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报告住建工作领导讲话参考(例文)五篇

时间:2020-11-15 12:2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报告住建工作领导讲话参考(例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报告住建工作领导讲话参考(例文)》。

第一篇: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报告住建工作领导讲话参考(例文)

奋力担当作为

决胜全面小康 为谱写 xx 更加出彩绚丽篇章做出更大贡献 ——2020 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报告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 x 届 x 次全会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 2019 年工作,分析形势任务,安排部署 2020 年工作。会前,xx 副省长专题听取了我厅工作汇报,对 2019 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和广大干部职工无私奉献、担当作为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做好今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刚才,x 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各有特色亮点,大会还印发了书面交流材料,这些好的经验做法,供同志们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 2019 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 刚刚过去的 2019 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厅党组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 xx 重要讲话和关于住房城乡建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持续打好“四张牌”、打赢“三大攻坚战”和加快 xx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部署,全力推进百城建设提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障房建设、建筑业转型、民生实事落实、“放管服”改革等工作,努力以党的建设高质量促进住房城乡建设高

质量。全年住建领域完成投资超过 1.4 万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约三分之一,房地产和建筑业税收占全省税收约三分之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一是强化政治统领,持续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落实党组(党委)中心组和机关理论学习制度,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发展合力。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深入开展“8+1”专项整治,整改落实取得实效。二是注重创新提升,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扎实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创新党建工作方法。xx 市加强建筑工地流动党员管理,xx 市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开展十大主题活动,xx 市推行“党建派遣单”制度,xx 市将“党旗插在工地上、支部建在项目上”,xx 市实施“支部在网格、党员在路上”,基层基础能力明显增强。三是严格正风肃纪,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始终把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正确运用“四种形态”,认真落实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严控廉政隐患和风险点。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专项督查,扎实推动“以案促改”常态化制度化,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全系统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日益浓厚。四是坚持典型引领,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召开全省住房公积金文明行业暨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推进会,涌现出 2019 年感动 xx 十大年度人物——xx

先进集体、省“三八红旗手”厅住房保障处 xx 等先进典型,x 个青年集体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x 名同志获得省劳动模范、x 名同志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x 个单位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状、x 个班组项目获得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评选 xx 名“最美城管人”和 xx 名“出彩物业人”,展现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的精神风采。

(二)坚持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着力构建多层次住房体系。一是因城施策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监测预警,督促指导城市落实主体责任,全省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平稳。1-11 月,全省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 xx亿元,投资额连续保持全国第五、中部第一,同比增长 x%;商品房销售 xx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x%;房屋施工面积 x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x%。xx 市“一城一策”方案通过住建部审核。xx 个省辖市、xx 示范区和 xx 个县市实现房屋网签备案数据全省联网。二是持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省争取中央财政和预算内补助资金 xx 亿元,发行棚改专项债 xx 亿元。开工棚改安置房 xx 万套、基本建成 22.77 万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完成投资 867.6 亿元。xx、xx、xx 开工量均超目标任务一半以上。三是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请省政府出台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质的指导意见,xx 个省辖市和 xx 示范区全部出台了老旧小区改造标准。全省 xx 个老旧小区、约 xx 万户纳入中央资金支持范围、争取资金 xx 亿元,已完成改造 xx 个、正在改造 xx个。xx 市“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被评为“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xx 市作为国家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挖掘社区公共资源,完善日间照料、社区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xx、xx、xx、xx 出台了既有住

宅加装电梯的指导意见,统筹推进加装电梯、水电气暖改造、城市书房建设和日间照料中心建设;xx 市将相邻老旧小区归并整合,同步改造提升。四是加快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积极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应。落实住房租赁合同网签备案制度,建成住房租赁调查和信息管理服务平台。xx 市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五是加大住房公积金对住房消费支持力度。预计全年缴存住房公积金 xx 亿元、同比增长 xx%,提取 xx 亿元、同比增长 xx%,新开户 xx 万人。xx 家管理机构全部接入全国统一数据平台,省厅对xx、xx、xx 市 x 家管理机构进行了内部审计。国家审计署对我省住房公积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开展了专项审计。六是加强公租房管理。开展国家公租房信息系统贯标工作,省辖市和 xx 示范区公租房信息系统全部上线试运行,基本实现与省政务网数据传输。政府投资公租房完成分配 xx%以上。

(三)全域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全域推进实施。省委省政府召开两次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分别观摩了 xx、xx、xx、xx 等市县百城建设提质项目。印发 2019 年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实施方案和城市“四治”专项方案。会同省委组织部举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高级研修班,对 xx 名县市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开展了专题培训,省委组织部孔昌生部长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二是加强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围绕“四篇文章”高标准谋划建设一大批民生和老城区提质项目,全省实施 xx 个、完成投资 xx 亿元。新建、改扩建城市道路xx 公里,全省 xx 处城市易涝点完成整治 xx 处,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

廊 xx 公里、形成廊体 xx 公里,有省定目标任务的 xx 个城市新建改造供热管网 xx 公里、热力站 xx 座,新增供热面积 xx 万平方米,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建成公园、街头游园 xx 个,建成绿地面积 xx 公顷,新增立体绿化 xx 万平方米。xx、xx、xx、xx 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全省共创建 xx、xx、xx3 个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和 14 个省级节水型城市。xx 市高标准完成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任务;xx 市成功举办世界月季洲际大会;xx 县将百城建设提质向集镇整治提升延伸;息县坚持老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统筹并进、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同步实施,城市品质显著提升;xx 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xx、xx、xx 镇等24 个市县镇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城镇),全省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数量位居全国首位。xx 等 x 个县市和 xx 县 xx乡等 x 个乡镇、社区创建“十三五”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县市、村镇。三是创新融资方式,强化资金保障。召开投融资专题培训会、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投融资洽谈会,现场签约项目 xx 个、投资额 xx 亿元。x家金融机构向百城建设提质项目放款 xx 亿元,纳入省财政 PPP 项目库xx 个,落地 xx 个、总投资 xx 亿元。四是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确认公布历史建筑 xx 处,会同省文物局提请省政府公布第二批 xx 个历史文化街区。xx、xx、xx 开展省级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xx 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过省政府审批,xx 市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修复整治规划通过专家审查。

(四)发挥职责作用,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积极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配合省信访联席办推进房地产领域信访突出问题化解攻坚专项行动,全省纳入化解攻坚范围的 xx 个问题楼盘已化解 xx 个、化解率 xx%,涉及问题楼盘信访量同比下降 xx%,各市县按期完成“双xx%”的工作目标,全系统 xx 个单位和 xx 个人获省信访联席办表彰。xx、xx、xx、xx、xx 等城市结合实际出台配套政策,推进问题楼盘化解。开展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整治,取缔“黑中介”xx 家,查处规范 xx 家。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有效化解房屋征收领域矛盾纠纷。xx、xx、xx、xx、xx 等市县开展房地产市场集中治理。将棚改逾期回迁列入主题教育整改台账和年度责任目标,全省累计完成整改项目 xx 个、xx 万套,整改率达 xx%,xx、xx、xx、xx 提前完成整改任务。按照“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原则,持续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承发包、工程质量安全、渣土清运、住房公积金骗提等专项整治,得到中央督导组、住建部充分肯定。二是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发挥省农村危房改造清零行动指挥部作用,大力推进 4 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清零。2019 年国家下达我省改造任务 xx 万户、完成 xx万户,存量危房提前清零。住建部、国务院扶贫办在 xx 市召开全国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对我省工作予以肯定。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和黄河滩区迁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质量安全总体可控。三是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省控尘办牵头作用,制定“散尘”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修订扬尘污染防治标准,会同交通、水利等部门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建设工程豁免工序,正按程序报批。根据通报,全省 PM10、PM2.5 浓度均超额完成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省辖市、直管县市主次干道达到“双 10”标准,县级城市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 100%。xx、xx、xx、xx、xx、xx 等城市强化“以克论净”,提升城市清洁水平。全省 xx 万户餐饮服务单位

油烟净化设施安装率稳定在 98%以上、达标排放率达 xx%,xx、xx、xx等全面启动餐饮油烟在线监控平台建设,大型餐饮服务单位监控联网xx 家。省辖市、xx 示范区建成区 xx 处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xx 处,县市xx 处基本消除 xx 处。全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能力超过 xx 万吨,省辖市、xx 示范区资源化利用 xx 万吨,利用率达 xx%。

(五)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一是持续强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省委省政府连续两年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列入民生实事,到 2019 年底,全省 xx 个涉农县(市、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部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基本建成“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的治理体系。累计清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xx 处。xx、xx 等 x 个国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市开展了试点工作。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在 xx 召开。二是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新增xx 个中国传统村落,全省累计中国传统村落 xx 个、省级传统村落 xx个,xx 个传统村落获得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xx、xx、xx 等地积极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模式,xx 市建立省市县三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新县田铺大湾、光山县东岳村并作出重要指示。三是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确定长垣、温县、禹州、上蔡、台前和xx 市作为农房建设试点,试点县市和 xx 等市编制农房建设图集,推广宜居型农房。加强农房抗震改造,编制新建农房抗震设防等技术导则,2019 年中央下达我省农房抗震改造 xx 万户、补助资金 x 亿元。四是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确定 xx 个村组为我省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在住建部专家团队指导下,光山县着力打造 4 个共同缔造示范村、成效显现。

(六)全面加强城市治理,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一是统筹推进城市垃圾治理。大力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国家试点 xx 市完成分类近xx 万户、覆盖率 xx%,xx 区建成分类收运处理体系。省级试点 xx、xx、xx、xx4 市完成分类 33 万户,超额完成试点任务。全省 xx 个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完成提标改造,实现达标排放、规范运行。x 个市县初步建立餐厨废弃物收运管理体系。新建成 xx 个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日处理能力 xx 吨。二是提升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能力。全省建成南水北调配套水厂 xx 座、年供水能力 xx 亿吨。全省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 xx 座,年处理污水 xx 亿吨,削减 COD xx 吨,城市和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xx%和 xx%。xx 个市县建成污泥处置设施,日处置能力 xx 吨。三是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各市县数字城管平台平稳运行,xx 个省辖市与所属县市基本实现互联互通,通过平台解决城市管理问题 xx 多万件,住建部专期刊发我省成效做法,xx 市被确定为全国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试点城市。xx、xx 以“路长制”为抓手,推进城市“序化、洁化、绿化、亮化”;xx 市实行“三级管理、五级网格”管理模式;xx、xx 示范区以数字城管推动城市管理提质增效。全省城管执法队伍以“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打造人民满意城管”三年行动为抓手,加强能力建设,队伍素质形象明显提升。xx市城管局、息县城管局、xx 市城管执法支队等单位受到住建部表彰。以城镇燃气、供热、城市供排水、城市桥梁、公园游园为重点,开展市政公用设施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治理,隐患整改率 xx%以上。推进城市供水、燃气和供热行业服务便民化,全面推行移动支付、网上办事。四是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研究起草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

法和物业承接查验办法,探索人民调解与行政、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工作机制。xx、xx、巩义等市县以党建为引领,着力解决社区治理和物业服务的难点痛点堵点;xx、xx 等市县创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动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有效融合;xx 市出台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简化办事程序,提高使用效率。全省新成立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 xx 家、比 2018 年增长 1 倍多。五是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实施《xx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推动《xx 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立法。对 xx 个监管事项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省厅受理投诉举报 xx 件,办理行政复议 xx 件。各市县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大力宣传城市治理等法规政策。省厅被省政府和省普法领导小组表彰为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

(七)大力调 整优化结构,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预计 2019 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达到 x 万亿元、同比增长 xx%。一是大力推进建筑企业改革攻坚。按照省政府重点产业转型发展部署,大力实施企业改革、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等五大攻坚行动。引导企业加快股权分配制度改革;大力开拓外埠市场,组织建筑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介,林州市在北京召开建筑企业推介会;优化资质资格管理,对具备一项特级和两项一级资质的重点培育企业,赋予其他专业类别二级总承包资质;xx 家省重点培育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同比增速 xx%,x 家企业晋升施工特级总包资质;推广工程担保和劳务实名制,开展根治农民工欠薪专项行动,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投诉 xx 起、xx 亿元。xx市实施总部经济战略,奖励建筑企业近xx 万元。二是推动建筑产业工

人队伍培育和人才培养。在固始、长垣、林州、xx4 个县市和重点培育企业开展试点,注册专业作业企业 xx 余家,培训建筑产业工人约xx 人。组织 xx 个工种的省级竞赛活动、数量为历年之最,xx 名职工获 xx 省建设劳动奖章荣誉称号,xx 名职工获全系统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三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入库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 xx 个、超xx 万平方米,xx、xx、xx 走在全省前列。xx、xx、xx、xx 获批国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试点,xx、xx、禹州和 20 家企业列入省级示范,临颍县获住建部表扬。四是着力提升建筑能效。全省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 100%,新建居住建筑执行“65%+”、公共建筑执行“65%”节能标准,x 个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率先执行“75%”节能标准,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过 45%。在中部地区率先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xx 市确定 x 个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xx、xx、xx 开展农村联片低能耗农房试点。全省实施城镇既有建筑、既有农房节能改造 xx万平方米和 xx 万平方米,xx 市改造量居全省第一。住建部推广我省农村清洁取暖能效提升经验。五是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工程质量安全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7 家建筑施工企业被评为省级标杆示范单位。推广质量安全管理手册制度,强化对易地扶贫搬迁、黄河滩区迁建、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规范“中州杯”评审管理制度,2018 和 2019 年度有 xx 项工程荣获“鲁班奖”、210 项工程荣获“中州杯”。六是推动勘察设计行业转型发展和标准定额优化服务。xx 家勘察设计单位和 xx 个项目列入全过程咨询服务试点,31 家特级施工总承包企业获得建筑设计甲级资

质。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发布标准定额 28 项,废止 1 项。出台加强建筑材料计价风险管控的指导意见,建成工程造价大数据监测平台,开展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用评价。xx、xx 实现数字化审图。

(八)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全行业发展活力。一是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厅本级 19 项审批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企业资质审批、二级执业师注册管理等事项全部实现电子证照化,多数审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三分之一事项实现“零跑腿”。建筑企业、工程造价咨询资质在全国率先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推进全系统审批服务事项“一条线”,优化审批流程,水气暖报装时限分别压减至 7、9、10 个工作日以内,住房公积金业务网上可办率 80%以上,“一网通办”“零跑腿”办结率超过 60%。二是强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发挥牵头作用,按照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目标加压推进,xx 个省辖市和 xx 示范区建成并逐步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制定审批事项清单和审批流程图,全部实现审批时限压减至 100 个工作日以内的目标。开发建设三级联动监管平台,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在xx 政务服务网打造“豫快开工”特色专栏,率先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管系统与国家平台对接,办件量居全国前列,住建部给予充分肯定。xx 市大力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双流程”并联审批,受到国务院办公厅关注;xx 市加强审批联合督导服务和 xx 自贸区 xx 片区基于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防控点联合监管两项改革经验,住建部要求在全国复制推广。

2019 年根据机构改革要求,全面承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职责,全系统通力合作,完成郑万、郑阜、商合杭高铁消防验收,沿

线市县完成高铁站房消防验收,有力保障了三条高铁顺利开通。根据国家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批示,扎实开展并基本完成高铁沿线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另外,成立审计整改专班,2018 年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率达到 96%。省厅严肃认真接受省委巡视,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xx 件,开展城市景观亮化专项整治,加强国家安全、平安建设和信访稳定工作,为迎大庆保平安做出了贡献。

同志们,这些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长期以来戮力同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正确认识住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重大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国家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我国仍处于全球最大规模的城镇化时期,人口、资源等要素在全球全国范围内加速流动、优化配置,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比较明显,特大城市发展优势不断增强,xx 等大城市发展势头较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的思路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中央要求全面取消户籍限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同常住人口挂钩机制,由常住地供给。我省城镇化率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4 个百分点、潜力巨大,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仍处于城镇化加速提质、大有可为的关键窗口期,必须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积极蓄势谋势,发挥我省比较优势,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调研 xx 发表的重要讲话,要求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文化繁荣兴盛,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任务都与住建工作密切相关。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韩正副总理在住建部召开座谈会上强调,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要紧紧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完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着力解决新市民、年轻群体的住房困难;要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做好老旧小区改造,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去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对今年工作做了具体部署。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顺应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的新趋势,大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竞争力,集中力量做强 xx、xx“双引擎”,增强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持续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加快构建以 xx 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中央和省委的重

大决策部署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城镇化和城乡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2019 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3.2%、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低;通过持续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县级城市和省辖市老城区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但城市建设体系化程度不高,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历史文化保护不系统不全面,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管控不够有力,城市文化特色不明显;住房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尚不牢固;建筑业转型任务艰巨,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村庄和农房建设缺乏有效管理和风貌特色,小城镇发展活力不足,镇区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等。

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住建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遵循发展规律,认清形势任务,抢抓重大机遇,奋力担当作为,努力为决胜全面小康、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三、今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做好今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以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住建领域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决胜全面小康、谱写新时代 xx 更加出彩绚丽篇章做出积极贡献。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以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速提质。遵循经济规律,增强中心城市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完善现代城镇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突出中心城市带动。始终扭住 xx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个龙头,指导支持 xx 市对标一线城市和国际标准,全面提升城市设计和建设管理水平,推进 xx 大都市区建设,加快打造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落实支持 xx 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指导支持 xx 市以国际化视野和标准设计建设管理城市,擦亮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品牌,加快 xx 都市圈建设,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指导支持有条件的城市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支持省际交界地区增强承载力吸引力,变区划边缘为区域枢纽、开放前沿。按照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公园城市等理念,指导 xx、xx、xx 等城市率先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二是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省厅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做好考核评估。各市县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四篇文章”,推进城市“四治”,统筹新区开发和老城区有机更新。强化城市设计和“城市双修”,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和更新改造专项行动,加快垃圾分类、污水处理、海绵城市、城市停车场、市政管网等设施建设,系统更新主次道路、背街小巷、老市

场等,注重微改造和功能修补,做好建筑密度的减法和公共服务、公共空间、公共设施的加法。大力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各市县要抓紧编制改造计划和实施方案,积极探索改造模式,2019 年中央补助资金支持的老旧小区 6 月底前要完成改造;2020 年中央补助资金支持的老旧小区 6 月底前要实质性开工。试点打造一批“完整社区”,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立完整的社区环境体系、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增强居民归属感认同感。三是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借鉴浙江等省经验,坚持规划设计引领、试点先行、分类推动,以县城建成区以外乡镇政府驻地为主要对象,以驻地建成区为重点,开展以整治环境卫生、城镇秩序、乡容镇貌,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切实解决小城镇“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的战略节点作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鼓励沿黄城市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率先推进。四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要求,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体系,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修编指导,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历史建筑确定和保护利用,加强建筑设计,繁荣设计创作,延续历史文脉。研究大运河、长城和长征三大国家公园建设相关政策,挖掘沿线城镇乡村文化资源,争取国家资金和项目支持。沿黄城市要将城市建设风貌与黄河文化深度融合,讲好中华文化、xx 故事,提升城市软实力。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情况检查检视,对保护不力的地方要限期整改、直至取消名称。春节后省政府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

(二)坚持“稳”字当头,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一是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按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认真做好房地产调控“一城一策”,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运行监测体系,开展监测预警和考核评价,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完善供应主体多元、经营服务规范、租赁关系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xx 市要发挥试点作用,多渠道筹集租赁房源,促进专业化、机构化租赁企业发展;xx、xx、xx 等城市要积极申报国家试点,大力发展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二是持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全省开工棚改安置房 15 万套、基本建成 17 万套。各级棚改主管部门要主动协调建设项目和财政部门,提前做好棚改专项债发行前期工作,探索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持续开展棚改逾期回迁问题专项整治,年底前要基本清零。加快全国公租房信息系统贯标工作,xx、xx、xx 等城市要加快新增公租房建设。xx 市要抓好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三是强化住房公积金监管。继续扩大受益范围,支持缴存职工基本住房消费。强化资金风险管控,做好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推进风险隐患排查常态化。

(三)持续聚焦聚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一是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今年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决胜之年,全国扶贫工作会议要求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国家将对贫困人口规模超过 10 万人的省份进行常态化督导,我省还有 35 万人口的脱贫任务。明年后扶贫工作重心将从绝对贫困攻坚转到相对贫困的日常帮扶,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脱贫工作。各级住建部门要聚焦聚力,加强动态管理,完成新增1.35 万户 4 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定期开展

脱贫户住房安全“回头看”,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应改尽改。推动危房改造与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等有效衔接,提升危房改造质量和群众生活品质。继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和黄河滩区迁建工程质量监管后续服务保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二是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以解决生活污水直排、提高城镇防涝水平和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为重点,加快补齐城中村、老城区、城乡结合部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雨污管网全覆盖,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排涝能力。加快建设污泥处理设施,取缔非法污泥堆放点,年底前所有市县力争建成规范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严格执行污泥转运“联单制”,强化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监管。省辖市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实现“长治久清”,其余县市建成区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大力推进城市集中供暖,沿黄城市建成区要率先实现集中供暖全覆盖,对于热源紧张或供热管网无法覆盖的区域,因地制宜推广地热能、电驱动热泵、工业余热、电蓄热等分布式集中供暖技术,积极探索 PPP、特许经营等模式,支持能源、市政等大型企业进入供暖市场,支持多源联通,增加热源供给,提高能源效率。严格实施精准治尘,坚持铁心铁面铁腕,狠抓施工扬尘治理、城市清洁行动和渣土清运,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和餐饮油烟达标排放。实施新版《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标准》,逐步解决不可降解防尘网对土壤及环境二次污染等问题。发布实施《进一步明确重污染天气管控期间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有关问题的通知》,严格分类施策、精准管控和依法监管,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认真落实管控要求、达到“六个百分之百”扬尘防治标准、无土石方

作业的房屋建筑、市政道路等工程项目可继续施工,对守法记录良好的企业减少监管频次,要对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进行通报,并建立投诉机制。三是积极防范和化解风险。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继续开展问题楼盘信访突出问题化解攻坚行动,延长政策窗口期。有关市县要用足用活政策,多措并举、分类突破,打好组合拳,依法依规处置,建立长效预防机制,力争今年底基本清零。坚持长效常治,持续推进建筑工程、房地产市场、城市管理等领域专项整治,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

(四)创新城市治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一是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水平。围绕群众关注的供水、供气、供热、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推进韧性城市和安全城市建设,强化防灾抗灾和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城市安全监管责任制,强化危险源监控,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按照住建部要求,开展城市体检,有条件的城市要争取开展“美丽城市”建设国家试点。二是提高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推行城市管理网格化、路(街)长制等责任制。以标准制度建设为重点,夯实城市治理制度基础,抓紧制定一批适应城市管理需要的操作、管理和评价标准。开展城市管理大提升行动,整治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停车场管理、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建设一批“达标街道”。推动城市管理向基层延伸,以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居民区为重点,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三是提高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拓展数字城管平台功能,向智慧城管和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升级转化,全面形成“城市运行一网

统管”,逐步实现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等功能整合。制定智慧城管导则和智慧城管系统建设标准规范。xx 等城市要积极推进 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四是开展城市照明景观亮化排查整治。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下发通知,要求整治景观亮化过度化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问题。各级住建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城市景观亮化规划面积过大、造价过高、大体量假山跌瀑、人造水系、党政机关办公楼高标准亮化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稳妥有序抓好整治。对已建成项目要复核建设手续、科学评估,从实际出发抓好整治;对正在建设的项目要加强审视论证,发现问题该改的要改、该停的要停;对已批待建项目要重新审核,属于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要立即叫停。重点解决城市道路、背街小巷、立交桥下等功能基础照明“盲区”问题,补齐城市照明短板。五是提升执法队伍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明晰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职责。持续推进“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打造人民满意城管”三年行动,围绕 2020 年“执法服务提升年”主题,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提升社会认可度和群众满意度。六是创新物业服务管理。推动落实《物业管理条例》,推进社区物业全覆盖。严格落实物业承接查验制度,推进物业服务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引导物业服务企业依法依规、诚信履约。推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立法,着力解决资金使用难、表决难、监管难、增值难。按照共同缔造理念,创新培育业主主导型物业管理新模式,探索建立“党建+社区+物业+行业组织+司法”等社区治理机制,构建共谋共商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五)坚持绿色发展,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结合“四水同治”,以创建节水型城市、海绵城市、园林城市等为抓手,加快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加强雨水收集利用,降低地表径流系数,推动“工程治水”向“生态治水”转变。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 10%以内,设区城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城市、县城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面积分别达到 20%、10%以上。推进智慧园林系统试点建设,今年实现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全覆盖,指导培育一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城镇)。加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完成省辖市绿道规划编制和市县规划区绿线划定,初步形成城市绿色慢行体系。推动城市新区和老城区均衡配置绿地资源,加快小游园、街头绿地、屋顶和立体绿化,新增城市绿地面积 5000 公顷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 35.9%,完成屋顶和立体绿化 43 万平方米以上、城市绿色廊道 500 公里以上。二是统筹推进城乡垃圾治理。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按照国家要求和我省实际,2020 年 xx市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2 年各省辖市和 xx 示范区至少有 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2024 年省辖市和 xx 示范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运行。今年,要制定实施 xx 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意见,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xx 市完成国家试点任务,其他设区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5 个国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试点要覆盖所有乡镇及 80%以上行政村,启动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今年再开工建设 12

个项目、焚烧处理能力达到 3.2 万吨/日以上,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50%以上,鼓励沿黄城市率先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统筹推进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各市县要按照区域统筹原则建成投用餐厨废弃物收运体系和处理设施,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今年底基本实现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和 90%以上自然村组,到 2022 年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并实现稳定运行。全部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清理整治任务。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迎接国家验收准备。持续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省辖市、xx 市示范区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 70%以上。三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立法,引导新建、改扩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和运营,全省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 50%,鼓励沿黄城市规划区新建建筑率先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贯彻落实三部委《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推动建立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扩大绿色建材应用范围和规模;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因地制宜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以“清洁供、节约用、可持续”为目标,开展农村低能耗农房连片试点示范。

(六)以保护提升传统村落和加强农房建设管理为重点,建设美丽乡村。一是实施传统村落保护提升三年行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的指示要求,发挥我省传统村落数量众多、文化资源丰厚等优势,组织开展传统村落保护提升三年行动,完善传统村落名录,强化规划引导,拓展利用方式,重点打造豫西北太行山、豫中环嵩山、豫南大别山伏牛山

三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加大农房建设管理力度。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造质量,推动低能耗农房、绿色农房、装配式钢结构等新型农房建设,推进落实农房建设管理机制。探索开展农村既有住房特别是传统民居改造提升,保护传统民居外部风貌,提升其内部居住环境。印发农房抗震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至少 xx 万户农房抗震改造任务。三是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发动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积极打造光山县共同缔造试点县和 x 个示范村,指导 xx 个试点村落实落细共同缔造理念。

(七)推动建筑业加快转型,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全年建筑业总产值力争实现 xx 万亿元、增长 8%左右,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比达20%。一是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持续抓好建筑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建造方式改革,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因地制宜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推动装配式装修,完善技术体系,开展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及产业基地评估,推进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城市试点建设,鼓励农村地区推广轻钢结构、混合结构装配式建筑,拓展装配式构配件在市政、交通、水利等领域推广应用。开展装配式建筑扶持政策执行情况“回头看”。探索建立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培养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改革工程项目组织方式,出台加快工程总承包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行工程总承包,推广全过程工程咨询,在民用建筑中推进建筑师负责制。探索建立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机制,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探索实施工程设计、审图、施工管理、交付全过程数字化,加快 BIM 等技术应用,提升信息化水平。改革建筑劳务

用工制度,创新建筑工人培训鉴定方式,落实企业培训主体责任,鼓励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打造建筑产业工人孵化平台。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引导大型建筑施工、设计企业联合重组,做大做强 xx建筑业领军品牌。引导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大力发展专业作业企业,打造 xx 特色专业品牌。引导各地支持本土企业参与省内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继续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xx 建筑企业推介会。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出台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实施办法和信用主体评价标准,推进《xx 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修订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贯工作。二是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以贯彻《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和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为抓手,推进标准化管理,做好示范工程引领,坚决杜绝重大事故发生,实现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强化工程参建各方质量安全责任,加大对施工安全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处罚力度。推广建筑施工现场监管平台,抓好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民生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切实处理好扬尘防控与工程质量安全提升的关系。大力开展“中州杯”和“鲁班奖”创建,持续打造精品工程。三是建立完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政策体系。研究完善将建设工程消防审验纳入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的配套政策,建设审验审批监管平台,组织开展技术培训,规范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

(八)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和营商环境。一是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从方便市场主体和群众出发,提升“一网通办”便利度,推进数据资源共享,促进便民服务事项实现异地办、掌上办。大力推广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依托“互联网+监管”,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优化水气暖报装服务水平,年底前住房公积金业务“零跑腿”办结率达到 70%以上。根据省委深改委要求,部分省级审批权限下放 xx 市,支持 xx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二是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目标,对标国内一流标准,做深做细“一张蓝图”“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全面建成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确保完成改革任务。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完善功能模块,提升智能化水平,实现“真连真通真办”。发挥“抓两头带中间”作用,以市带县,推动市县改革同步,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

面对决胜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重任,面临激发潜力优势、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速提质的关键时期,面向人民群众对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城市治理等美好生活期待,住建系统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王国生书记强调,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越是形势严峻,越要坚定信心、保持清醒;越是决胜时刻,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足;越是转型关口,越要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越是竞争激烈,越要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全系统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治理体系,锤炼过硬本领,汇聚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对党绝对忠诚。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论述、讲话、指示、批示作为党组(党委)、基层党组织会议第一重要议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 xx 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关于住房城乡建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第二篇: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领导介绍

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领导介绍

姓名:周金良。

职务:南京市住建委主任、工委书记。

简历:男,汉族,江苏常州人。1962年8月出生,1981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江苏省委党校区域经济学专业毕业),中共党员。历任南京钟山水泥厂副主任,南京市建委副处长、处长、处长兼市城建控股公司总经理,南京市建委主任助理、副主任、工委委员,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城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南京市建委主任兼城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南京市建委主任、工委副书记兼城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南京市住建委主任、工委副书记兼城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南京市住建委主任、工委副书记,现任南京市住建委主任、工委书记。

工作分工:主持住建委、住建工委全面工作。

姓名:郭宏定。

职务:南京市住建工委专职副书记(正局)

简历:男,汉族,江苏高邮人。1961年11月出生,1985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博士生学位(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毕业),中共党员。历任东南大学辅导员、教师、招生办主任、学生处副处长、人事处处长、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南京市建委主任助理、副主任、工委委员,南京市房产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副书记、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局长。现任南京市委住建工委专职副书记(正局)。

工作分工:负责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党建、人才、统战、社团、民族宗教、创业和再就业等工作;负责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精神文明、新闻宣传、文明创建、工会、妇女和共青团等工作;负责系统政风行风、委机关党建和作风建设、委信息化建设、“智慧南京”创建等工作;协助主任、书记做好干部、人事及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建设等工作;负责建设类中专学历和职工技能培训教育;负责市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

分管组织人事处、宣传教育处(团工委)、机关党委、《现代城市研究》编辑部、市城建中等专业学校(市城市建设培训中心)、市建筑职工大学、电子政务信息中心、新闻中心。

姓名:赵正嘉。

职务: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

简历:男,汉族,江苏兴化人。1960年3月出生,1978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南京工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历任江苏省泗洪县穿城公社知青,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试验员、301工程处技术负责人、第一分公司经理,南京市三建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总经理,南京市建筑工程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党委委员)、副局长(党委委员),现任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

工作分工:负责工程概算审查、城市道路、隧桥、停车设施等项目的建设管理、方案论证、初步设计方案审查、建设过程协调、竣工验收和移交工作;负责项目前期储备、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联系机场、铁路、电力、交通、消防等建设项目;参与南部新城开发建设管委会工作。

分管工程概算审查管理处、城市建设处、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市城市建设项目储备管理办公室。

姓名:徐巍。

职务: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河西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

简历:男,汉族,江苏沙洲人,1958年5月出生,1975年1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南京工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中共党员。历任江苏省沙洲县南沙水泥厂职工,南京市建委主任科员、副处长、办公室副主任兼南京百市发展总公司总经理、处长,南京市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河西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河西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现任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南京河西新城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副主任、南京青奥(亚青)组委青奥村部部长。

工作分工:参与河西开发建设管委会工作。

姓名:丁恒才。

职务: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

简历:男,汉族,江苏江都人,1959年7月出生,1975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东南大学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中共党员。历任航空兵某部飞行员、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南京市建邺区政府办公室科长,南京市建邺区城镇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南京市建邺区城建局副局长、局长,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南京市建筑工程局副局长,现任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

工作分工:负责住房和城乡建设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规范性文件制订和行政执法监督管理;负责城乡统筹、村镇建设、农村帮扶等工作;牵头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改革工作;参与下关滨江开发改造指挥部工作。

分管政策法规处、村镇建设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执法总队。

姓名:吴春华。

职务: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

简历:男,汉族,江西瑞昌人。1963年3月出生,1984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江苏省委党校区域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专业毕业),中共党员。历任南京市政府参事室秘书、办公厅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调研员、处长,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工委委员,现任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

工作分工:负责建筑市场监管、建筑行业管理、民工权益保障管理和清欠、建设工程社会保障费征收管理、委诚信体系建设、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等工作;负责房地产开发管理、对外经济联络、项目招商、区域合作、对口联系支援与扶贫等工作;参与土地储备和出让、青奥场馆改造建设等工作。

分管建筑市场监管处(建筑业发展处)、房地产开发管理处、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市城市建设新闻信息中心)、市建筑安装管理处(市建筑工程分包管理服务中心)、市建筑业施工人员服务管理中心。

姓名:汪熙。

职务: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

简历:男,汉族,上海市人。1963年10月出生,1985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南京金陵职业大学园林专业毕业),中共党员。历任南京市园林设计研究所干部,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干部,南京市红山公园副主任,南京市建委干部、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城建处副处长(期间:挂职担任雨花台区建设局副局长)、主任助理兼城建处处长,南京市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现任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

工作分工:负责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经济开发园区协调服务;负责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和督查推进、建筑节能、科研和勘察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查、抗震减灾、科技创新、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近现代建筑保护和利用、建设和建筑工程系列职称评审等工作;协调勘察设计系统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参与城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指挥部工作。

分管建筑节能与科研设计处(抗震办)、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处、市建筑节能管理中心(市建筑材料市场管理中心)、市建设施工图设计审查管理中心。

姓名:刘刚。

职务: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

简历:男,汉族,江苏南京人,1962年1月出生,1983年10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同济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毕业),中共党员。历任南京市设计院干部,南京市地铁筹建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南京市建委基本建设处副处长、科研设计处处长,南京市建委主任助理、科研设计处处长,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副局长,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副巡视员(南部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南部新城开发建设管委会副主任,现任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

工作分工:负责住房和城乡建设政策研究、公用事业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安全生产和保障供应工作;负责城市市政公用管网数字化建设工作;负责老干部、关心下一代、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工作;协调处理城建改革改制工作;协助丁恒才副主任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改革工作;参与南部新城开发建设管委会工作;参与麒麟科技创新园(生态科技城)开发建设管委会。

分管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室、公用事业处、市供水节水管理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执法总队供水节水执法支队)、市燃气管理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执法总队燃气执法支队)、分管离退休干部处。

姓名:李真。

职务: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局长。

简历:女,汉族,江苏南京人,1962年2月出生,1982年12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中央党校经济学专业毕业),中共党员。历任南京市房产管理局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南京市房产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现任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局长。

工作分工:负责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工作,协助主任做好住房保障推进工作;负责房地产市场监管和产权产籍管理、房改、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公有住房出售和集资合作建房管理、保障性住房政策及分配、公房管理、落实私房政策等工作;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管理。

分管产权市场监管处、房改与住房保障处、市落实私房政策办公室、市房屋产权监理处、市房地产市场管理处(市房屋租赁管理办公室)、市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市公房管理中心。

姓名:朱家祥

职务: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

简历:男,汉族,江苏南京人。1964年12月出生,1987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河海大学岩土工程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历任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助理工程师,南京市建委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办公室主任、主任助理,现任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市委住建工委委员。

工作分工:负责城市建设中长期规划、规划、委内部审计等工作;负责城建项目管理和投资控制;负责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负责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物业资金管理等工作;负责委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财务、资产管理等工作。

分管综合计划处(审计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财务处、市城市建设费用征收处、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市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站、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姓名:高丽娟

职务:市住建纪工委书记、工委委员

简历:女,汉族,山东东阿人,1966年2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江苏省委党校法律毕业),中共党员。历任南京市浦口区妇联干事、南京市浦口区南门镇妇联主任、南京市浦口区东门镇妇联主任、团委书记、南京市浦口区泰山镇妇联主任、南京市浦口区人大办秘书、办主任助理、副主任、南京市浦口区人大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市浦口区卫生局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南京市浦口区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纪委执法监察室主任、浦口区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浦口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浦口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督查办主任、市纪委(监察局)党风廉政建设室主任、市纪委(监察局)党风廉政建设室主任,市委巡视工作联络组办公室副主任、市纪委(监察局)党风廉政建设室主任,市委巡视工作联络组办公室副主任,现任市住建纪工委书记、工委委员。

工作分工:负责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及本委的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督查、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分管纪工委、监察室。

姓名:何金雪。

职务: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

简历:男,汉族,江苏南通人。1966年10月出生,1989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历任南京市雨花台区公路管理站技术员,南京市公路管理处干部、副科长,南京市路桥工程联合总公司总经理,南京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处长,南京市市政管理处(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处长(站长),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局长助理兼处长(站长),南京市住建委主任助理兼处长(站长),现任现任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工委委员。

工作分工:负责生态环境项目建设管理;负责城市水环境、生态环境项目方案论证、建设过程协调、竣工验收和移交;负责环卫、城市园林、防汛排涝项目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联系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减排等工作;参与滨江风光带建设总指挥部工作。

分管环境建设处、市市政管理处(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姓名:魏圣德。

职务:南京市住建委巡视员。

简历:男,汉族,安徽霍邱。1956年6月出生,1976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中央党校党政管理专业毕业),中共党员。历任高射炮兵第48团战士,空军西昌场站副连职参谋、站长、政治指导员,空军六安场站正连职参谋、股长,空军大校场场站参谋长、场站站长,空军第十三飞行学院副院长,南京市建委副巡视员,南京市南部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南京市住建委副巡视员,现任南京市住建委巡视员。

工作分工:负责委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双拥、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权力阳光运行、“12345”政务服务呼叫中心有关住房和城乡建设方面的工作;协助郭宏定副书记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精神文明、新闻宣传、文明创建、文化建设、工会、妇女、共青团等工作;参与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建设指挥部工作。

分管委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权力阳光办、委“12345”政府服务呼叫平台。

姓名:梅国强。

职务:南京市住建委副巡视员。

简历:男,汉族,江苏宜兴人。1956年3月出生,1974年12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中央党校经济学专业毕业),中共党员。历任解放军某部战士、副班长、技术员、技师,助理员、参谋、副处长、副主任,南京市纪委副科级、正科级纪检监察员,南京市纪委廉政室、纠风室副处、正处级副主任,南京市纪委纠风室副局级主任,南京市委建设纪工委书记、市委建设工委委员,南京市委住建纪工委书记、市委住建工委委员,现任南京市住建委副巡视员。

工作分工:负责物业行业监督管理、旧住宅小区整治出新、房屋安全鉴定管理、白蚁防治等工作。

分管房屋和物业管理处、市房屋安全鉴定处(市房屋安全管理处)、市白蚁防治研究所(市白蚁防治管理处)、市物业管理办公室、市住建公司、市振兴公司。

姓名:张铭山。

职务:南京市住建委副巡视员。

简历:男,汉族,安徽芜湖人,1958年5月出生,1976年3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西北工业大学工业电气化专业毕业),中共党员。历任安徽芜湖“五七”干校农场知青,海军第二航空机务学校战士、教员,海军士官学校教员、实验中心副主任、讲师,海军指挥学院教研室副主任、教育处处长、研究生大队党委副书记、大队长、党委书记,南京市建工局副巡视员,现任南京市住建委副巡视员。

工作分工:负责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及本委维护稳定、综合治理等工作;负责装饰装修行业管理;协助丁恒才副主任做好下关滨江开发改造指挥部工作;协助朱家祥副主任做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等工作。

分管市装饰行业管理办公室(市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监督站)

姓名:赵书健

职务:南京市住建委副巡视员

简历:男,汉族,江苏泰兴人,1961年12月出生,1977年12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毕业),中共党员。历任江浦县插队知青、南京建材机械厂工人、南京市建材工业公司团委、组织处干事(副科)、南京市建材工业公司团委副书记(主任科员)、团委书记、办公室副主任、南京市玻璃纤维厂厂长、党支部书记、南京市墙改办副主任(正处)、南京市建设施工图审查管理中心主任、南京市房产开发服务办主任、南京市住建委征收拆迁管理处处长,现任南京市住建委副巡视员。

工作分工:负责机关办公的组织协调和对外联系;负责信访、保密、档案、政务公开等工作;负责房屋征收和拆迁管理、城建工程征收拆迁协调推进和征收拆迁费用审核等工作。

分管办公室、征收拆迁管理处、市建设工程前期费用审核中心、市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

第三篇: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冀建〔〕731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建设)局、城乡规划局、城管(公用)局、住房保障房管局、公积金管理中心,石家庄、张家口、保定市园林局,石家庄、承德、衡水市水务局:

现将《

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

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全省新型城市化进程,以建设繁荣舒适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功能、居住条件、风貌特色和管理服务水平,保重点、搞攻坚、抓专项,加快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建设,推进建筑节能和科技创新,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提高建筑业发展质量,搞好农村新民居建设和危房改造,促进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实现“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主要目标

--城市(含县城)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增幅18%以上,设区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稳定达到85%,中水回用率达到30%,同步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村镇延伸,开工一批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全省新增园林绿地5000公顷以上,省级以上园林城市和县城达到50个,力争新增省级风景名胜区10个。

--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0万套以上(按35万套安排,以国家下达计划为准),其中保障性住房15万套以上,棚户区改造住房15万套。完成国家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设区市初建成区范围内城中村全部完成房屋拆迁、村民安置和土地收储,初建成区范围内新增城中村50%启动改造。每市新创建旧住宅小区改善示范项目2个以上。主要街道景观容貌整治和旧商贸区改造全面推进。

--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完成1000万平方米,新竣工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率达到38%。加快县级市和10万人口以上县城供热计量改革,全省新增供热计量收费面积1000万平方米。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亿元。全社会建筑业完成产值4500亿元、增加值1400亿元,力争产值10-50亿元企业达到30家、50亿元以上达到10家、百亿元以上达到4家。建筑劳务输出80万人次以上。境外承包工程完成合同额增长10%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全面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完成环首都经济圈各项规划、沿海地区总体规划和冀中南城镇群规划。修编完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县(市)总体规划,做好新城(区)规划,在部分县级市开展“城乡总体规划”试点。各市完善各类技术标准和导则,出台城市风貌特色管理规定,深化公共设施、综合交通、城市水系、景观风貌、有形文化建设等专项规划。制定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激励政策。加强重要地段、重点部位城市设计,培育一批精品街区、建筑和公园。抓好城市雕塑规划建设,在各市开展雕塑创作营活动。健全政府主导、专家领衔、专业论证、公众参与、规委会审议的规划编审机制。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和沿海地区规划展馆,设市城市、环首都县年底建成规划展馆并免费开放。提升延伸数字规划,年内县级市和中心城区统筹管理的县搭建起数字规划基本框架。开展规划执法检查,继续实施“零违”行动。

(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编制实施住房保障三年安居工程规划和计划。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扩大建设规模,多渠道筹集房源。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严格落实土地、资金、税费、配建等政策,加强项目管理和工作督导,抓开工、保配套、保质量、保竣工。优化项目布局和户型设计,每市打造2-3个示范项目。在确保资金安全、满足居民购房货款的前提下,争取扩大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范围。做好配租配售监管,严格程序、严把关口,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及时足额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强化使用监督。完善数字住房保障系统,提升应用功能和效果。推进首都周边县市“人才家园”建设。

(三)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步伐。高起点搞好新城(区)开发,创新规划理念,健全标准体系,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瞄准一流、突出特色。深化城中村改造,坚持空间形态和社会形态同步改造,控制开发强度,加快新拆迁村回迁房建设,尽快启动剩余村改造。推进棚户区改造,力争三年改造完成30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棚户区。提升旧小区改善水平,对以前建成、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未列入旧城改造计划的旧住宅小区,逐个制定提升方案,年内改善1/3以上。突出老商贸区改造特色,完善

设施、加强养护、增加游憩空间,打造一批时尚精品街、休闲观光街、饮食文化街、历史风貌街等特色街区。

(四)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和服务。开展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便民设施、容貌环境、城市管理服务专项提升行动。加快“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提高道路特别是支路网密度,加快公交专用道建设,新建改造道路同步建设“综合管沟”。强化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改造升级不达标的设施,加快排水管网、中水回用、雨污分流等设施建设,推进处理设施建设向村镇延伸。加大园林城市(县城)创建力度,多措并举增加中

心城区绿量,提升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和游园建设水平,推进城区河道水体整治,办好河北省首届园博会,创建命名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大力实施“十小”便民工程,整治建设一批小街巷、小游园、过街天桥、小型停车场、小型体育设施、便民市场、社区卫生站、街巷地名标志及道路指引牌、无障碍通道、公厕等,推进便民设施进街道、进社区。深入开展违章棚亭、广告牌匾、马路市场、架空线缆专项治理,加强环卫保洁,做到主干道16小时、重要公共场所24小时保洁。升级更新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城市街道景观,既有建筑实施“穿衣戴帽换服装”改造,打造示范样板街道,开展“十佳景观大道”评选。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规范城管执法行为,健全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深化拓展数字城管和“12319”便民热线并向有条件的县(市)延伸。加强市政公用行业监管,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确保安全运行,定期开展产品和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

(五)推进建筑节能和科技创新。加快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善改造模式和技术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推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和能耗监测。深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设区市已改造和新竣工居住建筑全部按用热量收费,县级市和10万人以上县城开展试点。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开展十佳绿色建筑、十佳绿色小区评选,各市至少开工3个10万平方米以上绿色建筑示范小区项目。研究制定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重点在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沿海滩涂绿化技术、建筑垃圾资源化、建筑业实用技术等八个方面实施科技攻关。强化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使用监管,适时开展绿色建材标识工作,及时发布推广使用、限制、淘汰产品目录,强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认真落实省部合作备忘录,抓好唐山湾新城、正定新区、北戴河新区、黄骅新城4个生态示范城建设。

(六)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国家调控政策,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和引导,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强化预售行为监管,切实提高中小套型商品住房开发比例。继续优化房地产发展环境,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推进房屋产权登记办证“立等可取”。加强执法稽查,严厉打击违规开发销售、合同欺诈、虚假广告、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推行先安置、后拆迁,做好被拆迁房屋价格评估和拆迁补偿。提高物业管理工作水平,积极推进组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认真落实物业管理承接验收制度,加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监管,强化物业服务合同管理,重点解决“维修不及时、服务不到位、收费不规范”问题。

(七)提高建筑业发展质量。深入抓好行业对标和企业对标,建立企业升级激励机制,继续做大做强45家省内龙头骨干企业,指导各地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督促一级以上企业加强工法和专利技术研发,大力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创建科技示范工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省建筑企业信用综合评价统一发布平台。专项治理虚假招投标、非法转包、违法开工和工程监理不到位等问题。强化进冀企业监管。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建筑劳务实名制一卡通管理系统。认真落实建设各方主体责任,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深入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扎实开展工程勘察、施工图审查和工程检测质量专项整治,定期组织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巡查,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制定优质优价政策和国家级优秀建筑设计奖励措施,推进精品工程建设,培育一批标志性建筑(群)。深化京津冀共同建筑市场,建设蒙、川、晋共同市场,培育新的热点市场。培育发展劳务企业,搭建劳务企业与省外总包企业的对接平台。继续做好援疆工作。八)推进农村新民居规划建设。规范农村新民居规划许可、施工许可、验收备案等建设程序,推广农村新民居示范图集,分类抓好试点。支持新民居建设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结构体系。落实镇村体系规划,突出村庄规划特色,避免“排排房”布局。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省培育的省级重点镇和现状1万人以上的镇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年底前全部完成前期工作,力争30%开工建设。县级市、环首都和沿海各县及50%的其他县,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完成处理设施布点。强化县(市)主体责任,将镇乡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纳入县城统一管理。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推进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省市县均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加强与先进城市对标,完善指标体系。建立定期调度、专项验收、评估、全面考核相结合、省市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各市要细化工作方案,制订各类规划和城市设计、专项行动详细方案并报省备案。坚持突出重点、集中攻坚,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专项行动,适时开展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群众满意度调查。建立省市县三年上水平工作统计体系。

(二)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传统工作方式和方法。创新城乡规划体制,重点在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上实施延伸和拓展。创新城建投融资体制,重点壮大平台,提升融资能力和项目运作水平。创新住房保障体制,重点规范以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创新城市管理体制,重点建立协调联动的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加强课题研究,重点破解旧商贸区改造、新区开发建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河湖水系景观打造等工作中的难点。

(三)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河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修订)》《河北省燃气条例》和《河北省城镇住房保障办法》立法进程。深入开展房地产、城乡规划、公积金管理等领域的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纠正不作为和乱作为,严肃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加强行政许可案卷和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结合案例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素养。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弘扬敬业奉献、苦干实干精神,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出一流成果、创一流业绩。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和窗口建设,预防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积极做好信访矛盾化解工作。继续开展大规模、多层次干部培训,做好培训需求调查,建立培训档案,两年内对市县建设部门局长再轮训一遍。

(五)推进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深化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着力抓好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预防腐败工作。依法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抓好行业宣传工作。加大文明行业创建力度,培育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切实加强行风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

第四篇:2011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2011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一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以推动转方式调结构为目标,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突出抓好住房保障、农房建设、节能减排、产业升级,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城市管理、质量安全、依法行政水平,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保持建设事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主要计划指标:①住房保障: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2.43万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7.4万套、廉租住房1.2万户、经济适用住房8.7万套、限价商品住房3.32万套、棚户区改造11.81万户;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0.8万户。②村镇建设:完成村镇建设投资1300亿元;新建农房80万户,改造危房20万户。③城市建设:设市城市和县城完成城建投资945亿元,增长10%,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6%、85%。④房地产业: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600亿元,增长15%;商品房销售和二手房交易面积均增长5%以上;⑤建筑业:三级以上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800亿元,增长17.3%。⑥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建成节能建筑5000万平方米,占同期竣工新建民用建筑的96%以上;新型墙材生产和应用比例分别达到85%、98%。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扎实开展和谐城乡建设行动。继续落实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和省委21号文件精神,组织各市县深入扎实地开展和谐城乡建设行动,按照《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要求,组织好检查考核。构筑“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镇空间格局,完善城镇布局和形态,促进区域经济优势互补,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把中小城市、县城和中心镇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服务功能,主动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为吸纳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创造条件。加快小城镇发展,实施扩权强镇,以96个国家级重点镇、252个省级中心镇为重点,制定支持小城镇发展的资金、人才等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培育一批有一定产业基础、辐射带动能力强、特色鲜明的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和文化名镇,争取3-5年将部分镇发展成小城市。搞好“百镇示范”建设活动评选,对中心镇实行动态考核。搞好城镇化监测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的要求,科学推进迁村并点,搞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农民集中居住,加快实现农民市民化、生活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

(二)编制实施区域性、战略性规划。组织新一轮《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完成《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成果,为统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镇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依据。修改完善《黄河三角洲城镇体系规划》、《鲁南城镇带规划》,报省政府审批实施。制定《山东省海岸带规划管理办法》,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和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三)深入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抓好城市总体规划审批,力争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全部上报,由省政府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全部批复。严格规范城市总体规划调整,维护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指导各地重点编制城市综合交通、停车场、生态系统、绿地水系、景观风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急避难场所等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到2015年的城市近期建设规划。适时更新和调整完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督促各地加快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新建社区建设规划编制,提高控规覆盖质量。

(四)提高规划管理和设计水平。配合省人大做好《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立法工作。制定《山东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审批办法》、《山东省派驻城市规划督察员试行办法》,加强对规划管理的监督。继续深入开展房地产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督导有关城市上收规划管理权,在城市规划区内全部实行一书三证,对各类开发区实行统一规划管理。深入实行“阳光规划”和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公开、公正、透明、科学的规划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在所有小城镇和村庄实施规划公示制度。建立村镇建设管理系统,搞好村镇规划、农房建设备案和村镇建设数据管理。创新规划理念与方法,强化城市建设标准化意识。开展城市中心区、重点地段、交通枢纽、综合体、繁华街道等城市设计,集中打造城市新亮点。倡导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开拓城市发展新领域。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优秀建筑保护力度,提升城乡文化内涵。

(五)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城建投融资改革,精心组织好各类重点城建项目建设,带动城镇承载能力提升,促进城乡面貌改善。转变城建投资结构,重点投向道路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地下管网等“短板”设施。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切实加强城市道路、立交桥、停车场、轨道交通、公交场站等设施建设,保留和完善自行车道、人行道系统。加快实施供水、燃气、热力等老旧管线改造,降低网损漏失率,提高供应保障率。重视管线共同沟、无障碍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市供水、燃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向周边村镇延伸,逐步实现环卫、园林、供水等行业城乡发展一体化,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水平。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住房保障

(六)扩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鼓励大中企业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引导独立工矿企业通过棚户区改造,组织开展集资合作建房,纳入经济适用住房规范管理。对影响居住安全、功能不全的城市危旧房及非成套住宅(筒子楼)进行维修加固改造。将人才公寓、农民工公寓、干部与教师周转房等纳入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资平台,深入开展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引导各类企业、机构投资经营保障性住房。指导市县健全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运行程序,健全准入和退出机制。

(七)重点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将公共租赁住房作为保障性安居工程新的增长点,健全推进机制,加大建设规模,有条件的地方可与廉租住房统筹合并建设。拓宽筹资渠道,除各级财政资金外,将从土地出让净收益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提取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节余部分以及房改售房资金,用于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在完成当年廉租住房保障任务的前提下,经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可将中央补助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资金用于购买、新建、改建和租赁公共租赁住房。

(八)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以县市为重点,提高廉租住房保障收入线标准,扩大覆盖面,实现廉租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准入标准的有效衔接,具备条件的可予以并轨,使城市低收入家庭根据自身经济状况自主选择住房保障方式。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和筹集力度,提高实物配租比重。

(九)保持合理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规模。指导各市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保持合理的供应规模。引导有条件、符合政策规定的企业积极开展集资合作建房,纳入经济适用住房范围,统一规范管理。

(十)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编制2011年-2012年棚户区改造计划,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加强督导检查,确保优惠政策和资金到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垦区、林区和铁路棚户区改造。

(十一)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制定《关于加快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城镇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各类社团组织在职职工为重点,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力度,扩大归集面。进一步摸清缴交单位底数和情况,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提高公积金实缴率。进一步降低门槛,减轻贷款人负担,积极稳妥发放公积金个人贷款,支持居民基本住房需求。进一步完善公积金监管体系,加快全省公积金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健全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公积金安全。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

(十二)保质保量完成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任务。继续坚持先易后难、稳妥推进的原则,以城中村、城边村、乡镇驻地村、大企业周边村、经济强村、矿区搬迁村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村为重点,尊重农民意愿,正确把握方向,深入推进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确保完成3年任务。对已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实行备案制度。按国家六部委要求,探索建立建材下乡操作办法和工作模式,组织编制试点方案并尽快启动。把农房集中建设改造项目纳入工程建设程序,由县以上建设部门实施全过程监管,在项目选址、地质勘察、建筑设计、施工组织、建材选用、技术资料归集整理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农房建设质量安全。

(十三)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各地建立土地转换平台,搞好土地收储和出让、转让,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增减挂钩指标优先用于农村住宅、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节余土地指标留足农村发展用地。抓好村镇道路硬化和排水管网建设,积极推广应用秸秆气化、秸秆型煤、大中型沼气、节能门窗、太阳能、地源热泵等节能环保适用技术,合理布局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在有条件的重点镇规划建设工艺先进、规模适度、经济实用的污水处理设施,配置垃圾收集和运输设施,逐步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县市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系统。在距离城市建成区边缘5公里以上、人口规模超过3000人、以多层楼房为主的新型农村社区,鼓励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各级财政继续给予资金支持。推广威海经验,继续实施村庄整治。

四、坚定不移地推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

(十四)抓好建筑节能工作。做好《山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立法调研工作,修编《公用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等地方标准。以县市为重点,完善建筑节能闭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节能标准执行率和工程质量。继续抓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推进既有高能耗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服务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完善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监管机制。加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县)和示范项目管理,组织开展省级新能源应用示范项目建设,推进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和低碳社区建设。加强建筑节能工程档案收集整理,保证建筑节能效果和使用安全。搞好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和节能监测系统建设。

(十五)促进墙材革新和建筑节材。巩固“禁实”成果,加快建制镇“禁实”步伐。加强新型墙材建筑节能技术产品认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组织引导节能保温与建筑结构一体化技术、产品研发,重点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等为原料的利废新型墙材。加大新型墙材专项基金征管力度,支持新型墙材和建筑节能科研开发。

(十六)积极推进供热计量改革。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用户配合”的原则,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按照供热企业可控、住户用热可调、政府主管部门可管的要求,搭建供热计量远程调节控制技术平台,推动供热计量数字化、系统控制智能化、住户用热自主化、政府监督网络化,实现供热企业降耗、用户节费、社会节能的目的。建立健全供热计量资金筹措、产品准入、工程监管、能耗监测、收费标准等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供热计量项目建设,确保所有达到分户计量的项目实现按用热量计价收费。

(十七)提升污水和垃圾处理水平。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建设,改造提升污水处理工艺,提高管网收集能力和再生水利用水平,强化运行管理和政府监管。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年内实现“一县一场”。建立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袋装化。

(十八)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创建园林城市和人居环境奖,力争在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上实现突破。以屋顶绿化、道路和停车场绿化为重点,提高旧城区和中心城区绿化水平。鼓励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搞好节水器具推广,提升城市节水水平。推广节能照明技术,建立节能型城市照明体系。完善城市道路建设联席会商制度,推广不开挖技术,减少道路挖掘。

(十九)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加快住宅建设模式改变,抓好太阳能与住宅建筑一体化、一次性装修到位、新型住宅建筑体系和住宅部品模块化应用,推进CSI新型住宅体系应用和试点工程建设。完善《山东省住宅产业化基地管理办法》,推进国家和省级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争取3年内创建20个省级住宅产业化基地。实行《住宅品质状况表》和住宅产业化技术审查制度,全面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积极创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和A级住宅,实现每个设区城市都有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的目标。

五、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房地产业和建筑业

(二十)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支持引导房地产骨干企业向专业化、品牌化、集团化方向发展,通过联合合作、合并重组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壮大企业实力,尽快打造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房地产龙头企业。引导优秀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以及住宅部品、材料生产企业,与房地产龙头企业结成战略联盟,提高先进技术和产品集成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制定《物业条例》配套文件和服务标准,编制物业管理行业发展专项规划,扩大物业服务覆盖面,培育一批机制新、效益好、规模大、信誉佳的品牌企业。

(二十一)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贯彻落实2010年国发10号、国办发4号和鲁政发57号文件精神,搞好市场分析和调控。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重点查处未办理规划、施工、预售许可手续进行建设和预售的违法违规行为。推行市场监管、项目监管、企业监管“三位一体”的动态监管模式,实行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建设条件意见书和电子项目手册制度,严格执行新建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备案,加强预售资金监管,推行房地产开发项目综合验收制度。继续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有关子系统,实现基础信息共享,力争实现各市、县联网。建立健全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实现个人住房信息互通互查。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发布制度,提高商品住房交易透明度,引导居民理性消费。认真落实《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强对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人员的管理,维护市场秩序。

(二十二)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鼓励引导大型施工企业向关联度较高的上下游产业延伸,走科研、设计、施工一体化和投资、开发、施工一体化的路子,加快向工程项目总承包转变,成为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按照“扶专扶优扶强”的原则,调整优化建筑业企业结构,扶持发展一批经营特色明显、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专业企业,提高专业企业在全行业中的比重。加大政策引导和宣传推介力度,打造一批品牌劳务企业。注重与铁路、水利、交通等部门的沟通,加强在轨道交通、公路、铁路、机场、码头等工程项目中的合作,引导企业参与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鼓励大型优势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和高技术含量的工程施工领域,提升高端建筑市场施工能力。加速拓展高端和外埠市场,巩固省内市场,扩大沿海发达地区市场,抢占东北、新疆等潜力市场,站稳东南亚、中东等传统境外市场,加大非洲、南美洲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

(二十三)强化工程建设管理。落实《山东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围绕“建大院、出大师、创大作”的发展目标,规范勘察设计市场,打造诚信行业,繁荣建筑创作,提高勘察设计质量和水平。研究制定《山东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办法》,加强招投标监管,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有形市场。推行远程异地评标,探索建立统一的招投标网络监管平台。加快工程建设标准化进程,加强工程建设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研究制定《山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计价管理,完善控制价和竣工结算价备案管理制度。强化工程质量管理,深入推进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和分户验收制度,逐步消除影响住宅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的质量缺陷和隐患,推出一批质量样板工程。全面推行责任到人、记录在案、问题追偿的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质量安全监督等各个环节的所有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一一记录到工程档案中,一旦发生质量问题、进行责任追究时,由单位和个人双重赔偿,问题严重的实行建筑行业终身禁入。优化监理行业组织结构,规范监理行为,提高监理质量和水平。制定工程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在政府投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中全面推行项目管理制度。强化建设工业产品备案管理和市场监管,开展建机类产品节能认定,扶持骨干企业发展。加强建筑劳保金收缴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建设行业中介机构监督管理,倡导诚信服务,提高质量和水平。

六、坚定不移地抓好以数字化为核心的城市管理(二十四)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落实《山东省城镇容貌与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推进城市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快12319热线建设步伐,争取所有设市城市全部开通。推广数字化城管模式,沿海设区城市2011年建成,内陆设区城市2012年建成,县级市2013年建成。以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广告整治等为重点,组织开展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实现铁路沿线500米可视范围内景观面貌明显好转。编制实施城市市区摊点设置导则,规范各类摊点、户外广告设置和管理,实现便民利民、整洁有序。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倡导以民为本、服务优先的城管理念,开展“和谐城管”创建活动。

(二十五)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制,重点抓好供水、城市桥梁、垃圾处理等重要行业应急预案的贯彻落实,提高应急处理水平。抓好城市防汛,加快防洪排水工程建设,完善非工程措施,确保汛期安全。以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归集和查询利用为核心,抓紧建立管线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实施地下管线综合普查和信息化建设,从根本上减少因情况不明、野蛮施工造成的各类管线安全事故。贯彻国务院《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确保燃气安全。抓好供热用煤采购调运、天然气气源争取及供气计划落实,保障冬季城市供热、供气正常运行。贯彻实施《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强供水管网更新和维护,搞好水厂升级改造,改善供水水质,确保供水安全。开展城市桥梁信息普查,建立完善城市桥梁信息管理系统,保证桥梁设施安全。抓好抗震设防,组织编制山东半岛城市群及郯庐断裂带综合防御体系规划。抓好公园和景区安全管理,确保游览场所和游乐设施安全。遇有雨雪冰冻天气及时处置积雪和覆冰,保障城市道路桥梁安全畅通。

(二十六)提高市政公用事业运营效率。加强市政公用行业运行监管,制定监管程序、标准和措施,建立完善监管体系和工作机制。继续实行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推进行业政务公开、服务公开,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维护管养,提高市政设施完好率。加快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步伐,建立健全风景区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监测监控手段,推进风景名胜区严格保护和永续利用。

七、坚定不移地加强党风廉政、精神文明、依法行政、行业作风和人才队伍建设

(二十七)加强党风廉政和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廉政勤政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监督,大力推进科技防腐,积极施行电子监察。深入开展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治理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严肃查处腐败案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制度性漏洞。继续组织高端业务讲座,推动学习型行业建设。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抓好创先争优活动,选树一批行业典型。深入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健全完善精神文明竞争淘汰机制,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和质量。推进企业文化、行政文化和行业文化建设,抓好行政服务品牌建设。围绕“执政为民”的主题,完善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做好政风行风热线上线工作,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进一步提升建设系统的社会形象。

(二十八)提高依法行政和对外开放水平。落实“三定一保”立法责任制,确保完成立法计划。启动“五五”依法行政和“六五”普法工作,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全面推行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建设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力度。强化行政监督,严格执行《行政复议法》和省实施条例,认真受理各类行政复议申请,及时撤销、变更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推进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规范运作程序,增加公开内容,增强工作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

(二十九)推进建设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科技兴业,组织实施“12223”工程,组织好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评选,提高建设科技创新能力。以建设类骨干企业省级技术中心为依托,以重点工程和大型项目为载体,加快在核心和关键领域技术创新。以先进成熟适用技术为重点,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打造绿色建筑、精品工程。继续实施“阳光工程”、“温暖工程”,开展大规模农民工培训。加强建设执业资格执法监督,推进注册管理信息化,完善建设执业师信用档案,改进和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建设执业师业务水平和执业能力。积极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实施好利用世行、亚行贷款的城建环保项目,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智力,抓好对外招商引资和赴外技术培训。

(三十)维护行业安全稳定。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模式,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变分散监管为集中监管,继续开展省建设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安康杯”竞赛和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活动,推动安全形势稳定好转。把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城乡结合部的工程项目纳入统一管理,坚决消除质量安全监管盲区。严格进行外墙外保温、装饰装修材料阻燃性能检验检测,严格执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严防建筑火灾。合理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依法强化拆迁管理,坚持先补偿安置后实施拆迁,继续推行“四合法两到位”,加大拆迁信访集中处理力度,化解拆迁信访积案,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第五篇:2011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附件:

2011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全省新型城市化进程,以建设繁荣舒适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功能、居住条件、风貌特色和管理服务水平,保重点、搞攻坚、抓专项,加快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建设,推进建筑节能和科技创新,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提高建筑业发展质量,搞好农村新民居建设和危房改造,促进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实现“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主要目标

——城市(含县城)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增幅18%以上,设区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稳定达到85%,中水回用率达到30%,同步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村镇延伸,开工一批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全省新增园林绿地5000公顷以上,省级以上园林城市和县城达到50个,力争新增省级风景名胜区10个。

——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0万套以上(按35万套安排,以国家下达计划为准),其中保障性住房15万套以上,棚户区改造住房15万套。完成国家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设区市2008年初建成区范围内城中村全部完成房屋拆迁、村民安置和土地收储,2010年初建成区范围内新增城中村50%启动改造。每市新创建旧住宅小区改善示范项目2个以上。主要街道景观容貌整治和旧商贸区改造全面推进。

——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完成1000万平方米,新竣工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率达到38%。加快县级市和10万人口以上县城供热计量改革,全省新增供热计量收费面积1000万平方米。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000亿元。全社会建筑业完成产值4500亿元、增加值1400亿元,力争产值10-50亿元企业达到30家、50亿元以上达到10家、百亿元以上达到4家。建筑劳务输出80万人次以上。境外承包工程完成合同额增长10%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全面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完成环首都经济圈各项规划、沿海地区总体规划和冀中南城镇群规划。修编完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县(市)总体规划,做好新城(区)规划,在部分县级市开展“城乡总体规划”试点。各市完善各类技术标准和导则,出台城市风貌特色管理规定,深化公共设施、综合交通、城市水系、景观风貌、有形文化建设等专项规划。制定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激励政策。加强重要地段、重点部位城市设计,培育一批精品街区、建筑和公园。抓好城市雕塑规划建设,在各市开展雕塑创作营活动。健全政府主导、专家领衔、专业论证、公众参与、规委会审议的规划编审机制。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和沿海地区规划展馆,设市城市、环首都县年底建成规划展馆并免费开放。提升延伸数字规划,年内县级市和中心城区统筹管理的县搭建起数字规划基本框架。开展规划执法检查,继续实施“零违”行动。

(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编制实施住房保障三年安居工程规划和计划。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扩大建设规模,多渠道筹集房源。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严格落实土地、资金、税费、配建等政策,加强项目管理和工作督导,抓开工、保配套、保质量、保竣工。优化项目布局和户型设计,每市打造2-3个示范项目。在确保资金安全、满足居民购房货款的前提下,争取扩大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范围。做好配租配售监管,严格程序、严把关口,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及时足额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强化使用监督。完善数字住房保障系统,提升应用功能和效果。推进首都周边县市“人才家园”建设。

(三)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步伐。高起点搞好新城(区)开发,创新规划理念,健全标准体系,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瞄准一流、突出特色。深化城中村改造,坚持空间形态和社会形态同步改造,控制开发强度,加快新拆迁村回迁房建设,尽快启动剩余村改造。推进棚户区改造,力争三年改造完成30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棚户区。提升旧小区改善水平,对2000年以前建成、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未列入旧城改造计划的旧住宅小区,逐个制定提升方案,年内改善1/3以上。突出老商贸区改造特色,完善设施、加强养护、增加游憩空间,打造一批时尚精品街、休闲观光街、饮食文化街、历史风貌街等特色街区。

(四)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和服务。开展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便民设施、容貌环境、城市管理服务专项提升行动。加快“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提高道路特别是支路网密度,加快公交专用道建设,新建改造道路同步建设“综合管沟”。强化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改造升级不达标的设施,加快排水管网、中水回用、雨污分流等设施建设,推进处理设施建设向村镇延伸。加大园林城市(县城)创建力度,多措并举增加中心城区绿量,提升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和游园建设水平,推进城区河道水体整治,办好河北省首届园博会,创建命名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大力实施“十小”便民工程,整治建设一批小街巷、小游园、过街天桥、小型停车场、小型体育设施、便民市场、社区卫生站、街巷地名标志及道路指引牌、无障碍通道、公厕等,推进便民设施进街道、进社区。深入开展违章棚亭、广告牌匾、马路市场、架空线缆专项治理,加强环卫保洁,做到主干道16小时、重要公共场所24小时保洁。升级更新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城市街道景观,既有建筑实施“穿衣戴帽换服装”改造,打造示范样板街道,开展“十佳景观大道”评选。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规范城管执法行为,健全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深化拓展数字城管和“12319”便民热线并向有条件的县(市)延伸。加强市政公用行业监管,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确保安全运行,定期开展产品和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

(五)推进建筑节能和科技创新。加快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善改造模式和技术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推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和能耗监测。深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设区市已改造和新竣工居住建筑全部按用热量收费,县级市和10万人以上县城开展试点。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开展十佳绿色建筑、十佳绿色小区评选,各市至少开工3个10万平方米以上绿色建筑示范小区项目。研究制定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重点在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沿海滩涂绿化技术、建筑垃圾资源化、建筑业实用技术等八个方面实施科技攻关。强化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使用监管,适时开展绿色建材标识工作,及时发布推广使用、限制、淘汰产品目录,强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认真落实省部合作备忘录,抓好唐山湾新城、正定新区、北戴河新区、黄骅新城4个生态示范城建设。

(六)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国家调控政策,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和引导,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强化预售行为监管,切实提高中小套型商品住房开发比例。继续优化房地产发展环境,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推进房屋产权登记办证“立等可取”。加强执法稽查,严厉打击违规开发销售、合同欺诈、虚假广告、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推行先安置、后拆迁,做好被拆迁房屋价格评估和拆迁补偿。提高物业管理工作水平,积极推进组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认真落实物业管理承接验收制度,加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监管,强化物业服务合同管理,重点解决“维修不及时、服务不到位、收费不规范”问题。

(七)提高建筑业发展质量。深入抓好行业对标和企业对标,建立企业升级激励机制,继续做大做强45家省内龙头骨干企业,指导各地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督促一级以上企业加强工法和专利技术研发,大力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创建科技示范工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省建筑企业信用综合评价统一发布平台。专项治理虚假招投标、非法转包、违法开工和工程监理不到位等问题。强化进冀企业监管。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建筑劳务实名制一卡通管理系统。认真落实建设各方主体责任,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深入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扎实开展工程勘察、施工图审查和工程检测质量专项整治,定期组织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巡查,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制定优质优价政策和国家级优秀建筑设计奖励措施,推进精品工程建设,培育一批标志性建筑(群)。深化京津冀共同建筑市场,建设蒙、川、晋共同市场,培育新的热点市场。培育发展劳务企业,搭建劳务企业与省外总包企业的对接平台。继续做好援疆工作。

(八)推进农村新民居规划建设。规范农村新民居规划许可、施工许可、验收备案等建设程序,推广农村新民居示范图集,分类抓好试点。支持新民居建设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结构体系。落实镇村体系规划,突出村庄规划特色,避免“排排房”布局。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省培育的省级重点镇和现状1万人以上的镇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年底前全部完成前期工作,力争30%开工建设。县级市、环首都和沿海各县及50%的其他县,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完成处理设施布点。强化县(市)主体责任,将镇乡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纳入县城统一管理。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推进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省市县均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加强与先进城市对标,完善指标体系。建立定期调度、专项验收、评估、全面考核相结合、省市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各市要细化工作方案,制订各类规划和城市设计、专项行动详细方案并报省备案。坚持突出重点、集中攻坚,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专项行动,适时开展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群众满意度调查。建立省市县三年上水平工作统计体系。

(二)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传统工作方式和方法。创新城乡规划体制,重点在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上实施延伸和拓展。创新城建投融资体制,重点壮大平台,提升融资能力和项目运作水平。创新住房保障体制,重点规范以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创新城市管理体制,重点建立协调联动的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加强课题研究,重点破解旧商贸区改造、新区开发建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河湖水系景观打造等工作中的难点。

(三)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河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修订)》、《河北省燃气条例》和《河北省城镇住房保障办法》立法进程。深入开展房地产、城乡规划、公积金管理等领域的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纠正不作为和乱作为,严肃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加强行政许可案卷和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结合案例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素养。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弘扬敬业奉献、苦干实干精神,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出一流成果、创一流业绩。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和窗口建设,预防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积极做好信访矛盾化解工作。继续开展大规模、多层次干部培训,做好培训需求调查,建立培训档案,两年内对市县建设部门局长再轮训一遍。

(五)推进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深化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着力抓好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预防腐败工作。依法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抓好行业宣传工作。加大文明行业创建力度,培育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切实加强行风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

下载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报告住建工作领导讲话参考(例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报告住建工作领导讲话参考(例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