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情境在小学品社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情境”在小学品社课堂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导入
其实导入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比较短而又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学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导入,也叫开讲,一般的情况下导入的目的有三个:第一,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活动开始之前,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课知识的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第二,使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第三,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一种教学行为,是引入新课的第一个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导入的心理任务在于激发兴趣和情感,产生学习动机,把学生引进新课的学习情境中去。(三条可以做成演示文稿)
简而言之,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激发兴趣和情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
二、导入的作用
明确了导入的概念,接下来我们要谈一下导入的重要作用:作为新课的第一个环节,导入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重要作用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2.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 3.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4.沟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
下面我们逐一展开来说: 1.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在这里我想说的激发兴趣就是激发孩子们对课堂内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有了兴趣之后,就很自然的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愿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原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而产生的求知欲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因此,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要循循善诱,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意识到学习要达到目标及意义,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2.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
为什么要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他们的思维呢?我想呀!老师们恐怕都会有这种感觉:上课的伊始,孩子们的注意力是分散的,而新课的学习又要求孩子们必须全身心、高度集中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刚上课时心理处于紧张、消极的状态,生动新颖的导入可以使学生自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大脑皮层和有关神经中枢形成对新知识的“兴奋中心”,使注意力迅速集中,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3.揭示主题,体现教学意图
这里所说的揭示主题,体现教学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明确学习任务和主要内容。新课起始阶段明确任务有利于孩子们产生学习的内趋力。
4.沟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
咱中国有句古话: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而已。”因此良好的情感交流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当然,课堂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比较常见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三、导入的方法:(事例演示文稿中加上教材的内容照片, 简单说明一下主要的内容)㈠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顾名思义即以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导入新课的学习。在教学中根据具体内容,恰当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且寓意深刻的故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能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请大家看这样一个例子:(出示演示文稿——教材介绍)《我会学了》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个主题。这个主题包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有法古今可借鉴”、“找适合自己的鞋子穿”三个部分,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古语中先人和仁人是如何有效学习的,引导学生知道学习是有方法的,古今好的方法都可以借鉴。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也是不同的,各有妙招,要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而后两个标题为一课时,教学目标为:
1.通过课前搜集和课上交流古今一些善于学习的人,所采用的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知道及时复习、经常预习、用心观察等学习方法,感悟学习方法与良好学习品质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2.通过同学之间交流,了解同一内容不同学生运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懂得的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能选择出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通过课上师生的交流讨论,为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而感到快乐。为了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小故事作为导入:一个故事,不但介绍了科学家的成长经历,也使学生对于少有壮志坚持不懈有了初步了解,内心受到极为强烈的震撼效果。
㈡漫画导入法
漫画、动漫,形象诙谐,机智幽默,蕴涵着深刻道理,以其特有方式反映生活,反映现实,具有很强针对性。课堂导入,恰当选用漫画,既增添了课堂教学趣味性,又能启发学生思维,具有明显效果。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呀就有大量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如果恰当地利用漫画,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力与思维能力。如讲解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时,可选用漫画“逃生(”出示逃生图片)。画面上小鱼张大却无法呼吸的嘴和他们集体的逃亡选择!引发孩子们的深思,进而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这幅图说明了什么?当然也可选用漫画“渴望”,此画由两部分组成:其一,山岭田野,杂草丛生,令人心驰神往,渴望这里高楼林立;其
二、林立的高楼取代了空旷的原野,此时人被挤向楼顶,他的心又飞向了广袤的原野。看后启发学生认识“如果以牺牲大片的土地等资源环境为代价,人类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必然会落空”的道理,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㈢歌曲导入法
生活离不开音乐,美妙的歌曲可以感染人的情怀。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歌曲,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融洽师生关系,又可以释怀学生心灵,在轻松愉悦环境中感悟新知,获得学习的乐趣。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必须把情感目标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只有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感、社会情感和思想品德情感,才能真正体现本学科的德育功能,完成育人任务。而激发情感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适时的播放一些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优秀歌曲,寓教于乐,寓教于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下面请老师们看这样一个导入:《祖国有多大》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水》中的第一个课题《我们的祖国多辽阔》中的第一课时,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2.知道图例和比例尺的含义,学会看中国地图。
3.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正如我们看到的,教师在上课之初,以这么一首童趣十足的歌曲曲配着精心制作的课件,把我们祖国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来把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上升到感情层次,达到思想教育的较好效果。(导入的目的进入情景是否改成目的是做好为揭示主题, 创设情境)(把内容事例展开说一说)
㈣实例导入法
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去发现和矫正错误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变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也体现了知行一致的原则。变知识的传授为思维的训练,增强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在观察和分析典型的生活事例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活动。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不能忘记的屈辱》第一课时《破碎的山河》一课,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了解清代末期中华民族的领土被割让、被租借,祖国山河破碎,满目苍夷的情形。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祖国山河破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3.能力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
生学会对历史的思考。通过讨论明白要牢记历史,正视历史,学习用联系的观点,辩证的方法看待历史。为了更好的达成这个教学目标,老师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破碎的山河》导入: 2„ 20。我想老师们一定也和我一样为老师的巧妙设计所吸引,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分多钟,但是老师却以学生们熟悉地视频导入,通过引导学生们回忆香港、澳门回归举国欢庆,进一步追问:是被谁占去了?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被侵占?怎样被侵占的……整个过程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促使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分析,寻找答案。
㈤小品导入法
小品表演形象直观、生动鲜活。课堂导入采用小品表演方式,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能抓住学生的心思,吸引学生眼球,引导学生思索,展开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前作好组织安排,表演者作好准备,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在学习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时,课前安排学生到镇上农行、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观察、体验,然后分配角色,课上表演,并要求把教材知识融入到小品中。这样课堂导入,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了现实生活,在小品欣赏中领悟了教材知识。
㈥游戏导入法
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并获得感受是导入环节设计中有效方法之一。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性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实践也证明游戏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学中可以借助简单的游戏入手,这种导入生动活泼,突出了学生的直接感受,学生在兴奋的情绪中,主体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便会主动积极地思维和理解新知识。例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飞转的陀螺》一课,教学目标为: 1.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体验劳动与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2.制作过程中体验合作、互助,培养认真、耐心的品质。3.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对劳动与创造的快乐的向往,引导学生主动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动脑动手创造美,发展成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为了达成这个教学目标,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教师出示陀螺,吸引学生们参与到玩陀螺的活动中,然后将讲清活动要求,并让学生们在小组内玩。之后请学生展示介绍自己在玩陀螺的活动中,发现的各种好玩的陀螺。学生介绍完后,教师可顺势追问:“这么好玩的陀螺,你们愿不愿意自己亲手做一个呢?今天我们就先学着做一个简单的纸陀螺吧!”这样导入,学生们能轻松自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并通过亲身感知、师生同玩和相互交流中,让学生们认识不同类型的陀螺,了解学习各种陀螺的不同玩法,学生初步体验玩陀螺的愉快心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导入环节的意图达成,为后面的探究式学习做了铺垫。利用游戏导入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主动参与的欲望很强,还能体现出品德与生活课的呈现形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突显课堂中学生是主体的教育理念,并在游戏中,进一步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㈦谈话导入法:
谈话,以平等交流、易于接受的特点被孩子们所喜欢,而教师有目的的引导性谈话直接在新课与学生认知结构建立联系,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产生学习动力。教师简捷、明快地讲述或设问,是直接导入成功的关键。例如,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二“买东西的学问”一课,教学目标为:
1.通过探讨一模一样的商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价格不同和同一种商品从产地到异地价格的变化,知道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多种多样,领悟商品中凝聚着复杂多样的劳动。
2.初步形成正确的购买商品的态度,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商品的能力并学会聪明购物。
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能够比较商品价格的差异并且考虑其合理性。为了达成目标,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以谈话方式进行:你们自己买过东西吗?买过一些什么东西?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谈话:真不错,你们已经有过买东西的经历了,说明有些同学已经开始接触社会生活了,有了一定的生活能力。同学们发现没有,你们单独去买过的东西,大都是一些小食品、学习用具等。一些贵重的、花钱多的东西,家长是不放心让你们自己去买的,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怕同学们不会挑选质量好的商品,不会还价。有的人很会买东西,花钱不多,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称心如意的东西;有的人不会买东西,花了不少钱,买来的东西质量不好、价钱贵、不称心。这说明买东西还真有学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门学问。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导入新课的学习。
㈧影视导入法:
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虽有虚构,但主体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其中有不少与历史知识相关的情节,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地运用,能烘托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在讲首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民族解放之路》一课时,教学目标为:
1.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2.通过搜集、阅读文字资料、观察图片等资料,逐步学习掌握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初步分析、表达的方法。
3.认识到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之心。我想达成这个目标,就可以利用记录片“九一八事变”中载选部分进行导入,把学生的思绪拉回到硝烟弥漫的九一八战场,看完之后,学生们个个义愤填膺,但教师恰在这时引导学冷静下来思考:为什么九一八事变会发生在中国?旋即导入新课。
再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三“五四”运动的呼声一课时,教学目标为:
1.了解巴黎和会严重践踏中国主权,体会帝国主义的蛮不讲理和“弱国无外交”的悲哀。2.了解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的正义行为和北洋政府软弱无能,以及反动军警的无耻行径,感受爱国学生不屈不挠、反抗压迫的精神,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
3.认同爱国学生的正义行为,思考怎样做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对于这样一个离学生比较远的历史事件,经过教师精心选择的影视片断应该对于达成这个教学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动直观的媒体补充,引导学生体会帝国主义的蛮不讲理和“弱国无外交”的悲哀。
当然,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这几种导入方法,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堂导入方法还有很多,只要在科学、准确的基础上,能创设学生喜欢、乐学的课堂氛围,能有利与激
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能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乐于探究,就应该是成功的导入。
下一讲我们将 和老师们进一步分享我们所在了解到的课堂导入现状;好的导入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导入设计时要从哪些方面出发,谢谢大家聆听。
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过程性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应
用
第一课时 “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 过程性评价
老师们,大家好。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对,过程性评价、发展的眼光、学生。
不错,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是我们的理想。特别是在我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过程性评价是我们老师经常使用且比较适宜学科特点的评价方式之一。
我们常常提到过程性评价。那么何为过程性评价?要想了解过程性评价,我们就要从评价说起。
一般情况下,评价是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根据评价标注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并且符合逻辑的结论。其中,所谓评价者,也称为评估人,主要是对某个对象进行评价的主观能动体。
现在,我们再来说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强调的是评价主体对客体建构知识过程的评价。
主体是评价者,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这个评价者是由谁担任的呢?他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而客体在这里一般是指学生个人或学生集体。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过程性评价是经常出现的。
评价的主客体角色也是经常转化的。例如:当老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的时候,这时教师就是评价的主体,而接受评价的学生则处于客体的位置。而当学生评价在学习活动中的同伴表现情况的时候,这名评价的学生就成为了评价的主体。还有就是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那么他在评价过程中则有着评价主体与客体的双重身份。
以上我们了解了评价的主体与客体。
那么,我们所说的过程性评价到底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过程性评价的特征。
对于过程性评价,大致有这样几种描述
其一:过程性评价是一个对学习过程的价值进行建构的过程
与终结性评价相对应,我们看到,过程性评价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学习价值建构过程的情况。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学习建构起新的认知这一过程。
插入视频:“我和你”
以上一段视频,是我在讲珍贵的动植物一节课的片断。
在这里,老师们可以看到,学生对“我和你”的认知是自己和世界上的所有的人。这些就是学生们的课前认知。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活动,在课结束的时候,学生再一次听到这句歌词的时候,在他们心中“我和你”已经不仅仅指人与人,而是上升到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在课前的认识与课后的认知有了显著的提升,教学目标也得以达成。
但是,过程性评价关注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是不是学生获得了新的认识,而是重点关注学生获得这种新的认识的过程。而在构建起新知的这一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则是过程性评价的主要依据。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更是过程性评价所关注的。
老师们请看——这是 学生们学习过程的片段,也是过程性评价重点关注的内容
插入视频:“学生介绍珍惜动物”“看法的阐述”“观点的交流”
我们说:过程性评价既然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做为主要依据,那么在评价学生时,学生如何收集和处理相关的的资料、学生向同伴介绍相关的资料、学生本人或小组在激烈地争辩中的表现、最后如何接受了正确的观点,归于大体上的一致,从而完成了同化与顺应这一认知过程。
还有,学生个体主动学习与交流的态度,积极研究的精神等。查阅资料、交流发言、认识思考等。也同样为过程性评价时所关注。
其二:过程性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
过程性评价包含多种方式的评价,即时性评价是其中常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即时的评价必然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完成的。这就使得评价见之于学习的各个环节。在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这种评价常常被老师们所应用。(即时评价的例证并评析)低年级课程中,老师的过程性评价时时激励着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思考。
插入视频:“即时性评价”
从以上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充分发挥了过程性评价的即时性特点,时时激励着学生将学习引向深入。
其三:过程性评价强调学习者适当的主体参与
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而言,过程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的评价。这种学习者亲身参与评价的过程,更加有益于其加强对自身学习意义的了解,并从中汲取学习的动力。
在课后总结时,对于这段的讨论,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了评价。这正体现了过程性评价中学习者的主体参与。
前面,大家简单了解什么是过程性评价。下面,我们探讨为何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过程性评价。这是我们本节课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
二、采用过程性评价在品德与社会和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我们先从课程的性质来说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大家一定记得,是什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正是由于课程的这一性质,使得终结性评价很难全面而准确地完成对学生成长过程和思想变化历程的准确评估。而过程性评价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关注学生思想上和学习上的变化过程,完成对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状况的评估。
我们再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来探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老师们请注意——良好习惯、热爱生活、良好品德的形成、社会性发展 ……
所谓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探究意识的形成,学生社会性发展等等都需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有许多行为习惯是知易行难的。特别是习惯的形成需要适宜的环境及一个渐进的过程的。大家设想一下,这样的目标,大家如何能用终结性评价方式去寻求比较科学的结果。
而过程性评价恰恰拥有这方面的优势。
有人主张说:过程性评价是 一个“融入价值教育的过程”,老师们请注意:在这一方面,过程性评价与我们的课程性质及目标是多么匹配。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时候,老师们是否注意过,其实评价的过程本身也包含价值教育。例如:为了更好的交流,对学生进行的倾听别人发言的评价,其中既包含了学习的技巧,也包含了尊重别人的教育。这种例证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是不胜枚举的。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价值教育应该是学习者在其学习经历中逐渐形成是非判断的能力的过程。学生通过这种把尊重别人发言的价值教育融入到了学习过程,从对别人的、对自己的反复评价中获得价值判断的能力,在多次反复中形成对价值评判标准的认识,进而掌握标准、理解标准、使用标准。过程性评价恰恰为学生这方面意识的形成起到强化的作用,在我们教学学中的实践意义也是非常显著的。
课程标准还要求我们的学生能够“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和说明问题。”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清楚表达自己感觉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从以上的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能力的培养,仅仅用终结性评价去评估,是很难起到其正面的导向作用的。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了解了过程性评价,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实施过程性评价的简单意义。
总之,了解和恰当地运用过程性评价方法,对于我们平时进行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作用。
第二课时 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及其应用
张:
各位老师大家好!
上一节课,杜老师重点介绍了过程性评价的特征和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意义。使我们对过程性评价有了初步的认识。
那么,过程性评价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应该如何应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呢?
出示幻灯片
以上这两个问题,是我们这节课重点跟大家探讨的话题。
首先,过程性评价与其他评价相比,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对评价的要求也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因此,我们从评价主体的角度划分,可以有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家长评价等评价方法
出示幻灯片
过程性评价中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可以在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时来进行,学生对于自己和他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比如:教师在讲《规则在校园中安家》一课时,教师在本课的总结阶段,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教师让学生自己评价一下,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你是否做到了自觉遵守校规?你遵守了哪些校园规则?在这里教师应用了学生自评的方法。
在这节课中教师还设计了一个环节:夸一夸班里自觉遵守学校规则的小标兵。这个环节中教师采用的是同学互评的方法。
而教师的评价,是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过程中,进行的引导性评价。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加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学生刚刚开始参与评价时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评价上的问题。
杜:
比如:在杜老师刚开始培养学生发言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参与评价的环节,杜老师发现学生最初评价他人是更乐于说别人的缺点和问题,使得被评价的同学很难看,这不是过程性评价的目的。过程性评价更强调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激励学生更乐于参与学习,找到进步的方向。因此,在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的过程中,教师点评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交给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方法,能够及时调整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认识或情感上的偏差。
马:
我听过一位老师的课
例如:在一位教师节约水和电的教学内容中,在课结束时,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知道应该节约水和电,那么,应该如何节约水和电呢?很多同学说到了一些节水节电的好方法。如:随手关灯、随手关上水龙头等。但也有学生天真地说我们现在就把屋里的灯关上吧。当时,教室里光线很暗,是需要开灯的。通过学生的发言,可以肯定地是学生的节水节电意识的确增强了,但教师此时是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的,因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中的行为目标是教育学生做到合理使用水和电。合理使用不等于不用。因此,教师首先表扬学生节水意识很强,同时指导学生懂得节约水电不等于不用电,而是要合理用电。此时,教师的评价发挥了很重要的引导作用。
张:
当然,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家长对学生评价也很重要。因为在有些情况下,同学、老师对学生某些方面的情况并不太了解,比如:学生对家庭的热爱程度、在家中学生是否尊重家长、是否参与家务劳动,这些都需要家长参与评价。
应该说,在过程性评价中,学生的自评、同学的互评、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不能互相取代。需要综合运用,才能对学生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评价。
第二类评价方法我们可以按评价级别来分
根据评价级别来划分,可以分为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和小组对个人的评价
出示幻灯片
马:
那么评价级别是指什么呢?
张 :
我们这里所说的评价级别是指评价者评价的权限和范围。
比如:教师评价只评价到学生小组,而个人的评价由小组来完成。
在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经常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交流与分享的竞赛活动。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评价各组交流展示的情况、小组合作的情况、以及各组倾听的质量等等。各组也会制定评价组员的一些标准。评价学生在组内学习的态度、对小组的贡献、与人合作的情况等。
马:
这两种评价可以怎么操作呢?
杜:
在具体操作时,小组的奖项可以设置这样一些奖项:团结合作奖、交流展示奖、认真倾听奖;对于个人而言可以设置最佳贡献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质疑奖、甘于奉献奖等等,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倾听、提高能力。
在这种两级别的评价过程中,教师重点评定的是小组,最后在一个阶段学习结束时,通过小组内部的同学互评的方式再评定到学生个人。
马:
这两种评价方法有什么好处呢?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
张:
这两种评价方式的特点是:教师没有太重的评价负担,比较适合在人数较多的班级中使用。
实施这类评价应当注意的问题是:评价的频度要适当,否则记录负担过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马:
那么,我们强调教师在这两个级别的评价中,重点评价的是小组,是不是在小组评价学生个人时,教师就绝对不要参与了呢?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曾经发现,小组有时对某个同学的评价不能得到学生个体的认可,有时还会发生不愉快。
张: 的确有这样的现象出现。通常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参与就有一定的作用了。例如:在一节品德与社会课上,一位学生特别希望自己作为主要发言人,但是他准备的材料不够,小组没有同意他的提议,于是这位决定不参与本组的汇报。因此,在小组评价中,小组成员认为他不愿意与人合作。他对同学的评价不满意,小组评价无法正常进行。这时,教师就需要给予一定的指导,首先要肯定小组对个人的评价是客观的,其次,也要肯定那位同学最初是有学习热情的,但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个人需要服从集体,只有每位同学都为小组的共同目标出力,小组才能获得成功。
因此,在小组评价个人的过程中,教师有时也要适时参与小组评价,但不要包办代替。因为教师的参与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评价他人。从而达到小组共同进步的目的。
刚才我们介绍了根据评价主体或评价级别划分的评价方法,如果我们根据评价的方式分,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就更多了。
可以有交流展示、课堂竞赛、轶事记录、课堂观察、作品分析、成长资料袋等。
出示幻灯片
首先我们看一下
交流展示法。
比如,一位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每节品德与社会课的开始,都要开展“课前 5分钟信息发布”活动,并在交流活动后,给发布信息的学生一个等级的评价。符合三个条件可以评为优,条件:
一、信息内容吸引人、二、经过本人的加工处理、三、表达流畅。
杜:
还有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讲我国比较有特色的地区时,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自己编写导游词,课上以小导游的身份为大家介绍,教师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给予引导或补充,这种方式学生乐于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结束后,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评出最佳导游。
将教学、交流与评价结合起来,收到很好的效果。
课堂竞赛法
例如:在一位教师讲品德与生活课,节约水和电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水电的用途,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出示一些与水电用途有关的题目,让学生回答。
例如:请分别说出水电的用途。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充分将平时在生活中的积累展示出来,学生在竞赛中更为深刻了的理解了水电的作用,懂得了人们离不开水和电。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也可以采用竞赛方式进行评价。我记得 马老师在上《当危险来临时》也采用了竞赛的方式,你给大家介绍一下。
马:
《当危险来临时》也采用了竞赛的方式,它设计了三个连续性的竞赛活动,贯穿了教学的始终。
第一个竞赛活动是进行了安全知识的竞赛,重点评价的是学生对安全知识的记忆情况。
第二个竞赛活动是进行了逃生工具选择的竞赛。重点评价是学生能否将自己所学到的安全知识,应用到各种灾害中去。
第三个竞赛活动是安全逃生的活动。教师让学生模拟地震时应该如何逃生,通过学生的现场表现,评价学生是否将安全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灾害中去。
张:
竞赛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活动的组织和评分标准要明确、简单,易于操作。
再如:轶事记录法。这种方法指的是学生把在学习活动中,记忆深刻的事情记录下来。
杜:
如 : 杜老师曾经带着学生搞过一次社区变化的调查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了解社区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社区的情感。由于这次调查活动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的,教师之参与了活动计划的制定,因此,学生的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有的同学在自己的活动记录本中写道,在我们调查中,我们采访的地点是居委会,但几次去都由于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太忙,我们的采访遭到了拒绝,但我们没有气馁。后来,我们主动为居委会打扫卫生,帮他们扫地、擦玻璃,边干边等,最后,我们终于完成了参访任务。通过这次参访我们懂得了做成一件事有时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有耐心、有诚心、还要有智慧。
还有一位同学在采访中,把照相机掉到了水里,没能完成采访任务。学生在记录本上写道做事一定要细心。
教师看了这些轶事不仅了解了学生调查过程,更看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收获知识还收获了课堂以外的很多东西。其实,这些都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有效方式。
张:
还有一种评价方法是课堂观察法
课堂观察法 :是指 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课堂观察法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评价方式,特别是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有些老师认为学生活动了我就可以在一旁等待,其实,不然,这恰恰是教师进行课堂观察的最好时机。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观察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掌握学生学习的进程,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重视课堂观察的老师,往往能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引导学生在全班范围内容进行交流与研讨。对于学生感觉有难度的活动或学生不太感兴趣的活动,教师也可以做出快速的调整,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
再介绍一种评价方法——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 :是指通过对学生的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学生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
马:
例如:在品德与生活课中,学生在学习《寻找春天》这一主题时,在学生观察春天的过程中,教师考虑到学生年龄小,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学生观察到的春天的特点。教师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就可以了解到学生观察的结果。例如: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上画出柳树发芽、桃树开花、小草变绿、小蚂蚁在爬等,看到这幅作品教师教可以了解到这个学生观察到了春天动植物的一些变化。
杜:
再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讲授环境保护这样的课时,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学生眼中的环境状况。教师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分析也能分析出学生对环境状况的了解程度。
作品分析法非常直观生动,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教师如果能够读懂学生的作品,就可能捕捉到好的教育契机,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完善,情感得到升华。如果学生在认识上有偏差,教师还可以及时给予引导和纠正。
张:
最后介绍一下成长资料袋评价
成长资料袋评价 :是指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这是评价学生成长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成长资料袋评价 既适合在品德与生活课,也适合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使用。
比如;这两门课程都需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最初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可能比较少,但随着教师的逐步培养,学生能够通过网络、书籍等搜集到各种资料。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资料太多不知如何处理。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教给学生处理的方式,然后让学生把经过精工处理的资料和没有被加工的资料,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总结出其中的不同。并把处理信息的方法记录下来。长期这样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实际上学生的成长资料袋记录的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和收获。
在做成长记录或档案记录时,不是什么都记,也不是把什么都放进档案袋里,要选择典型的或有代表性的。
马:
那么什么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呢?
张:
比如:在品德与生活课上,我们可以把学生成长过程的照片、绘画作品、或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奖励记录在成长手册上,或将奖状放入档案袋中,记录学生取得的进步。
杜: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可以把学生开展活动的计划、活动记录、总结、学生制作的小报,学生的调查报告,包括刚才我们讲的轶事记录,学生的作品等放入档案袋里。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资料,在学期末或学年末评价时,作为学生评定的重要依据。
马:
在运用成长记录或档案袋记录的评价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张:
首先,评价时间不要太长,因为如果评价的时间过长,在教师进行学期或学年末评价时,操作就有一定困难。而且不论档案是由学生保存还是有教师保存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
杜:
另外,评价的内容可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也可以根据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来设计。比如:在品德与生活课上,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用绘画的方式或拍照的方式记录下来,在绘画或照片下配上简单的文字。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时,也可以采用档案袋的方式,把学生搜集报刊、杂志或网上的信息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放进档案袋。
张:
还有,评价适合于使用等级和评语的方式,以激励为主。
因为成长记录或档案袋中的资料或作品都是经过学生精心挑选的,不是统一的、标准化的内容,因而教师在评价中一定要把握住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点,以鼓励为主,用激励的方式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学习的全过程。
总之,过程性评价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情况不断创新,各种评价也都具有不同的优势与不足,教师要有选择的应用。
好,这节课我们先谈到这儿。下节课,我们探讨过程性评价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在过程性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课时 实施过程性评价需注意的问题
出示幻灯片
(张)
各位老师大家好!
前两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过程性评价,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运用过程性评价的方法。
通过以上的学习,老师们对过程性评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那么,实施过程性评价的好处是什么?也就是说过程性评价与其它评价相比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过程性评价是与教学过程相伴的。在教学中及时对学习者进行相应的评价。这样不仅能快捷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的努力获得肯定,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及发展方向。
因此,我们认为:及时性是过程性评价的一大优势。
(杜)其次,过程性评价的评价主体呈多元化。学生本人,学习伙伴,老师家长等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使得学习者能够从不同的方面获得相对丰富的评价信息。
老师们可以看到这种评价呈现的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学习进行的描述和评价,对学习质量的评价层次更高也更深入。
说到这里老师们一定了解了——深入性是过程性评价的又一大优势。
(张)再有,过程性评价并不过分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精确性,不过分追求评价环境和程序的正规和严肃,甚至有一定的随意性,这几乎是任何一种评价都很难具备的特点。我们说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才能。
因此,灵活性也是过程性评价的一大优势。
(杜)还有,过程性评价是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去评价每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这种评价强调得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因此,我们还认为过程性评价既注意标准又注意过程,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张)最后,与终结性评价相比,过程性评价伴随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在学习时这种评价会时时地进行着。随着学生对这种评价方式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他们将评价作为学习的一部分,成为促进自己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们说与其它方式的评价想比,过程性评价具有更良好的可持续性。
老师们,在以上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与其它评价相比,过程性评价具有的优势。它们是及时性、深入性、灵活性、全面性、可持续性。
(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了解了过程性评价的优势,那么过程性评价是否也存在局限性呢?
(杜)
其一、开放的、即时的评价方式是过程性评价常常采用的方式。我们说开放的、即时的评价方式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及过程与方法的评价都是一种不错的评价方式。
但是,也正因为是开放的、即时的,所以评价所收集的资料和判断的标准可能都会因时而变、因人而异。也正是因为这个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导致了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收获的评价标准无法做到统一,其评价的过程和程序无法做到规范。
例如:在平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进行的评价标准就会适当地提高,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是以鼓励为主,标准就会适当地降低。
(张)再有,当学校需要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来衡量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质量和学习成果时或者当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选拨时,评价的公平与公正是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原则。
而过程性评价由于较多地带有参与者的主观性和个别特征,很难证明评价的公平与公正,这是,其评价的结果能否被学校、学生、家长所接受也就成为一个问题。
(杜)还有:
过程性评价常常贯穿于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始终,那么评价的强度应该是多大才恰当,比较难以把握。
如果过于强调评价,为评价而评价,那么我们的课堂显示的必然是评价的分量过重,很容易导致评价的过于频密繁琐,直至学生和教师不堪重负。
例如:有的学校实施档案袋评价,又担心学生将档案袋遗失,就把档案袋放在学校,而随着评价的时间的增加,学生的档案袋无处可放,因而成为教师的负担。
再有,有的过程性评价的方法消耗的时间过多,评价的视野不稳定。
例如:随着过程性评价的不断研究,各种评价工具也随之出现。但是教师如果只关注评价工具的使用,而会忽视了评价的目的,还可能导致评价的形式化。
(张)
老师们,我们看前两个问题是由于评价方式本身的局限而引起的,后两个问题是由于过程性评价相对较难把握,容易造成运用不当带来的。
(马)我们在实施过程性评价是需要注意哪些呢?
(张)我们说第一、在方法上不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对立起来。认为非此即彼。
出示幻灯片:
其实,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是相伴而生的兄弟。相互配合,才能使教学评价更加完善”。主张用过程性评价取代终结性评价是欠妥的,同样主张终结性评价是唯一的也是片面的。
我想是这样:两种评价从不同的角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各有各的优势和用途,既不会互相排斥,也不能互相取代。对目前教育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找出真正的根源,不要把过错都归结到终结性评价的身上。
(杜)第二:我认为不要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排除在过程性评价之外。
出示幻灯片
如,用成长记录或学习档案作为评价方式时,学生可以把自己认为是优秀的作品放进其中,这些都是学生在一定阶段的学习效果。当我们用档案袋收集了一系列的作品时,这些作品也就很具体生动地显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进程。
再有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中的同学一致认为成功的发言及组织的活动这也是在一定阶段的学习效果。
(张)第三:不应将过程性评价与某种特定的评价方法甚至评价工具等同起来。
出示幻灯片
因为适合做过程性评价的工具有很多,如,成长记录,档案袋记录、评价量规等等,都可以是评价的工具。
在即时性评价中,教师或同学的肯定赞扬或否定批评,也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价,这时教师或学生本人就是评价工具。
(杜)第四:正确看待过程性评价的功能。
出示幻灯片
过程性评价的优势是明显的。局限也是非常清晰的。
不要认为采用了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就能解决在评价方面存在的一切问题。我想问题决不会这么简单,如果真是,恐怕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
老师们,在我们学习的最后,请大家看一个教学片断。
播放视频:
教学片断:《当危险来临时》
(张)在这节课中教师采用了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实效。希望这节课,能够对大家平时的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总之,与其它事物一样,世界上原本就没有万能的灵丹妙药。如果能够通过我们在这里的学习。大家能够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使之更好地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好,下面我们说一下,本课的作业。、分析《当危险来临时》一课,运用了哪些过程性评价的方法?、结合教学实践思考,您平时采取过哪些过程性评价的方式?试举一例。
出示幻灯片
《神奇的手》教学案例分析
涿州市实验中学/张慧然
摘自:《新思考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动的、活泼的造型活动,激发学生的三维空间的造型意识,培养立体造型能力。
2、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自主、团结、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
3、通过对“手”的关注和认识,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情感方面的沟通,使学生们认识和创作生活之美,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学习设计、美化手,使学生们认识和创作生活之美,艺术之美。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意识,提高立体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用心观察,多角度认识和捕捉生活中的美感瞬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摄影设备、水桶、毛巾、肥皂
学具准备:美术书、水粉颜料、毛笔、橡皮泥等
教学流程:
一、感受“神奇”,导出课题。
(课前多媒体播放05年春晚的震撼之作《千手观音》的FLASH动画)
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观看,并不时发出惊叹声!
教师提问:课前咱们观看的是什么节目呀?
生立即回答:千手观音。
师:大家都知道呀!看来千手观音给我们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群聋哑人确实了不起,用她们的手演义了神奇!今天我也要和大家一起用我们的手演义另一个神奇,让我们共同学习第九课《神奇的手》。(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受到熏陶,引起共鸣,唤起学生对手的好奇心和表现欲。
二、认知双手,领悟“神奇”。
1、准备活动
课件播放《拍手歌》,师生一起跟唱。
2、情感的手
(多媒体播放“情感的手”,教师引导学生随着课件一起回顾一下我们赋予情感的手)
生认真观看,深受感染。
3、游戏的手
(1)手影
几位学生主动到屏幕前表演手影,教师予以鼓励。
(多媒体播放手影视频)
生认真欣赏,并跟着学习新的造型。
(2)手彩绘
生看书分析制作步骤,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阐述本组讨论结果,并做总结性发言,强调要点。
4、多变的手
(课件播放“多变的手”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手彩绘作品)
学生欣赏的同时赞叹声声。
设计意图:《拍手歌》的表演即活跃了气氛又让学生做了准备活动;“情感的手”让学生了解对手的表现与塑造让我们沟通了人与人间的情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游戏的手”不仅让学生回顾了中国的传统手游戏----手影,还介绍了新的玩法----手彩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注意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真正做到了让学生乐学。
三、活动空间,创造“神奇”
教师布置本课任务,强调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教师进行巡视辅导。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播放背景音乐为何洁的《举起手》)
设计意图:作业要求体现了层次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团结、合作 的良好习惯。背景音乐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学生了解歌词内容,能够从中受到鼓舞!
四、展示评价,分享“神奇”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的作品。
各小组同学积极踊跃的展示作品,有的组还编成小故事。
设计意图: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平台,让学生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把课堂推向高潮。
五、课堂总结,拓展“神奇”
1、手语
(课件播放手语课堂,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简单手语。)
2、小结
课堂总结:你们学的很认真,相信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用你们的双手演义更多的神奇!
学生很受鼓舞,信心百倍!
(播放《千手观音》视频,学生欣赏后下课。)
设计意图: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关爱残疾人。再次欣赏《千手观音》学生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课后反思:
《神奇的手》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体验入手,组织了一系列相关主题的音像材料和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实践、创造积极性。教学的效果很好,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之后,我认为这堂课的成功有这几个原因:
1、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着手,利用学生关注的电视节目《千手观音》,打开学生的兴趣之源,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
2、充分利用音像教学资源的优势,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主积极地进行交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态度。
3、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师在教学时既有引导,又有示范,还亲自参与活动,这样不但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距离感,而且更激发了学生在教师面前表现自己的欲望。教学中,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活动、表演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地启发学生,丰富学生的认识。学生们的学习活动始终围绕着主题,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兴高采烈地实践、创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体会到,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不足之处:教学方式还放不开,还不够大胆。教学当中教师语言还不够精炼,教学环节的逻辑性还不够强,教师驾驭课堂的手段还不够巧妙。许多方面需要认真钻研,不断探索。
第二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情境”在小学品社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情境”在小学品社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品社教育强调为学生营造文化情境,加强品社文化的渗透和传递。综合化、多元化已成为当今教育的模式,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将小学生品社教学依然延续传统注重技巧、单元素的模式。我认为“情境”教学融入品社课堂中,对与扬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将是受益匪浅。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认识“情境”,在教学中“情境”的意义有多大,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应用这一教学形式,还需要深入的研究。下面我是个人的一些实践和学习思考。
一、情境的基本理解
情境就是借助视、听、触等立体性感受作用于课堂中,从情感上施加影响,使小学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的一种方法。
二、创设情境的意义
创设情境的意义在于主要重视调动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情境的融入的目标之一是使小学生情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品社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因为情感性是品社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品社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品社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三、情境创设的具体功能
1情境品社有利于激发与维持小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动力,而最能引发这些兴趣的则是外界的情境。引起兴趣的情境往往能够引起快乐,引起快乐的情境往往也能够使小学生感兴趣。在小班品社活动中,说的最多的就是培养兴趣。游戏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小学生表现的最多的则是无拘无束地参与和投入。如:在线条练习中,一味地让孩子进行直线练习,他们会感到枯燥,不久就会失去兴趣,东张西望。因此,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以引发兴趣和维持兴趣作为重中之重,让小学生投入到教师设置的课程中去。
2、情境品社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小学生创造力
创造行为不是凭空而来的,他要借助直观世界的滋润或者说是生活经验的积累,观察是通过经验获得视觉的意义。在小学生品社教学中,观察是小学生智慧最重要的源泉,或者说是绘画之母。观察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创造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直接参与感知体验,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教师可以做的是首先,明确认知目的,提高观察的效率性。观察目的要明确,教师的提问要言简意赅且富有启发性,这对于观察活动的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的明确,小学生观察时积极性就高,对观察对象的感知就清晰完整。反之,小学生就会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因此,教师要抓住小学生认识目的性不强的特点,在组织小学生观察时首先提明确的问题,使小学生有的放矢。其次,告之认知方式,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小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观察事物较盲目,整个观察过程是漫无目的,由于注意力时间有限,所以见什么都会分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教会小学生观察的方法,小学生要有秩序、有始有终的观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最后,引导认知联想,提高观察的深度性。虽然小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很仔细并能出色的回答教师的提问,但只停留在表面,教师药鼓励他们观察完后要充分联想,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之,观察是小学生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正确指导小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不断增长认知、学习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要使小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同时,品社活动的要具有开放性、超前性,在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小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支持和鼓励小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小学生提供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和创作的空间。
3、情境品社有利于开发大脑功能,培养多元智能
品社课中不仅要用手画,而且还要说、唱、跳,很有利于小学生左右脑功能协调发展。“说、唱”可以促进大脑左半球的语言、分析思维的发展;“画、跳、唱”可以促进大脑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发展,如促进视知觉、形象记忆、想象、理解、音乐、模仿、节奏、情感等方面。情境品社课
中要求小学生双手共同作用,不仅要画,而且要手工制作,这点也很利于小学生左右脑的发育。同时,这也是一种多元智能的培养,从语言智能(言语)、节奏智能(音乐)、空间智能(视觉)、动觉智能(身体)等结构启发小学生的综合智力。如:制作圣诞帽,此年龄段的小学生十分愿意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或叫声,十分愿意参与表演。品社绘画之前,我邀请所有小学生进行表演:使他们融入于角色中,为后期的品社教学铺垫。在多节的情境品社中,我大多都融入了戏剧、音乐、文学、生活。目的是使又小学生从视觉、听觉、知觉等方面都有体验。
4、情境品社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稳定的注意力
学龄前小学生的注力不稳定性是此年龄段小学生的根本特征,教师很难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固定在某一物体上,他们会被周围所有的事情所吸引,不断地从一个物体一道另一物体。然而,注意力不是被无关的东西所吸引的,而是被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所吸引的。如果,品社教学的发式一成不变、一直是老三样,即使是一个成人也会倦怠,更何况低年级小学生。每堂课中我的情境融入的形式都不断的在变化、不断的创新:故事融入、表演融入、影视融入、外出观察,除此之外还可以是谜语或童谣融入、音乐融入、实验或模拟生活场景的融入,只有新颖才会触动小学生心灵,满足小学生心理饥渴。
从两种课堂记录中小学生的表现来看:仅以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纬度来看(以二十分钟为界限):情境融入的品社教学除去绘画之前情境设置的时间约十分钟,三名被试在后十分钟注意力几乎很集中,甚至可以延续。兴趣班(传统品社教学)十分钟内,三人不同程度的注意力分散。
但不同形式的创设不是为求变而变,而是要投小学生所好的将其的注意力引向教师的教学目标上,这才是情境创设的关键所在。
5、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用讨论和引导的方式组织课程,使品社活动不再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小学生的创造力只有在无拘无束心理状态下才能发挥。教学得情境设置中,我首先不会暴露自己的设计目标而是先以启发的方式倾听他们不同意见,然后不急于纠正和否定而是用探讨的方式让小学生自己或其他小学生帮他寻找正确答案,这样做一是小学生不会被我的想法所固定,二是培养小学生敢于提出和老师不同的想法。此方式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在日后有自主性和独创性的想法。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小学生。小学生对于教师在情感上十分依恋,对于教师的语言、情绪、行为都很敏感,小学生的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成败与否取决于师生的关系是否平等、和谐,而微笑是一种具有亲和力的武器。课堂中我带着微笑用温和的声音与小学生交谈,此时小学生的表情是放松的,因此整堂课小学生很积极,就连平常胆小的小学生也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反之,若处于紧张和严肃中,情感上就产生压迫感,使小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压抑状态导致创造性思维无从产生。
四、情境教学的应用
我认为在应用情境时应坚持乐情(即学生能主动、快乐的进行情感体验)、冶情(即教师要积极创设提条件时学生的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陶冶)、融情(即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使师生人际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交融),也就是我们要让“情”贯穿品社课堂教学中。
对于小学生而言,创设各种品社课堂情境,能丰富小学生的情感内涵,激发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的完全释放能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想象能力的拓宽。小学生的想象创造是单纯发散而又超意识的,课堂上的一个教具、一段音乐、一种氛围都能引发小学生去联想。多层次、多手法的情境创设无疑会激发小学生产生作画的强烈愿望,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和品社创作。
当然,情境的创设必须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统一。情境是为目标服务的,目标定位不同情境的要求也不同;情境是要活跃的,但不能为了活跃而生搬硬套情境。
五、个人感受
1、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创设相关的品社情境,引起小学生认知的内部矛盾,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2、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情绪。教师要有效利用情绪追求的积极作用,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优化教学。
3、教师要为小学生创设求异创新的环境,创造力才是小学生品社教学的关键所在。对于小学生的创造要适当得给于鼓励,小学生的自信是捧出来的。
第三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情境”在小学品社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情境”在小学品社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品社教育强调为学生营造文化情境,加强品社文化的渗透和传递。综合化、多元化已成为当今教
育的模式,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将小学生品社教学依然延续传统注重技巧、单元素的模式。
我认为“情境”教学融入品社课堂中,对与扬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
将是受益匪浅。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认识“情境”,在教学中“情境”的意义有多大,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
巧妙的应用这一教学形式,还需要深入的研究。下面我是个人的一些实践和学习思考。
一、情境的基本理解
情境就是借助视、听、触等立体性感受作用于课堂中,从情感上施加影响,使小学生身临其境、耳濡
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的一种方法。
二、创设情境的意义
创设情境的意义在于主要重视调动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情境的融入的目标之一是使小学生情感能够
积极主动的投入。《品社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因为情感性是品社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品社学习活
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品社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
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三、情境创设的具体功能情境品社有利于激发与维持小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动力,而最能引发这些兴趣的则是外界的情境。引起兴趣的情境往往能
够引起快乐,引起快乐的情境往往也能够使小学生感兴趣。在小班品社活动中,说的最多的就是培养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小学生表现的最多的则是无拘无束地参与和投入。如:在线
条练习中,一味地让孩子进行直线练习,他们会感到枯燥,不久就会失去兴趣,东张西望。因此,一名优
秀的教师就是要以引发兴趣和维持兴趣作为重中之重,让小学生投入到教师设置的课程中去。
2、情境品社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小学生创造力
创造行为不是凭空而来的,他要借助直观世界的滋润或者说是生活经验的积累,观察是通过经验获得
视觉的意义。在小学生品社教学中,观察是小学生智慧最重要的源泉,或者说是绘画之母。观察可以提高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创造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直接参与感知体验,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 的作品。
教师可以做的是首先,明确认知目的,提高观察的效率性。观察目的要明确,教师的提问要言简意赅
且富有启发性,这对于观察活动的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的明确,小学生观察时积极性就高,对观察
对象的感知就清晰完整。反之,小学生就会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因此,教师要抓住小学生认识目的性
不强的特点,在组织小学生观察时首先提明确的问题,使小学生有的放矢。其次,告之认知方式,提高观察 的准确性。小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观察事物较盲目,整个观察过程是漫无目的,由于注意力时间有限,所以
见什么都会分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教会小学生观察的方法,小学生要有秩序、有始有终的观察,提高观察 的准确性。最后,引导认知联想,提高观察的深度性。虽然小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很仔细并能出色的回答教师 的提问,但只停留在表面,教师药鼓励他们观察完后要充分联想,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之,观察是小学生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正确指导小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不断增长认知、学习技能,开
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要使小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同时,品社活动的要具有开放性、超前性,在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小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支持和鼓励小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小
学生提供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和创作的空间。
3、情境品社有利于开发大脑功能,培养多元智能
品社课中不仅要用手画,而且还要说、唱、跳,很有利于小学生左右脑功能协调发展。“说、唱”可
以促进大脑左半球的语言、分析思维的发展;“画、跳、唱”可以促进大脑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发展,如促进视知觉、形象记忆、想象、理解、音乐、模仿、节奏、情感等方面。情境品社课
中要求小学生双手共同作用,不仅要画,而且要手工制作,这点也很利于小学生左右脑的发育。同时,这
也是一种多元智能的培养,从语言智能(言语)、节奏智能(音乐)、空间智能(视觉)、动觉智能(身体)
等结构启发小学生的综合智力。如:制作圣诞帽,此年龄段的小学生十分愿意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或叫声,十分愿意参与表演。品社绘画之前,我邀请所有小学生进行表演:使他们融入于角色中,为后期的品社教
学铺垫。在多节的情境品社中,我大多都融入了戏剧、音乐、文学、生活。目的是使又小学生从视觉、听
觉、知觉等方面都有体验。
4、情境品社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稳定的注意力
学龄前小学生的注力不稳定性是此年龄段小学生的根本特征,教师很难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固定在某一
物体上,他们会被周围所有的事情所吸引,不断地从一个物体一道另一物体。然而,注意力不是被无关的
东西所吸引的,而是被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所吸引的。如果,品社教学的发式一成不变、一直是老三样,即使是一个成人也会倦怠,更何况低年级小学生。每堂课中我的情境融入的形式都不断的在变化、不断的
创新:故事融入、表演融入、影视融入、外出观察,除此之外还可以是谜语或童谣融入、音乐融入、实验
或模拟生活场景的融入,只有新颖才会触动小学生心灵,满足小学生心理饥渴。
从两种课堂记录中小学生的表现来看:仅以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纬度来看(以二十分钟为界限):情境
融入的品社教学除去绘画之前情境设置的时间约十分钟,三名被试在后十分钟注意力几乎很集中,甚至可
以延续。兴趣班(传统品社教学)十分钟内,三人不同程度的注意力分散。
但不同形式的创设不是为求变而变,而是要投小学生所好的将其的注意力引向教师的教学目标上,这
才是情境创设的关键所在。
5、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用讨论和引导的方式组织课程,使品社活动不再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
一种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小学生的创造力只有在无拘无束心理状态下才能发挥。教学得情境设置中,我首先不会暴露自己的设计目标而是先以启发的方式倾听他们不同意见,然后不急于纠正和否定而是用探
讨的方式让小学生自己或其他小学生帮他寻找正确答案,这样做一是小学生不会被我的想法所固定,二是
培养小学生敢于提出和老师不同的想法。此方式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在日后有自主性和独创性的想法。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小学生。小学生对于教师在情感上十分依恋,对于教师的语言、情绪、行为都很敏感,小学生的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成败与否取决于
师生的关系是否平等、和谐,而微笑是一种具有亲和力的武器。课堂中我带着微笑用温和的声音与小学生
交谈,此时小学生的表情是放松的,因此整堂课小学生很积极,就连平常胆小的小学生也敢发表自己的意
见。反之,若处于紧张和严肃中,情感上就产生压迫感,使小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小学生的思维处
于压抑状态导致创造性思维无从产生。
四、情境教学的应用
我认为在应用情境时应坚持乐情(即学生能主动、快乐的进行情感体验)、冶情(即教师要积极创设
提条件时学生的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陶冶)、融情(即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使师生人际情感在教学过
程中积极交融),也就是我们要让“情”贯穿品社课堂教学中。
对于小学生而言,创设各种品社课堂情境,能丰富小学生的情感内涵,激发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的
完全释放能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想象能力的拓宽。小学生的想象创造是单纯发散而又超意识的,课
堂上的一个教具、一段音乐、一种氛围都能引发小学生去联想。多层次、多手法的情境创设无疑会激发小
学生产生作画的强烈愿望,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和品社创作。
当然,情境的创设必须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统一。情境是为目标服务的,目标定位不同情境的要
求也不同;情境是要活跃的,但不能为了活跃而生搬硬套情境。
五、个人感受
1、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创设相关的品社情境,引起小学生认知的
内部矛盾,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2、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情绪。教师要有效利用情绪追求的积极作用,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优化教学。
3、教师要为小学生创设求异创新的环境,创造力才是小学生品社教学的关键所在。对于小学生的创
造要适当得给于鼓励,小学生的自信是捧出来的。
第四篇:品社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中心小学
望西建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质量,已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但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还不多见。本人接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已有年余,所任教班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现就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源于现实生活,注重学生体验。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主要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他们健康、向上、积极的人格发展。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引领学生走进社会,探索实践。
在品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去勇于探索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其实,在这些方面,品社教材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如教学《长江两岸是家乡》中的《高峡出平湖》时,我就向学校领导打报告,充分利用学校与三峡大坝毗邻而居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学生带至三峡大坝、坛子岭,让学生在观察与倾听中确实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气势,知道了三峡工程具有通航、防洪蓄水、发电和补水的四大作用。深入了解三峡工程的建设历程,体验三峡建设者的艰辛劳动,感知科学技术在三峡工程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爱学习、爱科学的巨大热情和作为一个三峡人的幸福感、自豪感。这样的课外教学活动所产生的有效性,是教室内的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小学生道德的形成,源于儿童社会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取决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加强小组合作,注重讨论交流。在教学中,学生自学、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展示汇报各个环节是提高品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自主学习”要有自学指导或自学提纲,自学指导或自学提纲具有自学指导作用。它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等。
“小组合作”重在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男女搭配、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明确小组组员分工。一般情况下四人小组应有四个角色:小组长、记录人、汇报人、评价人。组内角色分工还要经常轮换,互相补位,以使每个小组成员能够担任多种角色,既能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能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的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讨论交流”是品社教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在交流中提高表达能力。
“展示汇报”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交流的情况,把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在班上进行展示汇报。展示汇报方式可多样。如语言陈述、操作演示、板书演示、课本剧表演、小白板展示、多媒体演示等。
四.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在近两年的品社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师生关系平等鲜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师生关系紧张的案例并不鲜见。尤其被教师们称着“小学科”《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更是如此。
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2.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形式;3.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活动形式。
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有效性。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述说、表演。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的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开展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的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品德与社会》又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进取精神,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所在。
我们应该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有效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品社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明德小学 樊小华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质量,已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但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还不多见。本人接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已有年余,所任教班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现就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源于现实生活,注重学生体验。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主要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他们健康、向上、积极的人格发展。
二.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引领学生走进社会,探索实践。
在品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去勇于探索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其实,在这些方面,品社教材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如教学《长江两岸是家乡》中的《高峡出平湖》时,我就向学校领导打报告,充分利用学校与三峡大坝毗邻而居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学生带至三峡大坝、坛子岭,让学生在观察与倾听中确实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气势,知道了三峡工程具有通航、防洪蓄水、发电和补水的四大作用。深入了解三峡工程的建设历程,体验三峡建设者的艰辛劳动,感知科学技术在三峡工程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爱学习、爱科学的巨大热情和作为一个三峡人的幸福感、自豪感。这样的课外教学活动所产生的有效性,是教室内的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小学生道德的形成,源于儿童社会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取决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加强小组合作,注重讨论交流。
在教学中,学生自学、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展示汇报各个环节是提高品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自主学习”要有自学指导或自学提纲,自学指导或自学提纲具有自学指导作用。它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等。“小组合作”重在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男女搭配、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明确小组组员分工。一般情况下四人小组应有四个角色:小组长、记录人、汇报人、评价人。组内角色分工还要经常轮换,互相补位,以使每个小组成员能够担任多种角色,既能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能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的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讨论交流”是品社教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在交流中提高表达能力。
“展示汇报”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交流的情况,把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在班上进行展示汇报。展示汇报方式可多样。如语言陈述、操作演示、板书演示、课本剧表演、小白板展示、多媒体演示等。
四.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在近两年的品社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师生关系平等鲜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师生关系紧张的案例并不鲜见。尤其被教师们称着“小学科”《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更是如此。
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2.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形式;3.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活动形式。
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有效性。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述说、表演。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的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开展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的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品德与社会》又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进取精神,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所在。我们应该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有效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