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学术论文研讨会作品
大学学术论文研讨会作品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大学学术论文研讨会作品》的内容,具体内容:大学是生产者,生产人和知识,二者彼此紧密配合。学生不是纯粹的被生产者,自己也参与自己的生产过程,这就是自生产性。下面是我整理的,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篇一大学八特征...大学是生产者,生产人和知识,二者彼此紧密配合。学生不是纯粹的被生产者,自己也参与自己的生产过程,这就是自生产性。下面是我整理的,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篇一
大学八特征
摘要:大学是生产者,生产人和知识,二者彼此紧密配合。学生不是纯粹的被生产者,自己也参与自己的生产过程,这就是自生产性。学术性是大学的突出特征,大学的活动都是非政治的。学术是大学的核心,这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高深学问。大学有能力有必要自己进行组织,外部过多的介入将阻滞大学发展。大学具有无限包容性与开放性,其中又不乏交锋与批判。大学必然是超越的,超越已有,超越自我,超越时空,同时也具有明显的保守性。
关键词:大学;特征;超越;包容;生产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人类至少有 382 万年历史了。也许,新的考古学发现还能将这个数字增
大,但眼下所知即如此。
大学有多少年了?这个问题倒无需考古学回答。从博洛尼亚大学以来,约 900 年了。
自有了人类,人就反复问自己:人是什么?自己是什么?至少是文明史以来,更自觉地问着:人是什么?后来,苏格拉底用一句名言代表了对这一问题的初始回答:认识你自己。亦即,认识人自己。他并没有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只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个任务。认识了人自己,对于“人是什么”当然就可有所认识,可获得某种答案。
出现了人,就问“人是什么”;出现了大学,就问“大学是什么”;出现了教育,当然也问“教育是什么”。这都表明,人总是希望明明白白地活着。为此,甚至还问:“人活着干什么?”“人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要生儿育女?”
物质是 137 亿年前出现的。人们还问“物质是什么?”时间、空间也是那个时候产生的,于是人们还问“时间是什么?”“空间是什么?”英国哲学家霍金还写了一本书:《时间简史》,就是为时间写下历史。当然还有了宇宙史、天体史、地球史、海洋史。认识一个事物,首先就从那个事物的历史去认识吧。
怎样认识大学呢?当然也就可以从认识大学的历史着手了。认识北京大学,只要认识北京大学的历史,那大半也就认识它了。把大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历史的研究,当然较之考察某一所大学困难一些。但这也是一条值得选择的认识和研究途径。何况,较之人类,较之地球,较之宇宙,大学的历史是短之又短了。因此,研究“大学是什么”的问题是不宜过分感到为难了。
研究一个事物,还可以从这个事物的特性去研究。认识了它的特性,这应当算是认识了这一事物。这种特性,也许主要是指它当下的特性,但这种特性也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当然,如果把研究其特性与其历史结合起来可能会更好。
在这篇短文里,我们从对大学特性的探讨去认识大学。这里罗列了八个方面。
一、生产性,非消费性
大学是生产者,虽然它也消费,消费纸张笔墨,耗费钱财物,大学里的人们也有衣食住行上的花销,但主要是从事生产的。哪一个生产部门在生产的同时没有钱财物的一些消耗?
大学生产也像其他生产部门一样是需要成本的,需要资本的。大学投入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尤其是智力资本。
大学生产的产品是什么?基本产品是两种,一种是知识,它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生产知识;又通过传递知识而培养人,又可称之为对人的生产。不过,确切地说,这应当是人的再生产。进入大学里来的人,业已有多方面的成长,进入大学后继续成长,通过种种活动而得以再生产。简言之,大学的第一桩事是生产人,第二桩是生产知识,这两桩事是彼此紧密配合的。
二、精神生产,非物质生产
大学主要从事精神生产,又称精神劳动。大学也参与修铁路、建桥梁,但它的主要工作是提供设计,提出工艺思想,进行理论指导。大学不生产柴米油盐、金银铜铁,但它研究动植物的选种、培植、改良,研究地质、勘探,还研究选矿、冶炼。
大学不从商,却研究商学;大学不从政,却研究政治学;大学不从军,却研究军事学。大学着重于一个“学”字,并在“学”字上倾注自己的思想、理论,倾注精神。
有一种说法,叫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实,这一说法不很确切。教育本是劳动,不过它是精神劳动;教育本是生产,不过它叫做精神生产。人类早就存在着这种性质有所差异的两种劳动生产。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中写的是“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他们是把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相区别的,都是劳动生产,只是性质上有所不同。
三、学术性,非政治性
大学当然是学术的,它是做学问的地方。传授学问,研究学问,发展学问,创立新的学问,皆学术也。
为什么说是“非政治的”呢?
我们看看什么是政治。《中国大百科全书》对于中国的说法和西方的说法都作了介绍。我们简录如下:
“中国政治学界对政治概念的主要看法有:①政治是各阶级为维护和发展本阶级利益而处理本阶级内部以及其他阶级、民族、国家的关系所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组织形式。②政治是一定阶级或集团为实现其经济要求而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活动,以及实行的对内对外全部政策和策略。③政治是主要由政府推行的、涉及各个生活领域的、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占主要地位的活动。④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集中表现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权力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
配和使用等。”[1]
无论按上述四种理解中的哪一种来看,大学的活动都是非政治的。中国的解释如此,按国外的解释来看,大学也不是从事政治活动的。大学研究政治学,这是学术活动中的一项,它是研究政治学而不是从事政治活动。亦如,大学不从商也研究商学、不务农也研究农学、不从军也研究军事学一样。
布鲁贝克曾在他的《高等教育哲学》中说高等教育哲学基础之一是政治论[2]。不管他的说法是否恰当,说政治论与说政治也是不同的,恰如政治学不是政治一样。
四、高深性,非一般性
大学是从事学术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地方。但大学区别于中小学的是,它不是研究一般的学术,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大学里,也要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却是为进一步学习相对高深的专业知识做准备,有些也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养做准备的。这些预备性知识也相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内容更高深一些。
大学知识的高深性是与一定的专业性相联系的。例如,大学所学习的物理专业,其高深性当然与物理学直接相关。物理学在中学虽也学习过,但是大学物理无论就内容还是就表达形式而言都更高深了。比如说,它要用微积分表达中学课本里出现过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把速度表达为加速度的微分,把距离表达为速度的积分。这不只是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且是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大学学术的高深性还包括了对形而上知识的看重。实际上这是更多追根
溯源的结果。执果索因,不断地追溯而上,寻求最初的原因,这既是哲学精神,又是实际的哲学式学习与研究活动。
大学学术当然还讲究创造性。它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发现知识、扩展知识。
这种高深性还是与时代性相联系的。已有三百年历史的微积分,今天的大学生也要学,但其表达形式之深刻已发生很大变化。今日的大学理科学生也学习几何学,几何学已有数千年历史,但还必须学习只有百多年历史的非欧几何。要学习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经典力学,还要学习只有百余年的相对论。
也就是说,大学必须学习新兴学科。要学习两千年前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也要学习只有两百年历史的黑格尔哲学,还要学习习近平现代的哲学,如萨特的,尼采的,海德格尔的,卡西尔的,伽达默尔的,冯友兰的,张岱年的,金岳霖、贺麟等人的。
五、自生产性,非被生产性
人们在说到包括大学在内的教育与别的生产部门的区别时指出,教育的根本点是生产人。但是,这样说是远远不够的,是没有说到点子上的。
在教育中,尤其在大学里,学生不是纯粹的被生产者。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也参与自己的生产过程。这就是自生产性,这是根本区别于其他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之所在。在大学里,这种自生产性更为明显,学生们常常自觉地确立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方向,常常自觉地修读和修炼自己,生产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知识,更有智慧,更有教养。这就是他们自生产的结果,虽然在此过程中少不了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但终归要靠他们自我完
成。
人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对于大学,这是更现实的目标。从本科生到研究生,这是在学校里的最后历程,都是为无需再教做准备。当那种自生产性发挥得越好时,他们有效地高质量地走完这一历程的可能性越大。
当初的博洛尼亚大学十几名学生,那就是学生自己组织的,教师也由学生聘请,由学生给教师发放工资。这大约是高度的自组织性。教师也只在被组织者行列,更没有专职的行政人员来组织,也无需其他什么人领导。
最初的哈佛大学大体也如此。
如今,大学规模空前扩展。多的,学生有数万人;少的也有数千人;袖珍式的加州理工学院只有两千多人,但组织工作因内涵之丰富而变得十分复杂了。
即使如此,大学也无需外界介入,大学有能力有必要自己进行组织。大学里聚集着一批最智慧的头脑,他们知道如何更好地活动和运行。有谁比他们更懂得大学?有谁比他们更知道如何进行管理?哈佛、耶鲁、斯坦福、牛津、剑桥......还需要别人来组织管理吗?他们不是自组织而需要他组织吗?
同时,也有事例表明,外部过多的介入造成了大学发展的阻滞和迟缓。
大学的兴旺发达,与社会充分尊重他们的自组织权利并加以维护是密切相关的。维护了这种自组织权利,就是维护了高等教育的繁荣与兴旺。
七、大学的无限包容性与开放性
开放性的相对面就可能是封闭性了,而包容性指的主要是它不会拒绝研究任何事物。对于大学里的单个人来说,其学术所指不可能是没有选择的,而就整体而言,大学就会是包罗万象的。
大学,University,其字根 universe 就有宇宙、天地、万物的含义。大学正体现这种包容精神,它以宽阔的胸怀、深邃的眼光注视着天地万物及其演变。事实上,大学的包容精神是在它对无所不思的对象的无限性进行无所不在的思考这样一个过程中形成的,是它在这个过程里所观察到的无数神秘、神奇和神圣而感受到的。这一切,都是大学自觉思索、自身感悟的结果。
当然,大学的这种宏大也是由它对古往今来的无数演绎持久关注的结果。
要实现大学所自觉肩负的使命,要对古往今来做全方位的考察和研究,要完成如此复杂而艰难的学术探求,它高度的开放性也是必然的。这是无需外界提醒的,只要他想窥视宇宙的一切、人类的一切,它就不可能不让自己有很强的吸收力,让一切都可能进入它的视野。
由此,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也就是自然而然要展开的。大学与大学、大学与其他社会领域的合作,在各国的、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中,必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实际上,包容与开放是相联系的,封闭就没有什么包容的问题了。高度的开放需要高度的包容,高度的包容只有在高度的开放下具有实质意义。
所谓包容与开放,又不可能不是有鉴别、有分析、有批判的。包容不是来者不拒,开放不是无所不受。并且,包容和开放带来的应当是更活跃的思想交流,交流之中应当也不乏交锋。同时,在交锋与批判之中的从容、深思、激辩,能更有力地体现大学的包容精神。
八、大学的超越性与保守性同在
大学是望着未来的,它培养的人才是否杰出,由未来鉴别;它所研究的学问是否提升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是否丰富了人类知识宝库,也是从未来获证的。所以,大学必然是超越的,超越已有,超越自我,超越时空。
大学也间或接触眼下的、应用的事项,但这对于大学而非一般的职业院校来说,不是主线上的工作。事实上,大学的学术性、高深性必然使之具有超越性。
然而,大学也具有明显的保守性。虽然大学瞭望着未来,可是,那是站在高高的历史山峰上的瞭望,因而,那也是一种守望,因回首而更好地瞭望。
历史留下的精华谁去挖掘、保护和发扬?历史留下的糟粕谁去明鉴和剖析?大学也会将这副历史重担扛在肩上。这也许就是它保守的一面。保守珍贵的历史,保护人类的精神家园。
超越是在保守基础上的超越,忠实的保守为超越提供坚实的基础,超越又为未来的保守提供丰富的资源。
有一个流行的“与时俱进”之说。实际上,在《汉语成语辞海》中有一相近说法为“与世推移”,意即“随着时代或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以合适宜”[3]。这一成语早在三国时期就已出现,唐代亦有,吴晗先生也使用过这一成语。显然,这一成语并不首先出在今日。对它既有积极意义下的,又有消极意义下的运用。也许,就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与时俱进是有某种实际意义的,但对于文化就有所不同了,尤其对于大学这样的以探究高深学问为己任的机构来说,至少不是十分重要的观念。无论是保守还是超越,都已超
出了“与时俱进”所表达的含意。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6143.[2] [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5.[3] 朱祖延.汉语成语辞海[Z].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1771.篇二
被侵蚀的大学
作为舶来品的大学,直到 1916 年蔡元培先生主持下的北京大学才有现代之意。“无论何种学派,苟其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随即北大成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学的学府”。但是,论及大学自身的诞生历史,可谓悠久,其也在不断探索中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早期的英国模式中,红衣主教纽曼认为大学是“一切知识与科学、事实与原则、探究与发现、试验与思辨的至高保护力”,是追求真理的“象牙塔”。但是,随着时代的潮流发展,这一理想被洪堡的柏林大学所“摧毁”。在弗莱克纳斯的言语里,大学终于成为了“一个有意识地致力于追求知识、解决问题、鉴别成就以及培训真正高水平人才的机构”,大学开始慢慢注重专业研究。可历史的发展总是不经意地快于人们的手笔。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克尔的眼中,现代的大学狂热地求新,求适应社会之变,求赶上时代,已经彻底地参与到社会中去。
可以说,现代大学不再是一个“乡村”或是“市镇”,早已变成一个五光十色的“城市”。大学在跌宕起伏的定位自身角色的过程中,作为重要推动力的市场力量早已不容分辩地占据一席之位。
一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由来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 20 世纪末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重要变革趋势。1977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高等教育市场化定义为:“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竞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当各国纷纷将市场化引入高等教育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时,我国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采取了这样的行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出现了摇摆和停顿,使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在大学里,“通货膨胀冲击着教工微薄的工资收入,政府的财政拨款只包了教师的工资支出,仅仅维持着学校不关门,能用于购置图书、设备,进行课程建设和维修、养护的经费则所剩无几,甚至一分钱都没有,大学不得不去寻找新的财路”。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确定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高校追求经济利益随即合法化,教师纷纷“下海”、学校不断“创收”成为潮流。高校在招生、收费方面实行的“双轨制”,使大学中的教育活动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大学开始逐步市场化。其后的高校大规模扩招和上学实行收费,使高校可支配的资金数量越来越大,这更是加快了高校的市场化、功利化。而这一切的变化对我们的大学来说实在是太快了,容不得我们思考自身,况且也没有能力来思考,因为最初仅剩的大学传统早已被刚结束不久的“文革”涤清。高等教育市场化在我国的行进,着实比其他国家要复杂得多,各种冲突斗争也明显地多。
二 我国大学市场化中的冲突与斗争
高等教育市场化力求通过市场来达到利益最大化。可是,大学作为一种代价付出极高,事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提供资金的,都很少有只出钱而不试图控制大学或者改造大学的。这就使得为了维护自身独立性而需跟资金来源之间的抗争成为大学的必然使命。当然,置身不断变化的时代潮流中,大学需要对社会的需求作出回应,但是又需与社会保持一定的界限,进而保护自己的原有特性。可如今,在大学艰难寻求平衡的过程中,对其造成足够威胁的莫过于这无处不在的市场力量了。
面对强劲的市场化动力,市场力量和市场运行的规则已经在无形之中改变了我们大学的生存土壤,并在无形中向大学内核渗透,直逼大学的灵魂。大卫科伯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中肯定了市场化的活力打破了学术界的沉闷氛围,但是也对商业价值和市场标准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泛滥而感到担忧。大学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究竟该如何定位,众多国家都在探讨,其中不乏已经找到某种平衡的世界一流大学。可是,作为舶来品的中国大学,从诞生到现在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在发展过程中也是跌宕起伏,大学传统时有时无。因而,没有主心骨和精神脊梁的我们在面对市场经济的汹涌奔袭时,剩下的更多是理想与现实、存在与生存、精神驱动与利益驱动之间的冲突斗争了。
(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学术自由、大学自治被视为大学“不可或缺的灵魂”。追求真理、探索未知是最初的愿望,学者努力维护自己的精神殿堂,在理性的世界中遨游。
即使主张“服务应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的威斯康辛思想者们也不曾忘记“威斯康辛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必须从事各种类型的学术研究工作,而不论这种研究的现实价值是否能够立即表现出来”。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他们也仍旧对学术研究心驰神往。可是,在实用主义泛滥的今天,整体浮躁的我们却断章取义地只注重到大学仅需要为经济服务,而忽视了大学探究高深学问的本质。在市场化日益深化的同时,我们在高等教育领域过分强调经济价值,忽视精神价值,甚至把利益作为大学的根本目的,市场作为大学的根本制度,这必然会刺激大学组织产生过分追求物质刺激的功利行为,必然会导致大学忽视引领社会的价值导向。当骨感、卑微的理想遭遇到残酷、铜臭的现实时,当教育的公共性、专业性被经济利益、市场性所掩盖时,当只注重市场化后所带来的金钱和声望,而忽视大学本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价值时,缺乏历史厚重感和精神积淀的我们将会更快地走向虚无与迷茫。
(二)合理存在与生存需要的冲突
哈佛大学前校长洛厄尔曾说过:“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他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大学为世界的发展与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坚持学术自由和自主办学的传统被外部组织和内部成员所接受和认可,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可是,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在竞争机制、利益机制的驱动下,我们考虑的不再是合理存在而是如何生存。为此,大学之间
开展了诸如争夺生源、创建品牌、学校排名与声望、拨款与经费、规模与效益等的激烈生存竞争。各高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去,只有追求眼下的利益,纷纷将自己置身于市场之中。市场与大学的紧密结合,一时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们也开始慢慢相信,市场的介入可能会让大学更好地存活,更合理地存在。可是,事实表明情况并非如此,我们忽视了大学存在合法性的根源。我们一拥而上地争创“一流”,不顾实际地高呼建设综合性大学,结果各校之间千篇一律,毫无特色;我们纷纷热衷兴建大学城,扩大学生规模,片面讲究就业率、考研率,结果造成学生培养质量低下;我们留恋排行榜上的名次,用数量化的指标和空洞的标准来衡量学术,结果学术泛滥;我们盲目适应市场,专业越设越细、越设越怪,等等。“一流的标准盖过了学术的标准,形式的好看虚掩了真实的内容,量化的指标漠视了实质的优劣,外部的评价凌驾于大学的自治。”终于,我们在竞争中存活下去,但仅有的内涵被完全抽空,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大学”。更为过的是,市场化与行政化同流合污,权钱交易,更是将大学存在合法的根基――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销毁殆尽。大学的管理人“不再有吸引他们的伟大思想,有的只是自己和他们的大学的生存需要”。
(三)精神驱动与利益驱动的冲突
究竟金钱是大学的生命,抑或是精神?在已经市场化了的大学里,究竟是精神驱动着大学前进,还是利益在作祟?在物欲横流的“象牙塔”中,知识的商业化倾向日益明显,学者、学生都在叫嚣着维护自身的利益,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做到洁身自好,宁静致远。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学者的学术身份已经在原来的研究和教学身份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学术身份,即“学术经理人”。教师不再单纯追求真理或做真理的维护者、开拓者。他们也不再仅仅考虑哪些研究课题具有知识挑战性及学术价值,能以最好的方式服务社会、造福人类,而是更多考虑哪些课题有机会获取大量的经济回报,或者根据获得利润多少来从事资金提供者要求的研究。更有甚者,直接通过学术造假或是学术剽窃来换取自身利益,这在经济学中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因为,它实现了最少的投入换来了利益的最大化。从此,我们的教师开始面临着精神忠诚和利益忠诚两种不同价值观念的煎熬与抉择。
同时,我们高等教育肩负的一项重任就是培养学生,促进学生道德发展,进而提高整体社会的道德素质。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大学里处处充满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官僚主义风气,学生只注重眼前利益和物质利益,自身价值体系越来越受到市场文化的影响,幻想成为领导者或者人上人,忽视自身人格和心态的塑造,利益驱动着学生们的所有行为。学生在这种“隐性课程”的塑造下,浮躁和功利心态日益严重。事实上,“如果大学不是有意识地去培养一种社会和公民的责任感,这样的规范就会出问题,就会随着社会价值观倾向于个人和利己,而变得越来越难以实施。”
论及学科。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组织,它的发展为大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可是,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利益依旧渗透进来,并驱动着各学科之间展开生死竞争。市场机制始终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这就决定着市场会选择直接可以带来物质利益的专业和学科,而那些推动社会进步,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和研究将会被漠视,排斥在边缘地
带,这种现象如今屡见不鲜。“在决定高教活动发展方向时,暂时的市场需要而不是内在的基础需要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使得基础研究受到很大的冲击,因为这种类型的活动见效慢、风险大,很少有人愿意投资”。可是,忽视了这种可以提供精神动力并且引导人类进步的基础研究,一时见成效的应用型研究又该如何稳步地前行?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不容回避的必然发展趋势,我们在积极面对市场化的同时更多地是要思考以何种姿态去迎接它。当缺乏历史厚重感和精神文化积淀的我们在面对强有力的市场化动力时,又该如何在理想与现实、合理存在与生存需要、精神驱动和利益驱动的冲突中寻求到平衡?又该如何把握住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市场化可以说是机遇,但是,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未知的挑战。我们的国家、政府、社会首先需要做的便是静下心来重新认清、定位我们的大学。
参考文献
[1]许美德.中国大学 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
[M].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大卫科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M].晓征,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高卿,吴远远.浅析美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及其对我国高
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邢台学院学报,2008(3).
第二篇:河北工程大学:大学生学术论文参赛作品
浅谈乡村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
张永飞赵四龙孟庆奕
(河北工程大学 水电学院 河北邯郸 056038)
[摘 要] 本文探讨了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通过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对农村文化分类分层实施保护,注重提高农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旅游经济;乡村旅游;文化保护;可持续发展
正文
发展乡村旅游,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7月26日在视察上海崇明县前卫生态村时指出:“农家乐前途无量”。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以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开发乡村旅游,鼓励农民依托当地资源拓宽致富渠道,应当同时注意到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独具特色的乡村风光和人文资源,而农村旅游文化资源又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所以开发乡村旅游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保护——开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乡村旅游开发为文化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于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响,学者们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主要是如何发掘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保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旅游的适度开发与有效控制,有利于文化的保护。乡村旅游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传统资源就地转化为旅游产品,完成价值实现和大幅度升值,经济手段辅之以合理完善的行政手段,为乡村文化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1.为文化保护提供经济保障
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民根据当地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扩大了城市居民在农村的消费,也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总收入的增长。农村经济的壮大,公共财政的积累,为农村文化资源的整理发掘、弘扬保护以及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和支持。
2.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乡村文化中的许多内容逐步面临消亡。随着旅游开发的兴起以及外地游客的欣赏度的增加,这些文化内容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日益显现,使得那些面临失传的手工技艺、民间舞蹈和音乐等得到了重新认识和重视。人们为了发展旅游经济,不遗余力地挖掘传统文化,恢复一些濒临消亡或中断多年的民俗文化。尽管这些行为活动直接目的是经济利益,但是客观上还是起到了恢复和传承文化的作用。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农民思想认识的进一步提升,将更加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延续。
3.提高了农民的文化保护意识
乡村旅游开发吸引了城市居民来到农村,农民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城市文明,通过直接的对比,农民提高了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知度,增强了对自我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亲身参与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实践活动中,他们认识到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秀美的山川一样都是宝贵的财富,开始用旅游者的眼光审视自我文化,尽管这种认识还处于浅层面的萌芽状态,但已经迈出了由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的第一步。而旅游收入为农民带来了直接收益,出于通过旅游生态化发展获得长远利益的期望,农民对自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更加增强。
4.拓展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沟通的桥梁。农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感受了外来文化,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对城市文明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一些精品旅游地区的乡村旅游还要接待外国游客,这里的农民更加要面向国内接轨国际。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融入传统文化和观念当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又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新的文化共识,从而拓展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二、乡村旅游开发对文化生态的负面影响
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人员的频繁交往,而不同文化的交流撞击在所难免,城市文化进军农村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而且其影响程度往往随着旅游规模扩大而增强,如果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忽视甚至摈弃当地珍贵的文化特色,忽视当地旅游资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不可弥补的。
1.乡村文化过度商业化
“在旅游的发展对目的地文化的负面影响方面,最明显的问题是当地文化的不正常商品化。”由于开发水平较低,缺乏经验,还有的是出于迎合游客的需要,有些地方特别是早期开发的乡村,将当地的民俗节庆文化舞台化、商品化,这种人为地商业性生产和加工,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失真和扭曲,失去了原真性的乡村文化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不仅使游客无法真正认识和理解乡村文化,长此以往,甚至当地农民对自我文化的了解和继承都会出现问题。
2.淳朴民风受到冲击
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示范效应客观存在,这主要是旅游活动的文化性质所决定的。旅游的发展,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社会风气影响较大,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对于旅游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的不利影响,抵御和净化能力较弱。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纯朴的农民学会了“宰客”,五花八门的手段甚至是敲诈勒索、坑蒙拐骗,引起游客的强烈不满;村民之间的和睦祥和也被打破,经济利益纠纷时有发生;有的农民过分依赖旅游业,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
3.农村文化生态偏离轨道
农村文化生态是指农村整体历史文化特征,是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根本文化特质。“有些是农民集资办旅游,有些农民企业家开发旅游,他用他的审美观来开发这些东西,集中体现在景区的城市化、乡村的庸俗化方面,这是比较突出的。”乡村旅游陷入简单现代化和规模化的误区,也就失去了其特有的文化感染力。因为乡村旅游实际上是一种体验旅游,人们是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对乡村文化比较深入的异质化感受,从而不虚此行。经营农户容易从自
己的角度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将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融入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把本来极具地方特色的东西改造成普通的一般化的东西,乡村旅游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文化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孙家正同志在《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当前亟需加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因为我们不能忘了回家的路。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主张对传统文化要有温情和敬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农村是农耕文明最基本单元,广大农村保持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记忆,所谓“礼失求诸野”,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加强文化保护既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需要,也是关乎文化安全的大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规模城市化建设造成的文化悲剧,乡村旅游开发要引以为鉴,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乡村文化。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托民间文化组织
在当前市场机制发育还不完全的条件下,政府力量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市场经济彻底改变了乡村生活,现代化生活方式也同时肢解了农村的公共组织,只有政府才能有效地协调投资商、当地居民以及游客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协调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各级政府应当高度珍惜并全力保护文化资源,并通过文化发展将高度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融入农村发展理念,融入公众行为和生活方式。当然,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乡村旅游渐成规模之后,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当逐步转型,逐步实现市场调节,这时政府应当鼓励农民成立民间团体、协会等组织逐步取代早期的一些政府职能。政府以制度和资金扶植民间组织发挥作用,为公众参与文化保护提供渠道,并通过信息交流、媒体宣传以及理论指导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文化保护。
2.做好文化普查,分类分层实施保护
农村文化种类繁多,形式各不相同,价值大小不一,实施农村文化的前提工作就是进行文化普查。随着旅游开发,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冲击力巨大,如果没有摸清家底,重视不够,势必会措手不及,而农村文化资源十分脆弱且不可再生,文化的消亡会留下无尽的遗憾。所以,进行农村文化现状的全面调查,对于把握全局分类保护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本着整体性、发展性、展示性的原则实施保护,维护文化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实现文化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农村文化形态的不同,实施保护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注重静态收藏和动态繁衍相结合,民间传承和专业介入相结合、原生态保护和创新发展相结合,通过建立民间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复制保护以及研究所式保护等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多角度采取措施对农村文化进行保护。
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口传身授,那些多数已经年逾古稀的民间艺人可谓是“活的图书馆”,对它们的保护关键是保证代代有传人,在这一点上,日本的“人间国宝”政策值得借鉴。
3.科学规划,适度开发
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要有高质量的、新颖独到的规划项目和创意策划。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强调软开发。软开发的核心就是规划、设计、策划,一定要努力将这些工作做到位。
乡村旅游开发要以乡村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避免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提高产品竞争力。在规划中要在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保护农村文化的本色,强化经营特色和差异性,突出乡村天然、淳朴、绿色、清新的环境,强调闲情和野趣。乡村旅游的消费者更多追求一种休闲情趣,他们大多有较丰富的旅游经验,从工业文明当中偷得浮生半日闲,追求的自然不会是工业文明的复制品。科学规划需要有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这也正是农村所缺乏的,因此,必须组成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的组织,由相关管理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利益团体、保护专家和当地村民代表构成,组建乡村文化保护议事协调机构,在议事过程中提高决策透明度和民主性,通过专家指导、舆论监督,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提高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推进文化保护。
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
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的依附关系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营造一个对旅游者具有亲和力吸引力的氛围环境需要有淳朴的民风。传统的宗族制度下一些生活经验比如有关对村民的教化和村民对自身事务的管理经验,对于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以及实践教育等多种途径加强教育培训,使农民认识自身的文化历史,增强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并在公众当中广为传播和展示。与其他旅游形式不同的是,乡村旅游中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农民,因此,乡村旅游的教育培训除了包括旅行社、饭店等,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农民的特点和需要,更要注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引导并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农民收入增加,在旅游发展中直接受益,与此同时提高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识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主动成为农村文化的继承者和保护者。
参考文献:
[1]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2]魏小安.中国休闲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魏小安.中国“三农”旅游的发展及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李晓红.乡村旅游问题及对策研究.法制与社会,2007.[5]黄元春.浅谈我国乡村旅游及区域经济,2007.
第三篇:散文作品研讨会发言稿
散文作品研讨会发言稿
杨xx在三十多年的散文写作中,不断地耕耘和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本人阅读的感受,简略说说他散文写作中几个叙述的特色。
一、叙述的多样性
杨xx的散文,叙述沉稳、细腻、温婉中含着硬朗。他巧妙地将“叙事”转化为“叙述”,使他散文中的事有着浓郁的“文学意味”。曲折的叙述中,不动声色地说着他看到的人与物,这些事物通过他主观心理的变异,趋向陌生与新颖,且蕴含着作者的灵魂,体现出生命的律动,从而具有了阅读与思考的价值。比如《一只手的叙述》。
二、叙述的节制性
杨xx散文的叙述较为节制,他的节制使他的散文有着丰富的含义。散文中的语言与叙述之间的分寸把握得很到位。几乎没有多少夸张的成分,也很少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和议论。他散文中的节俭,含着某种隐忍的力量,这种力量由内向外渗透、漫延,最终抵达事物的本质。比如《1907年的灯光》等。
三、叙述的不确定性
杨xx散文的叙述有着某种不确定性,其过程是运动的、流淌的、变化的,而不是固定在某个中心。这种不确定性,通过他的叙述又变得稳固,使散文有了不可动摇的整体性。他的叙述善于旁敲侧击,王顾左右而言他,不断扩大作品的边界,且在缓慢的扩张中注入作者自身的思考以及夜晚的灵魂。这给他的散文来带了张力和阅读效果,仿佛他在引诱着读者参与到他的文本中去,从而共同完成他的作品,这是一个由“文本”逐渐转化成“文学”的过程。比如:《返回》《触摸》等
四、叙述的现代性
杨xx的散文有着某种不可忽视的现代性。无论是对呈现的事物,还是词语的运用组合以及叙述的方式,都散发出一定的现代气息。他在散文中有时打破时空,有时将某种写作主题进行碎片化处理,有时在叙述某个事件中,插入对另一个事件的叙述。他是沿着自己的意识,自己的时空,自己的感悟,自己的直觉一路前行。自由、随意、博大、即兴、洒脱,没有羁绊。打破了教科书书上所谓散文的章法。比如《地下铁》《江边看羊》等。
五、叙述的诗性
诗性的叙述是杨xx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他的散文里有某种诗歌的韵律在流动。叙述的语言有任性、隐喻、灵动、韵致,仿佛水一样的灵动、闪烁,这给他的散文带来了澄明,这个澄明显露在他叙述的每一个角落,仿佛海德格尔存在的一束光,瞬间倾斜而来,使他叙述中的人与物在不同的场所亮出了自身的本质。无疑他是带着诗的语言,诗的节奏、诗的韵律、诗的灵动,诗的感悟诗的音乐写着他的散文。比如《河边的叙述》《和郁达夫一起去寻找A城的秋天》等。
六、叙述的含蓄性
这与杨xx散文叙述的节制是一脉相承的。他的散文有着某种“曲径通幽”的意味。从一个点出发,然后回环往复,弯曲前行,最终抵达他所希望的彼岸。在阅读他的散文,我常常掩卷沉思,感觉意犹未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审美享受。由于时间的关系,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总之,杨xx的散文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阅读价值,这里我们期待杨xx在今后的散文写作中,不断超越自己,扩大疆域,写出更好更多的作品,以飨读者。
第四篇:新闻作品研讨会发言稿
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今天能够参加王老师的新闻研讨会,我感到万分荣幸。我是一个刚刚步入新闻宣传工作行列的新手,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非常简单和片面,甚至还停留在朦胧和茫茫然之中。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谈谈三点体会,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体会一:标题的制作——简而实
仔细阅读王老师的每篇新闻作品,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在标题上制作非常简短而直观,大多是第一眼就可以让读者看到什么单位发生了什么事情。比如《建一破解黄土塬管道铺设难题》就非常直截了当的告诉了读者是建一破解了管道铺设的问题,同时还交代了事件的发生地黄土塬。又如《荣盛公司五大支柱产品全面实现出口》也是直接告诉了读者是荣盛公司的(防喷器、抽油机、泥浆泵、油管、接头)五大产品实现出口。这类的例子很多,在此不一一类举,他们都是开门见山的告诉了读者要知道的新闻要素(何人、何事、何地)。下面我在结合我曾经采写的一篇稿件《运输公司成品油配送鼠年大吉》说说我的感受,今年正好是鼠年,作为三大支柱产业的成品油配送在公司的地位举足轻重,发展态势逐年曾上升趋势。后经王老师指点,把题目更改为《运输公司成品油配送拿到100万吨大单》,为什么要这样修改,我仔细琢磨了好久,同样说的是一件事情,我只交代了一个现象,而修改后的标题则直接说明了公司今年的配送量,同时也高度概括了文章内容。这就是王老师的第一个独到之处。我想用王老师讲课时讲过的一句话作为我对标题的理解。“标题是一篇文章的思想和灵魂,她是吸引读者想不想看,值不值得去看的关键”。
体会二:导语的制作――精而全
记得王老师讲课时还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甲乙两个商人,他们都是作餐饮外卖的,甲商的卖点就特别好,而乙商总是卖不出去,无功而返。不是乙商的饭菜质量不行、更不是味道不好。究其原因才发现,甲商在出售时总是把肉放在最上面,而乙商忽视了,认为自己的饭菜质量和味道都是最佳的,不怕没有人来吃。孰不知甲商的做法极大的迎合了食客的心理。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同样是同行,有的成功了,有的却很失败。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各人的采写风格各异,有喜欢金字塔式的、有喜欢倒金字塔式的,也有喜欢倒纵结合的。王老师的作品绝大多数都采用了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两种方式的联合写法,这是第二个独到之处。还是结合我刚才说的《运输公司成品油配送拿到100万吨大单》一稿来谈谈王老师给我的启迪。我的原稿是“刚刚过去的XX年运输公司在成品油配送业务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昨日记者从公司生产部获悉,该业务在11年的配送能力将不断递增,达到100万吨意向,其中还新承揽了欧四新油品配送10万吨运量。”经王老师修改后为:“经过多方努力,一月初,运输公司从中石油下属的山东销售和河北销售公司成功承揽到100万吨成品油配送工作量,从而继续保持了该公司在这一市场的优势地位”仔细对照这两条导语,前者含糊不清,说了半天没有说到点子上,想表达的主题也不明确,而后者呢则充分说明了成品油的配送量和发展的强劲势头,三大支柱产业的地位不言而白。综合来说,王老师的作品就的把肉放在最上面的甲商,先是从视觉上吸引住读者,然后在引导读者慢慢去读全文。
体会三:主体的制作――朴而美
主体是一则消息的主要部分,是进一步对标题和导语的补充,是对标题和导语提出的问题的延伸和解答。王老师的作品不管是背景的交代还是事件的经过都充分体现了一个朴实美,没有过多的赘述,背景交代恰到好处,事件经过简单明了。比如:《深南油田率先实现成规模绸油冷采》一文,首先在背景上介绍了深南油田的地理位置,介绍了该地区的地层构造,同时也说明了开采该区域地下原油的难度;在介绍事件经过的时候,充分介绍了采油五厂大胆利用新技术,开发新工艺,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引导大家合理开采,既节省了事件也节约了成本。像这样制作主体,把需要的展开说明,不需要说的不说,让读者看起来非常惬意,没有一点多余和臃肿的感觉,朴素之余尽显文章美。这是王老师的第三点独到之处。
我记得著名作家徐迟曾经对“美”有段精彩的描写:“美是多种多样的,雄浑阔大是美,激昂慷慨是美,热情澎湃是美,富丽堂皇是美,而含蓄朴素同样是美,而且往往是美的极致。”这是经验之谈,事实也是如此,一篇文章的语言最能代表作者的风格。王老师的文章语言质朴无华,淳真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雕饰。实际上这样的朴实自然是经过良苦用心、潜心修为而反璞归真的艺术美,他的文字都是从心坎里流淌出来的,朴素流畅,却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我们期待王老师今后诞生更多的新闻作品,更多的获奖作品,让我们共同祝愿王老师的未来之路更加美好。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意愿,我想还有更多的群体和读者也是这样的心愿。
第五篇:陈奕纯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陈奕纯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董彩峰
2013-2-22 5:03:22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22日 16 版)陈奕纯散文作品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作为当代著名画家、大学美术教授,陈奕纯的巨幅美术作品《盛世之歌》、《向上的春天》等30余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天安门等收藏并长期悬挂展示。与此同时,他也执著地在散文领域钻研探索,创作了《时间的同一个源头》、《月下狗声》等一批散文作品,先后荣获老舍散文奖、澳门回归祖国征文大赛奖等奖项。这些作品感情充沛,积极向上,同时在写作技巧上充分发挥了美术家的艺术优势,构思新颖,行文脱俗,语言优美,具有一般散文所不具备的温度、音乐性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