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障碍自查报告
曹县残疾人家庭 无障碍建设改造救助项目
自 查 报 告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建设改造是帮助残疾人补偿功能、改善其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鲁发[2009]12号)精神,并根据残疾人工作、生活需要,曹县残联自2011年起,连续三年实施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建设改造。接到上级阶段性检查的通知后,我们即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结果
1、无障碍项目救助情况:2011年以来,我们共对206户残疾人进行了无障碍项目救助,其中无障碍建设改造30户,配发闪光门铃70户、盲杖16户,三年分别给贫困残疾人配发轮椅51辆、59辆、75辆共185辆,累计投入资金21.3万元。
2011年,我们投入34700元对杨玉花、刘文莲、王新停、葛秀兰等10户残疾人的家庭进行了改造。由于缺乏经验,我们没有选择在一个社区进行集中改造,而是涉及了古营集、仵楼等9个乡镇,造成了施工、管理不便。
2012年,我们接受第一年分散安排,导致不利于施工和管理的经验教训,选择了残疾人比较集中的曹城办事处北街居委会,对李岭、王会云、汪冬如、郝蕊梅等1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建设 1
进行改造,共投入59050元。但是,该区域于2013年底被突击拆迁。
2013年,我们接受了前两年分散安排和拆迁风险的教训,将改造目标选择在了刚刚完成新农村建设的砖庙镇十三村,对岳秀起、王本同、曾照连等1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并为25户残疾人配发座便器、拐杖等。另外,我们经过县盲人协会推荐,为16户盲人配发了盲杖;以县聋哑学校学生为主,配发了70个闪光门铃(今年年底前准备再配发10个,配发对象正在筛查中)。以上几项投资33698元。
2、残疾人证办理情况:
根据《关于制发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通知》(残联发[2008]10号)精神,我们制定了《曹县第二代残疾人证换发工作实施方案》,对残疾人证办理的申请、受理、残疾评定、初审、证件发放等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成立了第二代残疾人证换发工作领导小组和评残小组;办证、网络和档案管理均明确专人负责。我们的做法是:每月的25日,残疾人凭乡镇残联盖章的村级介绍信到定点医院—曹县磐石医院现场办理(个别重度残疾人因各种原因无法到磐石医院办理的,我们就派专人上门办理),体检、照相、办证等不收任何费用,受到广大残疾人及全社会的广泛赞誉。至2014年10月底,全县共办证39489人,其中肢体残疾人22771人。
二、主要做法
1、强化领导,夯实组织基础
为切实加强领导,县残联成立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建设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理事长任组长,副理事长任副组长,办公室、组联部有关同志为成员,确保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建设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2、严格审查,确保公平公正
(1)救助对象必须具有曹县户籍,且以贫困重度残疾人为主,由残疾人本人或监护人提出申请。
(2)按照信息公开、自愿申请、及时受理、充分评估、认真审核、阳光操作的要求组织实施,自觉接受残疾人和社会的监督。
3、深入调查,扎实推进项目开展
由残疾人专职干事入户对申请救助残疾人家庭进行调查摸底,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名单上报县残联,县残联经公示无异议后,组织人员对项目进行审核并做出初步评估预算,然后再进行改造。
4、以人为本,确保项目取得良好效果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项目设计时,根据不同残疾程度、不同居家条件为残疾人贴身打造,灵活变通,重点对浴室、卫生间、进门通道等部位设臵沐浴椅、轮椅坡道、U型或L型扶手等无障碍设施,尽最大程度满足残疾人日常生活需要。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建议
(一)、存在问题: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县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我县是人口大县、经济欠发达县,贫困残疾人总数多,县级财政又无法按要求配套资金,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广大残疾人的需求。
(二)、有关建议:
1、省残联在安排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时,给予我县资金方面的倾斜,以使我们能够让更多的重度残疾人享受到国家政策的温暖。
2、每名残疾人的残疾程度不同、家庭情况不同,导致对无障碍改造的需求不完全相同,投入资金也不一定相同。因此,建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资金的使用上可以因人因家庭而异。这样,我们的补助资金有些家庭可能有节余,而有些家庭可能不足,在全县总量有节余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扩大残疾人的受助面,就可以让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把这项惠民工程做好、做实,为残疾人创造更方便、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把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做到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规范建设,努力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让残疾人家庭满意。
曹县残疾人联合会 2014年10月30日
第二篇:县级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自查报告
县级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自查报告
根据成残联200*100号、29号和《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经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县200*年的白内障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县开展《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创建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实施白内障患者
组织无障碍
(一)、**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开展《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部署《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的各项创建工作,确保开展《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高质量创建成功。
(二)、建立了工作领导机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残联的副县长欧昭担任,成员单位由县政府办、县残联、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劳动和社保局、各镇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残联,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各镇也成立了开展《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所辖区开展创建《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
(三)、领导小组成立后,先后召开了领导小组成员专题会议三次,强调开展创建《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指出:
1、开展创建《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不但要做,而且要做好;各部门务必通力合作,各司其责,确保创建《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成功。
2、经费有保障,根据开展创建《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的经费预算方案,按照工作进度,县财政及时核拨开展创建工作经费和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费30万余元,为开展创建《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及时督查。在创建《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过程中,县领导始终关注创建《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进展情况,多次听取专题(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汇报,及时协调和解决创建《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要求各位工作人员要把创建《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这项工作认真做好、做实,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为民办好事、实事,把县委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二、广泛宣传、营造舆论环境,实施白内障患者宣传知晓无障碍
为了做好创建《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的宣传发动工作,是确保创建《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为了做好创建《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县残工委制定了《**县创建“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实施意见》,使创建《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有序进行。为了使大家都能够知晓创建《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根据《实施意见》,从3月开始,各镇、村(社区)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认真做好白内障复明,预防知识的宣传,利用爱眼日、盲人节、助残日等活动,加大眼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各镇残联、卫生院将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的救助政策宣传到家喻户晓,让白内障患者三知情:
(一)、知情白内障病症的防治知识;
(二)、知情县政府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的有关政策,救助减免规定;
(三)、知情白内障患者应到何地报名、筛查、手术,怎样办理免费、优惠复明手术的申请程序,切实让贫困的白内障患者受益。使辖区居民白内障防治知识、认知知识达到90%以上。县残联在新**县周报专门设立版面,定期进行白内障防治知识宣传。通过多渠道、多手段的舆论宣传,使创建《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
三、严格程序操作、确保体检质量,实施白内障筛查无障碍
(一)、划片县集中定期组织白内障患者进行筛查,既方便白内障患者参加筛查,又确保筛查质量,为此,今年三月、六月、八月,县残联邀请市残联指定的成仁眼科医院、沙河堡医院、两家医疗单位对我县眼病患者进行集中筛查,以及平常在我县指定红十字医院的筛查,200*年全县筛查出疑似白内障患者557名。
(二)、加强创建《成都市白内障无障碍区(市)县》工作组织队伍的管理。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按照要求,各镇(街道办)理事长、残联专干、村(居)残联联络员亲自定期带队,负责本地的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全过程,切实做好与筛查医院的配合与衔接。
四、坚持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白内障回访制度,实施白内障患者回访无障碍
(一)、及时汇
第三篇: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自查报告
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自查报告
**区人民政府根据《**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建设局等单位关于**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明政文98号)、《关于印发《**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计划》的通知》(明建技字2号)和《**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建设局等单位关于《**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xx年年工作任务》的通知》(明政文52号)精神,**区积极推进无障碍建设城市创建工作,并按照《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标准》认真开展自查工作,现把我区创建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措施汇报如下:
一、创建无障碍建设城市完成情况
(一)成立创建领导小组。
**区根据**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成立了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宝煕同志为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工作指导、检查、监督和协调工作,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积极配合市级部门做好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工作。
设置缘石坡道方面:
目前我区市区主要道路路口及公共建筑出入口已完成设置缘石坡道约200个;盲道方面:
我区城市建成区的主干道、步行街、商业街等人行道设置盲道约1xx年千米;无障碍公布方面:
我区一级环卫部门管理的公厕26座,其中旅游公厕8座,设有无障碍蹲位或残疾人专用卫生间。
(三)**区政府办公楼及辖区街道办办公楼办事大厅无障碍改造方面。
**区人民政府大楼已完成了出入口坡化处理,楼道设置电梯等设施,方便残疾人进入办事大厅和各部门办事。
(四)**饭店无障碍改造方面。
目前**饭店已完成了出入口坡化处理,楼道设置电梯等设施,供残疾人进入餐饮、住宿。
(五)已建小区的社区基础设施改造方面。
社区综合改造方面:
近年来,**区主要对东霞小区和沙洲小区进行了综合改造,在规划过程中都有综合考虑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进出入口都有进行坡化处理,沙洲社区改造工程铺设盲道90米,无障碍坡道4处。已建居住小区无障碍改造率方面:
近年来**区已建小区如文笔花园、省安小区、阳光巴黎、**小区、水岸华庭进出入口都有进行坡化处理,方便残疾人进出,其中**小区xx年年峻工楼幢和水岸华庭的1—4幢设有电梯,残疾人可直接进入电梯,方便残疾人进出。
二、主要存在问题及整改要求
(一)**区政府办公楼及辖区街道办办公楼办事大厅无障碍改造方面。
1、**区政府办公楼无残疾人厕所、电梯的楼层键盘太高。主要整改要求:
对一楼厕所进行改造,设置残疾人蹲位;电梯门前装门铃,方便残疾人上下楼,此项工作第三季度前完成。
2、辖区四个街道一楼都有台阶,无残疾人厕所。主要整改要求:
要求四个街道一楼阶梯要进行坡化处理或设置缘石坡道,供残疾人进出。一楼要设置残疾人厕所,一楼大厅要悬挂街道部门示意图和办公电话,并设置残疾人办事导购台,方便残疾人办事,此项工作第三季度前完成。
(二)**饭店无障碍改造方面
目前**饭店无残疾人厕位和残疾人客房。根据《**区人民政府区办公会议纪要》(3号)精神,今年准备对**饭店进行综合改造,结合改造把无残疾人厕位和残疾人客房问题纳入改造规划,到时一同解决。
(三)已建小区的社区基础设施改造方面。
目前已建居住小区残疾人进出问题都已解决,现主要存在问题是宿舍无障碍改造问题,从自查来看,大部分小区的楼道口都有台阶,防盗门离路面还有一段距离,残疾人无法靠近。如果进行达标改造,牵涉面广,资金量大,改造资金问题难以解决,建议市政府协调资金筹措问题。
三、主要要求与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责任单位要把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摆上单位工作议程,选派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按要求抓好落实。
2、建立创建联席会议机制。区创建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创建过程的难点问题。
3、建立督查、反馈机制。区创建领导小组将建立督查小组,对各责任单位的整改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各责任单位要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进展情况,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创建任务,确保**市创建无障碍城市建设工作顺利完成。
**区人民政府
二〇**年四月二十九日
第四篇:无障碍基本知识(本站推荐)
无障碍基本知识
分类:康复器具选配 | 标签: 大讲堂
2010-11-22 19:43阅读(34)评论(0)编辑删除
什么是障碍?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话语说出遇到过的种种不顺心的障碍。对于残疾人来说,他们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阻碍和困难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因此,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和谐的世界应该善待每一个人,消除人为的障碍,使每个人都能友好、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无障碍是一个含意非常丰富的词语。需要从人所处的环境来分析和理解它。不论任何人都处在一个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环境之中。从宏观上说,无障碍包括:人文环境无障碍、物质环境无障碍、信息和沟通无障碍三大类。所以,面对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我们不仅要努力建设和完善无障碍的物质环境、无障碍的信息和交流环境,更要下大气力营造无障碍的人文社会环境。
第一节 无障碍环境
一、人文环境的无障碍
(一)无障碍理念
在各种无障碍中,人的观念无障碍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无障碍理念?简要地说,就是全社会的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对他人充满着理解、关爱的思想。已作为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编导之一的著名编舞家张继刚先生在谈到打动千千万万观众心的《千手观音》时说,这个舞蹈传达的是这样一种理念:“只要你心地善良,只要你心中有爱,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别人。只要你心地善良,只要你心中有爱,就会有一千只手帮助你。”有人说得好:有爱无碍。可见有了无障碍理念,即使物质环境无障碍还不完善也可以积极想办法去减少障碍,也能取得残疾人的理解和谅解。相反,缺少无障碍的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隔膜和利益碰撞就会无处不在,物质环境无障碍条件再好也只能发挥应有限的作用。
无障碍的社会观念要通过无障碍的舆论氛围去营造和宣传。2008年残奥会在我国举办对全社会弘扬无障碍理念是一次极好的机会。作为为残疾人服务的志愿者,要使自己服务得上,服务得好,服务得久,关键在于真正树立起无障碍的理念,使自己成为无障碍理念的人类文明的化身,从而影响周围的人,影响全社会无障碍的发展和进步。
(二)法律制度与无障碍
当今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以立法的形式保障残疾人的各种权利得到尊重和享有。联合国成立以后通过一系列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文件和在全球开展活动,其中包括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1971年的《智力落后者权利宣言》,1975年的《残疾人权利宣言》,1981年的国际残疾人年,1982年的《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1983年—1992年的联合国残疾人十年,1983年的国际劳工组织《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1993年的《联合国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行全纳教育的《萨拉曼卡宣言》,2006年《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本国本地区保障残疾人的法律法规。
我国1982年就将“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写入《宪法》,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1990年又颁布了《残疾人保障法》。此外,在国家的许多法律中有涉及保障残疾人权利的专门条款。逐步形成了保障残疾人生活、教育、康复、医疗、就业等各方面权益,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充分享有社会发展成果奠定了无障碍的法律体系。
残疾人的障碍从哪里来?过去普遍认为是来自残疾人自身的缺陷。但现在对于残疾以及障碍的认识观认为,残疾人面对的种种障碍不是残疾本身所致,主要是社会做出的排斥决定所致。残疾不仅是残疾人个人应该应对的问题,而且应该对整个社会和环境进行调整,使所有人都能顺利地参与社会生活。消除障碍,需要全社会的集体行动。这种新认识也已经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中体现出来。例如,《美洲国家关于消除对残疾人的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指出:“残疾一词是指某种生理、心智或者感官上的缺陷,永久地或者暂时地使人从事日常生活中的一项或者多项重要活动的能力受限,且该缺陷可由经济和社会环境导致或者加重。”因此,要通过立法消除这些社会障碍。
(三)教育与无障碍
教育对于残疾人终身的发展起着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残疾人运动员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依赖于教育。教育无障碍包括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评估等各个方面的无障碍。
孔子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闻名天下的教育观点,令人钦佩地渗透着体现着无障碍教育的思想。今天的无障碍教育有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提倡“全纳教育”,残疾学生尽可能到普通学校学习,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再存有鸿沟。二是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在差异的基础上发挥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更加注意个别化的教育教学。我国《残疾人保障法》及教育方面的法律规定,残疾人可以选择普通教育学校,也可以特殊学校就近入学。发达国家特殊教育更是提供多种教育形式供残疾学生选择,以便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教育。
人文环境无障碍,还包括文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等等方面的无障碍。
二、物质环境的无障碍
(一)无障碍设计理念与城市形态
20世纪初,由于国际社会人道主义的呼唤,城市建设产生了一种新的规划和设计方法——无障碍设计。它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和改造环境,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物质环境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城市道路、交通公共建筑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应考虑残疾人通行和使用,如城市道路应满足坐轮椅者、拄拐杖者和视力残疾者安全的通行,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地面、楼梯、电梯、扶手、厕所、房间、柜台等设施,残疾人可方便到达并便于使用。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如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盲人有声读物等。
城市是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从最初的人文地貌、居住状况、生产方式到公共空间,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建设过程。因此,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管辖地域在不同范围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职能。其中城市道路、交通、建筑物及园林绿地、信息网络,是构成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为居民提供安全便利的服务设施和生活适宜的良好环境,使居民在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达到相应的满足。
由于人类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结构,城市中生存的始终是一个综合性的群体,既有身心健康的成年人,同时又有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及婴幼儿、伤病人等庞大的弱势群体。这种人口构成的生存现象,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是将来都不会改变。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化,人口的组合在不断的进行变革。只有在城市中建设有系统配套的无障碍设施,才能形成相互协调的社会基础与和谐的社会关系。
(二)城市功能的障碍与背景
城市经历了漫长时期的建设,由于地方有关部门忽视了在人类中生存有“行为能力的不健全或丧失”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导致城市无障碍的设计理念及使用的效应失控,形成了顾此失彼的不和谐局面。例如,城市中的人行道路、交通设施、房屋建筑及社区服务,从规划到设计到施工到验收,其依据的规范、标准,基本上是按照健全成年人的尺度和人体活动空间参数制定的,其中的各种设施也是按照健全成年人的活动模式和可使用性进行考虑的。城市综合环境的功能是为健全成年人服务的,已成为“天经地义”的观念。这种观念在一段时期里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到今天已影响了社会事物的进化和“一切为了人”的正确导向,违背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规律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每一个人都需要多彩的生活和自由的空间,城市环境的障碍却不幸地使许多人丧失了自由驰骋的天地,失去了人生的价值。是环境障碍束缚了残疾人的手脚,使他们不得不处于受国家和家庭照顾的被动地位,成为沉重的负担。是各种障碍限制了残疾人的潜能发挥,不仅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剥夺了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甚至使一些人几年、几十年困居家中,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这种现实是残酷而不公平的。
(三)城市无障碍建设的兴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平等、参与、共享”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要求。创造一个平等、全面、安全的无障碍环境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重要措施。对此,在上个世纪,国际社会就城市建设提出了人文复兴和人文关怀的理念,构筑了城市无障碍环境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其基本理想是使社会各种人士包括行动不便者均可共同享受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成果,展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文明。1974年联合国召开“城镇无障碍环境设计专家会议”的报告中提出:“我们所要建立的城市,就是正常人、病人、孩子、老年人、残疾人等,没有任何不方便和障碍,能够共同自由地生活与行动的城市”。1979年,联合国提出无障碍设计《指导大纲》,被纳入国际标准化(ISO/TC59/WG1)宣言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在许多方面已达到国际水平,并继续向纵深发展。特别是在奥运会期间,将以完善的无障碍设施服务于全世界,让“人文奥运”的口号落在了实处。
三、无障碍的信息和沟通环境
视觉、听觉有障碍的人需要盲文、手语特殊的交际手段,这是他们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实现障碍者与非障碍者之间的无障碍沟通需要双方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社会的关注。一方面,有障碍者需要学习、掌握非障碍者使用的口语、书面语;另一方面,作为社会人群主体的非障碍者也应根据生活、工作的需要学习盲文或手语,以便与障碍者之间的顺利交流。当然,手机短信、网络也是与障碍者沟通的工具,而且可以实现运距离的无障碍信息沟通。
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新闻媒体的节目中配有字幕、手语翻译,或者专门设立手语频道、手语专栏。在政府部门、商业服务业等领域培训懂手语的工作人员。在建筑物的有关标识上标有盲文,在交通路口设置声音提示。
对于肢体残疾或脑瘫影响到书写或口语表达者,可以使用图文对照的“交际板”。这种交际板一般根据障碍者的需要写有一些常用词,并配有相对应的图片,障碍者只要指一下图或词,对方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障碍者有什么需求需要帮助。交际板特别能够在不同语种之间起到无障碍沟通的作用。更先进的交际板是运用语音合成技术的能说话的电子交际板,譬如物理学家霍金轮椅上的高科技语音装置。
这些无障碍沟通手段和工具既可以看成是环境无障碍的硬件要素,也可以看成是无障碍沟通手段的软件要素。
第二节 无障碍设施及标识
我国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从无障碍设计规范的提出与制定开始的。1985年3月,在“残疾人与社会环境研讨会”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北京市残疾人协会、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联合发出了“为残疾人创造便利的生活环境”的倡议。1986年7月,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编制了我国第一部《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于1989年4月1日颁布实施。
一、无障碍设施
城市中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在道路交通方面,主要涉及到城市广场,非机动车道,过街天桥及过街地道,过街音响信号及公交站台等。在建筑物方面,主要涉及到办公及科研建筑,文化和商业建筑,观演及交通建筑,医疗及学校建筑,公寓及饭店建筑,居住和园林建筑等。有关无障碍的主要设施和部位有:坡道、出入口、走廊、楼梯、电梯、电话、扶手、轮椅席、厕所、浴室、安全抓杆、客房、厨房、服务台、避难处、停车车位、盲道、缘石坡道、旅游景点、标志牌等。因此,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与改造,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应在全社会特别是城市规划部门和设计人员中普及,要引起高度的认识和重视。在新建设的道路和房屋中,应该完整地配备有关的无障碍设施,避免重复改造,给国家和部门带来资金、材料、人力上的浪费。以下简要介绍几种重要的无障碍设施。
(一)坡道、出入口和扶手
坡道是联系地面不同高度空间的设施,坡道的位置要靠近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和醒目地段,并悬挂国际无障碍通用标志。
坡道形式的设计,应依据地面高差的程度和空地面积的大小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可设计成直线形、L形或U字形等。为避免轮椅在坡面上的中心产生倾斜和因倾斜发生摔倒的危险,不应设计成圆形或弧形。在坡道两端的水平段和坡道转向处的水平段,要设有深度不小于150cm的轮椅停留和轮椅缓冲地段。
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的国际统一规定,在有条件的地方,将坡度做1/16或1/20则比较理想,安全和舒适。坡道形式的设计,应依据地面高差的程度和空地面积的大小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可设计成直线形、L形或U字形等。为了避免轮椅在坡面上的中心产生倾斜和因倾斜发生摔倒的危险,坡道不应设计成圆形或弧形。在坡道两端的水平段和坡道转向处的水平段,要设有深度不小于150cm的轮椅停留和轮椅缓冲地段。坡道宽度的制定,可依据坡道的长短和通行量而定。当坡道较短和人流较少时,在室内的坡道宽度应不小于100cm,以保障一辆轮椅通行。在室外的坡道宽度应不小于120cm,以保障一辆轮椅和一个侧身人体通行的宽度。
出入口及门通常是设在室内外、室间及各空间衔接处的主要部位,也是促使通行和房间完整独立使用功能不可缺少的要素。对于残疾人来说,门扇的开启和关闭是很困难的动作,还容易发生碰撞的危险,因此对门的部位和开启方式的设计,需要考虑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使用方便和安全。适用于残疾人的门在顺序上是:自动门,推拉门,折叠门,平开门和力度小的弹簧门。乘轮椅者和拄拐杖者在到达和离开出入口时,需要进行开门、关门、等候和停留等一系列动作,因此在出入口的内处要留有足够的轮椅回转空间。
扶手是残疾人在通行中的重要辅助设施,用来保持身体平衡和协助使用者行进,避免发生摔倒。安装扶手的位置和高低及选用扶手的形式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到实用效果。扶手不仅给乘轮椅者、拄拐杖者及盲人的通行带来安全,也会给老年人、妇女及幼儿的行走带来方便。
在坡道、台阶、楼梯、走廊的两侧应设扶手。扶手安装的高度为85至90cm,为了达到安全和平稳,在扶手的两端要水平延伸30至40cm。在楼梯扶手的末端,扶手宜向下延伸一个踏步的宽度。在水平扶手上安装盲文标志,可向视残者提供信息。如果考虑乘轮椅者及儿童的使用方便,可安装上下两层扶手,下一层的扶手高度为65至70cm。扶手要安装坚固,在任何的一个支点都要能承受健全成人的重量。要保持扶手在使用上的连贯性和易于抓握及控制力度,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二)无障碍公共厕所
厕所是与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地方,也是残疾人和老年人最感到不方便的地方。据统计每年在厕所中发生的事故远远超过其他地方。目前的公共厕所对残疾人来说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入口无法进入,室内空间过小导致轮椅无法回转,尤其是所需使用的设施难以接近。在很多公共厕所中,厕位设计的不合理造成轮椅转换不便,缺少使身体保持平衡的安全抓杆,没有坐式便器,地面积水使之过于光滑等,都使残疾人难以使用。因此许多残疾人出门办事时不得不提前长时间不饮水,这不仅影响到其在外活动范围,又加重损伤了残疾人的身心健康。
供残疾人使用的厕所位置要易于寻找和接近,并有无障碍标志作为引导,入口的坡道设计应便于轮椅出入。室内要有直径不小于150cm的轮椅回转空间。厕所内部要设有供乘轮椅者方便进入和使用的坐式便器的侧位及小便器、洗手盆、安全抓杆等设施。
(三)残疾人专用客房
旅馆、饭店和招待所设置的残疾人专用客房,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和扩大社会活动范围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是提高客房使用率的一项措施。据调研资料,香港规定拥有100至200间客房的旅馆,需提供不少于两套设施完备的残疾人客房,每增加100间客房时,还需要再提供一套残疾人客房。美国奥兰多的马里奥特饭店有客房1500套,其中16套是可供乘轮椅者使用的设施完备的客房。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部分旅馆、饭店也设有供残疾人使用的客房。
标准客房的卫生间内要提供轮椅的停留空间,在浴盆的一端设宽40cm的洗浴坐台,或在淋浴下方设安全座椅。在坐便器及浴盆或淋浴周围,需要设置安全抓杆。在客房床位的一侧,要留有直径不小于150cm的轮椅回转空间,以方便乘轮椅者休息和料理各种有关事务。在卫生间及客房应设呼叫按钮。供残疾人使用的客房应设在客房层的低层部位,靠近公共活动区和安全出口地段,以利残疾人方便到达客房和参与各种活动及安全疏散。
(四)轮椅坐席和残疾人停车位
在会堂、法庭、图书馆、影剧院、音乐厅体育场馆等观众厅及阅览室,应设置残疾人方便到达和使用的轮椅席,使落实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共享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轮椅席应设在观众席出入方便的地段,如靠近观众席的入口处和安全出口处,但轮椅席的位置不影响其他观众的视线,也不应对走道产生妨碍,其通行路线要便捷,能够方便地到达休息厅和厕所。
轮椅席的深度为110cm,与轮椅自身的长度基本一致,一个轮椅的宽度为80cm,是乘轮椅者的手臂推动轮椅时所需要的最小宽度。2个轮椅席的宽度约为3个观众固定座椅的宽度。
设置在地面以上或地面以下的停车场地,应将通行方便、距离路线最短的停车车位安排残疾人使用,如有可能将残疾人的停车车位尽量靠近建筑物的出入口。
残疾人停车车位的数量应根据残疾人的使用情况而定,但不应少于总停车数的2%,要保证至少有1个停车车位。在车位地面的中心部位要涂有黄色的无障碍标志牌。停车场地面应保持平整,当有坡度时,最大的坡度不宜超过1:50。在停车车位的一侧与相邻的车位之间,应留有宽120cm以上的轮椅通道。为了安全,轮椅通道不应与车行道交叉,要通过宽150cm的安全步道直接到达建筑入口处。
二、无障碍标识
在城市环境中应尽可能提供较多的标志和信息源,以适合各种残疾人的不同要求。例如,以各种符号和标志引导肢残者的行道路线,以触觉和发声体帮助视残者判断行进的位置和方向。使人们能最大范围地感知所处环境的空间状况,减少潜在的心理不安全因素。
(一)视力残疾者无障碍标识
视力残疾者在行进于活动时,最重要的问题是对环境的感知和方向上的判定。这通常是依靠触觉、听觉、嗅觉和较强的色彩对比来帮助其行动。
手的感觉非常敏锐,可感知出物体的大小、形状、质感以及其他细小的变化。脚的感觉通常用于对所处环境整体的判断,可以大概知道自己站立的地点和行走的状况。人的这种触觉感知能力又用于协助视力残疾者对环境的判断,使他们能以此弥补视觉上的信息障碍。对此应选用不同质感的材料,将所需传递的信息加以表达,如在人行道、建筑入口、楼梯两端地面上及电梯入口铺设盲道及盲道标志,在门厅、电梯和楼梯、走廊扶手的端部设有盲文说明标记等。
依据在行走中的环境变化和现象,盲道可分为向前方直线行走的“行进盲道”和行走路线改变方向或地面出现高差的“提示盲道”两种形式。前一种行进盲道表面呈条形,告知盲人可向前继续行走。后一种提示盲道的表面呈园点形,告知盲人行走的路线要转弯,或告知前方是台阶、坡道、建筑入口、门、楼梯、电梯、洗手间及公交站台等位置。告知要提前有所准备。
此外,在城市中的一些区域和公共建筑、公园、旅游点中,应设残疾者可用的盲道“触觉地图”,沿着途中的导盲声体、触觉信号、地理标志、变化的光源、墙面上的图形和特殊的导向装置等,指引视残者行进。
(二)肢体残疾者无障碍标识
国际通用“轮椅标志牌”就是用来帮助残疾人在视觉上确认相关环境特性并引导其行动的符号。标志牌为白底黑图或黑底白图,轮椅方向向右。当所指方向在向左时,轮椅则面向左。轮椅标志牌是国际康复协会于1960年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召开国际康复大会上表决通过的,是世界公认的标志,不得随意改动。无障碍轮椅标志牌和图形大小与观看距离相匹配,规格为10cm × 10cm至40cm × 40cm。根据需要标志牌可同时在一侧或下方辅以文字说明和方向标示,使其意义更加明了。
凡符合无障碍标准的道路和建筑物,为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和易于为残疾人所识别,应在显著位置上安装国际通用标志牌。悬挂醒目的标志,一为方便使用者一目了然,二为告知其他人员不要随意占用。标志牌是为残疾人指引可通行方向和提供专用及可使用的有关设施而制定的,告知乘轮椅者、拄拐杖者及其他残疾人可以通行、进入和使用的设施。如城市道路、停车场、室外通路、坡道、出入口、电梯、电话、洗手间、轮椅席及客房等。
残疾人与健全人本是相辅相成、相互协调与和谐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科学发展和人口变革的统一体,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体。因此,完善无障碍环境,是每一位现代文明市民的崇高职责。
第三节 残疾人辅助器具简介
无障碍物质环境中还包括残疾人辅助器具,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92年颁布了国际标准ISO-9999《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将残疾人辅助器具分为十大类。
一、治疗和训练辅助器具
治疗和训练辅助器具同一般医疗器械及健身器材最大的不同是在一般设施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残疾人能够识别与操作的特殊界面、接口装置,以利于残疾人能独自使用。
这类产品主要有:⑴呼吸辅助治疗用具,如通风机、人工呼吸装置、制氧机、呼吸肌训练器等;⑵循环系统治疗用具,如抗水肿弹力压力袜、正负压治疗仪、压力衣等;⑶光疗设备及防护用具。⑷腹部疝气带;⑸透析治疗设备,包括水质净化和软化设备;⑹刺激器,如心脏刺激器、肌肉刺激器;⑺冷热治疗设备;⑻褥疮预防辅助用具,如防褥疮坐垫、防褥疮定时闹钟、防褥疮床垫;⑼感觉训练辅助用具;⑽视觉训练器;⑾信息交流治疗用具;⑿语言训练设备;⒀运动、肌力、平衡训练用具,如训练和测力自行车、平行杠、站立架;⒁手指和手的练习器械,上肢和躯干练习器,运动、肌力、平衡训练,生物反馈装置;⒂训练用节制性助具,如节制用闹钟。
呼吸肌训练器 防褥疮坐垫 训练用阶梯平行杠及附件
二、矫形器和假肢
矫形器和假肢是残疾人辅助器具行业的发源地,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是这一行业中发展最完善的部分。
(一)矫形器
用于人体四肢,躯干等部位,通过力的作用以预防、矫正畸形,治疗骨关节及神经肌肉疾患并补偿其功能的器械。使用目的是辅助排列,限制运动,调整排列,模拟身体某部位功能。
矫形器的基本作用有:稳定和支持通过限制关节的异常活动或运动范围,稳定关节,减轻疼痛或恢复承重功能;固定和保护,通过对病变肢体或关节的固定促进病变痊愈;预防和矫正畸形;减轻承重,可减少肢体、躯干的承重;改进功能,可改进站立、步行、饮食、穿衣等各种日常生活。
1972年美国国家假肢矫形器教育委员会提出了矫形器统一命名方案,1992年国际标准组织(ISO)把上述方案确认为国际标准。
矫形器统一命名方案
矫形器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英文名称
足矫形器 FO Foot Orthosis
踝足矫形器 AFO Ankle Foot Orthosis
膝踝足矫形器 KAFO Knee Ankle Foot Orthosis
髋膝踝足矫形器 HKAFO Hip Knee Ankle Foot Orthosis
膝矫形器 KO Knee Orthosis
手矫形器 HO Hand Orthosis
腕手矫形器 WHO Wrist Hand Orthosis
肘腕矫形器 EWHO Elbow Wrist Hand Orthosis
肩肘腕手矫形器 SEWHO Shoulder Elbow Wrist Hand Orthosis
颈矫形器 CO Cervical Orthosis
胸腰骶矫形器 TLSO Thorax Lumbar Sacrum Orthosis
腰骶矫形器 LSO Lumbar Sacrum Orthosis
长下肢矫形器 短下肢矫形器 踝足矫形器
固定性颈托 颈领 腰部矫形器 胸腰骶矫形器
(二)假肢
假肢是为恢复原有四肢的形态或功能,以补偿截肢造成的肢体部分缺损而制作和装配的人工肢体。包括上肢假肢和下肢假肢。在人体生物力学的启示下,假肢装配已逐步成为涉及面颇广的一门学科,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假肢的设计由医师负责,使用训练由物理治疗师进行,具体使用与病人有密切联系。
使用上肢假肢的目的是凭借类似于上肢外观的假体改善外观形象,并利用残存机能或借助外力,代替上肢截肢后的部分功能。对于上肢截肢者,上肢假肢是功能代偿的主要装置。人手有二十多个自由度,其运动远比下肢复杂,而且受到体积的限制,因此仿生上肢假肢的设计要比下肢困难得多,目前只能做到局部仿生,即外观,局部自由度及其控制仿生。上肢假肢按截肢部位可分为假手指、掌部假肢、腕离断假肢,前臂假肢、肘离断假肢、上臂假肢、肩离断假肢;按动力来源可分为自身动力源与外部动力源假肢;按手的使用目的分为功能手、装饰手、工具手。
上臂假肢 前臂假肢
肩离断 肘离断
使用下肢假肢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双下肢等长,支持体重和行走。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在下肢假肢的研究中已不满足于使患者站立和行走这两个基本要求,而且在发展适应不同需要的,具有各种功能的假肢。与此同时,围绕着改善患者步态、节省体力等要求,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大腿假肢 小腿假肢 髋离断假肢
膝离断假肢 储能脚
三、生活自理及防护辅助器具
生活自理及防护辅助器具包括残疾人的衣帽鞋袜等着装及穿脱辅助器具、大小便收集器具、五官肢体防护器具、洗漱浴等洁身辅助器具及残疾人用来测量体温、体重、身高及计时的辅助器具等。
浴凳 坐便凳
坐便椅 坐便浴椅
四、个人移动辅助器具
个人移动辅助器具包括各种拐杖、助行器、轮椅、机动车和自力车及附件;各种翻身、升降辅助器具及附件和操作、导向辅助器具共14类80个品种的产品。
常用的有:⑴拐杖,如手拐、四脚拐、前臂拐、肘拐、腋拐、各种拐头、冰雪防滑拐头;⑵助行架,如无轮助行架,有轮助行架,交替式步行架;⑶手摇车、轮椅,如标准生活轮椅(可折叠轮椅、高靠背轮椅、儿童轮椅、可站立轮椅,机动轮椅等),运动轮椅(网球轮椅、篮球轮椅、橄榄球轮椅、竞速轮椅等)电动轮椅、各种轮椅配件;⑷移乘用具,如各种滑板,悬吊移动设备,轮椅上下楼梯设备;
竞速轮椅 篮球轮椅 乒乓球轮椅 网球轮椅
舞蹈轮椅 高靠背轮椅 电动轮椅 可折叠轮椅
单头手杖 四脚拐 腋拐 肘拐
轮式助行架 助行台
五、家务管理辅助器具
家务管理辅助器具主要是解决残疾人“食”的特殊问题。一是用于饮食物品的准备、储存、进食等的特殊餐饮器具,及清洗存放问题;二是清扫房间及缝补衣服的有关问题。
常用产品有:⑴炊事用具,如单手切菜板、水果削皮器、单手炒锅架、单手开瓶器;⑵饮食用具,如夹持式筷子、防洒碗碟、防滑布、带粗把的餐具、水杯;重残人的喂食用具等;⑶清扫用具,如持物钳、长把扫把、长把畚箕、吸尘器等;⑷家庭缝纫、编织工具,如专用缝纫机、编织机、剪刀、顶针、洗衣机、刷鞋用具。
粗柄勺叉 掌套式勺叉
六、家庭及其他场所使用的家具及适配件
家庭及其他场所使用的家具及适配件,是一些以“住”为主带有特殊界面、接口装置,适合残疾人使用的桌、椅、床、柜、灯等家具和门、窗、梯、安全报警设施及开关调整控辅助器具。
常用的有:⑴桌子,如书桌、站立桌、床头桌;⑵固定灯,如读书灯、工作用灯、台灯;⑶坐具,如可调座椅、工作椅、工作凳、站立椅子、髋关节炎症椅子、助站坐椅、高靠背椅、腿托、足凳、靠背、靠背垫;⑷床,如高度可调床和不可调床、可调整躺下姿式的床、一次性尿不湿床垫等;⑸门、窗、的开闭装置,如滑动门、转动门;⑹家用升降装置、上下楼的助行架、上下楼梯的滑轨、轮椅升降台;⑺家庭安全设备,如地板、楼梯防滑材料、急救信号铃、防护栏杜、煤气安全阀。
轮椅楼梯升降机
七、通讯、信息及信号辅助器具
除了衣、食、住、行等需要一些特殊界面、接口装置以辅助残疾人生存外,为使他们全面康复尚需建立一些沟通信息的界面、接口设备如通讯、信息及信号辅助器具,以辅助他们参与社会交往。这方面包括视、听、读、写辅助器具;计算机等信息处理系统;交通信号及警报装置;风、雨、雪、昼、夜等天气指示系统等产品。
常见的有:⑴视觉辅助器,如放大镜、望远镜、助视镜、视野扩大镜、卧床读书、看电视的棱镜眼镜;⑵电—视觉辅助器,如盲文阅读机;⑶计算机、打字机和文字处理机、打字机的输出输入和辅助语言输入、输出设备;⑷肢残人手写辅助用具;⑸阅读辅助器,如翻页器、图书阅读架;⑹盲人有声读物;⑺电话辅助用具,如盲文电话机、声音放大电话机;⑻助听器,有盒式、耳背式、耳道式;⑼信号辅助用具,如聋人用闪光门铃,聋人用振动闹钟,盲人用语言板时钟和表。
望远镜 耳背式助听器 骨导电话机
八、产品及物品管理辅助器具
产品及物品管理辅助器具是为解决残疾人就业而建立的一些操作控制的特殊界面、接口装置,主要包括货物存放、搬运、拿取、操作控制、标志识别、测量及特殊机器人等工作所需要的辅助器具。
常见的有:⑴标志和指示器,如口含指标杆、光线指示器;⑵容器打开用具,如开瓶、开罐头辅助器,持钥匙器;⑶环境控制系统,如语音、声控的环境控制系统;⑷操作助具,如握物助具,控物助具各种操纵杆(头的、颌的、口含的);⑸取物器,如手取钳,电动取物钳;⑹定位助具,吸盘、防滑垫、磁铁吸盘用具;⑺护理机器人;⑻搬物助具,如各种托盘、钩子、各种小脚轮车、购物车。
智能导航头控式电脑操作仪
九、环境改善辅助器具和设备、工具及机器
环境改善辅助器具和设备、工具及机器主要是辅助残疾人改善他们回归社会所遇到的空间、气候、震动、噪音、光线、空气等不利的环境条件,可用环境的维护、修整、监测、调控等方面的特殊界面、接口设备。
常用的有:⑴气候控制设备(调湿、调温、通气);⑵空气净化器;⑶专用工作台、工作凳;⑷手工专用工具,动力设备(包括安全设备、身体保护用具)。
特殊手把锤 汽车手动辅助装置
十、休闲娱乐辅助器具
残疾人回归社会(全面康复)平等参与的另一个方面是休闲娱乐。休闲娱乐辅助器具包括游戏、玩耍、嗜好、音乐、美术工艺创作、竞赛和体育运动等活动的辅助器具。
扇形纸牌架
第五篇:无障碍总结
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小结
为了切实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完善医院无障碍设施功能,推动医院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根据市局的工作布臵,我院非常重视,立即着手进行实施。首先是邀请设计单位到医院实地专门对医院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进行现场论证。对照《无障碍设施建设规范》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相关规定,对医院各部门无障碍标识、无障碍厕所、坡道、盲道、专用停车位等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提出了改造意见,并专门对医院无障碍改造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我院原来部分无障碍设施,此次改造主要是针对有缺陷的部分进行补充和完善。如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无障碍卫生间、电梯、门诊楼梯走廊扶手等无障碍设施,既是关爱有特殊困难和特别需求群众的具体体现,更是创建文明城市的迫切要求。为此我院本着以人为本,心系患者,服务至上的宗旨,从任务布臵之初,就十分重视无障碍设施改造。在院内连接市政盲道铺设花岗岩盲道180米;设臵残废人停车位两个;门诊楼、病房楼改造无障碍电梯3部;在坡道、收费处、药房、卫生间、电梯等处设臵了无障碍标识;安装残疾人扶手550米,防撞护角378个;另在每个病区设臵了 1
一间残疾人病房,计6个,并在卫生间配臵了相应的无障碍设施;门诊楼、病房楼入口处设臵了残疾人坡道;门诊楼设臵了残疾人专用座便器2个,小便器1个。极大方便了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士、孕妇、儿童及其他人员的就诊看病需求。与此同时,医院在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投入基础上,还明确专人负责各项无障碍设施的日常使用和管理维护,保证无障碍设施顺利发挥作用。
由于时间较紧,加之前期对无障碍建设内容认识较为模糊,有些工作做得不够细致,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发扬成绩,为市无障碍建设做出努力。
二0一二年十一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