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减隔震行业实施方案
减隔震行业实施方案
20xx 年
地震灾害严重威胁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国地震灾害尤其严重。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板块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交接处,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约有一半城市位于基本烈度 7 度及以上地区,118 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中有近2/3 的面积位于基本烈度 7 度及其以上地区。20 世纪以来,中国因地震死亡的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 55%,世界上两次死亡 20 万人的大地震都发生在中国。因此,近年来,建筑的减隔震技术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减隔震技术以柔克刚,通过设置缓冲结构显著吸收地震能量,实现阻隔地震或者缓冲地震带来的冲击。传统抗震技术通过加粗梁柱增强建筑强度,以硬碰硬的方式抗震;隔震技术是在建筑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将建筑物放在柔性隔震支座上,隔震层的橡胶支座则是由橡胶层和钢板层多层叠合构成。当发生地震时,柔性橡胶材料发生较大水平变形,阻止了携带主要能量的高频地震波向上传递,上部结构所受地震作用因此显著减小。另外,减震技术通过在传统建筑的薄弱节点加入阻尼器,使得地震能量沿结构传递时被大幅消耗,从而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
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型产业和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由资本驱动型产业向创新驱动型产业转变。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为了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未来几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按照“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和“产业倍增”的战略部署,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一条
指导路线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主线;以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型为主要发展方式;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发展途径。促进区域产业总体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
第二条
原则
1、坚持协调发展。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合理布局,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有序发展。
2、开放融合。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先进,把握“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契机,聚焦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发展合作新模式,在全球范围配置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竞争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3、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紧密结合区域发展要素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围绕核心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各具特色、差异发展的发展新格局。
4、组织引导,市场推动。坚持组织引导,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实现市场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
第三条
产业背景分析
地震灾害严重威胁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国地震灾害尤其严重。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板块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交接处,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约有一半城市位于基本烈度 7 度及以上地区,118 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中有近2/3 的面积位于基本烈度 7 度及其以上地区。20 世纪以来,中国因地震死亡的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 55%,世界上两次死亡 20 万人的大地震都发生在中国。因此,近年来,建筑的减隔震技术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减隔震技术以柔克刚,通过设置缓冲结构显著吸收地震能量,实现阻隔地震或者缓冲地震带来的冲击。传统抗震技术通过加粗梁柱增强建筑强度,以硬碰硬的方式抗震;隔震技术是在建筑上部结构与下
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将建筑物放在柔性隔震支座上,隔震层的橡胶支座则是由橡胶层和钢板层多层叠合构成。当发生地震时,柔性橡胶材料发生较大水平变形,阻止了携带主要能量的高频地震波向上传递,上部结构所受地震作用因此显著减小。另外,减震技术通过在传统建筑的薄弱节点加入阻尼器,使得地震能量沿结构传递时被大幅消耗,从而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
减隔震技术能够保证建筑结构整体完整、避免次生灾害。以隔震技术为例,采用隔震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完整、防止非结构构件的破坏,还能避免建筑物内部结构、设施的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次生灾害。采用隔震技术可以减少房屋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 50%-80%,而且地震越大,隔震效果越好。对于重要建筑和生命线工程(如医院、消防指挥中心等)来说,通过采用隔震技术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可有效地发挥其“生命线”功效,保证其正常工作。
由于减隔震技术应对地震灾害时表现出显著的优势,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发文,对于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场所和市政生命线工程,率先强制使用减隔震技术,同时各地相关政策标准和执行力度均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我国隔震行业发展较发达国家相对落后。日本地震学会 1881 年便已成立,中国地震学会于 1979 年经中国科协批准后方成立。日本自 20世纪 30 年的“刚柔之争”后已正式奠定隔震建筑研究基础,1983 年日本第一座橡胶支座诞生(我国为 1994 年),2014 年日本隔震建筑数量增至 4700 栋(中国为 2662 栋)。期间 1995 年阪神与 2011 年东日两次大地震为产业发展两大拐点,分别基于 WEST 大楼与石卷红十字医院隔震建筑震后无损的优质表现。我国减隔震技术的发展拐点是 2008 年汶川地震,该事件再度警示减隔震发展必要性,此后政策发行密度明显增加,2014 年-2017 年期间隔震建筑数扩张 1.6 倍至 4295 栋。
根据发改委民航局《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我国计划于2020 年建成运输机场 260 个,到 2025 年形成 3 大世界级机场群、10个国际枢纽、29 个区域枢纽,布局全国民用运输机场 370 个,其中规划建成约 320 个,预计远期运输机场规模达到 408 个左右。预计 2020-2025 年年复合增速约 6.1%。交通强国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机场等短板基建领域有望得到迅速拉动。
LNG 储罐抗震设计尤其重要,能够保障易燃易爆品的安全性,是未来减隔震扩张的重点方向之一。LNG 储罐具备低温性、承压性、严防泄露性和抗震性的设计要求,尤其是抗震性功能,LNG 储罐成分主要为液
态甲烷,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有研究表明 80m3 的 LNG 储罐爆炸将影响距离爆炸中心 3 公里范围区域,同时化学爆炸冲击波的危害程度要远高于物理爆炸冲击波。
假设未来相关建筑竣工面积的年均复合增速为 6%。由于其他公建项目(如机场等)占公司收入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医院、学校等项目占比将有所下降。如果立法能够在 2020 年内落地,保守估算到 2021年,立法带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200 亿元以上。
减隔震技术在一定领域对抗震技术形成了市场代替,对于常规建筑在 8 度及以上的抗震设防烈度区域,减隔震技术具有技术经济性,随着行业认知的加深,市场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对于高危型特殊建筑如 LNG 储罐、核电站等项目和机场等生命线工程,减隔震技术不仅具备技术经济性,更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是防震方案的不二选择;除了应对地震以外,减隔震技术还推广到了商业地产领域,如地铁上盖项目,以应对地铁振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商业及住宅环境;以上领域整体构成了立法之外减隔震行业的市场空间。
由于隔震支座多用于建筑承重结构主体,安全性要求高,对相关企业的综合实力亦有较高要求,因此隔震行业属高壁垒行业,主要体
现在新进入者转入难,小公司扩张难,行业或将持续呈现“强者恒强”。
第四条
区位背景分析
区域地区生产总值 xx 万亿元、同比增长 xx%,区域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 xx∶xx∶xx,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xx%。预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xx%。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xx 万亿元、增长 xx%,新增减税降费超 xx 亿元。促进投资较快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近xx 万亿元、增长 xx%,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 xx%、xx%。出台实施促进消费的 xx 项措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xx 万亿元、增长 xx%,网上零售额、快递业务量分别增长 xx%、xx%,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xx%。全力稳外贸稳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 xx 万亿元、下降 xx%,其中出口 xx 万亿元、增长 xx%;预计实际利用外资 xx 亿元、增长 xx%。推动金融业提质增效,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xx%、xx%,金融业增加值达 xx 亿元、增长 xx%。着力增强市场活力,新登记市场主体 xx 万户、总量超 xx 万户,进入世界 xx 强企业达 xx 家。城镇新增就业 xx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 xx%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 xx%,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xx 万元、增长 xx%。xx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
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综观国内外形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中美经贸摩擦等带来新的挑战。但更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拥有诸多独特优势、巨大潜力和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经济总量大、韧性强,产业体系相对完备,正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今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xx%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xx%;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xx%,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实现正增长;城镇新增就业 xx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 xx%和 xx%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xx%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xx%,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我地区加快发展面临诸多有利因素。我地区在全国率先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有利于有效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深化改
革扎实推进,将为全省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国家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有利于我地区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扎实推进,将进一步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国家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但也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城镇化水平较低,市场主体总量不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扶贫攻坚任务繁重,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任务艰巨,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意识有待增强。综合判断,我地区发展虽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新的增长动力加速孕育的态势没有改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趋利避害、主动作为,着力突破瓶颈制约、补齐发展短板,努力把地区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窗口期,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优化市域发展空间。明确发展定位,更好促进各板块形成统筹联动、合理分工、各具特色、功能衔接的融合发展格局,提升城市整体发展能级。加强市级统筹,制定全市产业布局规划,引导重大项目向重点园区集聚、特色产业向特色园区集聚,实现布局优化、错位竞争、特色发展。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广新型孵化模式,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探索多元化方式建立产业基金。深入推进“个转企、小转规、规转股、股转市”,支持更多优质企业上市挂牌,鼓励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做强做大。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推动一二三产相互渗透、跨界融合,催生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推进“制造+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服务”,让融合发展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网络服务平台,提高平台的集聚效应和市场价值,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提升产品价值空间。弘扬“工匠精神”,推动“精致生产”,施行“精益管理”,专注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名品名牌培育,以质量和品牌提升增强有效供给能力,实现产品
由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加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以品牌塑造产业形象,推动发展迈入品牌时代,努力建设“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全面提升开放水平。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开放机遇,做到对内对外开放齐抓,努力形成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开放格局。
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推动开发区转型发展,主攻高端人才、高端技术、高端产业的集聚和培育,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使其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载体。
形成对外开放新机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第五条
规划目标
到 xx 年,区域产业发展比重明显提升,发展质量明显改善。产业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提高到 xx%,产业应用占比稳步提高。
第六条
任务重心
(一)完善相关标准
依据科技创新成果,协同推进高端产品标准和应用设计规范体系建设。及时制定新产品标准和规范,积极推进新产品规范制修订。
(二)提高产业集中度
支持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实施联合重组,大力整合中小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若干家集研发、设计、生产等于一体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
(三)培育做强龙头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鼓励优势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适度进行境外投资,逐步建立境外基地,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以市场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产业联盟为载体的各种形式的重组联合并购,加快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扶持市场竞争力强、有影响力的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努力打造大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行业整体竞争力。
(四)实施创新驱动,加强技术创新
加快实施产业创新驱动战略,引导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围绕市场需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大力进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或共同组建技术开发机构,以项目和课题为纽带,共同组织攻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开发中心的投入,加快技术中心人才的选拔培养,促进技术开发中心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五)加强人才引进培养
以核心产业为重点,开展相关人才和产业队伍专项用工调研和人员信息备案,摸清行业人才基数及需求规模,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和职业培训规划。加强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等职业教育,支持高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建立人才合作培训机制,采取“订单式”委培、储备式培训等方式,培养造就一大批专业人才。
第七条
保障方案
(一)强化规划实施监督
全面落实本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完善规划监督考核机制,做好规划中期评估,促进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与各区、各产业功能区的沟通对接,进一步发挥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商会等的作用,健全规划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协调、监测分析预警工作体系。
(二)落实任务分工
将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地有关部门。各有关部门要结合任务分工制定工作方案,并把规划目标、任务、措施等纳入本部门或本地区相关规划。有关部门要协同推进规划任务,在重点领域建立工作协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三)完善配套政策
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价格等相关政策衔接。研究提出重点支持的技术、产品、项目清单,实施有保有控的差别化扶持政策。支持各类资本通过提供并购贷款、并购票据、直接融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建材企业兼并重组。加强生产、施工等全产业专业人员培养和技术人员培训,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产业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强化工作督导,抓好规划落实,统筹推进区域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产业运行统计监测体系。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本地产业发展的工作推进机制,完善配套政策。支持产业全产业体系各类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发展,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
(五)创新融资渠道
建立、完善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产业投融资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项目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制定发布产业鼓励发展目录等方式,引导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社会资金进入产业。积极采用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拓宽企业项目的投融资渠道。
(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在产业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应用等方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加强与国外产业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及时准确把握世界产业发展趋势。鼓励企业与国外产业先进企业和研发机构合作,鼓励企业创造条件到境外设立产业研发机构,努力掌握产业核心技术。鼓励跨国公司、国外机构等在本地设立产业研发机构、人才培训中心,争取更多高端产业项目落户本地。
(七)加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
在招商引资工作上,要以本规划的重点产品为方向,以完善产业链为重点,着力引进世界 500 强和国内行业 10 强企业,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技术和产品档次,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八)加强质量管理
推动行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深入推进重点产品的质量对标和达标工作。结合产品标准、质量管理规程与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九)加大科研力度,推动产业配套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技术研发推广,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列入各级科技专项计划,优先给予成果奖励。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
(十)集聚创新人才
坚持把引才、聚才放在发展产业的最优先位置,切实落实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注重育才。建立高层次创新人才成长机制,培育一批与国际接轨、具有探索精神的管理类、技术类领军人才。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办学能力,积极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培养产业相关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动态化、订单式培养产业人才。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人员创新创造积极性。
附:重点应用项目
—— 重点应用项目:
xxx(集团)有限公司 x xx 项目
一、项目建设单位
(一)建设单位
xxx(集团)有限公司
(二)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
二、机遇与挑战
(一)全球制造业发展呈现新趋势。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与绿色化成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泛在连接和普适计算将无所不在,虚
拟化技术、3D 打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如 3D 打印将新材料、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植入产品,使产品的功能极大丰富,性能发生质的变化;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泛在信息的强力支持下,制造商、生产服务商、用户在开放、共用的网络平台上互动,大规模个性化订制生产将逐步取代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工厂将成为未来制造的主要形式,重复和一般技能劳动将不断被智能装备和智能生产方式所替代。随着产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端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的转移,产业形态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正在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新体系。
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各国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从 2011 年起陆续出台《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力求促进美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高美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德国在 2013 年出台《德国工业 4.0 战略实施建议》,力求使德国成为先进智能制造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日本在 2014 年出台《日本制造业白皮书》,力求通过重振国内制造业复苏日本经济。
英国在 2015 年出台《英国制造业 2050》,力求重振英国制造业并提升国际竞争力。法国在 2013 年出台《“新工业法国”战略》,力求通过创新重塑工业实力,使法国处于全球工业竞争力第一梯队。
(二)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新形势。
制造业发展迎来新机遇。2015 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 22.9 万亿元,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超过 20%,在 500 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 220 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第一制造大国。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需求潜力加速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安全、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和国防装备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将不断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 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部署推进,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供需错位情况较为突出;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发达国家通过“再工业化”吸引高端制造业加速回流,其他发展中国家利用资源成本要素优势加快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形成“双向挤压”。以往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再也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
(三)制造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条件。总体上看,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但仍属于欠发达地区、仍处于欠发达阶段,制造业发展水平与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中高端人才缺乏,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品档次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大;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偏小,核心竞争力不强;资源能源价格和物流成本相对较高;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必须深刻认识并牢牢把握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制造业发展新形势,化挑战为机遇,坚持问题导向抓关键、重点突破带全局、结果倒逼求实效,在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开放发展水平、推动工业化
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发展服务型制造及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花大功夫、下大力气,努力探索符合实际的现代制造业发展路径,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不断提高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实支撑。
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和要素,推动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着力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
(一)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提升持续创新能力、高水平创新型园区建设、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培育、高附加值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开放创新、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六大行动,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落实先行先试政策,着力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新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区域协同创新等方面率先突破,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全面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形成高效合作、协同有序的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
(二)加强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园区建设
强化城市创新功能,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建立区域创新合作联动平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群。推动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和科技创新促进功能。推动科技园区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功能创新,建设集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为一体的创新核心区。统筹推进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园、科技创业园、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创业特别社区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三)推进区域协同创新
探索人才、技术、成果、资本等创新要素统筹配置的新模式,提高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更好地支撑引领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引导苏中地区更大力度集聚创新要素、培育特色产业,形成创新发展新优势。推动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组合,鼓励高新区跨区域创新合作与产业整合。
三、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xx 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 产业园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39999.96平方米(折合约 60.00 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项目总建筑面积 50399.95平方米。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 成项目预计总投资 18722.11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5919.37万元,流动资金 2802.74 万元
(五)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六)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 42053.90 万元,税后净利润 5987.92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2359.23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4.89%,全部投资回收期 5.87 年。
(七)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21 个月。
—— 重点应用项目:x xxx 有限公司 x xx 项目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xx 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技术改造新建项目,依托当地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减隔震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 153000.00 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 有限公司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服务、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及服务。
三、战略合作单位
xxx(集团)有限公司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当前阶段,面临的发展形势和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有利与不利因素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世界经济总体态势趋于稳定。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科技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先进机器人、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并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为世界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空间。同时,世界经济复苏还存在诸多变数,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大国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发达国家加快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低成本竞争优势对国际投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全球投资和贸易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我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
加复杂多变,但更要看到的是,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经过发展,我国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雄厚,人力资本的规模和累积效应正在逐步显现,综合比较优势仍然显著;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的负面影响将逐步消减和弱化,结构调整的成效将进一步显现,创新驱动、内需拉动、改革推动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大幅提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孕育着巨大发展潜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释放巨大制度红利、激发新的发展动力。
“十三五”是发展历史上重大机遇最为集中的时期。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为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拓展发展新空间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还有诸多独特发展优势。
同时,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新常态下传统支柱产业市场需求大幅萎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大幅下滑,虽然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较快,但短期内恐难形成有效支撑,经济下行压力大。二是产业结构依然偏重,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类产品生产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总体偏低,化解过剩产能、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任
务艰巨。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创新平台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推动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匮乏。四是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区域、城乡发展不够平衡,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城市能级和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升。五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亟待深化,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开放带动能力不强。六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期盼还存在较大差距,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力度还需加大。七是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现象,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能力素质的任务还很艰巨。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体制机制,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着力破除阻碍我市工业转型升级体制积弊、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激发发展新动力。
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以创新促转型、以创新带升级,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切实提高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将创新打造成工业提档升级源动力。
坚持项目带动。坚持投资拉动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加强对产业拉动力强、税源潜力大、环境友好型项目的筛选和扶持,加强对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夯实工业转型升级基础。
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全面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着力构建开放型工业经济体系,积极营造优质、高效发展环境,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培育工业发展新活力。
坚持两化融合。坚持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集聚要素、提质增效升功能,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积极培育“互联网+工业”的升级发展新模式。
坚持绿色共享。坚持倡导绿色低碳生产模式,支持工业企业开展节能环保改造,研发环保型产品,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选址方案
项目选址位于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建设条件良好。
(二)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66666.60平方米(折合约 100.00 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五、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项目总建筑面积 98666.57平方米。
六、项目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25 个月。
七、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 56249.33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44211.30万元,流动资金 12038.03 万元
(二)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 152758.83 万元,税后净利润 12427.3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7965.28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23.00%,全部投资回收期 6.06 年。
第二篇:隔位退位减教学设计
凤凰小学数学备课手册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隔位退位减
淮阴区凌桥小学,李荣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77~78页)中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借助计数器理解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直观操作与抽象算理的联系,能正确计算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
2.学生在探索和理解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以及简单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借助计数器的直观操作理解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十位没有向百位借,百位借给十位,十位再借一个给个位,十位上还有9。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谈话:你们知道我来自哪所学校?我是二年级的数学老师,你们想了解我们二年级同学的情况吗?二年级有354名学生,其中男生有208人,你能求出女生有多少人吗?在校吃饭的有168人,不在校吃饭的有多少人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算式:354-108= 354-168= 学生在作业纸上列竖式计算这两题。
凤凰小学数学备课手册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展示学生作业,交流:这两道题都是怎样计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当10。
师:这是我们已经掌握的本领,用这些本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二、操作感知,理解算理。1.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的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你从图上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口述题意。
师:要求买的民间故事有多少本,你会列式吗? 学生口答列出算式:204-108。
师:你会不会计算?真的吗?在作业纸上试一试,边做边想,计算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什么新的情况?
(2)学生自己在试算。
师: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遇到困难了,你可以请我们的老朋友计数器来帮忙啊。在计数器上拨拨看。
教师巡视,收集两个学生的作业。(3)展示作业。
在投影仪上展示计算正确的作业。
师:你能指着自己的竖式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学生到台前回答。师:你很善于思考!
在投影仪上展示计算错误的作业。
师:老师还收集了一个小朋友的作业,这题算得对吗?难道一点对的地方也没有吗?
师:这位同学注意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也知道个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当10。那你在计算时遇到什么新问题?我们能不能结合计数器帮助他一起来思考呢?
凤凰小学数学备课手册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4)一生上台拨计数器演示拨珠的过程:先拨上204,个位4减8不够减,向十位借,十位没有,向百位借。从百位退1,表示1个百,一个百借到十位就表示10个十,在十位拨上10,再从十位退1,表示10个一。个位上14减8得6,十位上9减0得9。
师:我们再跟着电脑回想刚才的拨珠过程,一起来拨一拨、说一说。学生跟着课件的演示集体拨,一边拨一边轻声地说。
师:你能根据刚才拨珠的过程把这题改正过来吗?(请做错的那位学生自己说一说怎样改。)
提醒其他小朋友:把你们刚才的错误也改过来吧。学生订正错误。
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刚才拨珠的过程,你能看着竖式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吗?
指名学生说。跟老师一起说。同桌互相说。
师追问:我们今天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这是跟以前做的题目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是怎样解决的?(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十位是0,就先从百位退1,当作10个十,再从十位退1,当作10个一)
师: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可十位上是0,只能从百位借,像这样隔了位退1的,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隔位退位减。(揭示课题)
2.试一试
师:今天学的新本领你掌握了吗?敢不敢接受更大的挑战?课本上有一道题目在等着你呢。把课本翻到59页,做“试一试”。
(1)学生试做
出示1000-537,学生试做。
师: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算得特别好,我们请他们分别扮演被减数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上的数宝宝,把他们退位的情况表演出来。谁想当数宝宝?
(2)四位学生排成一行,问:他们现在组成了多少?
师:1000-537,这些数宝宝要怎样变呢?个位上0减7,你怎么办?十位
凤凰小学数学备课手册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呢?百位呢?(依次点上点)
师:请你们把退位的过程表演出来。千位还有吗?千位退1到百位,变成?百位退1到十位,百位还有?1个百到十位表示?十位退1到个位,十位还有?个位上是多少?
学生表演:千位退1,百位有了10,退1后变成9,十位有了10,退1后变成了9,个位有了10。
师:(指着表演的小朋友)你们看,原来的1000现在变成了多少?(9个百、9个
十、10个一)
展示一个正确的竖式,遮住结果,问:根据刚才的理解,说说个位上是算几减几呢?十位呢?百位呢?
师小结:我们通过隔位退位把1000变成了9个百、9个十和10个一,这样我们就通过隔位退位把新问题变成了已经解决的老问题。
三、练习巩固,形成技能 1.编题练习。
师:你能编一道新的1000-()的算式吗? 指名两三个学生说一说,写一道在黑板上。
师:你们会算吗?如果老师再出一道题,你们会不会算? 503-305 学生计算。
集体校对,在投影仪上展示一个学生的作业,指名说过程。师:全对的小朋友朝老师点点头。2.猜猜□里填几?
师:你能用自己的本领猜猜□里是几吗? 0 3 6 0 0-1 5 8-3 4 7---------------------2 □5 2 □□ 指名回答。
重点提问:你是怎样猜出□里填数字4的呢?你是怎样想到个位上是
3、十位上是5的呢?
凤凰小学数学备课手册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3.算一算 比一比。
师:我们掌握了新本领,敢不敢算一算、比一比?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中的两组题:
506-283= 1000-129= 502-283= 1000-929=
师:请男同学做左边一组,女同学做右边一组,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指名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说得数。出示四个答案。
师:比较上下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想想刚才的计算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4.生活应用
师:会计算,我们还要会运用。出示图。
师: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用竖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算式和得数。
四、总结全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练习
师:老师发现小朋友特别爱动脑筋,华罗庚爷爷就是一位爱动脑筋的大数学家。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道聪明题,谁来挑战?
6□2-29□
□06 师:这道题留给大家课后思考,谁第一个想出来,就请他当全班同学的小老师!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大家!
第三篇:隔位退位减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隔位退位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隔位退位的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直观操作对理解算理的作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推理等思维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主题图。
提问: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解决问题
(1)先估计出一年级同学画了多少幅儿童画?
(2)谈话:求“一年级同学画了多少幅画?”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04-108=(本)
列出竖式,让学生观察竖式,并思考:按我们已学过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现在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
谈话: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
这的确是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这节课就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遇到困难时,我们还是请计数器来帮忙,你能拨算珠的办法来解决这个困难吗?
(2)学生拨算珠计算。
可以自己计算,也可以与同学合作。
在班内交流拨算珠计算的方法。在交流过程中提问: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百位上拨去1颗算珠,接下去应该怎么办?十位上现在有10颗算珠,在接着该怎么办?(3)联系拨珠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
先在小组内研究计算方法,再在班内交流。交流时指名说计算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被减数十位上是0,没有1可退,你们是从哪一位退1的?这个1退到哪里去了?百位上退过1之后,十位上有了几个十?这时十位上可以退1了吗?它退过1之后还剩下几?
(4)谈话:像这样难算的题目,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应该怎么办?
(验算)2.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的减法计算与以往学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时板书课题。
三、巩固深化,形成技能。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独立计算,验算时,对于已发现的错误,要及时查找原因,认真改正。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让学生找出各题中的错误,分析错误原因,再逐题改正。
同桌交流:在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3.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和验算。
(2)展示计算和验算的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1)观察题目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让学生列式解答,并交流解题的思考过程。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谈话: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第四篇:某中学教学楼隔震结构设计
某中学教学楼隔震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大连某中学新建教学楼,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均为3.9m,共5层,建筑总高度为20.7m,室内外高差0.6m,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总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及框架结构体系,通过分析荷载传递路线确定梁系布置方案,本工程的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其中,框架柱尺寸共有两种,分别为500mm500mm和550mm550mm。横向框架梁,A-B跨取250mm700mm,B-C跨取250mm300mm。纵向框架梁取800mm×300mm。标准层楼面板厚120mm,屋面板厚度为120mm。基础形式为柱下独立基础。为提高该建筑物的安全性,拟采用结构隔震方案。本文对该建筑采用隔震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给出具体的隔震设计方案。
图1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图
该建筑基本周期为0.35s,小于1.0s;该建筑物总高度为21.6m,层数为5层,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建筑场地为Ⅱ类场地,无液化;风荷载和其他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未超过结构总重力的10%。以上几条均满足现行规范中关于建筑物采用隔震方案的规定,因此该建筑采用隔震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2.隔震方案设计
本建筑拟采用的隔震垫为橡胶隔振支座,隔震层设在独立基础顶部,橡胶隔振支座设置在受力较大的位置,其规格、数量和分布根据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的要求通过计算确定。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应保持稳定,不宜出现不可恢复的变形。隔震层橡胶支座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宜出现拉应力。经计算,隔震层上部重力为:
总重力G=38407kN,其中G1 =8091.5kN,G2=7640.8kN,G3=G4 =7544.3kN,G5=7586.1kN。
由上部结构计算出每个支座上的轴向力。根据抗震规范相应要求,丙类建筑隔震支座平均压应力限制不应大于15MPa。通过试算,择优选用G6.0 GZY500-100铅芯隔震支座43个铅芯隔震支座的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
表1铅芯隔震支座的基本参数
罕遇地震时,采用隔震支座剪切变形不小于250%时的剪切刚度和等效粘滞阻尼比。隔震层质心处的水平位移计算:根据场地条件,特征周期。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水平动刚度为
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等效粘滞阻尼比为:
因此,可得罕遇地震下结构隔震基本周期为:
根据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阻尼比,地震影响系数的阻尼调整系数和衰减指数分别为:
则
设防烈度7度,罕遇地震,则
由,得
水平位移验算(验算最不利支座):本工程隔震层无偏心,对边支座。边支座水平位移。由式
验算支座GZY500-100:
该最大允许位移,[u]=min{0.55倍有效直径,支座各橡胶层总厚度的3倍}
=min{0.55×500=275mm,96×3=288mm}=275mm,故支座变形满足要求。
3.非隔震与隔震设计对比。
本节采用MATLAB程序对非隔震结构与隔震结构进行大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判断结构的减震性能。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建议,对罕遇地震验算采用三组强震地面运动加速度记录作为动力时程分析的地震输入。地震波选取了三条地震波,分别是Taft波、Ax452地震波和El Centro波。
下面采用三种地震波分别对各层加速度、各层间位移以及顶层加速度、顶层位移在非隔震和隔震设计进行对比,如图2-图13所示。顶层地震作用下加速度和位移非隔震与隔震设计的数值对比如表3所示。
表3顶层地震作用下加速度和位移非隔震和隔震设计下对比
由以上图和表可以看出,隔震设计后建筑在三种不同的地震作用下顶层加速度和位移均减小很多,尤其是隔震设计中的位移减震率达到86.9%,78.4%,83.2%,这表明该建筑采用本文所提出的隔震方案是可行的。
4.结论
本文针对某中学教学楼的实际工程,提出采用橡胶垫隔震方案的设计方法。首先进行了隔震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对隔震垫的位置、型号和参数等进行了设计。在MATLAB软件中,编制相关的计算程序,输入实际地震波,对该建筑采用橡胶垫隔震结构的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提出的隔震方案后,结构的地震响应将得到有效降低,从而可以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同济大学等编《房屋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6]袁聚云、李镜培、楼晓明编著《基础工程设计原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7]龙驭球、包世华编著《结构力学教程(Ⅰ)、(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吕西林、桂国庆编著《高层建筑结构》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9]李国强、李杰、苏小卒编著《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11-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1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13]李宏男等著。《结构振动与控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第五篇:隔震橡胶支座项目投资及营销协议书
隔震橡胶支座项目投资及营销协议书 协议甲方:江苏扬州合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协议乙方:徐顺荣
隔震橡胶支座项目由乙方于2009年5月,作为产品项目投资于甲方。乙方并在隔震橡胶支座投产提供技术服务、营销策划等方面起了重要地作用。甲方从2009年10月以来,隔震橡胶支座生产、销售业已取得一定规模和效益。甲、乙双方本着有偿合作、公平合作、利益双赢的市场经济原则,经甲、乙双方商定,甲方应履行以下经济义务,乙方应享有以下经济权益:
第一,甲方自发生实际销售收入起,按隔震橡胶支座销售取得的实际销售收入的1.5%提取项目投资费(金额)支付给乙方;
第二,甲方按乙方提供隔震橡胶支座营销地(宿迁市)所发生实际销售收入的3%提取促销费(金额)支付给乙方;
第三,甲方按乙方直接组织营销隔震橡胶支座所发生的实际销售收入的5%提取产品直接销售费用(金额)支付给乙方。
甲方支付给乙方金额的结算期限为发生次年一月十五日前。若甲、乙双方均无异议,协议自签字之日起有效,本协议一式叁份,甲方二份,乙方一份。
甲方(法人代表):
(盖章)
年月日 年月日 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