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洪河农场表态发言汇报范文
洪河农场表态发言汇报
2010年,洪河农场紧紧围绕现代化大农业核心功能区建设,全面推进“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方针,按照年初目标狠抓工作落实,实现粮豆总产33.57万吨,同比增长18%;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58亿元、同比增长23%;人均纯收入1.8万元,同比增长16%。
一、农业基础进一步加强。调整种植业结构新增水田7万亩,新建5000头生猪养殖小区1个;投资1.2亿元,整理土地2000公顷,改造低产田300公顷,完成桥、涵、闸744座,干、沟、渠3439条3234公里;投资300万元新建、扩建大棚育秧基地13处,新增大棚1500栋、新建浸种催芽基地2处;投资8000万元更新大型农机具336台件、高性能插秧机297台、收割机99台。通过统一供种、供肥、浸种、催芽,和新技术示范、新机械应用,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实施农业生产环境综合治理,达到了预定目标。
二、小城镇功能进一步增强。投资1500万元对场区进行“硬、绿、亮、美”建设,完成城区街道硬化1390延长米,楼宇硬化24万平方米;安装环形路灯120座、楼体亮化0.75万平方米;绿化3.5万平方米;新建庭、桥、亭、阁、雕塑等为主的美化景观10处。以社区、物业、管理区相结合,城镇管理体系初步建成。
三、工业建设全面提速。2010年,投资1050万元建设粮中二期扩建工程,完成2.8万平方米水泥坪、2座万吨罩棚仓,以及其它附属设施建设,使粮中收储能力达到10万吨,仓储达到6万吨。
四、民生得到全面保障。电子阅览室、职工书屋、职工活动室、老干部活动中心进一步完善;城区公共场地设立健身服务设施50组、使城镇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备。困难弱势群体、“五七工”、“家属工”的社会、医疗保险全部落实。加大了困难职工的救助力度,为低保户发放最低生活保证金47万元。
五、党建、思想政治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北大荒先锋工程”、“五为民”等活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紧紧围绕跨越工程,努力构筑宣传强势,提振了精神,凝聚了力量。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努力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民主管理实现经常化、制度化。
六、2011年工作推进目标
推进七大工程建设,实现“366521”目标,即粮豆总产36万吨、生产总值6.5亿元,人均纯收入2.1万元。
(一)继续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强场富民”建设。新增水田3万亩,使水田面积达到57万亩;投资900万元,建设万亩智能集中供苗基地一个;投资5000万元增加高速插秧机200台,大马力拖拉机300台套、收割机50台,确保从2010年到2012年投资1.7亿元,实现大马力机械整地、大马力收割机收割、高速插秧机插秧三个100%的目标;投资1000万元兴修水利设施;通过农业研发中心继续实施示范户、示范带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依托供苗基地建立和完善浸种、催芽、供苗、插秧等专业化生产组织,实施农业专业化、社会服务化生产。
(二)加快工业发展速度。投资2000万元,扩建粮中地坪3万平方米,两个万吨罩棚仓、铁路站台和3.3公里铁路专用线。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引商引资步伐,引进加工企业1到2个。
(三)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按照“公园化精品城镇”规划设计风格各异的别墅小区、水上公园各一个。实施整治“裸土”和“无灯区”工程,全部完成场区绿化和亮化工作。建立以街道办和管理区为核心,完善居民委,街道办、管理区三级城镇管理体系,制定实施《洪河农场城镇管理暨环境建设考评办法》。
(四)加快推进“管理工程”建设。加强财务和审计监督,抓好刚性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区现代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利用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坚持和规范一事一议制度,建立和完善公益事业投入保障机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三重一大”等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程序、制约和监督,加强廉政建设。继续抓好欠款回收工作,实现清欠工作新突破。
(五)改善民生。继续完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提高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障的参保率。针对城镇化发展需要,通过扩大保洁、保绿、保安、交通协管等公益岗位,努力解决 “零”就业家庭收入问题。通过“自(有能力种地的低收入户自己种地)、帮(对有基本能力的低保户由农场帮助种)、代(对完全没有能力的无收入户由农场代种)”措施实现低收入户脱低致富,确保社会安定和谐。实行“大户瘦身”,争取两年内使85%的土地资源集中在职工手中。发挥城镇功能,带动餐饮、加工、家政等现代服务业,拉动就业岗位。积极鼓励支持干部职工通过股份制形式参与农场项目建设,产业(畜牧业、林业)发展等,最大限度增加干部职工财产性收入。投资完成四区至5区9.852公里、2区至洪保路7.34公里灯路段41公里白色路面建设。
(六)推进“先锋工程”建设。依托构建大党建、大政工格局,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党建模范区建设,实施好“北大荒先锋工程”,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勇挑重担、创优争先”活动,培
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现有科技人员指数1:1的比例配备储存大学生。创新宣传方式,为打造中国“三个核心区”营造舆论氛围。
(七)推进“平安工程”建设。健全和完善普法、排访、调解、防范“四位一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加强隐患排查和矛盾的调处,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中。加强解释和稳控工作,依法有效的解决信访问题。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置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解决突发事件矛盾的能力,保证农场的社会稳定、政治安定。
第二篇:创业农场表态发言汇报
创业农场表态发言汇报
一、2010年主要成就
实现粮食总产34.9万吨,国内生产总值7亿元,家庭农场利润2.6亿元,人均收入2.6万元。
——水稻在气候异常的条件下取得了丰收。全场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56万亩,其中:水稻 54万亩,平均单产640公斤,总产34.56万吨;大豆1.9万亩,平均单产150公斤,总产0.285万吨;玉米0.1万亩,平均单产550公斤,总产0.055万吨,粮豆总产34.9万吨。种植业实现总产值8.74亿元,经营利润2.6亿元,水稻亩均盈利545元。水稻市场价格好于历年,每市斤卖到1.30元左右。农业新机具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累计投资达到5520余万元以上,共引进先进配套机械957台件。三秋工作完成率100%,水稻田间综合机械率达到98%。
——造林绿化成果显著。投资469万元,完成造林任务1500亩,共栽植各类苗木163万株,各类草本花卉20万株。全场城镇绿化覆盖率达41%。今年农场又完成秋整地面积775亩,新建环场路林台84公里。
——畜牧业稳步发展。全场绒山羊存栏8664只;肉牛存栏297头;生猪存栏1603头;禽存栏 2038只;鹿57头;羊绒产量5.087吨。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加工水稻30万吨,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亿元,利润2100万元。全场自营经济从业户达2200户,从业人数6600人。年创产值2.02亿元,利润7667万元,从业户均收入3.48万元,从业人均收入1.16万元。
——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农场认真制定了2010年-2025年控详规划,3月份经总局规划局及有关专家审核认定通过。并请上海、沈阳等多家设计公司为农场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今年整体搬迁居民点7个,户数875户,人口1986人,拆除房屋面积40028.94平方米。拆迁有证房屋8户面积379.95平方米,拆除厂房一座。“聚馨园”二期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15 栋住宅楼,工程总投资额为6331.8万元,入住户数622户。投资200万元,在“聚馨园”小区新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0.15万平方米。投资500万元,新建水处理厂一座,面积0.1万平方米。投资1540万元,完成外网工程2445米供热管道、9170米给水管道、以及“聚馨园”小区和别墅小区的道路和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农场投资240万元,新建1.1万平方米活动广场一座。
——企业管理进一步加强。56万亩耕地实现地租收入1.5亿元。通过瘦身政策,使13万亩耕地流转到职工手中。使农职工承包耕地面积达到46万亩,占总面积的83%。农场粮食收储中心去年收储水稻22400吨,为农场实现经营利润
600余万元。专用线发运车皮479个,实现利润20余万元。今年将收储水稻6万吨,争取实现经营利润1000万元。
——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教育工作取得了好成绩。2010年初升高考试比去年有所进步,升学人数39人。八年级历史成绩全局第二名。农场医院到目前为止,门诊患者量43210人次,住院病人519人。在垦区率先开展了高血压微机化管理,共入网管理968人,治疗效果达98%,并将这个项目推广到全垦区。全年低保发放金额是 960300元,低保人数236户485人。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五个管理区已经推进到位,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发展预备党员20名,第一管理区已经通过总局党建示范点验收;全场101名党员干部与101户贫困职工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全部实现了脱低目标。
宣传思想工作实现新突破。在《北大荒日报》等各类报刊上稿363篇,网络发稿711篇,电视上稿1000余条。工会、共青团、妇联、武装、老干部和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切实发挥了有效作用。
二、2011年奋斗目标与重点工作
奋斗目标是:水稻种植面积56万亩,粮食总产36万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亿元,家庭农场利润3亿元,人均收入3万元,即“36833”的奋斗目标。
1、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投资4000万元更新农机具,购进农机设备183台套。投资500万元,扩建五队农具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核心功能展示区。全年完成水稻总播种面积56万亩,实现水稻平均单产650公斤,总产36.4万吨,落实农业部、农业部农垦局、总局、分局水稻高产创建3个万亩示范片,实现水稻亩盈利500元。
推进七项农业基础建设重点工作。即第五作业站现代化农业集成技术示范展示项目建设、种子公司现代农田示范展示项目建设、高产创建示范田项目建设、第九作业站百栋育秧基地美化项目建设、科技示范带农田提档升级项目建设、百栋育秧基地建设项目、飞机场改造项目建设。
在保证措施上,一是实施七个统一。即三大肥统供率100%、统一供种100%、统一供应配方肥30%、统一供应硅肥30%、统一航化健身防病100%、统一集中浸种催芽100%、统一种子包衣100%。二是狠抓三项标准。即提高农时标准、农艺标准、管理标准。三是推广十四项集成技术。
2、做好绿字文章,进一步搞好农场绿化工作。2011年,农场计划投资200万元,搞好农场绿化工作。继续加大场区绿化美化香化工作,使农场小城镇绿化率达到45%。
3、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加快企业整合资源步伐,搞好企业重组,成立米业集团,支持企业加强品牌联盟,界定品牌内涵,打造具有建三江特色和亮点的区域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搞好企业搞好产业升级,加大设备更新升级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优质优价高效。要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对水稻吃干榨净,实现效益最大化。要继续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坚持高标准建设、高门槛进入、高聚集效应、高精深产品、高质量服务的原则,积极引进高精尖、附加值高的企业进入园区。2011年,农场工业产值力争达到10亿元,实现利润5000万元。
4、加快农场小城镇建设步伐,实现农场城镇化率100%。2011年,整体搬迁11个作业站,1100多户。计划建设“创业家园”小区一期工程25栋楼,占地面积54628平方米,建筑面积71356.17平方米。“绿缘”小区一期工程 4栋,总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18319平方米。“绿都家园”别墅小区二期工程101栋350户,建筑物占地面积42350平方米,建筑面积77000平方米。
5、进一步抓好民心工程,不断提高农场职工幸福指数。明年农场将继续加大力度、加大投入搞好十项民心工程建设。一是搞好“菜篮子”工程建设,投资500万元,建设500亩蔬菜基地。二是投资1000万元,建设锅炉房一座,面积2000平方米。建设供热管道10000米。三是投资500万元,搞好排水和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四是进一步提高农场教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投资200万元,加强学校硬件建设,达到迎检标准。继续派出教室外出学习,不断提高农场教学质量。五是进一步提高农场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通过联系,我们已经争取到北京一家公司捐赠7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继续选派医生外出学习,不断引进大学生和高水平医生进入农场,提高农场的医疗水平。六是搞好农场文化建设。投资160多万元,为农场职工购买图书。投资45万元,加强农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组建农场文联协会,组织好农场职工开展广场文化、文体活动。七是进一步搞好公共设施建设。投资100万元,搞好城镇亮化工程。八是继续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安排困难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九是落实好为1700 名退休职工送生日蛋糕、30名退休职工疗养制度。十是农场提供无息贷款200万元,扶持低收入家庭发展致富项目,使这部分弱势群体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
6、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干部素质和科学发展能力。努力打造一流班子,建设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发挥好群团组织作用,充分调动全场人民的工作积极性;搞好组织创新;搞好机制创新。
第三篇:二道河农场表态发言汇报
二道河农场表态发言汇报
2010年,二道河农场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分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方针,积极推进主导产业发展,着力做好“八项重点”工作,积极发挥窗口作用,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亿元,人均纯收入2.3万元。
一、2010年主要工作成绩
——农业生产两超历史。播种面积和粮豆总产突破历史:总播种面积54.3万亩,其中水稻45万亩,同比分别增长3.5%、12.8%;粮豆总产5.9亿斤,其中水稻总产5.7亿斤,同比分别增长31%、33%。
——现代农机装备整体提升。投入资金2412万元,更新农机具1022台件,新增动力7462千瓦,新增高速插秧机88台,集中浸种催芽设备28套,大棚卷帘器550套。
——农田基础建设全面夯实。投入资金1307万元,完成工程土方107万方,重点对15.13公里二道河总干、四排干进行了清淤整形,疏通兴建农沟、河道157公里,兴建大棚基地7处、建设大棚育秧高台762个,新建涵闸44座,涵洞43座,建设拦蓄地表水工程183处,新增发电机组80台套。
——绿满垦区工程全力推进。全年完成造林4048亩,其中见空插绿3707亩,建设绿色城堡2个,绿色通道14.6公里,绿色走廊1公里。绿化资金投入176万元,栽植绿化苗木13.95万株。
——粮食基础设施全面加强。按照分局粮食收储“246”配备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兴建了万吨罩棚2座,地坪5000平方米,粮食储存能力达到5万吨,迅速提升粮食经营、管理水平。一零年,经营粮食5万吨。
——观光农业积极发挥作用。加快了以“万亩地号”为主要观光景点的建设,高标准规划布局,兴建水泥路1.2万平方米,新改水田面积6000亩,“林、田、池、路、住”全面提档升级,全年为地方代种、代耕、代收、等跨区作业15万亩地,培训农民近3000人次。
——城镇建设全面提档升级。投入资金3565万元,其中投资875万元,新建水泥路4.8万平方米;投资511万元,新建整体搬迁住宅楼一栋;投资253万元,实施数字电视工程建设项目;投资40万,架设路灯75盏;投资35万元,建设校园围栏1000延长米,新建电动大门和警卫室各一处;投资1700万元,新建“现代农机管理服务中心”一处;投资151万元,实施医院旧楼整体维修装饰工程。
——民生工程全面保障实施。发放各类补贴2159万元,其中粮食直补358万元,综合补贴资金1071万元,水稻良种补贴730万元;落实资源共享政策,全场共落实基本田6044亩,落实规模田12424亩,为职工让利398万元;投资34万元,实施了校园安全和自来水安全保障工程。
——扶低致富共享全程推进。投入扶低专项资金200万元,将61名可帮扶的低保户和低收入户纳入帮扶体系,截止目前,全场61户被帮扶家庭,有27户从事种植水稻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万元,其余34户年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脱低率100%。
——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按照分局党委总体思路和部署,重点加强了党的模范区建设,确定了街道办党总支等三个单位为总局、分局党建示范点创建单位,实现了“三室、四栏、五板、六化”标准化建设。全年共在各类报刊、网络发表文章1000余篇,在各级电视台播出新闻627条,制作专题片11部。按照分局党委统一布署,严格组织程序,对7个管理区及场直单位的党组织、行政干部进行了民主选举和公推直选,加快了民主化进程。
二、2011年总体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总局、分局党委总体部署,继续坚持“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方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实施“五大工程”,突出抓好“两个加强”,重点办好“八件实事”。主要预期目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9亿元,粮豆总产6.35亿斤,人均纯收入2.5万元。
(一)着力实施五大工程
一是以“建设城市”为目标,实施城镇提档升级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功能齐全、独具特色的原则,认真做好场部地区长期和近期规划,实行自拆自建、规模配套等办法,鼓励商业开发楼盘,逐步形成特有的城区环境。下大力气治理“脏、乱、差、低”,切实改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二是以“农业观光”为核心,实施场县共建共赢工程。重点加快大地号、场区、科技园区、农机现代化展示中心“四个景点”建设,充分发挥农场现代化大农业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完成代耕、代种、代收面积15万亩,培训农民3000人次,实现场县互利互赢。
三是以“粮食经营”为突破,实施强工带农促进工程。继续把粮食经营作为农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粮食经营,拉动价格,促进农户增收,延深和拓宽水稻产业链条。以农场工业园区和粮食收储中心为依托,重点做好工业园区的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建设及收储中心后续建设,形成集粮食加工、收储、销售于一体的多功能开发区。
四是以“现代农业”为重点,实施粮食安全保障工程。继续夯实农业基础,加大水利资金投入力度,年内完成排干清淤、扩建185公里,兴建涵闸、洞74座;新增旱改水面积4万亩;新购进高速插秧机100台,大棚卷帘器800套;硬化晒水池14座;新建水泥晒场1.8万平方米、机耕路17公里、农机库1万平方米;继续完善科技园区、万亩大地号功能建设,实施埂渠硬化、输电线路落地等工程,全面提档升级。
五是以“惠民共享”为突破,实施职工共同富裕工程。围绕总局、分局提出的“十项”民生工程,逐步建立完善养老、扶低、救助、就医、就学、就业六大体系建设。继续下拨200万元无息贷款,用于扶低致富专项资金;认真落实好低收入户在土地承包、资源分配上的优惠政策,保证“有种地愿望,有一定资金”的低收入有地种,缩短贫富差距。
(二)突出抓好“两个加强”
一是加强党的建设。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积极推进争先创优活动,深入开展创建“党员先锋岗”、“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等活动,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二是加强廉政建设。以党的作风建设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实施反腐倡廉“清风净土”工程,重点加强对“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扎实推进场务公开,从源头治理腐败。
(三)重点办好“八件实事”
一是城镇规划。年内完成场区平房拆迁工作,实行自拆自建与商业开发相结合模式;规划建设农机修理一条街,将场区内所有机械修理商铺整体搬离场区,提高城镇整体水平。
二是道路硬化。年内完成场区道路加宽及硬化面积1.5万平方米;完成通村公路建设8.5公里,加高整形田间道20公里。
三是绿化建设。年内完成场区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栽种绿化苗木12.8万棵。
四是供水供暖。年内完成场部南区供暖管道改造和场区部分自来水外网改造工作,提高供水、供暖质量。
五是亮化工程。年内完成场区亮化面积6万平方米,实施危房改造工程1.6万平方米。
六是教育投资。年内修建200米塑胶跑道一处,继续加大校园安全网建设,加快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七是文明建设。继续实施星级文明户创建工程,提升居民素质,完善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兴建小型休闲活动广场一处。
八是现代农业。继续完善“现代农机管理中心”整体功能建设,新建100栋育秧基地15处,完善功能建设大棚区20处,加大对工业园区的经营与管理,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建设。
第四篇:洪河农场学校后勤工作总结
洪河农场学校后勤、安全工作总结
洪河学校后勤、安全工作在校长、书记的领导下,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积极落实建三江管理局教育系统、农场安委办安全生产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洪河农场教育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现将洪河学校后勤、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学校安全工作小组由教育科科长兼子弟校校长陈宏波、学校党支部书记赵景波任组长,后勤副校长任副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使学校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到岗,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校长与分管副校长、主任,与每一位班主任、全体课任教师分别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安全工作高质量完成。
全体安全工作小组成员一起对学校教学楼、操场、食堂、各个实验室、微机室以及校门等周边环境进行了月检查,组长、副组长进行周检查,有效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解决,确保学校安全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校园周边食品与学校卫生安全
1、积极联合农场教育科、卫生防疫部门对学校校园周边食品与学校卫生安全联合检查,学校严格按照《黑龙江省学校食堂、饮用水、传染病防控、公共场所卫生联合检查细则》的要求,逐项核对检查,查找差距,排除隐患。
2、学校对饮用水的情况进行了严格检查。学校建立了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卫生管理制度、清洗消毒制度,制定水污染应急预案。安排兼职卫生管理人员,专业制水工人持健康证上岗,有水质检查报告,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学校对传染病防控工作严格监督自查,建立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组织机构,制定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记录,坚持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制订了学生晨检制度、学生有病缺勤制度、病因追查登记制度、教室、公共场所消毒制度、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制度,做好晨检记录、因病缺勤记录、有病因追查记录、消毒记录、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记录。学校建立了卫生室,配备了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兼职传染病报告人员、专职传染病防控管理人员,及时对学生开展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
三、消防检查演练相结合,提高学校消防安全水平
邀请安全办、消防队、电业局等兄弟单位来校园进行联合检查,加大了专业检查力度,检查安全设施,更换灭火器粉剂,张贴安全指示牌,安全出口牌,及时检查更换应急灯,整理灭火器临时架。电源开关盒张贴安全提示,更换陈旧电路线、更换不合格电源插座,迁走校园内变压器,确保学校校园安全。各班日光灯按时维修完好,墙壁开关毁坏的及时更换,保障学校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为了建立有效的防范和处理火灾事故的工作机制,增强学生在遇到火险时逃生、自救能力,我校按管理局教育局要求,成功进行了消防疏散演练活动。演练中,从火警警报响起到学生全部从教室撤离到校园安全区域,历时一分半钟。整个演练过程做到快速、安全、有序。消防演练,整个撤离演练历时一分半钟,做到快速、安全、有序。消防演练活动增强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对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和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通过演练活动,也提高了师生应对火灾突袭的应变、逃生能力。
四、切实抓好校园及周边治理工作
1、对学校公共场所进行一次地毯式大检查、大排查,图书室办理了卫生许可证,建立了管理组织及制度,图书管理员持证上岗室内环境卫生整洁,经常通风,建立了卫生管理档案。
2、对学习环境严格自查。大教室小班额,人均使用面积、前排课桌距黑板距离、各列课桌距离、后排横行走道、后排课桌距黑板距离均符合标准。教室内设每生一桌,可调式桌椅。黑板符合检查要求。教室设有通气窗,冬季室温高于16摄氏度。
3、学校的公共财产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必须的物质条件,为了使学校的公共财产保持完好,不受损坏,不丢失,充分发挥作用。各班主任、相关附属室负责教师都能配合后勤工作,对使用寿命已到期更换、或损坏的,如灯管、插排、电源线等及时上报学校后勤,及时修复更换,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5、做好学生防火防电思想教育,要求学生不乱动电源,防止触电事故发生,杜绝水源,尤其是吸烟的住宿生,做好思想教育,多检查、多督促,加大对住宿生处理力度,防止宿舍火灾发生。
6、联合交警、城管、交通等各部门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在交通部门配合下,学校校门路段实行上下学封路举措,效果显著,确保上下学孩子生命安全。
五、校园三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栽植山桃稠李150棵,红松586棵,榆叶梅200丛(400余棵),学校多处空地、荒废地得到治理,效果显著:小学教学楼东栽植榆叶梅,点缀山桃稠李,原北面空地栽植红松名贵树种,春季鲜花盛开,夏季枝繁叶茂;小学到中学的涌路东侧柳树空,栽植山桃稠李,做好树木品种升级换代工作;中学楼东与水厂之间,栽植红松,空地变宝地,荒地变绿茵;运动场北侧、西侧、滑冰场南侧,全部栽植红松,升级树木品种,绿化美化运动场所。
洪河农场学校
第五篇:红卫农场表态发言汇报
红卫农场表态发言汇报
红卫农场拥有耕地58万亩,其中水田53万亩,其它作物5万亩。2010年,全场实现粮食总产35万吨,平均单产655公斤,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5亿元,家庭农场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0%,人均纯收入1.8万元,同比增长8%,农业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新增楼房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是建场42年来总和的3倍。计划到2011年年底,实现基层居民点全部搬迁完毕。
一、加快农业标准化步伐
一是强化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粮食生产水平。我们始终坚持“标准就是目标、标准就是保证、标准就是质量、标准就是效益”的观念,全年实行刚性管理。土、棚、床、种子、施肥、控温、控水、插秧、收获等各个环节,都有标准和时限的要求并实现了培训全员式、服务一站式、管理全程式,使农户熟练掌握水稻标准化生产模式,种植水平均衡发展。我们还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竞赛中包含业务知识、农业措施等,数字打分量化评比。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坚持“十个统一、三个到位”的农业生产管理标准,推广应用叶龄诊断、有机肥育秧、病虫害防治、秸杆还田等新技术10项,实现了全年重要生产环节五个“十天”完成。即:播种十天、整地十天、插秧十天、收获十天、黑色越冬十天。
二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生产效率。两年中,农场累计投资3000万元,建设标准化水稻芽种基地、育秧基地,更新高性能插秧机、收割机,实现了水稻从种子包衣、供芽种、整地、收获、第二年生产准备等各个环节高标准的统一。同时,在科技人才上每万亩田配备一名专业技术,保证了生产管理技术的落实。连续三年100%实现三大肥统供,今年硅肥也实现了统供目标,不但节约成本,而且做到了品质保证。先进的机械装备、标准的技术措施和优秀的人才储备,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了新技术种植率、良种覆盖率、标准化作业率、农时保证率的四个100%,实现了水稻种子100%包衣、全面积统一供芽种、全面积统一育秧、全面积统一配方用药、全面积统一航化作业。
三是总结出了“一早、一扩、一防、一标、一低”栽培模式。即:“一早”为农时早,早泡田、早整地,在3月12日就完成了清雪、清沟、扣棚,充分利用桃花水、地表水,避开春季用电用水高峰期,节能降耗;“一扩”为对田埂科学瘦身,扩大单池面积,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率,格田扩大后土地利用率可提高4.7%,全场增加土地面积2.2万亩,年增产水稻1.3万吨。“一防”为壮秆强根防倒伏,在应用浅湿灌溉技术基础上,全生育期晾田三次以上,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水稻根系发育。“一标”为全程标准化作业,建立严格的检查、评比、验收及奖惩制度,制定《农机作业技术要点》,凡投入作业的车辆,不经验收合格发证不准作业,作业后标准不过关,再次作业达标后方可结算作业费;“一低”为探索低碳农业模式,大力推广节水、节能、秸杆还田、免耕、测土配方施肥、太阳能增温等低能耗措施,今年,20万亩绿色水稻和5万亩有机水稻都已得到认证。
二、加快城镇建设
我们按照总局和分局党委部署,以打造万人城镇为主线,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经过一年的积极努力,今年整体搬迁居民点11个,搬迁居民1363户、3980人,到2011年,农场将全面完成居民点搬迁任务。
一是以拆促建,建管并重,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大建设带动大拆迁、促进大改造、实现大发展。对场直零散的棚户区住户进行拆迁,重新规划建设十大功能区。通过“拆、改、建”等手段,做好“绿、美、亮、净”文章,完善集中供暖、安全供水、城区硬化、美化亮化、休闲场所、便利设施、专业街市等功能,把场区建设成居住环境质量较高、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职工生活富裕的和谐农垦城镇。2010年新建水暖服务中心、客运服务中心、修理一条街和煤炭大市场,新增绿地3万平方米,新植树木2万棵,硬化道路3.6公里,延伸道路并完成通村公路47公里。
二是制定政策,惠民利民,保证职工搬得进、住得起、过得好。为了保证搬入场区的职工能够安心生活,首先解决他们就业,提高他们致富能力。农场立足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共为2167户零就业家庭解决居民田20.4万亩,户均47亩,并且,通过各种技术服务等办法,使他们能够实现农业高效增收,使这部分家庭都能有稳定收入,生活有保障。并且投资504万元建设廉租房3600平方米,每户建设面积50平方米,可解决72户困难家庭居住问题。
三是加强城镇管理,逐步实现由建城向管城转移。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的原则,加大对管理的投入,强化社区机构建设,将城区划分为四个居民委,配齐配强管理队伍,建设城管稽查大队、环卫大队、园艺大队、物业公司。实现了社区党的建设、活动开展、环境管理、社会服务等有效开展。逐步完善十进、五出、五统一管理模式。为群众营造整洁、文明、舒适的小城镇。
三、加强党的建设
(一)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如土地丈量、收费标准、城镇建设、全年目标管理奖励等重大事项都由领导班子研究讨论决定。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规定程序执行,2010年,我们根据工作需要调整的干部,在公示期间,没有接到任何情况反映,干部群众满意。
(二)推行民主选举和公推直选。今年,我场5个管理区、6个作业站和8个场直单位全部参加选举,参加民主选举的候选干部62人,其中管理区46人,场直单位18人,全部竞选成功。我们还按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意见》规定,选拔了一支51人的科队级后备干部队伍,后备干部选拔配比为1:1。
(三)创新党建载体。一是大力实施党建“双示范”工程,树立党员发展现代大农业示范户22户,辐射575户种植户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培养党员示范岗113人。二是全面落实职工“居民田”工程。今年为1300户零就业家庭调整土地20.4万亩,其中党员干部累计让地4万亩,帮助协调生产资金6000万元,目前居民田新种植户平均单产都达到了1200斤以上,亩效益600余元。三是实施“22181”工程,构筑“3+1”帮扶模式。四是深入开展“场县共建”工程。由农场团委与饶河团县委合作,开展“技术移植”活动,选取青年水稻种植能手与饶河县青年水稻种植户结成技术对子73对,辐射种植面积5万亩,带动地方增收400万元。
(四)加强社会稳定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推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公开化制度,保障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畅通信访渠道,化解矛盾,为群众排忧解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打击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2011年发展目标: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亿元,粮豆总产35万吨,农场统盈利润3000万元,人均纯收入2万元。做好10件事:一是继续抓好10个居民点拆迁和整体搬迁工作。二是建设场区外环水泥路。三是加快场区供水供暖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大场区环境升级步伐。五是加快修理一条街、农机大市场、煤炭大市场等专业街市建设。六是完成新型住宅小区二期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七是新建幼儿园大楼。八是继续推进城区绿化工程。九是继续加大土地调整力度,落实扶低共富工程。十继续加大农业基础投入,打造现代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