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构建生活课堂,绽放品社魅力》(合集)

时间:2019-05-12 12:5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构建生活课堂,绽放品社魅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构建生活课堂,绽放品社魅力》》。

第一篇: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构建生活课堂,绽放品社魅力》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构建生活课堂,绽放品社魅力》

【内容摘要】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有意义的生活,重视学生生活的内容,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享受成长的幸福。

【关键词】

生活课堂 品社 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是生活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设计的教学内容,传递的道德观念都是贴近儿童生活的。它特别重视学生有意义的生活,重视学生生活的内容,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因此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必须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才能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享受成长的幸福。才能使这门学科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

一、更新教育观念,做品味生活的现代教师。

品社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这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它的意义在于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从而引导生活,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现阶段,《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教师绝大部分来自于其他学科教师兼课,教师队伍参差不齐,他们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所任的主要学科上,而对品社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教学的淡化。这就使品社课的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先从课本知识中品味到儿童生活。在儿童的生活中,实际存在一个儿童的世界,这是一个与成人世界不同的世界,儿童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而品社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也正是儿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问题。我们只有了解这个世界,才能真正进入这个世界,才能在品社课本中品味品社生活。因此,在研读教材时,教师先把自己看成学生,想一想,学到这个专题时,学生会想到什么?有没有和这个专题相似的儿童生活?这样的儿童生活给人什么感想,感受,让人体会到什么情感,得到怎样的提升?在教学时,要灵活多样,有艺术性,富有生活情趣,多举例,多引导。用生活化的语言,用艺术化的生活语言,用诗一般的艺术化的生活语言让

学生品味品社生活,品味品社课所提供的生活片段带来的生活乐趣。只有教师的观念改变,才能培养孩子学会生活。

二、课堂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认为作为一节课的导入很关键,它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时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物演示、游戏、猜谜、录像、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使他们在课的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样课的后部分上起来也就顺利了。

如学习《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一课,我这样进行引入:同学们,回顾五年的学校生活,你喜欢什么样的班干部?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标准来选我班的班干部?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个话题学生很感兴趣,课堂气氛马上活跃了起来。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情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精心引导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和传递的过程,而是需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的。无论教师的讲述多么精彩,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才能真正被领悟,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改变或提高。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就应及时讨论,联系课堂上的道理,让学生明白时时处处都要牢记这些道理,用它们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应多设计一些活动,比如:采访、调查、辩论、表演等,让学生自己调查、自己表现,在活动中成长,让课堂充满活力。如教学《有多少人为了我》时,在感知了有那么多人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后,可以让学生想象:没有了这些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学生自主地发表意见,有的说:“没有了交警,我好象看到有很多车都撞在了一起。”也有的学生说:“没有了清洁工,我们就要生活在垃圾堆里了。”还有的学生说:“没有了我的爸爸妈妈这样的农民,我们每天就不能吃到这么好的午餐了。”学生通过这个假设,体会到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是多么重要。另外,也可选择我们学校围周围的事物作为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分析、讨论,如学校门前俄黄路南端是新修的柏油马路,路两边四季翠绿、路灯明亮,清洁工人每天都把路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校门前北端的路年久失修,无人管理,路面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给来往的行人和车辆带来很大困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讨论,体会清洁工人和修路工人用他们的辛苦汗水换来了我们的方便。还可以采访校长、老师的工作,既让同学感受到了这些工作人员的辛苦,也让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表现,在这样的生活情境

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每个行业的不易和存在的必要性,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的提升。

四、创设生活情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用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要让学生把所学归于生活,就必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并且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做一做等活动,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做中学、模拟中学、体验中学、兴趣中学,在自由、宽松中不受拘束地学,进行真实的道德体验。因此课堂应适时安排故事、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做游戏等不同类型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体验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分享交流自己的成果,锻炼表达能力,以达到强化情感体验之目标。

如活动设计“神游祖国”,首先让学生为家乡双月湖小学西边的“母亲河”—燕子河重新梳妆,学生可以展示被污染、断流、洪水等情景图片,让学生出点子,交流如何保护自己的母亲河的做法。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和活动中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深切感受其中的魅力,在轻松愉快中又强化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在学完教材上的内容后,教师可以选择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拿出来让学生讨论,思考,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总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源于生活,因为教育的最终归宿在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一个人才能得到最根本的提升。而所有的活动,如教学,他们都是教给你怎样去生活,怎样去更好的生活。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争取让儿童在生活中找到品社中的“文字”生活;在品社“文字”生活中找到现实生活的原本面貌。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教学参考书》 山东人民出版社 [2]《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

让品德与生活携起手来 学校:临空小学

教师:詹小玲

“童年是人生的春天,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才能收获健康人格的果实”。《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阶段专门开设的一门德育课程,学习做人是它的核心。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而传统的品德教育过重于说教,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去感悟、内化道德观念。我认为,教师只有让“品德”与“生活”携起手来,只有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经过“体验、认识、感悟”等一系列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良好的品德才能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体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习者对内容、情境发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倾心投入。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体验兴趣,我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努力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蕴涵新问题、采用新形式、追求挑战性、创造生动形象的视听效果等方面动脑筋、花力气。利用现代媒体恰当地将声、形、色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置身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活动中,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例如我教学《我们的左邻右舍》时,为让学生了解各个国家的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的异同之处,搜集了有关建筑、饮食、服装、艺术等方面的图片。当美伦美奂的日本传统木屋,寿司,和服;泰国的高脚屋,咖哩饭,寺庙;韩国的泡菜,韩服等图片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发出一阵惊叹。这样,让学生直观感性地认识各国的特色,印象必然非常深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各国哪些方面不同,哪些方面相同或相似,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同学们跃跃欲试,言之有物,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让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

二、活动再现生活,让学生体验真过程。

《新课标》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品德得以内化;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思品课应有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思考、动手写作、动口交流,角色扮演,多方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促进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简而言之,我们应构建一种活动化的课堂教学。以活动为载体,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帮助孩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1、生活是儿童道德生命成长最肥沃的土壤,德育联系生活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然后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 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生活是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途径。充分挖掘现实生活和社会真实事件的教育价值,把社会基础知识教学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构建的重要原则。《品德与社会》课程从儿童的情感需要和认知特点出发,使课程能够真正引发儿童的兴趣,并与儿童自身的生活保持紧密联系。无论是道德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和生活教育,都首先需要使儿童形成强烈的对规则或规范的情感认同,在此前提下儿童才能真正地将各种规则内化为素养,并转化为自觉行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情境,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讨论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活动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我们的左邻右舍》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周边国家的情况,在课前便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大组,布置查找印度、韩国、日本、泰国的资料,做好准备。在上课时,我设置情境:“‘亚洲旅游节’将要举行了,请来自四个国家的旅行社的导游来介绍自己的国家,参加这样的盛会一定要做好准备,所以先在小组内练习一下。”四个小组的同学在小组长的安排下纷纷展开练习,为做好小导游做准备,一时教室里热闹非凡。在汇报交流中,小导游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介绍“自己”的国家,有的用生硬的外国普通话介绍所在国的风土人情;有的用表演的方式,如泰国的“导游”就教大家按泰国的方式和用泰语问好„„课堂里笑声不断,精彩纷呈。这种活动方式,既让学生喜欢,又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自信心,真是一举三得啊。

3、《品德与社会》课程基于儿童生活经验,又超越儿童生活经验。《品德与社会》课程一方面从儿童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再到祖国、世界,由近及远,由小到大,逐步展开,扩大儿童的社会视野,拓展儿童的社会经验;另一方面,从儿童熟悉的社会现象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深化,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指导儿童的未来生活。

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我们的生活需要谁》这一课时,先播放今年雪灾中各行各业为大家服务的图片,让学生回忆起在雪灾中哪些人向灾民们伸出了援助助之手,有警察,医生,护士等等,再引出课题,汇报在我们的社区中还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让学生谈感受。让学生发现原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每一个行业的人的服务,有很多人都在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尊重每一个行业的人,产生感恩之心,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三、与家长携手,品德内化于生活。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术科,书面的家庭作业是不多的,但并不等于没有家庭作业。而是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外作业更多以实践探究的形式出现,例如搜集有关资料,参加实践活动,小调查、小实验、小制作等等。这些作业在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和做人方面的作用并不亚于书面作业,这就非常需要家长的配合。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花钱的学问》这一单元后,学生已经明白:日常生活离不开钱,花钱的学问可大了,懂得如何花钱,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课后,教师布置让学生利用周末进行“一日小鬼当家”活动。让学生在家里学做一个消费的主人,并把一天的家庭开支记录起来,做成“小鬼当家小账本”,还要向爸爸妈妈调查家里的钱从哪里来。在活动的过程中,家长的引领就显得非常重要。让他们利用学到的如何花钱的学问去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比如:买菜时,要怎样搭配,才能营养全面,又便宜?选择交通工具时,公交车和的士那一种划算?要选择怎样的购物场所才能做到花同样的钱买到更多或更好的商品?„„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使在书本中学到的道德意识得以升华,体会到爸爸妈妈挣钱不容易,要合理安排,节约用钱,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能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美好,掌握和适应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让“品德”与“生活”真正携起手来,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第三篇: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生活教学回归生活》

浅谈《品德与生活》教学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生活教学回归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体目标有四个方面,即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些目标怎样才能实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由于旧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和课程观的束缚,使我们面对这门新课程时感到有一定困难。时下的一些思品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于周遭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让儿童自主实践,才能获得愉快、积极地生活。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的生活性。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品德与生活》以儿童现实生活为重要题材,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鉴于此,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找准生活中切入点。《品德与生活》(人教版一上)第一单元组“我上学了”,由《我背上了新书包》、《我们的校园》、《新朋友、新伙伴》、《校园铃声》、《平安回家》五课组成。孩子们告别了幼儿园生活,走进学校大门。他们的生活和上学前不一样,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老师会喜欢我吗?”“同学愿意和我一块儿玩吗?”“我能找到老师的办公室吗?”“上课铃响后,我应该怎么做”?“下课铃响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放学了,我能与不认识的人一起走吗?怎样过马路?”这些都是学校日常生活中学生自己面临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校生活实际,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如:引导学生并关注学生的交往、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不安心理;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亲自找一找校

园的每一处地方,熟悉校园环境;结合学校一日常规教育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件事;模拟交通规则情景,做交通安全标志识别的游戏;放学组织路队回家时,告诉他们怎样过马路平安回家等。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懂得集体生活的重要性,懂得珍爱生命,使之健康、安全、愉快积极地生活。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体验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所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体验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所以在教学中,唯有凸现活动,引领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自我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去自主建构新的意义世界,才能链接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如在教学《秋天在哪里》一课时,要求让学生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而秋天的变化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呈现出来的,更不是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或呆在家中就能观察体验到的。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了解到秋天的变化,都能参与到探秘秋天的活动中去,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把观察、活动的场地扩展到了校园、田野、市场、商店、公园、花木园林之中,让他们在动物、植物、人类生活等大千世界的点滴变化中去寻找,去发现,去体验,去获取。他们在秋风中奔跑,和落叶低语,在草地中寻觅小生灵的足迹……在这片广阔的开放天地中,秋天毫无保留地向孩子们敝开了胸怀,绽放了它的美丽,大自然也悄悄地向孩子们诉说了自己的秘密。在与秋天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对秋天的认识,对自然的热爱不断地积累、延伸。这种超越了时空的形式让孩子们忘我地投入到了发现的快乐中,获得的快乐中,参与的快乐中,体验的快乐中。此时此地,已经不是活动激励了他们,而是他们转动了这块最广阔的生活舞台。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之一。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是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例如教学《和春风一起玩》这一活动,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就组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风力小玩具,亲自参与各种春天的游戏活动,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他们也发现了风和风

筝、风车、纸飞机等的关系,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风的力量,这种活动是学生感悟后的创造。又如:《平安回家》这一课,可以和当地交警大队联系,和交警同志在一起将学生带出校园,到社会大课堂中去进行体验。学生可以一边走,交警同志在一边向同学们介绍沿途标志的名称、作用和意义以及在马路上行走时该注意的一些安全常识,要求同学们边听边记,最后再将学生带到最近最繁华的十字路口,让学生观察行人如何过马路,怎样行走才安全。回到课堂中,学生在汇报时很自然的联系到刚才看见的情况和平时遇到的事情。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学习到交通规则,满足了他们的生活所需,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能力。把学生带出课堂,以他们的亲眼观察为基础,用他们的亲身体验为材料,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觉的行为。可见,体验在品德在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只是强化重视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思品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才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我在上《课间活动守秩序》这一课时,学生明理课间使他们十分钟时间自由活动,喜欢活动什么就活动什么,尽量活动的开心。活动结束后,老师随机采访:“你活动了什么?活动得开心吗?为什么?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活动吗?通过活动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思品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公共车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是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知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注重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世界,强化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转变观念,实施教育创新,以学生为主体,适时构建学习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入到课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于儿童中,让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总之,品德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思想;立足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生活课程。

参考文献:

(1)探究 教学 实践——浅谈品德与生活教学策略 作者:李伟

(2)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前参与的策略研究

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路小学 彭松梅(3)浅淡《品德与生活》教学

桦甸教育网

第四篇:构建和谐品社课堂 促进学生品德内化

构建和谐品社课堂 促进学生品德内化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农村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动脑筋想办法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往课堂教学中“满堂灌”、“满堂问”等教学现象已有所改变,更多地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多样性,倡导体验实践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民主平等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也存在着师生关系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师生缺乏足够的交流,课堂气氛过分严肃,学生过于拘谨。新型师生关系应该平等、民主、尊重、信任、愉悦、和谐,通过师生之间心灵、情感的沟通,萌动学生自身内需,让学生全面自主参与学习。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这种和谐。

1.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张扬个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感知、注意力、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这就是说,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特别需要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如果学生上课时提心吊胆,怕想错说错,缩手缩脚,唯唯喏喏,怕老师责怪,就不可能闪现创新的火花,产生创新的冲动。所以,我们在课前与教学中,要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注意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师生才能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求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猜谜、录像、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使他们在课的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如让歌声进入课堂。优美的旋律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根据课堂的需要,适当地穿插些相关歌曲,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歌声中得到彻悟。如在“走进不同的家乡”一课中,播放《朋友》使学生深刻体会朋友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所以《品德与社会》应该是开放的。老师可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让学生“用自已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已的心灵去感受社会。”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学习《传统的节日》时可教学生包粽子、做花灯;在学习《家乡的变化》时,可组织学生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使他们在一个宽松、愉快、和谐的氛围里感悟,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2.注重因材施教,依据个性教学

学生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他们是道德生活与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透彻地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a.安排适当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原则的实质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或任务的难度。老师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估计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而应当在“最近发展区”的理念指导下,为学生安排恰当的教育主题,创造道德发展的最佳条件。如在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时,不能把家乡的范围定得太宽,因为一些不经常外出的学生会没有感性认识,很难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把家乡的范围缩小到所住的街道,那么学生就会有体验,在介绍家乡、夸夸家乡时就有话可说,爱家乡的情感就自然流溢出来了。b.依据个性实施教学。同一个班的学生个性特征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更有各自的个性。要根据不同的个性开展不同的道德教育,依据不同类型的能力、气质、性格特征进行教育策略上的调整,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予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关怀。如:我班的小南同学在课堂上总是提不起精神,在电脑面前可是精神十足。当在学习《走进不同的家乡》时我设计了“小成功法”鼓励他。当学生展示老师布置的作业时,我特意把他的作业亮出,这项作业是网上查找当然是小南的拿手好戏,不用讲一定是非常精彩的。此时同学们发出赞叹声,我相机给予表扬:“小南你真行啊!”小南的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灿烂,从此,课堂上见到小南活跃的身影了。事实证明:老师发自内心的肯定会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因此,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老师不是拖着他们走,而是唤起他们内心的精神动力,鼓励学生不断向上攀登,用生命的激情来点燃学生的激情,让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3.充分尊重学生,构建人际关系的和谐。

尊重和表扬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中,有时不妨少讲一些,多看多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责疑问难,允许出错,允许改正,也允许保留不同意见。当学生出现学习灰心时,要用话语温暖他们,用情感感化他们,让他们产生更多的自信,让教学充满人文气息。如在《描绘家乡》一课时,我请一位同学把作品和大家分享时,他站起来后回答:“老师,我的作品还没完成。”“没关系,”我微笑着跟他说,“我们会耐心地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美丽的家乡。”一句简短的话潜移默化地起着鼓励学生的作用。在后面的作品展览中,这位学生把自己精彩的一面展现给了大家。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表扬,对学生创造性的回答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如在《家乡水的故事》一课中,谈到如何处理生活和工业用水时?一位同学回答:“只要让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化学药。把它撒向污水就马上变干净,就不用花那么多的时间和人力清理。只是人类现在的科学技术还无法掌控它们。我们在将来的某个时间一定能操纵它们的。”对这位学生的创造性回答,我举起大拇指给予表扬,并微笑着告诉他:“你真棒!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学习,让我们把地球这个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总的来说,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理解他们;有礼节,尊重他们;有韧性,信任他们。只有教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学生才能尊敬教师,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才能建立起来。

4.注重情感交流,熏陶学生的思想。

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课堂教学就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活动,这种情感交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共鸣是课堂教学是否和谐的关键。课程标准中强调到“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应在深刻理解教材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基础上,用自己真实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与学生一起感受蕴涵在课本中作者的感情。a.加强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是道德规范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的基本条件。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性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受到健康向上的情感熏陶,增强情感体验。b.发展积极情感。实践是情感的源泉,也是培养情感的最终目的。老师要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如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时,通过做小导游,安排客人游览家乡等游戏来唤醒学生爱家乡的情感。c.培养高级情感。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这些高级情感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良好行为和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树立形象生动的榜样、各种课外活动、创设思考探索的情境等,提高学生的是非观、意志力和鉴赏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完满的主体人格。如在《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一课中,我紧紧扣住“情”来教学。先引导学生观看一组各行各业的工作图片,围绕“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做了哪些事?”进行讨论,在讨论和争辩中让学生感受民族团结之情。所以单靠讲授与听讲是不能完成道德学习的全部任务的。教师要努力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学生内部需要产生积极的动力,使他们把认识运用于实践,指导自己的行动,使道德规范内化成自己的品质。

总之,教学目的是一切为了人的发展,其出发点是人,归宿点也是人。和谐课堂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只有课堂教学各要素的和谐、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才能真正实现《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教学目标。

第五篇:小学品社教学论文

小学品社教学论文

《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

一、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 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

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4、教学评价不科学,应试教育氛围浓。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很少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更没注意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养成了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体验了哪些情感,获得了哪些知识,锻炼了哪些能力„„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统测试卷,并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这些现象导致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常常被占用,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上出现死记硬背现象,应试教育氛围浓。

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应对现状的基本策略。

1、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提高认识,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安排专门的教师从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课,同时更要求任课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让《品德与社会》课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笔者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2、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要改变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推行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渠道,以主体参与贯彻始终,以提高品社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笔者认为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有下面几个方面: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性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里教学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如《平安回家》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实地了解交通标志、交通信号、交通标线,走进生活的教学要比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死啃书本强得多。

(2)、交互的动态讨论。“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课标》)动态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究,使课堂成为信息交流所。如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课,在从讲究营养、穿衣舒适简朴、锻炼身体的正面引导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做?”使其交流互动,扩展认知范围,形成正确的认知与行为,培养学生的辨析能

力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多样的情景表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取讲故事、听歌曲、情景朗读、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景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很受学生欢迎。这种教学形式学生能充分参与、积极表现,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意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激活课堂。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可见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电化教学能将抽象的观点、道德观点形象化,能将枯燥的定义、理论化为美好的形象,电教媒体能以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为选用典型事例声、像结合,为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很大的方便条件,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行为的育人作用。以“孝敬父母”为例,教学中,我安排学生们听一段截至网上的录音《给妈妈的一封信》。在时而深沉舒缓,时而高亢铿锵的钢琴声中,黎平对母亲那深情的话语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妈妈,那记载着辛勤劳动的白发和皱纹竟过早地爬上了你的头和脸,而那讨厌的病魔也终于缠上了你„„。当录音机中传出《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课堂气氛也推上了高潮。所以,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往往能激发学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在有情趣的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对所学的事理能铭记不忘。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 希望县教研室对《品德与社会》也进行备课、听课、教研、反思。教育教学中实践的作用也异常关键,通过适当适量的社会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进而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可见,弘扬人的实践性,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学校德育的明智选择。

下载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构建生活课堂,绽放品社魅力》(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构建生活课堂,绽放品社魅力》(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我们的动物朋友》之《我们的好朋友——动物》教学设计 教科院 07小教 陈慧梅 学号:1011407018 教材出处:北师版《品德与生活》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动物朋友》......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计划课时 累计课时 第一单元 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11课时) 1、我的一家人(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

    品德与生活第五册品社第五单元(小编整理)

    主题五:有趣的家乡风情 我喜欢过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体会家乡过春节时的习俗对生活的影响。 2、情感目标:通过感受过......

    小学品德教学论文《生活没有标准答案》

    小学品德教学论文《生活没有标准答案》 “雪化了是什么?”这一普通的问题曾演绎出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多年的应试教育,那些让我们仰视的标准答案曾束缚了多少学生的思维!在教......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情境”在小学品社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情境”在小学品社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品社教育强调为学生营造文化情境,加强品社文化的渗透和传递。综合化、多元化已成为当今教育的模式,而在实际......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情境”在小学品社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情境”在小学品社课堂中的应用》小学品社教育强调为学生营造文化情境,加强品社文化的渗透和传递。综合化、多元化已成为当今教 育的模式,而在实际......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的丰富多彩》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的丰富多彩》 我眼中的品德与生活课,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来,又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去的,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本着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