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领导市委农村工作暨全市扶贫工作会议上讲话
市领导市委农村工作暨全市扶贫工作会议上讲话
同志们:
这次市委农村工作暨全市扶贫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及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 1 号文件精神,全面总结全市“三农”工作和 ** 年脱贫攻坚工作,研究部署 ** 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升温加压,苦干实干。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要强化科技支撑。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切实提高特色产业、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竞争力。加强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研发与产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打通科技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培育,不断完善科研人才激励机制,为“三农”人才提供展示才能的大舞台。二要突出特色农业。充分发挥我市小麦、大豆、辣椒等农作物良种繁育的优势,加快推进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大力构建南粮、北菜、东部特色水果的区域化生产格局,集中力量打造优质品牌粮食、高档精品果蔬、规模养殖等产业,形成具有 ** 特色和区域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三要塑造质量品牌。积极开展农业品牌提升行动,遴选推介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加快农产品商标注册,鼓励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积极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和优质农产品品牌。强化品牌质量管控,推行农产品生产“红榜”“黑名单”等制度,提高品牌含金量。四要积极培育农业新业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做大做强 ** 国家级、** 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推进农产品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和绿色食品制造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发展。大力实施休
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电商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提质提效。
第二,要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要深入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以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着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以村为主”向“全域治理”转变,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大力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力争到 2020 年底村庄脏、乱、差基本得到有效治理。因地制宜,推广 ** 区分布式污水处理模式,全面启动 ** 等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力推进自然村卫生厕所改造,今年完成改造 **户。加快特色小镇建设,高水平打造 ** 小镇等一批产城融合、独具 ** 元素的特色小镇。二要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巩固提升农村道路,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今年新建农村畅通工程 ** 公里。持续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力推进农村水厂升级改造,积极推动城镇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和水质达标率。三要全面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十九大报告提到“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三大硬约束指标。要坚持让“红线”落地,大力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加快推动治理方案落实。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为重点,实施大规模绿化行动,促进林业增绿增效,年内完成营造林 ** 万亩。
第三,要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一要构建村民自治体系。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村务公开和监督,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监督治理。二要构建农村法治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全面建立乡村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尤其要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农村黑恶势力称霸集中整治,重拳出击,促进农
村和谐稳定。持续增强基层干部的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为民意识。加大法律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三要构建农村德治体系。以文明创建为主抓手,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重视发挥好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提倡推广移风易俗,营造风清气正的淳朴乡风,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第四,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一要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下定心丸。全面建成土地承包经营权县级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引导支持入股转包互换等方式流转承包地,鼓励开展全程土地托管或主要生产服务环节的托管,加快实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覆盖全部县区。深化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完善价值评估抵押物处置及抵押款贷款风险的缓释补偿机制,切实把经营权用足用活。二要有序开展“三变”试点。按照先
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推动 ** 区所有村(居)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同时,要确保五分之一以上的村(居)开展“三变”试点工作。各县、区要认真制定“三变”实施方案,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通过开发资源、盘活资产、综合服务等方式,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和政府帮扶资金,多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确保 ** 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益增长 *%以上,全市消除 ** 个无集体经营性收益的“空壳村”。三要探索宅基地制度改革。宅基地新的三权分置改革是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一大亮点,是今后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要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平台,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第五,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一要坚定不移推进产业扶贫。做好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措施和主攻方向。要积极做好项目库建设工作,完善到村到户
扶贫项目清单,确保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积极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推广“四带一自”模式,不断放大产业扶贫效应。要帮助贫困户找好项目、学好技术、扶好产业,发展特色种养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等新型业态。二要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程。紧紧抓住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和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这两个重点,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稳定脱贫。积极推动脱贫攻坚“九大工程”,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就业、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每一位贫困户都能按时按质脱贫。三要严格责任落实。坚持全面从严落实责任清单制,夯实各级各部门和扶贫干部的责任。以国家、省评估和考核为基准,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围绕脱贫目标任务,聚焦薄弱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依据 ** 年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要求,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并根据省市评估和暗访的扣分情况,实行倒查算账,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四要加强动态管理。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建档立卡之外符合扶贫标准的农户,进行全面摸排。按照“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的程序和规定标准,进一步推广自然村民主评议制度,让所有村民参与到民主评议中来,对进出对象进行定期评估、精准销号、动态监管,确保贫困对象识别退出真实。加大对已脱贫户的关注力度,确保脱贫不脱政策;加强与边缘户的沟通,听取意见,减少边缘户的不平衡心理。五要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到精准扶贫中来。搭建好社会扶贫这个平台,整合帮扶工作力量,凝聚起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强大正能量。积极联系调动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团体组
织或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联系帮扶工作,拓展帮扶的社会覆盖面和参与度。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民企帮村”精准扶贫行动的作用,搭建合作平台,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吸纳贫困户就业。
另外,从一些实际情况看,有的贫困群众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安于现状,靠穷吃穷,躺着要、等着扶,宁愿苦等,不愿苦干。要在激发内生动力方面研究出台一些实招硬招,既加强教育引导,又注重典型引路;既完善利益联结,又加强技能培训,实现扶贫同扶志、扶智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
第六,切实提高保障水平。大力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通过招商引资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引进一批重大项目,推动适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发展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双赢。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以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为抓手,多渠道增加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公办幼儿园,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农村幼儿园。启动实施新一轮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有效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第七,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一要完善城乡统筹规划。编制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十三五”规划等方面的系统衔接和管控实施,统筹确定目标和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压减农业农村领域审批发证,强化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引导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二要健全要素保障制度。强化财政投入保障,建立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创新投融资机制,充分调动资本下乡积极性,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特色化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农业信贷担保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建立自主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和激励机制。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三要强化责任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任务
均已部署。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强化协同配合,层层传导压力,细化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措施和抓手,明确任务书、施工图和时间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抓好任务落实。
事业是实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迎难而上,扎实苦干,为全面开创 ** 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在全市农村工作暨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村工作暨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市农村工作暨扶贫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部署,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xx市“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下面,我就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重大机遇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聚焦这一重大战略,乡村振兴已经被提到了历史空前的高度。作为全省首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xx市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特别是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市,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开启了xx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抢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机遇,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加快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8年至今,历届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不懈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xx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形态实现了城乡二元向城乡融合的巨大转变,城市格局正由单中心向多点支撑稳步推进,城镇化率达到64.9。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生态农业已经成为xx市农业鲜明的主题,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全市兴办生态农业基地400多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9.5。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9年的2.341缩小到2017年的1.821。全市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达到新水平,先后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公路,率先实现村村通客车,率先推进城乡电话、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率先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改革,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实行五类特困群众兜底保障全覆盖,率先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率先实现城乡社会管理网格化,率先实现“一村(社区)一律师”。可以说,城乡一体化已成为xx市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已成为新时代xx市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我们要不断加快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二)好山好水好区位的资源禀赋是我们加快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
xx市襟江抱湖枕名山,坐拥xx山绵延余脉和梁子湖一湖清水,三分之一的山,三分之一的水,还有三分之一是平原,构成了江南美丽田园城市的自然基础。2013年以来,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境正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江湖和谐、人水和谐的良好局面正在加速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更是我们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优势。客观地讲,好山好水在全国、全省其它地区都有,有很多地方的生态环境优于xx市。但是,我们地处武汉城市圈核心层,处于xx城市连绵带的关键节点,周边生活的城镇居民超过1500万人,大武汉在资金、技术、人才、要素、信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都为xx市市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都可以为xx市所用,这是很多同样生态良好、但地处偏远的城市所不具备的条件。随着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建设和xx城市连绵带的发展,再加上特色产业增长极的打造,xx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放大,必将成为xx市乡村振兴重要的战略支撑。我们要全力将xx市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文化优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市时所提出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三)切实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是我们加快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xx市时有很多重要的论述,其中对农村提出了明确要求。总书记指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重点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是要解决空心化、空巢化问题。xx市人多地少,资源紧缺,日常生活在农村的大多为儿童、妇女、老人,而且大约有1/3的耕地抛荒,农村房屋空置率保守测算在1/3以上。大部分村湾空心化,家庭空巢化、房屋空置化等问题突出。二是要解决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问题。xx市好山好水好地,却没有好产业。因为我们农业生产的路径还没有找准。比如说家庭分散模式需要当地支柱产业辐射,否则具有较大随意性和盲目性,且风险不可控;能人带动模式的前提是有愿意回报家乡的能人,不具有普遍性,且农民利益不能完全保证;政府主导模式虽然短期内能带来效果,但对政府财力要求较高,且农民参与程度较低,主体性体现不出来,很容易导致政府大包大揽;市场主体模式容易受当地一些因素的影响,发展周期长,对经营方式、经营环境等要求较高,而且在政府、市场主体、农民三者之间利益很难平衡,起步困难多、问题大。三是要解决基层组织薄弱问题。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现在农村召开组织生活会,参会率不高,有的甚至要给参会者一点小恩小惠,才能组织起来。我们的村级组织凝聚力,还不如一些教会的诱惑力大,这个很危险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民在宣传教育和组织发动方面,做得很不够,导致有些农民显得自由散漫。四是要解决公共资源配置低效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农村投入了大量资金,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是这样大量的经济投入与空心化、空巢化的使用效率是不匹配的。学校改扩建了,均衡教育实现了,学生却越来越少;
卫生院和卫生室条件改善了,但是看病的人没有那么多;
污水处理厂建起来了,却没有污水进入处理,这些都造成公共资源配置的极大浪费。五是要解决财政投入不可持续问题。常规的以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模式很难再持续下去。六是解决村集体经济太弱问题。村集体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经济基础,失去了村集体经济,我们将彻底丧失自己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丧失必然会动摇农村的执政基础,甚至会弱化党的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xx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机遇,更是xx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xx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这一阶段性特征,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谱写xx市城市现代化新篇章。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高位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乡形态融合、要素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人与自然融合,努力把xx市建设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市。
(一)乡村振兴,全域规划是龙头。
乡村要振兴,规划必须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要高标准编制完成xx市市乡村振兴战略暨城乡融合发展规划(2018-2020年),构建“主城区产业功能新区特色镇中心村湾”四级城乡空间规划体系。要实施“多规合一”,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山林建设保护规划、水系治理建设规划、农村路网建设规划对接融合,实现“七个规划一张图,一张蓝图管全域”。(二)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我市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尽快实现农业发展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三)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源资本化,并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力推进“厕所革命”、精准灭荒、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涂抹刮洗,重要是要找回中国传统农村文化的灵魂。要接续文脉,真正触及xx市乡村的文明核心。要立足于对xx市乡风文明的尊重,挖掘和梳理地域文化,保持文明的本真性。要充分调动村民的主体性,重塑xx市乡村文明之本。我们不能让xx市的农村和农民失掉纯朴,不能在物质化的改造过程当中丢掉我们的文明,不能在社会资本、工商资本的进入过程中扭曲了我们的文化。中国的文明振兴一定程度上就是乡村的振兴,乡村的振兴是文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振兴。当前,既要克服农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简单的模仿,也要防止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对本土文化机械性的改造。要找到本土文化、地域文化的魂,并切实加以尊重。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一系列活动,改造农村传统文化,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以及其他不文明的行为。(五)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
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夯实基层基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核心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组织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将熟悉农村工作的公职人员、老干部、退休老师、企业家和返乡能人纳入村党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选拔范围。深入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推动实现乡村善治。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提升农民群众安全感。
(六)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广大农民生活得更美好。要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农民。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要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要推进新增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经费优先向农村倾斜,推动农村居民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
(七)乡村振兴,精准脱贫是前提。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和底线任务。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围绕“准”“实”二字,下足“绣花”功夫,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内生动力,实现稳定脱贫。要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对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等现象坚决查处,对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等行为严惩不贷,对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职责不落实等问题严肃问责。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城乡融合发展是总结xx市市多年“三农”工作后作出的最新判断。xx市历届市委、市政府探索总结了很多符合xx市实际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等重大改革试点,为我们奠定了非常好的城乡融合发展基础,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现实出发点。城乡融合是xx市最鲜明的特色,xx市市域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城镇化水平较高,城乡融合的优势得天独厚,这是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xx市基于好山好水绿色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生态城、航空城、科技城建设和武鄂协同化已转化为城市发展、产业发展的优势,这也是我们今天“三农”工作和实施乡村振兴的优势。通过推进城乡融合,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如果“城”不放大些,以城带乡不可能实现,“乡”单独作战要想振兴就失去了前提条件,失去了经济基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的具体行动,也体现了我们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更是百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多年来,xx市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虽然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还存在缺陷,无论是进城还是下乡,渠道还没有完全打通,要素交换不平等。在下一步工作中,要突出解决好以下重点问题
(一)解决好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问题。
首先,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坚持用市场化办法激活土地要素,创造出农村要素的稀缺性,体现农村要素的市场价值。一方面随着城乡融合发展,大量人口聚集城镇,大量农村资源闲置浪费。另一方面,城市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大量的人口和建设用地。如果不对这些闲置的宅基地有序进行用途管控,这些珍贵资源就无法体现市场价值。我们要在股权中作文章,具体的方式就是做好源头管制、功能管制、用途管制,并构建起交易制度,使农村稀缺的土地资源,包括宅基地、承包地等实现资本化、产品化、交易化。要通过全市统筹,利用“三权分置”的政策机制,进行土地指标有偿转让,让农村出让用地指标所筹集的资金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资金来源。过去我们试行过地票制度,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这一方式没有得到很好支撑,但现在时机比较成熟。以宅基地为例,如果我们整治50亩建设用地,给农民还建30亩,剩余20亩地,按xx市现行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政策,地票由原来的16万元提高到30万元,葛店开发区可能更高。地票收入一部分用于迁村腾地、安置补偿,余下一部分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和保障农民生活,这样我们就能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良性循环机制。与此同时,积极导入社会资本,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实力雄厚的市场主体投入现代农业产业,加快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通过实施“三乡工程”,引导更多的城市资本流向农村。
其次,要解决农民往哪里去的问题。人到哪里去前提必须是迁村腾地,实行土地归集整理,推进各项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定居,从事其他职业,转移成新市民。对于他们所拥有的承包地和宅基地,通过实行股份化,实现承包权与经营权(资格权、财产权和使用权)分离,这样既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又激活了土地要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便利。同时,还要靠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推动。进入农村的产业往往是与土地有关的。比如旅游,农村的山水田地资源,就成了乡村旅游重要的基础,基础设施需要人打理,股份收入加上打工收入随之而来,这有利于构筑一种新型农村关系,用这种方法解决人的问题,最终实现市民化和城乡融合。xx市目前建设的农村新社区,我去看了几个,有些社区建得还不错,有些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峒山社区建好后,有些农民不愿意离开祖屋,仍然像以前那样继续耕种几亩薄地。如果有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引进合适的市场主体,这些入住新社区的农民就能以土地入股,既可以获得股息收入,又可以通过社区服务或者到新的市场主体打工赚钱,这样他们就可以安心离开祖屋搬进新居。下一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市将会出现更多的农村新社区,要参照梧桐湖新区的经验,鼓励新社区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让农民就地就业。有一些村湾,比较适合居住、适合发展产业,并不需要大规模搞建设,只需要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前提下,进行村湾整治,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使农村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天地,从而更好吸纳农民就业。
再次,要解决产业如何兴旺的问题。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很重要一条就是要发展集体经济,搭建好对接平台。在村集体这个平台中,大家有事好商量,一件接着一件干,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核心是加强党的组织领导。这样,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发展起来,组织才能强化起来,党的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也只有这样,村级党组织才有话语权,才能用利益纽带把农村各种要素统筹好,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对接。我市农村现在的困局,主要是集体经济基础在农村不稳定,使党的建设失去了经济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投入的各种资产包括政府性资产,变成村集体经济的初始资本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并以此为基础,搭建合作平台。要充分发挥村集体自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双重属性,建立以村集体组织为依托的股份合作社或农业发展公司。通过这一平台,加强项目的策划、包装,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统一对外进行招商、发展产业,吸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前来投资。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乡里乡亲,彼此之间相互信任,容易做工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从农民手里流转土地、租赁房屋,把闲置资源进行整合。农民以土地入股,村集体以配套设施入股,所得收益一部分归村集体所有,用来搞基础设施建设,另外一部分按照参股比例,归村民个人所有。乡村振兴,金融责任重大,要注重发挥金融部门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下一步将探索研究由政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担保,实行政府兜底,减少银行风险,鼓励银行扩大对农村市场主体融资。
(二)解决好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问题。
抓好顶层设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制定乡村振兴“1n”方案,以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为统领,配套制定区级机构配置方案、投资平台建设方案(农村土地收储中心)、村湾整合改造升级方案、村集体经济发展方案、农民土地入股方案、农民宅基地回收流通方案、招商方案、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整合营销方案等子方案,全方位、全过程制定乡村振兴路线图。
推进三个融合。一是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休闲旅游融合。农旅融合、一三产业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要引导农业产业充分考虑旅游元素,拓展农业观赏、休闲、体验等功能,在产业布局上做到集中连片,在品种上实现四季花果飘香,提供观光、采摘等旅游服务,带动农业产品的销售,增加产业经济附加值。同时,通过发展“农家乐”休闲游,开发“吃农家饭、住乡下屋、逛乡村店、购农家物”等服务,拉长加粗产业链。二是现代农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这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到2020年,我们要将具备条件的村湾全部建成美丽乡村,每个区建成1-2个风情小镇、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要与现代农业发展紧密结合,避免千村一面,避免到处是钢筋、水泥、铝合金等城市元素,要更多体现传统村庄特色。三是现代农业发展与传统文化融合。我市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要加强对民间传说、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等的策划和包装,整理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田园文化、休闲度假文化和饮食文化,突出乡村旅游的文化特色和参与性、娱乐性、互动性,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景点、景观带建设及旅游产品开发之中,提升旅游魅力。
实现四个统筹。一是政策统筹。整合市级“三农”工作力量。要按照党中央和省委部署,结合机构改革,理顺体制机制,理顺职责分工,避免“九龙治水、各自为政”。经过多轮改革,过去的七站八所撤销了,但农业、农技、农害谁来管,农田、农宅、农建谁来管,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好。下一步机构改革中,要统筹考虑机构设置和力量配置。二是资金统筹。要加强各项涉农资金整合,在现行资金来源渠道和管理权限不变的前提下,按照区域开发规划和加强资金管理的要求,将不同渠道、不同性质的资金有机组合起来,围绕规划要求,精准落地见效。要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适度提高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基准价格,进一步提升xx市土地价值。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按照“先试先建”原则,加强试点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村民安置点建设,完善“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好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生活设施,提高安置点对搬迁群众的吸引力。同时,按照发展观光农业的要求,加强农业产业园区内骑行通道、游客便道、亭台驿站以及其他观光设施建设,改善农业产业园区和休闲观光农业基地的可进入性和通达性,形成园外交通便捷、园内可游可憩的休闲环境。四是产业项目统筹。各区(开发区)要研究制定产业项目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精确招商引资方向。大兴招商引资之风,调动各区(开发区)、乡镇(街道)、村的招商积极性。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对于大项目、好项目,市、区要紧紧抓在手上,全力以赴把项目引进来,扎扎实实把项目落下去,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
(三)处理好实现乡村振兴的四个关系。
一是推进“三权分置”改革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关系。
“三权分置”主要目的是丰富宅基地用益物权,明晰产权关系,破解流转一律限定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制度障碍,解决部分农户多要、多占宅基地和宅基地空置等问题,确权到户实质上是为下一步土地资源整合奠定政策基础,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要把集体资产分光。过去搞大集体吃大锅饭,无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而按照股份化合作来发展集体经济,制约机制更加有效,内部运转更为顺畅,符合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浙江安吉、贵州塘约、佛山南海在这方面已有很多成功经验。二是闲置宅基地收回与保护群众利益的关系。
目前国家政策对于农村多余宅基地的处理方式为有偿退出。xx市很多农民一户有多个宅基地,还有很多农房长期无人居住,闲置严重。要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宅基地退出中的主体作用,以地票交易、货币补偿、集中收储等方式,收回农民手中多余的农村宅基地或无人居住农房。对于退出的宅基地,要灵活处置,适合复耕的,可以复耕;适合利用的,可以采取更新改造、拆后重建、集中整治等形式,引进社会资本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在收回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主体意愿,不搞强制流转。补偿标准可以适当高一点,提高吸引力,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三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市场主体的关系。
要对村集体资产按照资源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进行分类,采取参股、发包等多种形式,参与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以此构建利益联动机制。要合理合法地与市场主体签定合作协议,合同年限不宜过长,不能为图省事,一签就是好几十年,这是不符合政策和市场规律的,也难以保障农民利益。要形成保底收益、分红比例等动态调节机制,优先安排当地群众就业,促进农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把手”原则上不能由村支部书记兼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完成后,要形成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村委会自治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的新格局。村委会和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账目要分设,并按相应会计制度加强账务管理,杜绝一言堂和腐败行为。四是现有经营主体与新型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
对于现有的经营主体,我们不能新官不理旧账。要按照法治社会的要求,尊重已签订协议的现有经营主体的意愿,可以按照原有的方式继续经营,保持经营的连续性、稳定性。在后续开展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时,可以此入股现有经营主体,鼓励他们按照“农民市场主体农村集体经济”三位一体的模式进行经营。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提高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保落实的能力和定力,提高各级干部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完善体制机制。
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要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责任制,健全市、区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委和政府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区委书记要下大气力抓好“三农”工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完善市、区“三农”发展综合考评机制,将考评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梁子湖区要先行先试,努力探索经验做法,取得经验后再推广。各级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定位,明确工作思路,细化政策措施,主动对标、积极作为,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二)加强队伍建设。
乡村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有思想、有眼光、有情怀的党员干部实现人生出彩搭建了舞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随着时代发展,乡村价值要重新审视。”农村绝对不是落后的代名词,农村工作绝对不能“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对“三农”干部必须“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真正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三)强化人才支撑。
要把农村人才培养纳入全市人才培养计划予以重点支持,通过进一步整合资金资源,完善培训机制和内容,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造就更多乡村本土人才。要出台乡村教师、医生、农技员相关扶持政策,提高岗位吸引力,推动优秀人才资源向农村基层“回流”。要引导和支持退休干部、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等新乡贤返乡,共同支持乡村振兴。要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加快实施各类重大人才工程,积极引进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更好服务“三农”发展。(四)扎实改进作风。
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纠正“四风”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实施办法,进一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同“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坚决斗争。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出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坚决整治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倡导求真务实精神,真抓实干,切忌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隔山打牛,以作风的提振推动乡村的振兴。(五)做实督查考核。
要建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目标责任考核和工作实绩考核制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考核排名靠前的单位、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适当奖励,对考核排名靠后的单位、部门和个人进行工作约谈。要加大督查巡查力度,严格执纪问责,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要求全面落实。同志们,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市委书记在市委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在市委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市委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7年全市农业农村及扶贫开发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工作。稍后,市长XXX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以乡村振兴战略统揽“三农”工作全局,着力提升农村整体发展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到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我们可以看出,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这些变化充分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更加注重促进乡村整体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内涵更加丰富,标准进一步提高,部署也更为明确。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质量兴农、乡村绿色发展、乡村文化兴盛、乡村善治、中国特色减贫“七条道路”。前不久结束的省委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着力补齐“三农”短板、夯实“三农”基础,加快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充分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乡村振兴的战略地位,以乡村振兴战略统揽“三农”工作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工作要求和安排部署,持续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1.要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重点。没有产业的支撑,乡村振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是一句空话。XX的农业产业基础好。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污染少,土地平坦、灌溉便利,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业资源禀赋优越,光热水土资源丰富且绝佳搭配,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相对较高;产业规模大。土地面积大,产出量大,年产玉米种子XX万吨、蔬菜XXX万吨、马铃薯XXX万吨、中药材XX万吨,“XXX玉米种子”占全国玉米供种量的XX%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值位居全省第XX;产品品质好。近年来我们按照“绿色、循环、效益、品牌”的发展理念,坚持规模、质量、效益并重,全力打造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蔬菜、奶牛、肉牛等产品已经成为了“有机、有量、有名、有口皆碑”的“四有”产品。我们积极探索的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三元双向”循环模式,现在已经成为XX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推模式,这在全省都是“独一份”的特色产业模式;“XX玉米种子”、中药材这两个产业都是非常有优势的“特别特”产业;我们的XX万亩高原夏菜,凭借绿色、有机、高品质的优势销往港澳,出口中西亚及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已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好中优”产业;6万吨的食用菌,在时令季节错峰上市,成为名副其实的“错峰头”产业。我们的农业有基础、有优势,应当走在全省前列,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但去年我市农业增加值增速退至全省第四,这充分表明,我们在农业发展方面还有不足、有差距。我们必须着力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缺乏有机衔接等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挖掘潜力,彰显优势,扬长补短,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要实现产业兴旺,就是要立足XX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坚持把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更加注重科技支撑、集约经营、新兴产业培育和外向发展,持续推动农业从数量扩张型向品质提升型转变,促进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2.要切实突出生态宜居这个关键。农村是重要的生态系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优势。随着时代发展,人们不仅需要充足、安全的农产品,而且向往清新的空气、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还对回归自然、农耕文化、乡愁等精神产品产生浓厚兴趣。而这正是新时代新农村“生态宜居”功能的具体定位和突出表现。现在,我们要搞生态宜居,绝不能只是简单的栽花种树,而是要在守住农村生态环保底线的前提下,着力打造具备生态宜居功能和品质的美丽乡村。就全省而言,XX农村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农民生活质量也相对较高,在推进生态宜居上有着相对较好的基础,完全可以走在全省前列。具体来讲,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在优化农村空间布局上突出“生态”。要坚持生产集约、居住集中,高起点编制村社布局、生产力布局、水资源、土地利用、农民集中居住区等规划,科学确定农业发展区、农民居住区和生态保护区,统筹安排基本农田、产业集聚、生活居住、生态保护等空间布局。强化工业园区平台作用,加快企业“出村入园”,减少污染,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根据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田园化格局。二是在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上突出“宜居”。坚持把农业产业生态化、清洁化作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根本举措,严格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改善和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强化“控源”,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工程,着力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探索建立农药集中配送体系,杜绝高毒高残留和假冒伪劣农药流入市场,从源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强力“治污”,加强农作物秸秆、养殖业粪污、农膜综合治理利用,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工作,完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积极推进厕所革命;要积极争取省上1000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加大农村改炕、改灶、改暖工作力度;争取贷款XX亿元、实施三年20万户XX计划,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植绿”,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加快构建绿色通道、绿色水廊、绿色基地、绿色村庄。三是在自然资源利用转化上突出“宜业”。坚持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与发展旅游业有机结合,探索推广民乐县民联镇东寨村生态休闲农业等发展模式,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积极开发山区休闲旅游农业,兴建以山村体验、民俗风情、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村休闲旅游群落,推出精品山村旅游点。注重开发湿地资源,着力打造高质量湿地旅游产品,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挖掘农耕文化资源,积极发展农耕文化旅游产业,既保护好乡村传统文化、乡村记忆,又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要加大农村旧房拆除、宅基地复垦力度,使农村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3.要努力筑牢治理有效这个基础。有效的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乡村稳定、有序,才能谈得上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是首次在党的重大报告中针对乡村治理提出的具体要求。目前,XX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农村社会秩序正在发生变化,一些问题、矛盾相对突出,但社会治理方式创新还远远跟不上农村发展形势需要。加强乡村治理,德治是基础、法治是保证、自治是方法。在乡村治理方面,XX最大的优势是村级组织比较完善,基层组织治理能力比较强。我们要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完善的优势,大力弘扬熟人社会重视亲情、讲究礼仪、尊重伦理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构建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以信法守法为准绳、以崇德向善为基础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具体要从三个方面重点着手:一要坚持德治为先。加强乡村道德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培育新乡贤文化,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二要坚持法治为本。不断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依法解决纠纷,维护自身权益。在农村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打击村霸及黑恶势力,建设平安乡村。三要坚持自治为基。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本原则,以维护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权利为基本内容,在法治框架下由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务,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村规民约、村务监督等各类制度,不断强化自治基础和根本。
4.要着力加强乡风文明这个保障。乡村是中华传统文明的根源,振兴乡村必须振兴文明乡风,重点是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培养文明行为习惯。XX历史悠久,农耕文化植根深厚,具有独特魅力,历来民风淳朴。但不可否认,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我们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行为取向也正在经历剧烈变革,一些优秀的传统观念和行为规范越来越失去控制力,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引导和纠正。要在三个方面着力:一要积极传承和培树优良家风。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传承优秀家规家训,培育良好家教家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助乡风。二要大力推动形成良好民风。要通过开展富有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积极传承和延续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传递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正能量,引导群众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用文明言行来抵制各种歪风邪气,把反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三要不断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乡村舞台”“文化集市”“千台大戏送农村”等平台作用,积极开展文艺展演、电影放映、农民运动会等文化活动,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惠民、以文乐民、以文育民、以文化民,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使乡村成为守望乡愁的重要依托。
5.要牢牢扭住生活富裕这个根本。“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也是衡量“三农”工作的基本尺度,我们所有的农村工作都必须围绕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个根本来进行。XX农民生活水平在全省是处在前列的,2017年我们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XXXXX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XXXX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差XX元,农民收入相对较高但增速缓慢。脱贫的核心是收入,富裕的核心也是收入。所以,我们没有沾沾自喜的资本和底气,还需要持续用力,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努力从“生活宽裕”向“生活富裕”迈进。具体来讲,要在四个方面用力:一要着力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鼓励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努力把农业附加值留在农村内部,不断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二要着力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大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工素质和技能,大力支持农民外出打工、就近务工,提高其就业稳定性和工资收入水平。大力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加快发展地域文化、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努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进一步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厉打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持续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三要着力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相比,我市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比重较低。积极做好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努力把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原料等资源与企业的技术、市场、资金连为一体,让农民直接成为农业产业链的投资者和受益者,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要着力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全面落实好农业支持保护、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补贴,把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积极探索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多渠道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下一步省委、省政府必将在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抓一些重点地区,积极培树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我们要发挥基础条件较好的优势,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强化举措、狠抓落实,拿出亮点、做出示范,力争进入全省重点地区,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
二、以扶贫攻坚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着力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今年,省上把“两州一县”和XX个深度贫困县作为重点,要求以“保持战斗姿态、拼上身家性命、敢死拼命、战斗必打胜”的决心,坚决打胜精准脱贫攻坚战。目前,我市XX个“插花型”贫困县区虽已达到退出要求,贫困发生率已下降到X%,但全市仍有贫困人口X万。这一数量虽然小,但都是深度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差、底子薄,自身科技文化素质也相对较低,是脱贫“最难啃的硬骨头”,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精力。各县区要对照全面小康标准,紧盯短板弱项,严格落实“六个精准”要求,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找不足、补差距,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1.突出精准性,确保脱贫目标全面实现。按照国家和省上脱贫攻坚新部署、新要求,需要对脱贫人口进行全面核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核实底子,切实摸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情况,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一要完善精准到户的工作方案。各县区、扶贫办要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抓紧制定三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确保3月底全部制定完毕。要逐村逐户逐人制定脱贫增收方案和措施,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区别不同情况,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真正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坚决避免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二要明确精准到户的时限进度。进一步细化扶贫工作进度安排和完成时限,坚持实行挂图作战、序时销号制度,脱贫一户检查一户、验收一户销号一户,确保脱贫目标落到实处,坚决防止久贫不脱、扶而无功、流于形式。三要强化精准到人的扶持措施。认真分析致贫原因,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信心,自立自强,努力推动“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增收、看病、上学、住房、饮水、行路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急需帮扶的难题。改进扶贫工作方式方法,更多地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赋、设置公益岗位等机制,引导支持贫困群众依靠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四要落实精准到户的帮扶责任。进一步明确市、县、乡联系帮扶单位工作责任,整合调动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社会各界力量,加大到户帮扶工作力度,切实做到帮扶对象、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帮扶措施和帮扶效果“五个落实”,建立完善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2.着眼整体性,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脱贫进程,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但就扶贫工作而言,仍然是带有明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价值取向的经济活动。脱贫致富,生产是基础、生活是目标。我们要把改善生产条件摆在第一位,只有改善了农业生产设施,才能为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生活性设施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去年年底,省上针对脱贫攻坚专门出台了“两个千亿”专项贷款政策,但这个政策不是定向定额,而是激励性的,谁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谁争取的贷款就多。对此,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大争取力度,想办法争取更多支持。在产业扶贫上,要紧盯全省1000亿元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贷款工程和500亿元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重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元双向”循环模式打造全力争取支持,努力加大草畜养殖、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扶贫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覆盖率。在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上,要紧盯全省1000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围绕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河道治理、水资源综合利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重点工程全力争取支持,全面巩固提升水源保证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加快实施贫困村内巷道硬化、入户道路硬化和农户庭院硬化“三化”工程,持续推进农村畜禽污染防治和“厕所革命”,持续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要稳步推进旧房拆除,重点解决好无人居住的留存危旧房问题,特别是对还没有解决的农村“五保户”危旧房屋,要制定相关政策,列支一定补助资金,该拆除的拆除、该翻建的翻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3.增强时效性,全力完成易地搬迁等重点任务。易地搬迁是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去年,我们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任务是新建安置房XXXX套,虽然全面完成了主体工程,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入住率只有27.6%,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贫困退出摘帽整体进度。今年,我们还要对XXX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搬迁,年内完成全部安置房主体工程,加上去年未完成的主体工程和搬迁任务,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聚焦重点难点,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一要坚决靠实易地搬迁工作责任。县乡政府责任、领导责任要进一步明确,上文上墙,确保责任到人。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本县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来抓,主动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确保搬迁任务按期完成。二要加快易地搬迁工程进度。要全面实施“市包县、县包点”的包抓责任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每个安置点倒排工期、倒排节点,严格督查,做到“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时序、督查倒逼落实”。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科学编制2018年项目实施方案,做好对象确定、规划选址、土地落实等前期工作,具备条件的要提前开工,确保2018年易地搬迁项目5月底全部形式建设。年内2017年的安置房全部实现入住,2018年的50%以上实现入住。三要同步发展后续支撑产业。易地扶贫搬迁既要“挪穷窝”,也要“换穷业”“拔穷根”,最终要通过改善搬迁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市县发改、财政、扶贫办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细化后续产业和就业帮扶政策,健全完善搬迁群众就业信息档案管理机制,将后续产业发展同步纳入项目实施方案,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按照“因地制宜、一户一策”的要求,采取产业扶持、技能培训、劳务输出、资产收益扶持等多种措施,帮助贫困户做起、做大支柱产业,让群众有业可就,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
三、以转型升级推动农业质量效益提升,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长期以来,因独特的资源禀赋、优越的生产条件和悠久的耕作传统,农业一直是我们的绝对优势和最靓“招牌”,XX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市,但并不是一个农业强市。从“大”到“强”,我们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也有许多文章要做。同时,受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双向挤压,迫切需要农业加快转型。我们必须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为目标,以“三元双向”循环为基本模式,以“四个百万”工程为载体,以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益为核心关键,大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1.立足于“调优”,持续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已经培育形成了玉米制种、草食畜、高原夏菜等优势主导产业和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优质林果等区域特色产业,但多而不优、优质产品供给不足与“大路货”供过于求并存的问题普遍存在。我们既要抓好种植业与养殖业结构的调整,也要抓好种植业内部的调整,还要抓好农作物产品结构的调整,以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生产更多高端优质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下一步,要从三方面着力。一要推动优势主导产业提质增效。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XXX万亩左右,着力在提升产值、效益上下功夫,拓展产业链,提升竞争力。根据蔬菜外调量增加和我市冬春季蔬菜生产能力相对不足的实际,适度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力争蔬菜种植面积达到XX万亩。以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养殖总量、提升养殖效益,促进畜牧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按照构建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的要求,着力做好饲草加工利用、畜产品加工增值等延链补链文章,带动全市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二要力促区域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我们的区域特色产业,在全省、全国都具有绝对优势,关键是要实现绿色供给,打出我们的特色品牌。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中药材、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力争食用菌产量达到XX万吨,中药材和马铃薯种植面积均达到XX万亩、小杂粮面积达到XX万亩,以规模优势彰显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做好XX省长讲的两个“三品一标”的文章,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品种、品质、品牌、标准化生产,做到“量增质更优”。三要大力发展戈壁生态农业。戈壁农业是设施农业的升级版,是带动设施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把戈壁生态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提升产业化水平的引擎,抓紧抓牢抓实,确保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按照“生态优先、定位高端、企业为主”的发展思路,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种原则,在南部沿山冷凉地区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带、中部绿洲戈壁区域发展外向型蔬菜产业带、北部沿山戈壁区域大力发展优质林果产业带,使戈壁农业成为优质高端农产品的重要产区。各级各部门要针对戈壁农业投资额度大、技术要求高等特点,积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项目争取、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困难,做好资源利用、生产管理、技术集成等服务工作。
2.立足于“做强”,着力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近年来,我们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培育农产品品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打造了“金XX北纬38º”“XX玉米种子”“XX肉牛”等一批地域品牌,但事实求是讲,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还不高,我们的绿色有机农产品还没有得到市场广泛认可。要从四个方面打造品牌、提升效益:一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正确处理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以“三元双向”循环为基本模式巩固提升农业比较优势。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方式,建立起农户家庭或企业内部小循环、区域或产业之间中循环、社会层面大循环的循环农业体系。二要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业创业园为重点,积极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创建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鼓励企业创建知名品牌,着力提升XX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竞争力。XX区和XX县要以创建全省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推进辖区内各类农业生产组织开展有机产品认证,为全市做好示范。三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充分发挥XX学院、XX农科院、林科院等科研院所作用,着力推进重点产业、重要环节、关键技术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和联合攻关,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调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才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提升科技贡献率。四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农业投放品监管,严格落实绿色有机农产品“禁用清单”,切实强化源头防控;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探索建立农产品准出制度,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让XX的农产品有自己的位置,有良好的信誉度。
3.立足于“增值”,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既是工业的重要组成业态,也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农产品精深加工一直是我们的短板,但也是农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下一步,要坚持把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业作为主攻方向,引进外地企业与培育本土企业并重,持续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使更多的农产品能够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真正把XX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市场竞争优势。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抓好重点项目招引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我市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一批有一定行业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甘州区及相关部门要切实抓好新恒基农作物秸秆循环转化利用产业园项目对接沟通工作,力争早日落地建设,尽快发挥示范作用。二要推进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全力抓好XXXXX、XXXX等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大传统产业和落后生产线改造提升力度,破除制约瓶颈,焕发新的活力。要做好XXX等在建项目的后续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融合原料供应渠道、拓展销售市场,确保企业按期投产、正常生产、满负荷生产。三要加大本土企业的培育力度。集成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项目;进一步落实“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政策措施和领导干部帮扶企业制度,帮助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解决困难,促其正常生产、发挥有效产能。
4.立足于“扩销”,加快推动农业走出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甘肃最大的机遇在“一带一路”。XX是一个典型的外向型农业产区,全市99%的玉米种子、80%的蔬菜、60%的马铃薯、85%的中药材、50%以上的畜禽产品均要通过外销实现农产品产销平衡。随着“一带一路”及六大经济走廊建设的深入推进,XX不仅实现了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向西开放,而且实现了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东开放。“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切切实实把XX从一个内陆腹地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我们必须积极参与、深度融入,加快与沿线国家农副产品的贸易升级、农业领域的深度合作,才能为XX农业发展拓展更大市场空间。这方面,要重点补齐三个短板:一要补齐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的短板。目前,我市虽已建成农产品冷链流通企业XX家,总库容XXXX万吨,年向外销售鲜食果蔬产品XXX多万吨,但主要以生产企业自建自购自用为主,尚未形成从收购、运输、销售到消费的全程冷链体系,直接推高了运输成本,影响了鲜活农产品走出去。我们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制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发展规划,建立以高原夏菜为主的存储机制,建设贯穿一二三产业完整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培育壮大一批专业化外贸出口龙头企业,支持企业积极发展冷链运输和低温销售。要加大支持力度,整合资源要素,大力发展第三物流,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二要补齐外贸企业短期流动资金不足的短板。近两年,我们先后通过“助保贷”“双创贷”等形式向外贸企业投放资金XXXX多万元,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但仍然是杯水车薪。特别是农产品集中上市外销时,一些企业因为流动资金不足,不仅影响农产品走出去,也间接造成农产品“卖难”而影响农民稳定增收。为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进一步完善银企对接机制,搭建企业、银行、政府沟通平台,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适应外贸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支持外贸企业通过内保外贷、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及融资租赁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三要补齐外经贸人才严重不足的短板。随着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和农产品走出去步伐加快,我市精通国际法、外语、外贸实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的矛盾突出,严重制约着外贸经济合作与发展。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外贸人才引进、培育、使用和管理等机制,从强化政府对外贸企业的人才服务和支持企业招引外贸专业人才两个方面着力,解决外经贸专业人才不足的难题,为更多企业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去创造更好的条件。人社、编制、商务等部门要认真研究,拿出具体的方案及措施,再引进一批急需的外经贸人才,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以“三变”改革引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化,着力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动力
积极推进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要内容的三变改革,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是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有效措施,也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前段时间,我们已经研究并印发了《关于推进全市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改革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三变”改革的内容和精神实质,遵循基本原则,掌握方法步骤,着力推进“三变”改革有力有序开展。
1.抓住关键环节,确保抓实见效。“三变”改革是一项重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机制创新,对于破解当前“三农”发展瓶颈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效应。我们必须从基础工作和关键环节入手,突出五项重点:一要抓好确权这个前提。按照“清产核资、界定成员、量化资产、设置股权、颁证到户(人)”的要求,积极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明晰各类资源资产权属关系,对可变的资源资产折投量化,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占有、收益等更多权能,确保农民在“三变”改革中受益。二要抓好产业这个基础。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积极培育发展适合各县区实际的特色产业,筑巢引凤,通过优势特色产业吸引投资经营主体、吸引“三变”承接主体。三要抓好龙头企业这个主体。采取“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建一批”的办法,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和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让他们承接农村闲置的资源、分散的资金开展经营活动,实现集体富裕、农民增收。四要抓住入股这个核心。研究制定资源资金折股量化的具体实施办法,制定规范的合作入股合同文本,并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和监管机制、股权收益分配和分红机制、股权退出机制,确保入股合作可操作、农村产权可交易、农民股权可进出,保障各方合法权益。五要抓住融资这个支撑。针对财政支农资金分散和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加大县区一级统筹整合支农资金力度,创新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投入机制,集中投入到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按股分红,激活放大资金使用效应;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为三变改革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2.推进试点工作,积累改革经验。“三变”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遵循“积极稳妥、有序推广”的工作要求。临泽县和甘州区作为省、市两级的试点,要认真研究选择5个左右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创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亮点新经验,提供更多改革样板。其他各县也要积极行动,选择2到3个乡镇开展试点。试点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事项:一要严格遵循改革原则和程序。要按照试点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时间安排推进工作,确保试点工作不走样、不跑偏。尤其要坚决守住政策底线和生态底线,坚持农村土地政策,确保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列出负面清单,加强日常监管,坚决禁止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长远发展的项目。二要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三变”改革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在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凡是涉及改革的重大事项,必须提交群众讨论决定,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激发农民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同时,在试点方案确定的总体框架下,鼓励基层和群众大胆地试、大胆地改,充分释放改革的潜能。三要认真总结推广改革经验。在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作的基础上,对试点工作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做法,认真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提炼,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规范化,在全市推广复制。XX区XX村、XX村采取股份合作方式大力发展XX产业,既强了村集体,也富裕了农民,他们的做法与“三变”改革不谋而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3.加强风险防控,保障各方利益。农业是弱势产业,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因此容易形成经营风险;农民收入水平低,积累少,仍然是一个经不起试错的弱势群体。我们推进“三变”改革,必须突出四个方面,确保把风险估计充分、降到最低。一要防范生产经营风险。村集体、农户的部分资产权益入股进入自负盈亏的新型经营主体,受自然灾害、市场因素等影响,可能会出现经营亏损、无利可分,甚至资不抵债的情况。对这些问题,要充分估计、事先预案、宣传到位。同时,要扶持发展农业保险,鼓励经营主体投保,积极化解经营风险。二要防范资产流失风险。在改革初期,可通过保底、兜底的办法,鼓励支持采取“保底分红”“按固定比例分红”的股份联接机制,确保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不能把集体经济改弱了、改小了、改垮了,把农民的财产权利改虚了、改少了、改没了。三要防范资金安全风险。健全完善监管措施,防止财政资金特别是扶贫资金被打折入股,或者改变用途,成为企业的直接利润或挪作他用;防止一些企业和人员,以支持“三变”改革为幌子,钻政策空隙,通过虚报项目、空列股份、改变股权以及隐藏利润等方式,套取国家资金,侵害集体和群众利益。四要防范权益缺失风险。强化法律服务,严格股权管理,指导合同签订,监督合同履行,维护农民、村集体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杜绝出现“大户”套“散户”的现象。
4.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整体合力。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三变”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长期性,把“三变”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日程,精心安排,严格执行改革政策,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县区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县区长作为直接责任人,要把“三变”改革工作作为促进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的重要抓手,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确保实效。各县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工作机构,加强人员配备。市直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工作职责,研究制定适合我市实际的相关政策、实施细则或操作办法,促进“三变”改革顺利实施。督查考核局、市委农办要强化督促检查,强化考核问责,确保改革试点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第四篇:在市委农村工作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农村工作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2-02-2
4马勇
(2012年2月20日)
同志们:
市委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总结去年全市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农村形势,部署今年农村工作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刚才,建忠同志对2011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今年的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讲得很好,我都赞同。加忠同志宣读了2011年农村清洁工程、土地信托流转、承办农运会工作的表彰通报,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同志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下面,我就做好新形势下我市的农村工作,强调三点意见。
一、切实转变观念,用改革创新推动全市农村工作
市委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工作。近年来,全市现代农业进程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成效明显,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773元,同比增长20.6%,实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的可喜局面,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实现程度达到65.6%,比2010年提高6个百分点。但同时也要看到,农村发展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民增收缓慢等不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改革创新加以解决。
(一)要围绕中央要求来推动改革创新。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突出稳定和完善两大主线,不断根据变化的国情农情推动改革创新,使农业生产关系不断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来说,从收入分配看,开始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现在全都由农民自己支配;从土地承包期限看,第一轮是15年不变,第二轮延长为30年不变,现在又进一步明确为长久不变;从统分结合的关系看,过去的“统”单纯靠村组集体,现在靠农民合作社,近年又出现了土地集约和具有现代企业标准的农业公司进军农村的明显趋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原则;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农业农村的改革创新,提出要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农业农村金融体系、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机制创新。党中央关于农村的一系列重大改革的决策部署,指明了农村发展方向,必将持续带动农村上层建筑的变革和进步。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央要求,围绕本地本部门在推进农村发展中应该改革创新什么、突破口在哪里、如何组织实施等问题,提出工作方案,探索推进农村快速发展的最佳途径。
(二)要围绕发展实际来推动改革创新。益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达22%以上,并且一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快,这一块如果能活起来,那么全市经济发展活力就会更强。要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后发赶超,强力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从总体上看,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农业进入高成本时期,必须加快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二是最大的发展差距是城乡差距、最大的结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三是大规模农民进城,改变了众多农民的命运,但由此产生新的矛盾、困难甚至风险也在增强,必须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进程,真正实现城市要发展,农村也要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农村有更快的发展,最终实现城
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对此,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我市农村发展实际,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围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各项改革,以体现时代的要求。
(三)要围绕农民需求来推动改革创新。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是农村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充分考虑农民群众所思所需,我们所做出的农村发展决策、政策才会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据市委2月9日在赫山区的调查,当前农民群众的关注点主要有“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稳不稳”、“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不鼓”、“基层民主管理有没有份”、“与城里人生活差距有多大”等四个方面。农民群众的这些需求,就是我们下一步农村改革创新的方向。农民群众期待“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持续给力”,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宣传普及,不断完善配套政策,不断推进落实。农民群众期待“钱袋子越来越鼓”,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小农生产方式向大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更快增收。农民群众期待“基层治理参与途径通畅有效”,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新型基层治理,提高村级财务公开水平。农民群众期待“与城里人的生活水平快速拉近”,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和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加大政府对农村的公共财政投入。特别是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尊重和保护农民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利,让他们带着这些权利闯市场或者进城,激活土地这个农村发展最重要的要素,为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注入强劲动力。
二、突出工作重点,实现农村工作创新发展新突破
今年我市农村工作要坚持以加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以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各项工作部署。在具体工作部署中,要坚持围绕市委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突出抓好城乡规划、确权颁证、土地信托流转、农民集中居住、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等“七项规定动作”,将统筹城乡发展与水利建设、扶贫开发、农民增收、乡风文明、粮食生产、生猪生产、茶叶生产、水产、林业、产业化、农业科技、争取洞庭湖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工作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里,我就其中的四项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作一个突出强调:
(一)要强力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颁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一家一户为主要特征的小农生产方式,又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年限从30年的“长期不变”改为“长久不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加快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明确要求今年要全面开展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和房屋的所有权确权颁证工作。值得指出的是,这次中央要求进行的确权颁证与前两年由农村经管部门布置的确权颁证有很大不同。以前所进行的只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颁证,这次确权颁证要求先开展由国土部门牵头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农民房屋产权对农户的确权颁证,然后再由农村部门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次颁证是一定30年,这次是“长久不变”,一定终身,使颁证以后的产权和经营权成为农民真实拥有的物权。可见,这次的确权颁证是党中央、国务院还权于民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加快解放农村生产力、加速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对此,我们要抱着对党、对广大农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组织,扎实推进。
一是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各级要迅速组织对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颁证有关法律政策依据的学习宣传,正确解读有关政策精神。近期要借春耕生产的有利契机,部署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让全市上下充分认识到,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颁证工作,是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高度关心。我们要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等确权颁证,依法确认农民土地权利,依法确认和保障农民的土地物权,进而深化改革,还权赋能,同步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才能最终形成产权清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
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动力。
二是扎实开展工作试点。按照已有安排,2012年每个区县(市)启动并完成一个乡镇的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的确权颁证试点,明年全面铺开,后年扫尾。本次会议以后要立即启动试点镇的工作,以确保在年内全面完成确权颁证,并尽早在各地全面铺开这项工作。市里将就此项工作成立专门的班子和下发专门的文件,要求层层抓好落实,确保工作进度。对开展这项工作所需要的人员、经费,各级党委政府要专题研究,确保需要,不能因人员、经费问题影响进度。
三是不断完善实施方案。确权颁证工作必须试点先行。要根据中央精神和上级文件,在调研、试点的基础上抓紧出台具体操作细则,积极地、稳妥地推进工作。要在吃透市情、县情、乡情、民情上下功夫,围绕地籍调查、土地确权、争议调处等问题做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各地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比如,已经完成30年不变承包权颁证的地方怎么做?没有真正进行30年确权,还在搞3年一调整、5年一调整的地方怎么做?村级组织有威信的怎么做,没有权威的怎么做?外出人口怎么平等表达意见?确权工作具体程序怎么确定等等,都要细化研究。特别要强调的是,这次确权颁证工作要求全面颁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农民房屋产权证书等“四证”,制作农村集体土地到户的权属界线图(“鱼鳞图”),真正做到“确实权、颁铁证”。“四证一图”没全部完成的不算完成任务。
(二)要大力推进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工作。我市在草尾镇和其他地方陆续开展起来的土地信托流转,已在国内被誉为土地流转的“益阳模式”。这是我市农村土地经营权管理创新的宝贵成果,具有全局意义。这种模式(在市内我们称为“草尾模式”,在市外称为“益阳模式”)在加快产业发展、加速农民增收步伐、带动资本下乡、推动村镇建设、改善乡村治理等方面意义重大。我市土地信托流转2009年起开始在草尾镇起步,2010年基本成型,去年在每个区县(市)选取一个以上乡镇进行扩大试点。试点情况表明:第一,土地信托流转不仅适应于湖区,也适应于山丘区;第二,土地信托流转不仅适应于水田耕地流转,也适应于种植茶叶、药材等旱土、木地甚至山地的流转;第三,土地信托流转与其它流转方式相比,有明显优势,深受企业家、农民、乡镇干部的欢迎。凡是采取规范的“草尾模式”进行土地信托流转的,则能够实现农民更满意、企业更满意、政府更满意的好结果。今年,这项工作各级要更加重视,切实加大推进力度。
一是推动扩面、规范操作。要进一步搞好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扩面,今年全市农村土地信托流转要从12个乡镇扩大到26个乡镇,达到乡镇总数30%以上。鼓励支持各区县(市)在更大范围更大面积推进土地信托流转。事实上,去年沅江就将这种模式运用到了每个乡镇,效果很好。与此同时,要按照草尾模式,全面规范土地信托流转操作。切实规范土地信托流转运行机制、定价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进一步规范托管公司与农户信托流转合同的签订,加强托管公司制度建设。市委政研室在认真总结前段试点情况的基础上,编辑了一本《土地信托流转问与答》的宣传册,这本册子编得非常好,是土地信托流转规范化操作的精典教材。各地要加大对这本册子的宣传学习,做到宣传进镇村干部、进农业企业、进千家万户,促进土地信托流转规范运行。值得指出的是,在工作条件不成熟的地方,还是可以保留其它形式的土地流转,但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保护好农民的利益。
二是加大支持力度。市县两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土地信托流转的支持力度。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土地托管公司注册资金到位;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将涉农项目资金更多地整合到土地流转相对集中区域。工商部门要大力支持更多的土地托管公司登记注册。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做好农村土地综合治理,组织做好确权颁证工作,支持土地集中流转地方的农民开展集中居住建设。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为土地信托流转提供更优的金融服务。
三是做好结合的文章。土地信托流转是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力抓手,一定要与农业农
村其他已经部署的工作紧密结合,有序推进。其中要特别注重推动土地信托流转与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相结合,构建起农技、农机、农资、农村金融、农村市场、农民培训与就业等综合服务体系,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提供有力支撑;注重推动土地信托流转与推进农户集中居住相结合,积极探索标准化中心村(社区)建设模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注重推动土地信托流转与建立健全新型基层治理体系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激发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做好结合的文章,充分发挥好各种要素的作用,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更加科学有效地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三)要全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农村清洁工程是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村文明水平的有效载体。去年,农村清洁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农民群众的一致拥护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今年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严的督查,深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要牢固树立“农村清洁工程是农民普遍受益的民生工程,怎样重视都不为过”的思想,引导全社会深入推进这项工作。今年3月份,是全市“农村清洁工程宣传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营造农村清洁工程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深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的认识,增强农户参与农村清洁工程的主动性。
二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各级财政要根据目标任务的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增加预算安排,配套使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资金,保证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同时,有效整合项目资源,鼓励企业、农户和乡友等捐赠资金,建立受益农户自愿承担机制,坚持集成推进,发挥综合叠加效益,为农村清洁工程的深入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三是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坚持开展农村清洁日活动,明确每个清洁日活动的主题和任务。建立垃圾处理网络,完善村规民约,组织开展文明卫生评比活动,鼓励通过群众组织监督和管理村内卫生,积极探索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市场化运作方式,确保农村卫生管理长期、有序、有效。实行严格的督促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清洁工程的工作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继续实行市对区县(市)考评机制,严格奖惩,以刚性约束助推农村环卫水平提升。
(四)要积极推进新型村级民主治理机制建设。要充分认识当前村级民主治理机制建设问题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村级财务不公开、村级事务管理不民主造成的消极腐败现象对党和政府工作影响的严重性,充分重视当前农民群众对自身民主权利的追求和对村级腐败的痛恨之心,大力推进以不断提高农民政治参与为目的的新型村级基层治理,努力使农村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赢得群众更多的支持,获得持续不竭的内生动力。
一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领导。村级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村级治理的领导核心。全面加强村级党支部建设,做好软弱涣散村级领导班子的整顿转化工作,既要加大对村级班子及村干部的关心理解,又要加强村级班子党风廉政建设管理,确保村支部书记的职位不能让腐败分子占据。
二是积极推动村级治理结构的改革。要学习成都经验,推动全市农村基层治理改革,在已有的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以外,还要建立村民议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构建起“四位一体”的新型村级民主治理机构,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代表)会议或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机制。以完善的村级治理机制,保证农民有效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让农民群众自己的事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
三是认真抓好村级财务公开。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我们要一抓到底。针对我市的情况,村级“三公开”关键是财务公开的落实,对此,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围绕财务公开这条主线,把村务公开的重点放在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社会各界支持农村建设、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处置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上。市委、市纪委已就村级财务公开工作专门发文。但
从目前情况来看,工作落实还很不理想。一是思想认识普遍跟不上,对当前村级财务不公开和村级腐败对党和政府的损害程度认识不够。二是力度普遍不大。文件是去年下发的,但还有部分单位至今还停留在以文件传达文件上,真正落实的、真正下功夫抓的还不多。三是对违纪者的震摄不大。本月13日我接访时,听了高新区谢林港镇某村的几批农户的诉求,90%的意见集中在村支部书记一手独揽村级财权、拆迁款分配、低保金发放存在重大以权谋私等问题上,而这些意见多次向上反映,居然在镇、区长期解决不了。这说明在市委工作部署的贯彻上有“中梗阻”,要引起各级党委的重视。最近发生的“乌坎事件”值得我们深思。广东陆丰市东海镇乌坎村,村党支部原书记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村党支部两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先进村”去年竟连续3个月多次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形成国内外负面影响很大的群体性事件,广东省省委副书记当工作组组长后才解决问题。事件主要是村干部腐败和市、乡镇党委政府的官僚作风引发的,其惨痛教训令人深思。因此,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警钟长鸣,切实按照市委、市纪委的要求,把村级财务整顿与村级财务公开工作抓紧抓实,既保证农民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又保证农村社会治安形势和谐稳定。
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村级债务化解和防止新的村级债务产生问题。这个问题也是目前农村基层干部反映很强烈的一个问题。村级债务是村集体组织所欠债务,包括盲目投资形成的债务,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债务,非生产性开支较大造成收不抵支、依靠举债弥补日常开支形成的债务,债务利息增债等。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精神和2002年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印发〈益阳市农村税费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明确了对2002年以前因借款垫付税费造成的村级负债,按照中央出台的政策措施,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形式予以解决,同时鼓励乡村自己削赤减债。但是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相继取消,农村共同生产费大幅度降低,村级财务也没有政策性因素负债。因此,凡2002年以后新增村级债务,按照“谁负债谁担责任”的原则处理。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同志还有等待观望的想法,这是完全不现实的。这次会议以后,市财政局和市农村部将再次出台相关文件,督促各地加大“消赤减债”工作力度,坚决杜绝新增村级债务,自行化解2002年以后的债务。
三、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快全市农村发展提供保证
做好农村工作,关键在领导,根本在落实。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抓好工作落实,切实为全市农村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要强化领导抓落实。要坚持贯彻市县党委书记主抓农业农村工作的工作传统不动摇。为了适应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新特点,市里成立了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忠雄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各区县(市)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专门班子,形成市县乡三级的党委书记亲自抓、主要行政领导协助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领导机制。各区县(市)、乡镇党政一把手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上,体现在具体的工作部署、资金投入和干部配备上,促进各部门职能向农村延伸,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要夯实基层抓落实。要深入开展“凝聚力工程”,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此进一步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强力助推农村加速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着力解决一批目前具备条件解决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办好一批农民群众期盼的见实效、促增收的实事好事,通过扎实的基层工作,把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针对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新情况、新特点,加强农村社会综合管理,努力创造文明、安全、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
三是要强化督促抓落实。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切实增强大局观念,根据城乡统筹战略部署,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对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要加强对区县(市)和市直部门推动农村发展工作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充分运用考评结果,把农村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落实情况与领导班子和干部考评结合起来,实现奖优罚劣。市委办、市政府办和农村部要加大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力度,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村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抢抓发展机遇,注重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工作,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加快赶超发展、建设绿色益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市领导在市委政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市委召开这次政协工作会议,体现了市委对政协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a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市政府要认真进行落实。下面,我就贯彻市委有关部署,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充分发挥参政议政作用,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政府工作做大会发言。
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本届政府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作用,切实加强与政协的工作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建议,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不断改进政府工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在市政府的各项工作中,都得到了市政协领导和各位常委、委员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政协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了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责,充分发挥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改进和加强政府工作,今后,我们要进一步作好以下工作:
一、坚决贯彻市委部署,坚持重大问题主动协商
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把政治协商纳入政府决策程序,在重大问题上充分听取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政府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要认真同政协进行协商。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计划、财政预算、重大项目建设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都要主动提交政协进行协商讨论。坚持向政协定期通报政府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向市政协通报工作,答复相关问题,听取意见建议。今后,市政府将不断改进协商形式,推动协商活动更加富有成效,进一步发挥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确保政府行政决策正确有效。
二、认真倾听政协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
政府要切实增强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的自觉意识,认真听取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做好知情、沟通、反馈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政协民主监督畅通有效。办理政协提案是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重要方式。市政府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办理政协提案工作,每年“两会”之后,市政府将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具体安排部署,按部门职能分解落实责任,明确时限要求,并及时沟通、答复、反馈,确保办结率,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面复率和满意率,使我们不断改进政府工作。
三、积极支持政协参政议政,充分吸收调研咨询成果
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不仅为政府工作提供了广泛、可靠和重要的信息资源,集中反映了群众的意愿和诉求,而且促进了政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要积极支持政协开展调查研究、视察考察和咨询论证等活动,主动向政协推荐涉及全市改革发展的重大调研课题,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重要调研活动。高度重视政协参政议政成果的研究、吸收和转化,通过多种形式,积极采纳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参加政协召开的全体会议和专题议政会等。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密切政府与政协的工作联系,沟通情况,交流信息,接受监督,促进工作。要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人才聚集的优势,扩大招商引资,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促进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积极发挥政协民主决策“好参谋”和科学发展“智囊团”的作用。
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为政协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积极支持政协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政协作用,是市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市政协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解决市政协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从各个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尽管我市财力有限,但要千方百计积极支持政协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良好氛围,支持政协事业发展。
五、推进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建设人民群众满意政府
认真贯彻市委有关部署,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管理创新,全面建设法治型、服务型、责任型和效能型政府。大力改进政风,进一步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深入推行政务公开,继续办好市长公开电话,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搭建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深入实施反腐倡廉,切实防止行政权力被滥用。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继续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完善落实行政问责制,建立政府工作绩效评估制度,促进廉政、勤政、优政,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同志们,在振兴qq、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需要我们做出更加艰苦的努力。我们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支持帮助下,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埋头苦干,切实改进和加强政府工作,为我市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