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违反合作原则导致的诡辩论文
摘要:诡辩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较少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文章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对诡辩的成因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诡辩背后的语用机制。
关键词:诡辩;合作原则;语用
诡辩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较少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也比较少见。诡辩(sophism)一词源于古希腊智者学派,起初仅作为一种论辩手段,但在后来的发展中,有人刻意利用这种论辩方法混淆是非,歪曲事实,诡辩也因此逐渐遭到人们的厌弃,渐渐脱离人们的视野。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国外学者对诡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方面,其中黑格尔的说法比较有代表性。他认为,诡辩是一个很不好的字眼,尤其受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反对。诡辩通常是指论辩一方通过故意歪曲话语含义或事实依据,或通过一些貌似正确的论证来对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或事实进行质疑和否定,并由此确立新的观点。
国内学者也从逻辑和语言运用的角度对诡辩进行了考察。其中,张浩认为诡辩者在进行诡辩时必须借助一定的语言手段。诸如利用谐音、偷换语词含义、调整话语顺序以及故意改变词语约定俗成的意义等,达到诡辩的目的。他认为这其实是违反了同一律,即交际双方对话语的理解不一致,从而导致了诡辩的产生。此类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者解决了为什么可以通过运用语言手段引起诡辩,但并未解释清楚诡辩者为何要使用这些手段对语言进行约束和调整,对论辩进行调控,这些语言手段使用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语言机制在起作用。文章旨在通过运用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对诡辩的产生进行剖析,探究诡辩背后的语用机制。违反合作原则的诡辩
确切的说,诡辩不仅仅是一种交际手段,更是一种论辩方式。诡辩者旨在通过运用诡辩使论辩的另一方放弃其原有的观点和立场,转而相信他的说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诡辩者进行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性的交际,而是一种带有明显目的的辩论;诡辩也因此区别于其他的交际策略,成为一种极具论辩色彩的语用策略。诡辩者不再总是遵循合作原则,反而时常违反甚至是故意利用合作原则进行辩论,因而也就导致了生活中诸多诡辩现象的产生。
合作原则是指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Grice)提出的。他认为在日常的交际会话过程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为了能够相互理解对方,使对话得以顺利进行,就必须共同遵守合作原则(Coop-erafive Principle),即说话人应确保其所说的话在当时特定的语境中,可以被听话人准确理解或其内容和方式应与正在进行的会话相符,而同时听话人也应按照类似的规范对话语进行解码。准确理解其含义,而不能刻意背离日常语言的理解方式,歪曲话语含义。合作原则具体包括4个准则:
(1)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2)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要有关联。
(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练(避免哕嗦);井井有条。
在具体的会话过程中,说话人和听话人只要违反上述任何一个准则即是对合作原则的偏离。日常会话中,人们偏离合作原则的情况主要包括交际者故意以公开或不公开的方式背离合作原则,下文将要探讨的诡辩多属于这种情况,即诡辩者明目张胆的对话语的本来意思重新进行解释和界定,以便于实现诡辩的目的;交际者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使用了一些不恰当的表达方式而形成的偏离,例如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在对某些事项进行解释时,常常不自觉的使用一些术语,因而也就不小心偏离了方式准则中“避免晦涩”这个次准则;再有一种情况是说话人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遵守合作原则,而不得不背离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准则,例如,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孩子家里谁干活多,孩子在回答之前先问了妈妈一句话“妈妈,好孩子是不说谎的,对吗?”这里,从表面上看,孩子违背了关联准则,但事实上她遵守了合作原则,并且表达了更多的意思。最后一种情况是在遵守合作原则的过程中,说话者无法同时遵守所有的准则。即在特定的语境中,几个准则之间可能相互冲突,说话人只有在遵守某个准则而背离其他准则,才能使会话得以顺利进行。例如,网络聊天当中,有时会出现双话轮并行的情况,交际双方为了使两个话题都延续下去,只有通过使用简短的语句来进行应答,另外,这些应答话语由于受多个话轮的影响,从日常交际的角度看其顺序可能混乱的,这就违背了方式准则。
在日常会话中,偏离合作原则可能会产生多种后果,本文只对因违反合作原则而引起的诡辩进行探讨。诡辩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主要集中在前两方面,即交际者以公开的方式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歪曲话语含义,达到诡辩的目的,和交际者故意的、偷偷的偏离合作原则,对交际另一方进行误导。另外,诡辩者进行诡辩时有可能一次只违反一个准则,有时候会同时违反几个准则。违反量的准则产生的诡辩
在实际的会话过程中,交际者有时会出于经济的考虑适当减少提供一些信息,如果在正常的交际中,交际双方都会根据当时的具体语境对话语进行理解,补足不足的部分,使会话得以顺利进行。但是,有时候诡辩者会利用这些自然语言中经济的信息,适当减少信息量提供,违反量的准则的第一次准则,从而形成的诡辩。
例如,耶米利的儿子死了。他说:“我从前没有儿子,我没有不开心;现在,我儿子死了,我又没有儿子了。那么,我为什么要伤心呢?”
本例中,耶米利在解释他在儿子去世之后仍然不悲伤的原因时,刻意略去了他曾经有过儿子并且一同快乐生活过这一中间信息。显然,前后两种状态中,耶米利都没有儿子存活在世上,但是。前面的一种情况是他以前从未有过儿子,所以不了解失去的痛苦;而后一种情况是他失去了曾经拥有的孩子,即从有到无,正是这种失去构成了痛苦。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耶米利在这里刻意回避失去儿子,而单从有无子女的角度来辩解,其实是在诡辩。
量的准则的第二个次准则表现为会话人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如果交际者的话语包含的信息超出了话题所必需的内容,冗余的信息可能改变会话原有的方向;在辩论中。诡辩者常常利用由这些附加信息来迷惑对方,达到诡辩的目的。例如:
欧迪姆斯(欧):你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你知道的知识还是学习你不知道的知识呢?
学生:我来这儿当然是为了学习我不知道的知识。
欧:那么,你认识字母么?
学生:是的,认识。
欧:所有的字母都认识么?
学生:认识。
欧:上课时教的就是这些字母,对吗?
学生:是这样的。
欧:如果这些字母你都认识,那么老师就是在教你知道的了,不是吗?
学生:对。
欧:这么说来,要么是你不在学习,要么就是那些不认识字母的人在学习了?
学生:不。我也在学习。
欧:好,如果你认识这些字母,那么你就知道你学习的内容了?
学生:是这样。
欧:那么,你刚才的答案就错了。
本例中,欧迪姆斯所说的字母包含两层含义,即构成词汇的字母和由字母组成词汇或知识内容。欧迪姆斯在这里用字母取代由字母按特定顺序组成的知识内容,诱导学生进人他的诡辩圈套。换句话说,欧迪姆斯其实利用了超出话题的信息,偷换了未知知识的概念,从而实现了诡辩。4 违反质的准则产生的诡辩
合作原则的第二个准则是质的准则,即要求会话人①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②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会话人如果违反了上述两个次准则,会给整个交际带来多种影响,有时会形成诡辩。下面的例子中甲违反了第一次准则,进行了诡辩。
甲:我最近发现,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男的。
乙:不对,不明明还存在妇女半边天么?
甲:我说这话是有根据的《论语·颜渊》中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意思就是说,天下的人都是兄弟,而所有的兄弟都是男的,所以天下的人都是男的。
本例中,甲通过诡辩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论证,即“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男的”。很明显,甲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原因在于他对“四海之内皆兄弟”进行了错误的解释,并把这一虚假的解释拿来进行诡辩。
质的准则其实是要求会话人说真实的话,既不能说假话,也不能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即话语在逻辑推理上应是正确的。如果违反了这一准则,也会导致诡辩。
例如:妻子和丈夫吵架,妻子骂道:“我从来没有见过世上有像你的脸皮这样厚的。”
而丈夫却嘿嘿一笑说:“不,你错了,我的脸厚,但胡子还是长出来了,而你的脸皮厚得居然连世界上最尖锐的胡子都长不出来。”
本例中,脸皮厚与脸上是否长胡子在逻辑上没有任何关联。因为“脸皮厚”说的是人的面子问题,即某人缺乏一般的自尊等品质,而“长胡子”则纯粹是生理问题,与“脸皮”厚不厚没关系。例子中,丈夫通过错误的论证对妻子的话进行了反驳。其实是在诡辩。违反关系准则产生的诡辩
关系准则要求会话人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应本着合作原则,从最佳关联的角度理解话语的内容。但是如果会话人放弃最佳关联,故意根据自己的意图对话语进行解释。有时会形成诡辩。例如,某工厂办公大楼的水槽上方写着“此处不准倒剩茶叶”几个大字。对此,几个青年人展开了一场争论。
甲:此处不准倒剩茶叶,就是说。可以倒好茶叶。
乙:你这理解略嫌片面,应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除了剩茶叶以外,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边倒。
这里,甲和乙都没有从最佳关联的角度对话语进行理解,而是断章取义,刻意歪曲标语的本意,依照个人的意图对话语进行诡辩。
另外一个例子是一主教去纽约访问,下飞机时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主教“您想去夜总会吗?”,主教为了避免麻烦反问一句“纽约有夜总会吗?”。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报纸上的标题是“主教走下飞机的第一个问题是‘纽约有夜总会吗?’”。这里,媒体也是利用了话语的多重关联特性,造成了上述效果。
在这两个例子中,话语本身的确有多重含义,但在当时当地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却是唯一的。甲乙两人还有报社进行的诡辩实际上已经脱离了话语的原始语境而进入到新的语境之中,并在新的语境中根据自身需要选取合适的释义,而正是由于话语含义的变化使得诡辩得以成立。违反方式准则产生的诡辩
由于违反方式准则而形成的诡辩主要是偏离了避免歧义和井井有条这两个次准则。方式准则要求会话人在交际时应表达得清楚明白,不要出现歧义,说话有条理。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是日大还是月大?”。如果交际一方没有考虑清楚就匆忙下结论的话,往往会上当。因为“日”和“月”这两个字在这里是有歧义的,很难说清楚它们究竟是指太阳和月亮,还是指一天和一个月。另外由于词语组合或语序的变换也会产生诡辩。例如: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这句话可以有下面4种理解,即:
(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4)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类似的例子还有“父在母先亡”。
这句话同样也包含了下面两种可能,即:
(1)父亲活着,母亲先亡故。
(2)父亲先于母亲亡故。
上述两例中,诡辩者可根据自己的意图,对词序、语序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诡辩的目的。结束语
综上所述,诡辩者在具体的会话或论辩过程中通过刻意违反合作原则,根据自身的需要变更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以便进行诡辩。需要指出的是,诡辩并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交际手段,但是在具体的论辩当中,诡辩及其思维方式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第二篇:论公民意识 马原期中论文
论公民意识
什么是公民意识?首先谈一下什么是公民,如果不用繁杂的专业术语,简单来说就是有有本国户籍的,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履行相应义务的人。这就意味着每一位公民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而且无论职位高低。但现实情况果真如此?义务暂且不说,中国公民是否利用好了自己的权利还难说,单就公民意识,是否每位公民都是一种强烈的感觉?
先拿最近的热点问题来举例。钓鱼岛问题一直是中国公民关注的焦点,当刚刚得知钓鱼岛将要被日本购买时,举国上下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游行反抗活动,甚至还有个别不理性的砸日系车等行为。不难看出,当国家的领土主权被侵犯时,中国公民的爱国意识集中展现了出来。但至于砸车等行为,我想那一部分人靠的仅仅是一时的热情,称不上是公民意识,因为他们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连他人的权利都没有好好重视,还谈何爱国?
所以,公民意识不是过分强调公民的权利,也不是过分强调公民的义务,它是一种法律意识,一种每个人都将其作为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公民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还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履行相应义务,为他人行使权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行使权利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社会中每位公民都是权利和义务高度统一的整体。
下面来看一下我国公民意识的发展状况: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中就有不和谐的事情发生,而国家的相关法律部门便是为人民合理合法解决问题的部门。不过我们稍微发现就知道,古代官场中的腐败分子和腐败因素太多了,清官毕竟是少数,特别是当人民遇到一些跟达官贵族相关的案件时,往往选择忍气吞声,因为若是强硬着到衙门上访,大多数情况下不仅得不到好结果,甚至会惹来杀身之祸。不利的外界条件致使居民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维护,自然导致了古代居民的公民意识普遍缺失的状况。要说爱国,自己的命都难以保住,居民哪还有国家的概念?
近代,从鸦片战争起到抗日战争前期,中华民族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战乱,生活往往不能自己,渴望和平的愿望日益强烈。直到在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全国人民抗战前期,之前的领导集团纷纷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带领中国人民走了错误的路线,或者说他们从根本上没有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自然渐渐被人民疏远。而中国共产党始终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带领全国人民走向了最后的胜利。得民心者得天下,自古就是这样的道理。外界条件好了,人民才能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民当家作主”,从而积极为国家和社会尽相关的义务。久而久之,这样也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从而促成整个社会的和谐氛围。
现代社会公民意识可谓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人民的自由更是不断扩大。除此之外,社会媒体、舆论等纷纷呈现多元化,就连普通的公民也基本上可通过微博发新闻,写评论,甚至与国家领导在网上交流,参与社会重大问题的讨论。而且当公民的权利遭受侵害时,上访事件也越来越多。最近宁波镇海炼化扩建工程引发附近村民群体上访事件,该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与村民代表广泛沟通,做出了相关书面答复,同时宁波镇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网络发言人也做出了回复,该区将在生态带内保留改造20个村民集居点,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及备用地上建设16个集中居住区,以安置该项目涉及拆迁的村民。公民意识不仅在于对自我权利的行使和保护,还在于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这些都充分反映出国家的多元开放的舆论氛围,体现出公民意识的不断觉醒。
从个人权利的保护到整个集体国家的支持,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在不断进步。像我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社会各界每次都伸出援助之手,全国各地自发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建设。在中国各地,还有许多大学生进行着指教支农等志愿活动,传播温暖,传播着公民意识。这些都进一步说明公民意识正在转化为社会各界的普遍行动。
今天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不断觉醒,这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社会成熟的表现。日益增强的公民意识必将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促进我国的长远发展。
第三篇:马原论文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有感
——小议唯物主义史观和共产主义之于我 摘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后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其中对于共产主义的阐述可谓入木三分,身为党员的我对于自己所信仰的以及要坚持终身的信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 分工 唯物主义史观 共产主义
小议唯物主义史观
记得艾老师上课时候曾经问过一个问题:“人的意识又是从哪里产生的?”当时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不就是唯心和唯物的区别吗?”当我在忙碌的学业之余在图书馆静坐一隅,悉心研读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部著作之后,我由衷地对哲学家,尤其是敢于批判的马克思一类的哲学家肃然起敬。既然全书主要是在批判唯心主义史观,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先看清楚什么是意识,它的产生过程是怎样的。我谨在此略窥一斑。
“‘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马克思如是说。意识起初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和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起初的人类和动物没有区别,人和环境的联系是一种纯粹的隶属于自然的存在,我们的祖先“只能”(当然他们没有选择的想法,所以这里说“只能”也是有失偏颇的)屈从于自然,像羊群一般。后来的人类由于某种偶发(这种偶发是一种必然中的偶然,而绝不是神创的或者神赋予的)的原因开始用双手制造工具,直立行走来更大地解放双手,又由于生物学中进化的差异产生天赋的不同进而产生了分工,但这最原始的分工就像狮群中的等级一样或者像蚂蚁的分工一样,它是自身无法察觉的东西,是基因和反射构成了大部分的活动。“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形态》这样阐述,也就是说当人类由于新生产的需要,由于
新的物质关系的需要而诞生了语言和文字,人类才真正地宣告和其它动物的根本性不同:人类自发地启蒙式地察觉到自我和环境的联系。也就是说:只有达到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有意识的产生!这就是唯物主义史观的根基,看待历史一定要站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
马克思特别强调在记录历史的时候以及分析历史的时候要对当时的生产关系和物质条件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不能把历史事件孤立起来,那种把每个阶段的历史抽象成某种概念,并将前后概念加以联系,并限制在所谓的 “概念的自我规定”之中,而这种“规定”又从何而来呢?马克思毫不客气地说:“为了消除这种‘自我规定着的概念’的神秘外观,便把它变成某种人物——‘自我意识’”,更是讽刺道:“这些人又被看作是历史的制造者、‘监护人会议’、统治者。这样一来,就把一切唯物主义的因素从历史上消除了,就可以任凭自己的思辨之马自由奔驰了。”这是马克思对唯心史观哲学家们的直接批判。
《形态》一书认为任何历史事件本都就是应该由物质条件的某种变化引起的。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等促成的。我个人认为确实如此,真正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一定是某种物质上的东西,而不是在人们生活平静如水的一纸文章或者电光石火间的想法可以做到的,譬如“文革”,我认为不仅是意识形态的动荡,而必然是由于某种生产关系的变化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发生变化,进而诱发的“革命”。当然,我这里并没有否定意识或者精神层面的东西对于历史的推动,只是在强调我认为的历史的源动力是物质的作用,是物质生产的矛盾而不是思想的火花在起主导作用,爱迪生发明电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很重要,但是别忘了他尝试过6000余次试验。
共产主义之于我提到共产主义,非党员的同学可能会想到镰刀铁锤,或者建国初的样板戏中的英雄形象,或者说大家会谈论一些较为敏感的政治话题,但是最后不约而同地选择缄默,再者可能有同学会说一些关于理想社会的话题,然后最后说:“那只是一种愿景。”
不得不承认我自己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可能十分肤浅。此处姑且说一说我看完本书后的感想,期望寻求探讨。
共产主义绝对不代表暴力,共产主义绝对不代表严丝合缝的体制管理!所有的暴力,所有的体制,都是依存于某个发展阶段而存在的,是适应客观历史条件的结果。
“适应历史条件的社会才是好的社会。”艾老师曾说。《形态》一书对于这一点也做了很详细的诠释,而我们无法用具体的几个字眼就概括出历史的规律的原因,就在于唯物主义史观看待问题是必须把历史放在大的物质背景下的,当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都是不可割裂的基本因素。马克思说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以及费尔巴哈等等,都是在试图总结出历史的概念并加以抽象,进而变成所谓的“自我意识”的产物,这些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是愚昧的,历史从来都不是脱离物质河床的飘渺银河,而是每一个能够吃饭喝水睡觉的人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它是物质的产物,而非意识的产物。
“迄今为止的一切革命始终没有触动活动的性质,始终不过是按另外的方式分配这种活动,不过是在另一些人中间重新分配劳动,而共产主义革命则针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最后的字眼不禁让我心头一震!印象中的共产主义难道不是大家以劳动为乐吗?
不错!共产主义就是要消灭劳动,但这里要消灭的是人类不自愿的劳动,是被压迫的劳动。我们创造千千万万的物质,最后却成为它们的奴隶,受制于物质条件。解放全人类不仅是说让人们摆脱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真正的解放是人类不再被物质所累,不再因为分工的被动性,而让自己陷入生活的奔忙以至于忘记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最终的共产主义愿景虽然现在难以具体刻画,但绝不仅仅停留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真正的共产主义,人们面对的分工不再是由天赋以及社会地位所决定的了,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等同于为所欲为),这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解放!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後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形态》如是说。
我曾看过一部名叫《勇敢的心》的电影,其影片里所宣扬的自由思想让我难以忘怀,主人公带领苏格兰人民追求的不是官爵和土地,而是没有压迫和安居乐业。建国以来社会上存在一种“对于自由的恐惧”,大家“谈自由色变”,认为那是对集体主义的对抗而觉得是异端,但是其实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身心的自由(当然这种自由不同于滥杀无辜或者满足私欲,而是人们能够按照自己愉快的方式生活而且在社会关系中地位平等)。
消灭分工,实质上就是推翻私有制,让资源成为一种共同财富,这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人类的知识和道德等意识层面的产物与物质发展成正比的基础之上的,这里我认为一定要让物质的每一次发展都开出“精神的花朵”,不要让物质疯狂地堆叠,却发现精神依然徘徊不前,以至于最后被物质发展拖垮,然后回到发展的起点。而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也有很多这样类似的问题,幸福感不再停留在吃饱喝足,人们开始寻求物质之上的精神之花,游弋于物质之间只会陷入更深的空虚。我们必须让思想跟得上发展的脚步,不滞后,不空前,才能踏踏实实地向前走!
那么面对现在相对不自由的分工,我们青年人特别是清华的学子应该何去何从?
我想我还是不在马克思面前班门弄斧地提建议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已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马克思那样的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所描述的那样理性而又独立地选择职业和生活方式,更多的人可能还是会被生活慢慢推动着前进,而不是按照自己心里想着的方式,但是我们至少要保留心中的那份激情,在暗流涌动的世界握紧手中的桨,就算有上下的颠簸也不迷失方向。未老先衰地变得温和入世或许可以获得暂时的好处,但是距离心灵的解放却早已渐行渐远。
每个人都会死去,但不是每个人都曾经真正活过。如果说这世界上还有那么一部分人可以跟随自己的心灵和信仰而活,为什么不是你或者是我?难道我们永远活在惊叹和艳羡之中而在这之后过着自己例行公事一般的生活吗?
最后以马克思《青年》中的那段话作结和大家共勉: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感谢卡尔·马克思用铅字在200年后告诉了我一些或许我永远都不曾察觉的道理!
参考文献: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5年~1846年
马克思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835年
第四篇:马原论文
从中国高铁发展历程看全面振兴中国制造
财务管理1501 虞坤 201505171011 中国高铁走向世界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预备、过渡、发展。每一个阶段的跨越无不是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如果不是中国的一批批科学家为高铁的技术研发付出心血,攻克技术壁垒,怎么可能会有中国高铁如此繁荣发展、走向世界的一天?中国高铁以高新技术为铭牌,把中国制造这个响亮的名声对全世界呐喊,这也是一种必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艰苦研发历程后,我国的科学家终于拿出了震惊世界的高速铁路,令人叹服。中国高铁5年走完了国际上40年的发展历程,发展速度叹为观止。原因何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又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而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克服消极因素保留积极因素。高铁研发过程中,一定经过了上万次实验,各种见解相互交织,针对问题产生过激烈的讨论,经过多次否定与肯定,最终确立了方案。
回顾中国高铁发展历程。1990年,当京沪高速铁路构想浮出水面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中国要不要建设高速铁路”和“用什么技术修建高速铁路”,唇枪舌剑,持续10年。
根据国外经验,高速列车的研制一般需要花费2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铁路现有技术装备的基础上,如果完全依靠自主研发,要系统掌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技术至少需要10至15年,系统掌握时速300公里动车组技术还要更长的时间。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道路,用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实现中国高铁之梦,最终成为中国铁路人的睿智选择。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南车青岛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车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动车组的乘客大多不会注意,两节车厢连接处外端有一对长条橡胶风挡,看上去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在2005年双方联合设计阶段,一些外方技术人员为这个跟我们捉起了“迷藏”。
“请问,这个橡胶长条是干什么用的?”
“哦,没什么大用,只是为防止乘客从站台上掉下来。”
然而,这一轻描淡写的解释却令青岛四方公司的技术人员疑云丛生。
2006年初,第一批原型车进厂后,青岛四方的技术人员通过试验分析,发现这对风挡竟然有替代转向架防止列车侧滚的功能。
“不管什么部件,什么技术,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才能把先进的技术学到手。”青岛四方设计主审邓小军说。
140对、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国产动车组,在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首次闪亮登场。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和谐号”。中国,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高速列车。
在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平台上,高速列车可不像汽车加油提速那么简单,时速每提高10公里,都是一个质的飞跃。
一般技术可以通过引进掌握,但核心技术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转向架技术、空气动力学技术、制动技术、牵引传动技术、列车网络控制技术„„靠自己的攻关,一项一项地突破,所取得的报告成果有百项之多。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中国从时速200公里的平台一跃登上了时速350公里的平台。
如果说,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让中国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那么,时速380公里动车组的研制,将使中国登上世界高铁的制高点。2008年2月26日,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最高运营速度将比德国、法国的高速列车快60公里,比日本新干线快80公里,节能环保和综合舒适性也高人一筹。到目前为止,中国动车组已取得累计900余件高速铁路相关专利授权。新一代时速380公里的动车组也将于今年上半年下线。
中国列车还在加速,时速380公里新一代动车组又即将下线,时速500公里的试验高速动车组正在研发„„为了共同的高铁梦,祖国一声召唤,50多名院士来了,15万名研究人员来了,600多家企业来了,他们汇聚一起,心相连,手相牵,创造了高铁自主创新的惊人奇迹。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今年将破天荒地从欧洲移师中国。
美国,世界铁路发展的领先者,铁路总里程世界第一。面对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他们已深感国内无高铁的危机。《今日美国》2月7日刊文,号召美国“向中国高铁学经验”。
梦幻般的速度,谜底究竟在哪里?面对追问,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自豪地说:“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有铁路网完整和集中统一指挥的管理体制优势,有一支高素质特别能战斗的铁路职工队伍。人民的支持,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中国高铁的跨越,贯穿着科学发展观这条红线,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高铁的迅猛发展,自主研发、中国制造,这是多么令人欢呼雀跃。如果想要全面振兴中国制造,我们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
我们要认识到事物的发展需要经历不断否定与肯定。没有一帆风顺的发展路,事物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根本解决。此外,用唯物辩证法去认识事物也是必要的。具有批判、革命精神的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反对对一切已丧失生命力的事物采取妥协态度;坚持主观客观统一、理论实践统一、继承与创新统一。在中国制造上,一定要具有开创思维,敢于想象,敢于实践。才能把中国制造全面振兴。
第五篇:马原论文
“美”是主观感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论文)
一、引言
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美‛来描述身边的事物。看到奇山异水时,我们说风景‚美‛;看到俊男靓女时,我们会说他/她长得‚美‛;看到《感动中国》中的故事时,我们说这些主人公心灵‚美‛。
就是这样一个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形容词,引出了一个哲学问题:‚美‛究竟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呢?
二、‚美‛是没有标准的
我认为,‚美‛是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存在。人们常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同样的事物,在甲看来是美的,在乙看来则并不美。这种情况在生活当中非常常见。对于这样的事件,我们可以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分析。在甲乙两个人审美的过程中,他们审美的对象并没有发生改变。这足以说明两个人得出相反的结论,原因并不来自于审美对象。所以说,两个人审美的差别在于他们审美的过程。
我们先来讨论‚审美‛这两个字。审美是指领会事物的美。审美是人对于它所了解的事物的一种评判,也是人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既然我们把审美划分为一种评判,不如从评判的角度继续深入地讨论我们的问题。在对事物进行评判时,我们常常需要借助评判标准,也就是我们用来衡量真和假,美与丑的尺子。由此引发了我的另一个思考,‚美‛是否有评价标准呢?
我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标准是指衡量事物的准则。既然是准则,它就是不可置疑的,不随着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比如考试之后有评分标准,每道题对应被试者什么样的答案,能够得到相应的、固定的分数。这个分数不应该因为被试者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或者因为老师判到一份试卷时的心情不同而发生改变,类似于这样的与课程无关的原因都不应该影响判分,否则就是破坏了标准。
在审美的过程中,这种固定的标准就是不存在的。比如我昨天觉得真皮做成的奢侈皮包很美,因为它的外观很漂亮,又有一种奢华感。但是我今天看到了制作真皮皮包背后的残忍与血腥,就不在认为它是美的,反而会去抵制这样的商品。皮包本身并没有改变,审美的人一直是我也没有改变,但是我看待这个皮包的角度不同了,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所以说审美没有所谓的‚标准‛。
但是我们平时依旧会用一些‚侧面描写‛来描述‚美‛。在欣赏故宫的时候。我们说故宫‚美‛,是因为故宫气势磅礴,华丽大气,有古典的风格,又有皇家的故事流传其中。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具有这些特点的建筑就是美的。在评价一个美女的相貌时,我们说她眼睛大有灵气,说她高鼻梁,说她瓜子脸。但这并不说明具有这些特点的人就是美的。因为这些只是对于审美对象的形容,而不是在对象身上客观存在的‚美‛。
由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美‛是没有标准的。
三、‚美‛是不能传递的 我认为‚美‛是一种主观感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如同感受为什么说主观感受是不可传递的呢?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不会因为一个人开一样,是不可传递的。接下来的文段将就这点展开讨论。
心或悲伤,另一个人就体会到他的这种情绪并且同时感到开心或是悲伤。看到这里可能会有所疑问: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被影视剧中主人公的情感所带动呢?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了解他们的主观感受背后的成因,或者是引起了对于自己相同或者相似的经历的回想。虽然我们常常称之为‚感同身受‛,但是我们产生情感不是影视剧主人公产生这种情感所直接导致的,它的直接原因是我们对于主人公经历的想象,或者是对于自己过去亲身经历的回想。所以我把主观感受定义为不能传递的。那么‚美‛也是类似的。我觉得它美,不能直接导致你觉得它美。《庄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这个典故的意思是说,你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的快乐呢?你不是我,怎么能知道我是不是知道鱼的快乐呢?也就是说,古代的哲学家早已经明白,人是不能‚知道‛别人内心的想法的,所谓鱼是不是快乐,你是不是知道鱼的快乐,只是观察者通过他所知道的信息进行的推测。比如我说我现在很生气,或是我现在的肢体语言表现为我现在很生气,也并不能让身边的人知道我的生气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只是通过这些表象进行对我心理想法的推测,得出我现在生气了这个结论。所以我觉得故宫美,即使你也觉得故宫美,或是你听过我说故宫气势磅礴,华丽大气,也不能知道我感受到的故宫的‚美‛是什么样子的。‚美‛不能传递也体现在时间的维度上。我两年前去过故宫,当时我觉得故宫气势磅礴,华丽大气,我在那里感受到了故宫的‚美‛。但是现在呢?我看到自己当天写的日记,写着故宫气势磅礴,华丽大气。就凭借这几个字,现在的我感受不到当时自己感受的故宫的美。也许我还能通过记忆回忆起来故宫彼时彼地是什么样子,但是我现在对故宫的印象又多了一分雄壮威严之感,所能体会到的故宫的‚美‛,也绝对是与两年前不同了。正如之前举过的皮包的例子,审美的人主观想法变了,他体会到的‚美‛就一定会有所改变。所以审美的人过去体会的‚美‛,是不能‚传递‛给现在的。以上是正面的,利用不能传递证明‚美‛与主观感受的一致。接下来我们用这个角度来分析‚美‛不是客观存在。对于客观存在来说,具有传递性就很好理解了。艺术展览是客观存在,我看过,你也可以去看。音乐会是客观存在,我去听了,你也可以去听。体育比赛是客观存在,我在现场目睹了激动人心的夺冠时刻,即使你当时不在现场,也可以通过转播看到比赛的全过程。对于客观存在而言,人们总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获取另外一些人们的信息。分析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特性与‚美‛是正好相反的。无论情境如何,我们都是不可能感受到别人心中的‚美‛的,也不可能感受到过去的自己所感受到的‚美‛。
四、‚美‛是无法描述的 客观存在是可以描述的。利用我们知道的关于客观存在的一些事实,我们可以对事物进行真实的阐述。比如说,在2016年伦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的比赛中,孙杨获得了冠军。这句话就是对这场比赛的描述,它阐述了一个这场比赛中发生的客观事实。但是‚美‛呢?我觉得故宫很美,虽然我可以说出故宫气势磅礴,华丽大气,但是这并不是‚美‛具有的特点,只是对故宫的一种形容。况且,我觉得故宫美与我的心情有关,与我的经历有关。在这些主观因素的影响下,我是不能给出对于故宫的‚美‛的描述的。而且,如果我告诉家人,孙杨取得了2016年伦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的比赛的冠军,那么他们就可以知道这件事情,并且通过对于这场比赛多了一些了解。但是通过刚刚所分析的‚美‛不能传递我们可以知道,不管我如何说故宫美,也只是在描述故宫,无法描述自己感受到的故宫的‚美‛,因此别人无论如何也不能体会到当时我所感受的‚美‛。假如说‚美‛是客观存在于事物上的话,这种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美‛是无法描述的部分,与真正的客观事物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们不能将‚美‛看作是客观存在于事物上,因为它不具有可以被描述的能力。我们所说的‚心灵美‛尤其具有这样的特点。当我们认为影视剧的主人公‚心灵美‛时,大多归因为主人公的善良、宽容等正面的人格。但是我们觉得他/她心灵‚美‛的这个审美过程,也是无法描述的。虽然我们经常用善良来形容这种‚美‛,但是每个人,以及一个人不同时期感受到的这种善良也是不同的,而且是无法描述的。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善良,也是根据我的经历或者是想象推测出来的。这种推测对于不同的人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即使你给了一个详细的阐述,比如‚因为他扶起了路边的老人,所以他心灵‘美’‛,这也不是对‚美‛的描述,只是表达了你自己的推测。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由‚美‛不能传递,可以说‚美‛是一种主观感受,而不是一种客观存在。通过这一段论述,我们得出结论,‚美‛是无法描述的,所以‚美‛不是一种客观存在。
五、总结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证明了‚美‛的三大特点:‚美‛是没有标准的,‚美‛是不能传递的,以及‚美‛是无法描述的。‚美‛是没有标准的,说明‚美‛具有主观感受的重要特点。‚美‛是不能传递的,说明‚美‛与主观感受一样不能传递,所以‚美‛不是能够传递的客观存在。‚美‛是无法描述的,说明‚美‛不具有客观存在可以描述的这一特点。综合以上三点,得出结论:‚美‛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主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