在对完整的人的塑造,促进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进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人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成就人生的幸福。总书记在与北京八一学校师生座谈时强调:“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础教育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方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牢牢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开展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道德发展水平,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务求实效、入脑入心。

以机制建设为重点

德育机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指南》相当大的篇幅围绕德育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展开,如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创新途径和载体”等等。德育工作还需要从学校治理上下功夫,明确岗位职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保障机制。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学校实际工作中“重分数、轻育人”的局面,必须改变“唯分数论”的教育评价机制,完善高考选拔机制,建立过程性、发展性、写实性的学生评价机制和基于全面质量的教师评价机制,突出育人导向;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应该重视德育科研工作队伍建设,让中小学德育从丰富的实践走向理论自觉,建立有效的德育科研机制。

以课程建设为抓手

课程是学生成长的平台和跑道,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需要整体建构学校课程体系,确保德育目标全面落实。这就需要整体建构包括德育课程在内的学校课程体系,从课程规划到实施、评价,统筹安排,将德育活动和主题实践纳入到课程体系范畴,全面实施,整体推进,科学评价;在德育课程的实施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全面发展,在广阔的社会实践的舞台上锻炼成才;要充分发挥体育、美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育人。

做德育工作的践行者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 赵彦 校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德育培养应贯穿始终,不遗点滴。作为一名小学德育工作者,我深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也迫切感受到学校德育工作需要更高层面的引领与指导。

德育课程育人

《指南》中提出要实践育人,开展各类主题实践。中关村第四小学在发挥品德课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在其他学科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同时注重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大眼睛”系列课程之“小脚丫走北京”的开设始于2009年,其前身是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发展过程中,其逐渐从简单的社会实践、春秋游等活动走向校本德育课程,课程结构也不断完善,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性实践。“大眼睛”游学课程包括资源开发、目标统整、内容设计与实施、评价等环节。“大眼睛”游学课程的目标分为“行为品质”目标和“学习能力”目标两个方面,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大眼睛”游学课程历经近8年的充实发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计紧密结合北京人文、历史和文化特点进行整体设计,努力突出实践性、探究性和综合性。

主题活动育人

《指南》强调活动育人。“四小少年看世界”是中关村第四小学六年级少先队员们的传统活动,通过讨论地区、国家和国际新闻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对于多元世界的理解,使之形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大视野,为成为“忠于祖国,做负责任的未来世界公民”奠定基础,培养学生搜集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批判思考与学习创新、团队协作与交流表达的能力。“四小少年看世界”少先队主题活动在中关村第四小学已经开展了7年。学校少先队通过日常教育活动与少先队课程学习引导学生增进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与信任感,培养有担当、负责任的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思维能力的未来世界公民!校园节日育人

《指南》提出要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节会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充实学生校园生活,磨炼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中关村第四小学设立了许多自己的节日,如“电影日”“双胞胎日”“书窝日”“义卖日”“交换日”“感恩日”“帽子日”。如“书窝日”里,学校操场布满形态各异的小书窝,有的是帐篷,有的是吊床,有的是废弃的纸箱子,而书窝里,则藏着一个个认真读书的“小书虫”;“交换日”里,学生们拿来各自的物品互相交换,还有不认识的学生互相交换思想„„

中关村第四小学的“校园节日”课程为学生们创造了公共生活空间,它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告诉我们:充实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非是宏大命题,它可以存在于每一项具体的教育行为里。

家校合作 全方位多渠道落实《指南》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五中学 武杰

家校合作育人是贯彻落实《指南》的指导原则与重要途径。

《指南》要求:“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这就要求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学校需要组织家长与学生一起开展学习优良家训、传承优良家风活动;组织开展家教论坛、家教沙龙,办好家长学校,科学开设家教课程,提高家长素质;培植健康家庭教育理念,建设和谐家庭。实施家校合作育人需要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指南》指出:要形成“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坚持协同配合”。这就要求建设家长委员会,让家长走进校园参与教育、监督教育、支持教育、理解教育、学会教育。建设学校、年级、班级和社区家长委员会;实施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家委会主任值班日、家长安全巡查日制度;完善家长列席学校办公会,参与教师评价,参与学生评价机制。要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实现家长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

家校合作育人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教育力量。学校教育要重视生活教育、实践育人,要坚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只有家校共育,才能形成育人合力,才能保证《指南》的有效落实。具体而言,家校合作应培养学生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良好心态和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养成良好心态、塑造健全人格。

建立落实《指南》常态化育人机制,离不开家长的合作与参与。学校要把《指南》印发给每一个家庭,让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实施德育工作计划。学校要引导家庭教育理念,指导家庭教育方法,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培养合格家长、合格父母。学校要建设成长共同体,促进家长、学生、教师共成长,探索现代家校合作育人新途径。学校要利用“互联网+”,建设家校合作德育平台,开设学校微信公众号,在有关媒体上进行《指南》的宣传和学习报道,并通过相关信息技术手段,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学习、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学校要利用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学科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指南》,将实施《指南》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将落实《指南》情况纳入教师与班主任工作考核管理。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第三篇: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心得体会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对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作为一线小学教师,本学期我认真学习了《指南》,从中受益匪浅,也对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指南》中指出了小学中高年级的德育目标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而要做到这一点,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因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将粗话,要讲文明礼貌,要求学生不乱仍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深入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积极 引导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德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以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如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我组织本班同学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争做符合时代要求的青少年”的评比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纪录片,还有关于国防、自然、科技题材的优秀影像作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以及国防教育和环境教育。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第四篇: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长田中心小学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要求,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工作方针,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推动德育工作全面开展,努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为学生成人、成才、成杰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师资队伍学习,深入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牢固树立“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观念,增强每一位班主任老师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规范制度,强化管理。

2、定期开展班主任例会,加强班主任之间优秀管理经验和管理案例的交流,在学习、交流和思考中博采众长,积淀经验,更新观念,引领实践。鼓励人人都做智慧型的班主任,推荐优秀班主任交流自己的管理经验和做法,鼓励班主任勤写德育随笔,把自己与学生、家长的故事及时的记录下来,加以总结。以进一步提高我校德育工作水平,让“孩子的习惯是我的责任,孩子的智慧是我的品味,孩子的未来是我的动力”成为全体班主任的共识。

二、继续深化德育管理,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站在面向未来,面向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抓好常规工作,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和文明礼仪训练中,关注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件小事,持之以恒地反复抓,提高管理的针对性、时效性,努力做到抓细节不含糊,抓问题不手软,优化育人情境,提升学生文明形象。让人人都能自觉做到“三好”:在学校,做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里:做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有教养,有责任,守公德的好公民。

1、扎实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把语言文明作为抓学生规范的切入点,要求校园内外使用礼貌用语,倡导主动问好、排队礼让等“礼仪行动”。

每学期各班至少开展一次以“讲文明、讲礼仪”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制定班级文明公约,进行班级“文明之星”评比,让全校都参与对学生的文明礼仪评议,使学生养成文明、健康向上的优秀品质。

2、进一步加强文明班检查评比制度,促进各班班风班纪不断好转,学校每天加强对各班班容班貌、班风班纪、学风、学生仪表、卫生、两操、集会等情况的检查,做到每天检查、每周小结、每月评比,表扬先进班,鞭策后进班。

3、利用好班会课、活动课,加强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本班情况备好每节班会、队会课,重在对学生的品德表现、学习活动等情况做阶段性的点评,培养学生自主、自理、自护能力,颁发各类“进步奖”。

4、明确常规工作具体要求,做到行动有标准,检查有目的。卫生要求为:地面净,桌椅齐,抽屉清,讲台窗台洁具角整洁,黑板及时清刷。

5、严格抓好广播操、集会训练管理,做到进退场安全有序而快速,开学第一周就进行广播操进退场的强化训练。要求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养成习惯。

6、设立每周好习惯训练制,每周每班根据自己的情况训练一个重点,将文明言行的具体要求以简明的短语统一写在黑板左上角,明确要求,时时强化,直至养成习惯。

7、加强爱护公物教育,各班订立爱护课桌椅公约,爱护门窗,爱护墙壁,爱护电器,爱护教学活动器材和设备,做到桌椅无划痕,墙壁无脚印。

8、坚决杜绝校内吃零食现象。各班班主任要加强教育,禁止学生或家长带零食到学校,向学生宣传食用“三无”食品的危害,不提倡学生课间到小卖部购买零食。

9、培养学生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的意识,做到不乱丢废纸杂物、瓜皮果屑。平时见脏就拾,见乱就理,除继续实施“学生会卫生检查制度”、“卫生保洁制度”外,在全校实施“弯腰工程”,打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

10、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继续加强领导带班制度、教师的值日制度,避免因管理不力而引发的安全事故。继续利用每周一安全讲话与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邀请梅溪派出所干警到学校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讲座,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三、搭建活动育人载体,拓展德育活动空间

1、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组织好每期一次的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学校,了解孩子,了解教育,学习科学的家教方法,更新家长育子观念,为孩子成长营造健康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校迅通、优学通、微信等家校互动平台作用,进一步与家长进行沟通,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形成家校联合教育网络。

2、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1)开展“青少年书信文化比赛”。以祖国发展、学生成长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书信活动,以书信的形式向同龄人或父母、师长倾诉心声,回顾成长历程,引导学生感悟祖国发展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感受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变化与欢乐,感激成长过程中陪伴和帮助自己的人,他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

(2)“共享阅读快乐,争当阅读之星”读书活动。以快乐阅读为主题,结合“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勤奋读书、快乐读书,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营造知书达礼、好学求进的校园氛围,让浓浓书香陪伴学生的成长。

3、开展“我文明、我进步、我成长、我快乐”为主题的学规范、争先进养成教育系列活动。这一活动将贯穿于整个学期始终。具体做到礼貌待人,文明游戏,习惯养成。

4、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及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

结合六一节,我们将举行师生书画展,评比表彰等综合性全校性的活动。九月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十一国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5、结合一些特定的节日组织相应的活动,如3月5日学雷锋日组织团员志愿者打扫街道行动;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陵园活动,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9月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活动、黑板报,10月开展“爱国月”的爱国主义教育,12月宪法日开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教育。

四、重视德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我们还要不断加强德育科研,提倡班主任老师以案例、随笔、博客等形式积累教育过程的点点滴滴,记录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鼓励老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研讨交流等活动,反思工作,总结经验,不断探索,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水平。要求每个班主任老师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班主任工作论文、德育案例或教育随笔,以相互学习,创建特色班级。

我们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指南》,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为抓手,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德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贞丰县长田镇长田中心小学

2018年3月

第五篇: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情况汇报

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情况汇报

石南镇环江小学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兴业县教育局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要求,我校全面贯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现将开展德育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师资队伍学习,深入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牢固树立“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观念,增强每一位班主任老师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规范制度,强化管理。

2、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加强班主任之间优秀管理经验和管理案例的交流,在学习、交流和思考中博采众长,积淀经验,更新观念,引领实践。鼓励人人都做智慧型的班主任,推荐优秀班主任交流自己的管理经验和做法,鼓励班主任勤写德育随笔,把自己与学生、家长的故事及时的记录下来,加以总结。以进一步提高我校德育工作水平,让“孩子的习惯是我的责任,孩子的智慧是我的品味,孩子的未来是我的动力”成为全体班主任的共识。

(二)继续深化德育管理,提升学生文明素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站在面向未来,面向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抓好常规工作,在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和文明礼仪训练中,关注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件小事,持之以恒地反复抓,提高管理的针对性、时效性,努力做到抓细节不含糊,抓问题不手软,优化育人情境,提升学生文明形象。让人人都能自觉做到“三好”:在学校,做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里:做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有教养,有责任,守公德的好公民。

1、扎实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把语言文明作为抓学生规范的切入点,要求校园内外使用礼貌用语,倡导主动问好、排队礼让等“礼仪行动”。2月各班开展一次以“讲文明、讲礼仪”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制定班级文明公约,4月进行班级“文明之星” 评比,让全校都参与对学生的文明礼仪评议,使学生养成文明、健康向上的优秀品质。

2、进一步加强文明班检查评比制度,促进各班班风班纪不断好转,学校每天加强对各班班容班貌、班风班纪、学风、学生仪表、早餐、卫生、两操、集队集会等情况的检查,做到每天检查、每周小结、每月评比,表扬先进班,鞭策后进班。

3、利用好班会课、队活动课,加强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本班情况备好每节班会、队会课,重在对学生的品德表现、学习活动等情况做阶段性的点评,培养学生自主、自理、自护能力,颁发各类“进步奖”。

4、明确常规工作具体要求,做到行动有标准,检查有目的。卫生要求为:地面净,桌椅齐,抽屉清,讲台窗台洁具角整洁,黑板及时清刷。路队要求为:举班牌(一、二年级),老师送队,整齐安静。早餐要求为:文明有序,节约粮食,保持安静,老师看护。

5、严格抓好广播操、集队集会训练管理,做到进退场安全有序而快速,开学第一周就进行广播操进退场的强化训练。要求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养成习惯。

6、设立每周好习惯训练制,每周每班根据自己的情况训练一个重点,将文明言行的具体要求以简明的短语统一写在黑板左上角,明确要求,时时强化,直至养成习惯。

7、加强爱护公物教育,各班订立爱护课桌椅公约,爱护门窗,爱护墙壁,爱护电器,爱护教学活动器材和设备,做到桌椅无划痕,墙壁无脚印。

8、坚决杜绝校内吃零食现象。各班班主任要加强教育,禁止学生或家长带零食到学校,向学生宣传食用“三无”食品的危害,禁止学生课间到小店购买零食。

9、培养学生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的意识,做到不乱丢废纸杂物、瓜皮果屑。平时见脏就拾,见乱就理,除继续实施 “卫生的监督员检查制度” 外,在全校实施“弯腰工程”,打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

10、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本学期,继续加强教师的值日制度,避免因管理不力而引发的安全事故。继续利用校会与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三月份邀请了县交警大队综合执法大队长到学校进行了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讲座,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三)搭建活动育人载体,拓展德育活动空间

1、“家校牵手育蓓蕾”,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本学期召开了一次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学校,了解孩子,了解教育,学习科学的家教方法,更新家长育子观念,为孩子成长营造健康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校迅通家校互动平台作用,进一步与家长进行沟通,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形成家校联合教育网络。

2、开展“我在祖国怀抱中成长”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1)开展“快乐伴我成长”书信活动。以祖国发展、学生成长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书信活动,以书信的形式向同龄人或父母、师长倾诉心声,回顾成长历程,引导学生感悟祖国发展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感受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变化与欢乐,感激成长过程中陪伴和帮助自己的人,他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

(2)“共享阅读快乐,争当阅读之星”读书活动。以快乐阅读为主题,结合“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勤奋读书、快乐读书,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营造知书达礼、好学求进的校园氛围,让浓浓书香陪伴儿童的成长。

3、“我文明、我进步、我成长、我快乐。”学规范、争先进养成教育系列活动。这一活动将贯穿于整个学期始终。具体做到礼貌待人,文明游戏,习惯养成。

4、“放飞童心,庆六一”校园文化成果展示。

结合六一儿童节,我们将举行师生书画展、文艺表演,评比表彰等综合性全校性的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同时,在六一前夕,我们还表彰了一部分优秀学生和优秀班主任。

5、结合一些特定的节日组织相应的活动,如3月5日学雷锋日组织红领巾志愿者打扫街道行动;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陵园活动,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9月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活动、黑板报,10月开展“爱国月”的爱国主义教育。(四)重视德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本学期,我们还不断加强德育科研,提倡班主任老师以案例、随笔、博客等形式积累教育过程的点点滴滴,记录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鼓励老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研讨交流等活动,反思工作,总结经验,不断探索,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水平。要求每个班主任老师本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班主任工作论文、德育案例或教育随笔,以相互学习,创建特色班级。

下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长田中心小学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要求,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工作方针,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

    第十三周学习内容--《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5篇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专家篇) 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冯建军 《指南》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五篇范例)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基本原则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基本原则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必须牢牢把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性质和价值方向,必须符合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

    中学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学校实施方案

    中学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学校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我校将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

    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

    中 小 学 安 全 工 作 指 不同季节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 一、春季安全教育的重点 1.传染病的预防教育 春季万物复苏,是各种病媒生物活动、繁殖旺盛期,也是各种以呼吸道疾病为主......

    德育工作指南(5篇)

    双龙中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实效,整体构建我校德育工作体系,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双龙中学德育工作必须......

    体育组 杨琴 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心得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学习心得 满满一天的课堂之后,安静的坐在办公室里学习着《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许很多人认为德育工作跟体育课堂关系不大,那都是班主任的事儿,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