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级“两联一包”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2021年11月12日)
省委政法委副书记 陈 明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麟游县省级“两联一包”联席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交流今年以来工作情况,安排下一阶段工作。刚才,姜苏同志传达了全省定点帮扶和驻村帮扶工作推进视频会精神,各帮扶单位作了工作交流,大家要认真学习、相互借鉴、抓好落实。
今年以来,省级“两联一包”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开展工作,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县落实帮扶项目151个,协调或直接投入资金250.72万元,为群众办实事270余件,受益群众1.3万余人。这里,我代表省“两联一包”牵头单位,对各成员单位的重视支持、密切协作表示感谢,对各驻村工作队的真抓实干、辛勤付出表示诚挚慰问!
下面,我就做好当前和下一阶段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
昨天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要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高度,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切实增强乡村振兴的使命感。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做好有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办好农村的事情,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新的重大使命。要以开启伟大新征程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二是切实增强乡村振兴的紧迫感。今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的重要一年。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巩固脱贫成果防返贫的任务还很艰巨,脱贫人口的脱贫基础还不牢固,产业帮扶还存在薄弱,加之今年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一定损失,后疫情时代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来了不小影响。这对我们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三是切实增强乡村振兴的自信心。8年脱贫攻坚,我们交出了一张合格答卷,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推进乡村振兴,要继承和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增强信心、坚定决心,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体制优势,以“接续发展”为主题,从重点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转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上来,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
二、明确责任目标,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实
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解决老问题,又面临许多新挑战,各帮扶单位要紧紧围绕二十字总要求,协助配合当地着力做好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
一是支持特色产业发展。麟游县生态良好,自然条件多样,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各帮扶单位要围绕麟游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立足资源禀赋,在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基础上,推动开展“3+X”特色产业工程,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加快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走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之路,打造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各帮扶单位要指导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增强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丰富农民文化体育生活,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弘扬重农事、家为本、尊礼尚、和邻里、勤持家等价值观念,破除人情攀比、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
三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各帮扶单位要紧紧抓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的政策机遇,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等为抓手,全面提升改造,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引导农民节水、节肥、节药、节能,鼓励农民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切实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方式。加强撂荒地等土地资源的利用,严格禁止违法占用耕地等行为。依法依规有序建设农房、生产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等,打造环境优、生活好、乡风美的美丽宜居村庄。
四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驻村工作队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参与驻村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农村党组织打造成引领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强化党建引领,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把党建建在产业上的模式,支持党员先行先试,带头致富,以点带面,共同富裕。持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培养更多优秀骨干,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发挥好攻坚作用。
五是推进平安乡村建设。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见》精神,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积极构建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特别是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建好用好基层综治中心,提升农村地区治安防控水平,强化留守老人、儿童服务,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三、巩固脱贫成果,激发乡村振兴潜在能量
乡村振兴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基础。只有转变群众观念,增强致富能力,才能坚定干部群众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振兴的转变。
一是准确把握政策。各帮扶单位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找准帮扶村的弱项短板,充分发挥本单位资源优势,科学精准制定帮扶计划措施,积极推动把各类帮扶项目做实做好。要落实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加强产业扶持,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要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二是注重志智双兴。各帮扶单位要配合当地持续用好“教育引导、行为规范、村规民约、文明创建、公益救助、司法保障”六法,继续用好典型说教、扶志点评、张贴“红黑榜”、劳动奖励等机制方法,激发群众自主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要依托农民夜校主阵地,按照“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联系农业专家讲授知识,邀请生产能手传授技能,提升群众主动致富能力;组织群众到农民收入高、农村建设好、农业发展快的地方去开阔眼界,增强他们乡村振兴的紧迫感。
三是用好社会力量。要积极争取各类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参与麟游的乡村振兴工作,通过引智借力,帮助当地解决好产业基础薄弱、发展可持续性不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乏力、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要把从麟游走出去,有一定市场经验或资金实力、技术专长的人才引进回来,更好地激活乡村振兴的内在活力。还要注重从本单位内部挖潜,动员全体人员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四、加强教育管理,切实做好驻村扶贫工作
11月10日上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定点帮扶和驻村帮扶工作推进视频会。会议强调要牢牢扛起政治责任,扎实做好新阶段定点帮扶和驻村帮扶各项工作,要求驻村工作人员要到位、培训要经常、管理要到位、作用要发挥、关爱政策要落实。会议通报了近期全省驻村扶贫工作督查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这次贯彻会议情况,省委组织部、省乡村振兴局将组织“回头看”。现在已进入第四季度,年底前省上还将组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全省定点帮扶和驻村帮扶工作推进视频会精神,及时整改存在问题,逐项逐条查漏补缺,高度重视提前着手做好“后评估”各项准备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年度各项任务,争取在评估中取得好的成绩。要加强对选派人员的审核把关,配合做好日常管理、关心支持、履职考核等工作,切实让驻村干部在基层一线得到历练。要关心驻村干部工作、生活和家庭状况,落实生活补贴、通信补贴、人身意外保险、定期体检,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各驻村工作队要切实履职尽责,加强管理,严格要求,落实好日常考勤、请销假、工作报告等制度。要强化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乡镇干部、村干部的协作配合和职责分工,防止“有的干、有的看”,努力做到齐抓共管、密切协作。要加强人身安全保护,特别是注意冬季交通安全、用电安全、取暖安全。省委政法委将继续履行好牵头责任,扶贫团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分管领导要加强检查指导,加强考核评价,推进工作落实。
同志们,做好当前和今年收尾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希望大家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