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年规划
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年规划
教育事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的前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在教育这块热土上收获希望,所以要更好的了解自己、充实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现将近两年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制定如下:
一、自我现状分析:
我热爱教育事业,喜欢与孩子们相处。在工作上能够积极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在教学工作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能虚心的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能够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
仔细分析了一下自己的现状,我觉得自己在如下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1、课堂教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在课堂教学方面,虽掌握了-些先进的课改理念、方法,但却不能做到每节课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3、我将努力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形成轻松、高效的课堂教学风格。
二、发展总目标:
1、踏踏实实的上好每节的课,不上无准备的课。在平日的每一节课中都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积累经验。
2、树立了终生学习的观念,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成为一名有内涵的教师。
3、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拓宽自己教学视野,做名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
4、积极的参加学校、区、市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膳练自己,从而更快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具体措施:
(一)实施的第一阶段(2021年)
1、积极参加区名师团队组织的各种听、评课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多请教、多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通读教育理论著作,充实自己的教育理论储备。
3、养成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
(二)实施的第二阶段(2022学年)
1、积极参加市、区、校组织的各种教学竞赛活动,通过各项活动及时反思、积累经验,多请领导及有经验的教师听自己的课,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使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
2、抓紧时间加强自身学习,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的书籍,做好读书笔记,结合自己平日的教育教学,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反思。
3、结合团队的教学主题,撰写经验论文、教学案例。
4、积极参与各项课题研究。
5、上一节有质量、有特色、有创新的教学汇报课。
(三)实施的第三阶段(2023学年)
1、在教育研完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关注教 育界的最新动向,能通过各种信息传揭手段户泛获取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为教学工作做好积淀。
2、继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具有亲和力、轻柏、快乐、幽默的老师,使自己的课堂成为诗意的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精神家国。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求实创新、不断的超越自我,“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来实现人生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三年规划
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三年规划宋哲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作为新课改的实践者,需要加强学习,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不断更新知识,追逐教育教学最前沿的意识,树现代化的育人观和人才观,不断把握教育的真谛,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并努力成为新课改中合格教师。发展目标:
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力争步入优秀教师的行列。
专业化目标:
(1)职业道德高尚,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专业知识扎实,文化背景知识丰富,具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2)具有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行为,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
(3)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专业发展状况,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能与他人进行合作,发展实践性知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措施与计划
1、理论学习方面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每年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素养,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2、教学改革方面
(1)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习惯,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
(2)在平时的实践中我要积极努力积累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在研究历史教材、教参和历史读物的同时,还要阅读历史理论著作,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动态,积极与其他历史教师、研究人员进行交流,还要广博地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
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的获得除阅读有关教育理论专著外,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体会积累,从其他优秀教师的交流中体会与汲取。勤于学习,广泛涉猎,不断汲取新知,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有精湛的教育技能技巧。树立课堂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根基的意识。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技能锤炼,提高教学艺术,把课堂作为自身发展的不竭源泉。认真上好研究课,按规定积极走进教师课堂,听课后认真与任课教师交流,通过上课、听课、评课的形式有效提升自己。深钻课标,认真备好并上好每一节课,狠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勇挑重担,做教改先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充分利用网络,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3、教学科研方面
树立强烈的科研意识、成果意识。积极投身于课题研究工作中去,勤于反思,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切实加强教育教学工作论文、经验、总结的撰写,使自身的科研成果能够尽可能的“物化”,以研究促科研,以科研促发展。善于总结,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教师个人发展计划
宋哲
一、指导思想
现在是以科技和人力资源为社会发展核心要素的世纪。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科技的突破和人才的涌现,科技的进步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又有赖于教师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对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更高。为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化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二、发展目标
通过本计划的实施,使自己能用现代教育思想或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把自己建成一个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水平、健康的心理素质、广泛的求知能力、积极的创新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持久的合作理念、能适应需求、面向未来的“专业型”、“学者型”的教师。
三、具体措施
1、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是为人师者的基本。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孩子,面对他们,我们会感到敬畏。因为,我们的点滴都会给他们留下永恒的印记。
2、多读书,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一个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会有道德感召力。曾几何时,来到同事家,看到书架上那一本本学者大家的著作,羡慕、感叹,读起来如饥似渴;曾几何时,为了课堂上的一点疑问,回家上网查找资料,面对学生时心底的那份尴尬„„教师拥有了文化底蕴,你才会自如地面对学生,自如地应对各种问题。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完成其教书育人的使命。所以,我要让学习真正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
3、虚心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很多时候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正确的内容,由于缺乏资深教师的经验而出现误差。因此,我要积极向同事学习,多走进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向大家学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就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
4、夯实基础,稳扎稳打,抓好每堂课。
传统的教学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学习掌握知识,又能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里的培养,同时又可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教学的重点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这个转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转变教师自己的教育观念,其次我认为要做到四个“有”:教师就得有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有对教案的精心设计,有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有对课堂的灵活掌控,认认真真抓好自然常态下的每堂课,把每一堂都当作提升自己的机会。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而我认为在课改的今天,教师应有“一泓流淌不息的泉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如地驾驭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第三篇: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年整体规划
保安农场学校2016-2018年
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年整体规划
一、背景和意义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新课改不仅指向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也力求以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发展目标,努力构建教师发展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了办好教师发展学校,使教师专业化发展跨上一个新台阶,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定学校2016-2018年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群众性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把教师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教师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学生、学校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所学校能否成为一流的学校,首先必须有一流的教师。只有坚持人才强校,重视教师资源的投入、开发和有效利用,维护和保障教师的切身利益,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教师的发展创造机会、支持教师进步,才能创造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合作性原则。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实现共同成长;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实现教学相长。加强与各级名校的校际交流,积极向名校靠拢。
2、参与性原则。教师既是自身发展的主体,也是学校发展的主
体。因此学校要提高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重视教师的自主研究和自主发展以及自我评价意识。
3、生成性原则。学校根据学校改革和教师发展的具体需要适时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的各项教学实践的方案、计划等都应该在实践中生成,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来实现。
4、研究性原则。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研究者。教师发展学校的功能,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开展校本教研,在实践研究中持续开展有效的教育教研,在教研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情况分析
1、学校有一个和谐合作、敢于担当、善于管理、业务精良、有强烈的改革愿望、特别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干部队伍。
2、名师培养工程初见成效。教育成败,系于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学校依托“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青蓝工程”,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培养体系,涌现出一批研究型教师。
3、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体现,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增强,学习方式开始多样,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明显提升,学校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成绩稳步提高.4、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教师老龄化现象慢慢呈现扩大的趋势,45岁以上的教师占了将近45%,这部分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工作中出现了不同层度的惰性思想,在教学研究中存在“看”、“靠”、“停滞不前”等消极思想。
六、阶段安排
1、启动实施阶段(2016年3月——2017年8月)
①召开动员大会,讨论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和专业发展计划,成立教师发展学校领导小组。
②学习有关教师发展学校的理论,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③组织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专业发展计划。④开展与名校结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校本研修活动形式。
2、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7年1月)
①按计划进行实践探索,开展多形式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活动。②分析实施过程中的成败得失,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完善教师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③及时进行反思,写出阶段性总结。
3、积极探究阶段(2017年1月——2017年7月)①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活动。
②积累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成果及时存入个人成长记录档案。③领导小组每期进行一次集体评估和阶段性总结,监督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的执行情况。
4、深入实践阶段(2017年9月——2018年1月)
①在积极探究的基础上,依据取得的经验继续深入实践,开展校际交流,邀请专家入校面对面指导。
②与其他的教学先进校加强沟通学习,走进名校,拓展视野,汲取精髓。
③开展多项活动,在比赛中积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调动起青年教师的成长热情。
5、成果提升阶段(2018年2月——2019年6月)
①学校从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实施过程、目标达成情况等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做出评价和奖惩。
②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取得的已有成果加以巩固,开展多种活动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
③开展以教师成长为主题的各种专题讨论活动,相互交流经验,共同发展。
6、评价验收阶段(2017月——2018年1月)
①对各阶段老师的自评自检进行归类分析,从宏观角度对教师发展工作反馈总结。
②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收集整理提交各层面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写出工作总结。③接受教体局业务领导、专家检查验收评价。
七、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完善原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制度。要将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达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与工作业绩挂钩。
2、经费保障。力争上级部门的各项资金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基础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物质保障。为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将逐步完成各项设施的配套。
4、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党、政、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教师发展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师发展学校三年规划的实施。组
长
崔晓明 副组长
宋咏 华春雨
成员
姜国忠 衣桂香 郑爱华 李桂华 孙忠丽 朱晓霞 张玉梅
张丽英
5、专业支持。聘请名校专家、特级教师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顾问团,定期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开展咨询和指导工作。
6、监督保障
①校内监督和评价。学校每年对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实施的成效进行自评,向教代会通报,接受教代会审议和评价,并根据意见调整和修改规划。
②社会督导监察。邀请督导室、教育专家来校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讨论,汇报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反馈情况,推动教师专业发
展三年规划有序进展。
③鼓励教职工、学生家长等通过电话、书信、局域网等渠道,反馈对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实施效果的意见和建议,监督目标完成度,促进各项措施顺利开展。
八、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建设教师发展学校,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用现代教育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建成一支具有强烈的终身学习、自主发展愿望的,具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的,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水平、健康的心理素质、广泛的求知能力、积极的创新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持久的合作理念,能适应需求、面向未来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分级目标
①合格教师
对象:职初教师(教龄0—1年)
目标:使职初教师两年后基本能成为合格教师。
途径:学校通过新教师入职培训,选择骨干教师和新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结对子,根据要求开展传帮带的培养工作。注重“培、用”兼顾,给于教师一定适应期,以利于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
达成标志:基本熟悉本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基本能做好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教育责任感,热爱学校,热爱学生,能较好地达到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②胜任型教师
对象:教龄2—5年的青年教师
目标:能达成新手阶段到胜任阶段教师的转变。
途径:师徒双向选择,自愿结对,在师德修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学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带教;提倡多参加市、县及学校层的面公开课等交流活动。
达成标志:掌握小学各年级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科专业知识扎实,能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实际教育教学效果好,有一定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能主动参与课题研究。
③成熟型教师
对象:教龄6—12年的青年教师
目标:完成胜任阶段教师到成熟阶段教师的转变。
途径:选择校内外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导师,校内师徒双向选择,自愿结对,在理论学习、教育科研、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
达成标志: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形成风格,实绩明显,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相应的研究成果,能主持开展课题研究;有较强的带教青年教师能力,被带教者成长迅速;有较强的自觉发展意识和能
力,主动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能为高一级职称评聘做好积极准备。
④专家型教师
对象:教龄13—25年的优秀中青年教师 目标:完成骨干教师到名师的转变
途径:选择名师、教育教学专家担任导师,选派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参与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主持开展学校重点课题研究,承担培养骨干教师的任务。
达成标志: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个人能完成一门自主拓展型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优良的教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在市级层面有一定的知名度,实际教育教学效果在同类学校处于明显优势地位。
⑤资深教师
对象:教龄25年以上的中老年教师
目标:完成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指导青年教师成长。途径:回顾并推广教育教学经验,鼓励他们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组织青年教师拜师,传承他们的宝贵经验。
达成标志:发挥好老教师的示范效应,好的经验和资料能得到延续和积累。
九、工作措施
1、构建四个平台
①网络平台
着力建设基于网络的教师发展平台,建设具有较强选择性、实用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鼓励教师建设个人博客,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教师之间互动交流、经验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度。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中坚作用,鼓励名师、学科带头人创设自己的“名师工作室”,为广大教师答疑、提供业务咨询和教学资源。
②展示平台
积极实施教师培养工程,进一步做好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骨干教师的评选工作。积极开展各种业务技能竞赛,坚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课大赛”活动,通过组织课堂观摩、教学技能竞赛、说课比赛以及评选典型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优秀教育科研论文等活动,为广大教师开辟互动交流的通道,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③交流平台
邀请名师大家到我校讲学,聘请专家跟进指导,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畅通交流渠道,为广大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拓宽教师教育视野和知识视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坚持教育教学研究沙龙。
④科研平台
一是建立、健全校本研训制度,构建校本研究共同体,致力于把
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开展“学习型教研组”评选活动,把共同学习、合作研究、互动提高作为校本研训的核心理念,切实提高校本研训的成效。要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理论学习,提高广大教师教学分析与设计能力、教学实施与调控能力和教学总结与反思能力,真正能提高教学素养。要求每人参与一个专题研究,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报告或教育叙事,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学期做一次教研活动的中心发言人,每学期写一篇经验总结或科研论文,每学年开设一节优质观摩课。
二是建立健全教研机构,强化研究力度,挖掘研究深度,提高研究效度,让教师在研究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让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
三是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是以实践为导向,研究来源于实践。教育行动研究的目的是强调教学即研究,消除教育科研与教学实际的分离。聘请专家开设多种讲座,指导教师读书,使教师了解教育研究与日常教学融合的意义与方法。定期举办行动研究沙龙,促进教师对话与交流,分享研究经验与成果。
四是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每节课都成为高效的生态课堂。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以改进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为载体,深入研究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积极消除不良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优化教师素质的三个结构
①知识结构
专任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有较广阔的学术视野、教育视野,有吸引学生的书卷气。
②能力结构
努力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学科德育能力、课程设计能力与开发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③品格结构
努力促使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心态、个人品格和专业伦理意识,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
3、抓实教师发展学校的四大要素
合作对话,实践生成,反思建构,专业发展。这四大要素包括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目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还包括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方式:大学与中学的合作对话,主要是与原有经验的对话、与理论的对话、师生在内的行动者之间的对话;建设原则:在实践中,通过实践,为了实践;建设途径:形成教师教、学、研合一的专业工作方式。
4、创造条件、建章立制
制度前进一小步,管理前进一大步。制度是理论发挥技术力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基本保证。必须建立一整套旨在实现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一体化、终身化的机制。建立教学研究制
度、德育研究制度等,将教学研究与学习相联系,将德育研究与学习相联系。
落实继续教育制度。依据学校实际,鼓励教师参与岗位学历进修,按照“学用一致”的原则,提出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符合要求的教师,继续教育参训率必须达到100%,教师继续教育考核成绩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构建校本教研制度。建立健全教师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制度,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提出明确要求,用制度来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组织实施。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于教研过程中,教师说课、集体备课、高效上课、互相听课、客观评课、作业辅导等常规工作的教学研究有实际效果,并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与途径并有所创新。
健全教学反思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节课必有反思,反思与教案同时检查,每个学期认真完成至少2篇比较严谨、系统、深刻的教学反思,学校进行检查、评比、奖惩,促使教师从中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理论视野,能从理论高度去审视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教育的自觉性,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能力,使之形成一种自觉、理性的教学行为,为成长为“学者型”、“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
5、注重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德育管理队伍
①收集汇总资深班主任的工作经验,规范班主任工作常规,并以
校本培训的形式向全体班主任推广,使班主任工作得以有序规范开展。
②以开展“班主任论坛”活动为契机,形成班主任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案例分析等研讨主题的系列,汇集典型案例,形成特色主题,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开展系列主题教育,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③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为建立一支后备力量充足的班主任队伍提供条件。
6、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教师成长记录档案是教师自我激励的一种手段,是教师自我管理的一种方法,它是教师感受成长、体验成功的重要途径。要建立健全教师学习评价、考核、奖惩制度,将教师专业成长的足迹及时记录在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中,教师自身要不断丰富个人发展记录、个性发展记录、教育成长记录。
十、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具有导向、保证和激励等综合作用。公平、公正、客观的教师考核和评价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非常有效的外部激励政策,它不仅可以找出教师专业化发展领域中的薄弱环节,又可以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们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在对教师的评价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发展性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引导老师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主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因此,学校从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实施过程、目标达成情况等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做出评价和奖惩。建立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专家评价,学校综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内容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保安农场学校
2016年9月
第四篇: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年整体规划
汝南县第三小学2014-2016年 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年整体规划
一、背景和意义
汝南县第三小学一直秉承着只有发展教师,才能成就学生、幸福家长的办学理念,走内涵发展之路,走科研兴校之路、走课题兴师之路,积极和高校牵手联动,开展学习、交流和合作。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新课改不仅指向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也力求以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发展目标,努力构建教师发展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了办好教师发展学校,使教师专业化发展跨上一个新台阶,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定学校2014-2016年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群众性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把教师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教师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学生、学校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所学校能否成为一流的学校,首先必须有一流的教师。只有坚持人才强校,重视教师资源的投入、开发和有效利用,维护和保障教师的切身利益,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教师的发展创造机会、支持教师进步,才能创造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合作性原则。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分享经
验,实现共同成长;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实现教学相长。加强与各级名校的校际交流,积极向高校靠拢,在取得“全国国学经典教育实践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和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培训中心”进行沟通交流,计划开展暑期学习培训与合作指导。
2、参与性原则。教师既是自身发展的主体,也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因此学校要提高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重视教师的自主研究和自主发展以及自我评价意识。
3、生成性原则。学校根据学校改革和教师发展的具体需要适时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的各项教学实践的方案、计划等都应该在实践中生成,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来实现。
4、研究性原则。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研究者。教师发展学校的功能,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开展校本教研,在实践研究中持续开展有效的教育教研,在教研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学校概况
汝南县第三小学是一所有着62年办学历史和特色文化的公办学校。学校共设两个教学区,4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共2800多名,现有教师123人,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名师1人、省特级教师3人、省骨干教师14人、市骨干教师26人。
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级国学经典教育实验基地”,荣获全国国
学经典教育实验基地、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试验单位、全国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读书育人特色学校、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示范家长学校、河南省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学校、河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河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佳单位、河南省绿色学校、河南省素质教育试点学校、河南省文明学校、驻马店市五星级学校、驻马店市义务教育阶段先进学校、驻马店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成为汝南县基础教育学校一颗璀璨的明珠。
五、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1、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学校以“同心圆管理模式”为主导,用制度文化做保障,用精神文化做引领,形成了“精诚团结、爱校如家、百折不挠、追求卓越”的三小精神,学校管理正从制度化管理逐步向文化治校迈进。
2、学校有一个和谐合作、敢于担当、善于管理、业务精良、有强烈的改革愿望、特别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干部队伍。
3、名师培养工程初见成效。教育成败,系于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学校依托“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培养体系,涌现出一批研究型教师。
4、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走出了三小课改的路子。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体现,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增强,学习方式开始多样,学生 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明显提升,学校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成绩稳步提高,2011-2013年在县毕业素质测试评比中成绩稳居第一名!
(二)劣势:
1、近两年来,我校在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新添了南校区,新进了68名教师。这些老师来自全县二十多个乡镇的中心小学或村小,他们工作热情高涨,但是教学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思想状态还要趋于稳定,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2、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教师老龄化现象慢慢呈现扩大的趋势,45岁以上的教师占了将近13%,这部分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工作中出现了不同层度的惰性思想,在教学研究中存在“看”、“靠”、“停滞不前”等消极思想。
六、阶段安排
1、启动实施阶段(2014年2月——2014年8月)
①召开动员大会,讨论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和专业发展计划,成立教师发展学校领导小组。
②学习有关教师发展学校的理论,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③组织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专业发展计划。④开展与名校结对、与高校牵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校本研修活动形式。
2、全面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5年1月)
①按计划进行实践探索,开展多形式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活动。②分析实施过程中的成败得失,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完善教师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③及时进行反思,写出阶段性总结。
3、积极探究阶段(2015年1月——2015年7月)①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活动。
②积累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成果及时存入个人成长记录档案。③领导小组每期进行一次集体评估和阶段性总结,监督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的执行情况。
4、深入实践阶段(2015年9月——2016年1月)
①在积极探究的基础上,依据取得的经验继续深入实践,开展校际交流,邀请专家入校面对面指导。
②与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培训中心加强沟通学习,走进名校,拓展视野,汲取精髓。
③开展多项活动,在比赛中积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调动起青年教师的成长热情。
5、成果提升阶段(2016年2月——2016年6月)
①学校从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实施过程、目标达成情况等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做出评价和奖惩。
②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取得的已有成果加以巩固,开展多种活动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
③开展以教师成长为主题的各种专题讨论活动,相互交流经验,共同发展。
6、评价验收阶段(2016年9月——2017年1月)
①对各阶段老师的自评自检进行归类分析,从宏观角度对教师发展工作反馈总结。
②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收集整理提交各层面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写出工作总结。③接受教育局业务领导、专家检查验收评价。
七、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完善原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制度。要将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达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与工作业绩挂钩。
2、经费保障。力争上级部门的各项资金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基础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物质保障。为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将逐步完成各项设施的配套。
4、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党、政、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教师发展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师发展学校三年规划的实施。组
长
王红艳 副组长
吴永宁 何晓燕
成员
石晶
刘丽
孙秀莲
陈英群
康凡
崔亚盟
王亚丽
刘艳
张博
王永生
刘新生
5、专业支持。聘请名校专家、小学知名校长、特级教师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顾问团,定期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开展咨询和指导工作。
6、监督保障
①校内监督和评价。学校每年对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实施的成效进行自评,向教代会通报,接受教代会审议和评价,并根据意见调整和修改规划。
②社会督导监察。邀请督导室、教育专家来校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讨论,汇报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反馈情况,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有序进展。
③鼓励教职工、学生家长等通过电话、书信、局域网等渠道,反馈对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实施效果的意见和建议,监督目标完成度,促进各项措施顺利开展。
八、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建设教师发展学校,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用现代教育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建成一支具有强烈的终身学习、自主发展愿望的,具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的,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水平、健康的心理素质、广泛的求知能力、积极的创新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持久的合作理念,能适应需求、面向未来的“学者型”、“专家型”教
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经过教师发展学校三年的建设,力争省市级名师达到5人以上,推出在全省有影响的名师1—2名,在驻马店市有影响的名师3—5名,2—3个学科成为驻马店市名学科,争取学校有二分之一的教师能够成为各级学科带头人或学科骨干。
2、分级目标
①合格教师
对象:职初教师(教龄0—1年)
目标:使职初教师两年后基本能成为合格教师。
途径:学校通过新教师入职培训,选择骨干教师和新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结对子,根据要求开展传帮带的培养工作。注重“培、用”兼顾,给于教师一定适应期,以利于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
达成标志:基本熟悉本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基本能做好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教育责任感,热爱学校,热爱学生,能较好地达到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②胜任型教师
对象:教龄2—5年的青年教师
目标:能达成新手阶段到胜任阶段教师的转变。
途径:师徒双向选择,自愿结对,在师德修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学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带教;提倡多参加市、县及学校层的面公开课等交流活动。
达成标志:掌握小学各年级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科专业知识扎实,能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实际教育教学效果好,有一定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能主动参与课题研究。
③成熟型教师
对象:教龄6—12年的青年教师
目标:完成胜任阶段教师到成熟阶段教师的转变。
途径:选择校内外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导师,校内师徒双向选择,自愿结对,在理论学习、教育科研、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
达成标志: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形成风格,实绩明显,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相应的研究成果,能主持开展课题研究;有较强的带教青年教师能力,被带教者成长迅速;有较强的自觉发展意识和能力,主动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能为高一级职称评聘做好积极准备。
④专家型教师
对象:教龄13—25年的优秀中青年教师 目标:完成骨干教师到名师的转变
途径:选择名师、教育教学专家担任导师,选派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参与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主持开展学校重点课题研究,承担培养骨干教师的任务。
达成标志: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个人能完成一门自主
拓展型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优良的教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在市级层面有一定的知名度,实际教育教学效果在同类学校处于明显优势地位。
⑤资深教师
对象:教龄25年以上的中老年教师
目标:完成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指导青年教师成长。途径:回顾并推广教育教学经验,鼓励他们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组织青年教师拜师,传承他们的宝贵经验。
达成标志:发挥好老教师的示范效应,好的经验和资料能得到延续和积累。
九、工作措施
1、构建四个平台
①网络平台
着力建设基于网络的教师发展平台,建设具有较强选择性、实用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鼓励教师建设个人博客,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教师之间互动交流、经验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度。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中坚作用,鼓励名师、学科带头人创设自己的“名师工作室”,为广大教师答疑、提供业务咨询和教学资源。
②展示平台
积极实施教师培养工程,进一步做好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骨
干教师的评选工作。积极开展各种业务技能竞赛,坚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课大赛”活动,通过组织课堂观摩、教学技能竞赛、说课比赛以及评选典型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优秀教育科研论文等活动,为广大教师开辟互动交流的通道,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③交流平台
邀请名师大家到我校讲学,聘请专家跟进指导,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畅通交流渠道,为广大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拓宽教师教育视野和知识视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坚持教育教学研究沙龙。
④科研平台
一是建立、健全校本研训制度,构建校本研究共同体,致力于把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开展“学习型教研组”评选活动,把共同学习、合作研究、互动提高作为校本研训的核心理念,切实提高校本研训的成效。要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理论学习,提高广大教师教学分析与设计能力、教学实施与调控能力和教学总结与反思能力,真正能提高教学素养。实施“六个一工程”,即要求每人参与一个专题研究,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报告或教育叙事,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学期做一次教研活动的中心发言人,每学期写一篇经验总结或科研论文,每学年开设一节优质观摩课。
二是建立健全教研机构,强化研究力度,挖掘研究深度,提高研
究效度,让教师在研究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让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
三是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是以实践为导向,研究来源于实践。教育行动研究的目的是强调教学即研究,消除教育科研与教学实际的分离。聘请专家开设多种讲座,指导教师读书,使教师了解教育研究与日常教学融合的意义与方法。定期举办行动研究沙龙,促进教师对话与交流,分享研究经验与成果。
四是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每节课都成为高效的生态课堂。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以改进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为载体,深入研究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积极消除不良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优化教师素质的三个结构
①知识结构
专任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有较广阔的学术视野、教育视野,有吸引学生的书卷气。
②能力结构
努力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学科德育能力、课程设计能力与开发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③品格结构
努力促使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心态、个人品格和专业伦理意识,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
3、抓实教师发展学校的四大要素
合作对话,实践生成,反思建构,专业发展。这四大要素包括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目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还包括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方式:大学与中学的合作对话,主要是与原有经验的对话、与理论的对话、师生在内的行动者之间的对话;建设原则:在实践中,通过实践,为了实践;建设途径:形成教师教、学、研合一的专业工作方式。
4、创造条件、建章立制
制度前进一小步,管理前进一大步。制度是理论发挥技术力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基本保证。必须建立一整套旨在实现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一体化、终身化的机制。建立教学研究制度、德育研究制度等,将教学研究与学习相联系,将德育研究与学习相联系。
落实继续教育制度。依据学校实际,鼓励教师参与岗位学历进修,按照“学用一致”的原则,提出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符合要求的教师,继续教育参训率必须达到100%,教师继续教育考核成绩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构建校本教研制度。建立健全教师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制度,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提出明确要求,用制度来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组织实施。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于教研过程中,教
师说课、集体备课、高效上课、互相听课、客观评课、作业辅导等常规工作的教学研究有实际效果,并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与途径并有所创新。
健全教学反思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节课必有反思,反思与教案同时检查,每个学期认真完成至少2篇比较严谨、系统、深刻的教学反思,学校进行检查、评比、奖惩,促使教师从中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理论视野,能从理论高度去审视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教育的自觉性,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能力,使之形成一种自觉、理性的教学行为,为成长为“学者型”、“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
5、注重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德育管理队伍
①收集汇总资深班主任的工作经验,规范班主任工作常规,并以校本培训的形式向全体班主任推广,使班主任工作得以有序规范开展。
②以开展“班主任论坛”活动为契机,形成班主任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案例分析等研讨主题的系列,汇集典型案例,形成特色主题,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开展系列主题教育,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③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为建立一支后备力量充足的班主任队伍提供条件。
6、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教师成长记录档案是教师自我激励的一种手段,是教师自我管理的一种方法,它是教师感受成长、体验成功的重要途径。要建立健全教师学习评价、考核、奖惩制度,将教师专业成长的足迹及时记录在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中,教师自身要不断丰富个人发展记录、个性发展记录、教育成长记录。
十、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具有导向、保证和激励等综合作用。公平、公正、客观的教师考核和评价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非常有效的外部激励政策,它不仅可以找出教师专业化发展领域中的薄弱环节,又可以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们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在对教师的评价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发展性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引导老师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主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因此,学校从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实施过程、目标达成情况等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做出评价和奖惩。建立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专家评价,学校综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内容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汝南县第三小学
2014年2月
第五篇:上车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年规划
上车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三年规划
2015年----2017年
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有较强的教育专业能力,还要有崇高的专业品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新课改不仅指向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也力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了办好教师发展学校,使教师教育上一个新台阶,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一、确定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阶段及主要任务,理清发展思路。
(一)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确定
1.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目标: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娴熟,专业情意健全。
2.教师结构与素质项目目标:建设一支能够适应学校办学目标要求,实施素质教育能力、水平较高的、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
(二)明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主要任务
1.引领阶段及主要任务:建立、健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反思能力管理策略体系,绝大多数教师能自觉改进自己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不足。
2.拓展阶段及主要任务:建立、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管理体
制,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围,绝大多数教师具有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
3.成熟阶段及主要任务: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学习和教学改革实践的空间,使教师专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工作思路 学校以“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娴熟,专业情意健全。”为教师专业发展总目标,以三年为一个发展周期,以一学年为一个发展阶段,以工作立项和项目措施为达标保障,追求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相统一,确保各种措施、立项、方案责任清楚、监控有力、落实到位,逐步完善教师反思策略管理策略框架体系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管理体制。
二.实施“三项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水平。
(一)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健全教师专业情意。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是为人师表的根本。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把师德建设作为首要内容。
1、建立、健全“五维”师德监督体制。建立、健全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组成的民主监督体制,加强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文明执教的制度建设,使教师通过法定形式和正常途径参与考核评价,实现自我检查自主提高的“内化”境界,进而健全教师专业情意。
2、落实“三风”建设,创造奉献的环境和氛围。
(1)把奉献做为校风、学风、师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2)实行科学、民主管理,创造奉献的环境。(3)完善奖励机制,创设奉献的氛围。
(二)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工程,熟练掌握专业技能。
教师培训工程以全员培训为重点,突出骨干培训;以提高学历层次为着眼点,突出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以专业技术能力为落脚点,搞好学校教学基本功培训;以计划性、针对性、实效性为出发点,使继续教育工作有质量、有效益;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专业训练和专业发展的机会,以提高教师执教的综合能力。
1.建全中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制度。
2.实施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工程,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进修,并给以一切可能的支持。
3.校长室、教导处负责校本培训、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方案的制定和落实。
校本培训和教学基本功考核,重点进行教师创新素质、执教能力和创新能力、水平及实践能力的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形式的参观学习、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活动。学校鼓励教师自己进行有计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培训,使教师能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积极实行启发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4.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实施“名师培训工程”,促进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
1.建立“名师”培训模式。加强业务与理论学习,有计划有步骤的建立学校骨干教师队伍,以教师在实践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为主要目标,有的放矢地采取授课、专题讲座、交流讨论、案例分析、研训结合等方法,立足通过培训使教师从经验型、模仿型向研究型、创新型转变。
2.建立“名师”培训激励机制。
①骨干教师培训对象的确定,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荐、行政确认相结合的办法,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②继续实行“名师优先”政策,为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③完善竞争机制。通过立足培养、大胆引进,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三、完善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提高管理策略框架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在提高教师群体反思能力研究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分层研究和个案研究的力度,给予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在促进反思型教师的成长的同时,促使教师个体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1.实施教学反思手段现代化。开源节支,力争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学校多媒体信息化建设上,对教师进行多媒体使用技术专项校本培训,实现教学反思手段现代化。
2.搭建反思实践的舞台。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实际,召开教师专业成长汇报会、师德演讲会、反思交流会,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课
题研讨、主题或专题讲座、三级教科研等活动,为教师反思实践搭建舞台,营造实践反思的氛围。
3、优化教学反思过程。以年级教研组活动为切入点,引导教师参与到反思活动的过程中。“逼着”老师反思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参与,组织教师做课、说课,交流论文,不断强化反思的过程,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1)课前反思:说课是教师反思的第一个过程,也叫课前反思。课前反思监控的主要目的是:使教师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上课之前,最大限度降低课上的损失。
(2)课后反思:根据课堂上反馈的信息趁热打铁,进一步修改与完善教案,明确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向和措施,及时总结提炼,即成功在何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记录课后小结,或拟写教后感。(3)阶段反思:每月一次反思小结,每学期1一2次反思交流,每学年两篇反思论文或反思总结。这就要求教师要勤于动笔动脑,“强迫”自己多提出几个“为什么”,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时形成书面材料,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四.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科研,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执教能力的建设,提升教师品位。
(一)再创科研兴校的良好氛围。
1.树立教科研是干部教师自我发展需要的思想。2.形成“参与、协作、交流、共享等”教科研意识。
3.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设备投入,信息资料,研究经费,奖励评价机制等。
(二)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1.分层培训:以骨干培训带动第二梯队建设,以新教师培训促进老教师不断“充电洗脑”;以全员培训提高整体水平。
2.组织保障:学校在完善教科研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党组织还要协同行政、共青团、工会组织一起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组织的整体功能。
3.教育培养:进一步加强干部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青年骨干为重点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加大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领课题,给任务,压担子,创造展示机会,促进其迅速成长。
4、活动带动:开展集体备课、研究课、说评课、师徒挂钩、专题研究、讲座和研讨等业务活动,以带动教师专业化和新课程改革等综
5、交流研讨:工作交流研讨:经常开展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交流,鼓励和支持工作中做出成绩的教师发言,交流经验、体会、思想,展示成绩、才华,利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自我教育,引起争论和竞争。业务交流研讨:以经常开展教师教育教学业务交流,发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交流新课标新理念、学科计划、课后反思、教学重难点突破的方法、学生能力培养的措施和设计,演示课件和自制教具,宣讲精心撰写的论文和案例等,促进教师系统把握学科知识,熟练运
用教学方法,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五、建立、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管理体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现行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多是奖惩性的,评价结果直接用于晋级、加薪、奖励或解聘等人事决策。这一评价体系对教师中的佼佼者给予奖励,其激励和督促效应是明显的;对较差者以警示,但更多的教师是担心和害怕。要让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主性、灵活性、责任感,发挥评价的促进、改善、提高的目的,必须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管理体制。
1.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评价理念。学校要把教师看成学校的主人,学校事业的根本。通过评价前的引导,评价中的帮助和评价后的反馈全程跟踪管理,促使教师自觉改进教学中的不足,在教师中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人人力争向上的氛围,这是保证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最有力的内在机制。
2.完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健全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组成的民主考核评价监督体制,使教师通过法定形式和正常途径参与考核评价,实现自我检查自主提高的“内化”境界,进而健全教师专业情意。
3.完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评价制度。
①评价标准要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教改方向。②评价内容要增加教师教研、教改、创造性活动及实践、师生关系、校本课程开发等新鲜内容。③评价实施的过程应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
总结提炼的过程。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管理者在独立进行评价中,要从教师成长的状况来反馈评价的效果,要善于研究教师的教学优势和突出不足,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成长的阶段和需努力的方向,切忌贴标签和简单化。
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发展和新任务,我校全体干部教师将努力学习,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站在新起点,树立新形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三年规划
(2015年----2017年)
上 车 小 学
2015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