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心得体会
《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心得体会
东城区实验学校 耿璐
这学期我认真学习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从中受益匪浅,也对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了小学中高年级的德育目标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而要做到这一点,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因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将粗话,要讲文明礼貌,要求学生不乱仍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深入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积极引导。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德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以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如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我组织本班同学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争做符合时代要求的青少年”的评比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纪录片,还有关于国防、自然、科技题材的优秀影像作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以及国防教育和环境教育。
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第二篇:德育工作指南心得体会.
德育工作指南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中小学教师德育专题培训,我对自己今后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了自己肩膀上的重任,也让我清楚自己工作的艰巨;也通过学习,也增强自己要把这项工作做好的信心。
以下,是我参加本次培训的收获和体会: 1.对于小学低年级段,《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这样的学段目标: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2.当然,对于如何达成目标,《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给出了以下建议:第一,课程育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第二,文化育人,要依据学校办学理念,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第三,活动育人,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第四,实践育人,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每学年至少安排一周时间,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五,管理育人,要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第六,协同育人,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有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有温暖的同时一路相伴,我也会在教育的路上,践行师德规范,时刻以人为本,争做幸福教师,带给孩子幸福教育。
第三篇: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心得体会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对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作为一线小学教师,本学期我认真学习了《指南》,从中受益匪浅,也对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指南》中指出了小学中高年级的德育目标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而要做到这一点,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因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将粗话,要讲文明礼貌,要求学生不乱仍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深入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积极 引导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德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以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如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我组织本班同学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争做符合时代要求的青少年”的评比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纪录片,还有关于国防、自然、科技题材的优秀影像作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以及国防教育和环境教育。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第四篇:德育工作指南简报
简
报
(第 11 期)
阿克塔木小学学校
2017 年 11 月 3 日 —— —— —— —— —— —— —— —— —— —— —— 学用结合为德育注入新动力
为尽快学习和贯彻落实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掀起一个学《指南》和用《指南》的高潮,结合我校德育工作已有的基础和具体的工作格局。
为 组织集中学《指南》阶段(时间为 10 月 月 20)。本阶段主要任务是:(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
为 组织集中学《指南》阶段(时间为 10 月 月 27 日星期五)(三)德育目标(四)德育内容
为 组织集中用《指南》阶段(时间为 11 月 月 3 日星期五)(五)实施途径和要求(六)组织实施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结合我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杨志龙
编辑:苏小艳 报送:县教育局思政办
第五篇:德育工作指南
双龙中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实效,整体构建我校德育工作体系,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双龙中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创新奋进,智慧育人”的办学宗旨,积极构建“德育为先、教学为主、安全为保障”的教育模式,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最后形成以“学习与生命同行,内涵与发展共进”为办学理念的教育模式。
第二章 德育思想与组织
(一)德育思想
第三条 学校德育工作坚持学生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倡导启发引导、赏识激励,坚决反对讽刺挖苦、恶语中伤;积极倡导循循善诱、寓教于乐,坚决反对简单粗暴、僵化刻板;积极倡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决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积极倡导持之以恒、宽容等待,坚决反对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禁止辱骂、打伤学生;禁止辱骂学生家长、与学生家长打架;禁止私自让学生停课;禁止私自让学生离校;任何违反上述禁令教职员工后果自负,学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度追究责任。
第四条 学校德育工作要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和主观能动作用。
2.激励性原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自主追求,鼓励和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3.发展性原则。坚持遵循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确定德育内容、形式、途径与方法,有计划、分层次落实德育工作,注重德育的过程。
4.实效性原则。坚持从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增强德育工作的人文性和实效性。
5.创新性原则。坚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和形式,探寻学校教育与学生成长的有效切合点,增强教育效果。
(二)德育组织
第五条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校长、分管副校长、政教处、教导处干部等组成。校长总揽学校德育工作全局,统筹规划学校德育工作。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协助校长主持德育日常工作,指导各处室开展工作,负责学校各项德育活动的实施。
第六条 学校政教处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德育规划,落实学年德育工作计划,组织协调校内外各项德育工作,指导、督促各项德育工作的落实;同时负责学校德育科研工作,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
第七条 政教处具体负责学部德育工作计划的落实,负责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负责对学生、班级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策划组织学生的各类教育活动,做好学部德育档案的收集整理 1
双龙中学
工作。
第八条 双龙中学自主管理委员会是学生团队工作的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学生团队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应主动协助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团队组织要充分利用团队活动、组织生活、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管理。
第三章 德育目标与内容
(一)德育目标
第九条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习惯,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主要内容
第十条 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有一定了解,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十一条 公民意识教育。教育学生关爱社会和他人,自觉遵守公共道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自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十二条 行为规范教育。初级阶段重点进行遵守校纪校规、讲礼貌、爱劳动、爱集体、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中级阶段重点进行遵守学校各项规章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和自觉维护社会公德、社会秩序的意识。
第十三条 民主法制教育。认真落实中学生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禁毒、交通安全等法制教育专项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安全意识,让学生从小知法、懂法、守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维护正义。
第十四条 传统美德教育。选择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忠、孝、诚、信等作为德育教育内容,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教育学生勤劳俭朴、孝敬父母、诚实守信、讲究礼仪,在践行中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美德。
第十五条 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他人,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愿意为集体目标付出努力,使学生从小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第十六条 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挫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自尊自信,善于拒绝不良诱惑,树立积极乐观、心胸开阔的人生态度。
第十七条 理想前途教育。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具有初步的职业理想和人生规划,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第四章 德育途径与方法
第十八条 加强课程建设,开发德育资源,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建立图书室、校园德育工作室和心理咨询室,为中学生提供鲜活的德育素材。
第十九条 创新主题教育,凸现载体育人功能。要与课程改革、教育教学、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相结合,立足学校办学优势,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开展人文性、开放性、时代性较强的主题教育,用特色活动育人,用精品内容育人。
双龙中学
第二十条 注重班级管理和建设,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树立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教育目标;形成符合教育法规,具有班级特色、学生认同的班级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认真选拔和培养班干部,合理利用学生干部来进行班级的教育教学管理;精心组织丰富多彩、具有实效的班级教育活动。
第二十一条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抓好校园美化,建设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建立和谐、健康的校园人际关系,建设良好的校园道德环境;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铸造具有鲜明时代感和学校个性特点的校园精神,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第二十二条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符合专业要求的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十三条 加强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和必要的家务劳动,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学校劳动和公益活动,积极开展“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
第二十四条 加强特殊学生教育,关爱“留守学生”和“问题学生”,加强对学习有困难、心理行为有偏差学生的教育,耐心地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杜绝校园侵害案件的发生。
第二十五条 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德育。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校园开放日、家访等形式,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第五章 队伍建设和管理
第二十七条 学校全体教师、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有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责任。要坚持“创新奋进,智慧育人”。
第二十八条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学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鼓励班主任参加各类研讨活动,大力表彰优秀班主任和德育先进工作者。
第二十九条 充分发挥共青团、自管会等学生群体的作用。通过学生业余时间极参与学校管理。通过学生社团活动,锻炼学生干部工作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第三十条 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一支卓有成效的校外德育队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第七章 德育评价
第三十一条 学校建立《班主任常规工作量考核办法》,作为对班主任管理和评价的重要依据。根据相关考核标准和工作评价实施细则,评价育人业绩和师德表现。
第三十二条 依据《中学生守则》,从“好学生”、“好孩子”等方面积极开展学生道德评价,从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等方面开展对学生的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