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探讨论文
摘 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城市生态景观的概念及涵义,接着分析了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目标和原则,最后探讨了设计的内容和要点。
关键词: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自然
一.关于城市生态景观的概念及涵义
景观是指地表空间的景色、景物或风景。而我们中国的景观常常与园林联系在一起,当今的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概念及涵义已极为扩展,不在局限于简单的“造园”或“造景”,而是一项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致力于改善和创造城市生态景观的系统工程。
城市景观是在自然要素基础上叠加了人类活动的因素,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综合体现。城市生态景观内涵丰富,形态多样,有人们普遍认识的视觉生态景观,即物质性的景观,也有包括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性的景观,它是城市给予人们的综合印象和感知。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内日益受到重视。
二.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目标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主要是为加强城市生态景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美观度,促进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是为了维护城市景观的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这既是生态目标,又是社会目标。
2.舒适。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要能充分将技术和自然融于一体的,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满足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的需求,愉悦身心,通过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来提高市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这是生态目标。
3.安全。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要考虑能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生态景观场所应能在重大灾害(如地震、火灾中)中作为居民疏散和避难的场所,确保广大市民生命安全。城市生态景观还要具有一定的容纳、吸收和分解城市各种固、液、气态污染物的功能,保障城市的生态安全,这是社会目标。
4.便利。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要考虑居民在居住区或居住小区范围内,步行可方便到达景观地点,游憩不用乘公交车,确保城市生活、游憩的方便。这是社会目标。
三.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任何景观设计都要体现对人的关怀,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一个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它满足人类户外活动的需要的程度以及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程度。
2.生态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各项建设的不断扩展,使得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退化,滋生城市病。景观规划设计对象不再局限于一定的人群,应上升到景观生态学层次上,这为解决日益尖锐的城市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要遵循生态的原则,注重环境容量,保护环境敏感区,加强对自然景观的保护,促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增加绿化空间。
3.尊重历史、地域、文脉的原则。在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应结合城市的历史性和地域性,突出自身的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特色,切不可对其他城市的景观设计照搬照抄,应保持自己的城市风格,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基础。
4.整体性原则。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要要符合城市的基调和整体风格,体现城市形象和个性。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特征,城市中各景观元都拥有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市民也有共同的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所以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既要确保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又要保证各景观元的丰富多彩,做到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有变化。
5.多样性原则。设计时应针对城市景观中自然生态系统少的特点,增加景观的自然成分,但要注意避免绿地建设中物种单调、结构简单的状况,保持物种多样性。
6.结合自然的原则。景观设计应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特征,促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7.系统性原则。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时要用系统的观点从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在以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为基础的情况下,加强与城市水环境、市容卫生、污染物控制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制定完整的城市生态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
四.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内容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规划设计廊道、斑块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组合和空间分布情况,使景观不仅具有一定美学价值,而且符合生态学原理。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城市景观设计、生态绿地空间规划设计和景观敏感区的保护规划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是景观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充分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解决城市景观生态问题。
城市的生态景观设计要考虑城市风貌与建筑景观的总体规划布局,创造优美的城市生态景观,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要适应城市自然条件,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特征和自然斑块,并加强景观设计与这些元素的联系。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城市的地形地貌,保留场地的起伏或进行适当的加工改造,堆土成山,积水成池,形成局部的自然生态景观。在建筑群体景观上,尤其是商业建筑追求标新立异,建筑间的不同形态丰富了视觉环境,营造了城市生态景观的多样性。景观设计还应结合城市规划,加强对主要特殊点、主要道路和街道、中心广场和步行林荫道等处的景观控制,使建筑物的轮廓、色彩和绿化、小品等要素更符合审美和生态的原则。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些都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因此,加强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能有效缓解各种城市生态问题,并为人们提供舒适方便的休闲和娱乐场所,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从而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骞,从生态规划到景观城市主义[J].城市发展研究.2009(7).[2] 王建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二篇:城市生态学期末论文
城市生态学期末论文
论在城市灾害中的人为原因及相应的防护
措施
班级:15城市管理 姓名:刁建良 学号:1517431020
论在城市灾害中的人为原因及相应的防护
措施
摘要:众所周知,城市灾害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城市灾害是指发生在城市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各种灾害,如果说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阻挡的是不可抗因素,那么城市灾害中的人为原因就值得我们加以重视了。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安全可以说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城市灾害的防治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灾害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城市灾害与安全管理这门学科对人类越来越重要,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本文将结合典型灾害案例全面分析城市灾害,从而得出城市灾害与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城市安全形成与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城市灾害 人为原因 防治措施 必要性
1.引言
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大城市遭受灾害的损失越来越严重,因此,研究城市灾害的人为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成为众多国家抵御城市灾害的重中之重。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化使人口和财富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灾害频繁发生,造成的损失将越来越严重。将预防观念通过各种方式告知大众,通过社区构建城市灾害基层网络,提高国家、政府、非政府组织与公民对各类灾害的应付能力,是减少各类灾害对城市可能造成损失的最好保证。
2.国内外典型灾害案例及分析
2.1美国“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上午,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两座建筑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世界贸易中心其余5座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9时许,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机撞向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局部结构损坏并坍塌。
事件发生后,全美各地的军队均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虽然塔利班发表声明称恐怖事件与本·拉登无关,但美国政府仍然认定本·拉登是恐怖袭击事件头号嫌犯。作为对这次袭击的回应,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入侵阿富汗以消灭藏匿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塔利班,并通过了美国爱国者法案。2001年10月7日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宣布开始对阿富汗发动军事进攻[6]。
“911”事件是发生在美国本土的最为严重的恐怖攻击行动,遇难者总数高达2996人。对于此次事件的财产损失各方统计不一,联合国发表报告称此次恐怖袭击对美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生产总值的2%。此次事件对全球经济所造成的损害甚至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
此次事件对美国民众造成的心理影响极为深远,美国民众对经济及政治上的安全感均被严重削弱。2.2马航MH370 3·8马来西亚航班失踪事件是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与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该飞机应于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6:30抵达北京。马航启动救援和联络机制寻找该飞机。2.3核泄漏事件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物爆炸后,日本政府13日承认,在大地震中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可能正在发生“事故”,2号机组的高温核燃料正在发生“泄漏事故”。该核电站的3号机组反应堆面临遭遇外部氢气爆炸风险。2011年3月13日,共有21万人正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2.4地震灾害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震。然而地震造成的城市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就近几年的日本熊本地震、08年汶川大地震、再往前的唐山大地震都对城市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3.城市灾害的人为原因
就上述所列举的几个城市灾害的案例来说,不乏人为所致和单纯的自然灾害。
3.1地面变形灾害
地面变形灾害主要表现为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裂缝,这主要是由于人为的盲目开采地下矿产资源而引起塌陷。
3.2水土流失灾害 水土流失灾害是土壤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剥蚀搬运和沉积。由于它作用发生缓解,平时察觉不到,故又称之为“爬行性的灾难”。气候、地形、土壤种类和植被覆盖等会影响水土流失的发生,但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壤,破坏植被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3.3风沙尘暴灾害
风沙尘暴都是威胁城市安全的灾害性自然现象,但却是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在受风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城市和地区,加强植被的恢复工作,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是减少灾害的最佳途径。
3.4海平面上升灾害
全球气候变暖,地球表面降雨历时加长、强度增大,加速海洋中冰雪的融化,海平面上升,过去的10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15-0.45℃,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0cm 3.5传染病灾害
导致传染病的作用因素(1)城市环境变化(2)人类活动(3)现代医药的并发症(4)微生物的适应性和变化(5)公共卫生措施的变化
3.6城市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灾害包括车祸和航空灾难
4.城市灾害的防护措施 组建国家级城市灾害管理委员会,研究制定综合性灾害管理战略和专项灾害管理的战术性预案。各省、市也应设立相应机构,形成一个联系紧密、反应迅捷、高度协调的全天候联动整体。
(1)加快统一的紧急状态法立法进度。在宪法修正案中明确建立统一的紧急状态法的基础上,构筑完整和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城市灾害管理以及全国灾害危机管理提供法律保证。
(2)明确政府部门对灾害管理应负的法律责任。研究制定或修改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政府灾害管理工作问责制。
(3)加快建立城市灾害管理能力评价体系,把对政府灾害管理能力的评价列为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由“灾害行为反应状况评价”、“灾害紧急救援能力评价”等指标,构成科学评价城市灾害管理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和操作系统,为城市灾害管理提供科学基础。(4)加强城市灾害管理的专业和普及教育。设立城市灾害管理专门教育机构,提供专业训练,培养专业人才。
(5)构造“预防为主”的城市灾害管理上游机制。将预防工作纳入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渗透在教育、科研、监测、预警、媒体、社区等领域,实现灾害管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6)构造“政府为首”的城市灾害管理协调机制。确定全社会统一、家喻户晓的灾害报警、接警处置唯一电话号码,构筑多层次的城市灾害应急联动体系等。
(7)构造“动员为先”的城市灾害管理的社会动员机制。科学定位不同政府部门灾害响应和实施管理分工与合作职责、任务,确保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形成全体动员。
(8)构造“志愿为伍”的城市灾害管理基层人力资源聚合机制。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地建立广泛的灾害响应志愿者队伍,形成抵御并缓解灾害损失的一支重要力量。
(9)构造“社区为根”的城市灾害管理基层网络:构建家庭防灾减灾单元、完善邻里救援的社区支持框架、发展非政府的民间社会组织自助系统、形成社区安全自救和互救的实战演习。
参考文献:引言中的案例来自百度
第三篇:城市生态学期末论文
城市生态学期末论文
题目:城市植被研究
学 院: 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年 级: 12级 姓 名: 杨顺 学 号: 1208100304 指导教师: 吴声凤老师
2014 年 12 月 24 日
城市植被研究
摘要:虽然城市植被这个概念提出大约才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学者展开对城市植被的研究。从目前看主要从城市植被的特色、类型、功能和覆盖率等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植被
类型
功能
覆盖率
城市植被是指覆盖在城市地表上的所有的植物种类,包括自然种类和人工栽培种类。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的初级生产者,具有重要的自净、美化城市景观、丰富城市建筑轮廓线、提供休闲娱乐和防灾避难场所等作用。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因此对城市植被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学者主要城市植被对以下方面进行研究。
一、城市植被的特色
城市植被不仅是植被的生境特化了,植被的组成、结构、动态等也发生了改变,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征。
(一)城市植被的生境的特化
城市是人为活动影响最强烈的区域,其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都不同于其它地区。相对于自然条件,城市的辐射量减少2-10%,年均温增加1-2℃,风速减少10-20%。降水量虽然增加5-30%,但由于强烈的蒸发作用,相对湿度减少2-10%。同时,城市的地形更加平坦,地下水位相对较低。由于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影响,部分地区土壤更加肥沃。这样就改变了光、湿、温和风等气候条件。城市植被处于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化生境中。
(二)城市植被格局的园林化
城市植被在人类的规划、设计、布局和管理下,大多数都是园林化。乔木、灌木、草、藤等各种植物进行相互搭配,例如城市草地、森林、花坛都是按照人们通过自己的意愿或者与周围环境进行相互联系进行搭配和布局的,都是人们通过精心镶嵌融合而成的城市植被园林化格局。
(三)城市植被结构单一化和演替偏途化
由于人工制造的原因城市植被的结构分化显著,并且倾向于单一化。其是通过除去了自然植被的残存和受保护的森林,城市森林一般都缺乏灌木层和草木层,藤木就更少了。城市植被的动态,无论是是形成、更新或者演替都是人为的干预的情况进行的,都是按照人的意愿进行演替的。
二、城市植被的类型
城市植被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因此合理地对城市植被进行分类有利于城市建设和规划。关于分类而言不同的学者应用不同的分类系统是方法不尽的都相同。目前综合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道路植被 简单的说就是道路两边的植被,一般根据地域的各种因数差异而配置不同。
(二)公园、花园植被
(三)庭院绿地植被
(四)城市其他植被类型,其主要又分为如下:
1、自然植被:(1)森林 ;(2)灌木;(3)草地。
2、半自然植被 :(1)森林;(2)灌木;(3)草地。
3、特殊的人工植被 :(1)农田作物;(2)人工林;(3)人工灌木;(4)人工草地;(5)植物园植被。
三、城市植被的功能
从目前研究来看城市植被主要有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保护环境、净化环境、调节小环境气候条件的生态效益,保护多样性及创造经济价值的绿化产业。
(一)城市植被绿化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
城市植被绿化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其内涵极为丰富。在宏观方面,城市绿化实体能够把城市的地方特色与风格体现出来。依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自然植被等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和民族风情等社会条件创造出一个美好的城市。微观方面,城市绿化实体实际上还能够把城市的一些建筑物和单一建筑物提体的功能极限体现出来,或者说在某一建筑区里根据其生活特点开展相应绿化建设。总而言之,城市绿化对于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的功能非常明显。同时如果城市植被与城市其他植被搭配的好,可以添加景色、美化街道和市貌,给城市带来活泼生机。
(二)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
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是明显的,也是城市植被的主要的功能之一。包括降温增湿、调节环境条件、吸收有毒气体、滞留烟尘净化空气、降低环境噪声和杀菌效益等。
1、城市植被实体对小气候的作用,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城市植被的光能效应显著,尤以热带和亚热带最为突出。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植被能使局部地区降温 1~3℃,最高可达10℃,同时增加相对湿度3 ~33%,并且可遮荫、阻挡太阳辐射到地面达6O,最高可达9O%以上,只有 6 ~12 的太阳辐射通过植被叶子到达其下边,有效地减少 30 以上的太阳辐射。植被的蒸腾耗热占辐射平衡的60 以上,气温明显低于投有植被的街区。但是,不同种类植物吸收光能调节小气候的能力亦有不同,如小叶榕与草地配合要比单一的草地植被降温效果明显。
2、城市植被对二氧化碳平衡调节作用,在碳氧平衡效应方面,由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大于郊县。从工业革命时期到今天,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始终在急剧增长,这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形成城市 “热岛”,严重影响了地球气候和生态平衡,给人类生活、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而城市植被对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减低城市“热岛”效应起了一定的平衡作用,原因是植被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当然,不同植物的吸碳放氧能力不同,如乔木的吸碳放氧能力要大于灌木。
3、城市植被对大气的净化作用,在净化环境方面,城市植被可以有效的吸收二氧化碳,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城市植被还具有杀菌效应,一方面植被能吸滞粉尘而减少细菌载体,使大气中细菌含量减少;另一方面植被本身具有杀菌作用,因为许多植物能分泌出杀菌素而杀死细菌、真菌及原生动物。城市植被还对灰尘有吸附滞留、过滤的功能,其吸尘能力随植被种类、地区、面积大小、风速、季节等因素而异。除此之外,城市植被还有降低噪声的功能,在居民区与公路之间建立防护林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4、城市植被对噪声减弱作用,城市植被可以减弱噪声,主要是植物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作用,单株或稀疏的植物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很小,但当形成郁闭的树林或绿篱时,则犹如一道隔声板,可以有效地反射声波。
总之,城市植被的生态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它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加强对城市植被生态功能的研究,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以促进城市的生态建设。
四、城市植被覆盖率造成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植被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城市当中, 通常用城市植被覆盖率来表明城市绿化规划目标或所取得的绿化成果指标。城市绿化规划目标是指在城市范围内, 单位土地面积上规划城市植被所覆盖的面积。绿化取得的成果是指城市范围内, 单位土地面积上实际城市植被所覆盖的面积。20 世纪以来, 城市发展越来越快, 人口数量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大多数的城市发展过程中, 原有的城市植被(原生植被、农田植被)所在地绝大多数被占用, 自然植被、农田作物覆盖的面积则大量减少造成环境质量差,因此, 在有限的土地上, 紧跟城市化的进程, 提高城市植被覆盖率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总之, 城市植被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环境建设不仅要体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而且要体现城市环境建设由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提升的要求, 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环境建设应从区域环境的自然本底出发, 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植被, 科学规划人工植被, 建设城乡绿地相连的森林体系, 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网络系统, 实现大地园林化, 大小公园设置合理, 设施齐全, 绿地的数量和质量满足需求, 城乡空间结构生态化和田园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 田希武.城市植被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效应.陕西水力发电,2001,(17): 60-62.[3] 杨小波 吴庆书.城市生态学(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4]宋永昌.由文辉,王祥荣等.城市生态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宋永昌.植被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OO1.[6]蒋高明.城市植被特点、类型与功能.植物学通报,1993,i0(3):21~ 27. [7]中国国家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02.
第四篇: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
崔鑫
1104014018 1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
引言:建筑师齐康认为居住区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功能:生活的组织功能、交往及信息和情感交流的功能、休憩和工作平衡的功能以及教育和科技发展的功能。在这四方面功能中,前三项都与住宅区户外环境和户外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住宅区户外环境建设的所有参与者中,园林景观设计师担任着相对中立的角色,专业背景和职业精神,要求我们需要研究、分析当代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在“现代化潮流”的发展前景里进行展望。在此,身为城规学生,未来的城市设计师的我,浅显论述一下对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种种理解。
摘要: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无疑是体现城市活力、展示城市魅力的最基本、与人最贴近的场所,住宅区可能是人们最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的场所,住宅区景观环境承担了居民大部分的户外活动,它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品质,并对城市整体景观形成巨大影响,也是目前房地产经济巨大的推动力。随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加。虽然当前住宅区园林景观营造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并且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住区的环境要求,但在诸多方面仍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诸如对居民的活动或行为关注不够,没有很好地协调城市整体景观,设计脱离地域自然条件与历史文化而缺乏特色与个性,甚至造成建设和管理方面许多隐患。住宅区景观设计的核心在于以不同的形式去反映和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个优秀的住宅小区环境设计,必须突出一个人性化的设计思想。本文对目前国内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不考虑中国国情、风格简单模仿、忽视项目建设前期的重要性、细节上的疏忽、设计不负责任、园林建设缺乏个性、城市园林意识普遍不高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并建立“顺应自然、赏心悦目、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本
文的基本结构分为五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确立原则;对住宅区景观设计的前景展望。
一、我国小区景观设计的现存问题
(一)景观设计环节中存在诸多缺陷
在许多住宅小区内,景观从设计到实践都存在较多的不足与弊端。这主要表现在: 1.功能性差:目前,许多小区的园林景观从设计到营造都未充分考虑“功能第一”的原则,而是侧 重于外表的美观表现(多是从促销的目的出发),使“景观”成为“仅观”,参观的作用代表了园林的参与性、共融性的功能和作用。
2.经济性差:一些小区的园林景观为追求表面的美观和气势以达到促销的目的,不惜重金追新求异,结果是加大了投资成本,增大了购房者的房款支出,同时也增大了后期的物业管理费用。
3.生态性差:许多小区往往将小区绿地用中央公园的形式来体现,形成“绿地公园化”,忽略了居者享受绿色的自然化追求。
4.协调性差:目前,“景观”在业内很受欢迎,园林景观风格迥异,多姿多彩,成了营造楼盘特色的重要手段。但有的楼盘因景观设计欠妥,定位不准,处理不当,使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难成一体,这种“分离”使得小区景观的整体效果较差。
(二)景观设计模仿之风盛行,缺乏个性
走近一些新开发的地产项目,总会感觉到这个小区与那个小区有似曾相识之感,原因之一便是小区园林景观缺乏个性,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克隆”和“模仿”的痕迹,你建个亭子,我盖个廊柱;你有小桥流水,我有叠水喷泉。
景观设计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专业,它最终将以空间景观的视觉形式展现给人们,使人可以享受其中的艺术产品。同所有门类的艺术一样,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简单模仿抄袭则是一种短期行为。
(三)设计与施工相脱节
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以树种的配置为例,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现场施工,设计时均需亲临指导。至于山水园 的放样、施工,没有景观设计师的现场把关,更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出现问题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置身于现场,景观设计师更容易把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可以说,善于处理现场是一个优秀景观设计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可是,不少景观设计师并不乐意于下工地,至少是缺乏主动性,而越是施工水平差的队伍越是缺少与设计人员的沟通,最终结果往往留下诸多遗憾。对于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和配套设施建设,今后将以园林化、生态化为发展方向。注意社区健康园林的营造,同时,加强环境景观与小区业主的互动交流,以便切实提高业主的生活质量。
(四)行业缺乏规范
景观产品具有其特殊性,与建筑相比,少了很多安全(如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并有较大的可改造性,不良后果的责任也较小,这些特点导致了各方面的干预增多。当前,应通过彻底实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促使景观设计专业走向更明朗更完善。
二、我国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前景展望
伴随着住宅建设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国内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水平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今后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会越来越体现自己的个性。概括地讲,总体上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生态化
新阶段的园林景观——生态园林景观将逐步取代主题景观进入住宅小区。首先,21世纪的住宅向着更加人性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生态园林景观首先是在设计观念上强调“以人为本”,追求“生态平衡”、“建筑、人、环境”相结合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其次,充分考虑功能第一的原则。景观是为人民服务的、供认使用享用的,而不是让人参观、为人展示的。因此,生态园林景观中草坪可以让人休息,林中可散步,水溪可亲近,它并不单纯追求大片中央绿地,而更强调推窗见绿、出门观景、进园闻香、冬暖夏凉的自然生态环境,真正营造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自然境界。
如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小区。绿化率真正达到了54%。植物的茂盛生长促进生态功能的完善。
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小区,俯视望去,入眼满是绿色。
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小区,大片的绿地树池,植物茂盛。
最后,生态园林景观充分体现了外部景观与内部景观的有机融合、大环境与小区环境的有机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的“三融”标准,形成一种人景相融的生态环境。
(二)个性化
美国SWA集团亚洲总监容欢女士指出:单纯为做景观而做景观,不顾具体
环境,盲目地设计了很多不实际的流水,花坛,绿地等,或过多的使用瓷砖、花岗岩铺地、花坛等只会造成园林景观的雷同化。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特色树种,非要把南方的棕榈树移植到北方,就有点牵强了。而且,中国普遍缺水,增加草坪的数量不大可取,应尽量利用立体绿化,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早期住宅区的景观环境投资较少,简单粗浅 如今的住宅区景观赏心悦目,景致宜人,成为一大观设计前进了一大步。
(三)回归自然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应以种植为主,结合自然水域让设计回归自然。
丹东金海小区:林荫道路让人们在炎炎夏日免受炙烤之苦在很大程度上对整个住宅区园林
景观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丹东金海小区:品种多样、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创造住宅区优美景观环境的重要手段
三、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模式
1.游赏型庭园景观设计:游赏型庭园供人流连漫步,是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的统一体.因此在景观设计时,应当强调景观的趣味性和步移景异的特征,远近层次分明,同时考虑有足够的休闲设施,以亭台廊榭点缀,相互借景.2.规则式种植:采用集合图形的布置方式,有明显的轴线,园中的道路,广场硬地,绿化和景观小品组成对称有规律的几和图案,具有整体庄重的效果,但不够活泼自然.3.自然式种植:以模仿自然为主,形式灵活,可结合自然条件,如水流,坡地等进行布置.道路采用曲折流畅的弧线造型并结合地势起伏.植物栽植避免人工修剪,以原有自然形态体现植物群落茂盛的效果.4.混合式种植:规则式与自由式结合.可根据地形或功能的特点灵活布局,在整体上产生韵律感和节奏感.5.私家庭院景观设计: 私家庭院一般位于住宅底层,领域界限明显,私人归属性强.在现代居住小区中,由于居住建筑形态包含了独立式,低层联排式,多层,小高层和高层等多种类型,因此私家庭园的范畴可以包括独立式住宅花园,宅前私人绿地等.6.独立式住宅花园设计:根据住户喜好在园内规划出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在增加景观随意性和灵活性的同时也要与周边大环境协调.花园布置以草地为主,利用乔灌木种植围和造景,适当设置一些景观小品,如花架,山石等,植物宜以自
然生长形态为主.[8]
7.宅前私人绿地:以草坪为主,兼植小树木,花卉及爬藤植物,形成开放的绿化空间.四、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居住环境是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自然景观,人工景观,人文景观三个层面上,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体现博爱
以人为本是一个需要自始至终贯穿的原则。景观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社会、经济、艺术、科技、政治等综合手段,来满足人在城市或小区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需求。它使城市或小区环境充分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而更重要的是使处于该环境中的人感受到人类的高贵气质,在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中鼓励人们的博爱和进取精神。
人是环境空间的主体,任何空间环境的设计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满足人的行为需求,如户外休息,娱乐,邻里交往等,这些不同的活动需要配置相应的环境设施来满足对环境景观的功能性要求.如随着汽车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人车分行将形成新的景观,以人为本体现在社区交通中就是要做到行人优先,不能让车干扰居住环境;考虑到老龄化,残疾人的需求,设施必须安全,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小区景观设计还应满足住户对室外环境的心理需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基本心理需求主要包括安全感、社区感、居家感和社会交往等,环境设计要提供相应的环境气氛,可以通过形式,色彩,质感等满足不同的心理需求.。安全感的环境设计要点是可防卫的领域和自然的监视。社区感的形成有赖于建筑师对居民社会生活的充分理解并为之创造是和交往的各种空间,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整合性。居家感的产生以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认同感和方向感为前提,环境设计应具有地域特征、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可识别性,使居民认同所处的环境并自觉对之热爱、维护、管理。邻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是:临近性、连续性、相似性、互惠性。环境设计中应尽可能创造使人易于接近并有机会长期见面与交往的空间,并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类型人群的使用要求,创造不同特质的景观。
2.尊重与利用自然条件
良好的住区物理环境不是建设成的,它必须有完整的自然过程的参与。设计师要有良好的生态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本土的生态要求,生态美才是人的本质需要。在实际设计中,通过园林建筑布局、园林小品、铺地广场、立体绿化、园建道路等交融、渗透、连贯,利用各种布景手法,从而营造出一个完整和谐的居住小区,让自然环境与居住环境最大限度地融为一体。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运用合宜的植物,可以多应用乡土植物,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景用结合。
组织优美景观:居住环境景观之美,是居民高层次的需求,对环境各要素的组合时,不光要注重形式产生的自然美,还有注重深层之美,让人在景观环境中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满足。
贴近自然环境:居住环境景观设施在满足功能和美观要求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和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水体,绿化等自然生态条件.如在多山的地方,就应随坡气势,筑台逐层,重叠跌落,创造山地居住环境,在滨水地区,应充分利用水的特色,布局形成对水的向心性,增加水的亲和力。3.和谐协调与富有变化相统一
景观环境的美体现在整体的和谐与同意之中。漂亮建筑的集合不一定能组成一片美丽的风景,而一群普通的建筑则可能造就一处景观优美的环境。景观艺术是一种群体关系的艺术,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只是整体环境的一部分,只有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景观环境的美同时反映在丰富的变化之中。这就需要环境景观既统一而又富有变化。一方面可以通过植物的种类,性质,色彩来区分主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竖向空间的排列组织,营造出空间大小的变化,形成光影的明暗对比,构成有起伏、转承、高潮的空间环境景观。4.突出主题文化
随着住宅的商品化,房地产开发商越来越注重在楼盘中注入企业文化内涵,强调鲜明的品牌特征。这种文化特征贯穿整个小区的规划结构、建筑风格及景观特色,使这三者一致且相得益彰,共同体现小区文化及场所精神。居住环境的文化特色是通过空间和空间界面表达出来的,并且通过象征性体现文化的内涵.在 9
居住环境中可以适当引入国外住区环境景观的一些特点,但是如果把他们的文化照搬就会不伦不类,应当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条件,居民生活方式来创造适宜的居住环境.一个有特色的楼盘往往有一个点睛的命名,而这一名称也会与建筑及景观风格相呼应。东方情调的建筑往往配以东方传统园林,而欧风建筑则有欧式园林相称。
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对于有历史价值、纪念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景物,要有意识的利用和维护保护。同时恰当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的空间环境,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如北京万科紫台楼盘,对于儿时大院生活宁静与悠闲的渴望,对于居住在长安街边、皇城脚下“西贵”气质的追求,对于传统文化无止境的探究,将雍容的 气质与传统文化,大院生活的氟围带人到新的景观设计之中,就成为紫台项目景观设计的最初理念。
北京万科紫台: 蜿蜒的小河,散笠的天然石块、自然的汀步以及水生植物构成住宅区中自然幽美的部分。
正对大门的景墙,多种艺术元素的组合颇具美感。将传统国学的七门教学科目(礼、乐、律、射、御、书、数)引申发展用现代景现语言加以阐释以此形成了万科紫台独特的景观气质——古雅中彰显时尚现代中古韵尤存。
5.注重经济合理性
小区景观应结合其市场定位和经济指标,在绿化、水景、小品、设施配置上不仅要考虑一次性建设投入的费用,还应考虑其建成后的使用维修费用。
小结: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使人们日益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在住宅商品化的今天,房地产开发商对小区环境日益重视。环境已成为住户购房首选因素。环境景观设计已不再是简单的一个中心绿地加上宅前绿化,单纯满足绿地率就可以了。景观设计要配合小区规划、建筑风格与地产企业文化等来进行。集观赏、休闲、实用与生态型为一体的小区园林景观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而身为新时代景观规划学习者的我们,必然对未来的景观设计充满了激情与期待。
参考文献
[1]郭淑芬,田霞,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5 [2]李汉飞,环境为先巧在立意-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国园林.2002(2).[3]姚永正,中国园林景观.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4]毛志峰,居住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估与对策,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4
[5]邓述平,王仲谷,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6]王受之,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8]张吉祥,园林植物种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
[9]李睿煊,李香会,张盼,从空间到场所 住区户外环境的社会维度,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7 [10]彭应运,住宅区景观设计对策及构造图集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8
第五篇:城市景观设计总结报告 总结
城市景观设计总结报告 总结即是个化零为整的过程,总结归纳,从而提炼出所学的精华。本学期城市 景观设计课程通过①广场景观规划设计②公园规划设计③大型主题旅游景区规 划设计④居住区规划这四大块主题内容展开,内容包罗万象:涉及设计,交通,照明设施,大众行为心理学等等内容着手阐述。通过此次的总结报告能对所学内 容进行一个具有良好梳理性的整理,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驾轻就熟。景观设计是满足于功能要求、舒适性、技术性、安全性、和谐性等要求前提下 来满足大众审美评判标准。城市景观包括城市的历史景观、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 三个大的方面,而这三方面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组成了城市景观的基本 骨架,也是设计师进行景观设计工作的重要对象。城市景观的六项基本类型,包括城市建筑、道 路、绿地、广场、水景及城市照明景观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并对城市景观进 行了理论总结。首先谈及广场景观规划设计。广场是可以供市民聚集的空地,指面积广阔的场 地,特指城市中的广阔场地。是城市道路枢纽,是城市中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或交通活动的空间,通常是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场所。在广场 中或其周围一般布置着重要建筑物,往往能集中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和特点。在 城市中广场数量不多,所占面积不大,但它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是城市规划布 局的重点之一。在设计时必须满足设计三元素:①视觉景观形象②环境生态绿化③大众行为心 理。这三点任何设计中都尤为重要,这是达到人与景观和谐的必要条件。除考虑设计三元论外,在设计前,给广场的主题定位也是重中之重,例如是瞻 仰性,或是娱乐性还是文化性等等等;接着考虑广场从其地理位置,人流层次,形象风格等来确定广场的定位,这些均是设计前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在设计风格的取向确定后即是对实际实用性的考量,例如广场的容量,道路 规划,照明设施等公共设施。广场的容量并不只局限于人流量,也要考虑到景观 建筑的容量;广场景观建筑小品设计通讯设施、雕塑、阅报栏、垃圾桶、铺装等 等;景观建筑的照明包括①基础照明②庭院灯(即景观灯)③草坪灯等等。宜居城市的标准之一是市民生活是否闲适。具体反映到城市广场上,就是看是 否有充盈的市民活动。在西方城市广场,按照过去传统的 遗留,或多或少保留有中世纪来就存 在的市民生活细节。比方说,罗马的 “鲜花广场”,现在仍然是市民购买鲜 花的场所。在寸土寸金的纽约市,即便最热闹的 中城地区,在周末时,市政府也会在专门 路段封闭车辆进入,组织“街市”,让附近居民有购买时蔬水果、自由交往的邻里 空间。与之相比,中国的广场设计当下应该 不再是强调城市有多少标志性建筑和体面的广场,而是看看这些标志性建筑和广 场究竟有多少“亲民度”。接着讲 划设计。公园, 的园林,而现 府修建并经 观赏区和供 玩的公共区 城市生态、防 用。而现代的 到的是公园规 古代是指官家 代一般是指政 营的作为自然 公众的休息游 域。具有着改善 火、避难等作 公园以其环境 幽深和清凉避暑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成为情侣们,老人们,孩子们的共同圣地,公园的概念即是一大块草地供人们休闲娱乐,晒太阳,运动等等;它是公有的,面向全体人群。①公有,草地,树木,花,自然景观占大部分,人工构筑的景观 为次要是公园的景观形象特征;其②景观分为可变色景观(即人工建筑物)和不 可变色景观(即自然景观)两大类;③公园需包含动物、植物、水体、地形、游 乐设施、园林建筑和人群这几大要素。突破传统意义的公园概念,当今城市公园这一理念正在飞速兴起,并越来越 受推崇,创建城市中的绿色空间相当重要。城市公园也是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 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大批园林绿地的建设,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对局部小气候的改造有明显效果,使粉尘、汽车尾气等得到有效抑制,在改 善现代城市生态和居住环境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开创 了城市公园的先河。我国目前的城市公园都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创建发展至今的,很大 程度上是一种时代的缩影。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审美观念也随之逐步的改变和提高,城市居民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各地 普遍新建旅游景区或是楼盘开发,城市公园的发展则相对忽视,自身处于停滞不 前的状态,没有太多的创意和构思的引进,出现了内部建筑与外部环境相背离的 局面,这是当今面临的最大问题。我们需要多加参考国外的城市公园设计,从形式的模仿,创意的突破结合中 国特色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公园。随后是大型主题旅游景区规划设计。①城市的绿洲②城市的集散中心③满足 大众心理实验的要求④明确方向性这四点是其理念。游、憩、食、买、欢、乐是 大型主题旅游景区的构成要素。其中“游”包括游览线路,景观节点,有秩序性; “憩”指例如娱乐设施,包括惊险游艺、影视娱乐活动、儿童娱乐活动; “食” 指的是饮食商业,包括餐厅、小吃店特色美食、小商店及售货亭;除此以外还有 必须的环境设施例如指示牌、广告牌、雕塑小品、花草树木、景观建筑物、照明、音响等设施。以上这些的满足都是“亲民”元素,设计的以人为本至为重要,任何景区建 设都必须满足以上这些条件。此外景观布局,功能分区,必要设施,公共艺术这 些也不例外的需要考量。设计的风格理念决定着景区的景观布局;功能分区中景 区的划分相当重要,划分中要避免景区盲点和交通瓶颈的出现;必要设施则是与 灯光有关及交通工具等设施;所谓的公共艺 术即是雕塑或是具有标示性的建筑。为使景观及游艺过程达到最优效果,良 好的大型主题游线组织也至关重要。设计时 需考虑到一个主入口和 N 个次入口; 道路设 计呈环形,双环形;主环路必须大于等于 6m。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型主题旅游景区 当属迪斯尼乐园。迪士尼世界不仅是个游乐 场,同时又是一个旅游中心,游客来此还可 以到附近的海滩游泳、滑冰、驾帆船,到深海捕鱼,乘气球升空,或是参观附近的名胜古迹。这些丰富多彩的节目,给迪斯尼世界更增添了几分魅力。迪士尼 世界把严肃的教育内容寓于娱乐形式之中,丰富而有趣,每年都要吸引游客近2000 万人次。迪斯尼乐园以其丰富 的娱乐设施,不同的主题 营造从而划分不同的景观 区域,令游客流连忘返置 于其中。最后即是住宅区的景 观规划。住宅小区也称“居 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以 及自然支线(如河流)划分,并不为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居住地段。住宅小 区一般设置一整套可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专业服务设施和管理机构。住宅小区就其个性而言有如下特点:①规划建设集中化,使用功能多样化; ②楼宇结构整体化,公共设施系统化;③产权多元化,管理复杂化。介于住宅区的功能特别性,人群针对性,在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公共场所 与个体和私密性场所的结合;开敞空间与半开敞空间并重;立体化空间处理;增 加娱乐 觉景观 层次丰 区内利 小品使 众不 设计规 的空 潺潺,活动设施使其景观化;视 最优化(a.借景:使空间 富及使视野开阔 b.居住 用绿化、地形、建筑景观 空间层次丰富多样);与 同,风格独特成为住宅区 划的一个趋势;创造宁静 间,打造风和日丽,溪水 幽深宁静的和谐状态。因为中国与国外的不同国情,所以居住区的设计风格有着显著的不同,国外 均已独立别墅花园位置,住宅区以整齐的方块划分。国内别墅区设计时,其主干 道为 4-6m,次要道路为 3m。综上,广场景观设计、公园规划设计、大型主题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及住宅区 景观规划四大板块是 期学习的主要内容。城 观设计的内容包罗万 这些都是其中的若干 不同的主题要求的设 格,设计要求均会不 但秉承设计三元论,视 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 众行为心理是任何设 本学 市景 象,点。计风 同。觉景 和大 计中 都必须满足的必要元素。设计的根本目标是娱乐人的身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不可一味追求建筑的外观形态,设计的标新立异而忽略的群众的需求,不可本末 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