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乡土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变过程论文
制度的革新和现代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或是本土制度的时代进步,或是制度的移植。民主,自由,法治,平等成为现代法治的显著特征,很多国家也在经历着由乡土文化向法治文明的演变。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背靠最大的大陆也面向最大的海洋,为内河文明或者说农业文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也产生了内陆的思想观念和习俗。探究中国乡土文明走向必须要探究中国独特的乡土观念,和特定的土壤上产生的礼治社会秩序。从“亲亲尊尊,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到儒家提出的“德主刑辅,依礼治转向人治”的社会。
一个社会或者国家的体制或者治理模式可以从其主流的思想或者阶层来研究,中国几千年的农村可以用一句话:“千古未变,一潭死水”来形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静态的农业文明。几乎可以说是排斥商业贸易的,这也是中国落后和社会转型之慢的重要的原因。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书中论述到乡土文明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精神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的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从中可以得出中国是乡土社会同时也是熟人社会,或是人情社会。人与人之间彼此都是熟悉的,家与家之间的交往靠的是“礼尚往来,人情交往,和礼法规制下的道德约束,而不是法律。因此即使发生矛盾和纠纷靠的是乡绅的调节和家族中的长者的裁决,无诉主义便是民众最先的选择,只有迫不得已才引入政府的调节或审理。数千年如一日世代的延续,从习惯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抽象的普遍的原则。只要能生存下来便是死般的宁静,只要心安个人的个别损失是可以忽略的。乡土中国是儒家思想主导下静态的文明也是封闭状态下的农业文明。基于空间和地缘限制,乡土社会不流动性强。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重要体现在:首先,主要靠种植业为谋生方式,乡土社会的人们生存方式简单。其次,乡土社会的人们受地缘限制人口流动性小。最后,乡土社会的人珍视土地,对土地有种强烈依附感。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地社会的人际关系,由“熟悉”所共享,即是以部落群体为单位的隔离与隔膜。由于生产方式和生存需求,人们在乡土社会群体中常常聚居,子孙后代继承了祖先遗业,人口一代,一代又一代的积累了相当大的村庄。由于其农业的发展基本上满足了自身的需要,因而其无需与外界交往。由于其农业的发展基本上满足了自身的需要,因而其无需与外界交往。农业生活营造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极大地限制了个体的创造性和积极进取精神,从而使乡土社会中的个体易形成保守狭隘的性格,长时间缺乏集体意识、契约精神和法律维权意识。在依赖人情往来维系的乡土社会中,往往以村规民俗来规范个体的行为,同时通过人情交往形成的复杂的社会网络关系来维持乡土生活的正常发展。因此乡土社会中供法治发展的土壤较匮乏,法治发展的空间狭小。根据法治或者现代代议制民主理念,突出强调法治精神和作用,同时也注重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公平的理念。
其实总结一下就是多数人的民主取代一人的民主,以及生产力进步下的生产关系的调整。那什么是法治或者法呢?对于乡土文明的社会法治或者法是陌生的,甚至是舶来品。根据法治或者现代代议制民主理念,突出强调法治精神和作用,同时也注重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公平的理念。其实总结一下就是多数人的民主取代一人的民主,以及生产力进步下的生产关系的调整。那什么是法治或者法呢?对于乡土文明的社会法治或者法是陌生的,甚至是舶来品。而法治的意思更要界定清楚,法治的意思从根本上来讲,并不是说法律自身去统治,来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依靠法律来维持的,法律也要靠权力来支撑,并要靠人来执行。因此"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除去人的作用”。那我就谈谈法治与人治两者的不同之处,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而是维持秩序时所使用的力量和所依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是依礼而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传统、习俗被当作社会的经验世代延续。同时法治与人治社会运行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法律是从外限制人自身,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便是可耻的。治理国家的方式有法治和人治,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更多的两者的结合或者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同时也要考虑影响法治的因素,如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习惯、宗教、道德、社会结构等,其实它们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伴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实现乡土社会的法治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实现乡土社会的法治化并不意味着乡土社会的消失,乡土社会中的很多积极的内容不仅对当前的社会建设起着推动作用,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法制化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法制化发展,更加可能传承下去。比如在乡土社会中个体可以通过人情获取想要的资源。
但是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人情的存在。虽然乡土人情社会中有很多方面与法治社会是冲突的,但是两者从根本上并非是对立关系。乡土人情社会中有很多积极的因素更利于促进乡土法治社会的实现。目前特别是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期,乡土法治社会的建设道路障碍重重,因此更加需要借鉴乡土人情社会中的可取之处,作为法治社会的补充,来完善相关的法治建设。只有真实地融入乡土社会,并建立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一种真正的自由平等,才能早日实现乡土人情社会到乡土法制社会的转变。
第二篇: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心得体会
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心得体会
中山大学教授吴重庆在《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讲座上,以行动主体与结构的互构理论为基础,解释了农村大量青壮年主体流出后,出现的诸多现象和问题,并由此提出了“无主体熟人社会”的概念,既是对“空心化”背景下农村社会结构及其性质的总体性判断,也是对当前农民行为逻辑的新阐释和对农村基本社会秩序进行新概括。通过学习,我有以下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根据笔者理解,“无主体熟人社会”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给予以想象和建构,一个是“无行动主体”层面,即农民“身体不在村”,一个是“无主体性”层面,即农民“人心不在村”。两个层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表里。吴重庆教授主要提及的是在前一个理论观点。那么,所谓无主体熟人社会有什么理论含义呢?
首先,无主体熟人社会的提出可以说使得费老的《乡土中国》中的很多观点有了时代的呼应,让我们看到中国乡土社会在现代化中所体现的特点,乃至病变。我们知道,熟人社会是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所形成的一种很成熟的社会形态,由于现代化和都市化的作用,这个形态正在解体之中,可解体下的乡土社会有何特点呢?我们需要一个理论性的概念。而无主体熟人社会给了一个形态或类型上的说明。
其次,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在一个有着自身文明、历史、思维和习性的社会中发生的。我个人认为传统与现代在中国社会不能做两极式的或二元对立的处理。许多学者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似乎要现代就不能有传统,有传统就无法现代。但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呈现过这样的特征,可见解释中国的有效概念也应该是一个含有悖论的、有张力的、交融性的概念。无主体熟人社会符合这一原理,因此它比较真实地解释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样态。
吴重庆教授提出并论证“无主体熟人社会”这个概念,他将这一概念置于经历革命与革命后的乡土变迁之中,用于解释当前“人去楼空”之后的农村社会与农民的行为逻辑。吴重庆教授看到了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已难以再用“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等来概括和解释了。他参与建构的“半熟人社会”,他认为也只能解释村民委员会选举过程中,由于超出了原来熟人社会的圈子而使得选民对候选人不太熟悉而型塑特有的投票偏好和行为,却不能囊括农村普遍“空心化”之后农村社会的巨变和农民的行为逻辑。他甚至认为,台湾学者杨国枢等人发起倡导的心理学本土化运动,虽然有不少闪亮的观点,但更多的也是应景应时之需,更何况这个运动还是在西方理论的映衬下展开的,长久不得,持续不了。中国农村经验蕴含着丰富的问题源流和理论生长点,乃至可以成为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前沿阵地。“无主体熟人社会”便是在这个认识、理论和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综上所述,吴重庆教授提出的“无主体熟人社会”理论,描述了当前青壮年劳动力主体在农村社会的缺失状态,分析了社会关系演变中的病变问题。但是,作为一种新近理论,“无主体熟人社会”在其源起、阐释和特征等方面的概括,仍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分析。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具备足够数量的行动主体作为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系统内部整合及社会系统和文化模式之间整合的必要条件之一。依据该理论,社会之所以成其为正常的社会,在于有一定数量的行动主体在其中交互作用,维持社会系统的均衡。如果缺少了足够的行动主体的角色,社会系统就无法运转,就会出现病态现象。与“半熟人社会”强调信息不对称不同,它强调的是作为行动主体的农民的在场与不在场,强调行动主体的角色与交互作用。当行动主体的行动是完整的时候,就会形成健全的社会系统,熟人社会就是个运转良好的结构;当行动主体缺席时,系统或结构就会出现问题,原有的结构就会崩溃,或者不起作用。
因此,“无主体熟人社会”作为行动主体长时间缺失的社会,面临的问题不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发挥农民的农民主体作用,发扬农民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创业精神,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把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一体化,最终形成城市和农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第三篇:中国的乡土社会
中国的乡土社会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内容集结而成的。费孝通先生在该书的重刊序言中说到:“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1正是这样的教学方法,才使得本书所录入的十四篇论文都显得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费孝通先生则通过此书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基层传统社会中的一种特具的体系。
费孝通先生出生于1910年,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1936年,远赴英国留学。1938年回国,并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1944年费孝通先生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皇权与绅权》等。
全书共收录了十四篇论文,分别为: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从介绍乡村社会的特点乡土性开始,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风貌。
2在第一篇“乡土本色”中,作者开篇即写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是由乡村社会中分离出去的,在社会结构格局和行为习惯方面仍然有着乡村社会的气息,想要研究中国社会就应该从乡村社会入手,也指出了本书所研究的乡土性是仅仅局限于基层,而不能表示整体,那些从乡村社会中分离出的阶层在保持一定的统一性的同时,由于长时间的发展,而与真正的乡土社会存在差异,这样的乡土性不一定适用。作者一开始用“我”出国时,奶妈塞给我一包灶上的泥土让我解水土不服的故事表现了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对于土地的亲近和尊重。这样的亲近和尊重正是因为乡村社会中的人们依靠农业为生,自然要粘着在土地上,靠着这片土地过活,也就带来了乡土社会的一大特性,人口不流动,基本上世代定居在同一片土地上。而中国农业中的小农经营决定了乡土社会的另一大特点:聚村而居。费孝通先生在对于这个特点的解释中说到:“中国乡土3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乡土社会中人们的活动范围基本上限制于村落中,而村落间接触较少,各自保持着独立的社会圈子,拥有着固定的社会互动模式。所以,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带来的是以信任为纽带的互动方式。普特南在《独自打保龄球》中说到:一个地区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文化环境,人们容易相互熟知并成为一个关系密切的社区,组成紧密的民众交往网络。这种群体性社会资本逐渐演进成一种能够使人们互相信赖并恩恩相报的资源。乡土社会中的信用不需要用契约来维持,而是发生于对这样的一个社会群体中行为规范时的不假思索。人与人之间的熟悉,也使承欢、心安成为了人们的相处互动方式。这点相比于现在的中国的现代社会的确有非常大的不同。所以,费孝通先生感叹,“从乡土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4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第二三篇是就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文字对于乡土社会的需要性来论。费老认为,一般人认为乡下人“愚”莫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城市中的生活习惯和不识字两点。而这两点只 12《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3《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4《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能说明乡土社会中的人们没有掌握城市的知识结构,而不能代表他们智力低下。对于文字,在乡土社会这种面对面的社群中,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之一,并不必需。更多的亲密语言,例如表情、行为等更简便的传达丰富的信息。反复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不是愚到不识字,而是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他们满足生活中的需要。
费孝通先生在该书中提到的差序格局形象的揭示了中国社会中的互动模式。费老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种模式的特点。费老将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比作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5乱。”团体之间的界限分明,国家是超过一切小组织的团体。为了国家,上下双方都可以牺牲,而且决不能用牺牲国家来成全别的团体,于是出现了革命、法律、国会等,来确保国家的利益不受任何人的侵犯。这样的现代国家理念在乡土社会中是不存在的。费孝通先生则把中国的乡土社会的格局比喻成将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
6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这样的社会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而差序格局就是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这样的一个格局所体现的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都是以“己”为中心。但是这种群己的界限是具有相对性的,公和私都是相对而言的。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私人联系构成的网络。所以,传统社会中的道德就只会在私人联系关系中有意义。后面对于道德和家族的介绍都是与差序格局紧密相连的,有这种差序格局的“推己”的特点决定。在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名实的分离中则是就对中国乡土社会进行统治的具体方式进行了分析。
7在最后一篇中,费老说道:“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由此,费孝通先生展开了对于欲望和需要的分析。费老认为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是自觉地文化事实,不需要计划,这则与现代社会有很大区别。
正如前文所说,乡土社会是中国社会的根基。乡土中国的情结存在每个人的心中,也将会通过中国血脉流传下去。费孝通先生正是通过社会学的视角去剖析乡土社会,怀念乡土中国的情结。
56《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7《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第四篇:论文:乡土音乐进课堂
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抢救保护、传承发扬连城乡土音乐艺术文化成就的构想
学校 :连城二中 姓名: 沈金玲
学科:音乐 2012-12-27
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
抢救保护、传承发扬连城乡土音乐艺术文化成就的构想
“让每一个学生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是一句再平白不过的话了,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当代社会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必须转移到音乐教育之中,学校是音乐文化传承的主阵地,音乐教师是音乐文化的“活性文本”。因此,建立民族音乐文化观念,加强音乐教育的民族音乐文化基础,也是音乐学术共同体应该共同关心的迫切任务。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教授谢嘉幸老师在他的文中指出:“音乐从来都被各民族视为是自己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一个民族音乐所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音乐是文化的灵魂,音乐是民族的血脉”。但是我们的青少年有多少人了解自己家乡的音乐?又有多少人会唱家乡的歌呢?
自从我国提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念,乡土音乐教学也成为音乐教育的一个热点。乡土音乐是地域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将自己的文化,历史以及对环境做出的反应等各种体验都凝聚在自己的语言内,也包含在音乐语言里,并经过代代相传,维系着整个民族群体生命的延续。
课程资源是我国在跨世纪的课程改革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依据世界当代课程理念形成的新认识。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国的中小学教学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也是我国课程资源改革的最早着眼点之一。从2005年开始,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就开展了《闽西乡土音乐进课堂》的课题研究,本人有幸也参与了课题的研究及实验。
本文就如何抢救保护、传承发扬连城乡土音乐艺术文化成就谈谈自己的构想
(一)连城乡土音乐教育现状:
连城地处闽西山区。方言归属闽西客家语系。但由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生活习俗等因素,语言复杂,山前与山后都有差异,形成了客家方言体系中较为 2
独特的语言。作为最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民间音乐,其个性也就随之而产生。由于历史的变迁,外来文化的流入,外来音乐和本地音乐相互溶合,久而久之形成连城民间音乐旋律上的独特风格。在连城县,地方艺术繁多。有连城童谣、提线木偶戏、客家山歌、十番音乐、闽西汉剧等。其中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连城县)、闽西汉剧(连城县)已成功申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随着多流行音乐的迅猛发展、网络音乐的大量传播、家庭多媒体视听设备的广泛普及的兴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途径、习惯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民间乡土音乐受到极大的冲击,一些民间音乐不断被边缘化,甚至有些民间音乐种类导致消亡。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丢失了乡韵悠扬的儿歌童谣,远离了充满故土情怀的乡间戏台。连城的孩子听不懂连城话、我们的学生念不出一段童谣、唱不出一首儿歌、没有完整看过一场传统戏剧、不了解当地民间传统习俗的现象普遍存在。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我们的学生已经不能称为完整意义的客家人„„就此一现象而言,开展民间乡土音乐的教学研究与探索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连城乡土音乐资源开发的意义和可行性:
1、以本土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念的指导,各地方言语调影响着当地的名歌,曲艺和戏曲的风格特色,而器乐又是在名歌戏曲等音乐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方言就被自然的带到音乐中来,方言语音是影响一个民族或地域文化成为整体性的主要因素,也影响着这个民族或地区的民俗活动的音乐,也投射出了这个地区文化上的统一性。
2、区域文化的发展与音乐教育相结合的保障。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启动以来,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成为“热点”之一。本次基础教育改革努力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特别是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除国家课程以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一定的比例,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占教学总量的80%—85%,地方学校教学占教学总量的15%—20%。地方和学校音乐教育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
(三)乡土音乐教育的难点:
1、教师对乡土音乐知识的匮乏以及对乡土音乐传承理念的理解程度不一。大部分老师对于乡土音乐的重要性都持肯定态度,也认为乡土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热爱本地区的热情,但是关于传承什么,怎么传承,以及乡土音乐文化都包含哪些内容,大部分教师对此是很模糊的。
2、现有乡土音乐教材的不完善以及教学资源的匮乏。由于连城特有的地域性,造成了5里一方言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各地区不同的方言语调难以把握,原本生动传神的乡土音乐也因此变得枯燥无味。
3、学生对乡土音乐缺乏兴趣。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乡土音乐进课堂大多持支持的态度,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中,教师却反映学生不愿意学习乡土音乐。原因主要有2个。第一,像其他地区的学生一样,连城中小学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是流行音乐,平时听的主要是流行音乐,所关注的也是以之有关的网站,学生在音乐生活中接触的传统音乐以及乡土音乐不多。音乐生活中传统音乐的缺失以及缺乏引导,使得学生对传统音乐乡土音乐缺乏兴趣。第二,学生对于乡土音乐接触很少,如果纯粹是教唱民歌,听一段乐曲,学生很难提起兴趣,更谈不上情感的体验了。
(四)乡土音乐资源在学校音乐课程中开发的途径:
一、校内资源开发
1、建设乡土音乐教材是系统音乐教学的保证。
为了更好的上好乡土音乐课,我们组织全校的音乐教师共同参与。通过查找资料,与民间艺人沟通交流,下乡采风等多种形式搜集整理了许多宝贵的材料,通过实践教学,整理成册,编写成教材,作为系统音乐教学的保证。
2、音乐教师是提高乡土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
(1)对学生展开调查,了解学生对本土音乐艺术的了解程度,摸清学生对本土音乐学习的态度及喜好的形式、内容,为教学内容的范围作出合理的选择。
(2)注重每个课时教学的研究:把课题实验真正落在课堂教学实处,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探索本地乡土音乐的教育研究。
(3)利用校园课间时间,开展乡土音乐艺术实践的各种学习表演活动;利用校园的广播、墙报等媒体,熏陶、宣传乡土音乐艺术。
二、校外资源开发
1、利用现有的乡土音乐资源:(1)收集相关的民间音乐音像、歌谱、文字。走访我县文化馆退休工作人员张江万,并从我县文化馆处收集了大量珍贵音像、歌谱、文字(2)利用我县春节期间多地将举行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在此期间,向当地民间老艺人了解民俗活动中十番音乐的演奏技巧及各乡镇山歌的演唱形式,观看连城木偶剧团在本县城的下乡演出活动,延伸课堂学习空间。
2、利用网络资源 :当前的网络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考虑到网络资源的运用,把网站上大量分散的乡土音乐资源搜集起来进行有序化,规范化的加工整理,提供给广大教师和学生利用。例如刚刚获得第二届八省优秀客家山歌(广东东莞)邀请赛金奖的无伴奏、以连城方言演唱的原生态男女声小组唱《丰收谣》。
(五)把乡土音乐带进课堂:
1、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
学校课外音乐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指导学校音乐课外活动是音乐教师的职责,要制定每学期的全校课外音乐活动计划,争取取得学校有关部门的配合。在活动设备、场地和经费上给予支持和保障。
2、多种形式相结合渗透的教学模式
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仅仅进行学科体系知识的教学是不能完成教学目标中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引导。音乐教学是情感的教学,在乡土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完成的目标除了对于乡土音乐相关知识的教学以外,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体验以及乡土音乐文化的渗入教学,所以我们要采取审美体验、创作表演、采风收集、观摩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进行立体式的教学。
乡土音乐资源开发涉及到方方面面,从教师的观念转变到教材的建设,从教育部门的重视程度等到资源开发的资金政策上的保障,具体的实施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只有相关的保障工作做好,才能够真正把乡土音乐资源开发落实到教学中。我们的音乐教育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这一点是不会有人反对的,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音乐,就象我们的语言发展一样,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再学外国语,音乐教育中也应该是先学乡土音乐,再学民族音乐,再了解外国音乐,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拥有最优化的音乐素质结构。
第五篇:2013年中学生优秀乡土地理小论文评选
关于举办晋江市2013年中学生优秀乡土地理小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有关中学:
为发挥乡土地理这一综合性学习载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开展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综合素养。经研究,决定举办晋江市2013年中学生优秀乡土地理小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对象:在校中学生,分高中组和初中组。
二、参评内容:
围绕家乡的地理环境和人口、资源、社会经济活动等问题,突出实践探究性、地方性、创新性,协调人地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
三、参评要求:
1、格式要求:论文首页为封面,须标明论文题目、作者的学校年级姓名及其指导教师姓名(只填1名);正文部分只标注题目与正文;题目宋体四号加粗、正文宋体五号,字数高中组在2000字左右,初中组在1000字左右,请用电脑打字文稿(A4纸),一式四份。
2、参评小论文于2013年6月21日前送交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施纯林老师收,逾期不候(应用软件――Word,电子文本以附件形式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shichunlin027@163.com,联系电话:***)。
我市将组织评委对参评作品进行认真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各推荐10篇获奖作品送泉州参评。
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2013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