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宝迪车间工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时间:2019-05-12 02:1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宝迪车间工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及相应的整改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宝迪车间工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一篇:对宝迪车间工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对宝迪车间工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及

相 应 的 整 改 措 施

目前,宝迪车间虽处于停产阶段,但前期的技改、整改工作总的来说值得肯定,然而前期生产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和设备运行中暴露出来的“瓶颈”弊端仍然制约着这套工艺全面协调平稳运行,车间经过多次努力,始终未能达到稳定正常的生产状态,作为曾经在宝迪工作三年的一名普通员工,我感到十分遗憾,通过近半年以来在双氰胺老系统的摸索比较,我总结了原宝迪车间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望领导能在百忙之中得空一览,希望今后能为车间的重新启动有所帮助。

一、前期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投料量达不到额定生产能力:受水解设备选型布局限制,投料量太小,每月车间的双氰胺生产能力只有200-300T左右,更多时候产量只能达到额定产量的50-65%左右,整体物料运转潜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限定的经营成本则意味着费用上扬。2、2007年9月份前期,石灰氮有效氮质量一直不稳,我们车间受这一因素困扰的时间较长,从同期化验室提供的二、三期的化验数据做横向比较,我们车间很多时候有效氮甚至低于18%。

3、原料选择上使用块状石灰氮计帐,而实际投料是粉末状,块状石灰氮在运输、磨碎过程中损耗比较大,实际上是石灰氮计量数值大于实际用量数值,核算统计的数据不客观真实。-1-

4、跑、冒、滴、漏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例如:清泵:设备清洗、压洗管道等中控操作,虽做了一些努力和改造,但未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5、材料费用较高:例如:一个不锈钢水封的价格是普通水封的好几倍,聚合工段每月用掉2.5-3T活性炭(老系统这一项费用完全不存在),带滤机滤布更换次数多。

6、车间人员流动较大,熟练工种较少,对操作质量有一定的潜在影响。

二、实际操作中易出现的几大问题

1、输料系统易出现不稳定操作状态;

2、带滤机易出现吸滤困难,影响整体物料平衡运转。

3、蒸发系统易出现蒸发慢,VP罐液位易上涨;

4、成品料色易发红,成品含钙量难以稳定,氰胺含量偏低; 综上所述,目前在尽量保存宝迪车间现有工艺前提下,既要发挥这套设备连续作业的优越性,也要把传统工艺的部分优点加以借鉴,引入到宝迪的新工艺当中来,弥补新工艺在操作上的不足,以使新工艺焕发出新的活力。

因此,我个人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起:

(一)增大投料量,以增产增效

1、重新设计水解反应塔,在保证反应速度的前提下,将投料量提高至额定投料量。

2、不动水解反应塔,现有水解设备做局部改造(方案已备)并调整现有的工艺控制条件。目前已能拿出一套可行性较强的操作办法。

(二)降低材料消耗,从节省成本入手

1、统一标准,严把质量关。必须使用粉碎后石灰氮成品计帐,使实际消耗要同实际计帐相对应,同时确保有效氮含量,为此,需增加部分设备。

2、聚合工段作改造:计划将原CP-02通聚合AD槽管道,进行改道至1#-6#结晶锅上,同时配置滤筒,单氰胺罐等设施,此举可使每月近3T活性炭减掉,清洗NK.FF的硝酸用量也会减少,其设备改造图另附单。

(三)投料量增大后,增加CR槽系统蒸发能力,确保CR槽烝发系统正常。

1、将原EF-02罐拆除,在FF压力机之后设备A、B冷却罐,切换使用,对新液温度初步降温,同时控制新液温度,并提高中央管温度。

以上所述,鉴于宝迪车间在前期投入的资金较大,是否考虑将经营成本适当放一放?另外对整个的整改措施尚需做精做细,因个人能力所限,文中所述错误纰漏之处,在所难免,尚望领导给予见谅。

2008年6月20日

第二篇:关于金丝小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金丝小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及解决方法的思考

河北省河间市林业局

(062450)周敏

金丝小枣是沧州地区的枣树主栽品种,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因枣果皮薄肉厚核小含糖量高,干制后用手掰开能拉出长长的金黄色的糖丝,故而得名“金丝小枣”。由于枣果品质优良,口感好,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很受消费者欢迎,我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出现快速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至今已成为一些县乡的支柱产业。以河间市为例,枣树面积由一九八零年的2.38万亩增加到二零一零年的11.5万亩,亩产量也由原来的不足35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以上,年产量达到12025吨。目前随着面积的逐步扩大、产量的不断提高,生产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生产中主要存在栽植形式和密度、保花保果措施不当施肥方法不当等问题。下面就关于金丝小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做一简单阐述。

1.金小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栽植形式和密度问题 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种植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枣树栽植方式是以“树上是银行,树下是粮仓”枣粮间作模式为主,株行距为2-3*8-12米,每亩栽种枣树一般在20-30株左右。树园内通风透光良好,适应了枣树喜光特性,树上枣果甜,树下粮丰产。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枣树的种植模式大部分变成了纯枣园或密植园,株行距1.5-2*4-5米,每亩栽植枣树达60-70株左右。随着栽植密度的不断增加,枣树生长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通风透光性降低,光照不良,徒长枝增加,因而造成枣果含糖量降低,枣果干瘪,果肉薄,弹性差,果实颜色发黄,无光泽,病虫害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如以前枣树病害仅有枣锈病一种,而现在枣果浆烂病,炭疽病、铁皮病等都有发生,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1.2保花保果措施不当

不良的促果措施造成结果量过高,也间接地降低了树体的抗病能力,降低了果实的品质。每年花期开甲后为追求高座果率喷“920”二到三次,导致平均座果率达1.56-2.56果/吊,单株产量超过65公斤。过高的产量使树体不堪重负,表现为树体弱,叶黄、枝短、果个小、含糖量低、生理落果严重。

1.3施肥方法不当:盲目施肥现象严重,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肥料施用量,施用时期,肥料配比不合理。多年来形成了大肥大水,不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缺什么补什么;还有一些就是不施肥不浇水,任其自然生长。

1.4修剪方法老旧,仍有人习惯使用原来枣粮间作时的修剪方法,存在树冠过高,枝量过大,角度过小,通透性差的问题。

1.5绝大多数枣主栽品种都是乡土品种,品种内类型很多,良莠不齐,生产上株间差异大,造成果实大小、形状不一,品质参差不齐,商品价值低。不良品系裂果严重,直接导致了浆烂果病,黑疔病,炭疽病铁皮病的大发生。金丝小枣一般年份裂果浆烂率达10%左右,成熟期多雨的年份,可达50%—80%。,而金丝小枣易裂果品系中一般年份裂果率在50%—70%,严重年份达95%以上,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2.解决方法与途径:

2.1提倡发展枣粮间作,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结果产粮两不误。要做到合理规划栽植形式与密度,使之能顺应枣树极喜光的生长发育特性和需求。根据杨丰年先生所著①枣粮间作技术要点“考虑到间作物对光照的要求,枣粮间作时,行距为2倍于冠径则应视为间作行距的低限值”,金丝小枣在树高低于3.5米、树冠直径为4-5米的枣园区应提倡行距不低于8-10米。

2.2提倡适量结果,防止过量结果。

正确运用开甲方法,把握最佳开时期(开花量占花蕾总数的30-40%时开甲),甲口不能过宽,注意甲口保护,开甲后要加强肥水管理,提倡花期放蜂,花期如遇干热风早晚可喷清水等。控制激素农药(920)用药次数和用量(盛花期仅用一次浓度为10-15PPM)。有调查表明,开甲后喷一次“920”或只喷硼肥的树座果率为0.8-1.19果/吊,单株产量为30-40 公斤。单果重为4.75克,一级果率达90%以上,质量明显高于喷二至三次“920”的园区(单果重为4.26克)。花期连喷2-3次激素农药(920)的,虽然当时座果率大量提高,但由于超负荷座果,后期树体营养不足,会出现大量生理落果,反而造成产量低,质量差。据《河间市红枣优质丰产综合技术示范》项目试验结果表明:株产量要保持在35-40公斤/株,亩产量控制在2100公斤/亩范围内,即能达到树势健壮,结果良好的状态。

2.3提倡测土施肥或是叶分析法施肥。采用营养诊断施肥技术,科学进行配方施肥,推广先进的肥水管理技术做到缺什么就补什么缺多少就补多少;提倡使用无公害有机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是实现优质和高产的基础。基肥应占全年施肥量的80%,以优质有机肥(如发酵好的鸡粪或其它肥料如饼肥等)为主。盛果期树施4000-5000kg/667m,并加过磷酸钙50kg和硫酸钾30kg。一些微量元素也应与有机肥一同施入,如硫酸亚铁、硼砂等。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能为主。还可适当引进使用生物肥或是有机无机混配肥如阿姆斯生物肥、根力多等。在施肥方法上可采用传统的方法如环状沟施放射状沟施等,在干旱少浇灌条件的地区还可采用穴贮肥水的方法,从而达到节水抗旱、均衡施肥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在树冠垂直投影下方沿树挖4-6个直径为五十公分,深为四十公分的坑,在坑内放置二十五公分长的草把,把肥料先用水溶解后倒入草把中,然后把草把和坑埋好,然后浇水(可以在贮肥穴周围覆盖草或覆地膜)。注意坑要稍低于树盘使雨水能够流到其中。据试验表明,穴贮肥水较常规管理每吊坐果数增加19.95%,百果重增加4.5%,含糖量增加3.78%,产量增加10.76%。

2.4提倡“降高度,降密度,开角度”的三度修剪法。

即树高不超过3.5米,过高的一律降下来;密度保持在每株树不超过4-6个大枝,结果枝组10-15个/株,每立方米树冠体积有效枣股120-180个;各骨干枝的角度保持在50-70度。及时除密挤枝、交叉枝、重叠枝,保持良好的树体结构;提倡及时夏剪,如抹芽、摘心、拉枝等精细管理达到通风透光的目的,以利优质丰产。

2.5采取综合措施,减少裂果造成的的病菌感染损失。一是应当加强抗裂品种的选育,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抗裂品种。通过快速繁育苗木和高接换头等方法,解决品种混杂问题,提高果品质量和商品价值。二是在生长季干旱时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土壤湿度变化小可以降低裂果率。长时间干旱突然降雨导致裂果严重。三是从幼果期开始喷钙:0.2%-0.3%的硝酸钙或氯化钙,每隔15天喷一次。四是提倡烘干房烘干,减少采后浆烂损失。

2.6科学用药,提倡预测预报及时准确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当地果园实际情况,制订全年综合防治方案。同时结合基层农林技术部门发布的关于各个时期的虫情病情预报和防治信息及当地实际虫情、病情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倡使用无公害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药物;提倡使用杀虫灯、粘虫胶等物理方法防治虫害,巧用农药,保护利用天敌;减少用药次数,降低农药残留,提高品质。

参考文献:

1.《枣的栽培与加工》,杨丰年,刘彩莉编 2.《金丝小枣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王洪旗主编 3.《干果研究与进展》(6),彭士琪,刘孟军等编

作者简介:周敏,女。1984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现在河间市林业局任高级农艺师。自2008年开始任河北省省级林果技术咨询专家,2009、2010年获优秀咨询专家。二十多年来一直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工作。近几年作为局技术骨干主持参加了省林业局下达的“河间市枣树优质丰产综合管理技术示范(2007-2009)”、“河间市红枣提质增效项目(2008)”、“河间市2010年优质枣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等项目。此文稿就是其对参加主持的诸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一些生产技术问题的思考。

第三篇:当前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马铃薯的生长条件是由大自然和种植者提供的。大自然中存在着许多生物,免不了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自然气候也经常骤然变化,种植者的管理也有不及时或达不到要求的时候。由于环境条件的作用,就会使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使产量和质量受到不良的影响。了解这些问题,及早采取一定的措施,就能减少、减轻或避免问题的出现,达到丰产优质的目。

(一)种性退化现象

马铃薯连续种植几年后,常会出现植株矮化、丛生、长势衰退,或叶片卷曲、皱缩、变脆、变色及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环斑、条斑,或叶脉黑褐色、坏死、叶子脱落,严重的全株枯死。它的块茎长得越来越小,有的块茎切开后薯肉上有褐色网纹,甚至坏死。特别是在马铃薯生长季节气温较高的地方,更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而新从种薯生产部门调进的种薯,在第一年种植时则很少有这种现象出现。人们把马铃薯种植中自然出现长势衰退、茎叶病态、产量质量降低的现象,叫做马铃薯种性退化现象。

科学家多年研究的结果表明:马铃薯种性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多种传染性病毒病对马铃薯的侵染所造成的。这些病毒通过健康植株与带病植株茎叶的接触和摩擦,昆虫特别是蚜虫和跳甲的咬食,或刺吸病叶汁液后再咬食或刺吸健株叶片,就把病毒传给了健康植株。通过工具和人的衣物碰撞等也能传毒。健康植株受感染后,病毒会在植株体内繁殖,增加数量,并在体内活动,引起不同症状。病毒也会积累在块茎中,经过块茎的无性繁殖,世代传递,并且数量越积累越多,病毒种类也随之增加。所以,危害逐年加重,使马铃薯的种性丧失。这就是为什么马铃薯种植时间越长、退化越厉害、减产越多的原因。

科学家发现,病毒病的发展与温度有关。温度低,病毒增加慢,在马铃薯植株中发展也慢;温度高,病毒增殖快,在马铃薯植株中引起病状也快。这就是在低纬度、低海拔、高温度的南方,马铃薯退化快,而在高纬度、高海拔、低温度的北方,马铃薯退化慢的原因。

科学家还发现,使马铃薯受感染的病毒,在茄科植物和烟草等植物上也有,说明它的毒源是比较多的。但是,马铃薯体内感染的病毒,在幼龄部位也就是新芽或茎的尖端,含病毒量最少或者投有病毒。

侵染马铃薯的除病毒外还有类病毒,目前发现的病毒和类病毒巳达20余种。在我国发现的危害马铃薯的病毒有5~6种,类病毒有1种。引起退化最严重的有卷叶病毒、轻花叶病毒和重花叶病毒,还有纺锤块茎类病毒。如果马铃薯不被感染上述几种病毒或类病毒,就能健康生长,获得高产。

(二)品种混杂现象

在有自留种薯习惯的地方,连续使用几年后的种薯,在田间所长出的植株除了出现退化现象外,还常常出现不同于原品种的植株。它们长相不一样,高矮不一致,叶色不相同,花色各相异,分枝有多有少,成熟有先有后,薯形也不同,单株产量多少不一。从而导致马铃薯产量下降、品质不理想、商品率下落,产值降低。有人说这是“串花”即杂交所造成的,其实这是不确切的。因为“串花”只有进行有性繁殖才会出现,而马铃薯在生产上,是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的,无性繁殖不会有“串花”的可能。田间品种混杂的主要原因是种薯的机械混杂。一般一个农户种植马铃薯都在两个品种以上,还常相邻种植,收获时虽分别收获,但稍一不注意,就会有小量掺混的可能。在贮藏过程中,混进几块不同品种的马铃薯也不可避免。下一年把它们种到地里,又不认真去杂,这样就越种越混,几年过后就成了混杂的品种了。

要解决品种混杂问题,第一要定期选用种薯生产部门专门生产的种薯,更替旧种薯,第二自己留种时必须在有隔离条件的地块单独建立留种田,在生育期中认真去杂去劣去病株,方可保证种薯的纯度,使田间不出现品种混杂的现象。

(三)块茎畸形现象

在收获马铃薯时,经常可以看到与正常块茎不一样的奇形怪状的薯块,比如有的薯块顶端或侧面长出1个小脑袋,有的呈哑铃状,有的在原块茎前端又长出1段匍匐茎,茎端又膨大成块茎形成串薯,也有的在原块茎上长出几个小块茎呈瘤状,还有的在块茎上裂出l条或几条沟,这些奇形怪状的块茎叫畸形薯,或称为二次生长薯和次生薯。

畸形薯主要是块茎的生长条件发生变化所造成的。薯块在生长时条件发生了变化,生长受到抑制,暂时停止了生长,比如遇到高温和干早,地温过高或严重缺水。后来,生长条件得到恢复,块茎也恢复了生长。这时进入块茎的有机营养,又重新开辟贮存场所,就形成了明显的。二次生长,出现了畸形块茎。总之,不均衡的营养或水分,极端的温度,以及冰雹、霜冻等灾害,都可导致块茎的二次生长。但在同一条件下,也有的品种不出现畸形,这就是品种本身特性的缘故。

当出现二次生长时,有时原形成的块茎里贮存的有机营养如淀粉等,会转化成糖被输送到新生长的小块茎中,从面使原块茎中的淀粉含量下降,品质变劣。由于形状特别,品质降低,就失去了食用价值和种用价值。因此,畸形薯会降低上市商品率,使产值降低。

上述问题容易出现在田间高温和干旱的条件下,所以,在生产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尽量保持生产条件的稳定,适时灌溉,保持适量的土壤水分和较低的地温。同时注意不选用二次生长严重的品种。

(四)块茎青头现象

在收获的马铃薯块茎中,经常发现有一端变成绿色的块茎,俗称青头。这部分除表皮呈绿色外,薯肉内2厘米以上的地方也呈绿色,薯肉内含有大量茄碱(也叫马铃薯素、龙葵素),味麻辣,人吃下去会中毒,症状为头晕,口吐白沫。青头现象使块茎完全丧失了食用价值,从而降低了商品率和经济效益。

出现青头的原因是播种深度不够,垄小,培土薄,或是有的品种结薯接近地面,块茎又长得很大,露出了土层,或将土层顶出了缝隙,阳光直接照射或散射到块茎上,使块茎的白色体变成了叶绿体,组织变成绿色。

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种植时应当加大行距、播种深度和墙土厚度。必要时对生长着的块茎,进行有效的覆盖,比如用稻草等盏在植株的基部。

另外,在贮藏过程中,块茎较长时间见到阳光或灯光,也会使表面变绿,与上述青头有同样的毒害作用,所以食用薯一定要避光贮藏。

(五)块茎空心现象

把马铃薯块茎切开,有时会见到在块茎中心附近有一个空腔,腔的边缘角状,整个空腔呈放射的星状,空腔壁为白色或浅棕色。空腔附近淀粉含量少,煮熟吃时会感到发硬发脆,这种现象就叫空心。一般个大的块茎容易发生空心。空心块茎表面和它所生长的植株上都没有任何症状,但空心块茎却对质量有很大影响,特别是用以炸条、炸片的块茎,如果出现空心,会使薯条的长度变短,薯片不整齐,颜色不正常。

块茎的空心,主要是其生长条件突然过于优越所造成的。在马铃薯生长期,突然遇到极其优越的生长条件,使块茎极度快速地膨大,内部营养转化再利用,逐步使中间干物质越来越少,组织被吸收,从而在中间形成了空洞。一般说,在马铃薯生长遭度比较平稳的地块里。空心现象比马铃薯生长速度上下被动的地块比例要小。在种植密度结构不合理的地块,比如种的太稀,或缺苗大多,造成生长空间太大,都各使空心事增高。钾肥供应不足,也是导致空心率增高的一个因素。另外,空心事高低也与品种的特性有—定关系。

为防止马铃薯空心的发生,应选择空心发病率低的品种;适当调整密度,缩小株距,减少缺苗率;使植株营养面积均匀,保证群体结构的良好状态;在管理上保持田间水肥条件平稳;增施钾肥等。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不断深化,农民可以自己依据市场需求及经济效益的预测,来决定种植计划、管理措施及生产投入等。特别在当前,农村妇女已成为一支支撑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村男人大部在乡镇企业工作或外出打工、做生意,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全都交给了妇女这个“半边天”,农业生产几乎都由妇女们主宰着,妇女实际已成了农业生产上的“整个天”了。

但是,由于各地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经济基础和生产技术水平不一样,妇女们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以及种植习惯上存在着区别,致使一些农村在农业新技术的学习和落实上也有了好坏之分。在马铃薯种植技术方面,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引以为戒,尽量避免,才能把马铃薯种得更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一)品种选择不当

种植马铃薯,产品必须有市场,有销路,才能变成钱。如果品种不对路,当然不好出手,或者即使能卖出去,价格也不会很高,单位面积的产值肯定要低于适销对路的品种。有的人没按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马铃薯品种,结果使自己的产品卖不上好价钱,还耽误了下一茬。例如无霜期较长的城市附近,一般都选择在早春播种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如费乌瑞它、早大白、超白、中薯3号和东农303等。这样的品种出苗后50~60天就能收获,可以抢先上市,赶上好行情。同时可以及早安排下一茬,使下一茬又能赶前,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如果选择出苗后100天才能收获的品种,其效果就会大大相反,上市要晚40天,行情肯定会下降,同时把播种下一茬的时间也耽误了。所以说,品种选择得当,收获期、产量和效益才会令人满意。

(二)品种更换不及时

有的地方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灵,不知道别的地方还有产量更高、质量更好的品种,一直用着老辈子流传下来的马铃薯品种,还有的墨守陈规,对新品种挑三拣四,总抱着老品种不放,品种得不到更换;有的农户舍不得花钱购买新品种;还有的是乡、村农业的主管人员,投有搞好试验、示范和组织好马铃薯新品种的推广工作,造成个别地方马铃薯品种更换不及时,产量停滞不前,影响着马铃薯增产潜力的发挥及马铃薯生产的发展。

(三)轮作倒茬做得不好

马铃薯是忌连作的作物,喜欢轮作倒茬。不倒茬进行连作的地块,第二年就要降低产量,块茎质量也有下降,特别是病、虫、草害会发生得更加严重。有报道说,连作8年的马铃薯地块,疮痂病发病事为96%,而中间接种一茬萝卜,再种马铃薯的,疮痂病的发生则显著下降,只有28%。青枯病和黑胫病的病苗,在土壤里都能存活,土壤是它的传播途径之一,连作田发病显著高于换茬的地块。另外,连作的马铃薯,由于营养吸收单一,可使土壤中钾肥含量很快下降,影响土壤肥力和下一茬产量,对种地养地、墙肥地力大为不利。轮作的前茬以谷子、麦类、玉米等作物为最好,既有利于把病害发病率压到最低限度。又有利于消灭杂草。最好不用茄科作物作前茬,如番茄、茄子、辣椒等,因为它们与马铃薯有相同的病害。

在我国北方一季马铃薯集中产区,出现种马铃薯不认真执行轮作倒茬的较多。特别是一些无霜期短,只能播种马铃薯、小麦、莜麦、小油莱的区域,因为只有马铃薯单位面积的产值最高,一些农民因而对它连作较多。俗话说“换茬如上粪”,这是很有道理的,应当认真执行轮作倒茬的耕作制度。

(四)播种芽块太小

我国农民种植马铃薯用的种薯芽块都偏小,只有5~l0克(1~2钱)重。使用小芽块播种,已有很长的历史了。过去农民在挖马铃薯芽块时,只把芽眼及一小部分薯肉挖下来,留下大部分没有芽眼的薯肉“山药楔子”糊口,从而形成了挖小芽块的习惯。

国内外的试验结果一致表明,大芽块要比小芽块抗旱能力强,出苗整齐,出苗壮。大芽块平均每块可长出l.8~2.4个芽条,而小芽块平均每块只有1~1.1个芽条。产量统计表明,大芽块播种的产量与小芽块播种的产量显著不同。国外资料显示:芽块重14克(2.8钱)的,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为1440.1千克,而芽块重56克(1.12两)的,亩产量达2144.7千克,播种大芽块比播种小芽块每亩增产704.6千克,即增产48.9%。我们国内的试验,增产也很显著,用30克(6钱)重的芽块播种比用10克(2钱)重的芽块播种增产32.6%.

“母大儿肥”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一个50克重的芽块,其中含水分40克左右。播种到地里就是遇到最干旱的土壤,这个芽块靠自己的水分也能长出苗子。芽块里的营养不仅可以供给发芽出苗,甚至扎根、出苗后仍有营养供给幼苗,如同小孩吃“接奶”一样,植株自然会更加健壮,抗不良环境的能力也会增强。相反,一块10克重的芽块,含8克左右的水分,若遇严重干旱,芽块的水分有可能被蒸发完了,芽块也就成了“薯干”,哪还有能力发芽生长呢?即使墒情好能够发芽,芽块里边营养少,长出的苗子也非常细弱,只能靠自己生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进行生长发育,自然役有大芽块长的苗子健壮。

(五)营养面积不足

以往种植马铃薯,由于肥料少,营养不足,地力不佳,芽块大小等原因,使马钤薯的单株生产能力不高。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些地方就采用增加单位面积棵数的办法,依靠群体优势提高产量。这种办法在农业生产水平不高、投入较少的情况下,一时可以取得些效果。所以有些人就产生了种得越密、棵数越多产量越高的片面认识。由于密度过大,地上植株非常拥挤,节间长,茎秆高而细弱,枝叶互相交错,遮挡阳光,影响叶片营养的制造。地下部分由于垄小棵密,营养面积大小,也会出现营养不足和块茎生长空间不够的问题。因此,植株上部容易出现倒伏,下部枝叶死亡腐烂,引起病害,还会出现垄太小培不上土,匍匐茎“窜箭”等问题,造成小薯块大多,青头多,产量下降,商品串不高的情况。

(六)播种深度不足

马铃薯的营养贮存器官——块茎,直接生长在地下,主要着生在地下茎中部节的匍匐茎上。如播种太浅,地下茎的深度不够,节数减少,对匍匐茎的形成和块茎形成及膨大都不利。也容易出现匍匐茎“窜箭”现象,结的块茎也容易露出地面见光形成青头薯等。播种浅,根系扎得浅,不但抗早能力差,营养吸收也受到限制。

有些地方的农民只图在播种和收获时省事,开沟只有6~7厘米,垄沟中坐土后,芽块只能播种在距地面5厘米左右的地方。而适宜的播种深度应当是开沟达到12~13厘米,垄沟中回落坐土2~3厘米,把芽块播在距地面10厘米的地方,再覆土最为理想。在土壤较粘的地方播种可以稍浅一点,但垄必须大,覆土和培土必须厚。

(七)中耕培土既晚又浅

有的地方在马铃薯田间管理上注意不够,特别是中耕培土,进行得晚,培土又浅,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对马铃薯生长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比如有的在马铃薯现蕾后期或开花期才进行中耕培土,这时植株已经封垄,枝叶交错又很嫩,作业过程中牲畜农具不可避免地要碰伤枝叶。据调查,这个时期进行中耕培土的有60%以上植株被不同程度地碰伤,影响了植株的正常生长,还易感染病害。而这个时期匍匐茎基本都形成并伸长了,还有一部分匍匐茎形成了小块茎。当中耕培土时,犁铧人地就可能把一部分长得长的匍匐茎弄断,使它不能再形成块茎,或使匍匐茎顶端离垅沟帮近了,往往造成“窜箭”。据调查,中耕培土晚,弄断匍匐茎和“窜箭”的达12%~17%,对产量影响很大。

培土太薄,使马铃薯块茎在地下生长发育的环境得不到满足。一是块茎膨大期地下温度易升高,水分散失快,对生长不利。二是块茎生长易顶出地表,见光形成青头,降低品质。三是由于土薄,晚疫病菌易随雨水渗到薯块上,使块茎感病率增加而降低产量。同时也不利于贮藏。

(八)氮肥施用过多

氮肥在马铃薯生长中确实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施用了氮肥后茎叶生长繁茂,颜色墨绿,增产的作用非常明显。所以有些人对氮肥就产生了偏爱。一提到增加肥料,就是增加氮肥。有的地方土地本来很肥沃,可是种马铃薯时仍然施用大量尿素,每667平方米(1亩)施用量达到50千克,纯氮量达23千克之多,结果把秧子催得很高,上部叶片很大,头重脚轻,倒伏严重,茎叶铺到地上30多厘米厚,下部叶片不见阳光不进气,出现腐烂,面地下茎结薯很晚,块茎很嫩,淀粉含量低,总产量也不高。

(九)投入不够

种植马铃薯舍不得投入,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不愿意花钱买种性好的健康的脱毒种薯,面使用自己种植多年种性退化、品种混杂的病杂薯。如果选用脱毒种薯,其单位面积产量会比用普通种薯增加30%~60%。二是舍不得肥料的投入。马铃薯生长时需要吸收许多无机营养.才能制造出有机营养来,最后获得较高的产量。土壤中的无机物是有一定数量的,加上连年种植被作物吸取,便会逐年减少。如果不加以补充,不仅当年马铃薯长不好,产量低,地力也会越种越下降,影响下一年的产量。所以种植马铃薯不仅要施用大量农家肥,还要购买含有氮磷钾各种成分的化肥,给予补充,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保证高产。三是防治病虫害打农药舍不得花钱。如果在准确的预测预报的指导下,及时打2—3遍农药,每667平方米(1亩)就可以挽回500千克的产量损失,按0.6元1千克马铃薯计算,可挽回损失300元,而农药款有40元就够了。所以说,农药的投入不白搭,能够以1(元)换回8(元)。

(十)收获不适时

马铃薯地上的茎叶由绿变黄,叶片脱落,茎枯萎,地下块茎停止生长,并易与薯秧分离。这时的产量达到最高峰。

收获不适时有两种情况。一是无霜期较短、霜冻来得早的地方,没有采取药剂杀秧、轧秧。割秧等办法提前催熟,及早收获,以致遭受了霜冻的损失。二是在城郊蔬菜供应区域,没有选择马铃薯已达到商品成熟就进行收获,抓住市场量高价格的时机,及时上市,增加收入,而是等待生理成熟、产量最高时再收获,以致造成了高产量、低产值的不良结果。

第四篇:营林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营林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大家的关注,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对森林资源的改善的重要意义。我国森林资源相对贫乏,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量少,尽管国家采取了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措施,使我国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森林资源仍存在质量不高、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我们应该将营林生产工作列入首位。针对营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理与改进,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从而增加我国森林资源的覆盖率。文中对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加强营林生产的对策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营林生产;问题;对策

前言

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其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多种类的林业产品,而且还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加强营林生产工作,不仅可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管护,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对于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解决。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总体滞后

良种基地没有形成规模,种子园建设类型也较为单一,无法及时对母树林进行更替,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导致林木的总体营林水平较为滞后。

1.2 苗圃管理及育苗生产形式

在目前的苗圃管理和育苗形式上没有针对当前市场的发展情形,与市场需求脱节,这样就导致种苗的销售情况不乐观,与市场需求不吻合,所以应及时针对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及时进行角色的转换。

1.3 营林中的良木栽种技术不够合理

苗圃是进行种苗培育的地方,所以需要较多类型的树木,而且在管理上需要采用现代化的培育和管理方法来进行。但在当前苗圃管理和育苗上不仅种植结构单一,而且种植方法较为简单,不能及时对母树林进行更换,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来进行规划,无法形成规模化的育苗生产模式,对于市场上的变化需求也无法及时跟进,这样就导致苗圃无法与市场上对种苗的需求相吻合,供与求存在着严重的不相符。

1.4 人工林的营造与市场需要失调

在对人工林的培育上缺乏长远的考虑,在造林和用林上没有进行有效的联系,而且营造上只是单一的对林木进行培育和管理,并没有对商业性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导致林产工业对于木材的需求还面临着紧缺的状态。

1.5 在营林过程中,对于丰产林、幼林及在经营和管理上往往表现为短期行为,没有形成集约化的管理,具体管理措施也不到位。加强营林生产的对策

2.1 加强种苗基地建设

2.1.1 合理的选择良种进行培育。林业的生产也急需赶上现代化的步伐,要想取得好的收益,首先在种子的选择和培育上下功夫,良种培育基地的建设要赶上先进国家的步伐,同时还要扩大种子园的生产规模和增加品种。

2.1.2 森工企业现有母树林结构不尽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根据现有的政策应加大阔叶树母树林的比重,为提高母树林的质量,应对现有的母树林的组成进行调整,并加强抚育管理。要加快对现有母树林结构调整的速度,尽快发挥母树林的作用,可以用现有基本符合母树林条件的中龄林或近熟林逐步更替已老龄化的天然母树林,有计划地培育和发展珍贵针阔叶母树林基地,既可以改善母树林的结构,又可以增加经济效益,达到林木良种化的目的。

2.2 搞活苗圃运营机制

森工企业应推进苗圃走向市场进程,对苗圃实行竞争机制及多种经营机制,可以采取适当的承包形式或私人经营方式,搞活苗圃。为保证造林用苗,企业可以采取签定回收合同的形式,制定相应奖惩措施,按苗木等级制定苗木单价,做到以质论价。为保证苗木质量及造林质量,降低育苗及造林成本,激活苗圃竞争机制,可将苗圃作为种苗市场,在保证造林质量的前提下林场按造林设计要求在苗圃中有权自由选择其所需苗木。

苗圃单位要走向市场,不仅要满足本企业的用苗需求,同时还要积极的走出去寻找客户,这样才能拓宽自己的育苗市场,同时苗圃的生产活动不能单一化,还应增加花卉、经济植物及野生植物的驯化等,增加收入来源。

2.3 加强更新造林管理、降低生产投入

2.3.1 改革开放以来,森工企业在营林生产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更新造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稳步上升。而造林初植株数仍保留10年前以加大初植株数来保“两率”验收的传统做法,造林单位面积保存树木过多,既浪费了苗木,又加大了造林、抚育等工作量。此外,对林冠下造林要适地适量,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木,降低人工苗木的投入量。对近几年可能回头采伐作业的择伐林,应采取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以免回头作业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浪费。

2.3.2 降低造林成本关键在于降低苗木成本

一方面,降低单位面积造林的苗木成本,通过合理降低造林苗木的投入量来实现;另一方面,降低苗木单株成本,可以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的成苗产量及缩短苗木的培育周期来实现。

2.3.3 更新造林用苗应打破仅靠苗圃培育人工苗木的局限,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如大青杨、椴树、核桃楸、水曲柳、黄菠萝等天然苗经过大自然的筛选,具有良好的遗传及抗逆特性,可以就地就近进行移植,既符合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又可以降低造林投入。

2.4 以市场为导向选择造林树种

对于林林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从而选择合适的树种,特别是价值高及短周期速生的用材林。这样在造林时就对林木产品的销售方向设计好,再通过培育过程中对树种质量的提升,可以实现营林和市场需求的良好结合。然后根据当前林产工业的产品结构、布局和规模来对原料的供应进行考虑,从而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这样就可以根据林产工业对木材原料需求的变化,来采取及时的调整措施,从而加快发展短期小径人工林为主,这样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造林树种的选择,可以有效的实现营林的经济效益。

2.5 加强集约经营管理

目前对于丰产林和幼培丰产林利用集约化经营时,这部分丰产林多数投资年限都在二年左右,而在集约化经营时往往只是单纯的进行施肥和修枝,尽管苗木的面积较大,但由于其生长情况还没有达到丰产林的标准,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投资的力度,对林木进行定期的施肥、打药和抚育管护,加强集约化经营的管理水平。结束语

近年来,在林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我国林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需要加强营林的日常管理工作,从细处入手,提升营林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营林的质量,增加森林覆盖面积的同时,也加快林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推动林业整体水平的所高。

参考文献

[1]孔繁文,等.营林产值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与分析[J].林业经济,1988(03).[2]张维汉.科学防火,依法治林[N].吉林日报,2010.[3]钱滕.林价研究进程探讨和现阶段我国人工林林价求算[J].林业资源管理,2010(04).

第五篇:浅谈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从营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达到提高营林生产生的目的。

关键词:营林生产;问题;对策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总体滞后。主要表现在种子园的建设类型单

一、母树林的更替不及时及经营管理水平低等方面。

1.2 苗圃管理及育苗生产形式跟不上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的步伐,种苗急需以产品的角色进入市场。

1.3 更新造林中存在数量与质量失衡,苗木投入量超过设计作业量,苗木成本在造林总投入中所占比例过高;树种的结构比例失调,适地适树不到位;在良种与壮苗的选育、引种、推广及优良天然苗木的利用等方面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和工作上的失误。

1.4 人工林的营造与市场需要失调。人工林缺乏定向培育的长远打算,造用结合不紧密,在营造上缺乏商业考虑,林产工业的木材原料供应将面临危机。

1.5 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及部分常规造林小班在经营管理措施上表现为短期行为,集约化管理措施不到位。营林生产的对策

2.1 加强种苗基地建设。①现代化农业之所以优质高产,关键在于选用了良种,林业生产也是同样道理。作为林木良种培育基地的种子园在林业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第三代,而我省很多林业局的红松种子园建设才向第二代发展。从长远利益观点出发,森工企业不仅要扩大红松种子园的规模,还急需建立水曲柳、柞树等阔叶种子园。②森工企业现有母树林结构不尽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根据现有的政策应加大阔叶树母树林的比重,为提高母树林的质量,应对现有的母树林的组成进行调整,并加强抚育管理。要加快对现有母树林结构调整的速度,尽快发挥母树林的作用,可以用现有基本符合母树林条件的中龄林或近熟林逐步更替已老龄化的天然母树林,有计划地培育和发展珍贵针阔叶母树林基地,既可以改善母树林的结构,又可以增加经济效益,达到林木良种化的目的。

2.2 搞活苗圃运营机制。森工企业应推进苗圃走向市场进程,对苗圃实行竞争机制及多种经营机制,可以采取适当的承包形式或私人经营方式,搞活苗圃。为保证造林用苗,企业可以采取签定回收合同的形式,制定相应奖惩措施,按苗木等级制定苗木单价,做到以质论价。为保证苗木质量及造林质量,降低育苗及造林成本,激活苗圃竞争机制,可将苗圃作为种苗市场,在保证造林质量的前提下林场按造林设计要求在苗圃中有权自由选择其所需苗木。

企业允许苗圃在满足本单位用苗的前提下,到企业以外的单位寻找客户,采取订单育苗的形式拓宽育苗市场。苗圃不应局限于培育造林苗,还应该培育花卉、绿化苗、经济植物及野生植物的驯化等,对闲置的苗圃地可以对内承包发展种植业,既提高职工的经济收入,又降低育苗生产的投入。

2.3 加强更新造林管理、降低生产投入。

1、改革开放以来,森工企业在营林生产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更新造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稳步上升。而造林初植株数仍保留10年前以加大初植株数来保“两率”验收的传统做法,造林单位面积保存树木过多,既浪费了苗木,又加大了造林、抚育等工作量。此外,对林冠下造林要适地适量,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木,降低人工苗木的投入量。对近几年可能回头采伐作业的择伐林,应采取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以免回头作业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浪费。

2、降低造林成本关键在于降低苗木成本。一方面,降低单位面积造林的苗木成本,通过合理降低造林苗木的投入量来实现;另一方面,降低苗木单株成本,可以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的成苗产量及缩短苗木的培育周期来实现。

3、更新造林用苗应打破仅靠苗圃培育人工苗木的局限,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如大青杨、椴树、核桃楸、水曲柳、黄菠萝等天然苗经过大自然的筛选,具有良好的遗传及抗逆特性,可以就地就近进行移植,既符合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又可以降低造林投入 真正将适地适树落到实处,改变同一造林小班只造一个树种的错误做法。2.4 以市场为导向选择造林树种。在更新造林的树种培育上,尤其是集约经营丰产林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树种,积极培育高价值用材林分或短周期速生的小径纤维材林分,做到造林时就设计好林木产品的销售方向,对用材林分,要对用材林资源的树种质量从林产工业现在发展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林产工业的产品已向深加工层次发展,由实木利用到单板型人造板的制造,再到非单板型人造板的市场开拓。要研究林产工业的产品结构、布局、规模等,首先考虑原料的供应。所谓的木材资源质量差、数量不足,主要针对实木或单板型人造板而言,如锯材、胶合板等对树种、材质、径级、长度都有特定的要求,原料缺陷决定着产品等级和出材率。若考虑非单板型人造板,数量与质量问题就得重新认识,这类产品对树种、径级、长度、木材缺陷无严格要求,有原料供应的广泛性和便利性。根据林产工业对木材原料需求的变化,应对现有的杨树丰产林营造措施进行及时调整,以迅速发展短周期小径材人工林。本着培育小径材丰产林的原则,杨树在幼龄期对土壤的肥力、土壤的水分及土壤的通透性要求比较强烈。对杨树造林地每年至少施肥两次,以施生物有机肥为佳,结合除草同时进行全面松土,争取做到涝排旱灌,造林地内绝对不允许积水,在杨树高生长期,根据杨树对水分的需求,有条件的地块可以进行适时灌溉,同时要做好杨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从杨树病虫害角度来讲不易重茬作业,根据对木材原料需要及杨树的生长情况,可逐步进行株间、行间或带状间伐,然后采取林粮或林药间作对其进行土壤改良,形成短周期小径材速生丰产林,或者间伐后直接引入针叶树或其它珍贵阔叶树将其培育成复层混交林。

2.5 加强集约经营管理。

目前对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采取集约化管理措施实际上最多投资2年,对造林苗木采取集约经营措施仅仅是单纯的施肥或修枝而已,虽然集约经营林的面积很多,但林木的生长未达到丰产林的标准。要想获取最大的林木生长量,应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根据林木的长势进行定期施肥、打药和适时的抚育管护,直到林木收获为止。要像农民种地那样从播种到秋收进行不停的管护,尤其对短周期杨树速生丰产林要想缩短其培育周期,必须采取长期集约经营管理的手段。以确保幼林健康稳定的生长,达到成林成材的目的。

下载对宝迪车间工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及相应的整改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宝迪车间工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及相应的整改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盐源县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盐源县梅雨镇农业服务中心冯永文 摘要:通过自己多年的调查研究和推广实践,总结出了盐源县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

    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营林生产;问题;对策 1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总体滞后。主要表现在种子园的建设类型单一,母树林的更替不及时及经营......

    “三夏”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三夏”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存在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大背景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随着劳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不......

    浅析当前生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五篇范文]

    浅析当前生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针对当前生猪及其产品价格虽然不断上涨,养猪效益明显增高,但农户养猪积极性不高的现状,笔者先后深入到部分规模饲养户和散养户进行了广泛......

    铸造生产线设计、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一。概述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对铸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类铸件,不仅要求材质好,而且还要求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法、重量轻。为此,作为影响铸件质......

    长治县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长治县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长治县地处上党盆地南缘,辖6 镇5 乡11 个乡镇、254 个行 政村,总人口33.834 6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714 万人,总农户 8 万多户。耕地面积......

    三大棉区的特点及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棉花生产优势区域分布:中国棉花种植历史悠久,适宜棉花种植的区域广泛。根据棉花生产的生态条件,结合生产布局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植棉历史,中国棉花种植区域,20世纪年代可划......

    干部作风建设年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干部作风建设年”民主生活会 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 相应的整改措施 自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以来,我校按照教文体局“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各要求,积极落实,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