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整改措施
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整改措施
一、转变思想观念,适应改革形势。
为了保证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顺利进行,应及时调整保卫工作思路,主管领导应主动地把保卫工作纳入部门管理轨道,在围绕xx工作开展普法教育活动的同时,也要加强保卫工作,提高对综合工作的重视程度,这也是部门“双文明”建设取得成功的经验。
二、加强指导监督,落实防范措施。
认真分析本部门的综治形势,抓住重点和薄弱环节,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大力发挥科技在企业内部综治工作中的作用,消除各种隐患和漏洞,确保部门的安全。
其次,要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内部的各项工作责任制。各科室要对本部门治安、消防和安全责任书落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确保一方平安,为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内部综治环境。
三、依靠全体员工参与,是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就的保证。
要加强员工群众的思想教育、普法教育、行为规范、组织纪律、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干部更要带头参加学习,严格考核。对职工思想上的疑点、难点和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要及时解疑释惑,专题辅导,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同时要充分依靠员工、相信员工,干部要经常对员工讲解形势,鼓励员工增强信心、振奋精神,同心同力地为企业发展作贡献。
第二篇:2004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自查报告
固原市原州区第六小学关于对二00四
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自查的汇报
我校根据固原综治办[2004]1号《关于对200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行自查》的通知精神,为了提高我校治安综合治理水平,确保学校财产设施不受损失和全校师生人身安全及日常生活安全,营造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结合教育局关于教育系统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意见。现将我校一年来开展综合治理,创建“治安模范单位”工作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综合治理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主要内容。结合本校工作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区综治委和教育局综合治理办公室工作部署和要求,是创建治安模范学校的根本保证。为此,我校师生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构筑严密的治安防范网络,开展有效的矛盾纠纷疏导和强有力的治安宣传,建立“打、防、控、疏”综合治理体系,确保学校治安秩序良好,育人环境和谐稳定,争创原州区教育系统,原州区及固原市级“治安模范单位”为奋斗目标。
二、加强领导,扎实工作
1、建立组织机构:
治安组组长:马思东(校长)
副组长:李淑琴(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海进祥(法制副校长)、吕耀奎(副校长)、李晓娟(副校长)、李天智(治保主任)
组员:武有荣、王晓萍、赵春光、李根莽、唐建华、于晓琴、李德文
2、加强对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
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绝不仅仅是保卫部门、保卫人员的事,必须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的领导下,将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由党支部和行政领导、法制副校长主要负责,政教处、大队部、办公室、总务处和工会等负责人参与的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设立领导机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目标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3、充分利用学校小雏鹰广播站、校园橱窗等宣传窗口,加大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的宣传,同时,每学期都要安排一次消防、交通、安全等知识讲座和防火、防震、禁毒、反邪教等图片展,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4、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靠全体师生搞好学校治安的综合治理。
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地对广大师生进行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以及理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制教育。要认真贯彻“四五”普法计划,坚持小学思想品德课和法制课中的遵纪守法教育,并不断加以完善。同时,要通过抓典型、树新风、学先进等活动,促使每个学生逐步养成文明的举止行为和习惯,增强遵纪守法的观念。
5、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和管理
近几年国家教委先后颁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及有关规定,学校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宣传和知识竞赛等贯彻实行。在新生入学教育时,集中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及本校的校纪、校规的教育,并使这种教育经常化。学校还注意对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和校纪校规的贯彻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者进行严肃教育。通过主题队会等做到使规范成为学生行动的准则,严格杜绝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6、进一步加强校园秩序管理
加强学校门卫制度,校外人员进入学校要履行询问登记手续,并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得危害校园治安,提高门卫、护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工作职责。加强校内公共场所秩序的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管理制度并切实执行;上学放学有值周教师负责学生的安全工作,要求学生到校不准在校园内追逐打闹,放学排队出校、排队回家。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要求学生上学放学及在校不准买零食,不买三无食品。保护校园、教室、办公室卫生清洁、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垃圾。确保校园内秩序井然、卫生清洁。
7、加强学校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和安全防范制度化的建设
健全学校保卫机构,不断提高保卫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坚决杜绝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带进校园,同时,加强教学楼、图书资料室、器材室的管理,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保卫制度,对重点部位安装必要的报警、灭火等技术防范设施,严防盗窃、破坏案件、灾害事故的发生。做到“一清、四查、一打通”,提高广大师生的依法治火意识和消防安全意识。同时,发动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治安管理,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
8、严格管理书籍、音响等文化用品,严格按照教育局规定订购学生课本及光碟,严禁毒、黄及邪教教育宣传材料进入校园,教育学生不进网吧,学校周围200米无网吧场所,并和家长联系——告家长一封信活动、召开家长会,创设家庭、社会与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营造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参与少年儿童思想行为健康教育网络,拓宽对少年儿童进行法律援助的领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9、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做好保护青少年学生、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工作
要积极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做好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工作。学校、社会、学生家长要加强联系、相互配合、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与学校周围地区的公安派出所密切配合,把青少年学生犯罪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10、存在的问题
(1)学校南墙内低外高,学生容易攀爬,外流人员容易翻越。
(2)学校教学区三号楼,经固原市设计院鉴定为危楼,存在安全隐患。
(3)校门口小商贩早晨摆摊设点阻塞交通,随时有安全事故发生。
通过以上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查漏补缺,坚持实施全员参与综合治理,为学校营造和谐稳定的教书育人环境,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原州区第六小学
二00四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三篇:最新-校园综合治理整改措施 精品
校园综合治理整改措施
一、工作目标通过整治,确保全年七个不发生不发生集体进京上访和非正常的进京上访,不发生集体赴省上访,不发生影响大的群体性事件,不发生暴力恐怖活动,不发生敌对分子破坏活动,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不发生群死群伤恶性事故,不发生本部门人员及其家属或部门合作方人员堵门、堵楼及冲击领导办公室事件、实现零指标无法轮功人员进京滋事,无聚众滋事,无插播法轮功节目
二、组织领导调整我校综合治理委员会成员,由校长周先雁任主任,副校长秦立春任副主任,学校各部门、学院行政负责人任成员。
下设办公室,保卫处处长阮小春任主任,胡伟斌、张先勇任副主任。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利用会议、板报、校园网、广播等形式,进一步加大综治工作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体师生员工对综治工作重要性认识。
对全校师生员工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各部门、学院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安全教育讲座,一次消防知识培训或救生避险演习。
负责部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保卫处、各部门、学院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争取教育厅周边办,省、市区公安机关,市、区、街道相关部门支持,对学校周边治安环境来一次清理,争取搞一次专项行动,清理、整治校内店外广告、马路广告,清查、整治校园周边网吧、招待所、取缔流动摊贩,校外商业门面摊贩,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
学校确定校办公室为周边关系协调处理负责部门,明确一名校领导分管我校周边工作。
负责部门校办公室牵头、党委统战部、保卫处、后勤与产业管理处、后勤集团配合3、完善学校治安设施,下大决心整合和改善学校安全条件,整合校园缺口、围墙;逐步解决原经干院与农机所之间道路与石人村争议问题;处理上林国际,锴程苑二期对校内开口问题,推进校园一体化建设。
负责部门后勤与产业管理处牵头、保卫处、基建处、后勤集团配合4、理顺学校综治工作部门、单位的责任关系,建立、健全学校综治工作责任制。
学校保卫处是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职能部门;后勤集团是学校除行政办公楼之外所有大楼,学生宿舍区安全保卫工作的责任单位;各部门、各单位是本部门、单位所辖设施、人员安全、保卫、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单位。
负责部门人事处及学校各部门、单位
5、加强保安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
一是要为保卫处配备相对年轻、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一些年龄较大,身体较差的工作人员可由人事处转岗安排。
二是学生宿舍区要加强安保力量,每栋楼必须配备2名楼栋管理人员,确保24小时在本栋宿舍内值班巡视,减少学生宿舍被盗现象,降低治安、刑事案件的发案率。
负责部门人事处、后勤集团、学生工作部
6、整治校园秩序,规范门禁管理。
一是制定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办法,并按规定对校内车辆进出、停放进行管理。
二是加强门卫管理,对进出车辆、货物进行登记检查,发现可疑人物询问盘查。
三是做好校园巡逻工作。
负责部门保卫处、后勤集团
7、认真抓好校内综治考评工作,落实奖罚措施。
学校与各部门、学院签订维稳、综治、消防目标责任状,按照属地原则,实行谁主管,谁负责,严格执行首问责任追究制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制定学校综合治理考核办法及细则,保卫处监督实施,组织好年终的考核、总结、评比和奖惩。
负责部门保卫处、组织部、人事处、计财处
8、做好校园监控工作。
一是按管辖范围明确保卫处负责管理办公楼的监控设施,后勤集团负责管理其他大楼的监控设施;二是明确后勤与产业管理处负责监控设施的维修工作;三是采取措施逐步完善校园监控体系。
负责部门保卫处、后勤与产业管理处、后勤集团
9、修订学校维稳、综治、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
负责部门校办公室、保卫处、10、学校对综治工作给予经费保障。
对综治工作需要的工作经费、考评奖励资金列入财务预算。
负责部门计财处
11、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
要将抓日常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发挥校园文明督查队在校园安全管理上的作用;在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配设安全保卫部门或安全保卫委员。
责任部门学生工作部、宣传部、团委、保卫处、后勤集团、各学院
四、工作步骤整改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五、工作要求
1、党委将综治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定期召开综治工作会议,听取综治工作汇报,研究分析综治形势,督促综治工作各项任务按要求如期完成。
部门领导经常检查、督促、指导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开展工作。
2、发动全校师生员工全员参与,把当前学校工作与综治工作有机结合,做到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做好自家事。
3、定期组织检查,不断总结综治工作开展情况,表彰先进,及时改正综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使综治工作长期坚持,有效开展。
第四篇:2018社会综合治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的背景下,社会治理更好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理应跳出党委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思路,激发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发挥好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作用。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这一重要表述,描绘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指明了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方向和任务。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社会治理的聚焦重点,在于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使其能够应对复杂的系统治理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强调化解社会矛盾、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治理目标的同时,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如果说过去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好比夯实“硬件”基础,涵养社会心态则是厚植社会治理的“软件”灵魂。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社会治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体验感、归属感、获得感息息相关,完善社会治理实际上就是不断夯实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微观基础。
把社会治理摆在更高战略位置去谋划和实施,我们一定能使社会治理的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第五篇:2004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自查报告(精)
201X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自查报告
固原市原州区第六小学关于对二00四 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自查的汇报
我校根据固原综治办[201X]1号《关于对201X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行自查》的通知精神,为了提高我校治安综合治理水平,确保学校财产设施不受损失和全校师生人身安全及日常生活安全,营造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结合教育局关于教育系统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意见。现将我校一年来开展综合治理,创建“治安模范单位”工作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综合治理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主要内容。结合本校工作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区综治委和教育局综合治理办公室工作部署和要求,是创建治安模范学校的根本保证。为此,我校师生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构筑严密的治安防范网络,开展有效的矛盾纠纷疏导和强有力的治安宣传,建立“打、防、控、疏”综合治理体系,确保学校治安秩序良好,育人环境和 1 谐稳定,争创原州区教育系统,原州区及固原市级“治安模范单位”为奋斗目标。
二、加强领导,扎实工作
1、建立组织机构:
治安组组长:马思东(校长)
副组长:李淑琴(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海进祥(法制副校长)、吕耀奎(副校长)、李晓娟(副校长)、李天智(治保主任)
组员:武有荣、王晓萍、赵春光、李根莽、唐建华、于晓琴、李德文
2、加强对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
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绝不仅仅是保卫部门、保卫人员的事,必须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的领导下,将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由党支部和行政领导、法制副校长主要负责,政教处、大队部、办公室、总务处和工会等负责人参与的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设立领导机构,按照“谁主管 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目标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3、充分利用学校小雏鹰广播站、校园橱窗等宣传窗口,加大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的宣传,同时,每学期都要安排一次消防、交通、安全等知识讲座和防火、防震、禁毒、反邪教等图片展,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4、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靠全体师生搞好学校治安的综合治理。
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地对广大师生进行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以及理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制教育。要认真贯彻“四五”普法计划,坚持小学思想品德课和法制课中的遵纪守法教育,并不断加以完善。同时,要通过抓典型、树新风、学先进等活动,促使每个学生逐步养成文明的举止行为和习惯,增强遵纪守法的观念。
5、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和管理
近几年国家教委先后颁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及有关规定,学校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宣传和知识竞赛等贯彻实行。在新生入学教育时,集中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及本校的校纪、校规的教育,并使这种教育经常化。学校还注意对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和校纪校规的贯彻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者进行严肃教育。通过主题队会等做到使规范成为学生行动的准则,严格杜绝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6、进一步加强校园秩序管理
加强学校门卫制度,校外人员进入学校要履行询问登记手续,并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得危害校园治安,提高门卫、护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工作职责。加强校内公共场所秩序的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管理制度并切实执行;上学放学有值周教师负责学生的安全工作,要求学生到校不准在校园内追逐打闹,放学排队出校、排队回家。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要求学生上学放学及在校不准买零食,不买三无食品。保护校园、教室、办公室卫生清洁、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垃圾。确保校园内秩序井然、卫生清洁。
7、加强学校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和安全防范制度化的建设 健全学校保卫机构,不断提高保卫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坚决杜绝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带进校园,同时,加强教学楼、图书资料室、器材室的管理,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保卫制度,对重点部位安装必要的报警、灭火等技术防范设施,严防盗窃、破坏案件、灾害事故的发生。做到“一清、四查、一打通”,提高广大师生的依法治火意识和消防安全意识。同时,发动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治安管理,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
8、严格管理书籍、音响等文化用品,严格按照教育局规定订购学生课本及光碟,严禁毒、黄及邪教教育宣传材料进入校园,教育学生不进网吧,学校周围200米无网吧场所,并和家长联系——告家长一封信活动、召开家长会,创设家庭、社会与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营造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参与少年儿童思想行为健康教育网络,拓宽对少年儿童进行法律援助的领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9、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做好保护青少年学生、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工作
要积极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做好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工作。学校、社会、学生家长要加强联系、相互配合、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与学校周围地区的公安派出所密切配合,把青少年学生犯罪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10、存在的问题
(1)学校南墙内低外高,学生容易攀爬,外流人员容易翻越。
(2)学校教学区三号楼,经固原市设计院鉴定为危楼,存在安全隐患。
(3)校门口小商贩早晨摆摊设点阻塞交通,随时有安全事故发生。
通过以上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查漏补缺,坚持实施全员参与综合治理,为学校营造和谐稳定的教书育人环境,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原州区第六小学 二00四年十一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