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基层治理筑牢乡村振兴之基
楼阳生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理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构建现代村民自治新格局,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基础。
有效治理,坚持党建引领是前提。结合乡村实际,探索“1+N”乡村治理新模式,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组建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互助会、监督委员会、乡贤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凝聚合力,带领群众开展乡村产业、乡村文化、乡村建设等工作。
人才支撑,配强干部队伍是基础。通过招才引智、选拔能人、择优派任、调整撤换等举措,将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贤人”调配到村级主要岗位,切实选好“掌舵人”。按照“政治素质好、群众基础好、综合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标准,重点在退役军人、外出经商返乡人员、返乡创业大学生等群体中摸排合适人选,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有序推进村级干部优化升级、新老交替,真正配强“生力军”。
文明乡风,完善村规民约是关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自建房、殡葬等村务都纳入管理范围,进一步细化规定(比如:对建房面积提出要求,超过的部分按照梯级收费模式,缴纳罚金并充实到村集体经济)。让《村规民约》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一剂良方”,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振兴乡村,壮大集体经济是根本。把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强化村民自治的重要基础。围绕土地做文章,通过收回去世五保户大田地、宅基地增加村集体收入;盘活资源资产,通过废弃坑塘改造,推动农村“死产” 变“活钱”;整合项目资金,通过整合试点资金,厚植发展优势,促进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通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为村民自治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